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例6篇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1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岗位;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复合型人才;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9405截至2010年底,全国就有286所高校设有建筑学专业,每年毕业生高达9 000多人[1]。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城市建设速度放缓,海外建筑事务所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一些海归建筑师及时转战国内,加之近两年国内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建设降温,而毕业生数量不减反增,造成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自身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处于“建筑老八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夹层中的地方建筑类高校,只有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与老八校同质化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需要。本文结合南阳理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开发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对五年制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与分析

南阳理工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生,截止到目前,共毕业5届学生,合计429人。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如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设计单位工作,而且大量集中在d类小型的设计机构中。这一类的设计机构,不同于前三类的设计单位,通常不设置专门的方案所(室),而是由1~2位方案主创建筑师带领设计人员完成方案的创作及表达任务。毕业生进入这些设计机构后,跟随主创设计师加入设计团队,主要进行建模推敲形体、方案局部修改、平彩渲染、文本制作等工作;有的要参与动画漫游、实体模型制作、现场方案汇报工作;方案中标或批准后,部分人员还要继续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图纸交底与施工现场服务。可见,就业市场对地方建筑类高校毕业生,不要求具有太强的方案原创能力和理论素养,而是要求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表1南阳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表(2005届~2010届)行业考研设计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公司其他行业人数12abcd93174202合计:316人214337比例3%74%5%10%8%注:表中a类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500强设计院,b类设计单位为除a类外的综合甲级设计院,c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200人的中型设计机构,d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人以下的小型设计机构。

二、设计单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自2012年开始,笔者所在课题组连续3年跟踪毕业生,调查就业单位意见、收集学生诉求,了解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能力对工作的重要性。对在设计单位就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0份,问卷汇总分析如表2~表4所示。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所开课程与毕业生工作岗位需求存在着较大偏差,突出体现在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重艺术、轻技术,反映出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构建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趋同于重点名校,而毕业生就业去向却异化于重点名校,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特定的社会需求。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开办建筑学专业都是以“建筑老八校”为楷模,无论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建筑老八校”大同小异,甚至连课程设计题目也克隆或模仿。

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在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生源质量等方面都落后于建筑名校[2],毕业生在考研和就业上都无法与之竞争。重点名校的毕业生毕业后或通过考研、保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进入中国建筑设计500强的大型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他们需要培养的是研究型或技术研究型的人才;而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则多集中在中小型的设计公司工作,需要培养的则是工程技术型或管理技术型人才,即“生产型”建筑师[3]。学生所在的单位规模和所扮演的工作角色不同,导致对教学要求也有所不同,学生在完成低年级所应具备的通识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后,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所培养的能力也应有所差异。

三、 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现状分析

民用建筑设计I~VI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训练学生的方案创造能力、空间建构能力、技术分析能力,以及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4],在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民用建筑设计V、VI是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也是毕业设计和就业前的先导课程,在建筑学专业第7和第8学期开设,教学对象为大四学生。这些学生在前6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储备了专业所需的建筑制图、建筑构成、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简单的绘图设计技能,能完成三级以下小型建筑的方案设计。但还需要通过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弥补前6学期的知识缺漏,缩小教学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做好毕业设计前的综合能力训练,以满足就业市场及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结合社会调研结果与企业反馈信息,不难发现当前地方高校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与实践工程训练脱节

在校期间课程设计多为“假题假做”,理想的设计条件和实际工程现状存在着较大差距;设计要求较为宽松,学生只需满足功能流线要求、掌握好形式构图、加强表现能力,即可完成一份良好的设计作业。设计中学生往往盲目追求方案的与众不同和表现手法的绚丽夺目,较少关心建筑形式和内容、建筑材料和结构、使用功能和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必然联系。这种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催生出“奇奇怪怪”的创作构思,与实际工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学习内容与工作要求之间的严重脱节。

