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盈利模式范例6篇

生猪养殖盈利模式

生猪养殖盈利模式范文1

元宵节后,各肉猪产区出栏量持续性上升,猪价急速下滑,正月初八至十五,一周内猪价下降超过每斤1元,3月后多数地区猪价回落到每斤7元以下,猪粮比跌至6∶1盈亏平衡线以下。生猪养殖告别盈利,进入亏损周期。

据新牧网,3月4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市场猪(以下皆指外三元品种)价每斤6.9~7.0元。广东的江门、化州、阳江一带猪价每斤6.7~6.9元,广东的四会、茂名猪价每斤6.5~6.6元。广东的清远、英德猪价每斤6.8~6.9元,广东的高明、增城猪价回落至每斤7.2~7.4元。

“如果3~4月发生疫情,猪价将会加速下跌,否则平稳下滑。”温氏集团经营部调研室副主任杨立平说。2月27日下午,农业部通报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东辉猪场发生生猪A型口蹄疫疫情,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虽然3月初广东各地猪价相比2月底每斤下降0.1~0.2元,但受采访养殖户皆认为该疫情对猪价无明显影响。

亏损期将长达6个月?

3月初,很多养殖户反映卖猪困难,高体重肥猪出栏压力更大。由于第一季度节日刺激较少,肉类终端消费也较为萧条,3月份生猪的交易价格仍维持在低位。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博罗县泰美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华荣认为,尽管3月底有清明节提振消费,但可能会出现节前抛售、屠宰场压价收储等复杂变化,因此整体来看,猪价上升拐点很难在6月份以前出现。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2月22日是生猪市场的转折点,全国平均猪价正式跌破每斤7元,重回6元时代。同时,猪粮比价跌至6.02∶1盈亏平衡线,自繁自养头均盈利正式告别盈利、进入亏损周期,根据以往周期时间分布规律,一旦猪市进入周期性的亏损期,持续时间有可能达6个月以上。

因此,猪粮比跌破6∶1可能仅仅是亏损的开始。冯永辉分析,生猪市场最近两个周期性的亏损期即2006年2~8月、2010年2~7月,进入亏损的时间均在春节前后,进入得越早亏损得越多,亏损期结束得越彻底,否则生猪市场无法随后进入长达两年左右的盈利期。像2009年4~6月为期两个月的亏损,无法淘汰过剩的产能,从而导致2010年继续亏损。

2013全年生猪供过于求?

据了解,目前广州嘉禾市场生猪交易不旺,嘉禾肉联厂开工量较正常时减少三成;而且广东地区腊肉可以一直吃两个月,5月后肉联厂的屠宰量才可能逐渐恢复。杨立平也反映双汇、唐人神等大型屠宰企业自正月初八开工后很长时间,开工量只有正常的80%左右。

深圳农牧实业有限公司高明分公司种猪场场长计刚健认为,2013年整体消费前景并不乐观。“目前,整个中国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消费群体个人收入比预期减少,会无形中减少肉类消费量,从而降低整体消费增长量。”

计刚健还介绍,其公司目前二元杂母猪(生产商品育肥猪)销售量在增加,说明规模养殖场生猪存栏量会持续增加,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可能会增加。

不仅如此,2013年全年生猪存栏量将高于2012年。杨立平认为,2012年能繁母猪存栏总量环比2011年增长超过5%,受此影响,2013全年生猪出栏总量预计至少增加12%。

这时是否该补栏?

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旦猪市进入周期性的亏损期,持续时间有可能达到6个月以上,3月份猪市寒冬正式拉开序幕。但笔者咨询广东各地大型养殖企业、中小规模养殖场,多反映2013年猪场会跟往年一样继续扩栏。但由于春节后生猪压栏较多,近期补苗不旺,3月份,江门外三元猪苗(30斤规格)价格由2月份每头500元左右回落至每头450元左右。

“无论规模大小,猪场一旦有空栏就会补栏。”鹤山母猪养殖户李福初表示,按往年经验,春节后猪场空栏较多,3~4月是补栏高峰期。目前,养殖户生猪补苗多遵循“有栏就补”方案,3~4月补栏仔猪预计出栏将在8月份。不少养殖户认为,经过较长时间低迷行情后,届时猪价一般会相对平稳反弹,所以考虑逆市补栏。

