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范例6篇

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大学;质量;提高

近几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高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号召,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生力军,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在社会形象中的重要尺度,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成长和衰败,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尽管这些年高校开展的教学质量竞赛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了相当的鼓励,但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有些关键节点仍需关注。

一、当前大学教学现状分析

1.师资增多,对学生影响有限

随着近几年教育部组织的教学评估工作的不断展开,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思想的深入和教学评估指标的不断细化,如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师生比例失调的现象,在许多学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许多院校在提高引进师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过去师生比是1:15左右,现在已下降到1:6左右的水平。相当一部分具有高学历的博士生、硕士生进入高校讲台授课,这一部分师资的进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师资数量不够的状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造成有的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仅仅只能按照书上的章节照念、照说,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概念内容完全做不到引申和展开。还有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工具中,除了放大纲、放画片以外,在放和讲这个重要环节已经只能放而不能讲了,或者根本就解说不了,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乏味乏力。长此而往就出现逃课和弃学的局面,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1]。

2.师资来源单一,应用性人才偏少

目前大学讲台上的师资基本上是以从校门中走出的学生为主。由于长期的学校生活,学校教育,使得这一部分人员对社会的实际生产和应用缺乏深入了解。理论培养使这一部分教师能大量引用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说法,但由于其对社会实际生产应用缺少深入认识和判断,导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些应该讲清楚的问题不能表述清楚,有的案例仅能说到,但表述不成,更谈不上吸收、消化、指导学生了。从形式上许多高校教师近几年出了不少文章和著作,完成了不少成果。但真正有价值有分量的文章和成果却不多,能够对学生、企业和社会真正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的文章和成果也不多。因此“剽窃”就成为目前高校最新发展中的一道“风景线”。国家甚至为此专门创出一个软件,以防止剽窃。

3.质量管理有效性不够

这些年来各大学在教学质量管理中都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文件和规定。如近些年一些大学出台的质量工程建设,青年教师大赛,优秀教师评选,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师评职称挂钩等要求,都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管理和监督,这些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等各项措施的实施,不容置疑激发了一些教师教学提高的积极性,刺激了一部分人的发展欲望,但是从大学教师水平普遍提高的人数上分析,从整体而言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再加上精品课程评选的人为因素,使一些不是精品的课程成为精品,达到精品的却不能成为精品,影响了质量工程的有效进行。

4.教研室主任质量推动作用发挥不够

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大学的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元,教研室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学校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相关文件精神的实施和执行都离不开教研室的组织保障作用。

教研室主任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最基层,学校的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如教学课程的安排,教学实习的完成,公益活动的组织,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检查等等都是由教研室主任承担组织的。教研室主任对每一位教师最熟悉,最了解,每一位教师效能的发挥如何教研室主任了如指掌。尤其是教育部三年评建中,教研室主任不仅承担了大量的授课教学任务,也承担了大量各类学校的业务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判分析,教研室主任的质量推动作用十分重要,但由于学校管理体制的原因,教研室主任有职无权仅仅处于执行状态,而缺乏管理用人的手段。因此教研室主任就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传令兵、传声筒和救火队,教研室主任在教学质量水平工作的提高上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5.考核指挥棒转动不灵

现阶段高校的考核选拔工作都是围绕学历、文章、成果、教学展开的,而这几方面的考核评价中,学历、文章、成果占有相当的比重。学历较高的人员,可能得到较多的物质待遇。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有文章和无文章,有多数文章和少量文章,有多项成果和少量成果,在取得各种奖励和评比方面是不同的。尽管有的学校提出教学质量奖的获得是今后老师提职称的一项否定性指标,但教学质量奖中的评价程序的人为性却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效果的公正性[3]。因此许多高校的教师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学历、文章、成果、人际关系运营中。甚至有的经济条件不好的教师贷款攻读博士,以期在拿到学位后获得有关的奖励。这样就会造成一些老师根本不愿意也不想在教学中投实劲,去钻研攻关,上课应付了事,学生学的内容就可想而知了。

