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电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电技术

供电技术范文1

关键词:建筑;供配电;系统;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时代的来临,电气科技也在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等作用于电气技术中来,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而建筑供配电系统作为建筑电气系统的重要内容,其技术的发展也迈向了新的台阶,为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对于保证供配电的安全、可靠、优质和经济具积极的影响。

一、建筑供配电的相关概念

建筑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的重要要内容,是对电能进行供应和分配的系统,为工厂企业及人们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电能。

1.电力系统的相关概念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发电厂是指将一次能源(如水力、火力、风力、原子能等)转换成二次能源(电能)的场所。目前我国主要以火力和水力发电为主,近年来,在原子能发电能力上也有所提高;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变电所、配电所及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变电所与配电所是为了实现电能的经济输送和满足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的要求,需要对发电机的端电压进行多次变换。变电所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的场所,可分为升压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两大类。配电所不具有电压变换能力。电力用户也称为电力负荷。在电力系统中,一切消费电能的用电设备均称为电力用户,电力用户按其用途可分为:动力用电设备、工艺用电设备、电热用电设备、照明用电设备等,他们分别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等不同形式,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电力负荷是指在电力系统上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也称为用电负荷。分为以下三级。一级负荷是指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害,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电力负荷。一级负荷应该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特别重要负荷,除上述两个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且为了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禁止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二级负荷是指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将影响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电力负荷。对于二级负荷要求由两回线路供电,在发生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路6kV及以上的专用架空线供电;三级负荷是指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一般电力负荷,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无要求,一般由一路电源供电即可,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提高其供电的可靠性。

2.供配电系统概况

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高压配电线路、变配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 某些电力负荷大的场所,一般采用二次变压供电。无高压用电设备且用电设备总容量较小的小型工厂及建筑物,直接采用380/220V低压电源进线,只需设置一个低压配电室,将电能直接分配给各低压用电设备使用。

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在电能供应、分配和使用中的安全,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能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即供电连续性的要求,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方面的质量要求,还应使供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二、建筑供配电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采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各种用电设备在正常工作状况下的不同用电要求,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可靠,并考虑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1.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的目的在于尽量准确地求出建筑所需的总负荷和负荷等级、类别,算出各支部的分负荷,以作为向供电部门申请电源和拟定供配电系统、选择设备、电器、导体、计算电压损失、功率损失、电能损失、无功率补偿的依据。

2.供电电压的选择

建筑的供电电压主要取决于用电负荷的大小、供电距离的远近、供电线路的回路数、用电单位的远景规划,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和它的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合理等因素考虑决定。

3.高压、低压供配电系统

民用建筑应优先考虑从电网取得电源。取用电源线路的回路数和方式决定于负荷的等级,通常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共同商洽,并以协议的形式予以确定。单体建筑面积大,用电负荷分散的大型民用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大型建筑群,为使变压器深入低压负荷中心,可设多台变压器分散配置。在高层建筑中,除底层、地下层外,也可在负荷相对集中的中间层、顶层设置变压器。

4.配变电所的所址选择

配变电所的组成一般包括:高压配电室、电容器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工具材料室、检修场地、夜班休息室等,具体工程中可按需要组合。在采用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电力变压器及非可燃性油电容器时,只要具有不低于规范要求的防护外壳,允许将其设在同一房间内,配变电室的组成将更趋简化。配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为避免配电线路的迂回应尽量靠近电气竖井和建筑接近电源进线的一侧。

三、高层建筑供配电技术的分析

高层建筑由于用电负荷较大, 它一般采用高压来供电。高压供电系统主结线一般多采用单母线制。单母线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 需用的设备少, 投资省, 经济性好, 因而一般高层建筑及工矿企业采用较多。单母线不分段结线灵活性低, 虽然母线一旦发生故障时, 母线功率就会百分之百丧失, 使供电系统全遭破坏, 向用户供电全部中断。但因为母线故障较少, 设计上还是经常被采用。将母线分段后, 可靠性大大改善, 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 可保证部分用户供电。而当引出线断路器故障和检修时, 则该引出线用户必须停电。若采用带旁路母线的结线后, 这一缺点也可克服, 做到变电所检修时不影响用户的供电。

电力系统不发生故障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在电力系统中断供电时, 能保证对特别重要的负荷供电, 按高层建筑用负荷重要性, 需设计双回路供电以满足要求, 除此以外还可设置自备柴油机发电机组,但若发生火灾地震等特殊情况时,自备柴油发电机电源都不能供电时,要保证高层楼内人员能够及时安全的疏散, 各楼层会设置带电池的应急灯照明, 以保证安全疏散。

