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军事理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军事理论总结

军事理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军事理论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87-02

加强高校的军事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和造就现代化军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世界科技不断进步的条件下,高科技人才和高技术武器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科技素质,能够驾驭高技术战争的军事人才,高校的军事理论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军事理论教育,必须重视现代科技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讲科学技术运用于国防建设的思维方式,树立现代国防观念,间接增强我国国防储备实力,为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提供坚实的后盾。

军事理论教育是高校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军事理论教学方法仍存在许多弊端,所以其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好的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目前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高校军事理论教育已经列入了大多数高校的基本课程,并设置了学分,并且和其他公共课一样,统一由教务处实施教学管理,授课老师由专职或兼职老师授课。虽然大部分高校对军事理论课课程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能和其他课程相比。所以在课程计划安排上,军事理论课总是有着较低的地位和待遇,导致课程较少,学生不重视等现象的发生。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现今是和平年代,战争离大学生太远,这就使得学生的国防观念渐渐淡化,在心里觉得军事理论教学毫无意义。而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大学生军事素质教育的作用,认为军事理论课程占用了专业课教学,因此在安排课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少课程,甚至不排课。这不仅违反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教学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2.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问题是军事理论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在当前高校中,军事教研室的老师都存在人数不够的问题,因此出现难以完成大纲要求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的情况。有些高校根本没有军事理论教学的专职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甚至在某些高校中军事教研室根本就有名无实,没有专门的老师去教授军事理论知识。这些兼职老师自身对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就知之甚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照本宣科,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根据笔者的了解,有些学校的军事理论课几乎是形同虚设,学生并没有真正上过军事理论课,等到考试时,也只能采取开卷的形式。其实在这个问题,我国早就有相关的文献规定,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贯彻执行,军事理论课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并且当前军事理论专职教师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对军事理论教学毫无教学经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教学方法落后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程度对于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个兴趣的产生就取决于正确教学方法的引导。军事理论教学内容繁杂,主要有军事思想、国际形势、武器装备等等,相比于女生来讲,男生更易接受这类教学内容,但大部分女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却毫无兴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依靠教材,对当前军事时事了解不够,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老师对自己的这种教学方式都很厌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常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

二、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1.掌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内容

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思想、军事科技、战略环境、中国国防等,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通常为36个课时(2个学分)。这就使得军事理论教学面临着课时少、教学任务多的情形。因此掌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军事理论老师首先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当前的军事形势,而不是一味地依靠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讲解当前国际上的军事时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不能过于陈旧,这样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要做到“新”,时刻关注国内外大事,在军事热点的的讲解中,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辩析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军事理论教学要想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必须提高教师的军事素质。从当前情况来看,相当不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军事理论教师,更别谈军事教研室了。首先,教师要加强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视,明确军事教学的意义所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军事理论教学现状;其次,要想切实提高军事理论教学的效果,就必须要求高校要切实建立军事教研室,吸收专业知识丰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充实高校军事专职教师队伍。此外,要加强教师基础业务素质培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尽快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科研水平和任教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认真学习这门课程,首先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因人施教这一教学理念,这是军事理论教师应该深入去理解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手段生涩枯燥,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优化教学循环系统,抓住军事课各章节的诱导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教学手段也要多元化,采取“讨论式”、“解答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同学们进行军事思想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直观性。

三、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方向

1.加强与军校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军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较高的军事素质,普通高校应加强与军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民军是我们国家的保卫者,他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并且掌握着最新的军事理论成果,对当前的军事形势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看法。将军队教官请到学校来讲授该课程,一方面能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相关军事信息。军官具备较高的军事理论素养,通过与高校的军事理论老师交流,必将提高地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2.举行军事理论知识竞赛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巩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军事知识竞赛的形式来配合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竞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了课程本身的魅力。知识竞赛活动一般放在军事理论课结束之后、考试之前进行。具体做法可以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采取抢答的形式进行,对胜出的组进行一定的奖励。通过组织军事知识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既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际的检验,又可总结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起到“打一仗,进一步”的作用;它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而且也是一个补充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密切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温熙森,匡兴华.国防科学技术论[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马永富,廖达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朴再玉,催正浩.增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3,(44).

