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例6篇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1

一、建设陶园文化,营造团结奋进的精神文化。

1、以陶园文化为起点,以铸行知品牌为目标,树立学校精神文化。

坚持以陶行知的伟大人格教育教师、感化学生,积极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着力创建以“行知行”为核心的“陶园文化”,全力打造行知品牌。及时向师生征集并公布了更赋予时代气息、改革精神和行知特色的新校训、新校风表述语,设计以“行知行”为主标识的新校徽、新校旗,创作谱写了体现校训精神的新校歌。校训、校风、校歌、校徽、校旗、教风、学风共同构成学校的形象识别标志,高度凝结与充分展现学校的内在精神、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外在形象,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以德育教育为中心,以培育求真品质为目的,凸显学校文化特色。

贯彻德育为本理念,教会学生做人成才,首先要求教师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铸师魂,炼师能,正师风,严格做到“教师十不准”,树立“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师德,满腔热忱地关爱每个学生。要求学生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过健康生活,受健康教育,走健康人生之路,提高以道德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适应就业与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校本德育实践活动,努力探索职教德育创新之路。开辟“行知讲坛”,邀请德育专家、法制副校长、创业典型等开坛讲座;每日进行半小时时政教育;开展“校风整肃月”活动,规范学生言行;强化入学教育,开展军训、学习陶行知精神活动;建立大课间制度,完善班级考核,评选文明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以社团活动为主体,以行知教育为特色,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组建“行知研究会”社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师生共参与的社团组织,尝试开展了学陶、师陶、研陶实践活动,学习、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举办“行知文化艺术节”,要求师生活动和社团活动要有鲜明中职特色,要围绕“行知行”的教育思想开展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在学生中,结合各系专业特色广泛开展专业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4、以生利主义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优质创业工程。

“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因此,生利主义应为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培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进一步扩大建设学生创业基地,创建新的“行知创业园”,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起自主创业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平台,为毕业生自谋出路、学会经营管理打好基础。

二、建设机制合理,营造科学系统的管理文化。

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必要保障。学校将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同现代化办学理念相结合,通过对管理科学化、网络化、精细化的建设,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1、目标管理科学化。围绕发展规划,以教学管理和质量管理为载体,创新管理,优化管理。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建成各种评价制度,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律修养,形成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逐步建设和完善《教职工目标考核细则》、《教师评教考评细则》、《教师师德规范》、《班主任考核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健全的规章制度。按照规定严格考核,做到透明公开,接收师生的监督,进一步实现管理制度和过程的科学化。

2、管理系统网络化。逐步建全管理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三大管理系统的建设。

3、管理过程精细化。根据学校规模扩大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校情,提出“降低起点,放慢节奏,夯实技能,分层要求,整体优化”的教学策略,逐步构建符合生源实际和社会需求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扎实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通过橱窗张贴心理健康知识图片、班主任定期找学生谈心、校长每学期召开学生代表会议、邀请技能专家和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等措施,帮助学生调适心理,调整状态,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和非智力因素。

三、建设积极向上,充满行知人文气息的环境文化。

1、绿化环境的建设。从增加绿化面积入手,加大环境改造力度,用大面积的花草覆盖校园卫生死角,逐步达到花园式校园的标准,为进一步凸显陶园文化气息,重点着手进行:改建“师陶园”工程,即在原有绿化长廊的基础上建成融陶行知文化、陶行知职教思想、园林景点、绿化长廊为一体的“师陶园”;建设行知河绿化带工程,将校园内的小河命名为“行知河”,并重点建设两岸的绿化带,让每一棵植物、每一个景点都尽量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富有特色的亭台、假山、树木,小河变成培育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光辉与圣洁,也展示了人性文化的和谐与美丽。

2、文化环境的建设。用历史育人,以陶行知文化影响人,让墙壁“说话”,是构筑独特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将建设“行知体育运动场”;建设“陶行知文化广场”,在广场中心显著位置建设富有行知特色的主体雕塑;用陶行知的思想文化精髓命名校园的桥梁、道路和建筑。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收教育,陶冶情操,让校园的每一幢楼、每一处景、每一缕葱绿都在用行知的语言向学生述说着关于教育和爱的主题,给学生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莘莘学子置身其中,潜移默化,获益匪浅。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2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3

