灌溉工程方案范例6篇

灌溉工程方案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1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Economic Fruit Fores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Engineering of Shuangjigou in Litong District in Wuzhong, Ningxia which is a projec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disaster prone. And the paper also expound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is reasonable and ecumenical and detail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关键词: 高效节水;实施方案;低压管灌;经济评价

Key words: high efficiency water saving;implementation plan;low-pressure pipe irrigation;economic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111-02

0 引言

双吉沟流域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南部的扁担沟镇,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6°05′47″~106°15′37″,北纬37°39′25″~37°47′45″之间,该地为山前洪积冲积扇地貌单元,海拔在1200~1230m,整个区域内分布多条冲沟,地表多为风积砂层,植被覆盖率偏低,当地地势高低不平,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277mm,属干旱多风沙的易灾地区。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保护流域内农耕地,规划在双吉沟流域荒山坡脚与农地交接处的荒地,开发营造以枣树为主的经济林带,规划面积约350hm2。规划区虽为荒地,但土层深厚,土质相对较好,且扁担沟扬水干渠紧靠该地,只因地势较高,这片土地未能开发利用,灌溉用水问题未解决。由是编制《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双吉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之经果林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在双吉沟流域扁担沟扬水干渠边建设扬水站,利用灌区灌溉空闲时间,扬水至高位水池,然后利用低压管道补灌苗木,在不影响灌区正常灌溉的情况下,利用扬黄灌区水资源优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利通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以下对该工程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论述,得出其可行性结论。

1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规划项目区位于扁担沟扬水干渠以南的荒坡上,北以扁担沟扬水干渠为界,南面扬水至1230m高程处。地理坐标东经106°10′20″~106°10′54″,北纬37°45′43″~37°48′15″之间。工程区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比降为1/30~1/100,东西长4.83km,南北宽0.72km,总面积约350hm2,根据地形实际分东、西2条干管供水,东干管控制面积175hm2,西干管控制面积175hm2。

2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1 工程设计标准:项目区规划建设总净面积350hm2,由于供水系统相对独立:工程等别Ⅴ等,建筑物级别5级;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采用10年一遇,校核洪水采用20年一遇;抗震标准: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供水保证率:供水保证率根据灌溉要求确定,采用75%。

2.2 工程总体布置:灌区扬水水源取自扁担沟扬水干渠(即红三干渠水)。在该干渠1+670桩号处建进水前池,在进水前池后接扬水泵站,经加压泵站将水扬到地势较高处(1230m高程)的蓄水池,扬水管道长1400m,净扬程40m,设计流量1145m3/h,即0.32m3/s。水从蓄水池取水进入总干管,长250m,由总干管分为东西2条干管,西干管长2.2km,东干管长2.95km,总计干管总长5.15km。在西干管上各布设支管9条,东干管上各布设支管8条,共有支管17条,总长8.705km。共布设斗管及分斗管60条,其中西干管控制范围设斗管34条,长10.55km,东干管控制范围设斗管条26,长4.895km。管道按干管、支管、斗管及移动软管四级布置灌溉管网。

2.3 主要建筑物:工程由前池、泵站、扬水管道、高位蓄水池、供水管道、输水管道、给水口、阀井等建筑物组成。

3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工程规模:配套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350hm2,解决扁担沟扬水干渠以南经果林(种植枣树)灌溉用水问题。

供水规模:由灌溉制度确定项目区亩均毛灌水定额为188mm,灌区总灌溉面积为350hm2,则灌区年灌溉需水量为14.83万m3,通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利通区扬黄灌区年节约水量满足项目区灌溉水量供给。

建设内容:修建扬水站1座、高位蓄水池(4.5万m3)1座、输水管道6.8m、配水管道27.72m、给水栓413个,修建管护道路(四级砂石路面)15km。

4 工程建设与管理

管理机构:利通区水务局负责和组织建设期间的工程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具体承担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建设期的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全面推行社会公示制、集中采购和招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建设监理制、管理责任制等“五项”制度。建设单位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的落实。对该项目的资金管理设专用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工程建成后,由利通区水务局负责成立运行管理机构。做到科学管理,节约用水。

5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

主要工程量:工程总土(石)方433.02万m3,其中:土(石)方开挖18.73万m3,土方回填4.18万m3;浆砌石1156.4m3;浇筑混凝土444.1m3。劳力2.64万工日。工程投资:工程总概算投资为740.5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660.30万元,独立费用68.71万元,预备费21.57万元。

