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的发展范例6篇

微生物学的发展

微生物学的发展范文1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路者,在教学中除了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外,还要充当起朋友的角色,关心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掌握学生的性格秉性,做到因材施教.高中时期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成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并给以正确的指导,做学生学习上的帮手和生活上的朋友,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经验表明,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良好关系,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意识的去树立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时的信心,高中物理从认识到形成,一些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都有不小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更有耐心,有意识地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切勿急于求成,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科学的学习知识的过程.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表现在探究过程中的师生合作、互动.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恰当地进行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才能更好地实现探究活动目标.例如,在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时,通过情境创设引发学生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利用“等效代替”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而接下来,要想实施更深一步的探究活动,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了.教师可以组织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共点力的合成实验进一步实施探究活动.为了保证学生探究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实验器材,然后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待学生获得数据以后,引导学生作出力的图示,同时鼓励学生就实验结论进行大胆猜想,并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总之,在师生的通力合作、共同探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探究活动的成功率,提升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微生物学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中职物理;微课教学;改革探讨

中职物理微课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指的是中职物理教师在遵循当下教育教学的标准,通过视频短片的方式向中职学生展示物理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将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通俗易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了中职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资源的结合利用,让学生更容易获取到物理知识。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中职物理微课教学教学重点明确,中职物理微课教学一般都是针对中职物理教学中的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针对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精练,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点有更好地认识;其次,中职物理微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能够让学生寓教于乐,充分提高学习积极性;最后,中职物理微课教学还能很好的帮助中职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完成物理学习。

一、理论视域下的中职物理微课的教学意义

1、更好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微课这种通过视频短片来实现物理教学的新型模式,使得物理学习变得生动形象,还能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设计和制作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教学并不枯燥乏味,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通过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在物理学习上,减少教室和教师这些外界环境的困扰,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之外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这些微课课件在课堂之下也有充分的利用,学生可以自行的进行微课课件的拷贝,这就实现了学生在课余之外也能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课件,使得微课教学具有对学生很强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占到主导位置。

2、更好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强化性

微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都需要教师慎重思考和构建。在教学目标上,教师要清楚了解微课教学要讲解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有清晰的思维对所要教学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总结出关键知识点;在教学设计上,微课教学一般教学时间都比较短,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了物理知识点的基础上对自己语言进行精简练习,重点突出,同时,进行有效的微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也能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中职物理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不同物理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各自在物理教学上都能得到发展,当然还能通过和学生交流能更加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模式的微课教学,哪些物理知识比较难理解,这些都能帮助中职物理教师提高自身微课课件的制作,最终实现中职物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理论视域下的中职物理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中职物理微课教学的重视不够

中职物理微课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的中职物理教学中,学校或者教师对微课教学的观念还没有很深刻,导致在教学中忽视了微课教学,尤其是在当下的中职教育中,中职学校的学校性质和其他学校不太相同,更关注的是学生技能学习,导致中职物理教学课时在不断减少,物理教学这门学科成为冷门学科,中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物理知识,中职物理教学质量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2、学生在中职物理微课教学中基础薄弱

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都是一些中考成绩比较弱的群体,这些学生普遍都存在学习基础差的问题,因为成绩不好和基础差的原因导致没有学习的自信心,对物理知识的吸收就更是难上加难,同时现阶段下我国大部分中职物理教学都还是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没有足够的设备和精力支撑物理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不能更直观的展现物理知识点,使得本来就比较枯燥繁琐的物理学习更加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还极大的阻碍了中职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对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中职物理微课教学的改革探究应成为中职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三、理论视域下的中职物理微课教学改进措施

1、加强对中职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

教师作为在中职物理教学的主体之一,首先要树立自身对微课教学的正确认识。中职物理教学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建立一个对中职物理微课教学的整体规划,完善物理微课教学体系,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避免发生现有物理教学的浪费。微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熟悉程度来安排微课教学的重点,合理安排好物理教学的时间,将一些不易在实验室展现出来的知识点通过制作微课课件来吸引学生学习,并通过对比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来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中职物理教师之间也应该多加强交流和学习,将教师制作的优秀微课课件再全校进行展示,中职学校也应该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组织教师参加课堂观摩等活动,为中职物理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有力的帮助。