6.教师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不严

讲义不足或过于简单或过于形式化,是目前大学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教学评估中为获得较好的教案分,许多学校对教师的教案做了统一规范,这种格式要求从表面上是整齐了,但在形式上浪费的大量时间使得一些老师课程准备严重不足。再加上一些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不足,许多老师在备课中仅仅照搬照套,并没有对已有的教材弄通弄透,写出属于自己语言的讲课逻辑大纲,或写出的大纲讲义没有进行精雕细琢。因此大纲很粗泛,形成的文字讲义寥寥无几,就几十个字,从而进入讲堂后,在课堂上就无法绘声绘色或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以至于个别老师用尽各种手法消磨上课的时间,尽管评估工作中要求老师有写作提纲,有讲稿。但那只有印刷格式的讲义,并不能真正达到教师讲课的效果。真正的讲课内容是必须靠日积月累的手稿讲义形成的。

二、大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健

1.建立一定比例外聘教师的流动机制

大学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不仅是学业传播者,也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劳动者。学生对一个老师的认可度、信任度是与这个老师的一言一行,长期的教学态度与处事风格分不开的。目前高校教师的录用,从体制上缺乏灵活性和激励性。有些学校只要这个人进入教学岗位,该教师的一言一行就变的不那么重要了,学历、文章、成果等证书变的重要起来。所以会造成部分教师一心一意弄学历、写文章,以及利用各种关系搞项目。还有的教师自己对所教内容不甚了解,也无法讲出有用的内容,有的课程内容讲了两三年还未能说出所以然,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对现实的生产实际缺乏认识和了解。尤其是一些核心课程,对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就业,创业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拨出一部分专项经费,结合有关专业适当外聘一些如企业、厂矿、政府机构的人员进入课堂,承担少量的课程。同时安排一部分教师进入带有科研内容的企业或公司进行实践活动,让教师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中提高。所以应该建立真正的教师人员流动机制,让一些老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激活师资队伍。

2.强化对现有专职教师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当前高校教师的考核和引导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指导,尤其是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哪些事情是高校教师不能做的,哪些是高校教师应该做的,应该做的要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一套系统的标准。加之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整个社会道德标准不健全、不规范,导致高校部分教师行事、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讲利益不讲原则。这也给学生的学风,学纪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作为学校内部的主管部门,要大力促进和宣传新的道德风气,对那些师德师风好的老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那些较差的教师要敢于公开批评和曝光。这样就在教师内部形成一种讲正义而不是讲权利,讲利益的风气,使其所教育的学生能端正学习态度,强化自身素质,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投身学业和知识的汲取中[4]。从而树立起学生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艰苦奋进的意识,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努力奋进拼搏,品学兼优。

3.加强基层教研室的管理职能

目前高校内部的业务,人员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造成总校、分院集中了大部分的管理资源和管理权限,形成上中层权利集中,基层管理虚置的局面,而且上中层下达的各项管理指令,管理精神都是行政性的,涉及到教师学生的一些硬条条居多。这些硬指标的完成,除必须花费的硬投资外,还有一些指标是需要强化日常管理才能完成的。如对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备课的质量,教师上课的质量意识等等,都需要基层教研室管理职能发挥作用。

要从根本上发挥教研室主任的职能,省有关的人事教育部门应研究出台一些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政策,改善教研室主任处于一无经费,二无场地,三无权限的处境。把教学质量提高的立足点放在教研室,将会对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长远有利的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工作,其提高不是靠评出来的,而是由多种综合机制管理出来的,管理要抓住关健的节点,这样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天娥.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3).

[2]齐泽旭.关于教师教育的几种错误认识[J].教育科学论坛,2009(08).

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质量;建议;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16-03

在世界科学发展中,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是两大支柱体系,它们既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又独具特色。实验研究本身就是一门相对独立而且内容丰富的学科,有着自己的不同于理论研究的科学体系。在高等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永恒的主题,实验教学既是实验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实验研究被纳入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联系理论教学的重要桥梁,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培养。因此,对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试验教学质量。

一、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承担着制订实验室规划、购买实验装置和设备、进行仪器功能开发的任务。他们一方面要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可行性调查和论证、设计新的实验仪器设备、制订实验方案、研究实验技术,一方面要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如实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及功能的开发等)。因此,实验教师不仅仅简单的充当“保管员”的角色,而要直接参与到理论教学和教师的实际科研实验项目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学生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具体实施方面,首先,从学历上,高校应引进专业对口的硕士及博士学历的实验教师,他们已经通过刻苦的学习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其次,应该就大型仪器对实验教师进行专门培训,熟练掌握仪器操作规程,会进行简单的维修工作,保障大型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再次,实验教师还应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刻苦钻研实验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探究性实验,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最后,鼓励实验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验能力。

