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前景范例6篇

实体经济的前景

实体经济的前景范文1

论文提要:经济景气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已成为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我国景气指标的相关研究累积了大量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景气指标体系,用其监测分析我国经济波动。然而,对我国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多样性,所以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意义

经济景气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五个阶段,已经有了大约近百年的发展史。最早的是哈佛指数阶段,该指数是由13项监测指标根据时间差异关系分别编制的。包括与股票市场有关的“投机指数”、与商品交易市场有关的“商情指数”,以及与金融市场有关的“金融指数”。该指数不仅能够指示景气动向,而且能够超前预报;第二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形成阶段。1937年密切尔和伯恩斯研究了近500个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选择了21个指标构成超前指示器,之后又提出了研究报告“循环复苏的统计指标”,预测出了经济转折的时间,并被后来的实际经济波动所证实;第三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发展阶段,这阶段对扩散指数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第四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国际化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NBER和穆尔的国际景气研究中心将经济景气方法用于监测分析国际经济波动,最初建立的是西方七个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第五阶段,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创新化阶段J.H.斯托克和M.W.沃森提出了新的景气指数概念和制作方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景气指数方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景气研究思想在不断开拓创新,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相关的研究工作,近十几年我国景气指标的相关研究累积了大量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我国景气指标体系,用其监测分析我国经济波动。

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无疑是当今全球经济中最好最大的事件,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有的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无疑成为监测的重点,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多样性,加之对我国区域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所以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我国相关理论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尽管景气指数方法在国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理论发展还相对落后,缺乏理论创新。本文试图从景气循环指标体系的领先、同步、滞后指标的模式中将先行指标分离出来,对先行指标和先行指数进行研究,对景气循环方法的深层次研究以得出较为适合的区域经济特性的先行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提出将以一个区域经济数据为背景来建立实证分析,构建出区域经济运行监控的先行指标体系,对省一级政府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协调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快速平稳运行、避免出现较大波动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景气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对我国旧先行指标体系进行了必要的参考,旨在建立一套适应当前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监测体系。本文对指标序列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在指标筛选方面力求更符合区域经济特性,对经济波动更敏感。

二、区域经济景气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区域经济先行指标的选取一定要切实结合区域经济的特性。由于我国传统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地域分布和政策上的原因,我国各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地区特色的经济,包括金融外贸服务型、农业加工和能源矿产型等等各种类型的经济。在早期已经研究的经济指标体系下,还要着重考虑能反映区域经济特性的经济指标。

除此之外,选取指标的原则包括:1、先行性。所选指标对GDP有明显的先行性,其变动先于基准循环指标,能够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显示、预测总体经济波动,对GDP的变动有一定的导向性。2、经济重要性。与基准指标之间的先行关系有重要的经济原因,能够引起经济活动的波动,表现经济主体的预期,对经济活动的变化调整迅速。3、周期性。其周期趋势必须领先于基准指标,并且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具体来讲,与基准循环波动相比,先行指标的趋势变化至少领先3个月,并且表现为两次以上的单向引导关系。4、数据质量。统计覆盖的序列口径宽广,尽可能覆盖经济重点部门的指标序列,数据在月份而不是季度基础上编辑,数据及时易得,无间断,无频繁修正。

指标的筛选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统计体系及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统计的种类越来越多,统计指标的数目也日趋庞大,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信息资源。其中,影响景气波动的不仅有产业的活动,还包括就业、金融、财政、消费、物价、库存、贸易等领域的广泛的经济活动,因此收集数据时应尽量包含这些领域。

从大量经济指标中选择景气指标还应考虑到以下几条基准:(1)经济上的重要性;(2)统计上的充分性;(3)统计的适时性;(4)与景气波动的对应性。经济上的重要性是指所选指标在景气的把握上是特别重要的,并且代表经济活动的一个领域,所选指标合起来代表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统计上的充分性是指该指标是月度(或季度)统计数据,并且数据区间较长、较完整、覆盖面大、可信度高;统计的适时性是指数据能及时定期地统计上来,并予以公布,在每月(季度)后的1~2个月(季度)内即能使用;主要参照以下标准:(1)指标跨越的时间尽可能长,一般时间跨度至少包括5次循环。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缩短跨越时间长度的要求;(2)先行指标的峰值比基准循环的峰值先行至少三个月以上;(3)各个先行指标的特殊循环与基准循环接近一一对应,且在最近的连续三次循环中,至少有两次循环的峰值保持先行三个月以上。通常,指标体系是用于监控实际产出的周期性波动,为此要尽量采用指标的不变价序列。