6 经济评价

工程效益: 工程静态总投资即740.58万元。年运行费估算得共计191.11万元。工程效益直接按灌溉效益计算,并扣除成本。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计算见表1。

项目实施前经济效益为0。经分析测算,规划水平年生产稳定后,项目新增效益556.5万元。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按0.68计,则分摊灌溉净效益为382.21万元。

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

根据以上费用及效益计算结果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采用动态分析。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如下:

动态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64%>7%

经济净现值ENPV=3052.83万元>0

动态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52>1

本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11.64%大于社会折现率7%,经济净现值3052.83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1.52大于1。因此,该项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

7 结论及建议

由于多年干旱少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经济社会和生态用水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关系到易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随着《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的颁布,指标供水、限量供水的实施,利通区扬黄灌区供需水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利通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近几年,利通区水利部门在节水灌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节约水量可挖潜配套一些发展潜力较好的土地。在易灾地区开展经果林建设和灌溉工程建设,不仅开辟了一条农民增收的途径,而且还可防风固沙,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利通区现有扬黄水源工程综合效益,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利通区南部干旱带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项目建设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经估算工程年净效益382.21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52,大于1,因此,该项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整个工程实施方案合理,经济可行,建议尽快立项建设。

参考文献:

[1]路振广,曹祥华.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定性指标量化方法[J].灌溉排水,2001(01).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2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 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 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 抗旱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 “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 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 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 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 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 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 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 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1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 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3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05-01

0 前言

在我国,农田水利的灌溉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困难。灌溉是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需要进行详细周到的设计布置,它直接影响着农田的丰收和水资源的利用以及农民的劳作程度。所以,需要科学的高效率的实施,并且对其安全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农田水利灌溉的设计标准

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流的径流量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农田的农作物以及种植的面积也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这就决定了灌溉的用水量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年份月份来水量和用水量是不同的。所以,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 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 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 抗早天数

抗旱天数就是指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量为依据,在连续无雨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农作物的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天。所谓的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2 灌溉设计保证率

所谓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是用年数的百分比,用符号P来表示,如P=80%,那么就是说,这项工程在使用的100年内能够满足80年的灌溉用水要求,剩下的20年不能够完全的满足灌溉用水,会存在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 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 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2 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溉的设计

2.1 确定好渠道的引水量

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设计基础是渠道引水量。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渠道的引水量,然后根据渠道引水量的大小来对渠道的断面进行设计,设计好断面图,计算好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工程量,做好工程预算,再由专业的设计师写好最初的设计报告。渠道的引水量就是农田渠道损失流量加上灌溉净流量的综合,渠道引水量的大小与渠道的水源条件、农作物的种类、种植面积、农田的地址情况、渠道的长短、灌溉区的气候等因素相关,渠道引水量的数据应该按照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以及水利工程负责的灌溉面积来计算,其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渠道引水量 = 灌水定额 × 灌水面积 / 灌溉天数 × 有效利用系数 ×86400。

2.2 取水方式的设计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中,取水方式的设计师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来决定取水方式。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 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自流取水灌溉: 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 一是无坝取水; 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 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2.1 有坝取水

假如工程所在地的河流水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势原因或者其他一些原因水位较低,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此时,在设计时就应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提高水位,以保证引水自流灌溉。

2.2.2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无坝取水渠首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成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2.3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

(1)对于小型水库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和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 按照具体情况决定是重修还是改造,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灵活应对, 不要实施统一死板的方案。但需明确指出的是涵闸完好率在50%以下的必须拆除并重建;对于配套设施,在节约安全的前提下, 能续建的尽量进行续建。

(2)对于可灌溉水资源的源头,要加以改造,保证水资源的利用率,尽最大程度降低浪费率和污染率, 这就要求要排除水源工程中不安全的隐患, 加以改造、加固,必要时应重建或新建。

(3)以50%以分界点,完好率高于50%的排涝泵站,在经过仔细的检查后,按情况实施相应的改造, 包括建筑的改造及设备的改造, 设备改造即指修理或更换更新设备。任命专职检查人员定期检查,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效率。对于完好率低于50%的排涝泵站,要进行重建,重建时要保证重建工程的质量。