1915年9月,24岁的陶行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修习博士课程,1917年回国应聘担任南京高师教员,1945年7月24日因过度劳累,刺激过深,致脑溢血,不幸辞世。他从事教育整30年。这30年,他发起教育改造运动,筹建南京高师“教育专修科”,邀请他的导师杜威、孟禄来华讲学,与蔡元培先生等国内教育家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发起成立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改变和走向现代化(不止只是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的意义和价值还必将进一步彰显。

一、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之处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既是对陶行知先生一生丰功伟绩的高度评价,也是他作为“万世师表”的核心价值存在的凝练呈现。陶行知先生之伟大,伟大在哪里呢?

1.伟大的爱国情怀。

甲午战争失败引发国内朝野极大震动,特别是民间力量涌起,对清廷的体制充满忧思。在之后短短十多年内,中国学生群趋东邻,远赴欧美,寻求解决生死存亡之良策,形成了到此时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生运动,并产生了民国时期在政治、实业、教育等领域影响此后中国百年的一代领袖人物。而孙中山、陈独秀、胡适、陶行知、晏阳初等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陶行知先生在1916年2月16日《给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J.E.罗素的一封信》中如是表述自己远赴求学的目的:“我终生唯一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个民主国家。看到我们共和国突然诞生而带来的严重弊端,我深信如果没有真正的公众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和制的存在。我矢志以教育行政为毕生事业,这是去年夏天在日内瓦湖促成的。”“再经过两年多的深造,我回国后将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我国人民组织一套有效的公共教育体制,以使他们能步美国人民的后尘,发展和保持一真正民主制度。它将是唯一能够实现正义与自由的理想之国。”在通信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如果说还有求学之功利因素存在而有“唱高调”之嫌的话,那么,他16岁在耶稣内地会所办的学堂读书时,即在卧室墙壁上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则显得“少年心事当拿云”。同时,他在金陵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节录)一文中指出:“可见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即建亦必须归于劣败。”1917年毕业,在回国的船上,陶行知立下“我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大志向,并终生不渝。

2.伟大的平民情怀。

陶行知先生在自述中说:“我的中国性和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1914年,23岁的陶行知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并在毕业典礼上宣读论文《共和精义》,这篇论文虽以政治为题,却处处指向教育,特别是指向平民教育。“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回国,开始兑现自己作出的庄严承诺。1923年7月,他毅然辞去东南大学教务科主任之职,并拒绝了北洋政府任命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长职位,同时还谢绝了母校金陵大学聘任的校长一职,而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陶行知认为,平民教育关乎国家之前途。他认为当时“中华有民国而无国民”。陶行知思考的是:我们要如何才能使四万万同胞都成为“民国的国民”?要如何使中华九万里河山,确成为“国民的民国”?――简单一句,要仰仗平民教育。他认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问题,“直言之,就是平民教育问题”。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陶行知指出:“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六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认为,如果中国的平民教育质量不提高,中国的教育就没有希望,中国也就没有前途。为此,他大声疾呼,身先士卒,创办了晓庄学校和育才乡村学校等,创办了工学团,编写了四册《平民千字课》,作为平民识字的课本,并亲自教农民识字看书。为平民教育,他忧心如焚,鞠躬尽瘁,其教育大爱感召日月。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哲学是他平民情怀的集中体现。“生活即教育”不同于他的老师杜威所提的“教育即生活”,两者尽管在表述上相像,然而却有本质的区别。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即教育”有六大目标,即: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学到老,活到老。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3.改革创新的教育情怀。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人民教育家”所体现的是他的“爱国情怀”和“平民情怀”,教育思想家所体现的是他博大精深、中西贯通的教育思想体系,而“教育改革实践家”所体现的则是他对教育改革的勇于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改革贯穿于他一生的教育实践。

1918年4月,他发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全面分析了旧式教育的五种弊端,提出“新教育”的设想,并指出教育由旧教育向新教育转变的途径:“教育之所以旧者五,革而新之,其惟试验。”并指出:“故欲致知穷理,必先约束其境况,而号召其象征,然后效用乃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行知从踏足教育伊始,便充满了教育改革的精神。