2、加强对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中职学生作为物理教学中的只要受众群体,应该将自身地位提高至课堂的主导位置。中职物理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微课课件的讨论和制作中,甚至可以让学生来当主讲人,讲解自己制作的微课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度。在课堂之外构建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平台也是不错的策略,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学习平台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向教师或是同学寻求帮助,不仅可以实现教师帮助学生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让学生在帮助其他人的时候也能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发挥自身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视频不单单只是中职物理微课教学模式的唯一方式,还应该结合时代,不断开发出新的顺应发展的教学模式,为中职物理教学提供完善的指导和练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绝对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中职物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国当代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在教学中对微课教学的应用,摒弃掉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和思想,为中职物理教学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童红明.构建理论下的中职物理微课教学模式探析[J].才智,2015,16:229.

微生物学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教学 体会

微生物技术是现代高技术之一,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以低耗高效、副产物和副作用小、安全性好,而在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技术的交叉渗透过程中,将微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到环境工程中,为微生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解决目前人类所遇到的人口、能源、废物处理等环境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显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国内许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并将课程的重点放在了介绍微生物的生态与微生物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应用上。但同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内容与研究方法上和环境工程的其它课程又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该课程的教学有它的独特性。

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开始招环境工程本科生以来,一直把《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目前,我有幸成为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如何对待该课程的教学? 如何使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紧跟学科发展步伐,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与提高环境质量的微生物学原理、技术和方法?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工作,感受颇多,特将我对讲授这门课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请批评指正。

1 加强绪论部分的教学

有些人认为绪论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在教学上可有可无,有些老师往往是让学生们自学绪论部分。但实际上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序曲,又是一门课程的缩影和向导。在绪论的讲授中,授课教师应该介绍微生物的发现及其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对于我们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介绍微生物学的奠基、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介绍显微镜的发明者列文虎克、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等为微生物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启迪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1];介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和实践,努力使抽象深奥的内容变得具体简单。例如,在讲授微生物发酵时,联系酸奶的制作,告诉学生各厂家生产的酸奶呈现不同的风味就是因为不同厂家选用的菌种不同,因而发酵产物不同所致,使学生深刻了解了发酵的不同类型。

2 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授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生物学、微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内容。特别是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渗透到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与微生物学关系密切,这更加促进了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为了紧跟时代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培养高质量人才,教师需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变化的动态,将新的知识和新技术及时增加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为他们将来深入开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以讲解有关DNA重组技术、基因扩增技术、DNA测序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2,3],为学生将来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可以把一些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例如ADIS的传播及预防,SARS、禽流感的爆发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等等,以科普形式介绍给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另外,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引入教学中,也可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机,帮助学生认识发现真理的过程,培养其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微生物学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应用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新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给教育的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是信息时代教育资源的代表,它给学生有效率的学习提供帮助,也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但是,微课与物理的融合仍然在最初始的阶段,如何更好地使微课与物理学科相结合,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是要探讨的重点。研究微课与初中物理的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物理,结合微课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与积极性,同时能够为广大一线初中物理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和指导,使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其专业发展。

1 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1.1 微课的发展现状

微课的定义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微课,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第一重要的是要明白微课是“课”还是“课程”。“课”和“课程”的区别有很多说法,这也是导致微课概念众多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微课概念的研究,笔者认为,微课,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易于传播,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基于一个单一知识点,能够应用于教学和学生自学,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

1.2 微课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微课有种天然的切合点,这种学习理论把学生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微课教学中的一种应用,将体现出其良好的理论指导优势。学习过程是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主题的认知结构不能支持对环境的理解,即产生冲突,建构就开始了,学习也就开始了。所以,微课应用于教学,主要是营造这种冲突的环境,帮助学习者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微课的设计者不仅仅是老师,同时要学生的参与,并且不断完善,最终趋于成熟。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完成,也可以教师在课后通过学生调查来完成。微课的不断完善,需要学习者的参与,需要微课与学生的交互,这是联通主义的核心。

