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例6篇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文1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养猪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疫病防控,努力巩固畜牧大县创建成果,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使全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1、畜牧生产全面发展。预计全市生猪累计出栏100万头,同比增长12.9%,家禽累计出笼1000万只,同比增长8.3%,山羊累计出栏13.8万只,同比基本持平,实现畜牧业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11%。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7%。

2、规模养殖继续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各类规模养殖户1927个,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的专业户1460个,千头以上猪场90个,新增7个;万头以上猪场7个,新增1个;年出笼2000只以上的养禽专业户254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羊专业户116个。规模养殖产值占总产值的51%,比去年增长1个百分点。

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向上申报畜牧项目21个,其中,已审批落实的项目7个,到位资金1121万元,已申报待批项目13个,待拨资金1699万元。储备项目11个。为我市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品种改良进展顺利。全市实施人工授精14.6万头次,人工授精面达93%以上,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新建了生猪人工授精总站,饲养优良种公猪18头,解决了全市生猪人工授精供应紧张的问题。清平猪保种和新品系选育顺利进行,双莲鸡保种工作已经启动。

5、疫病防控力度加大。针对6月中旬王店镇发生的猪普通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混合感染疫情,全市上下齐努力,采取果断措施,扑杀了病猪和同栏猪,打赢了这场疫病防控攻坚战。认真组织春秋两季防疫工作,“两瘟四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清栏消毒入户率、“三位一体”的动物免疫标识率及免疫证发放率分别达到100%。

6、卫生监管稳健开展。全年检疫肉产品380万公斤,调运检疫牲畜60.2万头,动物产品420万公斤,市场检疫活畜禽58万头(只),对检出的病畜(禽)及产品全部做了无害化处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5次,开展日常监督执法检查32次,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243家、超市8家、城乡集贸市场23家、肉类加工厂和冷库9家、宾馆和学校食堂13家、肉品销售摊位140家,查处销售未经检疫案件2起30公斤,病害肉案件5起170公斤,查处无证经营案件1起、逃避检疫案件7起,抽样检测饲料69批次。确保了食品卫生安全。

(二)主要做法

1、狠抓畜牧科技推广,提高畜牧养殖水平。一是开展科技培训。组织专家举办了两次全市防疫员专业知识培训,受训316人次,强化了防疫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分镇处举办了10场畜禽养殖档案培训班,就正确应对甲型h1n1流感、科学饲养管理以及规范填写养殖档案进行了讲解与指导,受训养殖大户2000人;利用春训、不定期讲座、培训开展生猪人工授精、科学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培训30场次,受训人工授精员和养殖户6000人次。二是实施品种改良。坚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规范品种管理,鼓励品种改良,引进优良种猪,实施生猪良种工程。三是保护品种资源。投资18.1万元,更新了清平种猪场的限位栏和产床共174套,为清平猪的保种、选育、提高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双莲鸡原产地王店双莲建立起双莲鸡保种场,组建了保种群和繁殖扩大群。

2、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方面做好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对所有已争取在建的项目,采取一个项目一个专班负责落实的办法,严格督促业主对照项目建设要求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标准高、效果好;同时对新牧公司万头标准化猪场“以奖代补”项目、2007年度标准化规模猪场(小区)改扩建、基层防疫体系、2008年度标准化规模猪场改扩建、生猪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严格按照省局下发的方案进行了自查,预计可全部通过验收;编制了项目建设中长期规划,做好项目贮备,规划了11个项目,所涉建设资金8.9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9亿元。促进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做好2008年畜牧产业政策兑现工作,将505.5万元资金及时兑现到养殖户手中;积极开展生猪养殖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申报、兑现工作,核实合格养殖户75个,发放贴息资金13.7万元;大力宣传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引导养殖户投保81010头,参保率达到97%,并做好母猪死亡鉴定工作;配合市农业局做好农机补贴工作,摸底上报畜牧机械补贴资金20万元。极大地激励了畜牧业的发展。

3、培植畜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经营水平。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对翔鹤食品公司继续实施驻场检疫制,实行检疫费减半,帮助其申报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指导搞好规划设计,建立起2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做好亚源乳业的奶牛疫病监测工作,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做好奶站建设。二是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建设,引导其在协调产供销、开展信息服务与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全市组建了5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1个养猪协会(其中新建4个),拥有社员和会员800人。三是规范交易市场管理。做好交易市场的规划管理,加强交易市场的畜禽检疫,严禁病畜(禽)上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四是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强品牌建设,申报无公害畜禽产品和产地双认证,在抓好去年申报项目的落实工作的同时,今年又申报1个。

4、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生产安全。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镇(办事处)政府(行政)的动物防疫责任主体,层层签订了行政业务责任状,实行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保障防疫经费。今年争取市政府增加了20万元的防疫经费,用于补充冷链容量的不足,保障了防疫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基层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防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设了王店、育溪、河溶、半月四个防检分所,购置了办公、检测设施设备;通过各方面争取,为全市十个镇(办事处)更新、添置冷藏柜、冷冻柜36个、保温盒165个,满足了基层冷链体系所需的容量。三是加大防疫督办力度。在今年春秋两季防疫过程中,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畜牧局组成了防疫督查专班,深入各镇(处)、村开展巡回督查,突出母猪、小猪等薄弱、重点环节,加强督办,并对全市158个村(居委会)的畜禽进行随机抽样采血化验,实行抗体监测,判定免疫效果,对不达标的地方责令查漏补缺或返工,检查结束后实行严格考核兑现。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和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严格重大动物疫病报告责任制,严密监视疫情,定期排查,及时发现,规范报告,果断处置。