三、指数的合成及检验

经济景气指数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变量波动的相对数,具有简洁性、直观性的特点。经济景气分析就是利用经济景气指数将不同数量的社会经济现象加以综合度量,进行动态比较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经济景气指数从最初数据筛选到最终指数合成,编制过程较为复杂。初选指标组确定后,要进行基准循环模式的确定、基准指标的选取和对指标初步分类等工作。对季节性明显的指标序列进行了季节调整去掉季节因素,通过比值求出指标的增长率序列,然后进行第二次调整去除不规则因素,得到景气指标增长率序列组。合成指数CI不但可以反映景气变动的转折点,还可以把握景气变动幅度的相对大小,并给出数量标志,因此采用CI合成指数。在合成方法上,使用美国商务部的合成指数计算方法,并使用等权。通过K-L信息量法、时差相关分析法和峰谷对比分析法,对指标增长率序列组进行筛选、分类,确定出景气指标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终选组。

先行合成指数用来预示未来经济运行轨迹的变动趋势;一致合成指数用来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方向和运行力度;滞后合成指数用来最终确认经济循环的转折点和经济运行的某一状态是否开始或结束。利用合成先行指数曲线和GDP增长率进行比较,以检验合成先行指数的先行预测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实际应用对各合成指数的效果进行检验,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结论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经济景气周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区域先行指标体系,但我国较薄弱的数据基础给合成指数的编制带来困难,加上我国的统计体系还不完善,统计的范围还不够广泛,统计数据的时间长度也较短,统计口径经常调整。再者,在指标合成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有待改进,比如时差的测定数据平衡性检验等方面。

合成指数所使用的指标都是经过季节调整,去除了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序列,增长率循环分析仍是景气分析的主要方式。区域经济政策作用具有不确定性,给经济景气分析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最后应该指出,经济指标的循环特性是不断变化的,同时,统计数据采集方法也在不断调整。指标体系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考察各指标的先行稳定性,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修订。

区域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监测体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区域宏观经济走势,增强区域经济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要建立一套适应各区域经济管理所需要的经济景气指标监测预警体系并定期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经验的同时,如何使区域景气指标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仍需要做大量的相关研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到模型方法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后续的努力,最终使完善的区域经济景气指标体系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董文泉,高铁梅等.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实体经济的前景范文2

【关键词】森林公园;旅游景观;经济开发;休闲保护

四川边远地区的森林资源多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和高原地带,不但具有丰厚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拥有潜在的巨大经济开发价值,目前部级和省级的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已到县、乡、村,对森林公园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通支持。在开发森林公园的同时,用森林公园的形式来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同时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景观资源合理规划开发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做到森林景观开发与地区经济开发相结合。

一、国家经济发展和开发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1、国家经济发展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很不平衡。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正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

2、四川地区旅游经济分析。四川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具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区位、政策等先天的优势。目前全省有世界遗产5处,列合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4处,部级风景名胜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A级旅游景区25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部级自然保护区2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0个,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也已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部级森林公园31处,省级森林公园54处,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2处世界级地质公园,部级地质公园1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61处。除此之外,长期居住着汉、藏、羌、彝等多个民族,有着“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的称号,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征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四川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优势,给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同时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下为四川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

二、森林公园的旅游景观开发与保护管理

1、森林公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类“回归自然”的热情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旅游新时尚。森林生态旅游就是依托现有森林资源,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人文景物为点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为群众提供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疗养休养、会议培训、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的良好场所。它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

2、四川森林公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四川旅游整体发展较为良好,201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4亿人次,增长2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29.8亿元,增长34.0%。接待入境旅游者227.3万人次,增长25.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0亿美元,增长26.5%。但由于整个西部地区的总体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四川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自然景观资源相对丰厚,加之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川西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是政府的扶贫攻坚重点对象。所以,大力发展和提倡旅游经济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同时增加人们的收入,实现民族地区脱贫;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等等。开发和发展四川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平衡与扩大四川旅游接待和经济发展的辐射网,既能发展旅游经济,又能保护环境,从而使得四川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森林公园的旅游景观规划开发研究。旅游景观是旅游景区的主体内容,也是体现旅游景区的特色、亮点与灵魂的主要载体。旅游景观设计的核心是关注怎样针对环境资源构建出景区生态化和情趣化的游玩氛围与场景;如何塑造或提升景区的主题品牌,达到打造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如何通过人工的建造物体成为旅游的吸引物;如何创造出既安全、高效,又健康、舒适、美丽的旅游环境。按照森林公园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景区中所处的位置分类一般可分为景区入口、游客中心、休憩节点、标识系统等,或者我们可以从边界、道路、区域、节点、标志等5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规划。比如从区域着手进行分析就应该划分为绝对保护区、杜绝人类干扰的荒野区、旅游建设区、自然风景观光区、娱乐区、旅游城镇区等,或者可结合景观结构原理并利用遥感等技术进行更加系统周全的规划设计。做的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即要符合旅游者的需求,体现市场经济需求,从而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4、森林公园旅游与资源保护并存的管理办法与措施研究。健全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是协调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关系,促进森林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的时间短,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面临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体制的不健全等引起的问题,对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办法与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森林旅游资源应采取不同的基本管理模式,在管理权限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级别的森林公园进行不同经营管理模式,系统研究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健全政府监管体系,建议修改与增加相关法律法规。