(二)缺乏对建筑技术的运用训练

课程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对学生建筑功能划分、形体造型组织、空间构成能力的培养,而对建筑构造技术缺乏关注。学生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建筑形式、立面色彩和空间造型方面,不会用学过的构造技术知识去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难以做到建筑造型、建筑细部构造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更欠缺对方案的解说与模型建构能力。这种状况导致就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建筑市场所要求的文本、动画和模型、答辩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要求。

(三)学业成绩评定形式单一

教师在评图时只针对方案设计能力和图面表现质量进行考察,较少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考核方式。

(四)缺少“双师型”教师

任课教师中缺少具有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实践训练较少,无法将课堂学习向就业岗位有机延续。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也无法及时引导学生熟悉建筑设计市场现行的法规、政策与规范。

四、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改革措施

(一)修订教学目标

修改过去“深化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既定的设计题目及过程训练,加强建筑技术与建筑法规方面内容的拓展深化,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前延的需要[4]。

(二)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重构建筑学专业民用建筑设计课程V、VI的教学体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特点,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实际问题和岗位要求为主线来优化教学编排与设计,及时增加学科前沿新知识和现代建筑技术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重新编排课程设计任务书,立足实际工程,以当地规划局核定的规划设计要点为依据,增加对政策、环境、气候、经济方面的设计要求。将民用建筑设计V的题目设定为流线复杂的综合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包括门诊楼和病房楼)和兼顾文脉、结构、技术的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训练学生处理复杂流线和功能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建立建筑的文化特性和工程特性间的关联关系。将民用建筑设计VI整合为集居住、办公、商业、文化、交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通过前期调研、过程草图、工具模型、概念设计到方案文本、施工图设计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建筑从前期策划到开工建设所需经历的复杂程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技术等对建筑方案的制约因素,掌握工作岗位中常见的几种建筑类型的功能关系、空间组合、相关规范及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为大多数学生积累就业所需的技术素养的同时,也照顾到少数考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

(三)改革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传授知识方法,树立“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观,按照职业建筑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模块来安排教学。

1.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书发放后,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组织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典型建筑或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PPT讲述,教师启发、诱导、帮助,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能力;结合方案成果的展示与演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让业主接受其设计理念的能力[5]。

2.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

改革过去各自为政的设计模式,参照设计院的项目组模式,组建设计团队。学生每8~10人为一组,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完成方案文本、表现、动画、模型、施工图、汇报和答辩工作。通过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便于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就业方向。

3.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化

重视模型制作对培养学生建立多维空间的重要性, 强化成果模型的制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与建构的概念,将艺术型建筑教育体系改为技术应用型建筑教育体系,从传统的画建筑、描建筑向做建筑、造建筑转变,做到画、做、造的有机结合。

增加对BIM系列绘图软件操作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设计软件市场的更新换代。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评定设计成绩时拍脑袋、凭感觉等缺乏准确性、科学性的做法,制定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标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法可依”。将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堂讨论与课程设计过程草图的成绩评定共同作为课程的考核手段。

在课题结束时的评图环节,改变过去的“关门评图”为“开门评图”[6],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教师,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的专家和外校的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设计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评审教师通过询问图纸细节,捕捉创作思路,从而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

(五)强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选择实际场地,真题真做,训练设计能力[7],逐渐积累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充实到课程设计题目库中,加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建设,筹建项目库、案例库。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可安排他们在设计单位参与实际项目,积累工程经验,通过建筑设计实践为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同时筹建兼职教师库,外聘和引进职业建筑师与校内教师组成课程组,通过结合、带动,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

五、 结语

目前,国内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在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备案的就有74所,通过建筑学评估的有35所[8]。在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形势下,就业问题更为严峻。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瞄准就业市场,针对岗位要求适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2012年开始,学校着手对高年级民用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改革,通过近四年的探索,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体系,使之逐渐适应就业岗位需要。2014年,在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学校建筑学专业仍然达到92%的初始就业率,说明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改革思路还会随之调整,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敬伟,韦宝畏.我国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78-81.

[2]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类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83-87.

[3]吴农,王浩哲.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中的问题[J].高等建筑教育,2015(1):5-8.