二、重视实验的预习环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的形式,首先由实验教师逐一讲授实验目的、原理、内容及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对实验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会造成学生实验课前不思考、实验过程中“照猫画虎”、实验完成后不分析讨论的不良现象。因此,想要提高高校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实验教师必须认真抓好实验的预习环节。实验的预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看一遍或抄一遍教材,而是通过预习让学生熟悉实验过程中所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且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做实验,弄清楚实验的具体目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实验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产生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要想让学生认真预习,取得上述预习效果,实验教师应该在每个实验开课的前几天,出好预习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思考,查阅资料,寻求答案,拟订方案。预习过程中,提醒学生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预习实验的原理;二是预习实验的步骤;三是预习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危险的发生,科学、合理、大胆地进行实验。

三、改进实验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学生做”为主,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必须加以改进。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指学生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思维方法,能够做到独具卓识,提出新的创见,发现新的理念,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因此,必须改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实验教师应采取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实验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动嘴、多动手、多动眼、多动耳、多动脑,养成小心操作、细心观察的习惯。例如:在实验中当学生发现问题后,鼓励他们自己进行思考,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解释;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不仅可以相互启发,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环节,鼓励学生向传统的认识、看法质疑,不迷信权威,倡导学生碰到问题能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使学生了解“观察思考―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提出学说―实验验证―形成理论法则”的科学研究程序,熟悉掌握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教师要实现虚实结合,开展多平台的实验教学,将硬件实验平台、软件实验平台、仿真实验平台和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制作一些实验课件或开发一些新的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实验时间和实验空间。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一些实验器材,制备小型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的开发,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开发的小型仪器设备可以极大的方便学生,还可以申报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水平。此外,可将随课实验和独立实验相结合,开展开放实验。在实验教师适当的指导下,开放部分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自主的安排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又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开展这种多模式的实验教学,也体现了分层次式的个体教学模式,让热爱实验的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可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科研与学习奠定基础。

四、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不仅是学生预习、操作、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等整个实验过程的小结,还可以反映学生是否具有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否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不应该规定统一的格式。除了记录数据外,实验报告还应该着重反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改进意见和收获体会,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逐步掌握了试验方法,使理论与实际得以结合。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可以分析和判断实操步骤与方法的对错,使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此外,实验报告的撰写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结能力。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素质。科学研究的素质是指学生能够多方位、全面地认识科学技术的普遍特征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具备所学专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实验本身就是科学研究活动之一,通过实验,就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质。此外,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将1~2个成功的实验,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把试验观察并详细记录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经过科学分析,由实验教师修改并提出批改意见,写成科技小论文的初稿。科技小论文包括摘要、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和参考文献,其中体现了实验目的、试验过程、试验原始记录、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收获这5个部分,这样不仅完成了实验的总结,同时培养了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论文乃至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学生学得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五、改革实验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查学生实验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的实验考核成绩主要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对学生的初步印象、试卷考试成绩和其他一些记录综合得出的。但由于实验报告和教师印象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这种考核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的弊端。为了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评分标准,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用分数的形式加以量化,并且在第一堂课上公布评分原则:平时成绩占50分(其中: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占40分,提问和讨论占5分,课堂纪律占5分,包括迟到早退、旷课、试验台整洁等),实验报告占20分(包括报告规范和分析讨论),期末考试占30分(包括口试和操作考试)。实验课结束时,实验教师将每名学生的得分全部记录在记录册上。每次学生都要及时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认真批改、打分并及时记录。在最后的考试中实验教师应该将操作和口试相结合,当学生进入考场后,他才知道操作考试内容,并要求他在其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定的位置上完成操作考试,实验教师在旁边按照评分标准边看边打分;随后让学生随机抽取口试题目,深入考查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掌握。考试内容包括整个实验教学中所涉及的所有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还能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多角度、多方面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将多种成绩相结合,能够比较公正、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实验的真实水平与能力,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脑动手,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到一节实验课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点做法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首先要求学生在进实验室时提交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充分了解该实验,否则在做实验时只能依照教材照猫画虎,潦草了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实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针对学生普遍不会看书的问题,可以在课前的讲授阶段出一两道题进行考试,考试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预习,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预习考试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全场巡视,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做出一定的教学调整。例如对于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他们完成规定实验内容的前提下,让他们尝试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最后,做完实验后,强调纪律,让学生必须整理实验操作台,复原仪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结束后,实验教师对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并且及时将报告发给学生,让学生及时明了做实验时对在那儿,错在那儿,避免以后发生类似错误。此外,实验教师应该每周给学生安排解答疑难问题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除了可以请教实验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难题外,还可以与教师交流沟通实验感想以及实验中新的想法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实验教学改革要积极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实验教学中,积极探索、研究和创新,不断地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人文精神视野;高职高专美术;课堂质量;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29-01