三、森林旅游景观开发与地区经济开发的结合

森林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是以旅游经济影响研究为基础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特别是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同时具有前瞻性和借鉴性,是我们今后开展此类研究的方向。森林旅游业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和产业关联性,它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在第三产业行业中,森林旅游与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交通业等产业。森林旅游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和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使森林资源在利用与保护的协调过程中达到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何丹.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

[2]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崔莉.旅游景观设计[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母涛.四川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6(2).

实体经济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管理内涵;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177

农业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将目光放长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相互竞争激烈,不懂得合作共赢,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减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

实体经济的前景范文4

因“水的经典”和“林的经典”而闻名遐迩的千岛湖是1959年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蓄水形成的人工湖,位于江南杭州与黄山的锦绣山水之间,因湖中有1078个翠岛而得名。千岛湖自1982年对外开放以来,经历了发展、提升到现在的转型三个时期,已成为湖泊旅游的典范,其园林生态经济效果逐步显现,形成了独特的园林生态经济模式,为千岛湖所在地淳安、建德及安徽歙县等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淳安县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于拉动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园林生态经济的内涵

关于园林生态经济,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园林生态经济就是以发展大园林为核心,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先进科技成果与传统经济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1]。

2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2.1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千岛湖位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周围分布着黄山、西湖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淳安、婺源、黟县3个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歙县、景德镇、衢州、杭州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西湖、黄山、三清山、西递—宏村4处世界遗产,安徽黄山、杭州西湖、千岛湖3个5A级风景旅游区及众多4A级景区,是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被誉为长三角的“后花园”、杭州—千岛湖—黄山名山名水名城名湖黄金旅游线和上饶—千岛湖—黄山浙赣皖旅游金三角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2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

千岛湖碧水呈奇,千岛百姿,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佳绝,以千岛、秀水、金腰带为主要特色景观,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有“千岛湖归来不看湖”之美誉,是我国首批部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杭州—千岛湖—黄山”名山名水之旅国家黄金旅游线,并荣获“浙江十佳美景”、“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部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成为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2.3旅游效益明显

2010年,千岛湖旅游业解决就业1.5万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53.6万人,旅游收入45.4亿元,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01亿元[2],显著的旅游经济效益使千岛湖旅游业成为淳安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4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的效应,带动了景观房产、酒店、宾馆、农家乐、乡村游、土特产、纪念型工艺美术品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千岛湖乡村旅游已创办了古居村落、乡土风情、特色作坊、农事体验、小溪漂流、登山野营、高山避暑等乡村旅游景点15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3个,农家乐特色村8个,农家乐经营户400余家。2010年接待游客130.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经济收入1.39亿元,部分乡村还获得了“浙江省农家乐旅游特色村”、“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3]。

3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污染和破坏风景资源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目前,千岛湖流域周围乡镇有大量污水流入千岛湖,千岛湖水质还没完全摆脱富营养化状态。由于规划管理体制不顺,各方都向千岛湖景区伸手,与风景区无关的房地产、度假区、宾馆、饭店等不断增多,房屋建筑大量增加,导致风景资源及环境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如果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而不予以控制,千岛湖风景区就有“自然形态”变成“经济形态”的危险,这将使千岛湖风景资源的价值严重丧失,无法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3.2国内外游客大量增加,环境容量超负荷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千岛湖旅游人数达到353.6万人,客流量比2009年增长17.8%,给千岛湖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每逢“五•一”、“十•一”及周末,千岛湖月光岛、神龙岛、梅峰岛等一些景点,环境质量受到很大的损害。如何开发新的特色景点,拓宽游览景区,分流游客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旅游经济效益还没得到深层次发掘,游人数量与经济效益很不相称旅游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主要反映在游客在千岛湖的消费水平不够高。据2010年抽样调查,国内游客人均消费1284元,其消费水平虽比往年有较大的提高,但对大多数游客来说,消费水平提高的主要是住宿、饮食、门票方面,其购物水平很低,人均仅有数百元。如何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充实游客喜爱的特色商品和旅游项目,并努力延长游客在千岛湖的逗留时间,是当前提高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效益的重大课题。

