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范例6篇

剖宫产术范文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并提出改良。 方法 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第2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两组腹腔粘连情况、有无腹壁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

关键词 新式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腹腔粘连 改良

新式剖宫产术是由1988年以色列的Stark医院改进而来,该术式与经典的子宫下段剖宫产主要不同之处是子宫肌层一层连续缝合,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自新式剖宫产普及以来,产科医院对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等了解甚少,并存有疑惑。我院自1998年开展新式剖宫产至今,陆续有20例首次新式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要求剖宫产,从而对20例再次手术者进行研究,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加重粘连。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自1998年开展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而首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皮肤横切口)同样须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首次及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显著性,首次剖宫产术后切口均为甲级愈合,两组产妇距上次手术时间最长为46个月,最短为20个月;两组产妇的年龄、肥胖程度、并发症及合并症均无明显差异,而且除首次剖宫产外无其他腹腔手术操作史。

1.2 方法 通过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手术,对比腹腔粘连情况、开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麻醉:两组产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粘连情况 研究组20例中有14例粘连,其中严重粘连8例,切开筋膜后,无法轻易分离腹直肌,部分腹直肌直接与原子宫切口致密粘连,无腹膜层,但均无膀胱上移现象。对照组20例中有10例粘连,但每例开腹前均可见解剖清晰,粘连均为膀胱上移至原子宫切口处,而不能轻易下推,再次手术如子宫切口再裂伤,则极易延及膀胱。两组产妇粘连严重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产妇手术的各时间情况 开腹时间研究组为(20.1±8.6)min,对照组为(10.1±6.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取出胎儿时间为(21.3±6.0)min,对照组为(16.2±5.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0±5.0)min,对照组(45±5.0)min,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自1996年以色列Stark医生来我国介绍了The Misgar Lacdach Meihod剖宫产术,即新式剖宫产术,采用了Joel-Cohen切口,对皮下脂肪采取撕拉方法,使行走在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特别是保留切口两侧粗大的腹壁浅静脉,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开腹到胎儿取出时间。与经典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主要不同点是:(1)打开子宫下段腹膜后未下推膀胱;(2)子宫肌层采用一层连续缝合;(3)不缝合脏、壁层腹膜 [1] 。由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此种术式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但当时对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存有一定的顾虑。

经过近8年时间,各地有关再次手术的报道均提示不缝合壁层腹膜较缝合壁层腹膜粘连少,而本研究提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引起严重粘连,即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分离粘连时间长,对腹直肌损伤大,与经典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开腹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而手术开始至取出胎儿时间却无统计学差异。从表1可看出,因经典子宫下段剖宫产常致膀胱上移至子宫切口,开腹后打开子宫腹膜反折,下推膀胱困难,故虽然开腹时间相对较短,但手术开始至取出胎儿的时间长。以上研究表明,经典子宫下段剖宫产由于下推膀胱使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并使膀胱上移而给第2次剖宫产带来困难,而新式剖宫产术中不下推膀胱与子宫分离,减少了对膀胱及膀胱前筋膜的扰乱和损伤,为第2次剖宫产提供了方便,这是显而易见的优点。但不缝合壁层腹膜而致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粘连,也较常见,从本研究表明如新式剖宫产缝合壁层腹膜则第2次手术时间缩短,也减少了对腹直肌的损伤。如新式剖宫产术中将壁层腹膜缝合,也仅需要2min,但却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也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其他优点,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不失为一种好的新式剖宫产术。当然,本研究例数尚少,提出与其他报道不一致的观点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手术中进一步证实。随着新式剖宫产术的不断开展,术后第2次剖宫产和各种妇科手术的例数将不断增加,将为新式剖宫产提供更多、更进一步的研究及探讨。