引言:在高校教学中,美术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还能帮助自身完善整体素质,这就使美术教学逐步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美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对学生在思维,情感上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还会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学习美术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培养学生在艺术上的情操。本文针对美术专业课堂教学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当前我国高职高专美术教学的教学现状

1.1 高职高专美术生源现状。美术生主要生源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生,还有一种就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生在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都相对较差,在专业课上也没有那么精,这就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比较弱,导致在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上也不够强。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高专美术生在发展上一直踌躇不前。又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让学生在创新思维上被束缚住,难以拓展思维,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弱。

1.2 高职高专美术教师师资状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也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师资力量上却没有能跟进办学的规模,这就导致了高职高专在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上存在不足,教学的质量和完成度也随之降低了不少。在我国高职高专任职的美术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一方面是由于年龄的问题在教学上缺乏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能力不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这就导致无法跟上改革的步伐,因为教师能力上的缺乏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导致了高职高专美术教育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的原因。

1.3 高职高专美术教学设备与教学条件现状。由于我国的高职是随着21世纪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的,在发展的历史上属于较晚的类型,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学校合并了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这就使得学校的规模变大了很多,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非常的明显了。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跟不上发展的步骤,导致了教学跟不上人文精神的改革步伐,同时因为在办学条件没能跟上的情况下使得教学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随着不断的发展,各大学校也在不断的改善,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很难跟上发展的速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缺乏等问题使得教学工作不能正常的进行,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提高高职高专美术教学课堂质量的有效对策

2.1 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对于教学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加大,如何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就成了各大高职高专学校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中,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美术教师不但要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素养,并且在艺术修养还也要进行不断是深化。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要充分发挥出美术的特点,在美术教学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以全面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的探索,通过实践去感悟和反思教学的心得。

2.2 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好证明。美术教师不仅要将自身综合素养进行提高,还要将美术教学能力进行不断的完善。美术教学能力包括以下几点:

2.2.1 认知能力。教师的认知能力要不断的提高,才能保障教学的质量。教师的认知能力不仅是对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设定,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教学的内容方法进行选择,并且还要根据教学的环境来调节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在对教学的大纲和课标要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这样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来选择所上课程中要用到的教材。

2.2.2 教学设计能力。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是根据学生来进行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分析整理设计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会拥有好的教学成果。

2.2.3 控制能力。其一,表现在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把计划和安排做的非常足;其二,在教师上课的时候会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教学的情况,通过学生及自己的一些反馈来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其三就是教师能自我控制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调整方案,做到随机应变。

2.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技术已经在教学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现代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熟练的美学技巧来给学生进行演示,这会使学生感到亲切,通过视觉呈现给学生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感受,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还能让学生把握好美术知识。

3.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人文教育的改革要求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人本素质要不断的提升。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课堂讨论活动来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学生所厌倦,教师要不断的创新,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进行教学时帮助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能自主的去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分析观察,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到绘画当中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的内容。

4.结论

在高职高专的美术专业课堂教育上,如何提高质量是各大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这不仅要从教师身上入手,不断的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还要从其他各个角度去着手,不仅要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上得到提高,还要让学生对学习美术充满兴趣,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美术课堂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物理 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

这几年对于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但是却存在着认识误区,比如说学生、家长、校领导都将高职院校当成了培养蓝领的摇篮,所培养的学生要有很强的操纵能力、动手能力,而也要以此来作为教学目标。物理教学的理论知识很多,其中有一些也是可有可无的,那么在这样的思想下,很多院校都对物理教学课时进行大幅度削减,还有的需要物理知识的专业没有开设物理课或是象征性的安排少量课时,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的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