5、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确保畜禽产品安全。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利用“3.15”等活动,宣传了畜牧法律法规和肉食品安全常识;印刷《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原文塑胶版700张,张贴到各镇(处)畜牧产业化办公室、村委会和仔猪交易所;免费发放《畜牧法》单行本1500本、专题宣传资料6000份,营造了依法治牧氛围。二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与所有大型养殖场、仔猪交易所和屠宰、加工企业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管责任状》;对中小型养殖场(户)建立联系村、场监管责任制,实行1个责任人联系1到2个村场,负责所联系村、场的养殖技术指导、动物防疫、检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服务。三是严格动物卫生监管。严把运输、屠宰和市场检疫关,制定了《加强产地检疫方案》,实行村级协检员制度,加大产地检疫力度;严格肉类加工企业和冷贮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进行规范管理;与质检、商务、药检、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实施食品安全整治,严防病害肉食品上市。四是强化饲料兽药监管。抓好违禁药品的清查、监测、监管工作,教育引导养殖户自觉守法,不添加使用“三聚氰胺”等禁用药物,做到“三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规范了我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五是做好养殖档案工作。指导全市规模养殖场建立了包括疫病防控、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使用、消毒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内容的《养殖档案》,规范养殖档案管理,建立肉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6、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畜牧队伍素质。一是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每个学员集中学习达50个学时,学习笔记达6000字以上,共撰写、交流心得体会54篇、专题调研报告6篇,征求意见、建议21条并进行了整改;开展了“三联四促”、“服务民生促和谐,法律宣传进万家”等实践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二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益;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小组,加强对上网玩游戏、摸牌等违纪行为的督查。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精心组织了党员春训工作,剖析出机关党员作风方面的十个问题,切实加以了整改;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党风廉政电教片,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共接访了12件,办结9件,其它3件正在认真办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将今年的宣传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调动全系统的积极性;与省电视系,制作了十分钟的畜牧大县专题片,在省农业信息网播出;在××电视台、各级网站、报纸上发表新闻、稿件、专题片149篇,很好地宣传了我市创建畜牧大县的成果及畜牧系统的形象。四是做好群团工作。建立了女工维权机制,为全体女职工购买了大病医疗保险,组织女职工定期体检;组织老职工参加了宜昌市举办的“夕阳红健康公益活动”、重阳节座谈会等活动,使他们享受组织的温暖;组织机关干部参加了全市“庆祝国庆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职工趣味运动会、关公杯职工蓝球赛等活动,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五是加强机关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压缩办公经费的规定,制定了《车辆使用管理制度》等机关管理制度,建设节约型机关,做好办公楼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努力改善办公条件。

三、2010年的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增产增益为目标,以养猪业为主导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为方向,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加快科技进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强化疫病防控,力争2010年生猪出栏达到110万头,家禽出笼达到11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为农民人平增收150元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发展规模养殖。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畜牧产业政策,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品种改良、中介组织,激励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认真落实国家的有关惠农政策,做好母猪保险、母猪补贴、奶牛保险、奶牛补贴等工作;开展肉猪保险试点工作。充分保护和调动广大畜禽养殖户特别是养殖专业户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力争全市新增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户10个,新增年出笼或存笼2万只以上家禽的户10个。

2、推广畜牧科技,提高养殖效益。一是开展技术培训。利用春训、防疫员培训班、各种专题培训班等形式,重点推广“150”、“500”高效养猪模式、生态养殖“115”模式、自然养猪法、标准化“1235”养羊、“猪-沼-鱼”、“猪-沼-果”立体养殖等实用新模式;推广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生猪人工授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养猪、粪污处理等畜牧兽医实用技术。二是加快品种改良。继续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政策,提高母猪生产能力;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依法实行种畜生产、供应、使用许可制度;继续实施生猪良种工程,加强管理,生猪人工授精面提高1个百分点,做好供精总站的规范化建设,扩大种猪规模;稳步推广长大清、大长清等内三元杂交猪,大力推广杜长大等外三元杂交猪,进一步提高三元杂交猪的比率;加强清平种猪场种猪档案管理,做好清平猪的保种及新品系的选育工作。扩大双莲鸡保种群和繁殖扩大群的规模,优化选育方案,加大选育力度,切实做好双莲鸡的保种工作。

3、培植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扶持翔鹤食品公司扩大加工规模,扩大生产基地;扶植亚龙乳业扩大奶牛饲养规模;提高清平种猪场的生产能力。鼓励发展各种养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力争新增5个,引导其实行农企对接。

4、突出项目建设,加大基础投入。对所有已争取在建的项目,实行专班负责制,严格按要求落实好;加强与农业部、省畜牧兽医局、宜昌市畜牧局的联系,按照项目申报指南,高标准地做好项目申报,做到应报尽报。依托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疫情测报站续建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防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省级标准化万头养殖小区(场)、标准化规模猪场改扩建项目、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带动养殖户加大畜牧业固定资产投入。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文2

一、防控责任落实情况

(一)及时安排部署。全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我市防控指挥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防控工作,建立起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联动机制,启动应急预备队,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并印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非洲猪瘟可疑情况应急处置指南》等文件,指导乡镇街道落实具体防控措施。根据形势发展,我市市委刘书记、市政府赵市长多次就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相继以市政府办公室,市防控指挥部、市畜牧兽医局的名义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文件通知。截止目前,我市防控指挥部已4次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市畜牧兽医部门6次召开全市畜牧系统非洲猪瘟防控会议,及时通报疫情形势,明确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职责,安排防控重点任务。目前,我市各相关部门已建立了成熟的信息联络制度,加强了信息沟通与共享,确定了联络员,并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和信息报送,时刻做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真正形成了防控合力。

(二)深化监测排查。要求各乡镇街道及时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生猪定点屠宰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及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深入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并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每个排查人员的排查范围,及时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人、到村、到场、到户。同时根据非洲猪瘟防控要求重新制定并印制了非洲猪瘟排查记录本1000本,严格按照非洲猪瘟排查手册进入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养殖场、屠宰企业、贩运经纪人、生猪产品加工经营场所非洲猪瘟防疫工作进行逐项排查。坚持日排查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疑似疫情立即上报,市疫控中心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随时待命到达现场按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集样品。自2018年8月至今,全市每天平均排查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场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等80个左右,日排查生猪9000头左右,共累计排查猪只220多万头次,没有疑似疫情发生。在排查过程中及时开展流调及抽样监测,先后向上级部门送检疑似猪抗凝血样品和猪组织样品341份,均为阴性,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目前,我市已对全市99个生猪规模场、27户生猪专业户和1848户生猪散养户,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1个无害化处理厂,57名生猪经纪人和已通过备案申请的19辆生猪运输车辆进行时刻监控,全市生猪生产平稳,市场供给正常。