2.4 更换更有效有适合的管理体系

现有的管理方式只适用于过去无计划的农业结构, 在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后,这种管理显然是不能满足需要的了,因此应当制定一套新的管理体系。这套管理体系要求不像过去那样松散, 要说明是用水者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互相合作,相互协调合作, 各司其职。在水费的计算、收纳、管理及应用方面都要确定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并作好记录, 同时定期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检查。在群众用水出现矛盾或纠纷时,要及时的调解,确保每个人都能用到该用的水量。2.5 灌溉规划将带来的各方面的益处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对整个农村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不仅使当下的规划区内变得更加环保,生产质量变得更高,经济利益更显著,水土流失得到改善,对于未来的规划区域,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能使农业的生产基础变得更加强大,久而久之,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地会变得会更肥沃,生产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3 结语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农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进行严抓严管,以确保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利惠与民的指导方针得以实施,建设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参考文献

[1] 陈志丹.水利设施田间灌溉渠道防渗设计与施工[J].科学时代,2012,(22).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4

关键词:广西农田;水利;灌溉;规划;径流量;有坝取水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ater hazards in guangxi disasters occurred frequently, irrigation project common old neglect, the serious influence of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benefits. In this paper, guangxi farmland irrigation project planning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hope to have effect.

Keywords: guangxi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Planning; Runoff; A dam water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尽管广西的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农田水利工程不合格的水库大量存在,对于农田灌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灌溉渠道淤积严重,致使灌溉渠道不畅通,使得灌溉效率低下;随着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扩大,造成的水污染也日益严重,造成农田用水困难。

目前,40% 的耕地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或灌溉设施,60%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等突出问题。就2007年来看,全区有效灌溉面积是2280万亩(152万hm2),仅相当于历史最高水平的92.8%。特别是近年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影响了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优化广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严峻的摆在了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优先发展战略迫在眉睫。因广西各个地区的农田情况不一,需多层次探讨。

一、灌溉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随着四季不同而变化,农田的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随着季节而变化的,这就使得灌溉用水量的变化性,这就意味着不同月份或年份来水和用水量是不同的。所以,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需要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来使得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灌溉设计标准应该在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位依托。灌溉设计标准能满足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且设计标准高跟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之间是成正比的,设计标准高,灌溉用水便更有保证。灌溉设计的标准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其二是抗旱天数。

(一)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溉工程在使用时,能满足灌溉用水的时间所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用 “P”表示:如P=90%,就代表这个灌区在1O0年内有9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10年不能完全保证灌溉。P=90%就是这个工程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所以,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时,必须视灌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灌溉工程的规模,尤其要看灌区水源实际和所种物种。在干旱区和以旱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灌溉保证率应达50%~8O%;在水源丰沛区域和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区域,宜达到70%~95%。

(二)抗早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视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的实际情况,以无连续雨(“无连续雨”,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无雨是指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下,能保证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75天的作物灌溉用水,那么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就是抗旱75天。抗旱时间应是当地主要作物最需要灌溉水源的时期。抗旱天数,不同地区各有不同,设计时要以具体区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

二、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设计要以灌区的灌溉水源为依据,决定取水方式。一般,灌溉的水源包括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自流取水方式因为灌溉水源比灌溉田地高,可以借助于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引水、输水、配水等设施所进行的灌溉,省时又省力,采用较多,下文主要介绍自流取水灌溉。

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可划分为两大类:即无坝取水和有坝取水。在设计时,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而引水口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地点决定了修建的水干渠的长度,所需土石方工程量,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

(一)无坝取水

无坝取水渠道的设计,可视实际情况决定是有建闸或不建闸设计。但是不建闸的引水口,洪水期间流量控制不了,渠道被洪水冲毁和农田被淹没的可能性大。所以,设计应优先考虑建闸控制的方案。

建闸控制即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0~450),来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因为引水量也大,可以减轻引水口下唇的冲蚀程度。