1.3 微课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结合

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实验性、探究性、应用实践性。物理是一门特别重视实验的科学课程,注重通过实验建立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微课应用到物理教学时,要把握好这个特点。在进行物理微课教学时可以提供高仿真的模拟实验,让学生随时随地做实验,就好像在真实的实验室一样。探究性又体现了物理课程的一大特点,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物理知识,能很好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物理微课能够体现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当代科学技术,渗透社会发展的观念,能让学生从生活实际走向物理,再从物理问题实际出发走向社会,强调对物理学科前沿知识的渗透,而且关注了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改变。

2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1 建立校本微课平台

微课平台是对微课的集中展示,起到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的作用。微课资源的校本化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建立起适合本校的微课资源,为微课应用到教学,起到一个基础保障的作用。

微课平台应当是一个提供知识挖掘的平台,学生能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台上的微课,学习之后有相应的练习,学生可以和老师互动,同时给微课与平台提出评价和建议。所以,校本微课平台的基础功能应该包括搜索、互动交流、评价建议和检测。在平台的建设前期,老师和学生是平台的共同建设者,两者应加强互动,不断完善微课的选取制作和平台功能的健全,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高效地学到相关知识。这种微课适合学生在课余时间,特别是周末和寒暑假进行学习。考虑到物理的学科特性,微课平台要有大量的实验微课,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2.2 健全微课应用保障机制

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仅靠物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应从微课培训、团队建设和奖励机制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促使微课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走向有序。在学校层面,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予高度的认可,并且号召全校老师积极响应,发挥微课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为从事微课教学实践研究的一线教师提供研究所需的充足资金,在研究人员配备上给予适度的倾斜,即做好财力人力的配比保障,对于研究成果优秀者,学校可以拿出部分奖励性绩效,并且推送到上级,相关荣誉的获得也优先考虑。学校定期开展各个学科的微课比赛,给老师展示微课的机会,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选出优质微课,学校要给获奖教师精神与物质奖励,同时学校要将优秀的作品推送到市、省甚至是部级举办的微课比赛,通过获奖者的经验分享,提高其他老师微课的制作水平。教研组定期开展微课专题研讨,组内老师分享微课使用经验,相互学习。

2.3 加强初中物理教师在微课教学方面的素养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迎接新认识

身处在这个时代的物理教师要勇于接受这种新事物,并且应用于教学中。将微课用于物理教学能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微课制作之初,教师要对物理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生也要深入分析,然后表现在视频上,要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而做好这些,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成长。所以,作为物理老师,要转变对微课的看法,不能将其视作比赛的方式、应付上级检查的手段。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在于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学模式,而是在于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才能使教学行为随之改变。

(2)注重微课与初中物理的整合

由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领悟能力的差异,每个人需要得到的点拨不一样,导致学生参差不齐。微课短小精致,重点突出,知识点单一,而且能反复多次的重复,如同学生受到老师对某个知识点反复精准的单一辅导,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式,将微课程穿插到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讲授力这个知识点时,力的大小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这时让学生观看“称量生活中物体的重量”这个小视频,视频中展示不同物体重力的大小,有了这些数据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就能轻松应对了。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重力》这节时,首先可以给学生观看由央视录制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这一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强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同时了解到太空环境与地球的不同,思考这类问题时能及时地转变思路。

(3)优化课外辅助学习功能

制作物理科普类、由各种趣味小故事组成的微课,其素材多是来自网络。这些视频无论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给人以震撼,将其作为学生的课外鉴赏作业,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增加感性经验,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重视。比如:可以让学生观看各种登月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不但对太空的理解加深了,还对没有介质不能传声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样的视频还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