在变压器的选择上,高层建筑一般广泛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型干式变压器,防火、防爆、耐热以及体积小、噪音低、损耗少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高层建筑中采用。

在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上,由于城市土地紧张, 高层建筑辅助设施用房如冷冻站、空调机房、水泵房、厨房等都进楼设置,且这些机电设备的用电量很大, 变电所进楼后靠近这些电机设备, 以缩短供电线路, 减少电能损失。因此,变电所的选址有以下几种:将变电所设在地下室或相邻的辅助建筑内;在地下室和最高层设变电站;分别在地下室、最高层和中间层设变电站;仅在中间层设变电站。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也在不断发展,建筑物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服务内容与项目都离不开供电,并且对供配电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建筑供配电技术,以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可靠,达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并促进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华. 浅谈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应用[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0(06)

供电技术范文2

关键词:数字化;供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TM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081-02

一、数字化供电系统的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的首要指导原则是:尽管数据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语义、格式存储,访问方法各异,但是,对于数据使用者而言,数据好像驻留在一个单一的数据源里一样。因此,数据集成技术实质上将信息需求者屏蔽于所有这些复杂性之外,使用者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诸如SQL或XML的标准语言,或标准网络服务来对数据进行使用。

对于数字化供电系统而言,首先,需要将来自不同层面、不同系统的、具有不同结构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并实现数据统一表达、统一管理、统一访问途径,最终实现各业务管理间有序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保障各管理条线的业务协同。将这些来源不同、结构不同、标准不同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和标准进行规范,要求企业构建一个统一的企业级公共数据模型,从而将原本分散在不同应用中的信息按照该模型组织为一个整体。

其次,数字化供电系统采用集中统一存贮的数据整合模式来实现数据集成。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效率,从而有效地保证基于共享数据的业务应用的执行效率和实现方便性,并使得共享信息易于管理。对于整合后的信息,对外提供多种数据访问服务手段,使整合后的信息资源能方便地提供给各类业务系统使用。

二、应用集成技术

应用集成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各种软硬件技术将已有的和新建的业务系统集成起来,共同完成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并能够灵活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对于重要客户供电风险预控管理而言,需要将电网GIS系统、400主动服务系统、短消息系统内私有的业务功能按照标准的规约进行封装与部署,形成企业层面可复用、可管理、可信任的资源。如电网GIS系统提供的自动成图服务、拓扑计算服务等。数字化供电系统应用集成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架构、服务构建技术及专业图形控件技术。

1、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架构

数字化供电系统采用SOA架构的松耦合方式,构造出为企业层面服务资源平台,使原来各个业务系统私有的应用功能成为可由其他业务信息系统自由调用的服务。在保证服务可以独立运行的同时又可与其他应用系统进行协同作业,实现了系统的应用集成和功能重用,促进了多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提升。服务使用了开放、中立的标准来定义接口规范(包括格式和传输协议),与其所使用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无关,所有服务调用方及服务提供方之间均可用统一和标准的方式进行通信,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模式下异构系统间接口困难的问题。通过基于SOA架构的服务,数字化供电系统在体系结构上的优势表现为:

(1)在企业层面拥有一个功能完备的可复用、可信任、可管理的服务集合

(2)不需要大量数据维护与管理工作

(3)提高了跨业务域的应用系统共享全局信息的能力

(4)可以方便地整合不同类型的电网数据用于自身的分析与决策

2、服务构建技术

由于数字化供电系统采用SOA这种服务架构体系,需要对服务根据自身业务“按需(ONDE―mand)”分析、拆迁、改造为不同粗细等级的服务,如粗颗粒度服务、细颗粒度服务、基础、高级。细颗粒度服务,既可被粗颗粒度服务调用,也可被高级调用;基础,既可被高级调用,也可被粗粒度服务调用;同时基础和细颗粒度服务之间也可相互调用。粗粒度服务及服务组合,简化相关应用的调用过程,调用效率大大提高。服务设计时,服务之间复用性与复杂性关系也做了有效平衡。

