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例6篇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1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连续发表了《学做一个人》(1925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学做合一》(1927年)、《在劳力上劳心》(1927年)、《手脑相长歌》(1931年)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确指出:旧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使读书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脑不用手的半残废;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这种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强烈地反对,并号召要革书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他的口号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叹的是,时隔这么多年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镜头一:十来个高中生打扫几个平米的包干区,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闹,几分钟的事,半个小时还完不成。镜头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时,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脏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袜子。镜头三:走进一间学生宿舍,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被子不叠、衣服乱放……这些现象应该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所阐述的丰富、精湛而又实际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高中生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一、加强劳动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劳动需要心理,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三、教师身体力行,以“行”取胜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2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3

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穷其一生办教育,为中国教育探寻曙光。1916年,留美学子陶行知致信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他毅然决然回国实现其教育救国之梦,视乡村教育为“立国的根本”,扎根乡村,矢志“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从组建并领导中华教育改进社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着手,陶行知进而把人民具体为农民。中国以农立国,85%的人口生活在乡村。然而,中国教育走错了路。“中国的教育雨,不落在劳苦人的田园里。中国的教育雨,专落在大都会的游泳池里给少爷小姐玩。中国的教育雨,不肯落到乡下去,灌溉农人所种的五谷。中国的教育雨,不肯落到边远的地带去滋长时代落伍的人民的文化。即使偶然顺着风势落它一阵,也是小雨,不能止渴。”他振臂高呼:“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

何以改造中国乡村教育?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陶行知写道:“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情,不是两件事情。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反过来说,办学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所以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此,陶行知把教师置于领导者地位。“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要发展乡村教育,就必须要有一批心甘情愿为乡村建设服务的教师。乡村学校不单纯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改造乡村的力量;乡村教师也不应单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影响并推动乡村进步。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由此得以架构:培养乡村教师,建设乡村社会,改造乡村中国。

为实现乡村教育理想,陶行知把老山与山麓的小庄改名为劳山与晓庄,取“劳力而劳心”及“日出而作”之意。1927年1月,南京神策门外劳山之麓一僻壤现招生广告一则:初中、高中、大学一年半程度学生;有农事或土木工之经验,及在职教师有相当程度,并愿与农民共甘苦,有志增进农民生产力,发展农民自治力者,皆可投考。同时,特别声明: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陶行知缔造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并于1927年3月15日开学(1928年8月更名为南京晓庄学校)。没有校舍,没有教师,便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作宗师。晓庄学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机构,而是作为“改造农村生活的中心”,承担改造乡村之重任。

由于师生积极参与爱国运动,1930年4月晓庄学校惨遭当局查封,陶行知亦遭通缉。运行仅3年的晓庄学校就此终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面对白色恐怖,陶行知复校计划破灭,只能另辟蹊径。山海工学团于1932年10月1日在上海宝山孟家木桥诞生。“工是工作(Labour)、学是科学(Science)、团是团体(Union)。”这是“大众自己干、小孩自己干”的“自动工学团”。陶行知在宝山彻底颠覆师范教育理念,从孩童身上挖掘师资力量,推出独具一格的“小先生制”,奉行“即知即传,即传即行,知行合一”原则。10个月后,上海涌现1.8万名“小先生”,并遍及全国23个省份。只要每名“小先生”教会两人,则全国两年内便可完成扫盲。工学团传承晓庄学校理念,将生产、教育和生活相交相融。“小先生”,肩负推送教育的使命,哼唱着《小先生歌》,犹如“一根根活动的电线四面八方伸展到社会底层”,犹如“一条条血管,将学校与社会联接起来”。这是继晓庄学校之后,陶行知又一次将乡村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知是行之成