剖宫产术范文2

【关键词】

stark式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影响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发展,剖宫产率在不断升高,手术方式也趋于多样化。然而,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对孕妇的影响仍存在很大争议,手术方式的选择已成为产科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目前中国临床应用最多的两种剖宫产术式,即stark式剖宫产术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产科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stark式剖宫产术方式简介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根据腹部切口不同分为腹壁纵切口和腹壁横切口,腹壁横切口腹膜反应轻,疤痕不明显,较为美观,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Phannenstiel横切口;子宫切口可采用横切口和纵切口,遇特殊情况用应急切口,一般常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主要步骤: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2 cm做横弧形切口长14 cm;依次剪开筋腹、腹膜,子宫下段横向剪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在子宫下段肌层正中横切2~3 cm,向两侧撕开10~12 cm;胎儿胎盘娩出后,依次缝合子宫肌层、膀胱腹膜反折、腹膜、腹直肌。

stark式剖宫产术是以色列医生stark设计的一种称为MisgavLadachmethod剖宫产术,又叫新式剖宫产术。Stark剖宫产术腹壁切口采用JoelCohen切口,主要手术步骤: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下大约3 cm处,皮肤横行切口长约10~14 cm;于切口正中切开脂肪层和筋膜3~4 cm,组织剪裁开筋膜层,撕拉式钝性分离脂肪层;在子宫下段浆肌层中央切开2~3 cm横切口,左右撕开子宫肌层约10~12 cm;胎儿胎盘娩出后,锁边缝合子宫全层,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缝合筋膜层,间断褥式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

Stark手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主要区别:一是腹壁取JoelCohen切口,钝性撕开皮下脂肪、腹直肌及壁、脏层腹膜;二是不下推膀胱;三是子宫浆肌层一层连续缝合;四是不缝合腹膜反折和腹膜壁层,皮肤与皮下脂肪一起缝合。

2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2.1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包括手术开腹时间、胎头娩出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大部分临床研究发现,再次剖宫产术中stark式剖宫产术手术开腹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要显著长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总时间两种术式没有显著差异,甚至stark术更短。王玲[1]研究认为stark剖宫产腹壁切口高,子宫切开严重粘连使再次手术的开腹时间和粘连分离时间延长。关于手术总时间Stark术较短的原因,王筱红等[2]研究认为主要是stark剖宫产术子宫肌层全层缝合,不缝合腹膜反折和腹膜壁层可节省时间。

2.2 手术出血量 手术出血量包括开腹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现有临床研究认为stark式剖宫产开腹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均显著多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原因主要是Stark术腹腔粘连程度高,剥离腹肌范围广,手术时间延长,导致手术出血量增加[1,3]。

2.3 腹壁和盆腹腔粘连 腹壁和盆腔粘连是腹部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是纤维组织沉积、腹腔损伤和炎症的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粘连的影响目前仍然是医学临床争论的焦点,大部分研究认为stark剖宫产术再次开腹时盆腹腔粘连严重,特别是腹直肌与前鞘、腹膜与腹腔脏器的粘连面积较大。张雳虹[4]研究认为stark术式腹直肌暴露面积大,腹直肌不对合,腹膜壁层和脏层不缝合,造成筋膜与腹腔相通,是造成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也有文献报道,stark剖宫产术二次开腹时腹直肌粘连程度,大网膜、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程度明显低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

2.4 术后排气 术后排气时间与手术时肠道显露和手术操作刺激,损伤反应,手术麻醉时间,麻药使用等有关。现有文献报道,Stark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患者排气时间没有显著差异[2,3,6],而不同医院由于手术操作的差异,术后排气时间略有差异,因此应提高剖宫产术的操作熟练程度。

2.5 腹壁切口感染和子宫切口愈合 国内外研究均认为,Stark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否缝合腹膜对腹壁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7]。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对再次妊娠是否发生子宫破裂和能否阴道分娩起决定作用。现有研究发现,Stark剖宫产术子宫肌层仅全层连续缝合一层后,肌层愈合良好,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全层缝合加褥式包埋缝合后的愈合情况无显著差异,子宫肌层连续缝合一层在临床上是可行的[3,6]。

2.6 术后病率 临床上一般认为术后24 h发热超过38°两次,就叫术后病率,主要与有无切口血肿及感染等情况有关。现有文献报道,Stark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手术对腹腔的污染和创伤方面没有明显不同,故术后病率发生概率不存在显著差异。