数字化供电系统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需要在公共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开展“按需(ONDE.mand)”构建方面的研究。其基本内容是以“按需模式”来抽取完备电网结构模型的信息子集,构造出不同的专业电网模型,如专题图电网数据模型、主配网一体化双向拓扑分析等,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功能业务应用需求。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通过专业需求规则进行电网结构模型数据的自动抽取,从而生成特定电网结构模型提供给特定应用系统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保证了特定应用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不同应用系统的电网模型信息共享。

3、专业图形控件技术

应用控件是指基于微软公司Activex技术的可重用的软件组件。可用这些组件增加网页、桌面应用程序和软件开发工具的交互性以及更多的功能,例如图形显示效果或弹出式选单等。应用控件可用不同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包括Java、c++和Visual Basic等。应用控件一旦被开发出来,设计和开发人员就可以把它当作预装配组件,用于开发客户程序。以此种方式使用Activex应用控件,使用者无须知道这些控件是如何开发的,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不需要自己编程,就可以完成网页或应用程序的设计。

重要客户供电风险预控管理对电网资源的展现形式给出了明确的方案:对系统中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电网图形、电网拓扑、设备开关状态、实时负荷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图形方式统一展现,对重要客户供电风险分析结果的展现形式同样以图形展示为主(包括:全数字电网设备逻辑接线、电源点到客户的供电系统图、线路地理图等)。

为满足图形化展示的要求,需要开发一系列专业图形应用控件来满足要求,把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适当抽象,以控件的形式供开发者或最终用户使用,将会带来许多传统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应用控件小巧灵活。各应用控件都集中地实现与自己最紧密相关的系统功能,该控件提供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并且能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库系统连接。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表现得小巧灵活,能够满足用户各种应用需求。

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这些应用控件采用直接调用形式,无论是管理大数据的能力还是处理速度方面均不比“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内部应用逊色。小小的应用控件完全能提供地理图形、电网图形、专题分析等空间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统计能力。

与其他应用系统精密结合。由于这些应用控件可以直接嵌入其他电网信息化应三用系统开发工具中,对于广大开发人员来讲,就可以自由选用他们熟悉的开发工具,并与那些应用系统紧密结合。而且,其他系统的开发人员可以像管理数据库表一样熟练地管理电网图形等空间数据并调用其查询统计及分析结果,无须对开发人员进行特殊的培训,而且开发的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供电技术范文3

关键词:双电源;电动汽车;辅助电源(超级电容);秒功率;仿真分析。

汽车作为环保机动车,正在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发展,但这些技术发展均会受制于供电电池性能,也就是蓄电池性能。电动汽车蓄电池技术无论发展到怎样一种程度,使用中都会遇到以下几个较为普遍的技术问题,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蓄电池电能逐渐消耗,蓄电池内阻也不断增加,使蓄电池端电压产生电压降,当降到电动机额定电压10%以上时,电动机的转矩将大幅度下降,就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动力需求,这些都会导致电动汽车性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采用双电源供电技术,就能改善纯电动汽车在行驶中产生较为普遍的技术问题。

1、双电源供电技术工作原理【1】

采用双电源供电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供电系统提高电动汽车动力能源供给性能,双电源由一组蓄电池与另一组超级电容器(称辅助电源)组成,辅助电源与车载发电机及充电器连接,辅助电源与蓄电池同极性并联,辅助电路回路中连接有DC-DC转换器,控制、调整辅助电源工作状态可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来完成,辅助电源充电电压≥蓄电池充电电压,辅助电源输出电流数值是随着蓄电池电压降的数值而改变,辅助电源每次工作时间大约几十秒钟,工作区域在起动、加速爬坡与蓄电池欠压时,提供补充能源与蓄电池并联分流,共同输出电能,保证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使电动汽车动力性能,不能因为供电系统电压变化而造成的性能指标下降充分满足驱动力所需。

2、超级电容器的特点【2】

(a)、很高的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器的内阻很小,且在电极汇界面和电极材料本体内均能够实现电荷的快速储存和释放,因而它的输出功率密度高达数KW/kg,是一般蓄电池数的十倍。

(b)、极长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其循环寿命可达一万次以上。

(c)、储存寿命极长:超级电容器充电之后储存过程中,虽然也有微小的漏电电流存在,理论上超级电容器的储存寿命几乎可认为是无限。

(d)、高可靠性:超级电容器工作过程中没有运动部件,维护工作极少,因而超级电容器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e)、非常短的充电时间:从目前已经做出的超级电容器充电实验结果看,全充电时间只要10-12min;蓄电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实现全充电的。