(三)严格外疫截堵。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确保人员到岗、监管到位。进一步协调公路交通检查站和公安检查站,强化中心与各部门的联查联动机制,对生猪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物,对违规调运等违法行为,不讲条件,一律无害化处理。加强生猪移动监管,严格执行生猪(种猪除外)暂停跨省调运调出政策,对跨省引进种猪的,要求必须附有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逐头检测的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报告。关闭全市所有生猪交易市场,鼓励畜禽产品冷链运输、冷鲜上市,运输生猪等活畜禽的车辆不再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强境外输入生猪、野猪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

(四)严格市内管控。加强餐厨废弃物(泔水)的收处监管,协调各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了全链条监管责任,全面禁止用餐厨废弃物(泔水)饲喂生猪,协调执法、食药部门开展了一次餐厨废弃物(泔水)饲喂生猪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建立活畜承运车辆监管制度,确保所有承运车辆向市畜牧兽医局备案后方可开展运输行为,加强运输车辆监管,要求所有备案车辆必须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承运,装载前、卸载后严格清洗消毒。加强贩运经纪人管理,举办培训管理培训班,严格落实生猪贩运经纪人备案管理“六项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切实规范调运行为。强化生猪产品流通加工餐饮环节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贩卖加工病死猪肉等违法行为,防止病死猪及其产品流向市场,进入餐桌。强化生猪经营点监管,严格产地及屠宰检疫。强化防疫条件监管,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养殖场所,加强消毒处理,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五)严格限制生猪及其产品移动。采取多种渠道途径,及时将上级相关规定、疫区范围、封锁时间等情况告知兽医工作人员,对全市57个生猪经纪人进行备案管理,对所有生猪运输车辆逐步进行备案,严格执行生猪调运政策,防止疫区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我市;

严禁泔水饲喂生猪。组织乡镇街道开展突击排查整治行动,未发现生猪规模场和专业户使用泔水喂猪的情况;

严格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全市所有生猪规模养殖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出。

(六)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现已储备非洲猪瘟专用消毒剂2吨,市应急储备库储备人员防护装备2000余套,监测样品设备22套,大小动物扑杀器20台套,大型消毒器械31台套,其他封锁、照明、应急指挥通信和交通工具等各类应急物资均已准备充足,已充分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各项准备,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应急处置迅速开展,各项措施高效进行,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拔除疫点,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各乡镇街道新增非洲猪瘟病毒专用消毒剂100余箱,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一天一次消毒灭源。

(七)强化业务培训。截止目前,我市已组织召开非洲猪瘟防控专题培训30余场次,各乡镇街道开展培训20余次,印发非洲猪瘟防控宣传手册、明白纸、告知书、公开信等材料20000余份。1月8日,再次召开全市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强化培训班,对新修订的《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和《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和非洲猪瘟诊断技术进行了强化培训,增强了全市检疫人员的非洲猪瘟鉴别能力。开展宣传的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科学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防止恶意炒作。突出正面科学宣传,普及公共卫生和动物防疫知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生猪产品。

二、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主体落实情况

(一)养猪场。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指导排查,全面掌握辖区内养殖场户饲养存栏、销售、防疫、消毒、兽用疫苗、饲料来源等情况。与养殖场(户)逐一签订防疫主体承诺书,要求其严格规范生猪调入调出,主动开展猪群健康状况日常巡查排查,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严禁泔水喂猪,严禁外来猪肉及其制品入场。要求所有场户要严格按国家和省非洲猪瘟防控部署要求,自觉开展各项防控工作。规模场都实行封闭管理,不从高风险区购入生猪,调出生猪提前申报检疫,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不使用未经备案的生猪运输车辆生猪;

严格落实补栏隔离措施和空栏管理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严把饲料和添加剂使用关,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

加强消毒和粪污、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切实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二、生猪屠宰企业。

三、生猪产品加工经营单位。

四、监测能力建设情况。1、非洲猪瘟监测、检测开展情况。按照省、市非洲猪瘟专项监测实施方案工作要求,领导高度重视,印发xx县非洲猪瘟监测方案,同时对全市规模猪场、散养户、屠宰场进行监测排查采样,共送检至泰安猪抗凝血样品、组织样品(脾脏、淋巴结、肌肉)341份进行病原学检测。2、实验室建设情况。本实验室隶属于xx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于2017年4月通过省考核专家组续展考核验收,具备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检测等能力,主要开展血清学检测,还不具备病原学检测能力。已向市政府申请新建pcr实验室报告,共申请购置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资金、pcr实验室建设资金及检测试剂耗材经费共计120余万元,目前已批复,仪器设备正在招标中。3、辖区内养殖场、屠宰场自检自控,第三方委托检测开展情况。县级兽医实验室设置建设情况,尤其是隶属关系、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经费保障、监督监测等情况,摸清已经开展工作、尚未开展工作的县级兽医实验室数量以及未开展工作的原因。

五、生猪运输车辆管理情况。我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生猪运输车辆必须使厢壁及底部耐腐蚀、防渗漏,要有防止动物粪便和垫料等渗漏、遗撒的设施,便于清洗、消毒,随车配有简易清洗、消毒设备,要安装车载一体的定位设备等,符合一辆,备案一辆。目前我市已通过备案申请生猪运输车辆19辆,我市严格按要求进行时刻监控。