由于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主要运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论开展教育实验。1923年9月在南京创办安徽公学(即南京六中,后合并为南京三中);1927年3月在南京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在上海创办工学团;1938年6月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他在学校、村庄、工厂作演讲、上课、编写教材,和学生、老师、工人、农民打成一片。

经历了八年的试验后,陶行知回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此路不通。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悟到‘教学做合一’的道理,所以‘教学做合一’是实行‘教育即生活’碰到墙壁把头碰痛时所找出的新路。‘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至此翻了半个筋斗。――他要我们在生活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在前,绝产生不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但到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形成的时候,整个的教育便根本的变了一个方向,这新方向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了。在实用主义方面,这是与心理学、社会学理论紧密相连的,即‘杜威之集成教育哲学也’。”这也形成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三大核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从他一生的从教经历来看,他提出并践行了“教育改造运动”“平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运动”“普及教育运动”“国难教育运动”“全面教育运动”和“民主教育运动”等七大教育运动,每一次教育运动都有鲜明的教育改革主张、纲举目张的教育改革措施,波及一方,影响深远。

可以说,陶行知先生勇于改革的教育情怀是他爱国情怀、平民情怀的具体体现。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救国。他认为:“非试验的教育方法,不足以达救国之目的也。虽然,试验岂易言哉?知其要而无其才,不足以言试验,有其才而无百折不回之气概,犹不足以言试验也!故试验者,当内省其才,外度其势;视阻力为当然,失败为难免;复贯以再接再厉之精神,然后功可成也。”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陶行知先生毕其一生构建了完整、鲜活、恢弘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体系大致可以分为“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和创造教育”等三大领域。在每一大领域,他针对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和创造教育既有思想的架设,也有实践的支撑。这一重大贡献真正改变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对苏派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本土的”。陶行知先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本土的伟大教育家。尽管他曾受过西方教育特别是美国杜威、孟禄等大教育家的师承和影响,但是他毕生追求的、努力的、从事的、研究的、实践的都是完全服务于中国人民的。早在1913年创办《金陵光》时,陶行知先生就表明了自己关于中国未来新文化的取向:“新的中国是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产物。这两种力量的联合赋予了中国的现状以色和彩,并决定其未来的命运和希望。……凡是好的必须保存和吸收,凡是不好的必须加以扬弃,不论其来源于新和旧。”在1922年教育改造中,他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中说:“至于外国的经验,如有适用的,采取它;如有不适用的,就回避它。本国以前的经验,如有适用的,就保存它;如不适用,就除掉它。去与取,只问适不适,不问新和旧。”

他于1919年9月所提倡的“新教育”,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主张做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其中涉及新教育的需要、释义、目的和方法;并对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新教育的考成等具体问题也做了设想。他说:新教育应当是一种“适合现在生活需要的教育”,是“自新、常新、全新”的,这“三新”也是区别于旧教育的标识。

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实践和探索都是为了中国,为了中国的人民,特别是平民。他教育思想的“本土性”,与他伟大的爱国情怀、平民情怀是分不开的。

2.“活的”。陶行知先生留给后世经典的教育理论是“活的教育学”。他认为:活的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早在1921年,时年30岁的陶行知在目睹了旧中国教育“沿袭旧法,仪型外国”“守陈法而不革,拘故步而自封”、教师只顾闭门死教书、学生只知埋头死读书、教育与时势严重分离的状况,对腐朽没落的旧教育、死教育提出了大胆挑战:“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材。”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以“活”为校训,创办“活学校”。他说:“时势的变迁,是有进无已的。办教育的,就要按着时势而进行,依合着儿童的本能去支配。有许多教科书,在从前要算是很新很适用的,在现在却变成腐败不堪了。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本着这世界潮流的趋向,朝着最新最活的方面去做。”

陶行知先生追求的“活教育”,首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活的教育”,是顺应世界潮流和时势的,与国家命运、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教育,否则,便是“死教育”,或是“不死不活的教育”。同时,这种“活教育”,又要求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要把儿童当成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反对把学生视作“文化的奴隶”,当作“知识的容器”,进行填鸭式、注入式教育。所以,活教育又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爱好的一种教育。