3、辅助电源功率计算方法

电容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某一时刻“t”的储能只取决于容器“c”及这一时刻的电压值,并与其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增大时,电容从外界吸收能量,电压减小时,电容向外界释放能量,但电容元件在任何时刻不可能释放出多于它吸收的能量,在计算充放电“秒功率”时按平均充放电电压和平均充放电电流的乘积,即为平均充放电功率对充放电时间积分,称秒功率(1焦耳=1安培×1伏特×秒)

Ⅰ).辅助电源额定功率约等于电动机额定功率20%左右(秒功率)。

Ⅱ).超级电容容量法拉约等于直流电动机额定电流20%左右。

Ⅲ).超级电容额定电压大于电动机额定电压10%(发电机效率与充电过程中损耗可设定为常数)。

4、辅助电源充电设备

充电功率大约是电动机额定功率10%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发电设备:

1)车载发电机;2)车载柴油发电机;3)车载太阳能发电;4)车载燃料电池。

5、仿真分析

一台纯电动汽车,驱动功率10KW,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200V,额定电流50A,由一组蓄电池供电,充电最高电压220V,100安时;另一组辅助电流,由超级电容组成,超级电容容量法拉等于电动机额定电流20%等于10法拉,超级电容充电电压≥蓄电池充电电压220V,超级电容在串并联组合过程中应注意,超级电容额定电压>充电电压。

辅助电源由车载1KW发电机提供充电能源(恒流充电)通过10秒钟时间充电储存电能大约等于电动机额定功率,充电50秒时储存电能大约等于电动机额定功率5倍,存储电流可达250A,这时辅助电源在25秒内输出平均功率2KW与蓄电池并联分流供电,辅助电源输出控制可采用手动和自动方式调整其储能输出,基本实现辅助电源功能作用。

通过仿真数据,电动汽车在行驶中50%的时间内辅助电源可提供20%的电动机额定的平均功率的电能与蓄电池共同输出满足电动汽车动力所需。保正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蓄电池电能逐渐消耗,也能使纯电动汽车输出功率不降低,保持恒功率输出,使纯电动汽车在续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有劲、给力。也是消费者希望拥有的电动汽车动力性能。

.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此项技术可以用于纯电动汽车电路中,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存在一些问题,提高了续行里程,提高了电动汽车动力性能,为纯电动汽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纯电动汽车双电源供电技术是一个新的理念,目前可能还没有被认同,但是它需要一个平台让大家对它进行探索,通过实验和总结证明也他将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供电技术范文4

关键词 变电运行;电力系统;管理技术;供电可靠性;故障率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066-01

供电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有序的、安全的、稳定的电力供应能力,是反映电能供应质量的重要指标,可通过统计时间内的供电可靠率来衡量,表现为供电时间数与统计时间数之间的比值,可见供电可靠性与用户停电时间、停电次数相关,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即是在变电运行过程中消除供电障碍,缩短用户停电时间,减少用户停电次数,保障供电的有序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1变电运行的因素与供电可靠性的关系

1.1变电运行的组织因素与供电有序性

变电运行的组织因素是指变电运行的管理系统,可分为制度规范与考核标准两部分,其中变电运行的管理制度容括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责权划分,变电运行程序与管理规章,具体到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验收制度、设备权限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工作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场地环境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工作与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工作奖励制度等等。考核标准方面则是为了切实执行电力制度采取的审查与评估工作,主要包括变电运行人员的岗位技术考核与工作绩效考核。变电运行的组织因素为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提供了秩序保障,使变电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违规必究,奖罚分明,是电力有序生产的基础条件。

1.2变电运行的设备因素与供电安全性

变电运行的设备因素是指电力作业所需的发电设备与供电设备两大类,前者如电站锅炉与燃气轮机,水轮机与蒸汽轮机,发电机与变压器等,后者如各种电压级别的输电线路,接触器材与互感器材等。电力设备在制作与应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一是不合格的电力设备不经过技术验证一般不易发现,一旦用于变电运行,将可能引发作业事故;二是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的违规操作会诱发供电障碍,且往往直接生成人为性的安全事故。因此,变电运行的设备因素与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息息相关,对电力设备的检查维护与规范操作可杜绝设备的带故障运行,规避生产风险的,为供电可靠性提供安全保障。

