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技术的特点范例6篇

灌溉技术的特点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1

宁夏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南起中卫沙坡头,北至石嘴山,是我国大型灌区之一,灌区光照充足,加上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水质,造就了发展农业生产土壤肥沃,成为了自治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宁夏引黄灌区地貌类型为黄河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目前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排水灌溉网络。宁夏引黄自流灌区面积约为6573km2,包括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耕地面积460万亩,灌区国内生产总值968.2亿元,占全区的90%。

近年来西部地区持续干旱,黄河来水连年减少,国家统一调度分配给宁夏引黄灌区的水量也在不断的减少。1999年到2009年全区平均耗水量38.15m3,其中耗黄河水量为35.58亿m3,国家平均实际每年分配宁夏的耗用黄河地表水指标仅为33.0亿m3,缺口达2.5亿m3左右,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因此,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唯一出路。据统计,2009年宁夏全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比例为90.4:5.1:2.5:2.0,农业用水占比重最大,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是推进节水型社会的重点和突破口。

根据目前宁夏引黄灌区主要产业结构形式、灌溉技术和工程配套规模,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应当从实际出发,在不断完善和强化渠道管理部门节水管理机制的同时,选择科学合理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减少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从根本上解决我区用水供需矛盾的问题。

二、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需求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宁夏引黄灌区仍以传统作物春小麦、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传统农作物种植决定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水利以干支斗农毛灌排系统和畦田为主要模式的灌溉系统。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灌溉方式改进,提高灌溉质量,必须选择适合本灌区农田水利特点、容易被灌区农户接受、工程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的节水方式。

宁夏引黄灌区地势平坦,灌区内具有用水集中、用水时间短及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等特点,因此,为了提高灌区灌溉效率,在采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一般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技术简单,能够易学易懂,便于操作,集中投入资金量小;

2.灌水效率与灌水均匀度高,节水、节能效果明显;

3.具有较广泛适用条件,便于推广。

三、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方法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能够明显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量的灌溉措施、技术和制度等全部方法,是否节约用水是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较的结果。节水或高效都是相对的概念,用水是否节约或高效,一般采用单位作物产量的总耗水量来衡量的。

节水灌溉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灌区只有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其灌溉效率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结合宁夏灌溉区域的特点、田间灌溉适应性及技术要求等,比较适合于灌区的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有:地膜覆盖灌水技术、小畦灌灌水技术和沟灌灌水技术。

1.水平畦灌技术

畦灌是目前宁夏灌溉区域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地面灌水技术。而水平畦田灌水技术是建立在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一种地面灌溉技术,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系统相比,合理的系统设计和田间管理可使水平畦田灌溉系统下的田间灌水效率达到90%以上,灌溉均匀度得以有效改善。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引进阶段,引进水平畦灌技术对改变我区地面灌水方法落后、灌水效率低下的现状和提高我区节水灌溉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有的畦田规格特点和灌溉系统的控制条件,在激光控制土地精平作业中,采用一维畦面的无坡度平整方式,即在畦块的水流推进方向上通过田面精平减小纵坡面上的不平整程度,消除沿畦长出现的局部倒坡或反坡,降低田面的不平整度,保证田块具有适宜的纵向坡面,提高水流推进速度;在垂直水流运动方向的畦田上,则通过改善田面平整精度达到横向畦面的水平无坡度状态,使水流的推进锋面保持有较高的均匀一致性,有利于水流快速地推进到畦尾。这种土地精平设计方法既利用了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精平功能,有考虑到畦灌方式的优点和农田灌排系统现状。随着畦面平整精度的提高,可在传统采用的畦田规格基础上适当增大畦块的几何尺寸,增加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积,易于农田的机耕、机播和机收作业,同时也可大幅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

2.地膜覆盖保墒与膜上灌技术

由于宁夏灌溉区域地处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无霜期相对较短,降雨稀少,蒸发强烈,而地膜覆盖具有较好的提高地温、减少蒸发的作用,因此灌区非常适合发展地膜覆盖灌水技术,其中节水保墒膜上灌技术在灌区的发展前景较好。

