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例6篇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1

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筋”和“骨”,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所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教育提供各种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素。

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资源。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居于世界的统治地位,后来之所以被美国取代,就是当时英国的劳动力只有70%受过教育,而美国则有90%。据统计,1960-1978年,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实际人均GNP平均增长4.68%,而注重物质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仅仅为3.86%。前者的代表有韩国和台湾等,后者的代表有巴西和西班牙等。

二、用劳动简化法来计量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他强调:“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到目前为此,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以下是用劳动简化法计量我国1982-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劳动简化法是前苏联学者和我国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根据马克思关于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理论,确定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确定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基期和报告期的劳动力总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

1982年为基期,国民收入为5294.7亿元,劳动力人数为52150.56万人;报告期为2000年,国民收入为89442.2元,劳动力人数88797.97万人。表1:

(二)确定劳动简化比

以小学四年级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基准”劳动力,设为1,受过小学教育(5-6年)的就为[(5+6)/2]÷4=1.375,受过初等教育(7-9年)的就为[(7+9)/2]÷4=2,受过中等教育(受10-12年高中或者中专教育)的就为[(10+12)/2]÷4=2.75,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受13-19年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为[(13+19)/2]÷4=4。

(三)分别求出基期和报告期平均劳动简化比

计算公式为平均劳动简化比=∑(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比×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求出结果见表2:

由表2,可得1982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34,2000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89。

(四)将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

当我们把劳动者的质量转化为劳动者数量的时候,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总劳动量就会增长,在生产中通常表现为教育年限较长的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较大。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公式为:

社会总劳动力中包含的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社会劳动力总数×平均劳动简化比)

经过计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劳动量的增加分别占总劳动量的25.37%和47.10% 见表3:

(五)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果把经济增加看作是全体劳动者劳动劳动共同努力得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据前面几步计算的结果求出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引起的劳动量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可以求出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收入,经过计算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带来得经济收入1343.26亿元和42127.28亿元。然后进一步求出报告期和基期由于教育所起作用得国民生产总值为40784.02亿元。见表4: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2

为深入学习贯彻的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劳动教育,简明清新地明确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校领导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全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围绕劳动的丰富内涵,通过精心设计宣传海报、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文化墙等形式让劳动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通过各种校园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把劳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

在开设劳动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在思想品德、历史、语文、地理课程中,深入发掘教育资源,并渗透到相关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强广大学生践行劳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

我校都开展了劳动主题班会,并利用周一早上升国旗时间进行了劳动主题国旗下讲话。学生代表声情并茂的讲述了自己与劳动相关的故事,引发了全校师生的深切共鸣,激发了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其次,我校借创建文明城为契机,开展了”共创文明城,我们在行动”及“共创文明城,我们再行动”两次创城活动。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劳动多带来的成就感。

同时,我校还将劳动教育与多种德育活动相结合,例如在“警营开放日,连接心连心”活动中,同学们为民警同志擦桌扫地,用劳动连接警民之间的心灵桥梁。

总之,开展 劳动教育活动对促进各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引导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树立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3

    一、 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总人口达4596.6万人,居全国 12 位、西部第 3位,其中农村人口为 2978.6 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 1 ]。云南农村人口中 16~20 岁的占8.02%,与全国相比,农村人口中低龄劳动力比例偏大,这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人力资源数量的稳定上升。

    2.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一是文化素质较低。全省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尤其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更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53.8%,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 85.7%。在 6 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75%;二是思想素质较低。云南地处边疆,大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在交通闭塞、发展缓慢的山区,农民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以维持基本生活,小农经济思想观念浓厚;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单一,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较低。仅有 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 ]。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培训,缺乏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四是身体素质较低。由于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不佳、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住房条件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提高。

    3.农村人口就业结构调整慢,就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是人力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由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年轻有技能、有文化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仍然保持传统的就业形式。2008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 78%,虽比 2000 年下降 5.49 个百分点,但仍然是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的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 9%,比 2000 年上升 1.1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13%,比 2000 年上升 1.32 个百分点[ 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一是就业结构调整缓慢,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幅度不大;二是就业结构不合理,三个产业的农村人口就业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过大,农村就业结构仍是典型的传统型。从 GDP 构成和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角度来看,2010 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105.81 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223.93 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890.40 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 4 ]。2010年末全省城乡总就业人数 2765.9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1671.3 万人,第二产业 348.6 万人,第三产业 746.0 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结构比为 60.4∶12.6∶27.0。全省现有的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利用率低

    2010 年云南省 GDP 总值为 7220 亿元,仅占全国总量的 1.8%,人均 GDP 居全国倒数第三,农村人均年收入为3952 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6065 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 4.07,而全国城乡差距指数为 3.23[ 5 ]。由此可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农村人口多,加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就业难。2010 年云南农村人口为2978.6万人,农村整半劳动力占农村常住人口的67.2%,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0.6%,其中,昭通市 149 万人,红河州 77.4万人,曲靖市 70.76 万人[ 6 ]。由于劳动力多、素质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发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慢、转移难,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2.农村基础教育落后,职业教育基础薄弱

