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的意义范例6篇

理性消费的意义

理性消费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消费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伦理困境;合理消费

【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73-2

一、消费主义的基本内涵

(一)消费主义定义

消费主义,20世纪初源自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这现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前就已经被经济学家和商人们发现,如果人们对生活资料达到了自然需求之后,那么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商品就会滞销,久而久之,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放慢脚步,要促进经济继续增长,就必须刺激大量的消费。消费主义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情绪及相应的实践总称。但是消费主义往往是推崇消费至上,追求体面消费,无节制的消费,并且把消费主义当成一种人生价值观。

(二)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

1.消费的无节制性。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一种提倡把消费作为人生首要目的,把生活的过程看成为了不断满足个人欲望的过程,鼓动消费,注重的是满足欲望,通过对生产产品的消费和占有来判断自己是否“幸福”。马克思・韦伯曾经认为物质产品的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精神世界逐渐输给了物质的世界,“人的追求似乎被沉闷的物质囚禁起来了”。消费主义崇尚物质,崇尚以消费和物质占有来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大多则是人们的炫耀和攀比心理。例如,早几年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卖肾买手机的事件,商品的更替加快,总是有人会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迷失自我,新产品的上市让一部分人迫不及待的更换。因此,商品寿命变短,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快,消费与需要产生了背离,消费就不再受需要的局限,无限的扩张,演变成过度消费,无节制消费。

2.消费的声誉享受性。消费主义者对商品的追求不仅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高低,而更重视的是商品所带有的符号价值。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消费社会是一个符号编码和符号操控的社会,“符号消费”是消费社会的核心概念。符号消费“瞄准的不是物,而是价值”, “需求的满足首先具有附着这些价值意义”。当下,大部分的商品被商家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例如一些服饰品牌与青春,时尚,潮流等文化意义一系列联系在一起,那么,潮流、青春和时尚等这类象征意义就是该品牌的符号价值。符号价值对于商品来说就是赋予了它象征意义和表现性,一旦商品被贴上了各种符号后,商品也就被划分成了三六九等,消费者也会解读这些符号意义的价值,从而给自我在消费生活中找一个等级位置。这样看来,人们不仅是要获取商品,更多是要在消费生活中获得消费带来的,但更重要的是消费主义者需要的是物质消费者给他们带来的各种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又将会给消费主义者带去安全感。在人们越多的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时,商品的功能性逐渐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欲望的消费,这时欲望已经越过了内在的自然属性走向社会象征性。人们在商品的海洋中,寻觅着自我的标签,寻觅着有商品来定义自身的等级归属,寻觅着欲望被一时满足的安慰。

3.消费的非自主性。消费主义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消费也就被看成了促进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那么,商品被消费主义赋予符号意义之后也被人们视作了是否拥有高质量生活或是生活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志。在消费主义文化的严重影响下,消费个体在各种符号价值的影响下人们消费生活中失去了自主性;超前消费、炫耀消费、高消费都被视为合理,甚至倡导消费者遵循他们的逻辑,并且给予道德上的肯定。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一部分人获得了可观的财富,其中有部分正是消费主义者,他们想要通过高消费或者炫耀消费来证明自己,保持自己体面的形象,并且在消费的等级、数额和价格上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消费的“安全感”就会消失;各个行业似乎也有着消费水平的“标准”,如果个体达不到这个“标准”有可能将会失去前进的机会或是受到消费主义者的排挤和嘲笑。消费品所谓的象征意义或是消费所带来的“安全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人同消费的自主性剥离开,让消费变得非自主。五光十色的消费“乐园”,消费主义者们持着“标准”的门票争先孔后扑向那无尽的漩涡,迷失自我,只剩下欲望的虚壳。

二、消费主义的伦理危机

消费异化违背了权力和义务统一的关系,违背了正常的道德关系,违背了消费本身的目的。那么,责任和权力在消费主义者的道德意识中已经被分割。消费主义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长远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消费的是稍纵即逝的,可是却带来了无数的危机。

(一)社会伦理危机。节俭、节约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消费主义所推崇的消费至上的价值理念之后,节约和节俭却沦为了消费主义口中的陈旧封建思想,消费和物质财富变成了人生的追求,而以这类思想为轴心的意识形态逐渐的蔓延。消费主义所推崇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人对价值的理性追求,削弱了节俭、节制等传统的道德标准。消费主义价值取向在某些程度上已经给予往后大量消费的形成思想基础,而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内容不利于社会结构的完善,也中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

(二)个人伦理危机。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曾经用中道来定义德性和真实的幸福,那么,试问消费主义是否给人带去了真正的幸福,在道德生活中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消费主义者的个人道德精神世界又是否是多元化的?在当下的社会中消费主义并没有真正的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反而是在一点点的瓦解传统道德中的一些有益理念。人们在消费主义和各种各样的符号象征意义的驱使下为了消费而消费,以此来获得一时的虚荣满足感;这时消费主义者们的精神世界或已经远离了本真,从追寻善良、道德和真谛逐渐转化成对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崇拜。在市场的推动下,商品的浪潮凶猛的卷向人们,无论是在视觉,感官还是精神上都给了人们巨大的冲击,当我们从阅读各式广告吸取一些信息时,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字眼,如“自由的选择”、“最好的选择”、“人生在你手里”等类似的话语,消费主义带着“自由”、“选择”和“人生”的面具误导人们,人们不停的在商品的世界游走,以至于忘记了要揭开这妖媚的面具来看看。

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某种程度上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所成就的,它推动着个体不断的去寻找真我,去思考人生内在的价值,去追寻个体的道德信仰。消费主义恰恰与之相反,物质消费和占有成为了衡量个体价值的新标杆,精神的空虚变成了欲求不满,人被物质所异化。被物质异化的精神世界所能见到也只是心中之物,“购买――丢弃”循环地交替着,在欲望驱使下去购买对欲望的满足,却忘记了每一次的购买也是伴随着对精神粮食的丢弃。

