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例6篇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高校教学计划 维护与管理 优化策略

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课程设置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各高校的教学计划也在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是决定整个计划能否得以正常实施的关键。

一、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所涵盖的内容

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是整个教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安排教学任务的前提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库的维护与管理、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局部修订管理、原始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管理、新开设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各院系执行教学计划的协调与管理、计划的调整与反馈、相关的统计查询工作等。

二、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管理内容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学计划是高校教学运行的基本依据,由各个年级(专业)的培养方案构成,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表面看来,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主要就是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课程的维护和管理。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课程又涉及了各院系及部门之间的诸多关系,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又包含了教学管理部门与计划所涉及的各课程承担单位及人员(院、系、教研室、上课教师、教学秘书等)的协调与沟通。

(二)管理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共存。

一般高校教学计划制定后至少要用四年,即可供一届学生用到毕业。因此教学计划具有其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正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但同时教学计划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才能更好地适应实现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计划又具有发展性。

(三)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计划的管理是个持续的过程,既有每学期选课之前的集中维护和管理,又有平时的零星维护和管理。每学期选课之前的教学计划维护主要是所有开课学期课程信息的核对,包括新增专业的教学计划维护。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又分前期管理、中期维护、后期反馈,因此可以说教学计划管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内容和方向。它是教学过程管理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基础。

三、目前高校教学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包括教学管理观念的提升和与现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教学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缺乏;教学计划课程资源库课程较多,有的管理混乱;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有待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四、优化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教学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谈谈具体优化策略。

(一)要想使教学计划的管理良好有序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先从做好教学计划的源头抓起,保证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完善教学计划制定主体的结构。

为保证教学计划质量,制定教学计划的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含学科专家)、学生、课程专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等。其知识结构必须全面反映影响教学计划制定的五个要素: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国家政策和教学资源,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规范课程资源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课程的管理。课程理顺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的课程资源也在不断丰富。一所优秀的大学大约能为学生提供3000门至6000余门课程。面对教学计划课程库里如此多的课程,我们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其必须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所有这些课程的名称、性质、归口、学时学分的分布,等等,特别是对他们的管理规则要能了然于心。

3.做好课程归口和开课一览管理。

为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必须按要求对各个学院各类课程准确合理地归口。另外,还要对所有的课程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管理。其中包括课程名称(中英文)、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课程学时/学分的分布情况等。按照一定的编号规律将各院课程作有序排列和整理,即做好开课一览工作。这会给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中提供诸多的便利。

(二)严把教学计划调整关,合理把握好教学计划的时态性特征。

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应严格执行,包括课程、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教研室)及任课教师等都不得随意变动。但同时学校又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就业市场的变化需要,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是有效达到对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进行优化的关键。我从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出以下建议。

1.重视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审核。

教务处编制分学年、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或称教学计划年度(学期)运行表,落实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审定后的教学计划所列各门课程、环节的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要尽量保证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及人员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要达成共识,通力合作。

2.注重日常教学计划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

教学计划维护是每个学期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细节管理应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各种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都要及时、准确。每个信息变动,每次计划微调,都要规范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就要求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扎实工作,一丝不苟,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管理水平为首要目标。

3.执行过程中确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尽管我们严格控制当前学期和教学任务学期计划的调整要求,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个别课程教学计划的局部微调。如确实需要调整的课程,应提前一学期向教务处说明情况,填写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注明该课程的总学时、学分、周学时、学期安排、变更原因等。学院签字后交教务处分管处长签字、批准后,方可执行。执行结果要记录在案。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教学信息,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程信息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增强教学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多借鉴其他学校一些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四)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与他人的协调沟通能力。

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具有明确的服务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性质和本质。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热情地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要能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以专业的知识技能服务,使问题顺利解决。

(五)信息化平台运用(教学计划管理系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传统教学计划管理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情况。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给教学计划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主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来方便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的规范化、完整化基础上来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遗漏和误报。

(六)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与协调应变能力。

创新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探寻更有效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教学计划管理工作重在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总结,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既是教学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政策的执行者,又与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教师打交道。这就要求计划管理人员把政策的原则性与各项事务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如何优化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然而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对于教学计划管理理论上的研究还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新的理论的发现也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不断的发展中,创新和完善,乐于向其他高校学习,不断总结,借鉴他校先进的教学计划管理经验。虚心学习别人的精华,纳为己用,不可完全模仿,重在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计划管理工作走向高效、科学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系统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2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ning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e execution of "Student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student initiative and creative learning and enhancing of innovative spirit, innovativ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mbining with personnel training goals of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as well as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this study discusses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and puts forward to some suggestions. This study establishes the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Student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关键词: 创新性实验计划;过程管理;长效机制

Key words: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process management;long-term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249-02

1 背景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如: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意识弱等,为此,各高校和教育部均实施了“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也由此产生,在学校层面和教育部层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均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实施的目的在于解决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并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大创新性实验改革,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该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本科专业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践课程占有较大比重。根据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原则,我院该计划的实施也逐渐开展和深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不同的要求,在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与该计划申请的学生以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为主,学生以组织一个团队的形式进行共同申报,团队人员一般在3至5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独立思考科学问题、设计实验过程、实施实验计划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申请团队设置一名负责人,负责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每个项目均需要一名指导教师对计划项目进行指导,但是计划实施的主体仍然是学生,学生自主进行选题、设计、实施等过程,指导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从近几年的申请情况来看,我院申请对象总体以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为主,并且有向低年级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有些一年级的学生对该计划的热情十分高涨。我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根据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对该计划的规定进行申报,申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校级,每项经费1500元左右,另一个是部级,每项两万元,其中教育部拨付一万元,学校给予配套一万元。以上两个层面的经费均由学校从专项经费中设立。除此之外,每个计划均配备了一名指导教师,有些项目可能是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教师也可以从科研经费中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用于完成计划的实施。

2 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选题盲目 申请计划项目的主体是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基本没有接触到一些前沿的科学研究,对于科学问题的提出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法突出创新性的科学问题,或是提出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问题。同时,计划要求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有些教师从自己的科研领域出发,设定的题目和内容是自己科研内容的一部分,或自己科研内容的延伸。因此也就限制了计划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这一目的。