1.3变电运行的技术因素与供电稳定性

变电运行的技术因素是指解决供电障碍,确保供电正常化的技术手段与策略,比如进行停电检测的红外测温手段,减少设备停电的带电作业技术,实现故障区段隔离、诊断与恢复的自动化技术,针对旧电站的综合改造技术,线路绝缘技术,设备检修维护技术,保障线路负荷水平的线路改良技术,污染和雷害防护技术,扩充进线容量的低压网改造技术,规避用户事故性停电的台区改造技术等等。变电运行技术是电力系统发电供电的核心要求,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依靠科技进步都是维持供电持续稳定的主要力量,是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根本举措。

2 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变电运行管理技术

2.1健全管理制度与严格落实考核标准

变电运行的组织因素关系着电力系统供电的有序性,因此应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相关考核标准,可围绕供电可靠性,建立管理资料与档案夹,一是设置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任务,将年际生产工作量层层分解到各组织单位,并权责分划到个人;二是将总停电时间与户数进行下达,在一定时限内规定任务量,充分挖掘工作潜力;三是要求相关人员每月上交工作报告,详细统计供电情况,汇总后纳入生产技术部门以供分析与调剂;四是定期核查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实施与完成状况,按季度归纳与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反映上级组织;五是制定设备最佳运行方式,尤其是计划停电用户与时数的控制方案,应优先考虑带电作业,坚持“转供电”与“先计算后停电”的原则;六是提前做好设备停送电准备,特别是两票工作交接,应精简手续缩短时间,能随时实现恢复送电。

2.2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与降低人为故障率

变电运行的设备因素关系着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因此应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人为故障率。在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方面,首先应多采用新产品,杜绝老旧设备反复使用,对新设备投入应做好事前检测与记录工作;其次,多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优良产品,比如微机保护装置、真空短路器等,可降低停电率;再次应重视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与修理,提前进行故障预想,加强巡视与检测,及时将设备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降低人为事故方面,开展标准化作业首当其冲,特别应关注细节性操作的规范,比如开关柜的长手柄接地线操作、闸刀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的操作等等,可实行所站或值长与正值监护人员的双监护制,既能提升操作效率又能确保作业安全。

2.3实现电力自动化与完善防护改造技术

变电运行的技术因素关系着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应积极研究自动化作业,完善防护改造技术。电网保护的自动化作业可对故障区段实施隔离诊断,进行负荷检测并转移负荷量,从而减少停电频率。电力自动化网络是变电运行的发展趋势,网络系统的信息采样与输出需要网络适应性,其核心技术是网络通信速度与合适的通信协议构建,因此应积极推动我国变电运行进入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另外,保障供电稳定性还有赖于完善防护改造技术,对于污染雷害严重的地区应考虑采用20kV等级的架空线路瓷瓶,对于台风多发地区,应促使台架升高,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事故预案与抢修预案。

参考文献

[1]郭劲荣.浅谈变电运行故障问题及处理方法.科技与生活,2010(17).

供电技术范文5

关键词:矿山供电;电容器;补偿技术;应用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随着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机电设备方面的投入对矿产的生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准备充足的机电设备,在进行矿产开发时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目前,我国在矿产开发的机电设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供电方面,因此,本文对电容器补偿技术在矿山供电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加强矿山供电的效率。

1 电容器补偿技术的概述

所谓的电容器补偿技术,实际就是一项能够提高电能利用率的技术,其中电容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芯子和箱壳,它们是电容器最主要的零件,更是保障电容器安全运行的基础。芯子主要是由单独的元件和绝缘件组成,在电容器的工作过程中,芯子的内部元件会以并联或者是串联成电阻的形式存在,从而起到传导和隔热的功能。如果在电容器工作时出现了温度较高的现象,芯子内部的元件就会烧卷压扁,中断通过的电流,防止出现系统受损的现象,从而实现电容器的自我保护;而箱壳主要是由薄钢板焊接形成的,焊接部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缝隙,而且在箱盖上还要留有出现套管[1]。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箱壳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确保电容器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所以说,电容器补偿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加强供电中的电流使用率,还能确保电流运行的稳定性,因此,一定要对电容器补偿技术引起高度的重视。