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陶行知师从杜威,曾坚信用杜威的实用主义可以改造中国社会。杜威的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然而,深入乡村后,陶行知发现,乡村教育问题不光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仅就教育问题来探讨教育问题,常会陷入思维泥沼,因无解而迷失。在教育、政治、经济三者之间探求内在联系,是陶行知探索社会改造的立足点。在实践中,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乡村教育只能依靠乡村生活来实现。就此,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以国术来培养健康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来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在晓庄学校,建校舍,做饭菜,养家畜,挑粪便,干农活。大礼堂为“犁宫”,图书馆为“书呆子莫来馆”,厨房为“食力厅”,厕所为“黄金世界”。晓庄生活充溢着诗意。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赞誉晓庄模式为“现代教育方法中最好的一种”。

社会即学校。创办山海工学团之际,九・一八事变爆发,随之一・二八淞沪抗战。教育救国又新增一项使命――抗日。全民抗战时期,国土即战场,战场即学校。陶行知向社会索取教育资源。“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即“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t大众的生命;以大众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这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富有“生产的意义,长进的意义,平等互助、自卫卫国的意义”,最终“产生一个改造社会赋有生活力的新细胞”。工W团实施六大培养:普遍的体力培养、普遍的武力培养、普遍的智力培养、普遍的生产力培养、普遍的政治力培养、普遍的生育统制力培养。远在延安的徐特立视工学团为“整个乡村的范例”。

教学做合一。如果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作为教育理念,那么,“教学做合一”即为教育方法。只有通过“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才得以践行。在晓庄学校,“教学做合一”乃校训。在山海工学团,“教学做合一”乃办学原则,统领七项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相学相师,会者教人,不会者跟人学;先生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与大众共甘苦,同休戚,以取得整个中华民族之出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一方面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另一方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其核心乃“做”,“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探寻出路”。在晚年,陶行知将三大主张统整为生活教育学说,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熔铸于社会大学。

在行知路上

“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郭沫若语)。由文F而知行而行知,陶行知两度改名,实为以生命来诠释行与知。扬起信仰之帆,荡起生活之桨,远航于问题之海,陶行知劈风斩浪。

以信仰为帆。早在金陵大学堂就读期间,陶行知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故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焉。”出身贫寒,凭借意志与禀赋接受精英教育,陶行知心系人民,视人民为信仰。胸怀人民的陶行知请辞东南大学教职,婉拒各方委任其高官的盛情,积极投身于人民教育事业之中,以“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推行平民教育,怀着“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图与“为三万万四千万农民烧心香”的夙愿开创晓庄神话。陶行知进而坚信,人民才是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活水源头。在晓庄,他拜村民为师;在山海,他育孩童为师。其晚年所创办的社会大学谨遵大学之道,但并非《礼记》所言的大学之道,而是妙手巧改只字,形成独树一帜的陶氏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走在行知路上,就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旨归,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导向,自觉把教书育人同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紧密相连。

以问题为海。《新华日报》1946年7月27日发表的社论《继承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指出,生活教育“是适合中国国情,特别是适合劳苦大众需要的”。费正清认为:“杜威博士最有创造力的学生是陶行知。”身为留美俊杰、杜威高足、基督信徒,陶行知并未充当美国实用主义的“留声机”与“传声筒”,也从不言必称西方,更旗帜鲜明地抵制“仪型他国”。1929年5月19日,陶行知在晓庄的寅会上说道:“‘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也就是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我从民国六年起便陪着这个思潮到中国来,八年的经验告诉我说‘此路不通’……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在前,决产生不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但到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形成的时候,整个的教育便根本的变了一个方向,这新方向是‘生活即教育’。”这是创新,正因为他站在中国本土问题的高度洞悉教育,尤其教育对改造国民、改造乡村、改造中国的重要意义。问题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由问题意识激发。问题何来?来自本土,来自时代,来自人民。走在行知路上,就要聆听本土、时代、人民的声音,并予以回应,由此创新中国教育。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4