    近年来,云南农村教育事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欠账多,政府投入经费有限,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严重短缺。2010 年云南省完成教育支出374.8 亿元,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16.4%,教育支出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经费较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7.8 年,而云南省农村人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6.5 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更新速度慢,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较为重视,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维定势,加之农村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招生困难,教育质量不高。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地方经济不发达,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偏小,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3.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云南各类优质人才 51%聚集于昆明、玉溪、曲靖等滇中地区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业人口思想意识较为落后,科学文化素质低,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少,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4.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力资源身体素质较低

    人的健康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某个地区劳动人口持续工作的状态和时限[ 7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云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一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费逐年下降,政府投入比例偏小;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三是农村医疗设施简陋,农村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差,影响农村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 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一)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云南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农民增收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90 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10.6 倍,而农村居民仅增长 8.1 倍;城乡收入差距由 3.09 倍扩大到 4.07 倍,城乡收入的绝对差额增长了 11.82 倍。近年来,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城乡差距仍然是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城乡消费支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1990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 7.15倍,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增长 5.65 倍,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由 2.58 倍扩大到了 3.25 倍,城乡消费水平绝对差额增长了 8.1 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不仅在消费数量、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还在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差距。云南省不仅自身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2010年云南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6.8%。目前云南城乡收入差距为 4.07∶1,而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云南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8.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仅存在差距,而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

    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云南经济稳步增长,2006~2010 年全省GDP 总量由 4001.87 亿元上升到 7220.1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7817元上升到 15749 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0070 元上升到 1606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2251 元上升到 3952 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 62.3 亿美元上升到 133.68 亿美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的加大,都将为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坚实基础。

    2. 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开发条件

    云南有着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为农村亟待开发的庞大劳动力资源创造了极好的开发时机和条件。

    3. 农村教育的统筹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从国情和教育规律出发,通过以公共产品定义教育、以教育深化扩大规模、以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以竞争开放提高质量,以及以需求导向增进效益,实现教育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最大化发挥教育先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数量和教育水平优势,取得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反比关系的劳动力成本,二是成正比关系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此外,教育深化对劳动者个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可以调动家庭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城乡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水平提高至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城镇劳动力教育收益可提高17.0%,农村劳动力提高21.1%。如果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至14年,带来的教育收益增加幅度对城镇劳动力为41.2%,对农村劳动力为43.3%。

根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将下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养老负担显著提高。保障劳动力供给要求未来考虑提高实际退休年龄。而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教育也是为迎接老龄化做必要的准备,或者说是创造条件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教育先行要大幅度提高公共投入比重

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3%,只相当于法国的59%,德国的79%,英国的66%和美国的69%。我国提高公共教育投入的目标是根据这个差距设定的。但是,基于以下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设定更高的目标。

首先,学龄人口比重大要求更高的公共教育投入。上面的比较尚不足以显示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的实际差距,因为教育投入规模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关。当学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高的时候,也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育。根据这个原理进行模拟,即以美国学龄人口比重为基准,由于中国目前总人口中仍然有更大比例人口处在受教育阶段,模拟的结果显示,我国在教育上的公共投入仅为GDP的2.8%,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只是法国的46%,德国的52%,英国的52%和美国的59%。

其次,公共投入不足挤压居民正常消费。公共财政支出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为86%,发展中国家在75%左右,全世界平均为80%左右,而中国仅为46%。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比例异常地高。教育投入过度依赖家庭,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足,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削弱了出口和投资需求的情况下,扩大教育的公共投入,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教育公共投资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教育不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费支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上对教育的抱怨大多源于此。

第三,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应该遵循一个先高后低的倒U字型变化轨迹。首先,我们观察到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比重偏低,这固然是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源不足的结果,但更是导致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处于受教育阶段人口比重大,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只有实现教育的跨越性发展,才能更快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而这要求有一个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其次,由于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阶段,而更高的教育阶段相应要求较多的私人投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口老化,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人口比例也降低,从而在教育总支出保持较高的同时,公共支出比重趋于下降。我们之所以在实际中没有观察到这个规律的作用,恰恰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实现教育超前发展,从而不能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

三、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一项流传较广的研究表明,分教育阶段来看,学前教育的社会收益最高,学校教育其次,而职业教育最低。其含义并不是教育收益下降,而是指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的消长。从总体上来讲,我们把教育定义为公共产品。但是,由于教育供给的类型是多样的,其外部效应不尽相同。在合理分配公共教育资源和调动家庭教育投入时,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规律,第一,在不排除竞争的前提下,坚持义务教育的完全公共品属性。同时创造条件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支持的对象。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具有很明显的外部效应,特别是具有扶贫含义,因此,农村学生的营养餐和城市学生的体育设施属于公共品领域,政府应该进行干预。第二,由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更加接近于准公共品领域,即这个教育阶段既具有公平补课的性质,也具有个人和企业收益率高的特点,在公共支持的同时,尽可能动员社会、企业和家庭的投入积极性。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5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供求趋势