3.4景区景观档次较低

千岛湖虽有“绿色千岛湖”之称,但在“质”上还存在一些差距,缺少具有天然季相变化和富有姿态、色彩、风韵美的特色景观,需进一步提升千岛湖景区景观质量与档次。

3.5维护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目前千岛湖风景园林保护与旅游经营实行分开管理,涉及部门多,造成了千岛湖风景园林保护单位维护经费长期不足,投资短缺,景区植物景观质量难以提升;加之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园艺水平难以提高。所以千岛湖风景园林建设不能以更快的速度向高质量、高档次、高水平方向发展。

4可持续发展措施

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要以千岛湖景区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保护和利用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璀灿的人文古迹,运用生态经济的客观规律,科学处理好淳安与千岛湖、保护与建设、历史与将来三个关系,大力发展以千岛湖为重点的风景名胜事业,努力提高千岛湖景区的景观档次,建立点、线、面相结合完整的风景园林网络体系,大力提升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等风景园林生态经济效益,把千岛湖建设成为具有高层次、高水平、集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会展四位一体的长三角一流、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p#分页标题#e#

4.1持之以恒抓宣传,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

园林绿化事业是全民的事业,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民绿化意识的提高,要建设完整的、系统的、高水准的风景园林体系,把千岛湖建设成为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会展四位一体的长三角一流、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要持之以恒抓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都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景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它不仅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使千岛湖有一个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良好结构和机制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2加强千岛湖深层次保护和开发建设,扩大环境容量,充实文化内涵

将淳安县的知名度与千岛湖联系在一起,只有千岛湖,淳安县才能成为国际花园城市和中国旅游强县。因此,正确处理好淳安与千岛湖、保护与建设、历史与将来的关系,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把千岛湖建设得更美好。保护千岛湖就是要保护好千岛湖的山体、山林、水体、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使之不受损害。要严格控制千岛湖景区及周边地区建筑密度、高度和人口密度,大力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千岛湖不会转化为城市倾向极为严重的“经济形态”。当然,保护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化、发展和改善。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加强风景园林建设,充实文化内涵,扩大环境容量,是当前和今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4.3重点抓好度假休闲和养生休闲度假区的规划建设

为提升千岛湖旅游品味,推进千岛湖旅游由生态旅游观光型向度假、养生休闲型转变,做大做强度假、养生休闲产业,淳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并按照“提升观光游,推进休闲游”的总体要求,依托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山水优势,以杭州打造“东方休闲之都”为契机,高品位规划、高档次招商、高标准地建设进贤湾、界首、排岭半岛三大度假区,着力推进千岛湖生态旅游观光型向度假、养生休闲游提升转型,致力把千岛湖打造成为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三大度假区的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捷,毗邻千岛湖湖畔,而且林木茂盛,植被条件非常好,覆盖率达94%以上。目前,排岭半岛度假区建成或正在建设凤凰岛、桃园、天清岛、千岛湖等度假村,已初具规模,并呈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余两个度假区尚未开发,完全可以利用千岛湖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建设一个高水平,集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会展四位一体的长三角一流、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度假、养生休闲区,从而进一步推动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4实施大环境绿化战略,加速建设比较完整的景区绿化系统