2.2 缺少有效的计划实施平台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也就决定了计划具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性质,计划的实施既是教学规律、教学模式的探索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科学研究潜力培养和挖掘的过程。但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很少开设学生科研素养的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体系,缺乏一个有效的教学平台。此外,计划是学生进行自主科学研究的过程,计划团队的组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发性,这样就不利于计划的有效实施。

2.3 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各高校及具体学院都制定了一些评价的标准,这也保障了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在我院计划项目实施的评价过程中,基本上是请学院一些相关的专业教师作为评委,各个项目进行答辩汇报,并进行结题验收,有些没有取得较好实验结果的项目可能就很难结题。大学也制定了一些奖励办法,如以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版面费有学校专项经费支出等。但是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学生重结果、重论文、轻过程、轻质量的状况,这样自然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 计划实施建议

3.1 重视选题过程的管理,严把项目筛选。结合导师和我院实际 我院是基础学科学院,导师众多,科学研究发展的十分迅猛,因此,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选题实施可结合我院导师和科研的实际,重在选题的引导。具体可以采取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领域自主选题和选择导师,与导师提出题目,学生个人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模式。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主体是学生,学生根据已经积累的专业知识、创新想法和感兴趣的方向自主练习导师进行计划项目的申请;同时,鼓励我院各专业导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领域,提出合适的题目和框架,让学生选择并自己完成包括组织实施计划、实验安排、实验设计等所有的申请书内容,导师从选题阶段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计划项目的申请中,对计划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引导。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能够保障题目的质量和计划的顺利实施。

3.2 加强执行过程的管理 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保障项目研究质量,学院实施了要求项目组定期向导师进行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利用项目中期检查,邀请多为专家作为评委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后续研究建议;同时要求参与计划项目的所有学生都要进行详细实验情况、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的记录;另外还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认真撰写中期检查报告。通过这些管理的实施,可以对计划项目的实施细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确保计划项目顺利、高效的完成。

3.3 理性看待项目结题,重在过程实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计划项目的实施重在学生的实验过程,而非以实验结果论成败,要理性看待项目结题。在计划项目结束后,能顺利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固然值得赞扬,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部分计划项目团队经过了辛苦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是只取得了部分实验结果,甚至个别的没有取得任何实验结果;或者在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实验方案,到结题时间了仍然没有摸索出合适的实验方案等等。但是要让学生体会实验过程、理解团队合作是最重要的,只要付出了努力,切实切身体会了实验过程,就值得肯定与支持。同时,对于项目的总结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项目交流,能够扩大计划的受益面和计划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提高“质量工程”项目的效果。

3.4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保障项目长效实施 为保障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长效实施,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不可或缺。在我院的实际情况中,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后,项目就结束了,没有对项目进行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评价以及激励。可以在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实施有效的激励制度。在学生层面,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并进行包括学分、成果等认定;在教师层面,可以考虑给予获得优秀项目的指导教师一定的奖励,同时将计划项目列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和老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积极性和保证计划项目的实施效果。

4 结语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因为参与计划的实施获得了很好的实践锻炼和科学研究训练而被保送到国内一流大学读研究生。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对实施过程的管理进行探索和完善,随着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过程管理、激励机制的不断实施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将从中受益,教学改革将不断深化,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志远,蒋芸,薛巍,张自力,周惟公.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及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30-35.

[2]廖声华,吴盛美,严拯宇.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的管理.药学教育,2009,25(3):17-19.

[3]施芝元,薛成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的理念与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9(1):63-67.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卓越计划 教师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 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6月25日,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在南京正式启动。金陵科技学院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被遴选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南京建设世界软件名城的战略部署,试点专业需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

对照“卓越计划” 的总体目标,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是最关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高校都加强了对教师的督促和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各高校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学术水平起着根本决定性作用。在诸多的管理模式中,教师评价体系是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教师晋升、教师考评、人才引进等各个环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追求,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①

1 现行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1 缺乏合理的工程教育教师培训机制

通过调查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院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发现各院校基本没有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制度。没有一系列的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各院校不能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或者企业、行业参与生产实践和科技项目开发,②再者各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大部分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尚未形成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机制。

1.2 缺失评价和激励工程教育教师的制度

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院校对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仍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且对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面临着不少困惑。如果学校在收入上向着“双师型”教师倾斜,则会导致出现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在职称晋升时具有行业背景、企业背景的教师优先,却导致评价效率低下;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如果学校优先考虑有两年以上(可累计)企业(或社会)一线实践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已被企业应用,效益良好;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验教学设备的设计工作,使用效果好等等,但实施起来都较困难,从而对工程教育的教师激励不够。上述措施都有其可取性,缺乏整体观,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激励制度缺失,从而阻碍了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1.3 评价主体片面,企业未列入评价主体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对教师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已采取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360 度评价法(即全方位评价法)。通过不同的渠道,按照不同的权重确定多元的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及院系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专家、同事、学生和教师本人等。但在众多的评价主体中,企业没有参与对教师的评价。而“卓越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并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所以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企业参与实施“卓越计划”院校的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已势在必行。

1.4 “卓越计划”特色没有体现

目前参与“卓越计划”的大多数高校对实施“卓越计划”的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没有强化,缺乏教育经验。而且实施“卓越计划”的院校对工程教育教师管理、评价、考核、培养等有相当一部分继续延用普通工科院校的模式,最为突出的,一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过低,甚至没有这一评价指标;二是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缺少对教师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等指标的评价。

2 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层面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都有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内驱力。自我正常的发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所以实施“卓越计划”的学校要与教师共同协商,使得教师的自我评价取向一致,从而使得教师主动反省而不是被动接受评价,教师经过不断的自我激励、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最终得到自我提高。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应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学校的办学层次、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等因素,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及其完结,以教师的学历、职称等为基本条件,重点发展性评价教师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胜任能力,通过评价对教师提出改进的要求与新的发展目标。

(3)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卓越计划”旨在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和目标,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交流有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所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最有发言权。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使自己能够胜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4)企业对教师的评价。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教师如何才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则要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参与工程设计、研发等实际工作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则由企业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组来进行,以着实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在企业参与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企业对教师的评价方案,企业对教师的评价工作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微观上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在宏观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评价工作。