(三)生态伦理危机。消费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各种资源,也会涉及到对环境的污染。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之下,高消费必然推动以获取最大利益的生产方式,这种以满足物质欲望的生产方式必定以消耗自然能源为代价。第一,高消耗,高速消耗破坏生态平衡。消费主义下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造成有限资源的快速大量消耗,增加了对能源的压力。第二,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有部分爱美女士喜爱貂皮大衣,但是这昂贵的美丽下却是对稀有动物的无情猎杀。第三,对自然能源进行毁灭性的掠夺。消费撑起了工业文明,但在物质性的生产是与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压力相违背的。无论是酸雨、臭氧层的被破坏,还是水资源的污染,都给自然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而对人类来说这些都将会是巨大的灾难。

三、建设合理消费伦理观,促进消费健康发展

消费本应满足主体的自然生理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消费主义却与之背道而驰。消费主义作用下衍生的一些与之相关的主义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公民消费的合理事关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抵制消费主义的途径有多种,加强道德的制约应为不可或缺的。

(一)国家确立正确物质观,引导人们合理消费

在消费领域,中国要依据自己的国情,走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之路。首先,在制度上,应转变消费主义的经济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应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为政府公共管理范畴,加强政府在消费方面的宏观调控;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高效地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循环经济的作用。其次,在文化上,社会要积极倡导可持续的消费文化,坚持可持续的消费伦理观。可持续消费伦理观将指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在满足基本的需要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消费的文化能提倡和提高公民对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视,从而减少了人们对物质的重视,进而自然能源的消耗也会减少。

(二)加强可持续消费道德观教育,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应加强消费道德观教育,为人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消费观与消费行为直接联系,消费观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而消费行为有体现人们的消费观。社会要加强消费道德的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公益广告投入。公益广告可以利用媒体向大众传播一些倡导文明消费的理念,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告诫人与自然的和谐,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生态,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第二,强化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公众确立“俭以养德”的观念,可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来积极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最大限度上降低消费主义的侵袭。第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权利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认识。公民意识在某种程度是公民对公民身份的确认,也是对自我社会责任权利和地位的认同,从侧面也就尊重了其他公民的身份。公民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人们从消费主义文化中解脱出来,正确的认识自我的社会地位,积极的履行个人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净化了社会道德风气。

(三)增强个人道德修养,合理消费

消费者应加强个人自身道德修养,使健康合理的消费成为消费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自然内在需要为前提的传统消费观。消费主义是为了享乐而享乐,他们挥霍着金钱,牺牲的却是身心的健康;个体需要明白人不应是消费的机器,也不应把“标准”的帽子扣在自己的身上,过分强调享乐消费。消费个体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道德信仰,道德信仰会为人们指明方向,认知自我的价值所在。

总之,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有效努力下,我们的消费者、消费观和消费现状都将从消费主义的泥淖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周怀红.消费主义伦理批判[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5).

理性消费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理论;研究综述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体现出马克思对消费问题的深入思考。马克思阐述消费理论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当前的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关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研究,紧紧围绕马克思消费理论为主线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到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渊源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容及含义界定的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代意义研究以及马克思消费理论本身的继承和发展研究等方面。

一、关于马克思消费理论渊源的研究

在这方面,很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马克思消费思想是其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包括消费在内的经济问题进行剖析并对资产阶级的消费理论进行尖锐批判中诞生的。 董升认为,“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没有把消费作为重点,然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也有专门论述消费的,但都是在研究生产的情况下附带一下。” 随着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日益凸显,消费才逐渐成为引起重视的问题。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认识不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真正原因所在,只能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去认识消费问题,力图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进行辩说,陷入了对当时社会消费问题认识的误区,这就不能科学地对消费运行加以把握。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包括消费理论在内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剖析和批判,从而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消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悦书认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体现了他对消费现象的一种综合思考,即从经济学的视角切入,展现出消费现象的多种深层内涵”,“而马克思的这一研究首先是从对已存在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以及到那时为止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经济理论的有力批判开始的。” 王彩琴也提出了对此的认识,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的庸俗消费论,不能仅仅看到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是起点环节,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环节,分配和交换是整个生产运行的中间环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这样来理解消费是“浮浅的表象”,因为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尤其是要重点分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李雨燕认为,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消费进行批判之后,马克思对理想性消费进行了构想,并把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环节之一,而消费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关于马克思消费理论内容及含义界定的研究

魏红霞研究指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清晰且深刻地论证了消费和生产的对立统一性,指明了消费环节在社会再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长春、蒋和胜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是从属于马克思确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目的的,在马克思看来,消费是一种受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制约的行为,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马克思依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中的消费问题,形成了其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 黄立研究指出,马克思为了对消费进行更好的区分,对消费依据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加以分类,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有着清晰的描述。马克思说在《资本论》中说到:“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作活的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作劳动即活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因此,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结果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 刘小怡也对马克思消费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马克思从需求的角度,也对消费需要加以了分类。根据需要产生的根源,马克思把消费需要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需要,另一种是精神的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表现为不同的需要层次,这就可以把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从需要的性质来看,处理消费的需要之外,马克思还提到了另外一种需要,即占有的需要。占有又包括两种:以消费为目的占有和纯粹以占有为目的占有。 邹升平在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逻辑内涵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了对消费的内涵界定:“从广义讲,消费这一范畴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另一种消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马克思谓之个人消费的生活消费,它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或最终目的。”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生产消费属于生产因而很重要,生活消费也并非仅仅是对物质产品的消耗,因而是消极和无足轻重的。相反,生活消费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积极革命的意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 刘建军在研究中认为马克思在研究消费问题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并非仅就消费研究消费,而是把消费放在一个更大的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尤其是联系社会生产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作用来揭示消费的性质、特征及其作用。此外还给出了马克思的消费和生产的关系:“生产的消费”与“消费的生产”;消费与生产是直接同一和直接对立的。“生产媒介着消费”、“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消费和生产相互媒介。 王瑞华给出的定义是:在消费经济理论中,消费是与生产相对的概念,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从形式上看,消费是人们通过对各种劳动的使用和消耗,以满足其各方面需要的行为。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上看,消费则是与生产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创造的运动。 南京大学唐正东认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从资本统治模式的复杂性的角度揭示了消费过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下生产的发展性角度阐明如何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消费过程所滋生的观念拜物教。