1 合理选用教材

我国使用了大学扩招这样的方法来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在扩招之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不强,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也不够扎实,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较差,特别是高职院校,从而出现了学生书难读、教师课难上这样的问题,尤其是物理课,学生逃课的现象很严重,学生兴趣也都不高,很多学生从前物理基础知识就不扎实,而现在大学的物理教材又很深奥,自己肯定学不好这样的想法。可以说这种想法是有根据的,对于一些物理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和成绩好的学生相比,接受同样物理教材的内容是有些困难的,那么高职院校在选择物理教材的时候就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要有一本比较浅显而且和学生所学专业有联系的教材,从而消除学生想学却学不会的想法,这样虽然不能够立即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也只有学生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学得更好。像是有些学校的物理教师根据本校情况和学生情况自行编写了物理教材,这一点笔者是非常提倡的,这样“量身定做”的教材会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 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大学的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多少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那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将书本上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在讲密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问学生“当饺子熟了以后为什么会飘起来?”,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密度的概念,因为当饺子加热以后内部充气,其体积就会膨胀,而饺子的质量几乎不变,密度就会减小,当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饺子自然也就会浮起来了。我们还可以问学生“大家在用冰冷冻时是将冰放在食物哪里?”,有很多学生都说将冰放在下面,这时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冷空气是向下移动的,那么根据热力学知识,要在食物上面放冰的冷冻效果更好。我们还可以问学生“鸟儿站在电线上为什么没有触电?”,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学知识来讲解这一现象。

2.2 增强物理教学针对性

在进行高职物理教学的时候,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比如说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物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要重点讲解电磁感应、稳恒磁场、静电场、恒定电流、交变电流等一些电学知识;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就要重点讲解运动学、力学方面的知识。在物理授课中,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跟物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这不仅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了基础,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而且也很适合讲授高职物理。我们都知道物理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多数的物理知识都是通过不断实验所得出的。传统的教学工具就是黑板和粉笔,这会让高职物理课程越来越枯燥,但多媒体教学所应用的教学工具是计算机,能看能听,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Flash来模拟物理试验,这样当学生看到这些形象生动的试验,就会对其中发生的现象产生疑问,进而去学习、探讨,而且利用多媒体可以让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物理定律变得更直观、更易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物理定律。

2.4 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对于理工专业来说,实践是很重要的,那么在物理教学时,如果教学条件允许,就将学生们带到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多数会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因此就要具有更强的操作能力,而机电系必须拥有电工、电子、数控车床等实验室。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比如让他们进行电子方面实验,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如何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及常见设备,这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5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科技发展得很快,我们可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一些物理学在现代生活、生产及现代产品中的应用。比如在讲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候,可以进行以下的对比讲解,从前,需要在一块大电路板上面焊接大量的分离原件,导致电子产品的体积很庞大,这也会让电子产品更容易损坏,运行会时常出现异常;而现在是在一块小芯片上集成着成千上万个电子器件,极大的减小了电子产品的体积,提高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工作更加稳定、理想,例如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电脑、手机、影碟机等等。这样就让学生了解到了科技发展离开不物理知识,而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范文5

一、教师应该是多项技能的“表演者”

我们知道: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应该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转变。因此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名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具备一些其它知识和技能,如会唱歌、绘画、书法、乐器演奏等多才艺的指导者。我是一名青年物理教师,记得在我第一次上物理课时,我首先不是给学生急着讲课本知识,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一首主席诗展示自己的书法,学生看着写完后一片惊叹“哇、这位老师的字写得太漂亮了”。我认为在同学们称赞你的同时,也就从心理接近“你”这门学科,这为学习“你”这门学科打下基础。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剂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行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共鸣。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我曾经是一名中考数学只考15分的“差生”。在补习初三时得到两名老师无微不致的关怀和鼓励,经过一年努力终于考起自己理想的高中。因此我认为不论什么样的课程,只要老师愿意经常和学生交流、相互交流情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就在身边,非常关心“我”,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感情丰富,但不善于表达,教师更应走近学生、进入孩子心灵深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上好第一节物理课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第一节课中物理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好几个小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些实验一定是我们学生平常见过而且是有趣的。如(1)纸飞机飞在空中(2)向两张纸片中间吹气观察纸片运动情况(3)将一个乒乓球放在笔筒上往上吹气观察乒乓球运动情况(4)用凸透镜点燃纸(在有阳光的情况下)等实验,这些小实验是农村孩子们经常玩耍的,但是她们不了解其中物理含义。教师做完以后给她们稍加解释,让她们感觉到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情景,增强学习主动性