六、餐厨剩余物(泔水)收处监管情况。目前,我市没有建设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体系及处置设施。为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今年年初,市城管局组织人员赴章丘、莱芜等地考察学习餐厨垃圾处理先进经验做法,并将考察情况及建议上报市政府,建议我市建设一处餐厨垃圾处理场,同时配套建设餐厨垃圾收运体系,以便更好的推动我市餐厨垃圾处置工作。同时,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市要求建有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环保督查对非法收运泔水的冲击较大,也需建设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鉴于以上要求,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议市政府建设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场,与垃圾焚烧发电厂协同处置,项目设计日处理规模100吨,主要建设湿式发酵车间、沼气储存、生物气利用车间、生物滤池等构筑物等,概算投资5000万元,采取ppp模式由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同步配置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辆。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文3

为全面加快全州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改造农村牲畜养殖圈舍,实行人畜分离、村外建圈、集中养殖,从根本上解决人畜混居的传统落后养殖方式,引导农户开展标准化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加快农村传统养殖方式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大力推进我州现代畜牧业发展。我州组织州、县、乡、村四级队伍力量深入村寨、认真核实数据,完成全面人畜分离摸底调查工作。

一、目前养殖情况

据人畜分离摸底调查统计,红河州13县市133个乡镇9404个村93.82万户366.51万人。目前从事猪、牛、羊、禽(建水县多数农户养殖蛋禽,这次调查也把建水县家禽养殖统计在内)养殖的有73.91万户,建档立卡11.3万户,现有圈舍面积1167.86万㎡。其中养殖生猪46.63万户,存栏356.42万头,圈舍面积558.21万㎡;养殖牛24万户,存栏88.41万头,圈舍面积434.26万㎡;养殖羊2.77万户,存栏99.93万只,圈舍面积144.93万㎡;养殖家禽(建水)0.56万户,存笼286.98万只,圈舍面积30.41万㎡。

二、 拟实行人畜分离养殖户数

拟分户建圈饲养19.76万户,建档立卡4.15万户;其中拟分户建圈饲养猪14.25万户,牛4.03万户,羊1.47万户,家禽(建水)134户。拟集中建圈饲养9.39万户,建档立卡2.81万户;其中拟集中建圈饲养猪6.92万户,牛1.34万户,羊0.6万户,家禽(建水)0.53万。

三、 人畜分离生产计划

计划饲养439.46万头(只),其中饲养猪164.29万头,牛22.26万头,羊27.23万只,家禽(建水)225.69万只。计划建圈面积497.26万㎡, 其中计划建猪圈舍293.7万㎡,牛圈舍142.37万㎡,羊圈舍48.92万㎡,家禽(建水)圈舍12.27万㎡。

四、 存在的问题困难

据人畜分离摸底调查情况分析,部分规模场已做到了人畜分离,但仍然存在选址不合理,布局不规范,设计不科学等问题,未实行人畜分离的散养户和部分规模户大量存在。

1.建设用地选址难。由于地处边疆、山区,大部分地方山高坡陡,因此,在规划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时,大部分地方难以找到适合建设养殖小区的建设用地,给养殖小区的选址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建设资金筹集难。根据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相关要求,易地搬迁项目资金仅限于农户安置房建设,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只能另行筹集。同时,由于农户在建设安置房过程中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无法再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因此,给养殖小区的建设资金筹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农户观念转变难。由于养殖小区必须选择在村子附近建设,导致一些农户距离养殖小区较远,给农户日常投料、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导致一些农户无法接受。此外,一些有相互矛盾的农户担心其他农户采取投毒等报复手段,因此,对集中养殖模式犹豫不决、忧心忡忡。

五、目标

通过实施人畜分离、集中建圈、科学养殖,大力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同时又能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种养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以人畜分离、集中建圈、科学饲养、培育产业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主体培育、发动群众等手段,实现农村畜禽养殖方式有效转变,努力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发展壮大畜牧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畜分离调查报告范文二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易地扶贫搬迁中实行人畜分离集中建圈科学养殖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农【2017】43号)文件要求及部署,勐养镇于2017年10月25日开始开展人畜分离摸底调查工作,并于28日全面完成。

经过摸底调查勐养镇共有农业人口3242户总人口14245人其中生猪养殖户1314户,存栏10586头,现有圈舍面积15768平方米;牛养殖户47户,存栏929头,现有圈舍面积12560平方米;羊养殖户3户,存栏309头,现有圈舍面积560平方米。

此次调查对及时掌握了全镇养殖数据,了解了养殖行情,对全镇畜牧养殖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宏观指导作用。

人畜分离调查报告范文三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云南省人畜分离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和《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玉溪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文件要求及部署,曼来镇畜牧兽医站围绕猪、牛、羊的生产发展情况,于10月23日至27日进村入户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人畜分离摸底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目前养殖情况(每村户数、人口,其中从事生猪、牛、羊养殖的户数,存栏和圈舍面积);拟实行人畜分离养殖户数(分户建圈饲养和集中建圈饲养猪牛羊户数及建档立卡户户数);人畜分离生产计划(计划饲养猪牛羊头数和计划建圈面积)。

经过摸底调查得知,结合美丽乡村、绿色家园等各种项目的配套建设,曼来镇近三年内将有28个村民小组2247户计划集中建设人畜分离圈舍,面积12630平方米。

人畜分离调查报告范文四

为全面尽快实现人畜分离、集中建圈、科学养殖的要求。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及州、市相关单位对于人畜分离相关文件要求,江东村昨日开展进村入户调查。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文4

XXX人民政府关于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的工作报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下,不妥之处,请予审议。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根据中央对生猪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XXX实际,县委提出了“种竹养猪、采硅抽气、文旅康养”的种养结合,种猪养猪循环发展的思路,制定出在十四五末期达到出栏100万头育肥猪,打造出一条“生猪育肥、屠宰、加工、配送、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的目标。今年上级对我县下达了生猪存栏21.7万头,出栏32.6万头外调6万头的的目标任务。

二、全县生猪产能情况

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生猪养殖户(场)4.06万户(个),生猪存栏20.6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43万头),同比增长18.78%;出栏23.22万头,同比增长22.82%,达到市下达年度目标32.6万头的71.22%;产值6.04亿元,同比增长145.21%(猪价升高),养殖利润达1.39亿元。