膜上灌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孔人渗给作物的灌溉方法。

3.沟灌灌水技术

沟灌灌水技术是一种局部湿润灌溉,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全部湿润方式,进行沟灌溉或局部湿润灌溉,不仅能减少棵间土壤蒸发量占农田总蒸散量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而且能够促进根系深扎,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随着宁夏灌溉区域种植结构的多元化,一些需水量较小、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沟灌灌水技术在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灌区试验田成果表明,在试验田内种植经济作物葡萄时,采用沟灌灌水技术,节水达30%以上,并且增产效果明显。

4.扩大农民参与,加速末级渠道衬砌改造

实践证明,衬砌渠道是控制渗漏损失的最有效途径。在输送一定流量时,衬砌渠道的断面比非衬砌渠道的小,因而可以减少渠道占地。另外,衬砌还可以防止渠底和渠坡的冲刷,控制杂草和动物的破坏,从而减少渠道的维修费用,因此,国外的灌溉渠道大部分是衬砌的,渠系水利用系数高达0.8~0.9以上。

5.加大科学投入,信息化管理用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节水产品出现在现代农业当中,例如数字化水量表、流量控制与设定的应用等。当然,在节水过程中还需要有大量的数字式、智能化产品及模拟量的控制设备装置,相信上述问题将在不久的将来。

在采用的新灌溉技术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完善管理程序。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内容广泛,要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实施的程序,最后还要对验灌溉效果进行回访,科学管理,做到确保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

四、结语

高质量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不仅具有较好的节水增产效益,还能够明显的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便于田间管理等。合理有效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农田灌溉质量,保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的推广,将会大幅度地提高宁夏灌溉区域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宁夏灌溉区域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农田水利施工控制工程的预算水平,才能确保农村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水资源

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维系着我们的生命以及正常的生活。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而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只有充分的利用水资源才能在根本上带动农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相应的保障[1]。在进行农田灌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实现节水的效果:在日常灌溉的过程中结合当下的季节情况,采取科学的灌输方式;在灌输管道构建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管道的防渗水问题,防止在管道运输的过程中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输水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当地地形的特点,建立起相应的渠道,从而保证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应该贯彻农田水利建设的始末,建立节水的观念,在多个角度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过程,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

一、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途径

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过程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完善整个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很多种,这些技术的合理科学运用可以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从而实现对农田用水的规范,对水资源进行合理保护。

1、微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微灌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田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有效的节水,依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对每种农作物进行合理充足的灌溉,防止水资源的浪费。这种微灌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滴灌、脉冲灌溉等形式出现,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及需要的水量大小进行选择,从而选择出更适合该种农作物灌溉的方式,保证灌溉充分的同时,对水量进行一定的控制。

2、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的应用中也被广泛的应用,这种灌溉方式是通过水泵加压来对水加以一定的压力,让水可以大范围的均匀的进行农田灌溉,让农作物获得均匀的水分。这种灌溉方式需要一定的机器进行加压才能进行运用,所以大多采用一定的设备进行运用,而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也成了制约这种灌溉技术应用的因素之一[2]。这种灌溉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使灌水更加均匀,减少对耕地面积的占据,从而降低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对地形和土壤情况的适应性比较强,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比较便捷,同时节水效果也很好。

3、步行式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步行式灌溉技术与喷灌式灌溉技术有着相同的特点,即他们的运用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机器设备才能实现,而步行式灌溉技术较喷灌技术而言其灌溉的效果更好,同时运用起来更加方便。这种灌溉技术所采用的设备较喷灌技术所用的设备成本更为低廉,可以利用拖拉机进行有效的灌溉,设备的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与微灌技术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种灌溉技术也是通过滴灌的方式来实现节水这一目的的,但是步行式灌溉技术的滴灌效率要大大超过微灌技术,灌溉过程效率较高,而灌溉的成本也较喷灌技术更为低廉,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到日常灌溉当中。

4、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抵押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建立相应的灌溉管道。这种地下的灌溉管道可以将水通过低压的作用传送到需要用水的农田当中,减少了水资源运输的成本和浪费。这种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压水工具,构建一种低压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水资源的运输,从而降低水资源发生不必要的渗漏和浪费。这种灌溉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蒸发流失,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也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可以结合农作物的特点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进行应用,在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之后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保护,从而降低在农田灌溉中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多方面的考虑,选择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灌溉方式,减少成本的浪费。