3.“实的”。从陶行知涉足教育领域始,便非常注重“实”。他在1923年至1929年担任南京安徽公学校长期间,确立了“实”字校训,并由当时的教育总长熊希龄题写,陶行知先生亲撰训文,其中谈到教育学生“德性宜笃实、知识宜富实、身体宜健实”。此三点也为后来“三好生”之滥觞。这一理念在南京市第六中学(现为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100多年的发展史上被代代传承,不断创新。特别是近年来,南京第三高中一直秉承陶行知“实”之校训,践行“行知精神”,提出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美术的精神”,处世应变,要有“大丈夫的精神”,“共学、共事、共修养”,以特色课程促进高品质拔尖人才成长,优质落实国家课程,坚持推进素质教育。

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实”的特征还体现在“重在实践”上。陶行知先生强调的“教学做合一”,对后来的教育理念、实践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陶行知全集》中有十余篇题目都是直接或间接表述“教学做”三者关系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处于“核心的核心”地位。它既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改革的肇始之举。1918年5月,在筹组南京高师教育专修科时,他在教育会议上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主张,但经过两小时辩论,也未获通过;1919年2月24日,他在《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上发表《教学合一》,主张“教学合一”,不久,就进一步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后来发展为“教学做合一”的完整体系。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对教与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必须和他自己的学生联络起来,也即,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1926年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将“教学做合一”之原理做有系统的叙述。他在1927年6月3日晓庄师范寅会(也就是早晨五点钟有一个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寅会,筹划每天应进行的工作)发表演讲《行是知之始》,对王阳明先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做了全面而辩证的分析,突出“行”之重要性。1927年11月2日,他在晓庄学院寅会上发表《教学做合一》的演讲,具体阐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特别指出“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强调了“做”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1929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做学教合一”的总解释》,对“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述和总结:“‘教学做合一’的要求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教的法子。做一件事,就免不了这三方面。所以,‘做学教’是有连环性的。”为说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就是集中在‘做’之一字”,把沿用多年的“教学做合一”表述改为“做学教合一”,强调“做”的重要性。

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既不是生搬硬“学”来的,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完全是实干“做”出来的。这和陶行知信奉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完全一致。与其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理论创新,倒不如说这是陶行知的实践创造,是在为了改变中国教育之现状而进行的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4.“全的”。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涉及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儿童观、课堂观、教师发展观、课程观、教育创造观、师范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等,几乎与教育相关的领域,陶行知先生都做过深入的思考和卓越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对百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贡献善莫大焉。陶行知先生是“苏派教育”乃至全国教育的重要人物,他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学观、课程观等一直到现在都在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也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实践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楷模。我曾撰文《苏派教学:活实和谐,祛魅归真》,就苏派教育“活”“实”和谐的整体特征加以剖析,而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全省中小学幼得到继承与发扬,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要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如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是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学院时所办的附属小学,该校以陶行知“活的教育”为核心,张扬知行合一的“行知文化”,追求“求真教育”品牌,主张学生在生活与社会中学习知识,练就本领;并用所学知识与能力,去创造生活,服务社会,形成了扎根于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下的“陶娃发展计划”课程体系。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4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 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

一、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原名为文,大学期间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中国教育发展探寻新的道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探索,又以"俯身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大众教育等,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希望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卷五P56) ,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世人所共仰,被所赞誉的"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称其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力图通过教育改变当时中国落后贫穷的现状,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 成为当时"教育救国"的众多的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为中国教育改造、普及人民教育,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提出"中国华民国所需要的教育是主人的教育"(卷二P201),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为内容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也成为其终身奋斗的目标。

二、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早年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他既继承和吸纳了杜威的理论中的精华,同时又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和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相应的理论创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将杜威的观点"翻了半个筋斗",创造性地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包含三部分"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用英文译出来,比较简单: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by life and for life."(卷四P268)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生活即教育"理论观点源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观点,"'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在前,决产生不出'教育即生活'"(卷二P7),但是,同时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面"。(卷二P504)陶行知认为:"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卷二P8)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要受什么教育",教育含于生活之中,生活中有教育,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到处可以生活,到处可以教育"。(卷四P270)因此,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结合为一体。"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就是受恋爱教育"(卷二P491)。教育应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局限,而是对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社会即学校