三、关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代意义的研究

孙世强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是原生性的指导理论和认识方法,不仅仅从历史和逻辑演化角度展现消费伦理演化规律,而且为现有消费伦理、内容和实现机制的正确性、方向性研判提供了一个基础性和原则性平台。 吴薇的《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一文,研究了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消费理论,探讨了马克思消费经济理论的时代意义,指出马克思的消费经济理论有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理论的形成,在当前改革开放进程中可以用来引导经济建设,升级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和谐,意义重大,因此要针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展开研究,重视消费经济理论的研究,关注消费实践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桂云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对任何社会的经济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而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更有首直接指导意义。” 马桂云分析了马克思消费理论,认为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稳定、协调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通过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而这就需要更好地认识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赵洵观点认为,在马克思阐述消费理论的相关著作中,《詹姆斯・穆勒一书摘要》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一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在其中表露出了他深邃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体现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当中,对于认识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研究了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穆勒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吸收,发表了对消费的深刻认识。在穆勒的这个文本中,消费被分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前者是生产的手段,后者则是目的。 蒋建国的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病,有利于人们清醒看到西方消费文化的历史根源及其弊端,因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的消费文化,要对马克思消费思想加以深刻认识,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的基本原理,根据我国的消费文化现状,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本质要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消费文化,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维度推动消费文化的发展。 王瑞华从消费观的角度也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进行了研究,他在其文章中指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系统化的广义的大消费观,这就要区别于那种就消费论消费的狭义的消费观。从这种消费观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消费理论对当今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消费问题,比如消费主义的渗透、生态环境的危机、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等问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孙世强认为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消费规律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和警示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要注重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指导作用,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并在坚持马克思消费理论根基的前提下,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研究方法加以发展,从而对现实的中国消费问题能够加以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转换研究对象,将研究视角从资本主义制度转向社会主义制度。”

四、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发展研究

邢玉升、褚良子认为,依据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关于生产必然经历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化,进而带动消费的转化理论,必须针对当前我国的具体消费实践研究城乡居民的消费状况及发展趋势寻找扩大居民消费的有效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 魏红霞认为,要进一步挖掘马克思消费理论,深刻认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把握这两个维度的辩证关系,有利于科学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消费内需的不足,规导和抵制当前消费领域中呈现的消费主义倾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赵安东、杨春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结构性矛盾,就要依据马克思关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原理,重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规范收入分配,平衡收入差距,引导消费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孙国志、丁长青指出,根据马克思消费思想,我国当前应妥善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生产上要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在消费理念上树立可持续消费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消费和谐。 李彦和认为,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以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消费思想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的消费思想。而伴随着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首先表现在消费思想的核心上。消费思想的核心概括地说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市场经济,主要以市场配置消费资源,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在差别消费中走向共同富裕。” 杨宏认为,马克思、列宁在其经典著作中阐述了消费理论的核心内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消费经济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实践采取了大力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消费理论,进入21世纪,又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消费理论,这些新的理论成果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已有研究就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具体内容及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这些研究成果也尝试着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去解读马克思消费理论对于当今中国现实消费的重大指导意义。同时这些研究可以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我国的消费现状及应该发展的方向。但是马克思对消费问题的认识不是仅就消费研究消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突出特点是把消费放在更大的经济体系中研究,即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作用中展开思考。所以,对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研究还有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系统的地方。例如相当多的研究侧重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研究,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整体研究还待提升,理论研究上还需要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深度也还有很大空间,具体内容的分析也还可以深入,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的探讨也可以联系实际给予更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消费发展的指导意义。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研究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消费理论,科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发展战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雪秋、谭祖开.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J].商业研究,2011(2):2-6.

[2]董升.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与科学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75-76.

[3]董升.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与科学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75-76.

[4]李悦书.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与人的发展[J].学术研究 ,2002(7):53-56.

[5]王彩琴.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2):24-26.

[6]李雨燕.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兼论当代中国消费文化之创新[J].求实,2011(10):12-15.

[7]魏红霞.马克思消费理论中的两个维度及其现实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2(02):124-127.

[8]李长春、蒋和胜.马克思消费理论探讨[J].天府新纶,2013(1):48-54.

[9]黄立.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5):21-24.

[10]刘小怡.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消费理论:比较与综合[J].经济评论,2007(6):17-1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12]邹升平.马克思消费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8):29-31.

[13]刘建军.论马克思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社会科学家,2003(7):11-15.

[14]王瑞华.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J].合肥学院学报,2006(3):42-43.

[15]唐正东.“消费社会“的解读路径:马克思的视角及其意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观的方法论缺陷谈起[J].学术月刊,2007(6):58-64.

[16]孙世强.马克思消费伦理体系及时代意义――立足于生活消费视角与研究文本[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6):89-95.

[17]吴薇.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7(11):10-13.

[18]马桂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 判〉导言》中的消费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消费导刊,2008 (6):22-24.

[19]赵洵.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6):11-13.

[20]蒋建国: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及其当代意蕴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3):31-33.

[21]王瑞华.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J].合肥学院学报,2006(3):43-44.

[22]孙世强.马克思消费伦理体系及时代意义――立足于生活消费视角与研究文本[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6):89-95.

[23]邢玉升、褚良子.基于马克思消费理论视角的我国扩大内需分析[J].求实学刊, 2010(6):47-51.

[24]魏红霞.马克思消费理论中的两个维度及其现实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2(02):124-127.

[25]赵安东、杨春.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对目前形势的指导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9(7):34-37.