二、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中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灌溉效果的同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运用,在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推动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勃.农田水利建设及节水灌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季节性缺水 节水灌溉制度 设计

前言

在节水农业的迅速发展中,节水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越来越引起重视。但长期以来,节水灌溉制度没有完善的设计方法,虽然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一些基本理论,但实践中仍然按照充分灌溉理论,基本沿用常规灌溉的设计方法,这和实际情况不符。依托863课题“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四川简阳示范点,本文在总结示范点采用的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及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以非充分灌溉理论和调亏灌水技术为指导,提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方法。

1 四川简阳“863”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季节性干旱较为严重。以四川为例,四川东部丘陵区的季节性干旱就非常严重,很多地区常常是春旱、夏旱连伏旱且十年九旱。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灌溉水成本逐渐提高的影响,节水灌溉、科学灌溉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及高科技农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灌溉用水进行科学管理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四川简阳“863”节水示范区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的特点,通过建立农业用水基本信息数据库、灌溉水量监测与农业用水监测系统、动态配水模型,科学合理地对灌区灌溉用水进行了管理。

灌溉制度设计是灌溉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节水措施是节水灌溉制度设计的基础。依据地形、地貌、农业气候等特点结合现有水利设施,该示范区集成与展示有十项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如下:

(1)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2)玉米、红苕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3)小麦、油菜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4)果树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5)渠道、塘堰防渗堵漏综合节水技术

(6)坡面集雨节灌综合节水技术

(7)喷、微灌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8)沱江提灌站、万古水库与仙女滩石河堰联合调配技术

(9)小水利工程(库塘堰站池井)联合运行模式

(10)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四水联动调配技术

2 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方法

2.1 灌溉制度设计原则

示范区所在地四川简阳属川中丘陵区,旱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水分多数时间处于适宜土壤水分的中或下限,不少时间低于下限,作物或多或少地受到土壤水分胁迫。以往的灌溉制度设计基本上是按照充分灌溉理论(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内潜在蒸发蒸腾需水量,作物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在适宜水分的上、下限之间)设计的,这和实际情况不符。计算出的灌溉定额比当地高产年份实际采用的灌溉定额要高,而且高的幅度较大。

该示范区灌溉制度设计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述十项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着力于提高示范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非充分灌溉理论和调亏灌水技术指导下进行的。计算时采用了一些近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受旱胁迫减产率小于5%。

2.1.1 旱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

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旱作物需水量计算可采用Jensen对数公式:

(1)

(2)

式中:为土壤水分胁迫修正系数;为相对有效含水率,,其中为根系活动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为凋萎系数,为田间持水率。

根据对四川省农田水分盈亏的研究,为了保证胁迫减产率小于5%,根活动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在作物生长敏感期(关键期)应保持在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以上,在其余生育期可低于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0.82以上(轻度缺水,轻微度受旱)。 在节水灌溉制度设计中,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参数修正法,即对农田水分平衡方程中的计算参数按相应节水灌溉技术要求进行修正。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等节水灌溉制度的全部数据。这种方法较为复杂,适合于灌溉管理、大、中水利工程节水规划设计。另一种是综合修正法,这种方法直接对常规灌溉制度计算的灌溉定额结果进行打折修正,得出节水灌溉定额,但无法获得节水灌溉制度的其它指标。这种方法较为简单,适合于水资源平衡计算,小型水利工程节水规划设计,目前许多节水规划是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这里采用参数修正法为主综合修正法为辅的计算方法。

2.1.3 种植结构调整

由于示范区均为提水灌区,特别是沱江灌区,提水扬程较高,渠道较长,灌溉供水成本较高,不适合进一步发展高耗水作物。根据现有情况,对水稻面积进行了控制。

2.1.4 节水措施 旱作物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构成比水稻复杂,一般都是几种节水灌溉技术一起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控制性灌水、秸秆覆盖等,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种子及根系生长能力、减少棵间蒸发、抑制植株无效蒸发、多蓄雨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果树综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由优质苗木靠接技术、关键期水肥结合沟(点)灌技术、抗旱剂喷施技术和棵间覆盖(秸秆、种壳、杂草、肥料等有机混合物覆盖)技术组成。