2.2 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普适性与差异性并存的原则。目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出“卓越计划”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理念,反映不出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性。“卓越计划”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尽快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既要注重教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又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等。因此,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既要考虑到高等教育标准的普适性,也要体现出其差异性。

(2)适应性与超前性并存的原则。“卓越计划”宗旨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教师评价体系的指标与内容既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有超前意识,在培养、进修、晋升等方面为工程教育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引导和激励教师既要提升学历、职称、学术水平,更要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教师评价指标的设置要预测到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教育变革中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在调整完善中实现教师的发展,促进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3)静态性与动态性并存的原则。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师标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资格标准,如学历、职称、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二是动态的考核标准,不同的发展阶段工程教育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考核标准要注重参与“卓越计划”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工程解决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等。工程教育教师的认证应坚持资格标准静态性与考核标准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才会有序地发展、合理地发展、健康地发展。

(4)系统性和导向性并存的原则。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必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由若干指标组成,且每一项指标均具有明确的权重。指标体系既能体现高等教育教师的通用能力,又能体现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师的鲜明特色,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

(5)学校发展与教师自我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在构建和实施时,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需求,兼顾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我发展的统一,重在促进教师以自身发展带动学校发展。通过评价活动帮助和支持教师的自我发展,从而引导教师自我规划、自我反思,主动调控和完善自我,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3 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在制定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时要广泛征求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的意见,参考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人事考核的标准,将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行结合,更加注重定性分析与系统方法的应用。既要重视结果性评价,又要做到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强调工作完成的质量和工作发展的过程,要将教师岗位胜任能力与素质的表现进行全面反映。先选取一定范围评价试点,然后根据反馈结果修订指标体系,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结合研究与实践,初步构建的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分成三个层次: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 21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此体系只是教师评价的一个总的指标体系,所列指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指标内容需视参与“卓越计划”的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但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

4 结束语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长期的实践。金陵科技学院是首批“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之一,信息技术学院承担了软件服务外包试点工作,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注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合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IT行业背景、项目开发经验、敏锐的行业发展预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其与“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基本一致。目前信息技术学院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专兼职教师有39人,文中构建的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已在此范围内进行了试点,结果表明此教师评价体系比较合理,但仍存在诸多缺陷,说明教师评价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探索,着力解决关键性问题,不断思考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才会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从而真正实现教师评价的目标。

注释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城市规划;手绘;教改;表现技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6-03

《规划手绘表现技法》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应用性。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手绘表现技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视觉审美修养、锻炼学生专业表达能力等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手绘表现的工具与技法,掌握规划设计手绘的主要类型和各自的表现技巧,掌握几种详细规划的表现技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高等院校当中,存在着学生盲目追从和依赖计算机制图、表现,忽略用手绘的表达方式来探索与表现自己创作思维的状况。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束缚了创意思维的综合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城市规划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教学危机,对其进行教学方面改革和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是具有深远的教改意义的[1]。本文作者通过几届的教学实践,在分析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重要性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人们通过思考、表达和规划实施的一系列设计过程,来达到不断完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如果我们要将思考的内容转化成现实的设计成果,则需要一套表达设计思想的表现方式,如:草图构思、建筑专业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图表现、施工图设计、模型表现以及电脑动画等多种表现方法。而在众多的表现技法中,手绘能够快速的将构思内容表达出来,并反映出作者的艺术修养[2]。手绘表现不但可以进行设计训练,收集整理资料,表达设计理念,也可以提升设计者的艺术审美能力,同时还是形成个人化设计风格的有效途径。因此,手绘表现图不仅是设计思想表达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独立的艺术价值。通过对手绘效果图课程的不断学习,学生能积累大量的艺术素材,使个人的艺术修养全面提高[2]。手绘表现图既可以作为设计初期个人化的构思研究图,充分运用到规划设计的思考环节上,也可作为设计过程中的方案交流图,还可以作为规划设计方案的最终表现图提供给客户。与电脑制图比较而言,手绘表现更自然,更具有感染力。手绘表现的练习在设计创作的自由性、主动性方面有着巨大的帮助,能够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唤起其设计的欲望。因此,在第一堂授课时就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规划设计离不开好的创意,手绘草图就是规划设计的基础,良好的绘画基本功加上长期的练习和大量的设计实践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特别是在设计创意与表现训练过程中,应避免过多依赖计算机。

手绘课程的学习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幅优秀的效果图背后隐藏着无数张草图和推敲方案,更隐藏着无数个结构的详细尺寸图、解剖图与分解图。这些均是手绘效果图课堂上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生涯中培养和锻炼出正确的设计方法[2]。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但又与美术基础课程有一定区别,该门课程应是规划专业知识与手绘基础知识的结合,专业性强,因而该课程的教学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之上。对于五年制的城市规划专业而言,手绘课程的前修课程应有美术基础以及城市规划专业相关课程。而传统教学在一年级或者三年级进行《规划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过早或过晚的教学时间安排,均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手绘基础知识的结合和掌握。

2.教学未区分建筑专业、景观专业、规划专业表现之间的差异性。规划专业、景观专业、建筑设计专业三者联系紧密,在表现技法上也具有很多相同点,如表现工具、表现元素等。但它们之间侧重点仍存在区别,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以建筑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表现内容,专注于建筑本身的比例、尺度、优美的形象、完善的功能;景观设计是对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主要对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及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专业分工基础是场地规划与设计,指导环境建设及建筑物(构筑物)建设;城市规划专业表现为战略性,侧重于宏观,以社会、经济、环境要素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城市或区域层面为对象。专业侧重领域的不同,在表现内容上也有一定区别,但大多数情况下,规划专业手绘教学未能区分三者侧重点,选用教材及教授内容也无差别,常会让学生找不到专业重点,不知从何学起。

3.为了表现而表现。规划专业学习手绘的目的是为了将规划设计方案便捷的表达出来,因此方案才是表现的精髓,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表现上,致使学生认为手绘就是如何将图画好看,花大量时间在表现上,而忽略了规划设计的精髓其实在于方案[3]。

三、教学改进探讨

对《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在教学中的时间安排、教授内容、教授方法等问题做出了教改方法探讨。