军事理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 军事理论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64

1“三大题”:当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科地位边缘化

军事强,国家强。军事弱,国家弱。军事思想理论的认知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增强国防,争夺未来战争主动权,进而宣誓国际社会地位的重要保证。军事思想的研究对于赢得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要想在世界新军革浪潮中乘风破浪,争夺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务必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军情,独立思考,坚持主见,切实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军事理论课作为学历、学位必修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与高校其他必修课程相比,负责研讨军事理论教学及安排的军事教研室多挂靠于学工等其他部门,脱离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即教学部门,一面是学工部门的边缘性工作,一面又脱离教学部门的整体系统,掣肘了军事理论教学的整体布局,不利于军事理论课程的有效开展。

1.2课程教学形式化

军事理论课程整体学科地位的低下,在某种程度上又进一步影响了其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首当其冲的就是课程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从学生角度来看,在专业导向的培养目标影响下,学生对军事理论教学的理性认知让位于感性认知,重视程度也仅仅停留在获取必要学分的基础上,缺乏探索兴趣,上课往往流于形式。从高校自身和教师来看,师资缺口带来的教学乏力普遍存在,从重视程度到课改力度,军事理论教学的实践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1.3教学模式单一化

目前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较为空洞、形式偏向单一化,灌输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单向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传一授”方法依旧霸占着军事理论教学的课堂,与当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差甚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内容陈旧无趣、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等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和重视程度的局限,“走出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军事理论教学探索中更是举步维艰。

2“三重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探索

2.1学生主体与教学主体关联

与行为主义相比,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与西方建构主义思潮相融汇而形成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内化”与意义的建构。基于此而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情景、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互动产生的,发展不过是将外在的、存在于主体问的东西转变为个体内在的、特有的东西的过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替代”,传统的“包办式”学习和“主客体倒置”的观念与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实践。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发下,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道关系式便是在学生与教师关系上实现突破。传统课堂“你教我学”的模式中,教师主导、学生客体的倒置有望实现变革。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首先应是一场“主体观念”突围的改革,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观念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理念,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要建构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过是观察、协助、启发、促进的角色。

2.2新知识与旧知识关联

传统的行为主义强调对于外在知识的灌输,学习的过程不过是将主体不曾经历、未曾了解、尚待认知的事物进行吸收、接纳的过程。“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即‘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维柯从哲学角度,将建构主义定位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在维柯看来,主体是无法通向外部世界的,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知识的获得是一种双向建构的过程,这种双向性来自于主体对于旧知识体系的认知及其基础上的与新知识的结合,从根本上说,学习的过程即是以原有知识为经验基础上的丰富与完善过程,是个体通过经验与世界对话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知识学习本质的认知,军事理论教学模式的第二层关系式也必然落到军事理论知识和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关联上。深入来说,军事理论知识体系中对于知识点的认识,要在学生原有初高中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国防教育、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相关知识点与中国近现代史、形势与政策、自然科学等课程知识点的关系式,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库的基础上理解新的知识点。

2.3认知加工过程与社会或集体关联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则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在他人协助下,在社会情境中主动构建自己的意义学习的过程。基于这种理论,社会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提出了“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假设,把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力作为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也常常看到“情境”一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分量。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基于一定社会环境背景下的主动的内化知识的过程,社会环境或文化生态形成学生学习的背景环境,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和学习效果。

因而,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模式在“个体一社会”的互动关系模型中获得了第三重关系式,宏观上,军事理论教学要放置于国家军事、国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探索,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基础上建构学生对于“想象的共同体”观念认知;微观层面上,学生自身应置身于大学生群体的集体观念中建构自身的社会角色,在国家社会发展中以及青年一代的成长担当中寻求共鸣,以此“存在感”作为军事理论学习的重要观照点。

3“三条路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军事理论教学的实践探讨

3.1反转课堂下的讨论式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进行军事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三重关系式,在这三重关系式中,军事理论教学模式雏形出现,军事理论教学的践路径也获得了新的启发和方向。首先,军事理论教学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无互动或者单一化互动的模式,将“师生互动”纳入教学过程,并演变至“生生互动”的全面互动实践模式。