2.2 节水灌溉制度设计参数

2.2.1 水稻

根据参数修正法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要求,分秸秆覆盖和薄膜覆盖两种情况对水稻节水灌溉制度计算参数如作物系数、初始水层、降雨深蓄限、适宜灌溉水层上限、适宜灌溉水层下限等作调整。

2.2.2 旱作物

根据参数修正法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要求,对旱作物节水灌溉制度计算参数土壤适宜水分上、下限作调整。

3 四川简阳“863”节水农业示范区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成果 表1 示范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效果表

采用技术

减少泡田水量

减少需水量

减少渗漏量

综合节水

实施面积

旱育秧技术

35~45%

15~30%

85~95%

40~65%

30%

秸秆覆盖技术

/ 20~35%

15~30%

15%

薄膜覆盖及“强化大三围”技术

20~35%

30~50%

50~65%

30~50%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与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1、乌海市的地理状况及种植优势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处三大沙漠的交汇处。常年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自然条件恶劣,年降水量为162mm,蒸发量3375.7,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21倍,生态系统脆弱。乌海市处于北纬30°到40°,是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3121小时,终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干旱少雨,空气相对湿度低,冬季寒冷,非常适宜葡萄的生长,具有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被国内葡萄专家誉为“中国很有发展前途的葡萄栽培区”。

截止2011年底,灌溉面积已经达到22.53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林地9.53万亩。全市主要种植葡萄、蔬菜等农作物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各种林木、花草。全市葡萄种植面积 2.1 万亩 ,年产葡萄500万公斤,年产值1000 余万元。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栽培面积较大、效益较好的葡萄生产基地之一。由于降雨量稀少,农业高产稳产必须依靠灌溉。

2、我市的节水灌溉技术

我市农田灌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乌海市的土质多为沙壤土,灌溉过程中易渗漏,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即60%的灌溉水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溉过程中白白地浪费掉,而发达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率可达80%-90%。因此随着农业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乌海市有关部门就开展了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2.1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我市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灌溉技术,投资小,见效快。一般比土渠减少60%-90%的输水损失;同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相比,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原则上可以适用于任何地形,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可人为控制输水量,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因此可节水30%-50%,增产20%-30%,且灌溉均匀、质量高,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减少占地,能扩大播种面积10%左右,并能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以及对某些作物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有利于实现灌溉机械化、自动化等。

2.2低压管道灌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灌输水技术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代替传统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沟畦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和土渠输水相比,低压输水灌溉可使毛灌溉定额减少30%,同时节能25%左右。由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一次性投资较低,要求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农民易于掌握,特别适合乌海市农村当前经济状况和土地模式。该技术在海勃湾高效农业园区的成功实践显示出其将来的推广前景,已被列入水利部和农业部节水工程中的主要措施。

乌海市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试点应用,但因技术设备不配套,以及当时技术条件较差而未能大面积推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节约用水,这项节水技术引起乌海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群众的高度重视,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发展起来,从系统规划设计、管材管件、配套设备、施工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成套的成果,并研制出了适合乌海的双壁纹PVC管、薄壁PVC管、PVC缠绕管、水泥沙管、石灰混凝土管、现浇混凝土管等低压管材和配套管件,并开发出数十种管道灌溉用出水口和给水栓及安全保护装置,制定了低压管道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及管材施工工艺。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由于节水而深受农民的欢迎,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在田间仍用传统的沟畦灌,造成田间水的利用系数较低,需要进行田间配水系统,例如移动多孔闸管的定型配套。二是适用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管件、安全保护装置及田间量水装置等很不配套,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低压输水灌溉适用条件、规划设计优质大口径低压管材管件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将该技术推广到葡萄种植的灌溉中。

2.3 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将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喷洒在农田上,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水分条件的一种先进灌水方法。其优点是节水效果明显,喷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75%,较传统的地面灌溉节水40%左右。另外,还具有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节省劳力、适应性强等优点。缺点是喷洒作业受风影响较大,投资高、耗能等,主要包括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两种类型。

2.4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是以低压小流量出流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可以实现局部灌溉。主要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小管出流、渗灌等形式,但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理论并广泛使用的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技术。滴灌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减少盐碱害,提高肥效等优点,缺点是滴头易堵塞,盐分积累影响作物根系发育,投资高等;微喷灌具有节水、节能、控制杂草生长,受风影响低于喷灌,适应性强等特点,缺点是投资高,不适宜于大田作物,适合于我市绿化树木的灌溉。