(4)注意合理使用微课

在运用微课时,不要因“微课”而用微课。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要对教学进度、学习内容、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考量,精心准备,要为学生的发展而使用,切不可把微课当作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变成一个表面工作。物理,其特点是要有实验,但是实验最好是在课堂中做,而不是看视频,所以并不是所有初中物理课都适合使用微课,合理使用微课,杜绝滥用微课才能发挥微课的优势。例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教学时最好是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不是看微课。

3 总 结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深入研究和微课项目的深化开展,各个学科都在储备自己的微课资源,通过开发高质量的微课来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研究初中物理的微课,不仅能使微课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物理,同时,还能够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参考文献:

[1]洪显利.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微生物学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实验教学

大部分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中都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并且该阶段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为今后的学习道路做好准备。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点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由于涵盖的知识面较大,并且知识点的难度较高,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困难,降低学习的兴趣。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微课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指引学习的方向。

一、微课的含义及其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够实现合理的创新发展。教师可以从微课的含义出发,利用微课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势。

1.微课的含义

微课就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简短的视频来记录有关的物理实验学习内容。微课的内容都是教师经过详细的筛选后选取出来的,其中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视频来记录大量有用的信息,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微课的运用优势

物理实验占据着高中物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但是由于物理实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会放弃大部分的物理实验操作来节省教学实践,降低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教学中无法直观地观察物理实验的过程,对物理的知识更是难以完全掌握,而微课能够完全展现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详细地记录实验过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物理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1.创新课堂情境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都十分抽象,因此学生知识点的学习较为困难,容易感到枯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进行课堂情境创新,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真实生活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的设定中,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将微课作为连接物理和实际生活的桥梁,利用多样化的微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通过微课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视频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微课的记录功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实验的实际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个体之间都具有差异性,因此每位学生都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能够快速地理解,而部分学生的理解速度较慢,学习的效率也比较低,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记录相关的物理知识点,体现出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微课展示学生遇到的难点,在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就可以通过询问调查的方法记录学生的学习难点,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来设计针对性的微课教学。学生通过微课展开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反复观摩微课内容,不仅能够掌握物理实验的主要内容,还能够突破物理实验中的重难点。

3.利用微课拓展教学

在魍车奈锢硎笛榻萄е校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直接放弃了物理实验环节,通过封闭式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但是对于物理课外拓展知识而言,是无法利用封闭式教学实现有效学习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补充其中的不足,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微课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例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在微课中添加轿车行车速度的视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公交车、自行车、轿车等,通过视频可以将学生从课本引入生活之中,更加容易接受课本中的物理知识。

本文通过分析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帮助学生科学学习,提高综合探究的能力,满足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需求,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小勇.信息化环境的“小世界”现象与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

微生物学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精品课;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一门生物学科的必修基础课程。微生物学的发展对探索和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微生物学与现代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微生物学教学对于获得微生物学知识、掌握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了解微生物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掌握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努力,使微生物学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使这门课程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一、打铁先得本身硬:教师素质提高

作为教师,既要热爱教学工作、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要想打造一门高质量的课程,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

1.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积累素材

几年来,微生物课程组的教师利用多种途径学习和积累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如从报纸上、专业期刊杂志上、网络上等多种途径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料。多年来收集了许多的文字资料。

积累了几十个视频小动画,建设了教学图片库,收集了多所兄弟院校的微生物学课件等。既积累了教学素材,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整体作战,梯队建设

中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认真传帮带。几年来,始终坚持课程组教师一起研究和分析教材。在老教师的指导下,中青年教师在教材编写、教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成熟,逐渐肩负起教学的重任。

3.同行交流,取长补短_

积极参加全国教学研讨会,并多次在大会或小组报告会上介绍北师大的教学情况,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微生物学同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进行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交流,吸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

二、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教材建设

国内外有许多特色的微生物学教材,具有内容丰富、插图精美、体系完整等特点。这些教材特别适合综合性院校微生物学课程。而师范院校微生物学课程的课时都较少,大都没有设置微生物学专业,也缺乏相应的微生物学后续课程。因此,师范院校微生物学课程迫切需要一本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微生物学教材,几年来,微生物课程组的教师认真研究学习了许多国内外优秀的微生物学教材,学习这些教材的优点和特色、内容的先进性、编排的技巧性等,打造优秀的师范院校微生物学教材。