三、围绕生猪产业发展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加大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外引内联机制,先后引进重庆猪猪侠、江西双胞胎、上海东方希望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及XXXXXX公司、一顺天成等入驻XX,主要涉及生猪扩繁及育肥、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加工配送、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

1.生猪扩繁及育肥项目:一是猪猪侠公司在吉利营地建成“年出栏6万头仔猪扩繁基地及年出栏1万头的育肥教育示范园区”项目,现已正式投产。在2020年上半年进后备母猪2538头已上市,后重新对扩繁场进行改造,新改建种公猪栏位100头已完成,2020年9月8日进PIC曾祖代母猪600头,PIC曾祖代公猪18头;二是猪侠公司投资7672万元在玉碗镇石灰村大坪建设的“年出栏2.2万头生猪养殖扶贫综合园区”项目,现已完成98%,预计10月底竣工投产;三是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拟在我县建设“XXX养殖循环产业链项目”。5月12日县政府已与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已在我县注册“XXX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已选址上高桥乡新民村1地块并完成,正在做土地流转和测绘设计等前期工作。四是XX双猪畜牧公司拟在我县建设“基础母猪存栏5000头的扩繁场,年上市仔猪125000头”项目,目前已选址落实上高桥新民村2个地块,现正在做土地流转、房屋拆迁、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

2.饲料加工项目:一是重庆猪猪侠公司在上高桥建设“年产24万吨无抗饲料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26亿元。项目已于6月4日动工,目前围墙建设已结束,厂房基础及配套设施已动工建设,预计于2020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二是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拟在上高桥乡工业园区饲料加工厂项目,现已完成地块测绘和规划设计工作,已开始场平。

3.生猪屠宰加工配送项目:一是XXXXXX公司在XX落地建设谨鑫食品配送公司并投入生产经营后,又在翠华镇田坝村投资建设一个4A级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场,集屠宰、加工、冷藏、配送等功能于一体,项目总投资5120万元,预计12月底建成投产;二是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在上高桥乡工业园区生猪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现已完成场平和规划设计工作。

4.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一顺天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年处理能力60万头猪粪生产线两条、计划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的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2020年9月1日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后,9月17日一顺天成公司与县委政府达成合作意愿,对项目推进中涉及的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和布置,项目选址在云南省上级XXX寿山镇。9月28日,由XXX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上报了云南省上级XXX一顺天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债券项目。

(二)推进代养场模式,形成未来主力军

双胞胎公司在全县在8个乡镇代养场项目,现已建成生猪标准养殖场20个(设计存栏19800头),共进猪18091头,已出栏9840头,现存栏8251头。

(三)齐抓传统产能,培育新型主体

培育本地养殖规模大户、新型经营主体34户项目。新建存栏生猪规模养殖户,共设计存栏40900头,出栏81800头,其中在建21栋;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出栏50头生猪以上规模养殖场有124个,存栏2.59万头(能繁母猪4035头),计划年出栏5.84万头。在建规模养殖场35栋,其中猪猪侠在玉碗镇石灰村大坪村民小组新建10栋,圈舍设计存栏生猪1.1万头,年出栏生猪2.2万头,该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98%,预计在本月底可投入使用;本地规模养殖户在建25栋,圈舍设计存栏生猪2.27万头,年出栏生猪4.54万头,现已完成13栋,存栏7300头,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投入使用。

(四)强化非洲猪瘟监管,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全县共排查9个乡镇83个村(社区),累计排查6.09万人次,累计排查养殖户65.41万户次,并实行养殖场(户)主和排查人双签字,共排查生猪237.76万头次,未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或疑似疫情,未发现“两证”不全、来源不明和无法提供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报告的生猪产品。二是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专项检查3次,严格按照“头头抽,批批检”的要求及检疫程序,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前检疫、宰后检疫、肉品质检验,共开展非洲猪瘟自检2290头。三是关闭了9个乡镇10个生猪交易市场,审核办理生猪运输车辆备案50辆,按照相关规定审核办理生猪调运备案1.41万头,审核办理种用生猪调运审批手续3批次,并对所引进的种用生猪3551头进行隔离观察,依法查处违法销售生猪案1件,严格落实生猪出售产地检疫制度,共检疫3418头;四是印发了《XXX加强餐厨(垃圾)泔水管理工作方案》,强化餐厨剩余物及泔水收处和违法处置查处工作。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与餐饮业主签订《XXX城餐厨(泔水)等厨余剩余物处置告知书》300余份。五是县农业农村局与规模养殖场(户)签订泔水承诺书1.23万份。全县新增38个餐厨剩余物(泔水)收运点,做到日产日清;六是县政府整合资金74.85万元投入的XXX畜牧兽医实验室建设现已全部竣工,具备了非洲猪瘟检测及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能力。

(五)完善三个保障,为生猪产业护航保驾

1.组织保障:XXX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了工作专班,专题研究生猪产业发展工作,围绕“龙头示范、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继续深化与猪猪侠、双胞胎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把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建立部门工作机制,抓好要素保障,主动加强与重点企业的对接服务,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促成项目落地建设。

2.工作保障:一是全县安排26名技术干部分为9个组分片挂钩联系9个乡镇工作机制,集中力量下沉一线,指导各乡镇抓好生猪产业发展、养殖技术培训、做好养殖政策宣传及服务等重点工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将上级各项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汇编成小册子,先后打印了500余份,通过挂联乡镇的技术干部及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控会发放到各乡镇、各村养殖大户,确保政策宣传到每个养殖户;二是安排专人负责对接、指导各乡镇生猪养户申报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和补助,并把达到规模的养殖户及时录入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

3.政策保障:根据全县实际,县政府及时制定并印发了《XXX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办法(试行)的通知》(大政规〔2020〕1号)文件,首先是针对县政府招商引资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的“场平工程”进行补助,其次是对建设存栏1000-1500头(或年出栏2000头以上)规模的标准化育肥猪养殖场的“场平工程”直接无偿补助。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目前,上级下发的基本农田管控措施和林业用地紧缩性政策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我县生猪养殖用地已基本无地可选,养殖用地需求与行业政策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县委政府配套的项目的“四通一平”投入大,资金筹措难,省市缺乏针对县级政府大型生猪养殖项目配套基础设施(供水、供电)的扶持政策和绿色通道,导致县政府招商引资所需的投入困难重重,所需的供电项目申报手续繁杂、耗时过长,不利于生猪养殖产业快速落地发展。