千岛湖虽有“绿色千岛湖”之称,但绿化体系是很不完整的,绿化水平、景观质量与档次也不是很高,没有真正体现具有天然季相变化和富有姿态、色彩、风韵美,没有体现月月有新景,季季有变化,万紫千红、花开不断的独特景色。为此,应该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实施大环境绿化战略,通过点、线、面等园林绿化建设[4],把千岛湖的翠岛、碧水、青山有机地融为一体,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绝佳、世界岛屿最多、中国水质最好的旅游湖泊。点——旅游景点公共绿地建设用地的配置。景点绿化要配合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意境,营造特色绿化景观。如“龙山”等历史文化景点,绿化以松、柏、竹、梅等为主要树种,以烘托文人、名士气节;“鸟岛”、“云蒙猴影”等动物系列景点多种植观果、招鸟树种,创造以吸引鸟类,真正达到鸟语花香,体现自然野趣、维护生态平衡的植物景观。“梅峰观岛”、“黄山尖”等自然风光景点种植以观花、观果、彩叶为主的植物,有“锦上添花”的造景效果。线——着重做好环湖景观绿化带、主航道两侧的湖湾、岛屿和05、06、环湖公路等主、次干道绿化带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大小等特点进行绿化。在绿化中,要重视植物开花时期和色彩的配置,有观叶、观果、观花、观形等各种植物相互搭配,通过艺术构图原理,采用植物造字作图的形式,选用乡土彩叶树种为骨干树种,适量配置观花、观果树种,湖岸种植耐水树木,自然衔接,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力求保持自然野趣的美学效果,树立千岛湖个性形象。面——努力做好沿湖两岸第一层山脊线坡面包括比较大的半岛、岛屿进行以色相变化为主的建设。在绿化时,多应用、多选择以体现千岛湖特色和文化历史的乡土树种,适量种植外来色叶树种;多种植招鸟树种,以吸引鸟类,真正达到鸟语花香,维护生态平衡;多应用抗性较强、养护成本较低的地被植物。对外来地被植物如马尼拉、结缕草等应谨慎应用。并避免城市园林的倾向,力求营造具有千岛湖特色的植物景观。同时,要重视植物开花时期和色彩的配置,将观叶、观果、观花、观形等各种植物相互搭配,营造一个层次感强、自然优美、浓荫覆盖、色彩鲜艳、抗风害强、上下组合合理的自然植物群落,形成深远的、五彩缤纷的、具有天然季相变化和富有姿态、色彩、风韵美的植物景观。

4.5完善旅游设施,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为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需求,并体现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应有水平,必须不断完善旅游设施。首先,在旅游设施的布局上,应在保护的前提下,根据景区的精神文化功能和旅游设施的物质服务功能的要求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同时扩展到乡村合适地区开展乡村农家旅游,从而在千岛湖形成大小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网络。通过不同空间、不同功能的发挥,使风景、旅游与经济获得同步协调与发展。其次,必须按照旅游六大要素配置和完善旅游设施。在“行”方面,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是基础条件和前提。近年来,随着徽杭高速、杭新景高速、黄塔桃高速、合铜黄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皖浙赣三省毗邻区域旅游景区间形成“3小时高速交通圈”,构成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民航、水运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使千岛湖旅游更加便捷。在“住”方面,需要在千岛湖镇与进贤湾、界首、排岭半岛三大度假区及其周围建设一些反映新安特色的高档次、色彩明快、格调高雅的宾馆和度假村,这样不仅美化了千岛湖,也提高了千岛湖的档次。在“食”方面,不仅要挖掘一系列具有浓郁新安江特色的历史传统饮食文化,还要发掘现代饮食文化的内涵,讲究科学的饮食方法。在“游”方面,要根据千岛湖的景观特点,并外延到本省、外省邻近的著名风景区,合理组织旅游线路,大力开辟特色旅游。在“购”方面,要不断开发丰富多样的具有淳安地方特色的各种土特产、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在“娱”方面,要在传统和现代的基础上,多方挖掘,别出心裁地设计、推出一批适合国情,具有当地特色,又使旅游者喜闻乐见并可参与活动的文化娱乐设施,展现丰富多彩的当地风情,使人流连忘返。#p#分页标题#e#

实体经济的前景范文5

一、国家经济发展和开发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1、国家经济发展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很不平衡。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正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

2、四川地区旅游经济分析。四川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具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区位、政策等先天的优势。目前全省有世界遗产5处,列入联合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4处,部级风景名胜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A级旅游景区25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部级自然保护区2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0个,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也已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部级森林公园31处,省级森林公园54处,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2处世界级地质公园,部级地质公园1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61处。除此之外,长期居住着汉、藏、羌、彝等多个民族,有着“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的称号,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征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四川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优势,给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同时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下为四川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

二、森林公园的旅游景观开发与保护管理

1、森林公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类“回归自然”的热情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旅游新时尚。森林生态旅游就是依托现有森林资源,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人文景物为点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为群众提供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疗养休养、会议培训、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的良好场所。它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