1.课程设置时间安排。针对城市规划专业为五年制专业的特点,《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较为合适。因该课程属于基础课程,但又有别于美术基础课程,因此应设在第一学年的基础美术课之后,第三学年的专业课程之前,为《居住区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课程做好前期准备。

2.教授方法。《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分为表现技巧理论讲解、教师示范加上学生动手训练三个步骤。教学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视觉审美修养、锻炼学生专业表达能力。在教学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美术基础现状。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基础不够好、不愿动手等问题,认真研究如何贯彻多方面素质教育,使学生想动手、愿意学、学有所得。对于刚刚叩开规划设计之门的学生来说,了解课程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教材的示例外,用演示室内空间、景观环境、建筑设计等各种类型的手绘表现图,引导学生感受手绘表现的快速、生动的独特魅力,启发学生表述各自对于设计的感想,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整个教学过程有个可喜的开端。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如一堂课的教学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首先有针对性的讲解手绘技巧理论,然后教师现场演示所讲内容,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绘画过程,最后学生自己再练习一遍,遇到问题及时询问教师。同时,学生之间也可相互观摩。对于教授内容较多,较复杂的内容,如平面图、鸟瞰图等,现场演示会花较长时间,教师可提前绘制,并将重要步骤图纸扫描打印出来,贴在课堂上让学生观摩。

3.教授内容。进入该门课程之前,通常存在学生手绘基础较差,特别是对线条、透视、构图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弱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基础训练以及加大训练强度,严格要求学生每周课堂外完成至少四幅手绘作业。总平面图、透视图是规划项目里重要的表现图纸。因而课堂教学时采用由简到繁的顺序,先对平面图、透视图里的元素进行分解,单独练习。如重点练习平面乔木、灌木、草坪、水体、铺地、石材、木材等内容,然后进行小平面、小透视练习。待大部分同学已基本掌握绘制平面、透视技巧后,再进行总平面、鸟瞰图训练。在对某一单项教学时,也要求学生讲究步骤,避免一蹴而就。如对于局部平面练习,应将线稿画好,再上色(如图1、2)。为避免一次上色不够理想,可将线稿扫描存档备用。

在工具应用方面,针对规划专业特点,重点教授彩铅和马克笔。彩铅大部分学生能较快掌握,而马克笔相对较慢。因马克笔具有笔触较宽、渗透性较强等特点,在笔触大小、长短、方向,以及色彩调和等方面较难控制。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时,应多花时间在笔触的表现、色彩叠加与笔法训练上。教学内容除了对基础、基本元素训练外,还应引导学生重视表现与图式语言、设计构思等的结合,不能为了表现而表现。因而在接近期末的教学时间段,加入城市规划表现成果与快速设计内容,即快题设计。在该门课程教学里,快题设计主要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设计和城市广场设计,重点训练居住区规划设计表达。要求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所包含的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分析图、透视图、鸟瞰图等图纸的绘制,以及排版等。

4.考核方式。《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实行结构评分考核方式。结构评分平时练习成绩以及期末图纸成绩,分别占30%、70%。

课程期末图纸设计以一个居住组团为题目,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彩铅、马克笔等工具,结合规划专业知识,将住宅区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局部透视图、鸟瞰图等在至少两张A1图纸上表达。要求图文并茂,排版合理新颖。

四、结语

《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引导性,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绘画的热情以及相应美术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对规划从业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教学工作者,应摒弃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重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改进,帮助学生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打好基础,以此实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菊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手绘教学的研究与探析[J].科教导刊,2001,(7):38-39.

[2]潘景果,姚玉娟.手绘效果图课程教学的新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1,(1):124-125.

[3]柯培雄.手绘快速表现技法是设计师必备的专业技能[J].武夷学院学报,2008,27(1):93-95.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计划教育;思想市场;自由思想;计划思维;高等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17-07

当前是一个口号和标签盛行的时代,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伴随教育口号的不断推陈出新,有价值的教育思想逐渐被稀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常被各种口号所左右,在政治或经济口号的引领下,高等教育改革者鲜有自己的思想。从“中国特色”到“现代化”,从“新常态”到“供给侧”,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经常充斥着政治正确和经济正确的口号。“以所谓新词来冒充深刻奥义。似乎精神是呈现于重新命名中一样。人们往往立刻被惊人的语言所抓住,直到滥用这一语言或者被揭穿假面具为止。为了在教育的混乱中寻找到一种形式,语言的还原也需竭尽全力才能办到。这样,今天的教育现象或是充满任何词的不可理解的、淡而无味的谈话,或是以语言性取代现实性”[1](P24)。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深化”,也一直在强调“全面”“综合”,每隔几年也总会有新的改革举措推出,但直到今天我高等教育体制的根本问题依然如故。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的体制问题切入,牢牢抓住改革的窗口期,重塑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计划教育:高教改革的难言之隐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其本身也是最重要的成果,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计划性”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特征。目前,社会各领域没有哪个领域比教育领域的计划色彩更浓厚。在现代教育史上,拿计划经济的观点和办法,应用到教育上面,以形成所谓“计划教育”,尚属少见[2](P1)。因为“一件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政府‘计划’得越多,个人计划就变得越困难”[3](P98-99)。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活动,高等教育的整齐划一是灾难性的,它即便不会摧毁高等教育也会使教育本身失去活力。在我国基于教育体制与国家体制的一致性,计划教育已成为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相信,在一个有计划的社会通过有计划的教育能够把某些特定的价值观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从而实现长治久安。表面上,政府通过选择教育内容和考试方法,设计教育制度和组织架构似乎可以控制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其服从权力的安排,但实质上代价巨大。“要计划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未必有多少困难,计划一个小社区生活的也较少。但是,随着计划规模的增大,对各目标的优先顺序的意见一致程度即趋于减少,而仰仗强力和强迫的必要性则随之增大”[3](P234)。就历史来看,的确曾有某些国家在某个时段通过计划教育有效控制过国民的思想,但思想的本质是自由流动,不可能永久被钳制,控制得越严、累积的压力越大就会越危险。明智的做法是在思想市场上,让观念自由地流动。就像商品的自由流动会增加社会的净福利一样,思想的竞争也会自然淘汰那些危险的想法。