[4]赵敬辛,韩博,李勇.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5):21-25.

[5]刘勇.当前建高校筑学教育中的实践性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43-44.

[6]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7]张淑润,宋晓庆.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38-139.

[8]. 地方中低端高校建筑教育办学方向的思考[C].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9.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2

一、以教师选用制度为保障,形成合理的团队组织机制

笔者认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首先必须抓住教师选聘和使用两个环节,从程序设计和制度保障人手,形成合理的团队组织机制。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在团队师资配备上,以课程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实行本专业为主、相关专业为辅,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吸收教学水平较高、学术造诣较深的校内外优秀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其次,笔者认为在团队建设中,关注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对新教师实行“导师制与首学期听备课制度”,即积极以课程组为载体,为新加人团队的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课程组内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的同时,还投人大量的精力去帮助和激励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发现并协助解决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将老中青的“传、帮、带”落到实处。

二、以课程组制度为载体,形成高效的团队运行机制

近年来,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以专业基础课程组为基本教学单位组织教学,不断充实提高课程的基本要件建设,开展多种教学研究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团队合作,分工负责,增强课程组的组织功能、教学功能和规范功能。如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素描、色彩等课程均按照“一课多人,一人多课”的交叉型结构安排授课教师,邓姣华、李屿君、李晓东等老师近年来一直承担了学院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任务,不仅从师资力量上保证了每门课都有相对充足的授课教师,有利于课程组内部的沟通、交流与协助,而且还有利于不同课程之间的互动,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有效地促进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对课程体系的把握,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具体而言,近年来,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组为基本单位,在编写精品教材、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以课程组为单位编写精品教材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精心编写和不断修订教材。如由邓姣华老师主编、课程组全体成员参加编写的《创意素描———设计造型基础》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教材内容结构甚至每张图例,都是课程组全体成员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精心设计遴选的。该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方法训练相融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形式及思维基础训练进行有机的安排,较好地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内涵与组织形式,已被不少高校选用并受到兄弟院校好评。

2、以课程组为载体建立健全各项教学活动制度

近年来,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课程组为载体,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教学研讨制度”、“集体听评课制度”以及“集体评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规范性,使得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教材选用、课堂教学组织、课程考核评价等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3、以课程组为单位开发教学资源

为切实搞好基础课程教学,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并取得了相应成效。如课程组的邓姣华老师先后编写的《风景写生.速写》、《创意素描———设计造型基础》等教材和邓姣华、李屿君、李晓东等老师为《设计素描》、《色彩》课程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皆受到师生好评,《色彩》课程多媒体课件还在省级评比中获奖。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课程组的全体成员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交流载体,也为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团队工作机制

1、重视教研教改,研究与实践并行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投身教研和教改活动,在教学改革中坚持教研先行,高度重视对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初步形成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并行的团队工作机制。近年来,本团队针对基础课程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思考,并取得相应成效:一是明确了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廓清了基础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途径。此外,团队成员如李伟教授主持、邓姣华等老师参与的省级教研教改课题《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及《地方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校级教改课题都成功结题。邓姣华、李屿君老师、李晓东等老师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团队成员通过积极撰写教学改革论文,编写教材等方式,与兄弟院校同行交流和分享教改经验和心得体会,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2、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3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要: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做法,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任务以及主要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一作者简介:钱程东,男,满族,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cdqian@hotmail.com。

0 引言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夯实研究生学科理论基础,强化学科专业知识,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作为发展最快的学科,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上有着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内涵、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角度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1 确立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特点。相关院系在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时应把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作为核心,把学科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时,提出“加强基础、突出前沿、强化实践、引导创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重点提高课程内容的学术水平,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强化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系列课程整体立项的建设模式,统筹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设高水平教材并外聘名师授课,着力提升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 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法