2、四川森林公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四川旅游整体发展较为良好,201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4亿人次,增长2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29.8亿元,增长34.0%。接待入境旅游者227.3万人次,增长25.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0亿美元,增长26.5%。但由于整个西部地区的总体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四川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自然景观资源相对丰厚,加之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川西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是政府的扶贫攻坚重点对象。所以,大力发展和提倡旅游经济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同时增加人们的收入,实现民族地区脱贫;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等等。开发和发展四川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平衡与扩大四川旅游接待和经济发展的辐射网,既能发展旅游经济,又能保护环境,从而使得四川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森林公园的旅游景观规划开发研究。旅游景观是旅游景区的主体内容,也是体现旅游景区的特色、亮点与灵魂的主要载体。旅游景观设计的核心是关注怎样针对环境资源构建出景区生态化和情趣化的游玩氛围与场景;如何塑造或提升景区的主题品牌,达到打造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如何通过人工的建造物体成为旅游的吸引物;如何创造出既安全、高效,又健康、舒适、美丽的旅游环境。按照森林公园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景区中所处的位置分类一般可分为景区入口、游客中心、休憩节点、标识系统等,或者我们可以从边界、道路、区域、节点、标志等5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规划。比如从区域着手进行分析就应该划分为绝对保护区、杜绝人类干扰的荒野区、旅游建设区、自然风景观光区、娱乐区、旅游城镇区等,或者可结合景观结构原理并利用遥感等技术进行更加系统周全的规划设计。做的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即要符合旅游者的需求,体现市场经济需求,从而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4、森林公园旅游与资源保护并存的管理办法与措施研究。健全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是协调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关系,促进森林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的时间短,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面临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体制的不健全等引起的问题,对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办法与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森林旅游资源应采取不同的基本管理模式,在管理权限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级别的森林公园进行不同经营管理模式,系统研究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健全政府监管体系,建议修改与增加相关法律法规。

实体经济的前景范文6

[关键词]公共景区;产权残缺;经济效率;经济行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景区是旅游空间组织的核心和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状况对景区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旅游业发展,原有高度垄断集中的管理体制不仅约束了景区把握市场的能力,也影响了景区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经营效率,不能较好适应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自20世纪90年代始,逐渐出现了景区经营权流转的探索。由实践推动,学界也开始了相应的景区产权方面的研究,使其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

景区经营权流转的探索,与我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为依托的景区产权性质相关。本文重点关注此类“公共景区”。世界遗产、国家公园、地质公园、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区等均属于此。在公共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分别为“国家公园论”和“产权转移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公共景区产品能否由私人提供,私人提供会不会破坏景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国家公园论”以公共景区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框架为武器,而“产权转移论”则使用“委托一”框架和“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框架加以应对。

奇怪的是,既然是被清晰界定为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景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开发与保护不过是所有者“选择”的一种方式而已,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争论与非议?以笔者之见,原因在于“清清楚楚的国家和集体所有的景区”也可以被看成“无主财产”和“所有者缺位”的景区,因此,要解释公共景区的经济效率和经济行为,必须深入探究公共景区的实际产权性质,这也是之前的研究未能清晰说明的。

一、概念与问题

自科斯(Coase)以来,交易费用和产权问题开始被广泛关注。根据阿尔钦(Alchian)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而私有产权则是将这种权利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人。以私有产权为基础,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合约的选择来规避风险,减少交易费用,达到经济效率。

对比无主产权,即没有任何一个人具有排他使用经济品的权利。戈登(Gordon)通过公海捕鱼的例子指出了在无主产权的状态下,资源的租值将趋于消散。通过博顿利(Bottomley)所描述的适合种杏仁树的土地由于公用被用于放牧的例子,可以推断出替代性的竞争准则出现阻止无主资源租值的消散。张五常则指出了无主产权租值的消散,必定是在局限条件约束下能争取到的最低消散。换句话说,产权界定得越清晰,其产生的收益就越高。由于没有完全的私有产权和无主产权,一个真实的产权安排可能会介于两者之间。为了解现实中的产权安排,需要借助一些新的概念。

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和权力构成。这就是说,私有产权存在一个结构,其中包含了多种权利内容。从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行为的角度着眼,张五常认为私有产权由排他性的使用权、专有收益权、自由的转让权3个权利组成。肖耿将使用权和转让权合并为控制权,进而将私有产权分解为控制权和收益权。

由于存在交易费用,产权永远不可能被完全界定。即使法律和制度将所有资源界定为私有,但界定某些资源排他性权利的收益小于成本,产权的所有者也会自愿放弃这些权利,使其进入“公共领域”。但是,在完整的产权(束)中,如果某一(或某些)权利被限制或禁止,那么这一(或这些)权利将无法被行使,如果行使这一(或这些)权利产生的收益大于其他权利(束),那么完整产权的专有收入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消散。笔者认为这是第一个层面的产权残缺,称为产权残缺I型。