生猪养殖盈利模式范文2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摘 要】本文针对生猪养殖问题,进行合理的基本假设,进行必要的符号说明,寻找猪的繁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关键词 生猪养殖;繁殖规律;数学建模;递推公式

1 问题重述

某养猪场最多能养10000头猪,该养猪场利用自己的种猪进行繁育。养猪的一般过程是:母猪配种后怀孕约114天产下乳猪,经过哺乳期后乳猪成为小猪。小猪的一部分将被选为种猪(其中公猪母猪的比例因配种方式而异),长大以后承担养猪场的繁殖任务;有时也会将一部分小猪作为猪苗出售以控制养殖规模;而大部分小猪经阉割后养成肉猪出栏。母猪的生育期一般为3~5年,失去生育能力的公猪和母猪将被无害化处理掉。种猪和肉猪每天都要消耗饲料,但种猪的饲料成本更高一些。养殖场根据市场情况通过决定留种数量、配种时间、存栏规模等优化经营策略以提高盈利水平。请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回答以下问题[1-2]:

假设生猪养殖成本及生猪价格保持不变,且不出售猪苗,小猪全部转为种猪与肉猪,要达到或超过盈亏平衡点,每头母猪每年平均产仔量要达到多少?

2 基本假设

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每头小猪的饲养成本一样。成年公种猪的营养需要与生育期母猪相近。每头生育期母猪的饲养成本一样。每头成年公种猪的饲养成本一样。猪养殖成本及生猪价格保持不变。不出售猪苗,小猪全部转为种猪与肉猪。

成活的小猪的公母比值为1。小母种猪与小母猪的比值不变。小公种猪与小公猪的比值不变。最初的母猪已同时怀孕。后来的母猪也可同时怀孕。肉猪可以立马全部卖出。每头肉猪的体重一样。每头肉猪的售价一样。失去生育能力的种猪的无害化处理费可忽略不计。种猪不可转为肉猪。母猪生育期限为3年。小母猪的受孕时间延迟与初始母猪受孕时间相同。母猪每半年受孕一次。

3 符号说明

每头母猪每年平均产仔为2y头,公母比例为1:1。每头生育期母猪养殖平均每月成本为c1元/月。每头成年公种猪养殖平均每月成本也为c1元/月。每头小猪养殖每月平均成本为c2元/月。每头怀孕母猪价格为d1元。每头肉猪价格为d2元。养殖年份n可为1,1.5,2,2.5,3,3.5等。最初的母猪头数为m0。小母种猪与小猪的比值为k1。小公种猪与小猪的比值为k2。第i/2+0.5年时的小猪为li头。

第i/2+0.5年时的肉猪为si头。第i/2+0.5年时的母种猪为mi头。第i/2+0.5年时的种猪为pi头。第i/2+0.5年时的投入为ti元。

4 问题分析

问题是:假设生猪养殖成本及生猪价格保持不变,且不出售猪苗,小猪全部转为种猪与肉猪,要达到或超过盈亏平衡点,每头母猪每年平均产仔量要达到多少?

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在达到平衡点时,投入=产出,投入=最初的母猪入栏成本+生育期母猪养殖成本+成年公种猪养殖成本+小猪养殖成本。产出=肉猪出栏所得。

5 模型建立

解决问题一的关键之一是要找出猪的繁殖规律,我们不妨称之为模型。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一些规则。

当养殖年份n=1时,模型的描述为:

l1=m0×y,t1=m0×d1+m0×c1×12+l1×c2×3,s1=l1×(1-k1)+l1×(1-k2),m1=m0+m0×y×k1,p1=m1+m0×y×k2.

当养殖年份n=1.5,2,2.5时,模型的描述为:

i=2n-1,j=i-1,li=mj×y,ti=tj+pj×c1×6+li×c2×3,si=sj+li×(1-k1)+li×(1-k2),mi=mj+mj×y×k1,pi=mj+mj×y×k2.

当养殖年份n=3.5时,模型的描述为:

i=2n-1,j=i-1,a=i-5,li=mj×y,ti=tj+pj×c1×6+li×c2×3,si=sj+li×(1-k1)+li×(1-k2)-(pa-m0),mi=mj+mj×y×k1,pi=mj+mj×y×k2.