2.1 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系列

按一级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授予学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在一级学科下招收并培养研究生,可在更宽的范围内更灵活地选拔人才,满足培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要求,有利于改变研究生教育中“只专不博”的不足,这既可提高培养质量,也可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广的学术活动和继续发展的空间。坚持一级学科发展思路重在强调拓宽学科建设和发展空间,更加有利于探索科学和技术的前沿,寻求各个学校的学科特色,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和学校[3]。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等特点,将学科凝练成5个专业领域和12个研究方向,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关系见表1[4]。

根据本学科各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学院设置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核心课程并明确设为必修课,各专业领域对应的核心课程见表2。

为确保研究生所修课程成体系,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院要求学生在修读课程时必须达到如下要求[4]:一是至少选修1门计算机科学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和1门本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以达到知识深度的要求;二是覆盖至少2个专业领域不少于6学分的核心课程,以达到知识宽度的要求。与此同时,为提高硕士生的军事和人文素质,学院还要求每个硕士研究生至少选修1门军事类课程和1门人文类课程,并分别获得至少1个学分。

2.2 分级确定课程类型和内涵

课程分级是国内外许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便于区别不同课程的类型和内涵,便于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根据课程类型和内涵设置了4个不同的级别。5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层次的理论或技术基础课程以及本学科公共的研究生层次的实验技术课程等;6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本学科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以及本学科研究生层次难度较大、较专门深入或涉及前沿的课程,或为特定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专门文献阅读、讲座或实验技术课程等;7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课程,包括本学科前沿高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或专业课程等;800级课程定义为高级讲座与研讨课程,包括反映本学科前沿和最新发展的系列讲座类课程等[4]。在5个专业领域中,学院共开设了78门不同级号的课程,其中500级课程20门,600级课程32门,700级课程21门,800级课程5门。表3列出了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

可以看出,课程涵盖了专业领域中基础课程、实验课程以及前沿研讨课程,课程基础性和难度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区分。

2.3 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有助于研究生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包括实验课程和课内实验学时)应占学生整个学时比例的15%20%。

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体系中,除研究生入学入伍教育、军事理论教学与实践、军事技能体能训练、军人素质养成等军事类教学实践活动外,我们还在课内设置了若干门综合实践项目以及按照专业领域专门设置的综合性设计类实验课程。5个专业领域共设置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面向体系结构的软件优化实验、计算机网络协议实现、新型软件开发方法实验、软件测评实验、智能计算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实验、计算机安全技术实验等9门综合性设计类实验课程,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须完成1个实验课学分。实践表明,通过修习这些实践课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为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为加强学术交流,我们还提高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等级和次数要求,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4 瞄准国际前沿,强化教学内容改革

在设置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时,学院要求教师必须时刻跟踪本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把最新成果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跟踪相关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消化和吸收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充分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确保理论内容的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

2.5 引进与自编相结合,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建设上,国内各高校始终坚持“选用+自编”相结合的原则,选用国际公认的优秀原版教材作为课堂教材,同时在学习、分析、借鉴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自编高水平教材,如我们开设的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一直跟踪选用John L. Hennessy和David A. Patterson编著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目前已用到第5版。自编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系列教材也被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学校选用,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

同时,考虑到研究生教育的前沿性,我们把与各课程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论文集、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作为教材的拓展和参考资料。

3 课程体系建设效果

3.1 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学院按照一级学科思路加强课程建设,按照专业领域进行课程设置,强化了学科核心课程的地位,同时兼顾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将硕士、博士课程打通,精简了原课程体系中的课程门数,提高了课程学分的含金量,有效地消除了低水平课程和冗余课程。

经过调整建设,我们将硕士研究生修课学分从32学分精简到24学分,并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别作了限制,较好地适应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需求。在高水平研讨课方面,学院通过跟踪技术发展趋势,聘请国际国内高水平教授参与授课,明显提升了课程的内涵和品质。如软件工程前沿课程是一个800级研讨课程,每年授课教师都会将本领域最新前沿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引入课堂,同时邀请本领域专家一起参与授课和讨论,效果明显。