[26]孙国志、丁长青.马克思消费思想及其实践价值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1),50-54.

[27]李彦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思想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06(5):10-13.

[28]杨宏.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及其中国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8.

理性消费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消费异化;消费文化;文化批判

    一般认为,消费异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进人消费时代的伴生物。所谓“消费异化”是指消费超越了自身的内涵,使人的消费价值目标发生偏离,导致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扭曲,消费的原始、本真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本来意义上的消费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其目的是对需要的满足,这是正常消费。异化消费则是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消费,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不合理的消费。“人们的消费就不再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种手段,而成了一种对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即成了一种异化消费。论及消费异化及其种种表现,可谓涉及诸多领域,俯拾即是。择其要者,仅从以下两个侧面略作说明。

    其一,符号化的扭曲与曲解。消费或消费行为“符号化”是指人们消费的目的并非为了满足于各种消费品一般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具体需求以外的某些符号表征。“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服务和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闭现代社会,商品(包括各种服务)越来越多地带有符号意义与特征,符号已成为商品的另外一种价值。然而,符号毕竟不是商品的全部属性,也不应淹没商品最基本的属性。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国人过分看重消费品的符号意义,过分追求符号的外延意义,使符号意义发生  扭曲,消费行为、观念发生了异化。一些人的消费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符号欲望”。其中有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富豪大款,也有追逐“时尚”,还谈不上富足的工薪族。前者消费过程中追求各种名目的名牌、高档消费品,目的是为了昭示自己的富有—消费品是其身份、富有的象征、标识,并不考虑消费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否相符。对于豪华、奢侈的追求彻底消解了消费品最基本的属性。于是,抽什么品牌的香烟,开哪国生产的高档名车,穿哪个名牌的时装成为这些人的消费追求;于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天价”消费品:“天价年夜饭”、“天价香烟”、“天价豪宅”……。虽然他们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或极少数,但所造成的“负激励”效应却是巨大的,催生了另一部分不属于富豪、大款阶层的、对消费和商品符号化情有独钟消费者。这些人的收人显然无法和富翁大款相提并论,但对符号化的追求并不示弱: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照顾“门面”,满足虚荣心。于是,收人并  不丰厚的“白领”吃住高档,穿用名牌—追求高消费,成为生活水平的虚假符号。超前消费导致了少数人“花明天的钱,今天尽情享乐”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高消费“为消费异化提供了温床”闭。无论在我们这样的发展  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这种过度符号化的异化消费都是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批判。

      消费符号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异化了消费品的基本功能,是消费行为的异化,但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的扭曲,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所谓,卜经济”效应,远远超出消费领域或经济领域。其中,消费文化的导向作用在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整个消费过程中,人往往受商品—符号的左右,人与商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针对符号及其消费意义的逐步增多,许多时候物品消费即是符号消费的现实,有学者指出:“符号消费的实质在于社会身份的建构”。人们购买消费品、商品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赶潮流、领略时尚、炫耀财富与富有等等与真正的商品属性毫不相关的欲望—“符号欲”。此间,人是否“在场”取决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因此,“借助商品的符号价值,人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品变成了欲望和着迷的对象,炫耀性消费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有些商品会得到人们的偏爱,而这些问题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无法解释的。的确,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消费的理论,无法解释人们对符号消费的“执著”。也许我们只能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因为“人的符号活动的实现就是‘文化’、‘文化世界’。据此,有理由认为,消费文化的“异化”是根源所在。

理性消费的意义范文4

作者简介:任忠惠,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博士;赖雄麟,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71005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的理论形态建构研究”(12Xks040)、2012年陕西省软科学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2012KRM6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悄然潜入的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人生价值观发生扭曲、社会价值观变得迷茫即是其突出的表现。这对于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是一个障碍,因此我们要破解消费主义的价值诱惑,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育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一、一个变迁中的议题:大学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表现为人们判断该种事物或现象好坏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标准。价值观一旦形成后,就成为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倾向,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价值观的性质决定了它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作用更具有原则性和根本性,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行动的指南。

二、理论框架的引述:消费主义的理论视角

消费主义(consumerism)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是资本内在逻辑演变的产物,当时主要是上流社会的消费观念。20世纪20年代,随着福特主义的产生,消费主义“下移”,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消费”观念;20世纪60年代波及到西欧和日本,成为欧美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 年代末期,西方各种主义和流派不断涌入我国,消费主义思潮也开始泛滥,日渐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 一书中说,消费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也就是说,消费主义是一种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思潮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它主张通过大力刺激人们多赚钱、多消费,来促进资本的快速周转,加速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循环,推动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一种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我国学者杨魁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全球性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一种生活方式。”[1]毛世英认为“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一种鼓吹在大众层面上进行高消费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雷安定、金平在《消费主义批判》中则认为,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地消耗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一种消费观和价值观。北京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刘晓君也认为:“所谓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2]范美霞在《现代“消费主义”与经济、政治的同盟》中持这一看法:“消费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价值诉求。”[3]中山大学王宁教授的观点是:“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消费主义不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以彻底满足的‘欲望’。”[4]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needs)的满足,而是为了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wants)的满足。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在最表面的意义上,消费主义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消费、过度消费。当下,我国社会除了受消费主义的不断侵蚀外,其自身处于一个全面转型时期,各领域都在进行着巨大的转变,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变性、多层次性、复杂性等特征正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且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对消费主义相关理论的认识和运用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价值取向的风险,反思和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理论视角的切入:消费主义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嬗变

(一)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价值观,即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进行认识、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并且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而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对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西方发达国家在将消费品推向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推向了世界。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的滋生蔓延, 腐蚀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导致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素质下降等许多危害。