当养殖年份n=4,4.5,5,5.5等大于4的数时,模型的描述为:

i=2n-1,j=i-1,a=i-5,b=i-6,li=mj×y,ti=tj+pj×c1×6+li×c2×3,si=sj+li×(1-k1)+li×(1-k2)-(pa-pb),mi=mj+mj×y×k1,pi=mj+mj×y×k2.

参考文献

[1]mcm.edu.cn[OL].

生猪养殖盈利模式范文3

本周,渤海证券推荐了天邦股份(002124),理由是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为养殖业提供了更高的盈利空间,同时公司增发扩张生猪产能,助力公司业绩未来进一步提升。二级市场上,连续几日的放量,在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低吸建仓。

从行业情况来看,灾害造成出栏量不达预期,2015年公司销售生猪41.48万头,同比下降9.8%,截止农业部2016年3月数据,母猪和生猪存栏仍持续下行,今年全年生猪出栏量将难以显著回升,猪价全年会维持高位。未来,公司将继续完善原艾格菲实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调整养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与国际一流合作伙伴Pipestone开拓猪场托管模式,同时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的家庭农场模式。通过公司在饲料、疫苗和种猪方面的优势,带动养殖户专心并用心经营达到成本最优化,预计公司2016年能实现养殖盈利大幅增长。

投资者还可以掌握的是,生物制品是天邦股份的另一个收入来源,2015年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2.22%,净利润3589.03万元,同比增长22.07%。收入下降主要源于招标苗销售的下降,但市场苗的快速增长(主要为圆环),弥补了招标苗下降的影响,而且高毛利率的市场苗比重有助于提升带动盈利的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同年取得了悬浮培养工艺生产的高致病性蓝耳疫苗新兽药证书,弥补了悬浮培养技术在生产猪蓝耳疫苗方面的空白,实现了该产品在2-8℃条件下的长期保存,推动了公司猪用疫苗产品的升级换代,也是我国疫苗耐热保护剂应用方面的重大突破。和传统工艺产品相比,悬浮培养不仅能显著提高抗原含量,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免疫大品种,有望在2016年给公司带来较多业绩贡献。

生猪养殖盈利模式范文4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保险 生猪养殖 保险模式

1982年以来,四川率先试办了耕牛保险、奶牛保险、养猪保险、大牲畜保险和农作物保险。1993年,四川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峰,保费收入达到1722 万元。1994年以来农险业务亏损较大,业务规模趋于萎缩, 2003年保费收入下降到83万元。

2004年5月四川省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当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38万元,比2003 年增长188%。随着农业保费收入逐渐增长,试点项目拓宽到奶牛、生猪、烤烟、麻竹等领域。目前比较成功的是眉山市奶牛保险试点和资阳市生猪保险试点。截止2007年农业保费收入7.25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61亿元。其中能繁母猪保险在全国率先启动、率先理赔,承保数量达491万头,生猪承保数量达1664万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量的1/3。

但是四川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与农业大省的地位仍有较大差距。特别近年来,四川省频发自然灾害,农业保险业务风险大、赔付率高、亏损严重,保险业务的平均综合赔付率超过120%,而相应的政策支持不够,导致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不断萎缩,其生猪养殖保险就是典型事例。

一、生猪养殖保险商业性运营的困境

1.生猪养殖风险的强损性与商业保险经营原则根本冲突

生猪养殖面临的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并发性,疫情周期和频率较高,其结果是成灾率高、损失严重。高赔付金、管理费用及损失准备金之和小于当期保险费收入,与商业保险盈利目标相冲突,偏低的边际收益,会导致保险经营者以经济利益的回报率来选择保险险种,从而降低生猪养殖险种的投入和经营强度;保险公司则不可能介入亏损经营。因此,抑制保险供给以至退出其经营策略是必然选择。

2.生猪养殖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养猪产业的高风险性的矛盾

常发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疫情等,是生猪养殖平稳发展的最大威胁和风险。由于动物疫病和药物残留等问题,导致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不进口我国猪肉等偶蹄动物产品,其市场风险难以应对。作为养猪产业发展唯一“保护伞”政策的低补偿远低于实际损失的价值。