3、开发利用中水,与黄河水结合为我市农林业服务

根据乌海市目前农林业的灌溉用水情况看,超用黄河水和超采地下水灌溉现象较为严重。随着黄河水取水制度的日益完善,黄河水超用现象将不会长久,必须将中水灌溉做为灌溉用水的有益补充。

中水如果不处理,直接用于绿化浇灌,部分矿物质含量超过了绿化用水的要求,可能会对树木造成伤害。将中水和黄河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黄河水会淡化矿物质浓度,使中水达到绿化要求。2012年以来,我市将部分中水回收,与黄河水结合用于城区绿化灌溉,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又让城区用水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我市中水的大约年产100万吨,下一步应继续加大我市各区对中水的收集和利用。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北方;水稻种植;有效对策

在我国北方水稻培育的过程中,水稻田需要依靠水库提供灌溉水源。目前,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地同时也是我国的工业集中区,工业与农业发展全部需要依靠水库提供大量的水能源,显而易见,农业水稻与城市工业之间存在用水矛盾,特别是每年的枯水时期矛盾愈加显著。因此,对于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而利于我国农业和工业产业的未来发展。

一、实施节水灌溉栽培的重要性

水稻是我国农作物在种植和栽培中对于水资源要求最高的,在水稻田的种植和栽培期间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供给、进行灌溉,目前,又有我国北方稻田在栽培和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并不合理,造成极度浪费的现象十分显著。同时,由于我国水稻种植的面积较为广阔,北方的气候条件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季的特点,干旱情况时有发生,处于干旱、半干旱的地理位置,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会加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加强水稻灌溉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我国未来水稻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保o水资源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处于北方干旱的地理条件下,能够在稻田的栽培过程中提供合理的灌溉方式。我国水稻种植业的灌溉用水量占据我国总体用水量的60%,因此,采取合理的灌溉栽培技术能够极大程度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更加利于我国水稻业的未来发展。

二、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应用措施

水稻灌溉的过程中将会消耗大量的水分,这主要是由于水稻自身的结构特点所造成的,但是,如何改善水资源在水稻灌溉过程中的合理应用,需要加强对于水稻灌溉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同时,通过加强对于稻田自身水分的控制,进一步增加栽培土壤的湿度,对于种植土壤进合理调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土壤性质等措施,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加强灌溉栽培技术的培养,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水稻根部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根部的活力,使得水稻枝干与茎叶之间呈现互相协调的作用,进而利于水稻达到抗风的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最终产量。通过大量的研究和结果显示,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十分复杂和多元,目前,我国采用的灌溉栽培技术如下所示:

1.调亏灌溉技术

调亏灌溉技术主要是由国外所研发的一种全新灌溉方式,调亏灌溉技术通过利用改变水稻本身的生理结构和遗传因子,完成灌溉栽培工程。具体操作方式为:水稻处于生理和生化期间,通过改变水分胁迫技术,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同时,水稻在后期种植的过程中,将会减少对于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改变水稻自身的机理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资源的利用率。调亏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水稻内部的营养含量,改变水稻内部的营养组织和生理结构,进而增加水稻种植的产品质量。

2.储雨灌溉技术

储雨灌溉栽培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稻田地周围建立蓄水池的方式,对于自然降雨进行收集和储存,随后用来水稻灌溉。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扩宽了水资源的来源范围,提高水稻灌溉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比例:在我国北方某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和地理环境,大部分时间下该地处于十分寒冷的状态下,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十分重视。基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对于水稻灌溉和栽培技术十分重视,因此,在该地的水稻种植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位置,推行符合当地实际特点的节水栽培技术,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节约了用水能源,进而达到保护水资源的效果。

3.地下灌溉技术

地下灌溉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节水方式,同时也是节水效果最佳的一种灌溉技术,目前,虽然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根据地下灌溉技术的节水特点以及操作特点,在未来的水稻灌溉栽培过程中将会得到大力发展和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稻种植的面积范围十分广泛,水稻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量较大,如果水稻灌溉的方法并不合理,将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我国水稻种植业需要加大对于水稻灌溉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不仅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还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山区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农业是用水大户,在农业总供水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已成为我国21世纪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由于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农业生产的内容,可利用的资源条件和面临的自然灾害各不相同。我国对于农田灌溉浪费现象很严重,因此,加强水源的保护,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十分必要。