(二)有坝取水

若灌溉区河流水源丰富,但是因地势等原因水位较低,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那么,应在河道上设计堑水建筑物(低坝或节制间),以此提高水位,来保证引水自流灌溉。这种方式虽然会增加筑坝的工程投资造价,但引水口位置离灌区较近,引水干渠长度比起无坝取水缩短了很多,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

a、溢流坝可以起到横拦河道,抬高水位,同时排出河道多余的水量和汛期洪水的作用:

b、进水闸可以用于引水灌溉,并能控制入渠的流量。其平面布置有两种类型,一是侧面取水:二是正面取水。由于侧面取水不能在引水口处形成横向入流,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入渠,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水源的情况,如果工程地处多沙河流则要选用正面取水的方案。正面取水是指,进水闸引水力向河道水流方向一致或斜交时,在引水口处能形成横向环流,可以达到使水流表层清水入渠,底层含沙水流离开引水口的效果,是农田有坝取水的常用取水型式。

c、排沙闸可以有效防止泥沙入渠,是多泥沙河流低坝取水枢纽中的重要一环。其过水能力应大于进水闸的过水能力。为了达到良好的冲沙效果,其底板高程应低于进水闸的底板高程。其他防治泥沙入渠措施还有沉沙槽、冲沙廊道和沉沙池等,因地制宜选用。

d、为减少拦河坝对上游的淹没损失,防洪堤在洪水期间可以保护上游城镇、交通和农田的安全,宜建在拦河坝上游沿河岸。

三、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一)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灌溉渠系的规划,需密切结合灌区的国土整治,山、水、田、林、路等具体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发电、航运、人畜饮水)的需要,着眼于全局,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总体规划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尽量避免占用更多良田和民房。

b、安全为主。渠道工程要安全可靠,渠道布置时要尽量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远离河、溪而设,以防被山洪冲毁。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尽量远离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c、综合利用。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工,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还应考虑采用库、塘、渠并用,蓄、引、提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应采用河水相井水灌溉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二)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干、支渠的布局、设计,要根据灌溉区的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a、灌溉渠道在设计时要保证灌溉用水的单位水量能够实现最大效益,也就是说要提高单位水量的灌溉面积与灌溉效果。

b、灌溉渠道要与防洪、除涝、排渍、航运、水电以及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相结合,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使干旱和洪涝灾害能够得到综合治理。

c、灌溉渠道设计要在保持灌溉区域水资源平衡的基础上,对灌溉效益进行分析,然后选定合适的灌溉渠道设计方案。

d、对灌区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要符合灌区所在流域的水利规划方案,并且要以满足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以当地的实际状况为基准,对灌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同时蓄水、引水和排水相结合,渠道,沟渠,水塘、水库等多个储水措施以及其他合理的方式进行联合利用,对灌区所拥有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

e、全面,合理的安排灌区的行政区以及土地利用,达到高度的统一布置,统筹兼顾,综合开发,保证灌溉渠道的实际效用。此外,还要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灌溉渠道的效率也要以最短、最直为原则,避免出现不良地质对灌溉渠道的阻塞,同时避免出现施工困难以及地质状况恶劣的现象,保证灌溉渠道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5

    关键词:灌溉系统 经济效益 分析

    (一)投资 保护地灌排工程投资是指工程项目全部完成达到设计要求所需付出的全部资金,即花费在保护地灌溉工程建设上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保护地灌溉工程投资一般包括:

    ①永久性工程的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建筑物、附属工程建筑物,以及配套工程的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②临时性工程的投资。

    ③其他投资,包括工程占地,处理工程的不利影响费用,勘测、规划、设计和科学实验等前期费用,生产用具的购置费用,管理费用,培训费用,预备费和其他必要的投资等。

    对于配套工程投资,在规划阶段,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对灌(排)渠沟一般可参照概算办法进行计算,对灌排渠(沟)以下的固定渠系和田间工程,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其所采用的扩大指标,应根据类似工程或典型工程设计资料分析确定。

    (二)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用或称年经营费用是水利工程经济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它是指水利工程设施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支出的经常性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补救和赔偿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等。因为这些费用是年直接花费掉的,所以也称直接年运行费。

    对水利工程而言,年运行费除以上所述的年直接开支的运行费外,还要对各类固定资产按一定的折旧率每年提取折旧费。它是工程管理单位每年从毛效益中需要提取的一项特殊支出,即工程使用寿命内无形消耗掉的固定资产,所以有人把折旧费称作间接年运行费。

    为了便于计算,在经济分析中通常规定,所谓年费用(或称年成本)即包括直接年运行费和间接年运行费两部分。所谓年运行费则仅指直接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计算方法如下:

    (1)燃料动力费是指保护地水利工程设施在运行中所消耗的煤、电、油等费用。它与各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关,其消耗指标可以根据规划设计资料或实际管理运用资料,分年统计核算,求其平均值。对缺乏实际资料或规划设计阶段,可参照同地区类似工程设施的管理运行资料分析确定。

    (2)维修费主要指保护地灌溉工程中各类建筑物和设备的维修养护费。一般分为日常维修费、岁修(每年维修一次)费和大修理费等。日常维修养护费可按照相应工程设施投资的一定比例(费率)进行估算,也可参照相同地区同类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大修理不是每年都进行,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大修理费用平均分摊到各年,作为年运行费的一项支出。可按投资一定比例进行结算。

    (3)管理费包括工资、附加工资和行政费及其他日常费用等。这项费用的多少与工程规模、性质、机构编制大小等有关。一般可按年管理运行费的一定比例确定,或参照类似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

    (4)补救和赔偿费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保护地灌溉工程的这项影响一般较小,可按总值平均分摊到各年。

    (三)效益计算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建成投入管理运用后,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效益,它是指工程建成以后对整个国民经济全面的影响,从而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增加国民收入;二是间接经济效益,或称经营管理效益。

    1.灌溉效益灌溉效益是指修建灌排工程以后,在相同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比较有灌溉措施和无灌溉措施或采用不同灌溉模式时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其增加的产量(或产值)即为灌溉效益。保护地灌溉效益计算有两种方法,即产量对比法、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等。

    (1)产量对比法

    ①纵向对比法:是指某一保护地(或面积)在修建灌溉工程后作物产量与本建(或未改建)灌溉工程前作物产量相比较,其增加部分即为灌溉效益。由于采用产量对比法时有些条件发生改变,如年份等,所以常常以平均增产效益表示:

    ②横向对比法:简单地说就是同类地区采用灌溉工程与不采用灌溉工程时比较其效益变化。式中Yo--未采用灌溉工程或未改建灌溉工程时的平均产量。

    (2)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保护地增产通常不仅仅是通过灌溉工程增产,通常伴随着其他农业措施,如种植制度、施肥等。因此,效益增加的一部分是由于采用灌溉工程后产生的,计算时应考虑这一影响。其计算式为式中C--灌溉分摊系数,可根据历年产量资料分析,或采用同类地区试验资料确定或按规范确定。

    2.排水效益保护地往往因暴雨或大雨造成环境积水过深或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涝灾,排水效益通常可以用实物量或价值量来表达,其中实物量的表达方式通常有:绝产面积法、减产量、绝产率、减产率等表示,有时也考虑一些由于积水浸泡而造成建筑物损失等。其实物量表达方式如下:

    绝产面积法:通常涝灾(或渍害)有轻重之分,排水工程建成后将会减少受灾面积,但无法准确定出其效益。实际工作中通常用减少的绝产面积来表示排水措施的效益。

    减产量:以涝灾引起的减产损失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绝产率:是涝灾区绝产面积与涝区总面积的一个比值。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运用这一指标表示排水效益,便于在条件类似区域计算采用。

    减产率:是以涝区正常产量的损失程度来表示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损失率来表示。

    (四)经济效益 分析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就是比较工程的投资与效益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或对满足同一目标的较多工程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选择出建设单位既能接受、投资效益又高的工程方案。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分析法;另一类是动态分析法。为了便于应用,现就这两种方法叙述如下:

    1.静态分析法为不考虑资金的利息所做的分析比较,通常称为静态分析法。该方法指标通常有益本比法、年折旧费用最小法等。

    (1)回收年限(益本比法)工程建成运行后,逐渐通过效益积累全部回收投资的年限。通常表示为

    工程设计中的方案比较,除上述回收年限外,还必须考虑追加投资或方案间投资差额回收问题,通常称为抵偿年限。其计算公式为

    我国一般采用的标准抵偿年限为3~5年。对于效益相同的各方案优选时,可以参考年折旧费用最小法。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6

关键词: 小型灌区 灌溉工程 设计

临海市位于浙东中部沿海地区,距省会杭州市245km,陆域面积2203km2,境内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面积45.1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4.5万亩。