3.高保费标准与养猪户低收入不相容

养猪风险的随机偶发性和独立性,是利用大数法则分散风险为前提的。养猪产业风险的广延性、分散性、疫病的复杂性和成本价格的不稳定性,其性质已经不属于典型的可保风险。如果按商业化操作的要求制定保费率,农民买不起;如果按农民可以接受的标准制定保费率,保险公司赔不起,最终导致生猪养殖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都严重缺乏。

二、区域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实现农业保险由商业性保险向政策性保险的转变,政府需承担如下制度创新的预期成本:即政府提供农业保险制度框架;政府承担组建政策性保险公司的义务;政府对农业保险公司及其服务对象提供管理费用补贴、保费补贴、巨灾补偿和优惠政策;政府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提供相关优惠政策。

基于国情和省情,本文提出“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保险公司+保监会”的政府主导性发展模式。其中①管理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对经营生猪养殖保险的商业公司提供再保险,提供部分保费,经营管理费补贴,制订财政、税收优惠政策。②商业性保险公司负责直接经营相关业务。③保监会负责监督政策性保险业务执行。

这种模式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经营模式,国家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负责生猪养殖保险的发展规划、政策制订、宏观调控管理、基本险种设计、费率厘定和提供生猪养殖保险再保险支持。获准经营政策性保险的商业性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经营生猪养殖保险监管部门设计的基本险种,也可经营经保险监管部门审查和批准的自行开发自愿投保生猪养殖保险险种。

该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于:一是充分借鉴了国际上发展生猪养殖保险业务的成功经验,遵循了政策性保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充分利用了现有政策性银行、商业性保险公司的资源,实现了政策性贷款和政策性保险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发挥政府政策性金融政策的整体效能,有效规避信贷资产风险,提高经营效益,避免市场垄断,降低财政支出。三是为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体系的尽快构建提供了现实可行性,避免了机构设置的巨大财政成本投入。四是符合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支农作用的宗旨。

三、对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的政策建议

1.财政补贴政策

各级财政应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补贴,将生猪养殖保险补贴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具体包括:第一,提供保费补贴。对保险经营费用进行补贴,由政府按照保险公司对养猪户收取的保费收入比例给予全额补贴经营费用,保险公司不从保费中提取任何费用,保费全部用于对养猪户受灾后的赔付。第二,提供管理费补贴。对经营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费用补贴。第三,提供再保险补贴。对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业务购买再保险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以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保险风险,增强赔付能力。

2.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制度

生猪养殖面临饲料涨价,疫病等风险,很容易形成巨灾损失。因此,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巨灾损失基金,积累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对遭遇巨灾损失的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势在必行。

3.税收减免制度

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减免制度有利于扶持农业保险基金的积累,增强保险的自我发展能力。对生猪养殖来说,应将政策性保险业务与其他业务严格分开,实行单独列账,单独核算,专账专人管理,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实行保险公司经营一定区域范围内(县以下的范围)的其他险种相关税目免税,从而调动保险公司从事保险的积极性。第一,对生猪养殖保险进行单独的保费收入管理,建立单独的电子化信息系统。第二,对资金结余的管理要明确规定,要求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拆借。第三,要对生猪养殖保险分险种核算,积累数据,为未来相关规定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四,建立费用的分项管理系统。建议相关部门对全国的生猪养殖信息进行统计、调查、研究,做好生猪养殖保险的基础工作,掌握完整的产量及疫病统计资料和各种饲料的成本数据,使定损理赔有所依据,从而促进生猪养殖保险快速发展。

4.全省统一承保条件和赔付标准

依法统一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的承保条件和赔付标准,坚持承保生产成本和赔偿生产成本原则,避免保险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如农户需要投保产量或产值保险,可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相关商业化险种。

参考文献:

[1]王鹏.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探讨[j].中国保险.