2 电容器补偿技术在矿山供电中的应用

2.1 选择合适的电容器

在矿山供电中使用电容器补偿技术时,电容器通常会使用BW6.3-12-1-TH,其中额定电压为6.3kV,额定容量为12kVar,那么三相自然功率因数就是:cos?准=P/Q。式中P代表的是采区内的有功负荷;Q代表的是无功功率。而需要配置静电电容器的容量为:Qcd=Kf・P(tan?准1-tan?准2)。式中Kf代表的是平均负荷系数,通常情况下取值为0.85;P代表的是采区负荷,取值为1230kW;tan?准1的取值为0.59;tan?准2的取值为0.43;cos?准1的取值为0.86;cos?准2的取值为0.92。带入Qcd=Kf・P(tan?准1-tan?准2)中,最后Qcd=0.85×1230×(0.59-0.43)=167.28kVar。BWF电容器额定容量为:Qc=12kVar,所需配置电容器数量为:n=Qcd/Qc=167.28/12=13.92。由于电压通常为三组,所以取15组电容器。

2.2 分析经济效益

在矿山供电中使用电容器补偿技术,目的就是要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首先,在采区最大负荷P=1830kW时,如果cos?准取值为cos?准1=0.86,那么所需用的变压器S1=1830/0.86=2127.9kVA。如果cos?准取值为cos?准2=0.92,那么S2=1830/0.92=1989.9kVA。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得出,要想加强变压器的利用率,就要切实提高cos?准的值[2];其次,功率因数的提升。通过I=l/Vcos?准可以看出,如果功率因数cos?准越大,那么输出线路上面的电流就会越小,而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也会相应减小;最后,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当功率因数为cos?准1=0.86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S1=2127.9kVA,当功率因数为cos?准2=0.92时,S2=1989.9kVA,那么补偿无功功率P'=S1-S2=138kVA=138×0.92=127kW,每天可以用电将近20个小时。一年的补偿用电量为T=127×30×20×12=91.44万度,如果按照每度电的电费为0.3元,那么一年就能节省电费将近28万元。所以说,在矿山供电中使用电容器补偿技术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3 电容器的试运行

在选定电容器设备之后,就要进行试运行,在确保运行安全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电容器设备的试运行要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将电容器放进电容器柜中,保障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某单元在进行电容器设备的试运行时,采用的电容器柜是型号为GR-1-05型的固定式补偿高压电容器柜,在供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熔断器中的熔丝的额定电流通常不会大于220A,而且当系统全部开启时,电容器中的蜂拥值不会超出标准电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出现熔断器熔丝烧毁的现象,避免事故的发生。

2.4 电容器的安全保护

其实,电容器的安全保护是在安装之后开展的工作,在电容器正式投入运行时,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电容器的安全保护工作,确保供电效率的提升。通常情况下,电容器的运行状态都不相同,如果出现脱机运行的现象,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而且,现在的电容器都带有报警功能,所以,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报警功能和自动开关功能的作用,对电容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防止出现电容器爆炸的现象,给供电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失。

2.5 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电容器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一定要在电容器柜中进行使用,而且在投入使用时,其环境的温度要大于-40℃,熔断器还应该能够承担电容器寿命期间或者定期更换期间的操作涌流[3]。另外,要确保操作涌流的最高值小于标注电流值,通常情况下应该将额定电流控制在电容器电流1.4~1.5倍左右,这样能够避免出现由于高温造成的爆炸事故;其次,电容器的安全检查。一定要对电容组的负荷进行严格检查,每当电容器组从网路断开时,就应该自动进行放电,而且要在10分钟之内快速将额定电压的峰值剩余电压降低到15V或者是更低的状态,以防超过高峰值。另外,为了加强电容器运行的安全性,应该将自动发电装置与电容器连接在一起,而且还要注意线路上所有接触处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整个线路的安全性。如果线路接触处出现了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导致事故的发生。再有,在人与电容器接触之前,就算是电容器已经实现了自动放电,也要使用绝缘的接地金属感与电容器的出线端短接,实现放电,在放电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所以说,在矿山供电中使用电容器补偿技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想真正实现效益的提升,安装人员和技术人员一定要在多次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专业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使用补偿技术,达到最终的补偿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容器补偿技术在矿山供电系统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还能加强电流的使用效率,在提升工作单位的经济效益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一定要在我国的矿山开发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推广使用。另外,作为矿山开发的相关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来开展工作,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电容器补偿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矿山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占新.解析矿山供电中电容器补偿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92.