2.7 新生儿窒息率 大部分研究认为,Stark剖宫产术比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率高。Stark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疤痕组织形成,没有弹性,加上粘连,腹直肌松弛受影响,使腹直肌间隙相对狭窄,下腹横切口手术位置与子宫下段横切口不对应,限制了子宫切口的暴露,易使腹部横切口发生梗阻致胎头娩出困难,增加新生儿窒息率[3,5,8]。

2.8 新生儿评分 再次Stark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生儿阿氏

1、5 min评分和出生体重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根据不同指征选择适当的术式剖宫产,新生儿Apgars无明显差异[9]。

3 对不同剖宫产术式的评价

3.1 Stark剖宫产术的优缺点 Stark剖宫产术式顺应了人体解剖和生理特点,采用腹直肌连同皮下脂肪一起撕开,行走在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本身的弹性保留下来,能减少出血;撕开腹膜可以避免损伤膀胱及腹腔内肠管;子宫肌层全层缝合,可节省时间,利于子宫切口愈合;不缝合腹膜,可减少异物反应及术后疼痛。所以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得到医生及产妇的普遍认可[3]。但根据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术中发现新式剖宫产术一般开腹时解剖层次不清,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后鞘及腹膜常紧密粘连,膀胱由于牵拉上移粘连至腹壁,易损伤膀胱,且筋膜粘连致密时无法撕拉,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为再次剖宫产术增加难度[10]。

3.2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逐层打开腹壁各层,解剖层次清楚,钝性撕开脂肪层使行走在其中的血管、神经减少断裂,从而减少出血,有利于术后恢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形成腹腔内的光滑面,有效减少粘连的发生,减小粘连范围及减轻粘连程度;腹壁各层按解剖关系一层层打开,然后再一层层缝合,这样层次清楚、损伤小、粘连轻[4]。然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由于逐层切开下腹部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横行走向的血管出血多且对腹部脏器刺激大;另外子宫肌层缝合二层,缝线过多不利于切口愈合,缝合材料聚焦在切口组织,易发生排异反应。

4 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Stark剖宫产术式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主要是在对腹壁和盆腹腔粘连有显著区别,大部分研究认为Stark剖宫产术式二次手术粘连严重,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难度。两种术式二次剖宫产术后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没有显著区别。然而,大量临床实践已表明,首次Stark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利于切口愈合且美观等优点,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在妇产科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根据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和妇女生育观念的不同,城市妇女大部分只生一台,在选择剖宫产术式时可以优选Stark剖宫产术;而对于政策允许生育二胎或者希望生育二胎的妇女在进行剖宫产术式时应该首选Phannenstie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

同时,现有文献研究发现,改良式的Stark剖宫产术由于缝合脏壁层腹膜,减少了子宫切开与膀胱,大网膜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有利于二次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再次手术的损伤[11]。因此,临床实践中应选择改良式的Stark剖宫产术式,术中尽量避免腹肌拉断及损伤,缝合壁层腹膜和膀胱子宫反折腹膜,降低手术粘连对产妇的长远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王玲.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25(12):956.

[2] 王筱红,秦晓兰,谭小平.再次新式剖宫产术120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181920.

[3] 李维英.三种剖宫产术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4243.

[4] 张雳虹.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的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7):23272328.

[5] 马彦彦,等.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1):729731.

[6] 谢图强,等.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863487.

[7] Hull DB,Varner MW. A randomized study of closure of the peritoneum at cesarean delivery. Obstec Gynecol,1991,77:818.

[8] 蓝雪琴.再次新式剖宫产术87例临床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5):395.

[9] 陈俊辉,陈熙.再次新式剖宫产术30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0901091.

剖宫产术范文3

【关键词】 不同剖宫产;术式;再次;剖宫产;影响;新式;手术时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条件的长足发展和剖宫产的广泛应用,产妇对分娩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更加促使更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剖宫产分娩确实能够极大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但同时剖宫产也会给产妇带来一定的身体影响。临床应用中,如何应用剖宫产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同时又能尽量减少对产妇造成的身体影响是临床医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应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为今后的产妇选择合适的剖宫产术式进行分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产妇174例,年龄为22~41岁,平均27.3岁。孕周为34~37周,平均36.4周。首次分娩170例,二次分娩4例。所有产妇均经过相关检查无异常,均选择剖宫产分娩。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两组产妇在年龄、身体状况、孕周、胎位等一般资料相比较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产妇给予新式剖宫产分娩,切口取耻骨联合上3横指,将皮肤切开,筋膜裁开,脂肪层进行撕拉式钝性分离。在子宫下段切开2~3 cm的肌层中央横切口,子宫肌层左右撕开10~12 cm。待娩出胎儿胎盘过后,子宫全层应用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不缝合,筋膜层也应用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皮肤应用4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同时应用4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皮下脂肪3针。而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剖宫产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详细记录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开腹时间,统计两组产妇术后盆腔、腹腔粘连程度,并作对比分析。