(三)金融机构支持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政策过于僵化,目前的政策大多无法帮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没有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四)我县2020年农村散户生猪养殖虽然较去年总体上增长明显,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大多都是养殖经济效益更高的种猪或者仔猪,农村散户杨之旅下降,外出务工劳动人口增加,所年出栏肥猪仅能满足本县需求,商品育肥猪基本上没有外调资源。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坚定目标:谋划好、组织好、跟进好到2025年稳步实现出栏100万头生猪的生猪产业链目标。

(二)主动对接:关心好、服务好、落实好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确保引进企业能在我县长期发展,营造酿好的营商环境。

(三)招大育强:培育好、备案好、管理好本土企业和规模养殖户,引导好市场供需关系,确保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文5

2017年,我国生猪存栏4.4亿头,出栏7亿头[1],猪肉产量稳居全球首位。2018年8月,我国报告发生首起非洲猪瘟疫情[2]。据农业农村部疫情信息统计:截至2019年8月18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52起,包括138起养殖场(户)疫情、6起屠宰场疫情、3起野猪疫情、5起发生在生猪运输途中的疫情,主要由车辆/人员接触性传播引发(43%),其次为餐厨剩余物喂猪(40%)和生猪及其产品调运(17%)。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趋缓,各地开始大力恢复生猪养殖。了解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模式、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防控投入等产生的影响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猪养殖场(户)对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可为下一步明确防控重点和恢复生猪生产提供参考,为此开展了本次调查。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9年8—9月,在湖南、河南、重庆、辽宁、安徽等5个省(直辖市)的15个县市,与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开展座谈交流;选取196个养殖场(户)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下65个、500~1999头67个、2000~4999头26个、5000头及以上38个。1.2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在各省(直辖市)选取3个生猪饲养量大、能代表辖区养殖特点的县市开展调查。采用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了解各县市养殖场(户)数和生猪存栏量。每个调查县市选取15个养猪场(户),其中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数不少于10个。利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育肥猪死亡率,利用2018年全年育肥猪死亡数量除以2018年全年出售与死亡育肥猪数量之和估算;母猪死亡率,利用2018年全年母猪死亡数量除以2018年全年死亡母猪与年末存栏能繁母猪数量之和估算。对每一项生物安全措施,计算场群水平的实施率。所有措施的实施率中位数定为总体实施率,每一类措施的实施率中位数定为该类措施的实施率。1.3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养殖状况、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实施情况、防控费用支出及免疫情况、死亡情况和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知晓情况等。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5类20项具体措施(表1)。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包括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2个方面。

2结果与分析

2.1养殖状况。截至2019年8月底,调查县市的生猪养殖场(户)数较疫情发生前年份减少了50%~80%不等;与2018年底相比,所调查养猪场(户)中,近60%的场(户)生猪存栏减少;2018年底和2019年6月底,养猪场(户)平均存栏分别为2772头和1892头,能繁母猪场平均存栏分别为317头和253头,与2017年底相比,减幅分别达31.7%和20.1%。调查发现,各地生猪饲养模式均以自繁自养为主,但总体结构有差异,如湖南省自繁自养比例高达97.8%,而辽宁省仅为69.0%(图1)。2018年下半年以来,整体饲养模式有所改变,调查县市单纯育肥场(户)占比减少5%~20%不等。2.2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对养殖场(户)5类20项生物安全措施(表1)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20项措施的总体实施率为83.2%,且随养殖规模增大而增高,年出栏500头以下养殖场(户)的实施率不足70%(图2)。从分类上看,年出栏2000头及以上养殖场(户)的各类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总体实施率均高于90%,年出栏2000头以下养殖场(户)均低于91%,特别是年出栏500头以下养殖场(户)中,生产布局和消毒制度措施实施率均不足60%(图3)。2.3防控费用支出及免疫情况。从投入看,被调查养殖场(户)2018年平均每头猪防治投入57.1元,其中小规模(年出栏小于500头)养殖场(户)平均75.1元/头,中、大规模养殖场平均56.9元/头。从防控支出结构看,疫苗占比最高,在各规模养殖场(户)中均占比较高,其次为预防治疗费用(图4)。调查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88.5%的被调查养殖场(户)防治投入增加,平均每头增加40元(20~100元),其中68.2%的小规模养殖场(户)防治投入增加,平均每头增加30元(12~46元),94.4%的中大规模场防治投入增加,平均每头增加45元(20~100元),表明大规模养殖场(户)风险防范意识高于小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场(户)高度重视口蹄疫和猪瘟的防控,免疫接种的场群比例分别为98.0%和96.4%(图5)。2.4死亡情况2018年以来,被调查的养殖场(户)育肥猪、母猪死亡率中值分别为3.0%、5.9%,其中育肥猪死亡率中值随规模增大而降低,年出栏500头以下的死亡率中值为6.7%(图6)。2.5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对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知晓上,饲喂泔水,接触感染猪或病死猪,接触污染病毒的衣物、车辆、粪便等污染物,蜱虫叮咬等4种主要传播途径的单途径知晓率均超过82%,其中“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接触感染猪或病死猪传播”的知晓率最高,达92.3%;全面性上,养殖场(户)对4种主要传播途径全知道的仅占74.7%,具体分布见图7。在非洲猪瘟临床症状认知上,80%以上的养殖场(户)认为发烧、食欲减退、局部皮肤变红和死亡率高是非洲猪瘟的主要临床症状,4种症状均知晓的比例为73.3%(图8)。从消灭传染源看,高温和使用消毒剂可灭活非洲猪瘟病毒的知晓率均为95.8%,二者均知晓的比例为91.6%。在非洲猪瘟易感动物认识上,“家猪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知晓率达100%,野猪可感染非洲猪瘟的知晓率低于90%,同时仍各有1人认为“牛、羊可以感染”“人可以感染”。