1.目的:消费观念物质化

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作为人生终极目的,是对物质无止境占有的文化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主义的欲望及欲望的制度化,把对财富的拥有、及时行乐看作是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最高价值,将劳动、创造仅仅当作是获取消费资料的手段。它所宣扬的是:消费得越多,获得的幸福也就越多;只有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感望的满足才是重要而有价值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并将其作为主流价值观。然而受市场观念、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不断侵蚀和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变异,他们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游戏人生,沉湎于物质享乐、感官刺激,甚至把物质作为体现个性和实现价值的方式,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体现优秀民族品格的节约、节制等美德视为落后和老土的代名词加以鄙视。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正在不断增长,而这些费用除去学费和必要的生活支出外,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了“物质化”需求方面。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精神化”商品的支出并未随消费总额的增加而增加,其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已经逐渐趋向于实际,物质化和“功利化”的势头正盛,而失去了对生命的真正意义的观照和对价值理性的追求。

2.原则:符号消费代替了价值消费

就消费的基本目的和功能来看,人们之所以要消费物质财富,就在于作为有生命的个人,它是维持生命的存续、健康所必须。但是,消费主义的消费,则偏离了消费满足人之生存需要的基本的功能和目的,人们的消费“主要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仅仅在于享乐,而主要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地位和身份。因此,这种消费实则是向人们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以挑起人们的羡慕、尊敬和嫉妒”[5]。似乎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愈多就愈幸福,就愈显示人的身份和地位的高贵,愈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的。他们通过消费为自身定位,包括标榜个性、自我,形成自我身份认同,显示自身的与众不同,以及与他人的差异;通过消费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念、文化倾向、生活方式。很多大学生不根据自身的需求去消费,而是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想买什么。吃穿用讲名牌,比档次。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品的消费也已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到符号价值上,通过消费获得认同,通过消费来确定身份,通过消费来展示价值,通过消费来实现意义。

3.内容:无节制地占有和消耗物质

消费的本来意义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消费主义却完全背离了这一宗旨。消费主义价值观认同者特别重视物质消费,以物质的占有、炫耀为内容的消费,其结果也必然是挥霍浪费。为了炫耀,过度的占有物质和超高消费,必然使得消费主义者要占有超出生活需要的物质,使其使用价值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还不断地追求时尚、新潮的商品,将仍有使用价值的旧商品丢弃淘汰,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消费主义的实质就是一种拜物主义、占有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马克思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早就有过深刻的揭露:“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的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的消费。”当人的消费越来越禁锢于物质享受时,人的主体性也就丧失了――人被异化,所谓的价值、意义只能从不断消费的过程中来展现和体味。大学生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不断追求奢侈、挥霍型的消费方式。孰不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迅速突破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艾伦・杜宁在《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一书中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没有消费社会物质欲望的减少、技术的改变和人口的稳定,人类就没有能力拯救地球!也正如汤因比博士所指出的:“如果人类摧毁了生物圈,他将和其他身心合一的生命一样,在生命的大地母亲面前自己遭到灭顶之灾。”[6]

4.结果:社会价值观的迷茫

人是一种自由和超越的存在物,而消费主义把一切都功利化、物质化,人成为物和金钱的奴隶,人性变成物性。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的一切感觉都变成了占有,人的欲望都湮没在发财欲中,吃、喝、生殖成为人的最终的惟一目的。这样的人与动物无异。

弗洛姆也说:“人把消费当作目的和炫耀经济地位、身份象征的手段,因此消费行为变成病态行为。”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与感染下,外在的物质逐渐侵蚀了大学生内在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感性化和享受化,产生了为消费而消费,为享受而享受的观念,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更易把满足个人要求与欲望放在较高的位置上,对社会疏于奉献却热衷于索取,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不假思索地批判和排斥,这样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早已脱离了大学生的身份特征。正如马尔库塞所言,消费主义使人们陷入了一种物质至上的虚假需要之中,最终使人成为“物”的奴隶。守则意识、底线意识的缺失日益严重,而新的主导性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如此,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引发大学生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淡忘甚至蔑视,长此以往,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消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违反人性、违背道德、违发展规律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是一种与科学发展观、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动力机制

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成就动机、道德标准、生活态度与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紧密相连,又与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侵蚀和诱导密不可分。

1.外源动力: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下的社会环境的变化

价值观有其自身的运行关系规律。社会环境变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具有相依共振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东西方的交融和价值观念的碰撞。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不断输入,中国社会也经历了一个从理想主义向世俗化转变的过程,而转变的标志就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假如以中国文化存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种形式的文化为逻辑分析前提的话,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主导文化在影响领域上,已经大不如从前,而消费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头戏又被西方借助各种方式宣传。正如麦克基本所说:“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7]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性、自主性较强的环境,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冲击。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又有着较为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他们走在思想观念的前列,接受新奇事物的程度高,当消费主义在我国开始蔓延的时候,大学生对这一事物的接受直接反应在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再加上大学生具有群体性,使消费主义价值观很容易就充斥在大学校园环境中。

2.内源动力:消费主义价值观侵蚀下大学生消费心理发生变化

消费主义提倡的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和畸形消费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人人都有社会价值补偿心理,每个人又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于是,往往用另一方面的优越感予以补偿,以求得社会心理的平衡。对于家庭条件优越但并无其他特长的学生而言,往往通过对金钱的挥霍和对奢侈消费品的占有维持其心理上的优越感。除此之外,大学生各自的家庭经济条件呈现一定层次性,进而导致消费行为也呈现层次性: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相对比下,经济条件差的同学就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进而产生心理失衡,渴望着也能享受到一样的消费生活,为满足这种消费心理,就产生种种不正常的畸形消费行为。

3.助推力:大众传媒的影响

消费主义价值观浸染下的大众传媒以其特有的优势――传递迅速、生动形象、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导向性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不只是推销商品,还把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灌输到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结构,进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起到控制与重塑的作用。一些大学生在如此强烈的氛围中,理性判断能力和自省能力渐趋弱化,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消费主义的俘虏。一旦真正踏入社会,大学生就会发现其原有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断裂,他们找不到价值评价的落脚点,在价值观念上出现困惑与迷茫。所以说,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消费时代的鼓噪者,从它的最初形态开始,就担负着为消费社会摇旗呐喊的角色。