在计划教育的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计划”。对于“计划思想”的痴迷反映了我们的一种“罐头思维”,即依靠语言的习惯来逃避思考的痛苦[4](P67)。人类社会在思想领域很难整齐划一,为了统一思想而强行制定的计划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一个城邦一旦完全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整齐划一便不再是一个城邦了,这是很显然的。因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若以倾向于整齐划一为度,那么,家庭将变得比城邦更加一致,而个人又要变得比家庭更加一致。因为作为‘一’来说,家庭比城邦为甚,个人比家庭为甚。所以,即使我们能够达到这种一致性也不应当这样去做,因为这正是使城邦毁灭的原因”[5](P55)。城邦如此,大学就更是如此。如果先计划然后改革,改革的结果也就是计划的结果,改革本身会失去意义。

根源上,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计划盛行源于集权的管理体制。权力本不是坏事,但过度的集权就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权力的集中不仅意味着权力的转移,而且会改变权力自身的性质。“把从前许多人独立行使的权力集中在某个单个集团的手里,会使权力膨胀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影响极为深广”[3](P161)。绝对的权力之所以会绝对地导致腐败,既是因为人性使然,更是因为权力的本性使然。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都需要权力,但权力的配置最好是分散的,以便通过权力制衡权力。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优点就是通过竞争制度把权力分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对人的直接支配[3](P162)。市场竞争虽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制度,但如果没有竞争性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领域无论如何改革都将缺乏活力。“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集,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1](P24)。在我国,由于政治和行政权力的主导,计划教育在本质上是反竞争的,但同时由于某种制度性原因,在计划教育体制下,畸形的竞争又十分激烈。这些竞争不是高等教育或大学的自发秩序使然而是政府的某种指挥棒在起作用,是为计划而竞争,竞争的结果只会强化政府对于计划本身的偏好而非促使政府废除教育中的种种计划。“用增加竞争的方法来促长学术或思想创作可以有好的效果,但如果那竞争的准则选择得不对,例如算文章数量与学报排名,加上墨守成规的评审制度,则会导致悲剧性的发展”[6](P76)。当前由于计划体制的束缚,很多由行政权力人为制造的竞争,由于竞争准则的选择不当,正在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入危险境地。比如,当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为了争取有利地位,各省市和各大学对于大学和学科排行的竞争趋于狂热。但事实上,无论大学排行榜还是学科排行榜都主要是市场导向的而非学术导向的。大多数排行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排行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进而在市场上获得收益,而非为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提供专业性的建议。

在西方,一流大学的兴起通常与思想或理念的创新密不可分,一流的大学大多会在大学的思想史上留下独特的印记。反观我国,计划思维和集权体制阻碍了思想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大学的好坏通常由权力资源的集中度高低决定,与办学思想的相关性较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虽然一直倡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但因为没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涌现,所谓的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只能沦为口号。“从历史上看,人们总是在有教育改革的实际可能之前,先已经感觉到教育出了问题,因此需要改变。但是,在替代性的理念或可能性出现之前,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当今中国的教育也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是感觉到它必须改变,但怎么改变,什么是替代的模式,甚至是否应该寻找替代模式,都还是意念模糊,悬而未决的问题”[5](P127)。在我国,政府的文件一直主导着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大学校长很少能有自己独立的办学理念。改革实践中大学校长办学思想的重要性被忽视,对于政府种种计划的服从被放在第一位。伴随着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文件的出台,一些政治话语被径直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成为高教改革的指导思想。比如,当国家在政治上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就会要求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当经济改革中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稍后高等教育改革就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政府这边一提“深水区”“新常态”“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领域也会积极跟进。这种状况的反复出现反映了我国高教体制的某种困境。具体来说,在计划教育体制下,由于原创性的改革思想缺乏生存空间,牵强附会的语言创新便会成为遮羞布。为了掩饰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的贫乏,当前大学里各种新名词、新口号层出不穷,但灼见贫乏。“从基本的意识出发,为了在一个时代里立足,人们把这一时代作为一个新的世界,在其中旧的一切再也不够用了,因此,人为了使新的东西发挥效用,非常乐意地为新东西命名,如新的思想、新的生命感、新体育、新的客观性、新的经济领导等等,似乎一加上新的字样,就具有良好的价值判断,而不是新的则只配有贬低的价值”[1](P118)。当然,反对高等教育改革简单的移植或模仿政治话语,并不意味着政府的文件或领导人的思想绝对不能用来指导大学的改革,而是必须有个限度。现有制度环境下,对于校长而言,放弃个人思考,服从政府的计划安排,紧跟政府的意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理性”选择。最终,每一位校长的理性选择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高等教育的改革在计划教育的泥淖中积重难返。