"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跟着"教育即生活"而来的。"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是在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点的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世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延伸到大自然界里去。能做到'社会即学生',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卷二P491)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实际需要、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沟通学校和社会,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社会即学校"并不是主张学校消亡论,而是提倡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来源于杜威的"做中学"观点,但是也有所不同,"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卷一P129),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卷二P3)。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作为教师,"一,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卷一P24)这句话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卷二P289)。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发展他形象的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卷四P160)。

陶行知还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提出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卷一P88)

三、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封建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观点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也有启发之处。

(一)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目的

生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明确提出:新时期的学习者的学习 "应该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了明确指出了:"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2 ]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我们赖以生存而又具体的生活环境,人离开了社会生活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发展,所以不管教育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都源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以整个人生为目的的,所以教育教学不能仅仅限于课堂内、校园中,而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延伸到大自然界里去"(卷二P491)。将儿童带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学习,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而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也都是源于生活中。

(二)坚持学生为主体,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创造力

陶行知从对旧教育进行批判和破除入手,针对当时学校普遍存在"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提出将原来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突出教与学之间的联系和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并提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生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生活的要求实施活的教育","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的力量为转移","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卷一P404),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主体,现在不少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学生不爱学习,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而是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自由,体验不到快乐,自然就不会爱学习。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独特的生命存在,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启发他们对生活目的、意义的自我意识,通过学习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和"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过什么样的生活,便要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观点有利于提高教育开放水平,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建立学习型社会;有利于形成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有利于创办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世界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中时时处处都有学习的对象,个体也可以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即"社会即学校",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就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社会社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机会。"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这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基本原则,"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因此应社会成员要根据其个自的爱好、兴趣、学习风格、思维习惯等采取相对应的灵活的教育方式方法和适应的教育内容。

总之,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现状研究中国的教育,其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生活教育"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性原则。

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5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即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离开教育。生活对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来源于生活并能改造生活,生活和教育共始终。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在空间上的扩展,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形式。即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整个社会便是一个大学校。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学校与生活混然为一体。

“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1]“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一。在这里,“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三种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自学考试改革的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

1树立生活教育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与社会现实存在较严重的脱节。一些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能跟上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教学不能及时满足社会所需的一些新的知识能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薄弱,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活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主动调整自身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结构,优化教学体系,变革考核方式,促进自学考试教育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为生活而教育”,生活便是教育,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2]这事实上蕴含着终身教育的概念。在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终身教育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考生不可能在接受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学到毕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所以他们必须学会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科学定位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我国传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科型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自学考试必须从补偿、补充和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面向基层、生产第一线,培养职业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

(三)革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

要实现自考人才培养目标由学科型向职业型、应用型转变,就必须树立生活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具体改革方向如下:

1调整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自考专业的考试计划大多是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较严密,偏学术性。理论课程、必考课程比重过大,选考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自学考试所应该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也严重制约了自学考试对职业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需求,亟待予以调整。

首先,以培养职业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指导,建立以“专业核心课”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三课一训练”的专业课程结构。即建立以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考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把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践课程以及专业综合性训练。理论课程为以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主要突出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为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重的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制图等,主要突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实践课程为以技能、能力为主的课程,如专业技能课、职业技术课等,主要突出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与运用;综合性训练,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突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其次,根据专业学科的不同,加大实践课程的门数与学分,进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