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地体现为:研发及技术人员、熟练技工供给不够和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者就业困难并存,大学生就业困难和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够一起并存,农业劳动力结构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

1.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制度性根源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普遍存在。区域分割使劳动力的地区迁徙受到了阻碍,城乡分割使劳动力的方位转换受到了限制,行业部门分割使劳动力的交换流动受到了阻拦。同时,不同户籍制的存在也影响到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总的来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人为设置的制度所造成的,当初设定这些制度的时代环境与今天的发展不可同日而已,制度已远远落后于现实,所以产生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2.教育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脱节

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加速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产业大转型。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体系逐渐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教育与市场出现了不匹配不适应的情况。在教育结构体系中,理论知识所占学习内容的比重过大,而实践性强技术性高的教育层次始终不高,最突出的表现为轻具体岗位教育而重学历等级教育。并且在教育中的专业设置上,研究性人才的培养占了大多数,应用型专业因为传统观念中所谓不体面、档次低等狭隘观念的影响,比例低人数少受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国家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过少,办学软硬件条件落后于科研型院校,使得人才流动向更高层次拥挤,而学习具体实用技术的人也不断减少。长此一来造成了当前的教育结果,一方面教育结构的设置不平衡,白领专业重复开设且大批院校以此为招生卖点,造成了人才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使得人才集中于理论性、研究性的领域内,面临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受轻视,专业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社会、市场对基础性的人才需求量的加大更加凸显出应用型人才的匮乏。教育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脱节,主要体现在当前教育结构设置的盲目性、人们对于基础性人才理解的误区上。虽然近几年我国开始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一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仅浪费了巨大教育成本,人才培养的浪费,更加大了就业和市场需求度的压力,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

1.劳动力需求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所决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对劳动力需求增长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即除了经济发展以外,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还受其他因为的影响,这些综合因素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需求量的增加和就业率的增加并不是同一的。需求量的增加是广泛的需求,将此需求细化,就会发现社会基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远远高于科研型人才的需求量。而我国当前的制度性限制和教育结构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人才发展的不平衡。用“28理论”来解释的意思就是80%的人才去竞争20%的市场岗位,20%的人才又不能填满80%的市场需求空缺。

所以说,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总量将保持增长态势,并且要维持一段时期。

2.劳动力供给总量会从缓慢增长渐渐走向负增长

“劳动力供给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者总量”。 决定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和劳动力参与率。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劳动力需求量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另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几十年,虽然我国人口数量很大,但据第十三、第十四次人口普查和我国人口比例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并且在不久的将来人口增长与死亡率将持平。更远的说,人口会出现负增长。当人口红利减弱并消失的时候,劳动力供给总量势必会随着这一趋势而缓慢增长并走向负增长。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这就意味着社会总人口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加大,年青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那么社会可工作人数在不断地减少,相应的劳动力参与率也在降低。有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量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不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劳动力供给会小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此缺口并将随着时间不断拉大。

三、总结

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供求趋势预测的分析能够得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和未来的走向。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应该一方面进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对劳动者的培养要加大力度,把握重点和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上健全劳动力市场、消除各种市场分割,保证劳动力的合理应用和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蒋 茜 孙 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J],经济纵横,2011(5).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6

我国人才结构的主要特点

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国家人才发展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及其在全体国民中的比例,实际反映了一个国家专门人才的基本数量状况,代表了国家人才发展的潜力。根据2003年我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全国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经估算,2003年我国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才为6655.19万人,占就业人才比例的6.8%,占总人口比例的5.15%,占15~64岁人口的7.2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达到420万人,是1985年的6.8倍;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280万,是1985年的8.9倍,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7%,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

人才配置进入历史性转折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二者总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3%和11%。我国人才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这一变化趋势将可能继续扩大。

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我国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问题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就业人员的产业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02年,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和29%,而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分别是5%、18%和77%,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比例分别是1.2%、15.2%和83.6%,差异较大。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时,人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产业,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四大趋势揭示未来十五年人才结构变化

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深化改革、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主要趋势表现为: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专家预测,“十一五”到2020年,中国经济保持8%左右的增长是完全可能的,在2010~2020年保持7.5%左右的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预计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在14亿以内,到2035年左右人口增长达到峰值后将逐年下降,到2050年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6亿以内。按此推算,中国人均GDP从2000年856美元的中下等国家水平,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20年将达到3150美元左右,进入到中上等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从目前状况看,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汇率折算刚刚超过1000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看,与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最低水平(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在人才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人才供求总体上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

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人才结构。但从经济学家有关经济发展阶段与GDP和劳动力产业构成的关系看,我国劳动力的产业配置明显落后于GDP的产业配置。2003年,我国三个产业GDP构成分别是15%、52%和33%,但劳动力产业构成却为50%、21%和29%,而人才构成则为5%、16%和79%,也与GDP构成形成鲜明反差。在人才培养方面,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必须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和第二产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造就一大批信息、生物工程、新兴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以及国防现代化等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制造业大国”的要求,大力培养完成工业化所要求的高级技能人才;适应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