关键词:行知思想;职业学校;教学;启示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1891-1946),只活了56岁,但为中国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留给我们的教育思想精华至今仍散发着无尽的光辉。在他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中,职业教育思想贡献尤为突出。无论在他所主持的师范教育、职业教育、还是社会大学,都对职业教育进行过积极认真的探索和深刻的理论研究。他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早期主要的倡导者,我们学习和研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职业教育的理念

1.职业教育以生利为目的

陶行知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最早见于1918年11月3日写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该文认为职业教育应有其自身之特点,“有关于职业之生活,即有关于职业之教育”,“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什么叫做“生利主义”?也就是“生有利之物”与“生有利之事”,用今天的话来解说,就是生产出有利于社会与人群的物质财富,培养出服务于社会与人群的技术本领。“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这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宗旨与关键。为了实现这个宗旨,陶行知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要培养一支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成为职业教育的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学识”和生利之教授法”。(2)要创建职业教育的教学设备。职业教育教学设备的来源可有两种,一种是学校自备,一种是利用职业界固有的设备。特别是第二种,经费可省而成效又著。(3)要制订“按事施教”的职业课程。职业教育的课程安排,应以培养学生的“生利”能力为标准。要执行自易至难、从简入繁的原则,学成一事,再学一事。课程教学的最佳方法,是将学理与实者“联络无间”地结合起来。(4)要做好职教学生的择业工作。陶行知认为,择业的标准,“不在适与不适,而在最适与非最适”,而所谓“最适者”的标准有两点:一是才能,二是兴味。这就是说,应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同时也是自己最喜欢的职业为职业。“故能选最适之业而学之,生大利不难,岂仅生利哉!”

2.教学做合一

这是陶行知创造的重要的教育思想,他把它作为办学校的校训,曾经反复地论述过这一思想。什么叫做“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解释道:“教学做合一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件事,因为它们是糅合在一起的,难以绝然分开。“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师与学生没有严格的分别。陶行知的这些论述对于职业教育是何等的切合。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共同的做(实习)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职业教育的很多课程是在实习车间完成的,对老师而言,教中有做,做中有教;对学生而言,学中有做,做中有学。这一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实践对于认识的意义。陶行知认为,旧教育中老师教的是伪知识,学生学的也是伪知识。“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我们与其说是“读书”毋宁说是“用书”。因此,技能与知识是分不开的。

3.在劳力上劳心

这是陶行知光辉的理论创造。我国古代儒家提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当时,应该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为它最早认识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它的理论弱点是十分明显的,它割裂了劳心与劳力的辨证联系,演变成少数掌握文化的“劳心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独裁统治,造成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劳动者与劳动实践的极度轻视,造成我国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消极积淀。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我国教育的现代化造成极大的阻碍。“劳心的专门在心上做工夫;劳力的专门在苦力上讨生活。劳力的人只管闷起头来干;劳心的人只管闭起眼睛来想。”如果劳力者不劳心,那么一切劳作都囿于往常,不可能创新;如果劳心者不劳力,那么一切思想都玄而又玄,无法验证于实践。劳心与劳力分家,那么一切发明都无从产生。陶行知则把劳心与劳力辨证地联系起来了。“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一般地将劳心与劳力相结合,而是要“用心以制力”,“用心思去指挥力量”,“能以人力胜天工”。“在劳力上劳心”,就是要“运用心思指挥力量以求物之变化”。陶行知把这一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认为它“是一切发明之母”,“可得事物之真理”。我认为,陶行知的这一理论,对职业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职业教育,并非是单纯地学一点技能,而是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所学课程,在一般工匠的基础上飞跃,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职业学校教学的启示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级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

1.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日益普及,职业教育也迈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的行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课程整合的基础。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依赖的技术平台和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成为可能、成为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2)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课程改革要求积极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学习者学习的根本改变。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灵活、快速、便捷、广泛和开放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者学习成效。

(3)课程整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或技术型人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让学习者在具体实践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1)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现代企业要求:劳动者除专业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具备职业行动能力 (简称职业能力)。它的形成不仅仅是靠教师的教,而重要的是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项目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处理实际问题,总结提炼出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知识(包括劳动过程知识)以及技能并积累经验;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职业能力。