“师生互动”是一种建立在“启发式教学”基础上的良性互动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组织、建议的作用,学习任务的布置,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学习成效的验收。学生应充分发挥推断、发现及总结的作用和能力,进行探索式学习、启发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这里,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学生自主授课”方式,成为“反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最惯常的实践路径。“学生自主授课”教学实践路径主要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备课;教师再指导,学生自主授课;教师点评,学生自我提升等阶段。通过自主授课实践,学生不仅实现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思考的契机,还常常演变成一种团队合作授课的模式,进而获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知识接受水平的重要路径。

“生生互动”作为课堂互动形式的一种有效延伸,建立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旨在帮助学生在相互启发之中获取思考的契机,在相互启发中互补知识短板,开拓思路,有效消化吸收较为枯燥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

3.2课外实践中的体验式学习

维果斯基在其“最近发展区”中强调社会活动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新手在能力较强的他人的帮助下跨越发展区,实现对意义的建构和知识的学习。社会活动作为课外实践的一种载体,通过具象化、直接性和模拟化,成为搭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关系的重要桥梁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将社会活动视为知识建构的主要途径。

由于军事理论内容的特殊性,军事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现在战争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国际军事风云变幻,“变化”了的军事时事政治无法在课堂中获得生命力,因此,走出课堂成了军事理论实践的必经道路,体验式学习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就军事理论教学实践而言,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通过情境重现的方式得以实现,军事教育基地成为重要平台,军事演习的观看与体验,融入进军事训练之中的教学实践都是情境重现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环境的设计,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需求。

3.3文化场域中的网络化学习

基于社会互动模式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对于社会环境的重视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军事理论教学的文化考量。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当代最新表征,网络文化大肆入侵,不仅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文化中获得一种新的规定性,军事理论教学实践在思路和技术双重层面也有望获得新的生命力。

军事理论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学生军训是离校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军事理论课是重’R内容之一。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务本途径是:坚持军训科学定位?敏点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坚持教学内容手段改革?努力提高军事理论教学效果;坚持教学过程管理。积极完婪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

我校是1986年开给组织学生军训的.1988年被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为“在校内组织学生军训”的试点高校十多年来?在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安徽省军区、省武警部队的具体帮助、指导下?我校的学生军训工作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严格执行6高等学校学生军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胆改革?勇于杰践?探索了一条领导重视部门尽贵立足狡内、集分并重训管衔接、教养一致的校内学生军训工作路子。特别是在学生军训分散理论教学方面?我校根据第一次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袱学工作会议、体育卫生国防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定位研究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与完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坚持里训科学定位?全面-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

军事理论课在高校开设课程建设是关键?准确把握学生军训的定位是前提如果说建国后学生军训的几起几落追溯到当时所处的厉史环境那么今天有的军训试点高校执行《大纲》随意、机构不稳定、人员朱落实未开军事理论课等向题的存在原M恐怕就不能再说是历史环境?面应是散育思想观念未转变、学生军训定位不科学所致近年来为弄清高校学生军训的科学定位?我校利用贯彻国家和省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所进行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特别是利用《国防教育法》学习贯彻之机从八个方面?确定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即从国家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而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不能没有以国家生存与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高校学生军训实际就是国家教育制度和体系自我完善与补充的角度;从国家为适应新时期高技术发展的形势?巩固和加强国防需要的角度;从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即学生军训就是将我党几十年建军育人的经验和传统在学校教育的吸收与运用?是学校教育最佳选择的角度;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军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的角度;从贯彻《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组织学生军训是离校和学生的法律责任及义务的角度;从课程必须为学校育人的方向服务、高校学生军训在整个学校三个学段的国防教育中的地位、技熊训练与理论教学不可分锐等角度?对离校学生军训地位开展了研究。当代高校首要的任务是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杜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的学生军训基本任务就是通过集巾军训和分散理论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荃本的国防知识和技能、一定的军人素质、很强的爱国热情和国家生存、安全等忧患意识?能自觉展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神圣义务的公民?为中国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言打好基础。鉴此高校学生军训不能没有?必须开设:但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知识面越宽越好内容越深越好其基本定位应当是军事训练是一日学生在校黎间必檬的、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将结合、两者缺一不可的公共基础课扩“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实施课程建设的前提.我校在本科生培养汁划制定过程中将学生军训作为培养德、餐?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列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除安排3-4周的集中军训外?还安排了40学时的理论教学和24学时的选修课.并规定了学分乡在教学管理上分散军事理论课教学从任务下达到成绩的登记统计、器材的采购与保管领用等全部纳人了教学管理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军事理论教学人员完全纳入了学校教师引进?培养、管理的整体规划。目前?我校的分散军事理论教学已基木进人健康的运转轨道。

