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技术范例6篇

灌溉工程技术

灌溉工程技术范文1

关键词: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业灌溉的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灌溉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灌溉工程的建设水平直接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要注重农业水利灌溉的工程施工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改变传统的灌溉技术和灌溉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提高农村水利灌溉的工程施工质量。

1 现代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村水利灌溉技术逐渐有了很大进展,新技术的运用给农村水利灌溉提供了方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灌溉用水量逐渐增大,通过利用当前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等,可以实现现代农村灌溉用水的建设目标,满足农村灌溉用水需求。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就需要对工程施工企业和灌溉工程的目标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水利灌溉工程所要实现的目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管理灌溉施工工作。因为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阻碍了工程施工的进展,降低了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要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讨,通过论述出现的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

2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和应用

现代农村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逐渐向节水灌溉发展,灌溉技术也逐渐实现了规范化、规模化和科学化,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也会对水利灌溉工程的技术要求有很大提高。现代的农村水利灌溉工程跟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截然不同,已经摒弃了传统落后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论,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施工中提高了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但在施工中由于对技术和理论的掌握尚未成熟,容易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就需要重视对灌溉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下面具体介绍灌溉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目前在现代农村水利灌溉工程中主要是以土石坝为主体结构,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灌溉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变,开始向节水灌溉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当前灌溉技术的要求,需要加强灌溉渠道的防渗性能,减少水资源在运输渠道中的浪费和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农村灌溉工程中采用的防渗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渠道的渗透性。其中,通过利用衬砌防渗墙来降低渠道的渗透性,具体通过抹光和压实技术来实现;通过混凝土防渗衬砌和膜防渗技术来实现,并用砌石水泥土等来作为防渗材料。根据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的面积、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施工防渗技术。

2.2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很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首先要保证农村灌溉用水、节约用水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性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和地质勘探状况来选择施工技术,掌握原材料的供应状况,最终实现施工建设目标,满足农村水利灌溉的需要。

2.2.1 土质勘探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为了保证水利灌溉工程能够达到防渗的效果,需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之前,对灌溉工程路线上的土质地质情况进行探查和研究,明确其特性和工程抗冲击性。如果土质良好的区域可以选择采用覆膜施工技术,如果是土质较为松散的区域,就需要选择混凝土衬砌和砌石施工技术,提高抗冲击性,保证渠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减少工程施工的成本。

2.2.2 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

要想使水利灌溉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因为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中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须要明确施工技术中的管理要点。利用灌溉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作为依据,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根据土石水渠、混凝土水渠等施工技术的特点,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使得施工现代施工技术能够发挥其优势和功能。

2.2.3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建立施工技术管理评测体系,提高技术水平

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施工中最核心的环节:施工中建立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数据库,满足防渗膜施工和混凝土防渗衬砌技术的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管理数据库进行,同时要遵循相关规范,避免出现因参数、数据疏忽等造成质量隐患;技术管理中还需要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技术水平;岗位和岗位职责的完善,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能顺利进行。另外,建立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评测体系,主要是评价技术管理中的问题,探讨技术管理的不足,制定措施来消除不利因素,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2.3 注重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特点

农村水利工程灌溉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分析和管理,分析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状况,然后优化施工技术,确定技术的管理方法和重点,保障工程质量。

3 结语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灌溉条件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灌溉环境的转变,使得传统农村水利灌溉技术已经很难适应于当前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灌溉的问题进行研究。所以,要改变传统的灌溉技术和灌溉理念,利用现代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提高农村水利灌溉的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灌溉工程技术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技术;改进措施

1引言

目前,主营的日常水利灌溉手段为地面农田灌溉。传统的地面农田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使用率上看,国内占比95%以上的农地均使用传统的地面灌溉的水利灌溉手段。伴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的发展下,不少关于农田灌溉领域的科学技术不断衍生,且被逐步应用于实际的农田水利工程中,但是农田灌溉的科学技术应用程度难以实现大面积的普及应用,这是因为基于农田水利设施奇缺、土壤质量不好、灌溉操作不科学等诸多问题共同影响下,加剧了水资源的严重耗费。为此,升级当下农田灌溉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将其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实现国内农业向现代化的智能化、自动化灌溉的方向发展,做到水资源节约、农业产值提升的双重效益。