1.3 盆腔、腹腔粘连度标准 轻度粘连:腹膜与腹壁粘连,子宫与部分网膜粘连,子宫与腹膜粘连,部分网膜与腹膜粘连;中度粘连:子宫与膀胱粘连,腹膜与子宫体广泛粘连;重度粘连:子宫与膀胱严重粘连,子宫与肠管粘连。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学处理软件处理,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组产妇开腹时间为9.51 min,术中出血量为320.15 ml,手术时间为79.10 min,无粘连27例,轻度粘连44例,中度粘连13例,重度粘连3例;而对照组开腹时间为5.21 min,术中出血量为216.02 ml,手术时间为40.10 min,无粘连48例,轻度粘连30例,中度粘连8例,重度粘连1例。两组产妇相比较,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术后24 h内,治疗组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手术分娩3 d内无大出血、宫颈异常等情况,产妇恢复良好;而术后24 h内,对照组发生大出血3例,给予再次开腹手术治疗,1周后恢复,发生宫颈异常11例,其中正常性生活受到影响5例,出现疼痛症状,经期紊乱6例。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不同分娩方式应用到分娩过程中,会对产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顺产对产妇造成的影响最小[1]。但是,如果分娩过程中发生胎位不正、宫颈异常等情况,还是需要对产妇进行剖宫产。产妇的身体在开腹手术中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产妇以后的分娩和再次剖宫产影响更大。有研究报告显示,产妇再次剖宫产子宫破裂的几率会随着剖宫产手术的次数增加,每增加一次剖宫产手术,其几率会增加1%[2]。一旦出现子宫破裂,产妇就只能进行子宫摘除,这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同时其再次生产受孕能力也失去了[3]。

本组研究中,治疗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其盆腔和腹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因此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较小。应用新式剖宫产分娩,采用Jool—cohen切口,与下腹皮肤张力一致,准确对合缝合,愈合后瘢痕纤细,不缝合腹膜,同时具有术后切口疼痛轻、损伤小、排气早、住院时间短、产妇下床活动早、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中,医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好新式剖宫产手术的要领,熟练操作技术,同时选择身体素质过硬的产妇给予该术式,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刘光新.应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119—120.

剖宫产术范文4

[关键词] 剖宫产术;剖宫产率;指征

[中图分类号] R7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149-02

自1912年“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首次应用,随着麻醉和剖宫产术技术的提高、输血的进展、感染的控制及受围生医学、优生学、计划生育等的影响,剖宫产的母婴死亡率均大大降低,并且研究表明除了欧洲以外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剖宫产率与母婴死亡率呈负相关[1],从而使剖宫产率迅速升高。2011年研究表明,目前47.2%的国家剖宫产率大于15%。剖宫产手术虽然是一种安全的手术,但有一定的近期、远期并发症。最近研究表明剖宫产将增高学龄前儿童的肥胖率[2],增加了子代患血管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控制不合理的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率。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指征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项指征的可控性,以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住院分娩的所有剖宫产病例共8 184例,对所有病历及相关资料作归纳总结,分析剖宫产的指征,探讨剖宫产率产生的原因。

1.2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术8 184例的剖宫产指征

见表1。剖宫产指征主要包括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头位难产和臀位。剖宫产指征统计中,以第一指征为准进行统计。

2.2 2006~2011年间剖宫产率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从表1中所见,我院产科2006~2011年剖宫产指征中,占前三位的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其余比例相对较大的为头位难产和臀位。下面对以上指征的剖宫产术进行具体分析,以求寻找降低剖宫产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3.1 胎儿窘迫