二、坚持教学内容、手段改革?努力提高军事理论教学效果

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作为高校必修课的军事理论教学也不能例外分析过去的高校军事课理论教学?一是教学内容尚需进一步商榷。现行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虽对各课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各课目仍是独立存在?尚未形成互相关联的休系?也未对每个科目的具体内容、深浅程度作明确界定;二是教学手段尚需改进.在不少的高校中?军事理论教学普遍采用的还是教材加粉笔的传统手法。为此?在教学内容改革上?我校依据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在分析各课目内在联系和总结近几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军训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类进行调整、整合将我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及高技术战争作为课程的重点和主干?分三个单元贯穿课程的始终?形成一个重点突出、主干清楚、层次分明、各课目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整体。课程内容根据重点和主体需要合理展开?基本涵盖了《大纲》所规定的八个课目的知识而?较好地使军事理论课集军事知识、国防意识、科技意识、思维开发为一体的便于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的科学体系。在教学手段上?我们一改过去传统的做法?按整合的内容制作教学课件.较好地采用了文字、动画、音响融为一体的形象、直观教学.目前.我校四名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教学?有效地扩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增加了讲课的吸引力提高了授课的效果。此改革?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现已正式批准《准确定位、整合内容?运用多媒体实施军事理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学校的教改课题。我们准备在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改进完善?选择更适合的动画内容?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坚持教学过程管理?积极完善教学质最监控体系

军事理论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151-02

1军事训练(含入学教育)

11入学教育――贯穿于军事训练始终

军训前,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做好开训时的政治动员、思想发动和氛围营造工作。在形式上可采用以校、系(部)、班级(区队)多层次动员会、授旗仪式、座谈会、讨论会等为主。在内容上,着重进行安全形势、革命传统、校规校纪、军事理论、做合格社会主义大学生等军训目的、意义的教育,同时进行《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有关国防法规的学习。

通过入学教育,使参训学生充分认识到,军训作为一种国防教育,绝不是简单地走走步子、喊喊号子,而是学习贯彻新时期建军理论的一种具体体现,是一种综合的国防观念培养、国防知识传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增强其组织性、纪律性,使之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军训中去。

12军事训练――入校的第一堂必修课

军训作为大学生入校的第一堂必修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最高形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活跃、最有成效的实践形式。我们应针对军训期间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阶段,随着艰苦军训生活的开展,打破了学生们对军训的好奇心理和美好憧憬,虽然有些学生在训前做了“吃苦”、过紧张生活的思想准备,但正规、严格、紧张的训练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很多学生开始不适应,出现厌倦感、逃避感。针对这一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参训教官及辅导员(班主任)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加强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教育,加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将细致思想工作贯穿于紧张的训练之中;二是通过检查评比、队列会操、阶段讲评、示范表演,让学生看到自身不足之处,从思想深处挖掘出自己的薄弱意识,确立起更高的标准;三是根据新形势,创新军训形式,在原有的军训内容上特别增设警体拳、擒敌拳、野外拉练、拉歌比赛等学生感兴趣的科目,使军训教学内容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训练实践,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了因艰苦军训而导致的疲惫厌倦现象,磨炼了学生意志,激发了学生不怕困难、勇于吃苦、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思想和作风。

13总结阶段――军训的重要环节

这一重要环节,关系到前两阶段教育取得的成绩能否巩固和发展,整个训练能否善始善终。为避免虎头蛇尾而影响军训效果,为此,我院根据训练进程,一方面,通过组织内务评比、纪律评比、歌咏比赛、阅兵分列式表演等项活动,使参训学生充分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荣誉在于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进而激发学生严于律己,认真参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最终实现思想品德的真正升华。另一方面,提倡军训中“典型教育”,即结合学生在训练中所反映出的思想,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教育。如,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全班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对尊师重教、尊师重友、团结友爱、为人处世道理的认识;学生就餐出现浪费粮食现象,可及时指出并进行引导,开展“光盘”行动让学生树立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有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可及时进行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

2军事理论课教学

21军事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形式

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形式。我们应充分利用军事理论课这一国防教育课堂形式,发挥其在加强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独特优势。