四、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反思与建议

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轨道偏离的状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消费主义价值观,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再培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消费主义价值观

对消费主义思潮不能视为洪水猛兽,但也不能熟视无睹。不可否认,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消费模式和价值观念得以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有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条件,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如经济停滞或衰退时期,消费主义思潮对经济的繁荣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作为一种消费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的蔓延势必会腐蚀、损毁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大厦的倾覆。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关键原因。因此,化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背离社会主义价值观轨道的风险需要引导大学生认清消费主义的本质,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方式,自觉认识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在心理及行为上建立起防线,理性对待社会上畸形的消费行为,自觉抵御其不良影响。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就是认为消费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人的需要分为健康需要和非健康需要或真正需要和虚假需要,前者是人自身产生的客观要求,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后者则是由广告激发出来的主观欲求甚至是病态欲求。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将消费道德、消费行为的教育纳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所要求的节俭消费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使其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自觉运用该价值观作为其价值评价和价值取舍的参照标准,自觉抵制奢侈消费、炫耀消费、盲目消费、从众消费和激情消费等,从而协调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在当前开放、多元的社会里,我们必须理解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存在的社会必然性,同时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创新引领方法,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可接受性,完善引领机制,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操作性,注重隐形引领,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性。

参考文献:

[1]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特征与大众传播[J].兰州大学学报,2003(1).

[2]刘晓君.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J].青年研究,1998(6):12.

[3]范美霞.现代“消费主义”与经济、政治的同盟[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2):7.

[4][5]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200.

理性消费的意义范文5

【论文摘要】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国际市场,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无不渗透到当今我国消费市场,而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等原因,符号消费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一、消费的符号化

现代社会将人置身于一个消费世界.社会内在的商品交换法则则是人们生活在这一世界的“黄金法则”。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是指我们对物化的商品的消费。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因此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的发展变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

消费的表现性意味着消费不仅是物理或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而且是象征层面上的消费,即“象征消费”。象征消费指的是具有符号象征性的消费。关于符号的象征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浪费,向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实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这种炫耀性消费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消费”。凡勃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是由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所决定的,消费是一种表现性实践,通过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

齐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如社交形式、衣着服饰、美学判断的标志与其他群体分开。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出于拉平化的本能尽可能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口。布迪厄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都是一场为寻求不同群体之间区隔而进行的斗争.通过这种符号斗争。他们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认同感。

著名消费社会学家布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里提到了在消费社会里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具有符号价值。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对“物”和“商品”的消费可以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主要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档””中档””低档”似乎是在指物的分类而实际上是指人的关系和人的地位”。以上消费符号论对现代社会变迁中消费的符号化做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符号消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消费;符号化;符号消费

【论文摘要】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国际市场,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无不渗透到当今我国消费市场,而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等原因,符号消费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一、消费的符号化

现代社会将人置身于一个消费世界.社会内在的商品交换法则则是人们生活在这一世界的“黄金法则”。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是指我们对物化的商品的消费。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因此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的发展变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

消费的表现性意味着消费不仅是物理或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而且是象征层面上的消费,即“象征消费”。象征消费指的是具有符号象征性的消费。关于符号的象征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浪费,向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实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这种炫耀性消费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消费”。凡勃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是由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所决定的,消费是一种表现性实践,通过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

齐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如社交形式、衣着服饰、美学判断的标志与其他群体分开。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出于拉平化的本能尽可能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口。布迪厄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都是一场为寻求不同群体之间区隔而进行的斗争.通过这种符号斗争。他们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认同感。

著名消费社会学家布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里提到了在消费社会里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具有符号价值。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对“物”和“商品”的消费可以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主要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档””中档””低档”似乎是在指物的分类而实际上是指人的关系和人的地位”。以上消费符号论对现代社会变迁中消费的符号化做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符号消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快速、低价、包过!就找论文天下!

虽然符号消费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中国人对于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推崇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符号消费在我国消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以穿名牌、戴名表、开名车、住豪宅为人生目标的人大有人在。并且这些都在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社会标尺。

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不仅追求物质商品的符号意义。而是开始重视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等非物质商品,如休闲方式、流行音乐等。正是因为如此循环,进一步使得物品的实用价值和符号意义纠缠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使得人们对使用价值和物的符号意义的追求永无止境。

(二)空间的符号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伴随着人们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以前从未有过的消费场所(它们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如KTv、网吧、咖啡厅、KFC、超级市场等等,以及在旧形式下赋予新的消费符号意义的消费场所。如茶馆、酒吧、发廊、桑拿洗浴房等。这些新兴消费方式和场所的诞生和变化反应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例子做出分析。

在大中小城市中,各类型的超市见缝插针地深入到街区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大卖场、超级市场到处都是。这些超市有着非封闭的柜台,不同收入、年龄、职业、学历的人尽情的表演着自己的角色,随意的在场内选择.没有营业员不耐烦的眼光和别人的眼色。这种新的消费场所和消费环境使得城市人的购物消费形成了定向:买菜不再首选农贸市场而是进社区超市和大卖场;日常购物不再是街角的小卖部.而是商场里的大超市。这个具有“一次购足、就近便利、自主性选择强”特征的新的消费环境被赋予了“以人为本”、“自由、便利、平等”的符号意义,成为人们所认同的地方。

像网吧、酒吧、迪吧、r、,等新兴消费场所,是年轻人和中产阶层充分放松自我,展示自我,获得精神上满足的“理想地”。这类场所也被赋予着“时尚”“青春”“高品味”“主流”等符号意义。