3讨论

本研究虽然采用便利抽样,但湖南、重庆、辽宁、河南、安徽等5省(直辖市)分别为我国中南、西南、北部、东部地区的生猪养殖大省,在各省选取能够代表辖区养殖特点的县市调查,其结果基本能够真实反映我国的生猪养殖现状。饲养模式的改变、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的提高,均是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下的产物,但也应当看到,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实施率和生猪死亡率在不同规模养殖场(户)中有差异:总体实施率随养殖规模增大而增高,育肥猪死亡率中值随养殖规模增大而降低,具体表现在年出栏500头以下小场(户)的生产布局多不合理,生物安全措施总体实施率低于70%,500头以下、500~1999头小规模场(户)的实施率分别为54.8%和75.7%;条件较好的规模养殖场(户)也存在淘汰母猪缺乏隔离设施,内部净道、污道区分不严格,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备等现象。加之疫情对养殖场(户)特别是小规模养殖场(户)养殖信心和补栏意愿的严重打击以及随环保压力[3]而增高的养猪从业门槛,强化推进规范化养殖场建设,向饲料、饲养、屠宰、加工、冷链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模式转变[4]是必然趋势。在当前无疫苗可防的情况下,只有提升生物安全水平,才能化解非洲猪瘟发生风险。而调查发现,养殖场(户)对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传播途径认知的全面性不足,如对4种主要传播途径和4种主要临床症状全知道的分别仅占75.0%和73.3%,提示应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场(户)的宣传培训,同时建议加强基层防疫人员的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病例发现、识别、报告、监测、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专业知识水平[5],还可动员社会力量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升防控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覆盖性,营建科学有序的群防群控局面。

4结论

调查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对于我国各地养殖场(户)的生猪饲养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普遍以自繁自养为主,单纯育肥模式相对减少;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意识、防控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但小规模养殖场(户)仍存在不足。调查提示,应强化推进规范化养殖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小规模养殖场(户)的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和基层防疫人员的防控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陈伟生,关龙,黄瑞林,等.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2):135-144.

[2]王清华,任炜杰,包静月,等.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j].中国动物检疫,2018,35(9):1-4.

[3]许彪,施亮,刘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演变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2):21-26.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文6

一年来,我站在镇党委、政府及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养殖方式转变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坚持内抓管理,外塑形象,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促进了全镇畜牧业稳定发展。具体总结如下:

一、抓好产业化发展。

1、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2344”发展方略,我站一直坚持以“稳步发展生猪,突破性发展肉兔,大力发展肉牛和小家禽”为畜牧业发展思路,全镇出栏生猪41217头、肉牛1205头、肉羊1531只、家禽180164只、新选留二杂母猪162头(外种母猪25头)、池塘精养100亩。2、恐固年出栏土鸡10万只以上肉鸡示范场1个,出栏土鸡5万只以上肉鸡示范场1个,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农户达12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3户(鸳鸯村三组唐勇、红瓦村一组王善春、孙家村二组向国曾)。其中新发展规模养殖场2个;双庙村七组黄群姚投资10万余元进行母猪圈舍改造,现存栏母猪32头,育肥猪50头;双庙村三组唐发兴投资10万余元建肉牛养殖场20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现全镇存栏生猪21425头,母猪1654头,牛784头,山羊1424只,家禽17.3万羽。

二、突出重点,切实完成各项任务。

(一)认真开展畜禽防疫工作,1、年初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动物疫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应急预案成员单位及责任人员,与各村及村防疫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能职责;2、我站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严格按“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严格做到“五不漏”和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重大疫病应免密度均达100%。狂犬病免疫密度达98%,其它疫病的免疫密度均达到国家标准,动物免疫标识佩戴率达100%。3、抓好村级防疫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重点培训防疫工作要求,目标任务,疫苗的保管,免疫程序,消毒工作,注意事项,反应处理和档案的填写等,以确保防疫工作的各项质量达标。4、做好小反刍兽疫和布病的普查预防工作,组织驻片兽医及防疫员对所有羊只进行排查统计,再注射疫苗并佩戴标识。全年共抽样送检723头份,无一例呈阳性。

(二)认真开展检疫工作,1、年初与畜禽贩运户、畜产品经营户、屠宰场业主、投入品经营户等监管对象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配合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查处违法案件二起,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2、以行风整顿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农业部“六条禁令”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队伍建设,规范动物检疫执法行为。3、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进一步规范检疫程序及检疫内容,促进检疫工作全面开展。4、加强地产检疫和屠宰检疫环节“瘦肉精”抽检比例,使用“瘦肉精”检测卡抽检1500余头份,无一例呈阳性,保证畜产品安全。

(三)加大对投入品的安全监管。1、加强对投入品经营市场和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1-2次到场到点监管,2、对规模养殖场用“瘦肉精”检测卡进行尿样抽测,出动人员共计150余人次,使用“瘦肉精”检测卡470个,没有发现一户为阳性,3、与饲料经营、生产企业;规模养殖场签定责任书、承诺书,以保证饲料的安全。4、规范做好检查记录。一方面我们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保证经营的兽药、饲料为合格产品;不销售禁用的“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和添加剂.另一方面走进广大规模养殖户家中进行抽查、检测、宣传,不使用和添加违禁药品和添加剂,做到户户明白,户户禁用。(四)抓好品种改良,加快重点产业的发展,1、把两个生猪人工授精站不断进行规范,引进优质猪种12头,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精液。2、引进优良种母猪25头,选留二杂母猪162头,种羊20只,种母牛20头,到目前羊改良配种500余只,生猪改良配种8300余窝次;为农民增收和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严防死守,扎实抓紧抓实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1、高度重视,切实履职,一是成立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同志为组长,副镇长***为副组长,镇财政所、党政办、畜牧兽医站、工商食药所、卫生院、派出所等负责人和各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形成镇级各部门协调联动、信息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监管机制。二是全镇非洲猪瘟防控和监督执法与检疫监管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后,镇属和各村(居)高度重视,召开了非洲猪瘟防控和监督执法与检疫监管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落实了班子分工负责制,专题安排人员并做好非洲猪瘟工作的相关性资料。落实了具体责任人员和时限专抓此项工作。