供电技术范文6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技术;供电技术

引言

煤矿开采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但由于煤矿开采环境的特殊性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矿难事故发生频率逐年增高。为了降低矿难事故的发生率,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对机电的操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果操作不当,轻者会影响机电的工作效率,重者会造成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等。

1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存在的不足

1.1井下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特殊性标志着井下作业危险系数较高,而井下作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又普遍不高,这都导致了井下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术水平普遍偏低。随着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的机电设备也必然要进行更新换点。但是当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后却面临着没有人会操作的尴尬窘境。现有的井下作业人员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给井下作业安全带来隐患。

1.2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注重利益,而忽视了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导致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按照我国对生产质量标准的要求,各个煤矿企业都应设有专门的管理技术的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事实上,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开支,疏于对供电技术安全的管理,有的煤矿企业即使设置了这样的部门也是个摆设,设施配备不充分,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1]。此外,大多数煤矿企业都没有对井下作业员工进行专门培训,导致即使更新了机电设备也无人能够操作,更别说保证机电的安全运行了。

1.3井下机电设备未能及时更新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井下作业安全,给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忽视了机电设备的更新问题,通常老旧设备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设备老化、陈旧问题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而且,煤矿企业没能做好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从而无法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1.4井下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存在问题

煤矿企业对井下机电设备并没有出台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导致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存在很大漏洞:①对于井口的管理工作不严格,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②现有的机电设备管理办法无法满足现代煤矿企业的要求,导致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效率很低;③对机电设备管理资料保管不当,导致资料缺失、破损现象严重,缺失有效的管理方法,造成管理的不当。

2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管理的对策

随着机电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全面引入对机电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的要求都明显提高了,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成为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2.1加强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

煤矿机电专业人员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工作的复杂度较高,所要涉及的科学领域较广,人员比较分散等。因此,加强对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普遍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其职业道德建设,为未来的基机电供电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我国的煤炭正不断的向着高效、安全、平稳的生产目标前进。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被引进到煤矿采区,培养优秀的机电技术管理人才成为各个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注重从各大高校引入人才,提升整个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机电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训[2]。在一个阶段培训后要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检验,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

2.2完善机电管理组织

针对井下机电设备采取设置专门人员分别管理的方式,明确分工,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出现。在对机电设备加强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群管体制建设。将井下机电工作人员按照其不同的分工分为不同的管理小组,根据其工作范畴对机电供电技术进行管理,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首先,将井下工作人员按照其职责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管理小组。如电气管理组、防爆检查组、电缆管理组等。其中电气管理组主要负责煤矿开采区的供电情况,并绘制供电系统图和对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等。防爆检查组负责防爆设施的安全检查工作和新引进设备的质量检查等。电缆管理组的职能是负责对电缆质量的验收、管理工作。

2.3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对井下的机电设备的应该严格把关,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首先,对于井下的防爆设备要对其维护工作严格把关,对防爆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要经常检查,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对防爆设备要经常维护,做好防锈保护,一旦发现防爆设备的零件出现问题,要及时换修。对于维修后的机电设备要严格把控验收关,防爆检测员在对电气设备进行验收时要严格按照验收流程工作,一定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性性能。对于要投入生产的电气设备而言,要经过多次的通电实验验证合格的设备可以下井。另外,对于防爆设备而言,要定期检查其防爆效果,确保安全生产。

2.4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管理不仅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还要加强对与机电设备相关的检查工作,至于检查强度的安排可以根据其与机电设备的相关性的程度来设定,例如对于相关度较高的设施可以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如果相关度比较低,可以采用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而且,对于每次检查的结果都要记录下来,以便日后进行查阅。

2.5采煤区实行供电设计管理

井下工作受地理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井下作业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对采区供电系统的设计要综合考虑以上各影响因素之外,还要必须获得总工程师的许可之后才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采区供电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于那些非常规情况的采区,要有相对应的安全供电措施,以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在设计供电系统图的时候,应该在图中明确标出有关机电设备和电缆的信息[3]。另外,还要有机电设备的分布图和机电设备的数据;最后,对于与机电设备相关的设施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如在选择电缆时,一定要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电缆。

2.6加快技术进步速度

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因此,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管理部门可以针对目前机电安全管理中的计算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快机电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实现提高井下机电设备安全供电管理的目标。

3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管理对于保证井下安全作业、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生命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煤矿中频繁发生矿难事故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减少这种不幸的发生概率,加强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管理刻不容缓。然而,要想切实做好井下机电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煤矿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翟继超.谈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措施[J].地球,2015(4):416.

[2]韩长文.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探析[J].卷宗,2015(8):381.

上一篇语言交际

下一篇沟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