另外还有像KFC一样的洋快餐店和咖啡厅,人们已经把它当作是悠闲消遣的好去处,在美国以快捷廉价取胜的快餐店到了中国却被赋予了不同的符号意义。洋快餐厅成了中国人们就餐的地方.人们很少关注快餐店食品本身,而是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似乎光顾肯德基、麦当劳可以体验他们想象中的“美国文化”和“麦当劳”。他们“快捷”的特征也被“慢”所替代,其就餐时间往往长于美国。因为在肯德基店里舒适宜人的环境使得不少中国人将之作为闲聊、会友、新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上述新兴消费方式、场所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更多体现了一种现代化、全球化、西化的趋同,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国际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我们不光接受了西方全球化模式的话语方式.而且遵循西方的经济逻辑和技术逻辑。西方的消费观念、方式也无不渗透到我们的消费市场,消费日益差异化、多元化、西方化。消费所承载的意义也日益丰富.消费的符号化也就日益凸现出来。新兴的消费场所所赋予的新的符号意义。使得人们昔日的消费观正在发生变化。而新兴消费场所的出现也使得人们不再是简单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是更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和品质化。

(三)身份的符号意义

身份,是人类社会组织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符号。每一个个人都是基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而存在的。正如我们在寻找自我的时候,必须将自我置于组织当中才能进行自我认识和定位;否则,任何一个以个人而存在的非社会成员,都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人类社会作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权力社会系统,从远古的氏族部落社会到现代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法制国家。这一系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对于生活在这个组织当中的人,其社会关系的组成体现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例如老师与学生、商人与消费者、官员与老百姓的关系,即符号与符号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一样.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一论断来看.马克思否认了以人的肉身来决定个人的身份所属,而将它归咎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身份符号绝对是人的这“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突出代表。

一般来说,人的身份表现是多维度多形式的.服饰、首饰、语言、交通工具、居住环境等等一系列物品都能表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和身份。汉唐盛世中,人们推崇的多为一种大气、粗犷的精神.能够体现身份的东西也多为此类.如人们多喜胡服、骑射。而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汗血宝马”。明清时.人们玉器的制作及玩赏达到一个顶峰.优质的玉器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说。因此,一件好的可随身而带的玉器,更是在不经意问凸现出主人的身份地位。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先富起来了。名车,豪宅,甚至是斗十千的金樽清酒让人眼花缭乱.而这样的花花世界也的确让人欲罢不能。就如电视里的广告:“x x x,是身份的象征。”便是这个时代消费理念的典型代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符号消费在我国社会中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大众传媒功不可没。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如今的广告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介绍、传递媒介。而是“通过营造与商品有关无关的生活方式印象来操纵人们的欲望和品味的追求”。尽管人们有着选择消费的自由.但是往往还是收到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也暗示着人们.传递着这样一种符号意义:不同款式、不同价格的物品应由不同职业、不同人群所使用。富有个性的广告语,以明星为代言人的广告等等不仅传播了特定的消费意识形态和享乐主义.激发人们追求消费品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符号意义所象征的生活方式的冲动。大众传媒总是无休止的追求商品符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这本身也对符号消费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物品的符号意义和空间的符号意义毫无疑问能够凸显出一个人的品味、内涵乃至是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钱了,便应进驻高档社区,购置豪华座驾,以名牌武装自己.出人高级娱乐场所。物品的符号意义和空间的符号意义都被我们进行着充分的挖掘。如今,我们采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证明我们自身于他人不同所在。以此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所属。

三、小结

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当中.一套完善而严密的礼制系统行使着给每个人赋予其应有的角色符号的作用。同时社会活动中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系统。而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关系的剧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次根本性的变迁。因此符号消费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凸现出来并非偶然,这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发展所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不是消费物,而是消费符号”这样的消费文化,日益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并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符号消费.不仅影响了人们在需求内容和满足需求方式上的变化.而且人们的生活目的、生活愿望、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种变化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消费文化的变化,也是经济社会结构乃至整体性的文化的变化。

理性消费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符号消费理论 当代大学生 消费观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后工业时代,物质的极大丰盛迅速催生了消费主义的盛行。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物的消费已经逾越了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开始追求附着在物上的符号价值。大学生一直是社会生活中极为活跃的群体,而当代大学生由于独特的生活环境,开放的思维方式,更加速了他们对于个性的追求。而这一追求展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对符号消费的追崇。他们希望在与众不同的追寻中构建不同于其他群体的身份,彰显异于群体的自我。然而,在还没有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过分的张扬符号消费,不仅是对社会,还是对于大学生都存在诸多负面的影响,必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引领大学生进行适度、生态、理性的消费。

一、符号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学对“符号消费”的定义是,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之外,还消费它们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美感、心情、情调、档次和气氛,即还包括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如果说消费的符号是指通过消费来表达特定的意义或信息的话,那么,符号消费就是将消费品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而非消费品本身作为消费的对象。

关于符号消费的理论我们可以追溯到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那里,1964 年,他在《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中亮出了“炫耀性消费”现象的观点。即在他看来,人们购买商品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的满足与享受,而更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意指消费已经超越了物本身。之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了“时尚消费”这一概念,他指出,中产阶层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会积极投身时尚消费;同时期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也指出,白领阶层由于对地位的恐慌而导致“地位消费”。1970 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鲍得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进一步提出,消费社会,消费取代了生产的逻辑成为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心,人们的消费在形式上表现为物,在实质上却是对物所代表的意义的取舍,即对符号的消费。至此,符号消费理论正式出台。

符号消费是波得里亚消费理论的主导逻辑。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始终坚持“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人们对“物”和“商品”的消费已然超越商品本身,而是在其中寻找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同。“当我们消费物品时,我们就是在消费符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界定我们自己。”据此推论,一个人使用手机、购买汽车、挑选服装,都暗藏着消费者本人想成为某种人或是对于某种生活方式向往的心理或情节。于是,消费也就成了标示消费者本人社会地位、文化品味、生活水准的符号,附着在这些物品上的信息则充当了建构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手段,在人们通过消费传达自己信息的同时,也推动了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即买东西不仅是个人自尊的一种证明,更是一种社会接受的方式。他指出:“事实上,我们可以把消费看作是工业文明的一种典型模式,在此条件下,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把消费同其作为满足需求过程的流行意义区分开来。消费不同于主动性的生产方式之下的摄取和占有方式,我们从一开始就必须表明:消费是一种被动性的、相互关联的方式,不仅对物是如此,对于集合体和世界而言亦是如此,它是一种系统化的行为方式和总体反应,我们的整个文化系统就建基于其上。”