临海市作为浙江省第二批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抓住机遇,整合资源,编制了重点县项目三年(2010年~2012年)建设方案,计划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2010年项目基本完工后,改善灌溉面积2.12万亩。推进小型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田间排灌工程的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提高灌排沟渠和配套建筑物的完好率和使用管理效率,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灌区的灌溉水利利用系数,减少水资源浪费,是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的目标之一。

1 设计标准

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 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 1 设计灌溉保证率

设计灌溉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我市水资源丰富,设计灌溉保证率取90%。

1. 2 抗早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 “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 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采用山塘水库作为农作物的灌溉用水,且该山塘水库仅作为灌溉、防洪排涝用,可以满足连续60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抗旱天数为60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迫切需水要求的灌溉时间。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

2 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灌溉的水源一般可以分为自流取水和提水取水两种。

2.1 自流取水灌溉

自流取水灌溉: 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 一是无坝取水; 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1.1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闸控制的方案。

2.1.2 有坝取水

如果工程所在地的河流水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势或者其他原因水位较低,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此时,在设计时就应在河道上修建拦水建筑物( 低坝或节制闸) 来提高水位,以保证引水自流灌溉。这种取水方式的设计虽然会增加筑坝的工程投资费用,但引水口位置离灌区较近,大大缩短引水干渠长度,可以减少了干渠土石方工程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

(1) 溢流坝可以起到横拦河道,抬高水位,同时排出河道多余的水量和汛期洪水的作用。

(2)进水闸进水闸可以用于引水灌溉,并能控制入渠的流量。其平面布置有两种类型,一是侧面取水; 二是正面取水。

正面取水是指,进水闸引水力向与河道水流方向一致或斜交时,在引水口处能形成横向环流,可以达到使水流表层清水入渠,底层含沙水流离开引水口的效果,是农田有坝取水的常用取水型式。由于侧面取水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入渠,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水源的情况,如果工程地处多沙河流则要选用正面取水的方案。

2.2 提水取水灌溉

提水灌溉是利用人力、畜力、机电动力或水力、风力等拖动提水机具(如水泵、水车等)提水浇灌作物的灌溉方式。我市主要采用机电动力抽水灌溉,需修建泵站外,一般不需修建大型挡水或引水建筑物;受水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较小,一次性投资少、工期短、受益快,并能因地制宜地及时满足灌溉的要求。但在运行期间需要消耗能量和经常性地进行维护、修理,其管理费用比自流灌溉较高。

提水取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和河流水两种。采用地下水的一般在地下水丰富的位置修建水井;采用河流水的又可分为两种,山溪性河道纵向坡降陡,需在河流上修建拦水建筑物以保证水泵提水水量,平原性河道可直接在河边修建泵房。

3 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3. 1 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我市密切结合山、水、田、林、路的规划,同时还考虑发电、人畜饮水的需要,全面安排,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其规划布置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分别采取小片提灌( 排) 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减少交叉建筑物,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

(2)安全为主的设计原则,渠道工程必须要安全可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尽量避免靠近沿河、溪布置,以防止被山洪冲毁。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避开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3) 综合利用的原则,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还应考虑采用库、塘、渠并用,蓄、引、提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平原地区要采用河水与井水灌溉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3. 2 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确定干、支渠的布置方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我市境内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因此灌区地形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型灌区和平原灌区。

3. 2. 1 山地、丘陵型灌区如西部山区白水洋镇、括苍镇等地形起伏,复杂多样,坡度陡,耕地多为坡地、梯田。修建农田的工程多有渠道弯且长、建筑物多、施工复杂等待点。在设计干渠沿等高线布置时,要考虑到灌区位于分水岭与山溪或河流之间,呈狭长形,等高线大致与河流方向平行,灌区上游坡度较大,地面狭窄等实际情况,在设计时最大限度地以自流控制全部灌区面积。支渠在干渠一侧引出,这种设计的特点是: 干渠纵比降平缓,水头损失小,控制面积大; 渠道结合山坡截水沟,既拦截坡地暴雨径流,又防止水土流失。

3. 2. 2 平原型灌区如东部杜桥镇、桃渚镇地形比较开阔,而且有大片集中的耕地,但耕地地面高程基本比河流水面高程高,设计时可以把地理条件与洪、涝、旱、渍、碱等灾情的程度结合起来,进行干、支渠的布置。

4、结语

小型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应注意根据灌区地形、水源特征、灌水要求和能源条件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工程设计标准,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以达到节水、节能和提高灌溉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