二、思想市场:重启改革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由于思想解放的缘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一度取得较大进展,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大学校长。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各种计划和工程的反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愈来愈缺乏想象力。近年,为了掩饰观念上的落伍和思想上的贫乏,对语言的精心改造或包装成为高等教育界时髦的行当。比如,为了和“大学理念”相对应,我们发明了“大学制度”,然后比照“现代企业制度”又推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稍后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又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但事实上,“大学”(university)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制度”,“大学制度”的说法在语用学的意义上已稍显多余,而“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个概念如果脱离了中国的语境,即便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同行也会不知所云,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修辞。所谓“现代”在价值上通常会追求一种“普遍性”,而“中国特色”则强调“特殊性”,“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就意味一种既普遍又特殊的大学制度。再比如,为了对应我国特有的行业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我们发明了“综合性大学”,为了拉近与研究型大学的距离,我们又发明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为了追赶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又提出了“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等不同说法。这些用语看似新颖,实际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没有清晰的含义。概念的混乱反映了实践的混乱,实践的混乱也就意味着改革内涵的空洞化。“随着这种过程的继续演进,全部语言的意义逐渐被剥夺而文字则变成了空壳,失去了任何具体的内容;它们既可以表示一件事物的正面,又可以表示它的反面,它们之所以被使用仅仅是因为仍然附着在它们身上的感情联系”[3](P175)。当前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刻的教育思想作为改革的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有逐渐沦为口号式改革的危险。空洞的口号只是改革的伪装,对于高等教育实践很难发生作用。“就像黄鼠狼能吸空鸡蛋而不留任何痕迹一样,这些词也可以使它们所限定的任何词失去含义,而表面看上去却丝毫未损”[7]。为了改革或宣传的需要,我们可以发明概念,也可以更新口号,但如果不能改变大学的现实,口号终将是口号。更可怕的是,教育口号喊多了,我们会自我麻痹,把美丽的语言当成形势一片大好。事实上,“重复可以把最崇高的用语变为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把最杰出的作品变为索然无味的老生常谈”[8]。改革的口号或许可以暂时满足人的想象,但口号本身绝对无法自动成为现实。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没有创新,只要我们仍基于错误的主张改造大学,大学就只能像惯例一样存在,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革。大学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和育人。为了追求真理和育人,大学的研究必须侧重基础,且强调研究本身的教育性。“大学教育是通过参与大学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深具内涵的自由。大学的第一个原则是研究和教学的统一,第二原则是教育与培养过程的统一。从事研究和学习专业知识不但具有增长智能的功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体的意识,以及发展科学研究的态度”[1](P167)。对于大学而言,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是为了发现自然的规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则是为了传世的思想或理论。大学的天职是追求真理,责任是解释现象而非解决问题,大学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议,但政策性建议必须基于科学的研究,而不能以大学的身份为政府的政策“背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超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必须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而不是眼前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小撮在思想创作上有成就的人,社会的经济发展会走进一个死胡同,早晚会受到严重的局限约束”[6](P38)。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决策多着眼于局部的、眼前的利益,短期的计划性和目标导向性较为明显。按这种模式运行下去,我国大学短期内也许就可以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和学科排行榜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但若没有自由的思想市场,没有足以传世的思想可以融入人类的文明体系,就不可能诞生真正伟大的大学。

我们知道,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政府对于思想的控制都有现实合理性。“在一个缺少灌溉系统无法生存的社会里,任何政体都不得不确保灌溉系统的完好无损。任何政体都必须动用武力保存自己而不至于被颠覆”[9]。但需要注意的是,真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积极通过制度建设来鼓励思想市场的竞争。当前由于自由思想市场的缺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缺乏想象力。改革过程中为了维护现有制度的合理性,人们选择将危险往后推。为了维持暂时的稳定,高等教育领域的很多改革都以不改变现有制度安排作为前提。我们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强化政府对于大学的控制而不是驱动整个高等教育向真正好的制度去转型。在思想市场上,评价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不是好的制度,不是说在这种制度下,大学科研论文的产出率或高被引率,而是对于人性的培养。有时候一种不好的高等教育制度也可以导致较高的论文产出率,但归根结底,一种好的高等教育制度除了要有发表效率之外,还要符合制度伦理的考量。就像好的国家制度要有利于实现人的尊严一样,如果一种高等教育制度强迫或诱使学者生活在恐惧和顺从之中,无论的效率有多么高都不是一种好的制度。“大学改革的实质是为了能够系统完整地体现其目标,因此,对我们的大学目标只作一些调整、修饰或变更最终会是一场空欢喜,除非大学自身已开始明确无误地、坚决果断地、名副其实地重新认识其使命”[10]。当前有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但事实上由于改革本身完全由外部目标所驱动,不涉及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实质上更像是“以发展代替改革”。比如,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尝试在我国大学和学科发展中引入国际视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绝对必要,但在竞争准则的选择上对于世界大学排行榜和学科排名的过度“迷信”必须警惕。排行榜意义上的“一流”绝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真正含x,作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明确,经过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在制度与理念、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首先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样的世界一流学科。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的绝不只是排名的一流,而是大学和学科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学科和大学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贡献,尤其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应有贡献。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只讲结果,不问原因,只有成败,没有是非,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和学科排名迅速上升,这种局面也终将是表面的、暂时的,不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海外人才引进,加之各学校对的重奖,我国的某些大学和某些学科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和学科排行榜上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甚至是前列,但如果我们的大学理念与制度没有更新,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问题没有解决,这种排名的提升将很快会遭遇瓶颈。经济学上对于国家的发展有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大学的发展同样也有“中等水平陷阱”,即如果体制的问题不能解决,自由的思想市场无法形成,大学自身无论如何努力,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都将无法持续提升至顶尖。具体而言:高等教育改革中硬件条件的改善、经费投入的增加和体制改革的进程将共同决定我国大学最后可能达到的高度。如果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即便有再多的经费投入,我国大学的水平也不可能持续上升,而很有可能进入平台期或落入“中等水平陷阱”。一流的大学需要自由的社会和民主的政府。真正的高等教育改革应是大学“自由地改革”而不是“被改革”。如果政府自身不改革,仅仅试图通过重新设计高等教育改革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教育机制从来就是政体的一部分,这不是说,所有的教育体制都是由国家政府权力所控制,而是说,教育机制的存在形态――能否独立,独立到什么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国家政府权力意志――是由政体所制约的”[5](P201)。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始终是计划取向的,缺乏思想市场的自由竞争,那么“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改革再出发:以自由思想纾解计划思维

对于高等教育改革而言,思想自由至关重要。除非能够自由思想,否则不可能进行有效思维[4](P250);而除非有效思维,不然不可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当然,对于重塑高等教育改革,自由的思想市场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绝非给予了思想的自由,就必然会产生自由的思想市场,亦绝非有了自由的思想市场就一定可以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成功。思想的自由仅仅在于保障那些可能传世的思想不被人为的扼杀,自由的思想市场也只是防止极端的计划体制可能引发人对人的直接控制。当前由于功利主义哲学盛行,在政府和大学的价值序列上,实际的利益总是优先于思想的自由。现有制度框架下,大学习惯于被政府计划好的改革所推进,有限的自由经常被肆意挥霍,甚至滋生腐败。当然,人类生活中完全排除计划也是不可能的。计划原本就是人类理性的一部分。关键是要明白什么事能够计划,什么事不能计划。需要计划的事若不计划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样,不可计划的事若强行计划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灾难。“按照理智的判断,我们可以分辨出两种计划:一种是在特定情况下不可缺少的细节安排,另一种是对一个无法达到的整体进行全盘计划,后一种计划是会造成灾害的。与此相应,我们也可以分辨出两种活动,一种是在人类能力范围内的自由施展,另一种则是在虚构的空间肆意妄为”[1](P22)。近代以降,受启蒙运动的影响,科学主义逐渐主宰人类的生活世界。理性力量的扩张导致了传统的祛魅,计划的思维开始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科学被建构出来以便为那些不可计划的计划寻找科学的依据。计划的盛行,除了理性主义之外,还和权力的过度集中密切相关。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所需要的不仅是理性和科学,更重要的还是权力。因此,计划的思维与集权的体制总是分不开的。在集权管理体制下,计划具有不可避免性。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理性的自负”和“权力的集中”使政府制定出的教育计划大大超过了应有的边界和限度。由于计划体制极为复杂的利弊已经完全湮没在精心设计的程序中,计划的危机被一种自称为科学的计划方法(规划或战略规划)所掩盖。尤其严重的是,由于政府的兜底和既得利益者的支持,整个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中由于计划思维可能引发的种种危险视而不见,似乎忘记了除计划以外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行动方式。