以胎儿窘迫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占剖宫产术的首位。根据术中所见及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对胎儿窘迫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偏倚。2006年以来虽然单凭一过性胎心率减速或单纯的羊水中、重度粪污染的胎儿窘迫例数有明显降低,而根据Manning评分[3]预测胎儿窘迫例数有所升高,其中尤其是单纯羊水过少[4]时的胎儿窘迫诊断明显增多,还是会存在对于胎儿窘迫的过度诊断。由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能准确直接地反映胎儿体内的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比Apgar评分更客观地反映胎儿缺血、缺氧的程度,并对指导新生儿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故术后根据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合Apgar评分作为判断胎儿窘迫诊断准确率的评价标准[5],发现术前胎儿窘迫诊断过度的例数仍存在一定的比例,但这部分比例相对较小且很难再下降了。因此控制此部分指征的剖宫产率将无法成为降低剖宫产率的突破口。

3.2 社会因素

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手术近年来无明显下降,占剖宫产手术指征第二位,是剖宫产率下降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2006年有报道称,孕周大于或等于39周的孕妇,可通过选择剖宫产术降低或避免阴道分娩可能造成的肩难产、胎儿损伤、新生儿脑病和胎死宫内的发生[6]。很多孕产妇及家属就只片面地看到剖宫产的优点,认为剖宫产是绝对安全的,而不愿承受任何可能发生的风险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一大原因;其次,孕产妇对于分娩的紧张、分娩疼痛的恐惧以及对于阴道分娩成功的信心缺乏,也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另一大原因。为降低此部分剖宫产率,2006年开始我科加大宣传阴道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近期、远期并发症,并引入导乐式分娩,但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仍无下降趋势,2010~2011年度我科强制性减少了社会因素的床位数,才使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得以控制,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

3.3 瘢痕子宫

以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手术占据了剖宫产的第三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第一,由于有一定数量的剖宫的产妇避孕措施失败,在第一次剖宫产术后8~12个月内再次妊娠并拒绝早期终止妊娠,故这部分产妇的再次剖宫产率无法避免。第二,瘢痕子宫的孕产妇阴道试产风险性相当大,而且成功率不高。研究显示,在瘢痕子宫的孕产妇中有41.04%的人符合阴道试产的指征并愿意进行阴道试产,但结果有51.72%的孕产妇最终以再次剖宫产终止妊娠,48.28%的人成功经阴道分娩[7]。故此部分剖宫产率的控制,有赖于对孕产妇进行避孕措施的教育与指导,并需控制第一次剖宫产的发生,尤其是社会因素剖宫产。

3.4 头位难产

以头位难产作为指征而行剖宫产手术的占剖宫产的第四位,这部分的剖宫产率还是存在一定下降空间的。除了绝对性的骨盆各平面狭窄、严重骨盆畸形、高直后位、前不均倾、颏后位等无法避免的剖宫产之外。对于骨盆相对性和临界性的狭窄,可以通过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合理控制孕产妇体重从而控制胎儿体重在合理范围内,临产后加强监护,在产程中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及时处理,还是能降低此部分剖宫产率的,关键在于产科医师对孕产妇合理的管理和不断提高产科医师的难产处理技术。

3.5 臀位

以臀位为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占剖宫产的第5位,这部分剖宫产的存在,还是由于臀位经阴道分娩存在胎儿损伤、围生儿病死率较高等危险,应家属及产妇要求而直接采用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增高。由此可见,降低这部分剖宫产率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臀位,及时纠正臀位,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各种矫治措施,使之转为头位,创造阴道分娩的条件。对于无法矫正为头位的孕产妇,进行臀位Westin评分,总评分大于8分的,可在严密观察下行阴道分娩。

经以上分析,虽然存在剖宫产率下降的空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已无明显下降可能,头位难产和臀位剖宫产率的下降在于孕产妇的严格管理和产科医师处理难产技术的提高,需要孕产妇的配合和对产科医师多年的培训,疤痕子宫可控剖宫产率可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得以控制。而从表2中可以看到,2010~2011年度剖宫产率较以往有明显下降,原因在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下降,因此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将成为剖宫产率下降的关键和突破口,而强制性的措施和制度是主要手段。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要保证母婴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每位产科医生的责任,还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Zizza A,Tinelli A,Malvasi A,et al. Caesarean section in the world:a new ecological approach[J]. J Prev Med Hyg,2011,52(4):161-173.