节水灌溉即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节水灌溉主要针对的是灌溉水运行的环节而言。灌溉能补充农田需水,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1、发展山区农田节水灌溉的意义

水不但是农业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的命脉。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二半山区与河谷平原相结合的县,烤烟、蔬菜、果品种植面积18.5万亩,农民收入的65%来自烤烟、蔬菜、林果业。近年来持续干旱气候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部分山区村受地质条件限制,地下水资源匮乏,找水打井比较困难,有60%以上的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得不到有效的灌溉,水资源的不均衡与发展农业的需要不协调,节约水资源,保证农业灌溉成为当下农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五十年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为地表植被的破坏和气候的影响,我县境内地表水出现严重匮乏,小河流域流量急剧减少,大部分地表溪流常年断流无水,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农业灌溉程度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和生活用水量提高,导致对地下水的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长此以往会造成灌溉用水不足、生活用水缺乏、工业用水短缺等问题,制约可持续发展进程。实行节水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从而减轻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传统农业灌溉主要采用漫灌的方式,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且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污染,将对土质和农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将大大减少化肥、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将水和废料直接送往植物根部,不但减轻污染,也有利于作物生长。

目前,我县对小流域的治理还不是十分完善,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发展节水灌溉不但利于山区农田种植,同时也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提升山区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均衡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农业科技革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农业技术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20世纪以来,农业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稀缺,节水灌溉技术日益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为其它农业新技术应用提供了保障。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世界各地也越来越重视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1、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技和农业科技革命奠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成为科学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桥梁,农业技术将基础科学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并让科学为人类服务,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技革命使农业技术成为最直接有效的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水源,水资源缺乏制约着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水利用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科技革命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2.2、现代农业科技革命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世界科技革命为农业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农业科技革命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增长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更上一个水平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

2.3、我国农业科技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对农业节水技术、节水装备设施及节水灌溉综合技术应用等领域加大了研究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这些节水农业科技领域的研究对提高我国农业节水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水平、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开发农业节水新产品与新材料并实现产业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加快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节水灌溉的应用基础及前沿与关键技术领域。此领域研究系统地揭示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养分迁移规律和调控理论以及作物非充分灌溉理论与模式,特别是在农田水分转化规律、水分养分传输动态模拟、作物需水规律与计算模型及抗旱节水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农业节水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二是农业节水灌溉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在这些方面取得的一批科技成果已完成产业化开发,批量生产了旱地蓄水保墒耕作机具、轻小型喷灌机组、喷微灌设备、行走式局部施灌机、波涌灌溉设备、农田量水设备、各类输水专用管材和管件、防渗材料与防渗施工机械等,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体系集成模式与示范方面。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高效输配水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用水管理技术、农田高效用水技术、保水保肥的耕作制度、作物抗旱特性改善和利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取得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集成体系,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大面积应用,产生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3.1、管道输水技术

几千年来我国农业灌溉都是用土渠将灌溉水从水源输送到田头,这样有大量的水在还没送到田头就已浪费掉了。我国现有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很低,一般为0.3—0.5。因此在输水过程中节约水的潜力很大,常用的方法有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两种。

渠道输水除了渠床渗漏之外还有水面蒸发与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而用管道输水则可基本避免这些输水损失。对于喷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压输水,而对于(300~1200kPa)地面灌溉可用低压输水管(小于200kPa)。

3.2、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所采用的材料有很多种类,常用的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卵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最近国内比较普遍推广的“三面光”渠道就属这一类,当采用砼护面时,如渠道不大还可用U型砼渠,这样还可以提高输水流量,减小过水断面。渠道防渗技术是为了减少渠床土壤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3.3、窑窖节水灌溉

利用窑窖、水池等蓄水设施,将降雨集蓄起来作为灌溉水源,由于蓄水量有限,应该采用覆膜保墒并配合坐水种、地面移动管道灌溉、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窑窖节水灌溉一般适宜于宽行距的作物。