2研究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的意义

国内目前处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工程项目都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由其是关系着农村生活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越来越被国家政府部门重视,水利工程质量要求被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同时水利工程质量的定义有了更深的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下,水利工程质量在先进技术、政府扶持重视的条件下得到了质的飞跃。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强调从多维度、全方位把控工程质量,有效达成多功能综合化的水利工程灌溉职能。为此,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工序和作业的质量把控重要性以及发挥的效用不言而喻,严格做好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技术完善,促进水利工程的发挥蓄水、防洪的效用,能够为人类提供优质优量的水资源。灌溉技术是水利工程核心,为此在开展工程灌溉施工时,积极分析灌溉技术以及水利工程的各项施工工序、能够为人民、国家建造出优质的水利灌溉工程提供充分的保障,对社会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对比其他基础工程设施,水利工程是依托水资源所构建起来的,为此水利工程的布设环境要求能够集成多种河流的支流、干流,横跨海岸、山涧等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严重关系着水资源环境,下面罗列了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特征:

3.1自然环境对水利灌溉工程的影响程度大,且施工条件恶劣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受自然环境影响巨大,导致实际水利工程灌溉施工难度加大。其一,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受到施工地点的地质环境的严重影响,基于通常汇集各方河流干支流的地势复杂,更加增加了水利灌溉施工难上加难,除外水利工程灌溉的基础构造、物理力学特征要求施工队伍首先根据施工地点进行大量的批次勘察工作,从而制定出适宜的水利灌溉施工的地基设计方案。其二,水利工程灌溉的职能是防洪、蓄水、挡水,为了达到该要求,对于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有着极高的严格要求,借助科学、可行的灌溉技术完成高效、高质量的水利灌溉工程,促进整体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

3.2受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施工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地点是汇集各方河流干支流的地点,水资源丰富但通常地势复杂。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要做到排水,同时施工前还要导流或截流,同时水利工程施工受到水文气候的重要影响,一旦出现洪灾或大暴雨等都会造成水利工程施工的延期或是造成施工失败的不良后果。

3.3水利工程灌溉对比其他水利工程的施工,存在异同之处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显著特征是施工手段、施工工序明显区别于别的水利工程作业,灌溉施工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且灌溉工程子项目众多,建筑物繁多,灌溉渠道九曲十三弯,施工道路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以及作业的大型机械操作仪器数量有限、以人力施工为主等等,都是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显著特征。

4影响灌溉效果的因素

实际的水利灌溉工程中,其影响灌溉施工的因素众多,主要分为环境因素、设计因素、人为因素等。设计因素指的是灌溉手段以及灌溉技术水平造成的影响;环境因素指的是土壤土质、地形地势差异等造成的影响;人为因素指的是实际的人为灌溉的操作存在盲目性,这是因为农民对灌溉认知的薄弱或是没有系统的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意识造成的。具体的环境因素分为以下原因:灌溉农田整体地形坑坑洼洼,不同的畦田的整块面积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水源流入畦田的水流量小且流速慢,但是加快水流速度又容易诱发畦田水资源渗漏的问题,造成水源浪费,农田灌溉不平衡等。极有可能因不同畦田的水流量差异,导致某部位的田地出现雍水现象,降低水资源灌溉效能。部分土壤渗透量存在差异,即是土壤不均,出现部分土壤灌溉效果突出,部分土壤灌溉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上述的环境因素下,水利灌溉工程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农田灌溉管理员对于灌溉技术了解、认知以及实际作业的要求也同步提升。目前,大部分灌溉农田管理者仍存在管理不足,导致灌溉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5改进措施

依据实际农田土质、农田的实际情况和节水需求,进行可行性的改进方式,对水资源环境适度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改进。从技术层面来说,针对各个种类农田开展多样化的农田灌溉技术方式,设计出合理化、灌溉管理员高素质水平和人员的灌溉操作水平的水利工程灌溉机制。

5.1技术方面的改进

(1)水平畦田灌溉技术。该技术强调运用在整片平整的土地上,采取激光平底工艺铺设水资源的均匀引流,使得工作环境更为可靠。这种灌溉技术适合于大面积的土地灌溉作业当中,同时需要对土质的检验和勘察下,增加土地的平均渗透值,做到土质的高渗透率,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80%的灌溉量。这种方法可以达到高自动化的要求对于人工监控的需求小。效果上灌溉均度也可以达到85%,增产量达到30%。