二、符号消费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商品的要求已经逾越了物美价廉的阶段,在他们看来,品牌、包装和流行等符号价值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在他们眼里,消费俨然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符号消费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日渐显现。

1.追求身份认同的同时助长了物质享乐主义情绪

符号消费的用意就是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即追求商品所代表的社会象征意义。人们希望通过购买某种商品展示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甚至是文化修养,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物和符号在这里不仅作为对不同意义的区分,按顺序排列于密码之中,而且作为法定的价值排列于社会等级。”同时,“这种法定的区分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每个人都是通过它注册于社会的。”这种消费带有明显的炫耀性特征。这种“炫耀性消费”一旦被接受,人的欲望就会无限膨胀。丹尼尔.贝尔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主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因而它是无限的要求。”这种“炫耀性消费”简化了人生的意义价值,助长了人们的享乐主义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观易波动,容易把欲求的满足视为人生“快乐”和“幸福”的主要来源,助长自身的物质享乐主义情绪。

2.张扬个性化消费的同时迷失了理性自我

符号消费的目的不是寻求同质化,而是寻求个性化。他们希望通过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区分、符号在体系中的不同位置来确定自我的个性。于是,商业性媒体的宣传迅速催生了各种限量版物品、纪念性物品、特别性物品大量涌现,以消费为目的的生产成为了追求个性化的工业性生产,需求也不再是对某一物品实用性功用的需求而成为对个性的需求。从表面上看,这种追求个性化的符号价值消费是凸现了自我,而实际上这“自我”和“个性”完全是大众传媒宣传和操纵的结果。在大量符号广告的轰炸下,消费不再是一种自主的选择活动,大学生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性观察力和判断力,被这些眼花缭乱的广告所迷惑,被铺天盖地的“符号”所驯化,实实在在的“被个性化”了。这种缺乏理性的消费文化使得在一部分大学生那里出现了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逐渐被削弱,人的理性被消解,最终迷失了理性和自我。

3.价值观异化的同时造成审美标准的混乱

消费的外在表现是个体的购买行为,内在的决定因素却是购买者的价值评判,包括对物的有用性的评判,对自己购买能力的评判,它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尺度,一种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尺度,尤其是审美的尺度。当符号成为消费的主导因素,成为一种美的精神、一种集体崇拜的“图腾”,大学生的审美标准将不可避免地被引入这样的误区:品牌就代表品位,与众不同就是高雅。漫步大学校园你会发现,染发、佩带千奇百怪的装饰、穿印着各种个性图案的T恤、持时尚手机的帅哥和辣妹比比皆是,至于服饰,什么阿迪达斯、耐克、花花公子、李宁等名牌服装,在大学生中拥有者不乏其人。然而,大学生基本上还是“躺在汇款单上的消费族”,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品牌服饰超越了大多数学生的承受能力,于是,“高仿名牌”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这些仿制产品多来自地下作坊,原料和加工工艺都无法和正品相比。但由于它们价格低廉,又都打着名牌的标记,因此深受大学生喜欢。实际上,这些产品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穿着起来并不舒适,并且使用寿命都很短,但仍受大学生青睐。而那些价格与之相当,却不太知名的品牌显然很少有人问津。这说明了部分大学生的攀比与虚荣,一味追求商品的符号意义,而不顾商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如果这种审美标准蔓延下去,必将引起大学生审美价值标准的混乱。

三、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引导

生活水平高了,人们的消费也就多样化了,有人关注物的实用,有人关注物的意义,这似乎完全是个人的事。然而,对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特殊历史使命的大学生来说,能否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必须多维考虑,形成合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领。

1.加强“三观”教育,优化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

加强“三观”教育,优化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消费的根本措施。积极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价值分析能力,形成对消费品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用的理性判断;提升其决策能力,正确分析自己的消费能力,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升其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诱惑力极强的商业广告面前,不唯名牌是从,不盲目攀比,不炫耀浮夸,根据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消费。

2.开设系统的消费理财课程,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财理念

纵观教育的全过程,我们会发现,学校在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除了在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相关课时中稍有涉及外,没有任何其他课程的系统教育,学生的消费理念基本来自家长和同伴。而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使得我们的大多数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过上物质丰盈的生活。久而久之,追名牌、慕虚弱、不顾一切的攀比蔚然成风。这个时候,学校的相关理财和消费教育就必须跟上了。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经济情况,增加对父母的体谅;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应该对自身消费行为可能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的后果有充分的认识,尽量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同时也不能对自身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规范营销和宣传策略,净化消费环境

要引导大学生的符号消费行为除了加强教育,帮助自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外,还必须从整个社会的消费环境这一外因入手。就商家来说, 应该强化自身家的社会责任,促进营销理念的转变,在强调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同时,更强调以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为主,积极营造一个讲理性反虚荣、讲实用反奢侈、讲经济反浪费的消费氛围,让大学生能在健康向上的消费环境中健康成长。各种媒体包括影视作品,在宣传报道中对于奢侈的消费行为不应过分关注过多渲染,以免引发负面效应,反之,应该多宣传理性消费节约消费的优点和不良消费习惯的危害,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符号消费现象的出现源于人们对于物的意义的建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加以否定,就像服装,它不仅有保暖和美化的功能,还有特定场合的和特定身份的限制。合理的利用物的意义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也是对社会的尊重,但如果逾越了特定的界限,舍本逐末就是于人于己于社会都不利了。面对大学生中不断地出现的消费符号化的趋势,我们要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当然,这更依赖于生活在这一消费文化中的每个个体的积极反思和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乔治.瑞泽尔.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P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