3.2 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新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对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课程设置了综合实验项目。研究生通过参与课内综合实验以及选修综合性实验课程,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进入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入学入伍教育和军事基础素质教育,研究生的军事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学术交流方面,学院鼓励研究生参加本领域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鼓励他们和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交流和研讨,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以及出国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3 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把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瞄准国际一流与军事特色相统一的建设目标,我们着重开展了研究型教学和案例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3小时研究生课程教学单元,使高水平科研人员有时间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主讲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深造,聘请国外高水平教授参与课程授课,近年来,学院每年都会选派510名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要求这些教师在访问学习期间跟踪学习1门和自己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通过听课比较,促进自身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此外,学院每年会邀请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参与授课和教学研讨,提升了课程整体建设水平。

4 结语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课程分级设置,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较好地区分,学生选课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实践环节的加强,使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课程内容与国际技术前沿接轨,高水平教授一起参与授课,这些使得课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课程体系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紧密相关,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每所学校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和建设适合自身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建设富有内涵的学科核心课程,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课程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文武, 王雪松, 李俭川, 等. 构建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6): 10-11.

[2] 黄蓉.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文汇, 2013(4): 11-12.

[3] 张春元, 李俭川. 坚持一级学科发展思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1): 40-46.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4

1.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文件,如教学日志、教案、教学检查记录、成绩分析等,要完备、配套;教学大纲要能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学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等;选用教材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使用效果好,同时要有辅助教材,如教学参考书、习题集、音像教材等。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利用率高,实验开出率达100%。

2.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文件指出: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是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从数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即一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以上的教师讲授。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教学梯队,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教学改革等。

3.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研活动等。要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现场演示、投影、电化教学等;教研活动要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以教研室为单位,坚持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要认真听取同行意见,及时总结、改进教学,有完整的听、评课记录;遵守教学纪律、教学法规,无教学事故,如上课迟到、提前下课、随意调课等,无违纪现象,如随意停课、考试漏题等。

4.课程考核。每门课程都要有试题库,且试题质量较高;试题内容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既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试卷难易分布要合理。统一评分标准,由教师实行流水判卷,考试结束后要有总结与试卷分析。

5.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教学改革计划,计划切实可行;在教学改革某一方面,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能力培养等,效果明显,并有与教学改革相关的教学论文、阶段性成果报告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构筑四大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展开。随着历史学的发展,新理论、新方法犹如老树新枝,蓬勃兴旺,与多学科的关联性日益密切,因此历史学的课程体系必须涵盖多学科门类。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对原有课程通过增、删、并、减、压等方式,实现“强干减枝”,增设实践性、跨学科课程。通过“学科基础课”、“主干理论课”、“科学研究课”、“实践教学课”这四大课程模块的建设,构筑基础性、专业性、研究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1.基础性。要突破以往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传统的历史学基础知识课程的狭窄局面,拓宽专业课程的支撑面,以“宽口径、厚基础”为重点,以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为支撑,构成学科基础课课程模块。

2.专业性。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方法为核心,突出专业理论课教学,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构成专业主干理论课程模块。

3.研究性。以掌握专业基本研究方法为原则,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等课程构成科学研究课程模块。4.实践性。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突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继续坚持并不断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以课程考察、历史专题调查、社会调查、学年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构成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三、建立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课程建设客观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把课程评价作为实施课程建设的措施与途径,使课程评价寓于课程建设之中。经过长时期的摸索总结,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由两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有5项,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有17项。一级指标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等五项。二级指标具体包括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梯队规模、师资培养、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每一项二级指标都对应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划分相应的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A级(优)、B级(良)、C级(中)、D(一般)、E(差)五等,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分值,各项得分之和为评价总分。评价总分≥85分的课程为优秀课程;评价总分≥60分且<85分的课程为合格课程;评价总分<60分的课程为不合格课程。四、课程建设的成效在课程建设标准的指导下,在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的监督下,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1.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历史学专业通过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并通过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等形式来提高•82•吕富华/论部级特色专业下的历史学课程建设———以赤峰学院为例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1)培育名师,鼓励科研水平高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使科研和教学相融合。目前,本专业已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2)注重教学、科研能力比较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在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本专业的青年教师2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人获教育部项目,12人获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专业建设点还有计划、有重点地优先派遣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和交流。目前,4位青年教师已先后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访学,其中2人顺利完成访学任务,并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先后有7名教师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博士研究生。不久的将来,这些学成归来的青年教师必定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3)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历史学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引进、培养、调整等方式,有意识构建具有专业特长的师资团队,逐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基础稳固、研究方向明确、具有专业特长和影响力的师资梯队,为今后专业的发展和凸显特色奠定基础。目前,以红山文化研究为核心的红山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团队;以契丹辽文化研究为核心的契丹辽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团队,契丹辽文化教学团队被评为赤峰学院2013年校级教学团队。