(2)小畦田三改灌溉技术。三改指的是对畦田的长、宽、高三者面积进行整改,从整片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小畦田。上述灌溉技术目的是发挥灌溉效能、减少灌溉时间,有效降低用水量,做到节水,提升水资源的覆盖率,上述的技术多用于土地不整的小块农田。

(3)长畦田分段灌溉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水资源紧缺的地域,并且农田大面积成片的土地,该技术利用长畦分段手法变短,利用输水渠塑料管道分段进行灌溉作业,从上而下进行灌溉作业,该分段灌溉实现高渗透率,节约时间。

(4)隔沟灌溉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灌水作业对沟畦逐一进行灌水再隔,上述隔沟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水资源紧缺的地域,以上技术手段的灌溉应用减少了一半的用水量,并且利用地下水渗透将灌溉沟的水慢慢渗入到没有进行灌溉的沟畦中。受水文气候的影响较小,出现降水天气亦不会严重影响农田灌溉水量的剧增。

(5)间歇灌溉技术。经过实证发现使用间歇灌溉技术灌溉农田,农田的水源利用率可以达到86%以上,水渗透率达到65%以上,水源浪费量足足减少了54%。而且间歇灌溉技术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低,设备成本低廉,可以普遍适用于多数的农田灌溉。多项研究实证得知,水流灌溉技术的第一次灌溉成果最为明显,土地渗透率最高,间歇灌溉技术原理是水压输送水流至农田上,停止工作后水资源逐渐渗透,利用水压推进输送农田,呈现水资源向农田波浪式水前进,灌溉速率增速,水流速动加快,升级土壤孔洞的闭合,实现土壤渗透率减少竞争力。

(6)闸灌溉技术。农田土地水资源流向农田沟渠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水利消耗,所以为了减少水量消耗采取闸灌溉技术。在这个部分的输水管道则采用软塑料制成以及加配配水口零件,并且输水软管也要可以做到紫外线屏蔽效果,对光、水、温度都可以实现控制。配水口的部分则由闸门、压环、闸窗、闸板四个部件组成。这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主要是应用于渠灌去区和井灌区连接作用。

(7)膜上灌溉技术。该技术目前我国自主发明的技术,如今主要作用于地膜农田的灌溉中,利用多样的畦田开展农田地面的膜覆盖并于该膜上输水灌溉,膜上农作物的孔洞、或者灌水孔洞实现水流输送于膜内灌溉的效果。

5.2管理上的改善

灌溉工程管理上要求人员素质提升、积极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掌握程度,为农田水利灌溉施工提供帮助,根本上提升灌溉效率。大田改造为畦田、大田改造为大面积平整田地的,有助于提升灌溉操作员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效率,革新农民的农田灌溉思想,树立节水、提产的灌溉观念,农田灌溉技术改进促进实际的管理灌溉操作水平。

6结语

本课题主旨研究当下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应用的实际问题,分析影响农田水利灌溉成效的因素,提出相应可行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改善方案,罗列出七种灌溉技术,从灌溉方式选择、人员素质水平提升上做到农田灌溉的升级优化,实现国内农田水利灌溉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灌溉工程技术范文3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

近年,伊宁县持续发展“三高”(高产、高质、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或项目)农业,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保证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过去,农民浇水要从落差几十米的河道用柴油机往上抽,1000亩耕地浇一次水要一个月才能浇遍。近几年,伊宁县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后,农民打开电源开关,水就到了地头,浇遍1000亩耕地仅需6天。