以私有产权为约束条件,产权的所有者自愿让渡全部或部分控制权以得到相应的收益,如租佃分成制,又如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以达到有效率的合约安排。但是,当一个完整的产权(束)中的不同权利(群)由于管制或限制被分配给不同的主体,而拥有不同权利的主体由于目标并不相同,导致经济行为并不一致。不同权利主体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偏离了完整产权带来的最大化收入,这就构成了第二个层面的产权残缺,称为产权残缺Ⅱ型。肖耿指出,产权残缺的原因是控制权和收益权分离并分配给不同的群体。这样的结果就是资源的低效率。

可见,按照产权残缺理论,经济物品的经济效率和经济行为取决于该物品的实际产权性质,而实际产权性质一方面受物品经济属性的影响——这决定了界定该物品产权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受制度约束的影响——这决定了该物品的产权如何在法律上界定。因此,本文对公共景区的经济分析按照如下的方式展开论述: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分析公共景区产品的经济属性,以探究界定公共景区排他性产权的交易费用;第三部分分析在现有法权体制下公共景区的实际产权属性,分析其产权残缺的原因,并通过公共景区的产权结构变迁观察其经济效率的变化;第四部分在产权残缺框架内讨论公共景区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公共景区产品的经济属性

曼昆(Mankiw)根据物品是否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将物品分为4类(表1),其中公共物品是指没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公共物品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需要政府干预或提供。

对于公共景区产品来说,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具有排他性,在拥挤的状况下属于具有竞争性,在不拥挤的状况下没有竞争性。因此,公共景区产品根据拥挤状况不同可以分为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然而,必须指出,公共物品这一概念起源于萨缪尔森(Samuelson),即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减少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即非竞争性)。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求每个人对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税)之和等于生产这个数量的边际成本。而萨缪尔森条件隐含的基本假设是“政府了解全体成员的偏好”,换句话说,是假设交易费用为零。而根据斯蒂格勒(Stigler)所命名的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无论何种产权安排,经济效率都是相同的。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我们无法得出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优于私人提供的证据。

在公共景区,由于个人在欣赏、消费旅游吸引物的同时,不会影响另一个对其进行消费,因此,公共景区产品具有非竞争性。至于拥挤产生的挤迫情况,并不改变这一属性。因为即使拥挤,不同游客所观赏的景区都是同一的,依然符合萨缪尔森公共物品的定义。拥挤使单个消费者的效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个别享用者需求曲线的上下移动,但不会因为挤迫使公共景区变成私人物品。

需要指出的是,萨缪尔森从未明确指出过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问题,但国内学者却普遍认为其是公共物品的另一属性,这已经被收录进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本质上讲,排他性——能否排除他人使用该物品——是一种产权安排,这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当交易费用为零,产权是可以被明确界定时,排他性问题也就消失了。而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真实世界中,以私有产权为基础,被选择的合约安排将保证公共领域中资源的租值最小,或者说,在这个领域中,界定权利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也无需界定。在“科斯的灯塔”中,私人提供的灯塔服务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搭便车”的行为,但考虑到了交易费用,依然是有效率的产权安排。

在技术上,公共景区产品的排他性很容易实现,在入口收取门票既是交易,又可以将不付费者排除在外。由此,笔者认为,公共景区产品是带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如美国在西进运动中由私人提供的收费公路,又如我们熟悉的音乐会、电影。萨缪尔森证明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里,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效率最高,问题是,若交易费用为零,还会有政府存在吗?

三、公共景区的产权残缺与经济效率

上节对公共景区产品经济属性的阐述中,可以发现公共景区产品由私人提供的依据。但是,由于在现行的法权体系规定了公共景区的全部资源和生产资料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个人不能拥有这些资源的合法权利;就是说,公有主体只能作为不可分割的产权所有者整体性的存在,而不容许把公有产权以任何形式分解为个人的产权。因此,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公共景区完全不同于在个人私产基础上集合起来的合作制或股份制的私有景区。

在承认个人合法产权的条件下,任何集合起来的组织可以最终追溯到组成集合体的个人,因为归根到底是个人在选择集合方式、管理方式并为此承担相应的财务结果。当个人拥有公共景区的权利被法律否定后,个人既不能选择集合方式,也不能承担相应的财务责任。在此条件下,公共景区的“公共性”成为不能分解为任何具体个人的抽象。因此,决定“公共景区”该何去何从的决策者,全部都是“人”,却没有可以追溯的最后委托人。在这个意义上,应用委托框架来分析公共景区会陷入困境——类似于公有制企业,公共景区的特征也是“没有最终委托人的人(agency withoutprinciple)”;以“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框架来分析,我们又找不到最终具体的“所有权”。因此,公共景区的产权基础在于所有权残缺。

以所有权残缺为前提,通过观察公共景区的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经济效率之变化,可以理解产权制度对公共景区经济效率的影响。