生猪养殖盈利模式范文5

他在家排行老二,全家七口人,过去只有三间破旧土砖房,生活来源完全依赖六亩粮田维持,看到不少家庭在谋划和筹建高楼大厦,他看在眼中,急在心里。1992年7月学业完成回家后,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胆进行市场调查,全面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后,及时找亲朋好友借资金购买仔猪。通过艰辛努力,由每年养猪60头逐渐扩大到现在年出栏牲猪在6000头以上;由过去专门养肉猪变为现在既养肉猪又养母猪,现存栏母猪达400余头;由过去传统养猪发展到购饲料,变为现在自办饲料加工厂;由过去仔猪繁殖靠公猪配种变为现在他率先在家办起了全区唯一的牲猪人工受精站,彻底改良猪种;由过去只有几个猪圈变为现在高标准的大型猪场达5个,现在固定资产达400万元以上;由过去一年帮助和扶持几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变为现在全乡有300户以上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脱了贫、致了富。十多年来,他的主要事迹表现如下:

一、大胆推广养猪新品种。过去村民全是养土杂猪,没有经济效益,他通过到外地考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率先带头饲养良杂猪,一直到现在发展饲养杜长大洋三元猪,均是他带头发展起来的。通过测算,每饲养一头杜长大商品肥猪比过去土杂猪出栏可增盈利达100~200元以上。现在又率先引进荷兰培育的新品种世界猪王——托配克猪,其母猪更明显,产仔数更高,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养猪效益更明显。

二、带头推广养猪新技术。90年代初,农户养猪完全使用混合饲料,他第一个人率先改用浓缩料,现在又改用科技含量更高的预混料。过去农户养猪分餐饲喂,他又率先改为现在自由采食。在疫病防治上,他第一自筹资金建立了一整套的防疫程序,如蓝耳病、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圆环病毒等病防疫程序,大大提高了猪的成活率和育成率,为全乡养猪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养殖模式上,带头改变过去散养变为现在集约化养猪,做到全进全出,按批次生产。在管理上,他率先严格实行分阶段和分区作业程序,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就新技术推广这一方面,他为全乡养猪户增创盈利达1000万元以上。

三、牵头组建了养猪协会。为使分散的养猪户能掌握养猪管理、技术、信息、防疫等一套完整高科技模式,他跑上跑下,争取领导重视,终于让养猪户盼望已久的角山乡养猪协会成立了,他以满票当选为协会会长。上任后,他大胆开展工作,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运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产品科技含量。他采用集团的方式更进一步提高了养猪的效益,受到了会员们的一致好评。如今协会成员达400余户以上,年出栏牲猪在10万头以上。最值得敬佩的是,为提高出资聘请市畜牧水产局和湖南环境生物学院的专家、教授到协会授课并当顾问。

四、自筹资金建立牲猪人工受精站。为方便和减少养猪户成本及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扩散优良基因。20__年度他投资5万余元建立了石鼓区第一个牲猪人工受精站。现有台湾杜洛克、新美系长白、大约克公猪15头,年受精母猪7000胎次,大大提高了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和优良基因的扩散,他所提供的与市场价低于10%标准销售,既减少养殖母猪户成本,又为角山乡的养殖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猪养殖盈利模式范文6

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传统要素投入方法的重构,以可持续思维对生产方式的升级,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职业化农民替代传统兼业散户的结构性升级将成为未来数十年间的主导趋势,由此将会对农业科技、组织模式和生产服务等提出更高的需求。对这些优质种植/养殖户的占领,将导致未来农业企业从总量普惠式发展,转向技术、产品升级、多产品多服务综合一体化等竞争优势放大式发展,优势市场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并突破边界,成长为大市值公司。

农业科技、经营新模式、农业生产服务领域,以及农业信息化、生鲜物流、农村金融等工具性产业有望孕育出一批大公司,而基于有壁垒产品、展现服务效果的综合服务平台成功概率更高。

周期方面,农业板块底部反转的趋势已经明确,2015年将是市场见证周期力量的时刻。当前能繁母猪存栏创历史新低并仍处于下降通道中,本轮周期累计降幅或将达到14%,即便考虑到需求的小幅下滑,供求缺口也足以奠定牛市基础。同时规模化进程中,养殖户加杠杆经营将放大猪价向上弹性,这是有别于以往周期的显著特征。2015年猪价周期高点或将突破20元/公斤,头均盈利达到400元/头,部分高效率企业的盈利中枢将被锁定在550元/头以上。此外,肉禽产业链周期与猪周期同步,饲料、疫苗等后周期品种也将在2015年迎来景气上行期。种业库存预计在2015/2016销售季迎来实质性拐点。同时,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畜禽肉价的周期性回升,拉动CPI上升预期,进而有望提升农业板块的估值。