2.促进了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历史学专业已有两门课程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即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考古学通论,有多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与优秀课程。同时,为突出地域特色,建设两门特色课程,即红山文化研究专题与契丹辽文化研究专题。

3.促进了图书资料建设。按照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学院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资料室、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图书文献、期刊等现有资料基础,建立起一个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图书影像资料库,为课程建设提供资料支持。

4.促进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针对教学研究项目少,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的问题,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专门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要求教研室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研究,建立了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此政策支持下,先后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上好文献学课》、《依据特色专业优势,丰富开放型实践教学内容》等六项课题予以资助立项,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精品课程 学生满意度

[作者简介]普林林(1959- ),女,云南建水人,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云南 昆明 650000)郭显林(1984- ),男,四川宜宾人,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湖北 宜昌 4431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40-03

一、研究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近些年迅猛发展,然而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完全跟上其发展的步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作为影响教学质量核心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更是引起了广大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怎么样?实际效果如何?相信这些肯定是教育主管部门、高职研究者和教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共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希望了解其预期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最后,作为教育受众的广大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具有最重要的评判资格。

基于以上,本研究试图从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其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摸清高职精品课程的现状,总结出一些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为高职教育管理者、教学者和研究者在下一步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完善中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以云南地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共来自云南省6所高职院校,其中昆明4所、地州2所;2所部级示范院校、2所省级示范院校和2所普通院校;共调查19门课程,其中部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5门;共发放问卷718份,回收699份,回收率为97,剔除无效问卷(漏选三题以上和规律性作答)后为612份,有效率为85。所以无论是从问卷数量还是从所选样本来源来看,本研究样本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法,同时兼顾了定性研究,在研究中尽量让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达到和谐。

3.因素分析。本研究根据国家高职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内涵,结合教育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学习效果等六个因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满意程度,并对其各个因素的成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为探索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精品课程满意度夯实了研究基础。

4.信度与效度分析。(1)信度分析。对于信度的考评,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法检验量表来检验。经检验,本研究的各因素Cronbach值最大为0.76,最小值为0.55,均值在0.65左右,信度较高。(2)效度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内容效度来考察问卷的效度。本问卷所设置的纬度是以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及内涵为基础,包含了整个精品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六大方面的内容,在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综述、学生访谈后形成了初步问卷,并邀请相关的教育专家、高职教育研究专家、在职教师、研究生学生和高职学生对问卷的题目数量、问题清晰与可行性、内容合理性、针对性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反复的修改,形成最终问卷,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本研究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总体情况分析。本研究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选项分别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对应的分值分别为1、2、3、4、5分。“3”分为理论中值,大于“3”表示不满意,小于“3”表示满意,所以当分值越靠近“1”就表明学生越满意,越靠近“5”就表明学生越不满意。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为2.2,处于较满意水平。其中对课程设置(2.1)和教师队伍(2.18)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方法与手段(2.27)和学习效果(2.33)满意度最低。但六个纬度都超过了一般水平(低于3),表明精品课程的建设还是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基本认可。