公共景区产权变迁的起点是事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中国长期以来的属地化分级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公共景区的控制权;而景区收益归国家所有,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上缴财政,再由财政部分或全部拨款给景区管委会用于景区保护管理,这种控制权和收益权的相互分离造成的产权残缺(图1)使得拥有公共景区控制权的地方政府毫无动机去最大化旅游资源带来的收益;而拥有收益权的中央政府却没有办法去追求更高的收益,这是产权残缺Ⅱ型的一个具体表现,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公共景区的低收益、低效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公共景区的收益权得以界定。虽然在1993年以后,很多部门的“条条”管理突破了以往“块块”管理的体制,但是,在对“公共景区”的控制上,地方政府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那么,随着公共景区的控制权和收益权的统一,县域竞争模式和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的愈演愈烈,这些力量促使地方政府动用手中的控制权来最大化自身的收益。可以观察到,全国各地景区的产权以及管理体制改革均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或自营(如黄山模式)或采用分成租约(如浙江桐庐模式)或固定租约(如碧峰峡模式),这些合约安排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所做的最大化决策。

权利的统一意味着产权收益的增加,但地方政府并不拥有公共景区的所有权,在这个层面上,以“佃农理论”分析公共景区的产权安排,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在“佃农理论”中,除了控制权和收益权,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地方政府恰恰没有公共景区的所有权,这意味着,地方政府这一“人”在追求公共景区租值最大化的同时可以不考虑全民和集体这“委托人”的利益。而且,景区的控制权和收益权是中央政府分权给地方政府的结果,随时可能收回,因此,和拥有景区完整产权的决策者相比,地方政府有更大的动机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利益,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率而忽视长期的经济效率。这种产权残缺(图2)本质上也是产权残缺I型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景区专有收入的消散。

四、产权残缺框架下公共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公共景区的事业单位属性导致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分离,加之财政约束,在公共景区的保护一直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大部分公共景区保护状况很差。随着收益权与控制权的统一,地方政府可以对景区进行旅游开发以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消费,这意味着保护公共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变得有利可图。于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是,随着公共景区经营权转让模式的出现,比之过去,诸多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自然和文化遗产得以保全。

但是,随着公共景区的政企分离,在公共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破坏景区旅游资源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国家公园论”将其归咎为公共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带来的恶果,但是,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公共景区残缺的所有权上。

首先,地方政府身兼提升地方经济、拉动就业、保护景区环境等数职,但是地方官员更加关注自己在位期间公共景区带来的GDP水平,这是其显示政绩的指标,也是能否晋升的关键性因素。相对来说,对于公共景区的保护却并没有更多可以量化的指标考核。由于地方政府并不是公共景区的所有者,对获得短期利益的激励要高于长期利益,因此有可能对通过大规模引入外资、放松规制等方式对公共景区进行掠夺性开发。

其次,地方政府掌握公共景区土地的控制权,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企业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后,将土地挪作他用,进行与资源保护不相匹配的商业活动。地方政府有时出于经济增长的考虑,对景区的破坏行为有可能消极对待。有时,这种公共景区经营权的转让伴随着寻租的出现。这些都是公共景区所有权残缺的结果。

最后,对于公共景区来说,多部门管理也是问题之一,“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管,“自然保护区”由环保部门管,“文物保护区(单位)”由文化部门管,“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寺庙”由宗教部门管,“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由交通、水利部门管等。魏小安也曾指出,“造成自然遗产景区破坏的,第一是部门割据,第二是地方割据。我们政府自身的破坏,是最根本的破坏。”这背后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并不是公共景区的所有者,各部门之间也都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博弈。

上述分析表明,所有权残缺可以解释公共景区在经营权转让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规制不到位、圈地行为、寻租、资源破坏”等现象。由此可见,所有权的安排也可能影响到经济物品的经济效率和经济行为。尽管张五常曾指出,在产权结构中所有权可有可无,但这是从土地的产权安排中获得的结论。然而,公共景区的性质和土地不同,因为土地之价受肥力、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即使不存在所有权,拥有土地控制权和收益权的决策者的行为对土地的属性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改变。对于公共景区来说,特别是景区里存在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之时,决策者在追求短期利益时忽略了遗产的保护,很有可能牺牲无可挽回的长期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公共景区的所有权残缺可能导致景区的实际控制者不会考虑资源损耗的代价而会拼命追求收益。

五、小结与展望

本文研究公共景区的性质。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下,公共物品作为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常常需要政府提供,这决定了公共景区需要以共有产权出现,本文的分析说明了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景区产品,由市场提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