当前计划的烙印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表面上,似乎大家千方百计要把高等教育办好,但实质上,不过是通过权力自以为是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定好了时间表、路线图和目的地。“不间断地制定计划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这里并不反对做计划,而是反对指导制定计划的错误意识倾向,以及反对那种想把不可知的一切拉入计划之中的做法”[1](P29)。同样,我们反对计划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反对一切教育计划,更不意味着支持高等教育中的无政府主义,而只是意味着对于高等教育领域哪些可以计划,哪些不可以计划要有清晰的认识。“好的制度是竞争出来的,没有什么圣贤或理论家可以预先制定出‘好’的制度”[11]。遗憾的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是该计划的没有计划,而不该计划的则事无巨细地加以计划。而一旦实践中某个教育计划取得了些许成效,就会被管理者作为经验迅速推广到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其结果,计划性与功利性相互叠加,越计划越功利,越功利越计划。“可以加以计划的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项成果终使人们看不到对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首先是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引下,即对将来生活有用与未来职业作准备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因此,就不断地在课程中塞进更多的材料,增加专业,直到学校分裂成许多专业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将来生活职业的不同任务为宗旨的。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精神的传授、对教育团体的信仰都越来越不起作用。到处都是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在各专业之间展开了激战,以及为满足专业精细化而降低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1](P32)。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原本在于唤醒人的自由精神,张扬人的天性,丰富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为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性不被计划分割,我们应以自由的精神去领导所有的计划或为竞争而计划而不能以计划去控制人的思想自由,去避免必要的思想市场的竞争。

由于计划体制的束缚,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回避了根本性的体制问题,而将希望寄托于政府的种种宏伟“计划”上。期待在根本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有计划的改革促使杰出人才和优秀成果大量涌现,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宏伟目标。这种计划思维存在极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如果不触及根本性的体制问题,如果不能建立起一个自由的思想市场,英明的校长和杰出的科学家即便会有,也极可能是偶然现象。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曾透彻分析了极权主义体制下为什么总是“恶人”执政。“能够诱使那些按我们的标准看来算是好人的人们去追求极权主义机构中领导地位的东西很少,而阻止他们去那样做的东西却又很多,对那些残酷无情、寡廉鲜耻的人们来说,仍然存在着这样做的特别机会。他们要做的一些工作,其恶劣性是没有人会怀疑的,但是为了某种更高的目的,这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还必须做得同任何其他工作一样熟练,一样有效率。由于有些需要做的工作本身就是坏事,是所有受到传统道德教育的人所不愿做的,因而愿意做坏事就成为升官得势的门径”[3](P167)。现有教育体制下,官本位和行政化主导大学的逻辑,无论校长还是学者很难以学术为本,以育人为本。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当现有的制度安排将资源倾斜于行政权力,那么学术和育人的重要性自然会下降,追逐权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大学原本是一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对于思想和自由的追求理应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但由于计划体制对于集权的偏好,在强制-服从模式下,为了安全而放弃自由,为了利益而牺牲思想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选择。随着知识分子价值偏好的改变,加之制度同型性,大学的生态会迅速改变。“制度结构一旦相似,参与者个性中的精神结构(psychic structures)或者规律(regularities)就呈现共性,在学校或者其他工作场所中,如果个体的时间在制度中度过,并且这些制度控制着有效的奖赏和惩罚时,个体的精神结构或者规律就更加相似”[12](P91)。受制于既定的行政隶属关系,我国的大学和政府无论在制度还是观念层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在政府的眼中,大学校长是其任命的官员,需要听政府的话,并对政府负责。而大学校长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也多会继续沿用官本位的逻辑,以利益吸引那些一心追逐利益的人,以别诱惑那些希望得到行政级别的人。其结果,坚守大学精神的知识分子会逐渐地远离大学的核心地带,没有坚强信念的“利禄之徒”会逐渐控制了大学的要害部门。在升官发财与思想传世的博弈中绝大多数人不可避免地意志薄弱。