2.具体项目的相关指标分析。总体上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具体分析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每一个项目的满意度也是非常必要的,从具体的每一个项目的分析情况,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对具体某一个项目的满意情况,从而便于清晰地发现精品课程的具体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学生对精品课程评价的具体的17个子项目都是趋于满意水平。其中“学生所学知识对将来职业发展的作用”和“实践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这两个项目的得分最高,处于“比较满意”的水平。其次,学生对精品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和教师授课内容与以后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度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接近“比较满意”水平。在所有的项目中,“学生对自身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满意度最低(2.52),处于刚“满意”的水平。最后,学生对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满意程度都较高,但是问卷统计时缺失数据(“无”或者“不清楚”)高达70个左右,表明很多精品课程还没有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或者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开实训课),或者说某些精品课程的实训课在设置上不科学,这些都需要引起高职课程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注意。

3.学生满意度各因素指标满意度比较。完成了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总的满意度和各个项目的细致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评价,再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满意度指标的比较,那么就可以完全了解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具体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各因素指标的评价为“很差”的个数很少,最多的为“校内实训室效果”和“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作用”,数量为11;最少的为“所学知识对职业能力的发展所起作用”和“实践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数量为3。学生选择“很好”的数量很多,比例较大,其中在“实践课教师”项目上更是达到了190,比例为31.5%。其中“所学知识对职业发展作用”“理实结合度”“教学方法丰富程度”“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度”“考核方式满意度”和“对课程的总体看法”这几项的选项为“很好”的比例都超过了20%,特别是25.5%的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总的看法都持“很好”的态度。整体项目中,学生持“较好”态度的比例在40%左右,持“一般”态度的比例占30%,总体状况良好。通过笔者在问卷回收过程中对学生的访谈,由于学生的选择心理,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还是持比较中立的态度,再加上还有少部分学生持“较差”态度(5%左右),所以高职精品课程要体现其比普通课程的“精品”性,做到赋予其的“示范性”,还需要在各个方面继续加大改进与发展力度。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一是,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总体情况处于“满意”水平,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六个维度的“满意”水平相差不大,都处于“满意”水平,其中对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的满意度最高,接近“比较满意”的程度。二是,高职精品课程所属专业多为理科、工科、医科和农科等具有实操性的专业大类,文科类精品课程数量偏少,课程性质几乎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三是,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认可度较低,接近一半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课程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需配备的实践条件(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还需改进,有接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无实践条件或者不清楚。四是,高职精品课程的考核还是主要以考试为主,实操考核欠缺。五是,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各个项目几乎没有反感态度(5%左右),“较满意”和“很满意”选项比例达到七成左右,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精品课程各个方面的认可度都较高。

2.提高高职精品课程学生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趋于“满意”水平,但有些维度不是处于特别满意状态,离高职精品课程所要求的“示范性”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本研究从影响高职精品课程的六个核心维度出发,分别给予相对合理的对策与建议。(1)高职精品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科学合理。课程设置即某门课程的设立与安排,包含了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如果把一门设立与安排并不合理的课程评选为精品课程,那么该门精品课程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因为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和自身的特殊性,高职精品课程的课程设置也有其独特性,根据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内涵,高职精品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到:第一,选择学生满意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推广;第二,精品课程的受众覆盖应科学合理;第三,精品课程的内容应具有职业性;第四,精品课程与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2)丰富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因为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也就成了提升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满意度的主要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应该做到:第一,提高高职精品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第二,提升高职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加强高职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第四,提高高职精品课程教学与学生将来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结合度。(3)改进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方法与手段作为教学工作实施的最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满意度。如何提高高职精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该从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环境三个大的方面出发,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采用行动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第二,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丰富课程教学手段。第四,加强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第五,改革精品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课程的评价形式主要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高职精品课程应该是综合两种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即更加关注评价的过程而非结果。(4)加强高职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教学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基于精品课程所具有的引领示范性,其教学队伍建设的经验与问题肯定会在师资建设中给予同类课程以重要参考。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主要分为主讲教师和教学队伍结构两个部分:主讲教师主要强调师德、能力与水平;教学队伍主要强调“双师”结构和专兼职比例。如果教学队伍建设水平高,随之学生的满意度就自然会高,反之亦然。建设一支优秀的高职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应该做到:第一,建立结构合理的高职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应该是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教师比例合理、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和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队伍。第二,提升主讲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加课堂吸引力。第三,规范兼职教师准入制度,保证兼职教师素质。(5)改善高职精品课程的实践条件。高职教育的实践条件主要分为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环境两个方面,所以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环境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课程所属专业岗位(群)的具体需求,建立相应校内实训基地。第二,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第三,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地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校企双方按照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保障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使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第四,加强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第五,加强教学监管,对实训结果进行科学严格的考核。建设和管理好校外实训基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信誉较好,有教育情结且能双赢共荣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伙伴。第二,选择确实能给予学生锻炼机会、充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行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第三,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第四,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协调发展。(6)注重学生的自身建设。前面五个部分从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外部条件出发,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满意度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下从学生学习的内因出发,提出一些建议。第一,树立自信,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加强心理辅导,改变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适应能力。第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整体管理,严格要求,狠抓校风、学风建设,让全校都沉浸在一片积极学习的氛围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提升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五、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比较短,对高职教育的研究起步也较晚。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国家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项目和提升质量的“抓手”是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与难题,但毕竟只经历了不到十年的发展时间,笔者相信,通过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专家、各院校教师与高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体系将越来越完善,其功效也将越显著,最后它必然会影响整个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从而为实现整个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玉志.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6(6).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6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夯实规范管理的基础