[2] Huh SY,Rifas-Shiman SL,Zera CA,et al. Delivery by caesarean section and risk of obesity in preschool age children: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EB/OL]. ,2012-05-23/2012-06-18.

[3] 丰有吉,沈铿.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55.

[4] 张文颖,王立岩,王惠娟,等. 单纯羊水过少的脐动脉血气分析[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20(4):398.

[5] 卢云石,王德智,王玉风. 新生儿评分与母脐血血气分析的相关变化[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4):205.

[6] Hankins GD,Clark SM,Munn MB,et al. Cesarean section on request at 39 weeks:impact on shoulder dystocia,fetal trauma,neonatal encephalopathy,and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J]. Semin Perinatol,2006,30(5):276-287.

剖宫产术范文5

【关键词】 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引起的感染及脏器粘连等近远期并发症对日后可能发生的再次妊娠分娩、再次妇科手术也有不良影响,故控制不合理的剖宫产,最大程度发挥剖宫产处理高危妊辰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职责。本文通过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率的变化及1577例剖宫产指征,力求为临床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所有剖宫产的孕妇,对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资料均由本文作者进行归纳总结。

2 结 果

2.1 8年来剖宫产率变化 8年来共住院分娩5870例,其中剖宫产1577例,2004年剖宫产率为15.34%,2011年上升为50.64%。见表1

表1 8年间剖宫产率变化

2.2 剖宫产指征 本资料剖宫产指征以第一指征为准进行统计,1577例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见表2

表2 1577例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

2 讨 论

资料显示,我院前4年剖宫产率平均为16.73%,后4年剖宫产率为37.24%,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占第一位的是以相对头盆不称为指征的剖宫产。本文资料显示212例因持续性横位、枕后位而选择剖宫产,一部分病例在产程早中期即过早做出诊断并手术;另有一部分病例是我院接诊的一些从乡级妇幼机构转送的产妇,由于技术限制,在转送前未能诊断出枕横位或枕后位,而产妇过早屏气,使得宫颈水肿,产妇体力疲乏,胎儿宫内窘迫而转院手术。因此,要加强基层妇幼人员的教育,熟练掌握阴道助产技术而降低剖宫产率。

占第二位的是以臀位为指征的剖宫产。对这部分患者首先是孕期加强管理,孕27~28周及早发现臀位,采用膝胸卧位或外倒转术等各种矫治措施使之转为头位,创造阴道分娩条件。另一方面提高臀位助产技术,对骨盆正常、胎儿3000g、胎头双顶径92mm、完全臀先着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占第三位的是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对胎儿宫内窘迫存在有诊断过度的问题。单凭一时的胎心率变化或羊水轻中度粪染而做出的诊断,并向家属告知,家属由于担心胎儿安全而要求尽快终止壬辰,医护人员担心拒绝他们要求后,胎儿在分娩工程中出现意外引发纠纷。另一方面尽快终止妊娠,免去了他们长时间观察胎心及产程的辛苦与麻烦。所以使得这一指征的剖宫产率增加。

占第四位的是以社会因素、珍贵儿为指征的剖宫产。其一是由于孕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不愿经受产痛的煎熬。其二是产妇及家属错误认为剖宫产较阴道分娩的小孩聪明。其三受社会封建意识的影响,一些人重男轻女,提前择定良辰吉日,执意要求剖宫产,而产科医师迫于压力而纵容他们使得这一指征的剖宫产率增加。

占第五位的是以中重度妊高症为指征的剖宫产。由于产妇及其家属产检意识淡薄,孕期出现双下肢浮肿自认为“胎气”而不就诊,以致发展为中重度妊高症。本文资料中有19位孕产妇出现产前子痫,在家发生抽搐而急诊入院。故孕期要增加产检次数,及早发现轻中度妊高症,早预防、早治疗,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占第六位的是以疤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首先要严格掌握第一次剖宫产指征。二是要转变“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观念,对无严重妊娠并发症及其他手术指征存在,前次手术为子宫下段切口且愈合良好,此次妊娠距前次手术间隔两年以上,应鼓励在做好手术、输血、抢救的准备下,严格监护阴道试产。本文资料有1例产妇曾4次剖宫产。相关部门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一胎生育、少生优生也很重要。