2改革课程考试大纲,调整考核内容结构

传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的考核内容结构不够合理,以课程终结考试为核心,采用书面的、量化的、客观的、整齐划一的所谓“标准化”知识点考试方式。普遍强调对书本知识内容的考查,表现为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性成分比例过大,客观性试题与解题技巧所占比例过高;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题目较少,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不够。重记忆轻理解、重考试轻实践,实质还是应试教育。[3]因此,必须改革部分课程的考试大纲,重组考核内容,改变现有考核内容以知识型内容为主,重点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再现的现状,加大自学考试实践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自考教育理念,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3注重学思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陶行知指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若不通过生活,就无法体现其对生活的改造作用,也就无法体现教育的价值。然而,在当前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提高理论应试能力为核心,内容陈旧,观念僵化,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以课堂讲授、说教为主,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轻视实践教学。造成了自考生知识与实践的脱节,实际应用能力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革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依据学生生活经验、认识特点和思维规律,将学生学习兴趣、个性特征与生活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感性认识中渗透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在活动中体验知识与经验。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学考试教育重点转向培养人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上来。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需要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借鉴多种教学方法,取其之长为其所用。“艺友制”是对于传统的徒弟制的一种改造。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跟着师傅在做上学的徒弟或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徒弟又是师傅,是学生同时又是先生。陶行知大力倡导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艺友制”教学方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共教、共学、共做的朋友式关系,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中,我们应广泛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创造一个共教、共学、共做的氛围,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汇集成强大的学习资源,师生都能平等地享有这种教育资源,以此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同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法、现场调查法等,引导学生注重学思结合,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4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被放置在核心地位。为实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自学考试助学院校应借鉴“教学做合一”理论,注重知行统一,将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结合。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助学院校教育培养规模和实习、就业渠道,形成积极的良性互动。学生的“工”和“学”轮换进行,学生在实习时从事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并支付薪金。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学历证书,又获得具有行业准入价值的职业资格证书,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5开创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自学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核心,基本上是采取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闭卷笔试的模式。这种标准化模式有利于组织公平客观的判卷,但却不利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核学生的能力。学生为考试而学,往往是考前突击看书、囫囵吞枣,甚至死记硬背,考后即忘,既达不到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更达不到自学考试对学生品格,学习精神等养成教育熏陶的目的。因此,必须打破闭卷笔试在自学考试中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在部分自考助学院校实行改革试点,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实际应用能力。

6以互联网为媒介,拓宽服务空间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倡生活与教育的结合。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必然是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教育。这就使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时空的限制,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社会,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教育的范围。

现阶段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主要还是局限在学校课堂上进行,而教育的对象是来自社会不同的群体,这样的教育形式显然没有有效利用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潜力。因此,自学考试教育应该积极地走进社会、融入生活,以互联网为媒介,成立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拓宽办学空间和服务范围。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可利用互联网,为自考生提供政策资讯、网络助学、考籍服务、考试服务、就业指导等一站式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全方位服务于全日制自考助学考生和社会考生。其中,网络助学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和拓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网络化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网络交互平台还可提供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2.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6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集中编著在《陶行知全集》中。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为教育献身的精神以及其煜煜生辉的教育思想一直在中华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其最为突出的教育思想有三个方面:一、活的教育;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三、教学做合一。学习其教育生活的点滴犹如在吸取一部教育巨著的养分,为自己的教育事业点亮了明灯。

关键词:活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陶先生的才华让人敬佩,陶先生的教诲让人感激, 但最让人感动得是他为教育献身的精神。陶先生的一生都在榻逃奔波,都在为教育思考。大到国家教育方针,小到具体的教育事件,他无不关心,他真正做到了想教育所想,急教育所急。细细咀嚼,为之感动。他为教育事业热心热情,不曾想过回报,不曾有过计较,他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说他是人民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全部记录在 《陶行知全集》中,其教育生活中的点滴把其一生的教育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他生在民国时期,但是他提出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是中国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不竭的源泉。

一、活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反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提倡“活的教育”、“活的知识”、“活的人”。其活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 Education for life这三句中。他主张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另外还要活的教育方法和活的教育精神。教育是就用一个生命去润泽另一个生命;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活的教育”思想主要从三个层面去阐述,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的,要把学生当做一个有灵性、思维和活动着的个体去对待;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的需要出发,设法子去搜罗好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学习去增长和充实师者的智慧以满足孩子的发展。"活的教育”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都是符合时展的潮流。在当时主要是教人做人,教人健康生活,他不教人升官发财,只教中国的民众救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教人要在劳力上劳心,教大众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说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在当今看来,"活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宗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不是培养出“考试机器”、“书呆子”。特别是我国在去年9月份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就是我们当今“活教育”的目标,其要求我们要培养出的学生要具备六大方面的素养: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我们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教学、教育研究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去研究、开发课程,深入创新德育内容。这也是我们每位一线老师应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也应拥有远大的教育情怀,把学生的终身发展视为已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陶先生的教育理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让学生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的运用,并能运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和教师的好坏。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和教师都是“死的”,陶先生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而新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取知识、能力和优良的品格。这正好与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要贯彻好”活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坚定的教育之心和高尚的教育情怀,工作中多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并加深对教材和新课标的研究,拓宽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手段,善于发现和研究教育问题。这才能使我们老师变“活”,并能用活的教育资源和手段去教育“活”的学生。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一座丰碑。