2、强化宣传,广泛参与,为达到告知全覆盖,动员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控,筑牢非瘟防线,我镇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切实做到了人人知晓,全员防控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强经营从业人员的防控业务知识培训宣讲,行动期间共召开相关人员培训会议3次,对防控工作重点及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责任义务进一步进行了明确,累计培训382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二是组织官方兽医、村组干部深入生猪养殖场、大户及散养户宣讲非瘟防控。通过召开大会、坝坝会、农技服务团队培训班、印制发放资料,宣传相关防疫政策等措施开展非洲猪瘟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实现培训全覆盖,引导养殖户不使用泔水喂养。三是印发非洲猪瘟科普宣传册、挂图2000份。四是逐户逐场张贴告知书、发放“非洲猪瘟防控明白纸”等共各类宣传资料7500余份。落实人员,镇村干部走村入户,指导对养猪场(户)生猪经营、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五是层层压实防控责任。镇属相关部门、村(社区)负责人负责各部门防控工作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形成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层级落实模式,特别是泔水禁喂、生猪调运、屠宰等重点部位实现打桩定位、责任到点到人。规模猪场、屠宰场、生猪产品冻库、生猪调运等重点环节实行到户告知书、承诺书上墙,落实了管理对象的主体责任。与村签定非洲猪瘟防控目标责任书21份。到户签定养殖环节(原泔水养殖户)、动物收购贩运环节、动物屠宰环节、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环节、饲料不含血液制品饲料的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和告知书46份。进一步压实对村、组、户的监管责任,增强自主防范意识,积极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3、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一是重点整治不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县农业局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规定,不按规定申报检疫,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生猪耳标,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对运载工具在装前卸后未及时清洗、消毒,生猪运载工具未经备案,收购贩运户未规范建立生猪收购贩运台账,收购贩运户申报检疫不提交养殖户委托等行为进行全面整治。二是生猪屠宰检疫、监管、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环节:落实动物检疫人员2名,一是重点监管整治我镇屠宰企业违规收购不符合非洲猪瘟防控相关规定、未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持有无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以及临床检查不健康的生猪,不按规定进行检疫申报,屠宰未经检疫生猪,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运载工具装前、卸后不及时清洗、消毒等行为。二是重点监管整治私屠滥宰、屠宰企业不按规定履行入场查验的主体责任、屠宰加工不符合非洲猪瘟防控规定来源的生猪以及病死猪、屠宰生猪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未如实记录屠宰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未建立或实施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对生猪及其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或为屠宰生猪提供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条件等行为。三是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重点整治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生猪及其排泄物,染疫生猪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生猪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等行为。三是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全体执法人员重温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和屠宰检疫“五不得”规定,对有案不接、有案不办、不按程序办案、该处罚不处罚、该销毁不销毁、私自放行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报上级相关部门处理。四是加强部门协作,重抓工作落实:我镇采取镇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每周碰头、半月例会总结阶段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分别按照公安、卫生、工商、畜牧、财政、纪委等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责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应急工作、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把防控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违规违纪等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

4、科学防控,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一是全力做好泔水禁喂工作,全面禁止所有养殖农户饲喂餐厨(潲水)废弃物,对场镇餐馆、学校、规模养殖场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实行打桩定位,全方位监管。二是全覆盖宣传引导,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全面发放“非洲猪瘟防控明白纸”和签订“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三是全面开展调运监管,严格管控生猪及产品的外运,严查过往生猪运输车辆,严格消毒制度,严防死守、疫情排査、泔水禁喂、防控督导、市场保供措施。做到不漏一场、不漏一户、不漏一猪。四是完善应急队伍,落实应急物资,全力抓好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处置场所。五是严肃工作纪律,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服从的高度,全镇全员联动,以非常的举措、严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扎实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的人民战争,完成好指挥部交给的各项防控工作任务,确保本辖区清净无疫。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省环保督察组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改要求,促进全镇畜禽养殖合理布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依法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坚持“农牧结合,种养配套”的原则,推行“六分离六配套”生产新技术和“畜禽—沼气—种植”等草畜配套发展模式,把畜禽生态养殖小区纳入新村建设,采取集中建设分户规划相结合的办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畜牧业向前发展,落实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五、强化水产渔政管理。1、安排落实两名水产渔政监管员,加强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的管理。2、签订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安全责任书,抓好明确相关职能职责。3、抓好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加大巡查力度(每月一次安全巡查),加强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业主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水上安全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4、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清理“三无”船舶五只,下发了责任整改通知书5份并以书面形式报党委政府,确保水上安全。5、加强水产品市场和水产养殖户监管,大力宣传水产渔政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做到规范经营、健康养殖、安全生产。

六、强化站务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1、狠抓制度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学习人事、考勤、学习、财务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年初签定各项目标任务,明确各项制度和岗位的职责,奖惩分明,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办事,使其办事有规矩,行为有准则。2、加强综治、维稳、防邪、安全工作。全站职工无一人参加任何邪教组织活动,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七、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全县农业系统开展“千名农业科技干部入万户”开展科技帮扶,全站联挂贫困村4个共144户,落实驻村农技员4人开展驻村农业技术科技帮扶,组织畜牧、农技干部建立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2个为6个非贫困村农业产业技术提供技术服务,全年共开展技术培训和入户技术指导200余次;2019年我站为非贫困村金魁村的帮扶单位,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分别联挂帮扶3-4户贫困户开展科技帮扶,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主动配合驻村、组干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制定帮扶规划,确定帮扶项目,跟进帮扶措施,先后与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贫困户做好产业帮扶,多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户800余户,累计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发放养殖业技术书籍2000余本册,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确保精准帮扶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八、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