22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军事理论课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五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每一章节内容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磨炼坚忍顽强、不怕困苦的意志品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作用。

总之,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个人进取心、社会责任心,使他们认识到爱国就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完成好学业做起,个人成才就是爱国,为国争光就是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而使自己成为胸怀社会、胸怀祖国、胸怀人民的有用人才。

3日常国防教育

作为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延伸――日常国防教育,日常国防教育指的是除了新生军训及军事理论课之外的贯穿大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其他国防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与军事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军事实践活动等方面,是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和形式的日常化。抓好日常国防教育,对进一步巩固军训成果、提高国防意识、磨炼意志品质、强化团队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促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而近年来,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日常国防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结合专业特色,建立相关社团,形成学生热爱军事关心国防的良好氛围,做到国防教育与思想教育两者兼得。二是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增进思想感情、升华思想道德境界。三是开展国防体育运动。根据青海警官职业学院专业特色,开展警体拳、擒敌拳、野外拉练、紧急集合等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同时也培养巩固了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四是加强校园媒体宣传。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墙报、校园网等校园媒体宣传学习国防知识,结合警务化管理逐步建立起从行为规范、内务整理、组织纪律、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保障军训效果的长效机制。

4多学科交叉渗透

41相得益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效益

国防教育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结合,不仅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举措。突出国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可以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国防”和“育人”的综合效益,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和更持久的影响力。

42沟通协调

近年来,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根据学校实际,多方面多层次促成国防教育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将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相结合。二是将国防教育与形势政策课相结合。每学期开设的形势政策课也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介绍我国周边形势时,可以将我国周边的热点问题、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等国际国内形势热点融入课堂教学,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三是将国防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相结合。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国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适时引导大学生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树立“入伍就是深造,当兵同样成才”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对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培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后备人才、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四是将国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相结合。集中军训是一种掉皮掉肉的辛苦实践活动,这对那些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缺乏艰苦生活锻炼的“90后”独生子女们是一个巨大考验。集训中如果不及时给予心理调适,就有可能出现个别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常以逃避、抱怨的态度对待,甚至还可能出现轻生念头。因此,将国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相结合,可以磨炼学生的坚韧心,锻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应对坎坷的能力,有利于鞭策激励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奋发进取、勇往直前。

总之,新时期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校国防教育,是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实现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统一,可以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国防”和“育人”的综合效益。因此,整合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类资源,探索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路径,对提高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后备人才,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汝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学生军训工作科学发展[J]学生军训,2011(1).

[2]李张兵,秦广龙新军革与高校学生军训[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军事理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军事;哲学;指挥;谋略;运用

国家的军事发展是受战争实践的影响,战争实践的需求是催化军事革命的内在动力。当战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找寻新的作战手段或作战方法,从而促进军事领域新的变革。而作战手段与方法的创新,某种程度上会依赖对军事哲学的灵活运用。

一、指挥谋略运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指挥谋略的运用反映的是指挥者的智慧与才干,属主观范畴。而主观意识形态的形成需要很多客观条件的满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均属客观条件范畴。符合客观条件的谋略才称得上是高明的谋略,违背客观条件,只作主观的分析和判断只能是盲目的、愚蠢的谋略。因此,有效利用客观条件,形成有利态势才是军事谋略中的较高境界。物质条件对军事谋略的制约表现在:其一,客观条件的发展制约谋略运用的思路和手段。从军事布署的基础层面来说,士兵的作战素质、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物资的保障水平都会对军事谋略的运用产生决定性影响,再高明的作战手段缺少基本物质保障都是无用的。其二,客观条件的基本状况严重影谋略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例如:当火药可以用于军事后,军事战略研究人员、军事指挥者就会充分研究火药在军事谋略中更好的应用。军事指挥思路会随着军事客观条件的增多而得以拓宽。