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喷灌技术的应用。喷灌技术是最先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技术,是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喷头顶部进行灌溉的一种节水模式[1]。该种模式通过喷头将水均匀的喷施到农作物上,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采用喷灌技术对农田进行灌溉,可以保证灌溉面的均匀和一致,均匀程度达到9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60%-85%以上,比传统大水漫灌可以节省30%-50%用水量。过去一亩土地用水量在60-80m3左右,而应用了喷灌技术之后,每亩用水量减少到30-40m3。同时,利用喷灌技术还可以大大节省劳动力,降低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喷灌设备一般埋藏在地下,更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耕种面积,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2、滴灌技术的应用。滴灌技术是最近几年在伊宁县应用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该项技术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得灌溉用水成点滴的、持续的、缓慢的、均匀而又定量的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得作物根系活动区域的土壤能够始终保持最优含水量状态的一种灌溉技术[2]。滴灌技术不会破坏地表土壤结构,不会产生地表径流,可以显著减少作物间的蒸发量,是一种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一般比大水漫灌节水30%-50%左右,比喷灌省水15%-25%左右。最近几年,地区结合实际将覆膜技术和滴灌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玉米、打瓜等作物生产中广泛应用,通过地膜的保护,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养分作用时间,降低化肥的使用量。3、微灌技术的应用。微灌技术是在滴灌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包含了滴灌、渗灌、微喷灌和中小管涌流灌溉等几种方式[3]。微灌技术主要有四个部分构成,水资源、输配水管网、灌溉区域以及灌溉设备。这种节水灌溉方式灌溉周期短,用水量控制更加精确,能够将水分和养分直接输送到农作物的主要根系土壤中,在经济作物生产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微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50%-80%左右,节省人力,肥料和农药,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对策

1、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农田的土壤条件和农作物种类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适合不同作物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要做到因地制宜,符合农作物生长特点和水土条件。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对于农田产出效益不高的粮食型作物如小麦,应该采用地面灌溉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技术;对于经济型作物,如棉花、玉米、葡萄、哈密瓜等作物,可以应用滴灌和微灌技术;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农田条件较好的地区农田水利工程适合选择滴灌和喷灌技术。2、提高现代化程度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实现现代化并不是简单一句口号,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农业现代化是今后我们重点发展的目标,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对于促进农业各个领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目前,全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现代化程度不足,需要及时进行改善[4]。首先,要及时改善管理理念。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入确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理念;其次,针对现阶段灌溉设备条件落后的现状,要提高灌溉设备和灌溉技术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灌溉效率和质量,提高水源的利用率。3、强化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农田灌溉过程主要是水资源使用的过程,提高灌溉节水效果是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关键性措施,同时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工程[5]。在今后农田灌溉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配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今后需要重点完成的一项任务,也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做到最大程度的水资源节约和利用。

作者:张雪梅 单位:新疆伊宁县水利管理总站

参考文献

[1]王鹏,殷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后运行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2).

[2]李中华,王树鹏,张云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要点[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2).

[3]张杰,黎耀贵,杨冬升.现代农业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与选择[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03).

灌溉工程技术范文4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解决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严重浪费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其中节水灌溉技术既能使灌溉面积得到扩大,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1.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当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各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情况。无处不在的缺水情况表示着我国需要灌溉的面积虽然非常之大,但是灌溉量已无法达到正常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实施有效的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够减少浪费水资源情况的发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农作物的科学灌溉也会得以实现,从而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产量得到提高。另外,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我国的环保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将节水灌溉作为重点项目,其对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还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就当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来看,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节水技术需要政府拨款支持的力度不够,导致资金比较紧张,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未落到实处。二是节水技术种类虽多,但由于缺点和一些环境限制,无法发展完善,致使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尚未得到改善。因此加大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应成为工作的重点。

3.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3.1喷洒灌溉技术

当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最主要的技术便是喷洒灌溉技术,水通过被压力器、动力机等压力设备加压,借助自然落差通过具有一定高度的喷灌设备对地面进行灌溉。水被喷头喷洒在空中后就分散成了小水滴,落到需要灌溉的地面上,对地面进行灌溉。这样不仅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还能够通过灵活的灌溉设备,对灌溉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其可分为固定式灌溉模式、半固定式灌溉模式以及移动式灌溉模式三个类型。类型的不同标志着灌溉范围的不同,固定式灌溉设备只能移动喷头,其他部位不可移动,因此面积较大的农田比较适用;半固定灌溉设备不仅喷头可以移动,喷头的支撑管也可以移动,其移动性相对于固定式灌溉设备来说比较好,灌溉范围较大的地区比较适用;移动式灌溉设备任一部分都可以移动,较其他二者来言,移动性最好,陡峭的山区或恶劣的生产地区比较适用。