3.4、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灌、涌泉、灌等。滴灌又根据设备工作压力不同分为常压滴灌和重力滴灌;根据设备铺设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地下灌溉和地表灌溉。它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灌溉控制、滤系统及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上的特制喷水器(滴头、微喷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带、喷水带等),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微灌主要用于局部灌溉。局部灌溉使用较多的是将灌溉水在加压、过滤后,经过各种管道和灌水器具作用于植物根系附近,只湿润部分土壤的灌溉技术,比较适合于果树、蔬菜和花卉的灌溉。如果与地膜栽培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3.5、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利用成套的动力机、水泵给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灌区,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喷灌几乎适于所有的旱作物。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以喷散的形式进行灌溉,因其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高,还能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所以是目前大田作物较为理想的灌溉方式。但由于喷灌所用管道需要的压力大,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高,所以运行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4、提高技术的措施

4.1、理顺管理体制克服农民对节水必要性的麻痹心理,积极行动,以各种合作方式,组织零散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建设节水灌溉设施、设备。不断学习节水技术新知识,强化节水意识和科技节水技术。

4.2、完善节水政策建立奖励机制,保障节水形成良好风气和社会氛围。对节水大户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作出贡献的人员、单位进行奖励及补偿。微喷灌是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的一种灌溉方法微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将使我国节水前景更加开阔。提到丘陵山区地带的节水,就必须考虑到土地绿化和小流域治理。只有提高森林覆盖率,实行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当地自然环境质量,充分协调当地自然气候状况,才能达到真正的改善水资源短缺现状;只有土壤的持水率提高了,地下水位保持高水平,小流域气候达到和谐。那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山区农田节水灌溉发展趋势发展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是节约水资源、减轻地下水开采压力、促进山区农业、林业发展以及保持山区水土的重要举措,也是农田灌溉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当前,山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方面有着以下趋势:

5.1、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近年来,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各级政府加大对水利投资的前提下,水利建设迎来了大投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农田节水灌溉的技术推广和应用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动力。在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工程建设中,我县各级领导对山区节水灌溉的期望比较高,在发展山区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农田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而一些群众由于对农田节水灌溉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认识到节水灌溉相对于传统灌溉方式的优点,认为发展节水灌溉投资过大,收回困难,以及对传统的粗放式的漫灌灌溉方式的惯性思维影响等,对节水灌溉的发展没有积极性,在部分村,甚至集体表现出对工程施工的抵制。对此,今后的山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群众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现场的勘察,因地制宜的做好水源设计、灌溉网路、节水灌溉方式等的设计和运用,努力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将节水灌溉节省下来的水调剂到缺水地区以使节水灌溉工程实现其经济效益,并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适的节水灌溉方式,让群众体会到节水灌溉的意义,从而促进节水灌溉的推广。

5.2、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对山区农田节水灌溉问题重视的加深,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良,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节水灌溉系统包含以下技术要点:一是,水源的选择与利用技术;二是,输配水管渠道的节水技术;三是,田间灌溉中的节水技术;四是,节水灌溉控制技术;五是,灌溉水的优化、调配技术;六是,农艺节水技术。目前,经过科研和实践,每种技术均有不同形式和方法,对技术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山区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因而今后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经济情况、作物特点等进行技术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5.3、强化高科技的应用

目前,部分地区对山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以及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情况已经日趋完善,并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但是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县山区节水灌溉系统表现出自动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因而在今后的山区节水灌溉技术运用中,应强化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强化新技术、高科技的研究、创新和应用。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发展方向:第一、发展对地下水源的遥感遥测技术;第二、强化信息技术在山区节水灌溉系统中的运用;第三、强化对植物、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运用;第四、强化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6、结语

节水灌溉技术多种多样,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好的技术用到不合适的地方,也等于没用。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不同的水资源条件,我们在开展节水灌溉工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我们的目的是节水,只要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就要根据当地条件积极采用。首先选用投资最少而又能取得最好节水效果,节约最多水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当前我国广大灌溉面积上采用的灌水方法仍以地面漫灌为主,而且节水的潜力也最大,所以我们首先应对地面灌溉的节水方法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要注意积极推广渠系配套,土地平整,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技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地方应考虑推广喷灌、滴灌和微喷灌等先进的灌水方法。虽然各种技术都可以推广使用,但是,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否则,即使再有最好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很难实现我们的节水灌溉,

参考文献:

[1]李晓渊.新疆干旱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经济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

[2]李富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产品开发与应用进展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0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