二、辩证法在指挥谋略中的应用

战争领域的辩证法包括攻守、进退、虚实、强弱、刚柔等,战争中存在的客观辩证法对指挥者的主观辩证法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历史上高明的指挥家都是辨证思维的受益者。作为军事谋略使用者,应科学分析敌我优势,辩证地看待军事对立双方的客观条件,在指挥谋略运用中辨证地思维才能成为成功的谋略者[2]。首先,指挥谋略的思想基础是对立双方的矛盾原理。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核心观点,通过对矛盾点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辩证法的基础思想。指挥者通过敌我矛盾的分析,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点,再通过谋略设计战胜敌人。其次,通过指挥者智谋的运用实现敌我形势优劣的转化。优势与劣势从辨证法的角度来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通过主观的努力、谋略的实施,可以实现优势与劣势的逆转。优劣形势的转化不仅仅是客观物质条件所决定的,谋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也起到了相当强的作用,这也是军事谋略运用的关键部分。再次,关于攻守、分合等军事辩证法的表现形式较多,攻中有防、防中带攻,攻防互动等辩证关系是军事上的常识,均需通过军事谋略来实现,由此可见,军事谋略的应用价值就可想而知了。

三、指挥谋略中有效利用军事理论

指挥谋略中运用军事理论,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战略位置,是指挥主体的谋略更系统化、理论化的基本路径。我们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指挥谋略中应用的方法与理论。

(一)指挥谋略形成的思路

现代指挥者可以通过对历史战事的了解及分析,学习到高明的军事谋略及驾驭战争的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指挥水平,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谋略家[3]。第一步需要了解谋略获得的途径。谋略可以来自于中外历史、传说、兵法,也可以来源于其他指挥人员,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常识总结而来,谋略所运用的基础理论可以是辨证法、运筹学或其它学科。但无论其来源于什么,最终都要经过谋略主体的确认才能够付诸于行动。第二步需要在谋略实施过程中随时进行把握。谋略是由计划当时的客观情况决定实施的,在谋略行使过程中,客观情况会随时发生变化,那么就要求谋略主体实现即时掌控全局,保证谋略实施的进程与质量。

(二)指挥谋略对对抗性方法的运用

在军事领域使用指挥谋略,是保证军事战略优势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一定离不开敌我双方的对抗。那么在运用谋略时必须掌握对抗性方法原则,也就是将敌我对抗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中心点,研究矛盾的特性进行指挥作战。总体上看指挥谋略的对抗形式包括对向相抗谋略、反向相抗谋略、同向相抗谋略[4]。对向相抗可以理解成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对抗形式,即针对对方的手段、方式寻求自身的制胜方式;反向相抗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体现,针对某一现象的正常发展方向,采取相反的行动计划,谋求取胜的方法;同向相抗则是同一发展方向上的战争,从自身角度出发创造出更加强大的谋略达到制胜的目的。战场上的情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敌人也在使用计谋,这就要求我们的指挥者灵活运用谋略、方法,使用切合实际的指挥谋略。

(三)指挥谋略运筹的方法

指挥谋略运筹的方法包括经验法、联想法、类比法、对策法、系统法、整体法等。论效率较高、运用较多的方法当数经验法,简单高效、容易掌握是经验法的特点,经验丰富的指挥者可以准确判断敌人的意图,迅速反应给予回应;系统法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之上的军事方法,将作战比作包含子系统的系统组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立足于整体,考察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发展趋势,从而实现系统优化;模拟法是利用兵棋、沙盘等模拟演练的过程,计算机及网络被广泛应用以后,增填了许多新的内容。模拟法大量运用定量分析,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现代的指挥员有必要对该方法提起重视,以完成复杂、激烈的未来战争。

综上所述,军事指挥谋略受到了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指挥者需要谋求适应自然条件的谋略,通过军事理论方法的应用,在指挥作战或准备指挥作战的领域发挥指挥者的智慧与才能。同时信息对决策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在高技术术战争及未来的信息战中,保护和夺取信息权,高效运用军事理论,不但直接影响战争的效果,还关系着战争的成败。

作者简介:

张钰林(1997-),男,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族:汉?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哲学。

戈学展(1994-),男,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族汉,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哲学。

参考文献:

[1]毕文波,严高鸿.军事哲学若干概念释义[J].军事历史研究,2001(2):125-126.