黄秀梨主编的《微生物学》于199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并被列为面向21世纪教材,荣获2006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6年与其配套的教学辅助光盘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秀梨主编的《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于199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第一版。林稚兰、黄秀梨主编的《现代微生物学与实验技术》于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组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系列微生物学教材。黄秀梨与辛明秀主编的《微生物学》第三版和《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即将在“十一五”期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均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我们将继续把教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争取使《微生物学》第三版和《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教材,同时促进微生物学课程建设。

三、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优化

1.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凝练

根据师范院校微生物学课程特点和规律,课程组认真研究教材,凝练本学科最本质和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认真处理好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相互交叉的内容。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将微生物学实验整合为五个模块,分别为形态结构观察(细胞水平)、目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群体水平)、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及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生理生化水平)、微生物遗传与免疫(遗传免疫水平)和细菌系统发育学分析(分子水平)。五个模块分别从不同水平和层次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通过凝练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使学生在短时间的教学中抓住本学科的重点。

2.把最新的研究进展引入教学

微生物学研究发展很快,教学中要把微生物学最新研究结果及最新实验技术手段引入教学。如: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结果,不可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microorganisms)的研究及意义,原核细胞中线状染色体的发现,巨大细菌的发现,三域学说与微生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极端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等。介绍与微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最新获奖项目,如朊病毒(1997年)是疯牛病等的病原体、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癌的病原体(2006年)。将最新的微生物学技术手段引入实验教学或在教学中加以介绍,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变性梯度胶电泳(DGGE),限制性酶切片断多态性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在细菌系统发育学中的应用等,既丰富了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使探索生命运动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入。

3.专家讲座,开阔眼界

多年来我们多次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近年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马延河教授进行了题为“极端环境微生物学”的讲座,使学生了解到,即使是在极端的环境中也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极端环境微生物是宝贵的微生物资源。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王磊副教授进行了题为“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讲座,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所能解决的实际科学问题。通过专家讲座丰富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

四、怎样教: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保证。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条理化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1.注重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在教学中注重各部分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在理论课教学中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生态、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知识有机的联系为一个整体。在每一个部分的教学中,挖掘这部分内容与教材其他部分内容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

相互联系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在讲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时,注意与其功能相联系,在讲述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时,适当点明与其对应的结构基础。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通过学习各种环境中微生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代谢特点等,了解微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及微生物与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

在实验课教学中巧妙设计实验方案,将微生物学实验整合为五个模块。五个模块各有侧重,交给学生一个内容丰富、又相互联系的实验体系。

2.理论课与实验课相渗透

理论课上重点讲述微生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实验课主要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共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理论课教学中强调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得出的实验过程和证据,实验课上强调实验手段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所能解决的理论问题。相互渗透,相互强调,使学生更好认识微生物学的本质、掌握其核心内容。课程组长期坚持主讲教师参与实验课教学,有利于把理论课与实验课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承担教改项目

进行了“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体系及教材建设研究(获2001年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微生物学实验改革研究(获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与南开大学共同承担并完成了武汉大学主持的“微生物学立体化精品教材体系”中的微生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工作(教育部课题,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将教学研究成果不断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4.启发教学、培养兴趣、加强课堂讨论,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深入思考,加强课堂讨论,增强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Blackboard网络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从2000年开始,进行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及自主创新的能力。许多学生都感觉, 自主设计实验很辛苦,但值得。自主设计实验报告按论文的格式书写,强调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6.严格教学管理

理论课的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组成(70%)。平时成绩包括:小考(15%)、课堂讨论(10%)和考勤(5%)。实验课成绩包括平时成绩(50%)、自主设计实验(40%)和实验考试(10%)。平时成绩细化到每次实验。自主设计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小论文和实验汇报四部分组成。通过小论文的写作,还可锻炼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考试包括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两个部分。每个教学环节都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