伽利略说过:“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我们知道只有自己亲身体会的事情不容易被忘掉,因此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体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温度计”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温度”这一词含义,教师可准备“冰水、温开水、开水”让学生将手迅速伸入烧杯中进行感受(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安全)(2)在进行“压力与压强”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①是让学生用手指按两边脸颊,互相观察脸颊的变化。②是让学生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脱帽钢笔两端慢慢用力,会有什么感觉。学生通过比较深刻的感性体验,煅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起来,从而降低了学习物理的难度。

五、教学生自制教具,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使用教具能更直观说明教学目的,从而达到事伴功倍的效果。国家近几年向各地学校配备大量的教学仪器,但有一些教学仪器长时间使用后效果就不太明显了,为了达到一定教学效果,利用一些简单常见材料教学生自制教具是一个不错的好方法,例如:在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我让学生找一块小木块,上面用四个铁钉做成一个小木,然后让学生自带点面粉做该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制做一些筒单的教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创作能力,更好的是利用身边的废弃物,提高教学质量。

六、使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走进了课堂,为以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物质技术条件。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它,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改变。利用多媒体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优点。

1、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2、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生动、直观和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多媒体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校;教学质量;对策

1 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发展机遇与挑战

2000―2009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春天。如今,公共教育资源日益充足,不断做大;公办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的优势日益突显,民办教育面临着由“补充型教育”向“选择型教育”的转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推进,2014年民办高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选择“工科”的学生明显增加,人们对个性化、特色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民办教育面临着调整发展战略,转型升级的机遇。

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指出新常态有三个主要特征: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必将带来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日益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民办高校应抓住机遇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常态。

2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教师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弥补了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然而,相关的立法却存在着不少硬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两种,民办高校属“非企业法人”,两头均难以为据,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养老保险无法可依,只能“就低”参照企业的相关规定,从而和公办教师在退休待遇上形成巨大差别。近几年公办教师的待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带来了民办高校高学历、高层次专职教师队伍的流失。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层中绝大部分来自高校的退休教师,虽然执行力很强,但教师结构不合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让人忧虑。

2.2 专业设置不合理

广东白云学院发展定位是以工科为主的应用技术大学,但近几年招生计划中文科生比重偏高超50%。专业设置趋同,缺乏区域特色,保姆式管理,忽视个体差异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有句口头禅“输不起”。如果人人自危,大家抱团取暖,民办高校能否有未来?民办高校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经管类专业大幅扩招,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更重要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办学成本低,对师资、实验设备的要求低。办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及以前的积累,当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正在逐年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投入。而公办高校除向学生收取学费外,还有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仅这两项之和就高于民办高校的学费收入。另外,公办高校还有专项拨款,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赞助,不公平竞争促使民办高校片面追求生源,走规模化低成本扩张之路,忽视教育的最终目标,偏离了办学方向,与政府引导不够,投入不足息息相关。

2.3 注重外延发展,忽视内涵建设

3 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3.1 体制创新,稳定教师队伍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民办高校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民办教育不强,我国难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之梦。浙江省政府在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先行了一步。要求建立产权流转制度,对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教师、学生一视同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统筹公办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留出民办教育发展空间,鼓励支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合理布局。民办与公办教师只有同等对待,统一管理,才能给予民办教师稳定的预期,民办教育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具有教育的公共属性,公共财政可考虑对办得好的民办学校择优扶持享受国家对学生的人均投入。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民办高校应需加强内涵建设办出特色,打出品牌、练好内功真正承担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的重任。

3.2 制度创新,实施特色办学

《决定》的一大亮点是集聚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应充分利用其执行力强,市场反应快的制度优势,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即可解决办学经费不足,又实现了向特色教育的转型。广东白云学院以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发展”为主旨,采用“3+1”的办学模式,三年理论学习,一年企业实践,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多年来一直保持高的就业率,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了保证最后一年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规程”要求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一定围绕企业经营中的某些问题进行选题,真题真做。实行企业实践教学四导师制度。专业导师、职业导师、思政指导、企业导师。构建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为主体的,以学校、二级学院、系三级组织的质量监控管理系统。校长、书记亲自跑市场联系实习基地,督导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

3.3 做好转型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