军事理论总结范文6

论文关键词:1,研究背景与甚础

1、军训能够提高新生的政治思想觉悟

军训通过对大学生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理论教学,使大学生增强了爱国主义感情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其思想觉悟,增强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

2.军训能够锻炼新生的意志品质

军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依靠强制力量, 在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在超强度的训练中磨练学生意志的一种教育活动,学习、生活、训练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条例条令规定规范。新生军训一般为2—4 周, 时间紧, 内容多、强度大、要求高。一般在每年秋季入学进行,受训新生必须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队列队形、军体拳、军歌等科目训练, 每天长达8- 10 小时, 紧张严肃和艰苦的训练锻炼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懂得了坚持、尊重、感恩等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3.军训能够提高新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新生通过军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从而有利于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 拓展思考的空间, 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4.军训能够培养新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根据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这一指导原则。新生军训必须有目的的围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开展一系列活动。 广义的职业素质包括德、智、体三方面, 狭义的职业素质主要指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随着围绕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新生对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更加深了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新生的未来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1]

二、医学院校军训的现状

目前理论界形成了“立足校内,部队主训,军政并重,训管结合,教养一致,服务国家,战备国防”军训指导思想,[2]构建完善了军训模式模块: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巩固军训成果模块、科学完整的考核模块、评估模块。目前,医学院校军训的现状如下:

学校各级领导都比较重视军训工作,能够投入符合军训要求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进行军训工作,军训一般由当地的军事院校官兵承担,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跟训,时间为2-4周,训练科目集中为队列队形、军体拳、军歌演唱等科目,理论教学为国防知识讲解、军事史、军事科学讲解、爱国主义影片放映等形式。从理论界的考核、评估模块再结合笔者工作总结,医学类院校军训可在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巩固军训成果模块上拓展空间:

(l)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立项课题、电化手段运用等模块的内容组织上要紧密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形式要丰富、提高军训效果。

(2)要充分发挥军训成果的长效作用。集中军训结束,没有一个继续教育管理的机制,使军训学生的精神状况很快地回到原来的位置,未能巩固军训成果。

三、针对这些问题建立医学院校军训模式的内容分析

首先要明确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这一思想。因此笔者依照国情,从法规、制度、运行机制、教育训练内容等方面人手,结合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人员管理方法,试图构建一套合理的训管结合、教养一致的军训模式模块。

(1)军训参训人员模块上要完整。集中军训,理论界探讨有三种形式,校内复转军人参加施训,部队和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部队承训。针对医学院校特点医学院校军训参训人员应由部队教官与本校复转军人、专业教师三方组成。部队教官如果能让军事医学学校承担军训任务最好。

(2)理论教学。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学生军训的第二阶段。军事理论课被列人教学计划,是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训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医学院校军训工作在理论教学模块上要充分结合医药卫生专业的特点,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

①比如在新生军训典礼上,所有新生都要宣读《医学生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社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3]

②参观医学伦理学展馆,加深对医学崇高神圣性的认识,加深对所学专业意义的认识。

③军训结束由学校相关领导、名师、名医、军训教官向学生授白大衣或护士帽,使医学生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④通过电化手段宣传优秀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军事医学知识、开展国防安全教育课,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国防观念与意识教育。

(3)巩固成果。巩固军训成果,是许多学校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阶段时间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笔者诠释学术界“训管结合,教养一致”的原则,提出三项措施:

①军训结束后军训优秀积极分子选拨为班级干部直接参与各院(系)新生管理教育工作中,以继续保持集中军训成果。

②结合专业特点,对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采取更严格规范的军训后期管理。比如高职学生年龄小正是形成人生三观的重要时期要继续保持其军训期间火热的激情要对其进行军事化的管理,早上要出早操,晚上要晚点名等。

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营造良好巩固氛围

采取既有围绕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形势的形势政策课,又有相应的人文学科专题报告;既有现场观摩,如军事夏令营、到部队学习及参观英雄事迹;又有围绕重大节庆日、历史纪念日开展庆祝活动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课余生活,开拓了视野,而且还巩固了军训教育的效果。通过这些巩固措施,能够净化校园环境,创造一个文明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④以实际行动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为乡亲们、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假期留校生可为校内军烈属、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在思想上、实际行动上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研究的意义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揭示了普通医学院校学生军训的特点、规律和不足,提出了医学院校军训模式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特色突出的一套医学生军训的基本方法和指导性原则。为贯彻落实《兵役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后备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同时对医学院校通过军训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目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浅析高校新生军训的育人功能及发挥.科教文汇.2008年第六期

[2]鲍晓慧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当代经济.2006年第3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