(2) 项目教学法是教学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是多元化的,人的智力至少由7种基本。

智力元素组成,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和自我反省(加德纳,1999)。而职业学校学生智能特点主要表现在数理/逻辑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视觉/空间、身体/运动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观察、动手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职业教育的学习规律。

(3)项目教学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需要。

职业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从学生以后将面临的就业环境看,发展专深的职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职业能力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后,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学习自然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3.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将理论知识的教授有机融合入教学活动的形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实现理论教学、技能培训一体化的新型教学形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实现了教室与车间的合一、教学与生产的合一,老师与师傅的合一。

(1)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还应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更多地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

(3)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学习与探索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

(4)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启迪思维,挖掘潜能,开创研究性学习。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5

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的显著标志,张扬了爱心和人梯精神。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陶先生的博爱效果从他的弟子们身上得到很好的升华。

《创造奇葩――陶行知的弟子们》是陶先生的弟子周毅和金成林编著的。全文选编了陶行知先生约57位弟子的成长历程,借弟子们的手来再现陶先生的教育创新,给人一种更真实的感受。同时,从他们的成长历程中也不难看出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多么的切合实际。我本人向来很尊崇陶先生及他的教育理论,但理论的东西读得多,实际的例子见识得少,为此心中总是有些许的遗憾。幸运的是这本书选编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历程,每一个事例均真实地再现了陶先生的可亲可敬的人格,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落实了陶先生的创新教育理念。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做点调整了。另外,也觉得有一些感受不吐不快,我期望能将这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创造奇葩――陶行知的弟子们》这本书,全书分《东南大学篇》、《晓庄篇》、《育才篇》、《工学团篇》、《社会大学生篇》和《父子师生篇》六部分。为了真正探讨到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我仔细研读了陶先生在担任东南大学教授期间,创办晓庄师范时期以及创立工学团与育才学校时期的57名成就卓著的英才的成长经历,从中读到了当年办学的艰辛,也看到了陶先生和他的弟子们以苦为乐的奋斗的背影。

陶先生的教育方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学用一致”、“小先生制”在其创办的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中始终贯彻得很好。尤其是在育才学校中,可谓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并将教、学、做结合得天衣无缝。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1911年,陶先生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因为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改名为陶行知。书写:“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先行后知,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求人不如求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陶先生对王明阳的“知行合一”“翻了半个筋斗”领悟得多好啊。因为“行是知之始,知乃行之本”,陶先生正是从二者的本末中体味出不一样并在他的教育教学中实行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便是育人,追求真理做真人。陶先生说,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学会做人,做真人,做人中人。陶先生有那么多优秀的弟子,这些弟子们在革命战争中和敌人斗智斗勇,在和平时代也能苦中做乐。他们个个专业之精深,品行之高尚实在令人仰慕得很。我想这主要源于陶先生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品德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他要求学生每日自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提出建立“人格长城”的口号,主张把集体主义精神融化到每一个学生的血液里,他还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这点点滴滴的思想教育让他的每一个学生都变得才高行端。这些学生中有一生教学的生活教育家胡晓风;有铺洒博爱,执教击拍的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陈贻鑫;也有赤脚走进音乐殿堂的著名作曲家杜鸣山;还有用心灵演奏的著名小提琴家杨秉孙;还有从孤儿到名指挥家的卞祖善;还有中国首位大提琴女教授林应荣……从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同时相伴的更有他们高洁的人格魅力。