基于2015年农业基本面周期牛市、转型整合加速、CPI预期上行,2015年将是周期买点与长期空间释放叠加的关键年份,目前整个板块2015年的动态PE为20倍左右,农业作为既传统又新兴的产业,在降息周期与政策催化中,显然是被严重低估的。

商业模式升级大市值公司隐现

长期以来,总量保障模式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并成功推进了大规模城镇化,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制度创新极大释放了土地产能,中国农产品总量进入了加速增长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粮食市场、种子市场放开等一系列重大体制变革,中国的农业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一大批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并成功上市。

时至今日,这种发展模式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1.粗放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化学要素投入过度,导致土地肥力中长期下降;2.小规模的经营给农户带来的收益太低,农户缺乏种粮的积极性,农村劳动力劣化甚至短缺;3.农产品品质和安全问题突出,缺乏标准化和产品分级。

从宏观层面看,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业迫切需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保护土地产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层面看,中国农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收入体量已经巨大,抬头甚至可见世界级产业巨头,但是盈利能力远不及国际同类大公司。传统的产能驱动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面对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捉襟见肘;低层次无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国农业发展模式已经处在新一轮变革的前夜:一方面在产业内生发展驱动下,过去10年中,种植、养殖规模化加速推进,目前已经到了诱发产业变革的临界点;另一方面,城镇化推进使得农业适度规模化成为可能,政策对于规模经营作出了预见性顶层设计,未来更多便于规模经营的制度安排将陆续推出;再次,新技术储备和产业化,也已经为提升规模经营效率、实现土地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做好了充足准备。

以现代经营理念改造传统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策在引导、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方面不断加码。总体来看,政策主线包括推进生产主体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生产方式变革(可持续型生产方式)两个方面。

在政策和产业逻辑双重推动下,2014-2015年将是中国农业发展方式重大变革的关键年份,资本对产业的推动力在集中显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和可持续型生产方式要求:社会化服务需求加强、产品升级高端化、行业门槛提升和产品差异化等。领先和适应这些变化的企业将在中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大放异彩,实现市场集中度的加速提升和盈利模式升级,并有望突破传统商业模式的市值约束,成长为世界级农业企业。

畜禽养殖处于周期牛市

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四个月创新低,即便考虑需求小幅下降,2015年供给下降幅度较需求下降幅度之差也达到10%以上,猪价周期回归牛市的标准已经达到。本轮毛猪价格的周期高点仍或将超过20元/公斤的历史高点。

以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为核心的产能过度下降,是看多本轮猪周期反转的基本逻辑。截至2014年10月,农业部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已经连续四个月创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新低,降至4422万头,比上一轮周期最低点再低160万头,累计降幅达到13%。由于农产品价格对供给的弹性十分巨大,通常供给下降8%-10%就引发大幅度的价格反应。上一轮周期中(2010)能繁母猪存栏的累计降幅为8.6%,价格周期涨幅最高达到100%。因此,当前的能繁母猪存栏下降量已经达到了触发周期牛市的标准。

生猪养殖类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生产性生物资产项是反映其能繁母猪存栏信息的基础项目。从各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的2013年半年报和三季报中生产性生物资产来看,也暗合了农业部公告的产能下降力度,牧原股份(002714.SZ)三季报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比降11%,雏鹰农牧(002477.SZ)中报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比降12%,正邦科技(002157.SZ)三季报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比降13%(其中后备母猪价格下降会对存栏下降幅度有小幅影响)。

禽肉大周期与猪价周期一致,是供给收缩幅度大于生猪,且单个环节阶段性收缩幅度急速放大,肉鸡、鸡苗价格2015年将加速上涨,弹性将高于猪价。圣农发展(002299.SZ)屠宰单只盈利有望达到3.5元/只,商品代鸡苗单只盈利有望达到2元/羽;父母代鸡苗价格滞后,上涨周期或将持续到2016年,高点料将突破30元/套以上。

顺周期叠加变革 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饲料:景气加速回升,差异化竞争放大业绩弹性。饲料的景气周期一般滞后于猪价拐点4-6个月左右,这是因为猪价出现向上拐点后至实现盈亏平衡的期间,养殖户仍然亏损,资金压力下使得养殖户对工业饲料的需求下降。但随着猪价上涨,进入盈利期后,饲料需求将逐步好转。预计饲料行业景气度有望在2014年四季度继续改善,并在2015年2季度迎来同比大幅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