3.2管道灌溉技术

顾名思义,管道灌溉技术即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所需要灌溉的地区,通过灌水管理器将水以作物所需要的量进行输送,能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跟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相比,管道灌溉技术是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灌溉的是部分地区,属于局部灌溉。最为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水与外界的联系进行阻隔,防止了水在地表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所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还能避免水资源渗漏,可以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管道灌溉对于传统的地面灌溉来说,用到的水资源更少,需要抽取的水量也就相应的减少,从而能够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使土地资源得到节省,相应的农田耕地面积就会增多。较传统灌溉方式来说,输水速度更快,可以减少汛期的限制,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农民可以进行抢季节收割。与地面灌溉相比,所需的建设设备更少,相应的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就较少。

4.节水灌溉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依靠着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的稳步前进,从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日后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生物技术是实现节水、节能源、提高质量产量的关键性技术,植物本身的构造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分析,利用相关技术来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得到充分利用,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信息技术是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通过电子计算机来进行分析和管控,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5.结语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正在日益加重,我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节水灌溉技术。在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作用,其必将会主导未来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使节水灌溉技术能够落到实处。在现有水平上不断提高,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者:郭玉霞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队

参考文献:

灌溉工程技术范文5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运用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拥有广阔的土地,但是水资源却比较匮乏,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结合我国农业和种植业的具体状况,解决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中存在的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更加高效智能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合理运用,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和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土渠输水与地表漫灌之外其他全部灌溉方式的统称。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较好地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较好地解决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甚至将一些戈壁或是荒漠改良为农业用地,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该技术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在社会效益层面,相较于以往的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节约更多的水量,一般可达到30%~40%,还能够提高单位水产值。例如,在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对于漫灌方式的应用,要求农民提前进行挖渠和打埂,最多只有90%的耕地得到利用,但通过应用滴灌等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最多能够利用99%的耕地。由此可见,我国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力发展和运用,能够有效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2)在生态效益层面,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以有效应用,可以极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提高区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防止了水土流失。(3)在经济效益层面,相较于以往的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更好地节省水量、人力和肥力,促使人工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农民也无需投入更多的人工、水及肥料[1]。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农田水利灌溉设计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这就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设计,相关人员并没有对农田具体地形进行全方面的考察。我国南方地区的大部分农田较为分散,且形状和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田水利灌溉设计和相关灌溉技术使用的难度。(2)针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设计,相关人员并没有充分利用专业的勘探信息,尽管其在设计之前已对当地农田的地质条件等进行有效勘探,获得了相应的信息数据,但并没有将这些信息数据应用到具体设计之中,从而造成后续施工的实际情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大大降低了灌溉技术施工的质量和应用效率[2]。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我国拥有非常广阔的土地面积,且经纬度跨幅大,包括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故而拥有多种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灌溉设施的应用。同时,农田灌溉设备的设计也极易受到气候条件、空气流速、阳光照射等因素的限制,加上在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也存在很大区别,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的灌溉设备,从而无形中增大了农田水利灌溉设计和相关灌溉技术的应用难度。

(三)灌溉技术与使用对象不匹配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更好地吸收水资源,以此来确保农作物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然而,大多数农田均在农村,由农民负责耕种和种植,有的农田应用了节水灌溉技术后,因为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并不能够充分了解耕种的作物和相关节水技术,这就导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得到充分应用[3]。

三、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重视设计前的信息收集

农田土壤结构情况、栽种农作物需求等,将会对实际水资源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保证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更为高效合理,在设计前,应对规划设计区域做充分的调查,如调查农村地区历年来的降水情况、灌溉用水保证率、渠道引水流量确定等,基于地区农田种植生产的实际需求展开设计,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从而确保设计高效性、节水性。

(二)优化节水灌溉技术配置,降低环境因素影响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依据区域内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秉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对农业用水和人们的生活用水进行科学安排。积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用水制度,进一步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使之实现标准化与科学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用水制度的作用,提高农民对节约用水的认识程度,树立起节约用水的意识[4]。在节水灌溉技术设置应用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区环境的差异,采用合适的灌溉技术和灌溉设备,尽可能在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的过程中,降低水资源的损耗。如在以往的农田灌溉中,由于水资源的运输流动中存在渗透或是蒸发等情况,会消耗很多的水量,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而通过对水资源运输的高效节水技术进行有效利用,相关人员可以强化水渠的防渗透功能,借助渗透材料开展水渠建设工作,并强化输水管道的建设,这就能够对水资源运输流动过程中水量的消耗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高效节水。