我以为目前职业教育普遍比较缺乏的就是后两者――学和做。我们的老师辛辛苦苦地备课、上课,耗时耗力地大量批阅作业,但多数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剖析原因,除了社会大环境外,恐怕主要是老师们没有教会学生学,学校也似乎无法给学生创造出太多动手的平台。这样,教得枯燥,学得乏味,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无论条件如何,劳动创造世界是永恒的真理。陶先生的学校从小培养锻炼孩子们树立劳动观,手脑并用,创造世界,如开小路呀、建厕所呀等等。立大志,刻苦求学也是陶先生的学校永恒的主题。如有一次陶先生让学生行百里路去看《安魂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的城市学生,对劳动是陌生的,对艺术的理解更是片面的,一知半解的。因对艺术之真善美理解不够,多矫情造作,学生之言行正是其思想的再现。因缺乏创造,就少了珍惜。一切来得太容易,丢失了也不觉得可惜。老师们也是教得过细,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隙。表面看似洋洋洒洒,应有尽有,但学生的手脑没有并用,多数学生的思维处于闭塞状态。我们这些站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如果能从陶先生的教育理念中取一瓢饮,也许会有一些收获的。

陶先生一贯主张教学民主、开放,这样才能使教学更丰富鲜活,而不是生搬硬套,否则会堵死创造者。他的创造教育创造了如国家一级演员、舞蹈编导程代辉,一级演员、金鸡奖获得者贺小书。同时还创造了成千上万个革命志士……陶先生提倡的“只要有一滴血、一滴汗、一滴热情”都要有创造的精神,激励着他的弟子们创造出了一个个艺术作品。

陶先生真善美的家教也值得我们借鉴,他是这样教导小儿陶诚的:一、民族解放的大道理要彻底明白;二、遇患难要帮助别人,肚子饿让人先吃,无饭吃时,要想法子找出饭来大家吃;三、要勇敢地活才是美的活,勇敢地死才是美的死。陶先生的四个儿子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很好地恪守着父亲的教导,做着真善美的人。

对于教师之快乐,陶先生是这样认为的:“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已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是老师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老师,学老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学生。”他在不同时期所培养的弟子们的成才经历与创造成果,充分佐证了陶先生教育学说的成功。这一方面给我们这些育人者以启迪,另一方面也激励着成长中的莘莘学子。

再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找回中国教育的自尊,找回中国教师的自信,找回祖国的自强。

再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办为新教育,弘扬新文化,共享新生活,走在行知路上,塑造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赵璐.一个人与一个世纪――杜威教育思想现代意义.山东教育.第7、8期.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6

陶行知著名的教育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陶行知先生还进一步明确指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它要用的书的目之大,比现在的教科书的数目要多得多。它只是不要纯粹以文字来做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所强调要读的活书是什么呢?

陶行知认识到社会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反先生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傲的传统教学法,主张“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陶行知之所以如此强调做或实践,因为实践是与创造紧密联系的,而培养向着创造路迈进的“创造人才”,即创造型人才是陶行知一贯追求的目标。

2 教育民主化观念

2.1 教育普及

为了使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陶行知大力提倡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为公,教育为公的内涵是机会均等,“入学时求学的机会均等,长进的机会均等,而且老百姓有办学管教育的机会。”

2.2 提倡民族平等教育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不仅面向工农群众,而且注重民族平等,这是其教育民主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主张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民主教育是让他们学习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的,就帮助他们制造文字,让他们自己办学校,训练各民族的人才来教育他们自己的人民。”

2.3 教学及教学管理民主化

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定的借鉴意义。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学改革的重点转向研究学生,要求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是当做认知体来研究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参与意识。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

3 师德观念

(1)献身教育。陶行知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命脉。献身教育,需要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养“真人”。

(2)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是集言教身教于一身的教育实践家。他主张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并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认为教师和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在《南京安徽共学办学旨趣》一文中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恭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恭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恭亲共守。”

(3)开拓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具有创造革新的品德。陶行知说:“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他特别重视教师的“创造”和“革新”,认为教师是改造生活的灵魂,“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4 现实意义

4.1 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它们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就是教育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4.2 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

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教育机会均等,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社会历史、地理条件等客观条件影响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在我国具有可能性。

4.3 教育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措施。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是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二是教育事业要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的发展和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质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教育对象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