教研室是教学管理最基层的单位,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最终都要通过教研室才能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因此,加强教研室建设,强化教研室的功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加强教研室建设、强化教研室的功能,前提是搞好常规管理,夯实规范管理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应用写作教研室十分重视做好规范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了贯彻落实学院“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我们制订了《应用写作教研室“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按学院“规范管理年”活动的步骤,夯实规范管理的基础,建立和完善本室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科研活动、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的基本制度,使本室教研工作、教师的教学行为、科研行为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最终达到提高本室教研工作的效能,提高学科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以实训教改、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室按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它不仅是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还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术研究等的重要平台。为了增强教研活动的效能,我们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紧紧围绕实训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实训教材建设、实训教改课题研究开展教研活动,务求使教研工作收到实效。在学院应用写作实训教改进入“深水区”的新形势下,为确保实训教改顺利推进,我们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开展专题性的教研活动。围绕实训教改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引导教师进行探索,寻找化解突破难点的办法。公开课,特别是专题研究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选择实训教改、课程建设的重大课题,举行公开课或研究课开展专题研讨,有利于活跃教研气氛,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规律,向教研活动的深度进军。针对应用写作教学存在重视格式训练,忽略思维训练的弊端,我们举行了“应用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写作思维训练”的专题研究课,探讨在知识讲授、例文导读、技能实训中如何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如何增强学生写作的问题意识、对象意识,增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这些专题研究课对突破实训教改、课程建设的难点,将实训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推向纵深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三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开展教研活动

在应用写作实训教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为了确保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制订了《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评估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作为依据,致力于将应用写作课程打造成为院级的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克服了时间紧迫、技术陌生、工作量大等困难,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成了应用写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应用写作精品课程网站两个网站。2009年应用写作课程进入院级精品课程的冲刺阶段,我们对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的进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我测评,拟写修订了一万多字的精品课程评估申报材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成了近十万字的实训题库、考试题库,进一步充实了精品课程网站。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得到了专家评审组的充分肯定,最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建成了应用写作院级精品课程。

四围绕实训教程编写开展教研活动

实训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实训教材建设三者密切相关。随着写作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化、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必然要求加强实训教材的建设,突破实训教改、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而实训教材建设的加强,又将极大地促进实训教改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实训教改、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我们紧紧把握实训教程编写这一契机,借风扬帆,适时启动了校本教材《经济应用写作实训教程》的编写工作,以此推进实训教改、精品课程建设。教程编写组拟订了《应用写作实训教程编写方案》,精心谋划,周密组织,认真实施。实训教程的编写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编写体例打破了传统教材编写的老套,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训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要素,因此,教程编写的过程,实质就是转变教学理念、锻炼教学团队、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