为了摆脱体制的困境,首先要解放思想。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思想是自由的。“在社会演化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不可避免的是思想”[3](P72)。重塑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直面体制问题,而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要以自由思想来纾解计划思维。“言论自由,学术思想自由,是人类自由的最后堡垒。只有靠着此一堡垒,才可以为人类留下无限生机,才可以使人性保持其无限的可能性。现代的政治家,多半根据教育原理去谈教育方针,而不轻于根据一时的政府要求去规定一种所谓‘计划教育’”[2](P2)。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集权管理体制依然没变,高校根据政府的文件办学,在政府的精心设计下进行改革,几乎成为一种惯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在经济领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已经不可逆转,但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计划教育的体制依然根深蒂固。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制度安排比其他制度更要倚重更广泛的制度环境,即政治体制。一个国家的制度环境中如果缺乏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要创建一所优秀的大学、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就会举步维艰,而大的制度环境中一旦建构出符合大学传统的制度安排,一流大学的创建和杰出人才的培养就会容易得多[12](P180)。实践表明,在自治与自由的制度环境下,人的天赋才能兑现,而在封闭应试的制度环境下,即便是天纵之才也会夭折。当前我国的制度环境中,符合大学传统的高等教育制度安排尚未形成,大学及其学科领域的划分、学术工作的程序、学者的社会角色等都还极其特殊。政府对于大学的支持更多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由于政府垄断着资源和权力,政府的计划性导致大学改革的被计划,大学的改革完全被政府所计划。“什么地方计划和知识独行武断,对精神价值大张挞伐,那么这些计划和知识就必然变成自身目的,教育就将变成训练机器人,而人也变成单功能的计算之人,在仅仅维持生命力的状况中人可能会萎缩而无法看见超越之境”[1](P35-36)。近年,随着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大幅增加,计划思维更是“无孔不入”。政府的每一笔投入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一个庞大的计划。为了能在政府主导的种种计划中分得一杯羹,高校内部又会采取目标倒推,提前计划,四处攻关;与此同时,上行下效,高校也会模仿政府推出各种各样的配套计划。其结果,计划像密不透风的墙一样,严重伤害了大学的自治和学术的自由。各种各样的计划,让大学和学者自顾不暇。一个个宏大的计划既为我们绘制了宏伟的蓝图,也扼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可能世界”。对于大学而言,改革的前提首先是对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追问,但当前在资源的诱惑和权力的强制下,大学自身逐渐丧失了反思的能力,就范于政府的种种改革计划。大学的成长或学术的发展有客观的规律,期待过高,改革过急,无异于拔苗助长。学术不同于体育运动。大学也不是奥林匹克的竞技场。以计划为核心的举国体制也许可以用来奥运会夺金,但可能不大适合用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真正伟大的科学发现从来不是计划好的,真正伟大的大学也从来不靠人多或论文多取胜,甚至也不是简单的金钱付出与回报。高等教育的繁荣需要的是自由的思想市场而不是种种计划。

参考文献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徐复观.青年与教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3] [英]弗里德里希・奥克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 [英]斯泰宾.有效思维[M].吕叔湘,李广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 徐贲.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

[6] 张五常.科学与文化:论融合中西的大学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7] [英]弗里德里希・奥克斯特・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4.

[8] [美]巴尔赞.艺术的用途和滥用[M].严忠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86.

[9] [美]列奥・施特劳斯.古今自由主义[M].马志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49.

[10]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工科 教学计划 制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指出:“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各大院校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之后,教学计划无论是编制形式还是其具体内容都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让教师、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教学内容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安排有章可循。下面就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社会的一些反馈情况对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探讨。

1 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程序

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程序: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学习、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教务处提出本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及要求;由院(系)主持制定教学计划方案,经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审议,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主管校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以确保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深刻理解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规定

借鉴国内外高校之经验,掌握本学科门类科技前沿研究动态,在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管理原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教育部颁布的学科门类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基本要求,充分结合本校学科优势与教学特点而提出的一份如何编制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显然这是各专业人才培养蓝图设计的指导书,应当既有理论蕴涵又有实际指导价值的顶层设计,实现教学计划与时俱进。

3 确立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来制订的,因而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各层次、科类培养目标,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基本素质的全面要求,体现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特色。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强调指出:“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制订整体优化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首先要处理好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各层次间知识的衔接。其次,整合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发生。对于同类专业间的共同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

目前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是一个指导性计划,学生以教学计划为指导,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等自主地、灵活地安排学习进程,选择课程。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课程组合便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课程体系。为使学生既系统地学到专业知识,拥有宽厚的知识功底,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梯度,凸现课程发展的宽口径、兼容性、弹性化、开放性和实践性。

4.1 宽口径

我国的本科专业设置,一度分得特别细,基本上按照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来分。由于本科教育教育不象研究生教育,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比较细而专,本科教育是打基础,专业分得过细势必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十分有限,就业面很窄,可迁移性差,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基础课程教育不仅是构成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温床。既要加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又要重视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还要突出学生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2 兼容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这就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科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淡化专业界限,考虑知识结构的纵横网络关系,增加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重组,避免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和堆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连贯性与各学科知识、技能、过程的相通性,加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设置综合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其中,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切忌将新知识机械地叠加或简单地按照相关专业的课程。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

4.3 弹性化

社会发展千变万化,人的需求多种多样,各校校情千差万别,只有建立弹性课程体系才能以变应变。弹性化是指课程体系有可选择的弹性空间,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个人潜能、兴趣和爱好的余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如大型综合课、小型独立课、专题研究课等;压缩课内时数,给学生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设置辅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和重修课程以及分层次设置和分模块设置课程等都可以增加课程体系的弹性。

4.4 开放性

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外界信息的接纳和课程体系本身的开放状态。课程体系对外界信息的接纳是指体系能根据外界信息的变化随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充实、更新和变革。课程体系本身的开放状态,一是同一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各课程要素之间相互开放、相互融合,打破传统的各课程要素的知识内容自成体系的封闭性,避免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出现重复现象;二是校内各专业课程体系相互开放,打破专业限制,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三是打破各高校甚至职教、普教、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和国外教育彼此隔绝的状况,构建相互开放的立交桥,实行学分互认。全方位的开放,将从根本上打破封闭,形成良性吸纳和互动机制,扩大学生视野,培养适应面广、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5 实践性

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学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确实保证必要的实验时数和实习周数,使之达到基本要求,不能因学时减少而削弱和降低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

近几年工科专业相应的实践环节有所加强,这反映了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和教学改革的成效现在工科学生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多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或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内容十分丰富,作用也十分明显。

高度重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检查监督教学计划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教学设想及课程体系,那么执行并实施教学计划也应是严谨、有效、一丝不苟的。既要鼓励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反映出的科学思想去创造性执行与实施,又要谨防和克服各种随意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计划的科学设想和目标。因此,教学计划执行与实施过程管理的根本任务是调动教、学、管的积极主动性,重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检查监督,保证教学稳定、有序、高质量地进行。

总之,教学计划管理是一项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特征的教学管理工作。它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因而需要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其相应理论作指导,特别需要哲学高度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需要有长时间的、大量的比较教育研究和资料、经验积累作基础;当然也更需要有一支教育思想水平和现代化教育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尤其重要的是要以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去组织教师完成编制、执行与实践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搞好教学计划管理。

参考文献

[1]冯志敏,叶宏.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2(3):44 ~46.

[2]段东红,张忠林,刘世斌等.化工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J].化工高等教育,2004(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