(三)科学选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当前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和缺点,然后结合农田环境进行合理的选用。

1.喷灌式节水技术

该技术主要针对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可首选喷灌式节水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在实际农田灌溉过程中,以水的压力作为动力,让卷盘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以卷盘为中心对周围土地进行灌溉。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只需将喷头设置在喷灌机上,使之在得到充足的水压后,即可进行稳定灌溉作业,从而实现农田的大面积喷灌。在农田喷灌节水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充分明确现阶段该区域农田的具体情况,对满足其农田灌溉需求的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然后合理安装和妥善固定相应的喷灌设备,以此来达到灌溉的目的。当前在农田灌溉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喷灌设备为移动喷灌机,该设备可以确保作物获得全面的灌溉,操作简便,且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各种地形的农田灌溉作业。通过有机结合这一设备和机械自动化设备,能够更好地保证灌溉效率。然而,移动喷灌机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需要消耗很多的资源、占地面积较大以及需要借助一些辅助设备才能够完成灌溉作业等。

2.微灌技术

该技术属于一种滴灌技术的衍生技术,能够很好地节约水资源。现如今,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微灌技术种类主要是渗灌、滴灌、小管涌流灌、微喷灌。在实际农田灌溉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具体的生产需求,选择最为适宜的微灌技术。例如,对于气候较为湿润的区域,可选用微喷灌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还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对于气候较为干旱的区域,应避免使用微喷灌技术。同时,微灌技术能够在控制灌水量的同时,实现短周期灌水;通过有机结合水分和养分,让土壤根部对所需营养成分进行较好的吸收,从而获得与施肥同样的营养效果;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相较于传统的灌溉方式,这一灌溉方式能够节约50%~80%的水分,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较好地改善土壤结构。

3.渠道防渗漏技术

渠道防渗漏技术大多应用于土渠输水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渗漏而导致的水量流失。针对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相关人员应注重防渗漏材料的合理应用,包括混凝土、沥青及塑料膜等,还应注重沥青护面、土料施压等技术措施的有效使用,从而显著提升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大提高渠道输水的安全性。

四、结语

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困境,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有效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来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分析[J].新农业,2020(20):61.

[2]文云霞.刍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应用策略[J].农家参谋,2020(20):117,145.

[3]王苗,吴玉秀,张晓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8):39-40.

灌溉工程技术范文6

水利工程技术的改造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各个环节审视自身的不足,从思想根源上把这项事业重视起来。

2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农田灌溉涉及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灌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对灌溉节水目标要求的提高,任何单一的节水技术已不能满足节水、增产、增效、节能、省肥、省工、改善生态环境与水环境的需要。农业节水技术呈现多学科交叉、各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发展趋势。

2.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可分为输配水渠系节水和田间节水,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主要是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提高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喷微灌枝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2.2非工程措施

1)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等。

2)田间灌水技术,就是采用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降低土壤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3)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培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4)管理节水技术,缩小计量单元,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改革管理办法等措施,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系统、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灌溉信息指导。再好的节水工程条件也会形成灌区内区域间的水资源丰枯不均和引水的浪费。要统一灌区内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管理,方便灌区水源的优化配置。对引水灌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水权分配理论将灌区内地表水资源进行用水权的分配,并创造条件,保证,用水权在灌区内部的交易。同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要实行差别水价、定额水价、阶梯制水价等,水价的核定办法要改变过去“愈远愈贵”的水价核定办法,上下游统一水价,不同水源统一水价,以水价作为杠杆促进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灌区的水环境。

3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3.1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区产量的提高,根据作物产量与供水量的关系。研究各种作物的经济需水量因时因地分别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3.2加快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蔬菜、花卉、水果和珍贵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时期灌水量和灌水方法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等,目前我们了解的还比较少,不仅不利于节约灌溉用水,对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影响,不利于市场上的竞争,因此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花卉、水果等的需水特性和灌水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