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作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挽救了许多孕产妇的生命,但剖宫产率的下降是围生医学发展的一个标志。降低剖宫产率是实施保证母婴安全的一个环节。因此,一方面加强对产科医师的教育,提高接生技术;一方面健全孕期保健制度,加强产前宣教,普及产科知识,开展导乐陪伴分娩,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社会人群文化素质,消除愚昧思想,正确引导舆论,减轻产科人员在处理孕妇试产过程的思想压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合理选择分娩的社会环境。医生也应提高责任感,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模式,产科与儿科医师合作,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健康。

剖宫产术范文6

关键词:产后宫缩痛;时间;按摩子宫;护理

在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1]。一般于术2 h出现,持续2~3 d自然消失。经产妇较为显著。我科采用子宫按摩法,减轻宫缩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剖宫产患者3792例,其中首次剖宫产2326例,二次剖宫产1451例,三次剖宫产15例。

1.2方法 剖宫产术后立即用一手置于产妇腹部,触及到子宫底部向内、向下,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子宫。

1.3机理

1.3.1妊娠期母体变化最大的是子宫,子宫增大主要是肌细胞肥大,细胞质内充满有收缩性能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为产后阵缩提供物质基础[2]。通过子宫按摩提高子宫敏感性,刺激子宫收缩,排尽宫腔残余血,使子宫尽早复位。

1.3.2剖宫产术后疼痛来自两个因素:手术切口痛及产后宫缩痛。术后在麻醉效果仍存在时,即刻开始按摩子宫,此时宫缩痛不明显,又拉开了术后切口痛与宫缩痛高峰时间段,从而减轻了术后疼痛。

1.3.3通过皮肤接触,给产妇精神安慰,拉近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患者恐惧、焦虑心情,缓解了术后疼痛。

1.4结果 剖宫产术后疼痛度降低,镇痛剂使用率降低。使用镇痛剂:首次剖宫产11例占0.47%,二次剖宫产36例占2.42%,三次剖宫产2例占13%。

2护理

2.1宫缩疼痛护理 护士在为患者按摩子宫时,手法要均匀,用力大小要根据患者感受而定。按摩同时既可观察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又能与患者多沟通。向患者讲解子宫按摩的优点:刺激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大出血,减轻疼痛的性质,缩短疼痛时间,使患者乐于接受,积极配合。

2.2心理护理

2.2.1术前向产妇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手术经过、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认真倾听产妇诉说自己的感受,理解产妇惧怕疼痛、担心母儿安全的心理。讲解分娩痛、手术痛是每位剖宫产患者都要经历的不适之一。讲解疼痛的感受因人而异,疼痛的性质与情绪有关,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烦躁、疲倦、意志力薄弱都会加剧疼痛,使产妇充分理解疼痛,正确应对疼痛。

2.2.2术后产妇体制虚弱,活动无耐力,生活不能自理,医务人员应尊重产妇,给予同情。态度要和蔼,教育产妇术后积极主动配合医疗护理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

2.3护理 实行母婴同室,于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及乳晕受到外界刺激后感觉冲动传入丘脑下部的室上核及室旁核,反射性引起脑垂体后叶释放内源性缩宫素作用于靶器官而诱发宫缩[1-3]。哺乳前首先用温毛巾清洗按摩,刺激乳汁分泌,促进哺乳成功,通过母乳喂养激发母爱,增强责任感、自豪感,使产妇在尽职尽责同时,体验到做母亲的快乐与满足。

2.4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 产妇一般年龄较轻,社会阅历较浅,分娩知识匮乏,对家属的依赖感较强,针对此类问题,我科定制了一整套家庭健康教育计划,从剖宫产术前宣教到术后配合要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得到家属一致认可,取得了家属信任,使家属能积极主动配合工作

综上所述,子宫按摩法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强度,缩短了疼痛时间,减少了镇痛剂使用,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

上一篇伦理原则

下一篇职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