二、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以此类推: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陶行知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教死,学生是学死!教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正好把其导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来个180度的翻转,我觉得陶先生的说法更为准确,教育的内涵更大,教育的实践性更强。陶行知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致于偏狭。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的生活去解放偏狭的生活。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而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的。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之后,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生活决定教育,二是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是无止境的,因此生活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使教育与生活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以改进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潜概念,无形中要求我们要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教育(学习),以致于不断地改造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樯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又如何地贯彻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呢?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特别是结合当今家乡大搞工业建设的时机,平时通过实地参观、图片、视频、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现状及发展的未来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有利用我国科学技术每一次进步的机会,例如,天宫二号升天、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重大事件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技,培养孩子探索末知的兴趣和好奇心;利用社会或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格去感化学生,引领学生学习,追求真、善、美。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结合生活实际创编小诗歌、短文章,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每一次的黑板报比赛,高年级的学生都包办了本班的黑板报的板面设计、内容查找及抄写、图纹的绘画等所有环节,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学校就开垦了一片生态园地,每个班级负责经营一小块,让学生通过种植去体验劳动的乐趣,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学习撑握劳动技能的过程,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等方面,都是在劳动生活中获得的;开展有活力的体育运动,例如,举行班际足球比赛、班际体操比赛、班际踢毽球比赛,校际运动会这些活动也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快乐因子,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也强健了身体,锻炼了意志、凝聚了班集体。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去获取知识的能力,让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做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思想意识,在每天的教育工作中,要做到追踪观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和技能,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人们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当今教师所应要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我们老师当中普遍存在只教不做的现象。例如,有些老师教到一个知识难点或遇到一件学生的难题,他们不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而是置之不理或是糊涂拖过,最后难点还在、问题仍存,学生没得到知识的长进和问题的解决,老师以这样的教学态度和方式教了十几或几十年,知识不增长,反而思想固化,方法陈旧,逐渐被时代淘汰,被学生淘汰。可见没有做的教不是真正的教,是教不好学生的,一个学校中这样的现象存在的越多,这个学校越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上劳心就是要求手到心到,如果劳力不劳心的,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和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单单劳力,或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到事物之真理。因此,“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教和学是一种常态,但是做却成为教学的奢侈品,很多时候教学做是分家。学生学习每个学科都有其生活实用性,例如,数学,生活数学到处可见,但是我们有些老师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更末能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是囿于考试中的几个题型,让学生反复机械地操练,磨坏了学生的意志、磨灭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更磨掉了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兴趣。再例如,英语,我们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相对于数学和语文,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少见,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只知道考试需要才学,所以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学中做的环节缺失,教师末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英语素材并加以运用,学生对生活中的英语知识视而不见,也没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去表达,教师教的知识,学生付出努力学习,却无法体验到做所带来的乐趣,特别是在生活中缺少做的行动和思想,所以没有产生新的价值,没能把课堂所教、所学的知识得以延伸、拓展。以上这两个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更能清楚地认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固然重要,但是缺少教学中的做,特别是在生活教育过程中的做,那么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是真的教育,这样的学校没有真的教育。因此,我们现在的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要强调教学做的教育思想,否则,是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需要的人才的。

陶行知先生在短短30多年的教育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至今,其光茫绽放得更加灿烂。作为一名教师,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阅读其著作及研究其教育思想,从而多积累知识,丰富自己教学和管理经验,为筑梦自己的教育事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陶行全集》[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2]百度百科.http:///link?.2016年9月

[3]杨斌:《教育照亮未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

[4]《陶行全集》[M],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陶行全集》[M],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