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粮食安全的主观判断

农户对粮食安全的主观判断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是城乡居民的刚性需求,粮食安全构成中国社会安全(从国内上讲)和中国国家安全(从国际上讲)的基础。发展中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要求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由中国在国内主要靠自身力量来解决。〔1〕农户经济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中国自力更生解决粮食安全的基础。〔2〕农户自身粮食供求的客观状况如何?农户关于粮食安全的主观认定如何?都是我国粮食安全大战略应该研究的具体问题。基于此,笔者首先考察农户粮食供需的客观状况,然后分析农户对粮食安全的主观判断,最后探究农户粮食安全保障因素的微观基础,以期为构建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借鉴与决策参考。   一、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   调研区域选定在河南省。首先,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占1/4。其次,河南省有过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6500多万,是我国农村人口最多的省份,农民自身粮食消费占很大的比重,2010年达到0.26~0.28亿吨,占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因此,河南省不仅是粮食生产大省,还是农民粮食消费大省,也是我国粮食作物结构完整的农业区域,北方小麦、玉米,南方水稻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兼具。关于河南省农户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调研,对研究我国农户粮食安全观具有标本意义。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笔者在河南省各地进行的问卷调查。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问卷948份,有效样本问卷926份。调查内容涉及2009、2010两年农户粮食生产、需求满足状况、粮食安全的主观认知等。926户农家分布情况见表1。   1.样本农户的粮食供给特征   样本农户的粮食获取分为3类:完全靠自己家庭种粮获取;自产一部分,从市场购买一部分的“二分”获取;自己不再产出粮食,完全从市场购粮消费的农户。调查发现,农户的粮食供给仍处于自产自销型占主导(68.3%),农户的粮食自给性色彩很浓,较符合农户粮食安全消费和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特征。〔3〕   2.样本农户的年龄特征   此次调研问卷共设定了40岁以下、40~50岁、50~60岁和60岁以上4组农户类型。不同年龄农户之间存在粮食安全认知的文化差异,50岁以上的样本农户与50岁以下的农户对粮食安全有一定的认知差别。如关于“不管怎样,农民必须种田,必须要产出够自家全年消费的粮食”问题项,前者的支持率占92%,而后者的支持率只占71%;关于“你认为未来大范围饥荒还会发生吗?”问题项,前者持“会发生”的判断占31.3%,后者只占13.4%。   3.样本农户的学历特征   调查发现,随着农户受教育年龄的增长,农户对自身粮食获取前景的看法越来越乐观,而对农业生产保证粮食供应的重要性越来越轻视,这可能与学历层次越高,非农收入获取能力越强,因而对粮食问题严肃性看淡的原因有关。   4.样本农户的家庭种植规模特征   人均耕地越多,家庭耕种规模相应越大,其家庭粮食的供应能力越强,则其对自身粮食安全的关注度越低,自身的粮食安全感越强。这些农户更多的是关注粮食市场价格对售粮收益的影响。相对应的是人均耕地越少的农户,由于其粮食产出可能仅够维持自家的消费,因此对自身粮食安全的敏感性越强。这两类农户的粮食安全认知差异反映了市场化、专业化的农业与口粮农业并存的局面。〔4〕   5.样本农户的种植结构特征   一般常识认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比越低的农户,其对自身的粮食供应的忧虑越大。但调查中发现,粮经种植比的高低与农户的自身粮食安全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与低种植比农户对经济作物种植的比较收益高于粮食作物而有较强的粮食购买能力有关,也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的普遍下降有关。〔5〕6.样本农户的耕作制度及形成特征河南省传统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淮河以南区域、黄河滩区、引黄灌区一般是麦稻一年两熟,其他区域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但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减耕、季节性休耕、轮耕,甚至抛荒现象,一年一熟的种植比例在提高,这与许多农户农业生产兼业化、非农化有一定的相关性。〔6〕   7.样本农户的劳动力投入特征   调研发现,农户劳动力投入农业比例越低,农户自身的粮食安全感并非越低,这可能是与投入农业相比,农户劳动力投入非农领域的比较收益较高、市场购粮的支付能力较高有关,也可能是与农户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降低有关。〔7〕   8.样本问卷的时间跨度特征   2010年河南省风调雨顺,没有发生较大的水旱灾害,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的0.544亿吨,因而在进行2010年两个时间段的调研时,大多数农户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较低,对粮食消费的供应保障水平持较高的乐观态度(2010年7~9月时间段的调查显示,粮食供应无忧的农户比例达89.7%,2010年10~12月时间段的农户比例达91.6%)。而受河南省冬春连旱的影响,在2011年1~3月时间段的调查中,农户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开始升温,对粮食保障水平的忧虑度开始上升(这一时段的调查,认为粮食供应无忧的农户比例下降为65.2%)。这说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增产的共性突出限制因素。〔8〕〔9〕   二、农户粮食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为了考察农户自身的粮食安全观,笔者先对农户当前的粮食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仍然按照自给型、自给/市场二分型、完全市场依赖型3种农户类型分别考察。   1.自给型农户粮食供需情况   自给型农户是指粮食产量大于或等于家庭消费需求量的农户。自给型农户的粮食供给与获取,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考察的926户农家中,2009年,粮食自给型的农户共有677户,2010年有632户,粮食产量分别为1537吨和1568吨,实际消费量分别为533.5吨和491.7吨,粮食盈余量分别为1003.5吨和1076.3吨,粮食盈余率分别为+65.3%和+68.6%。#p#分页标题#e#   2.自给/市场二分型农户粮食供需情况    自给/市场二分型农户是指粮食产量小于家庭消费需求量,家庭粮食消费供给一部分必须通过市场购买来满足的农户。自给/市场二分型农户的粮食供给与获取状况可见表3。在考察的926户农家中,2009年,粮食自给型的农户共有226户,2010年有238户,粮食产量分别为109吨和106吨,实际消费量分别为178吨和186吨,从市场上分别购粮为69吨和80吨,粮食盈余率分别为-38.8%和-42.7%。   3.完全市场依赖型农户粮食供需情况   完全市场依赖型农户是指自己没有任何口粮产出,粮食需求完全来自市场购买的农户。完全市场依赖型农户的粮食获取,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考察的926户农家中,2009年,粮食完全市场依赖型的农户共有44户,2010年有56户,粮食实际消费量分别为35吨和43.5吨,全部从市场上购买取得,粮食盈余率均为-100%。   4.I、II、III类农户总的粮食供求状况   综合3类农户的粮食供给(生产)与需求的情况,笔者发现(见表5):综上考察,926户农家在200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646吨,消费量为746.5吨,盈余量为899.5吨,盈余率为+54.7%;在2010年,926户农家的粮食总产量为1674吨,消费量为721.2吨,盈余量为952.8吨,盈余率为+56.9%。农户之间的余缺(供需)平衡满足之外,在粮食市场化作用下,农户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还可以通过市场销售来满足城市居民的粮食需求、粮食加工企业对粮食原料的需求以及通过国有粮食购销渠道满足国家粮食战略储备的需要。总之,从粮食产量与农户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平衡数据上看,农户的粮食供应是无忧的。   三、农户自身的粮食安全观   1.农户粮食供给/需求及其实现情况   首先来看余粮农户(I类型农户)有无出售粮食的意愿与行为,其次再看缺粮(II类型农户)和无粮农户(III类型农户)是否有相应的购买能力,以及是否实现了粮食购买。通过表6可以看出,对所有余粮农户而言,他们几乎100%的均将余粮以各种形式销售掉,①销售量占到他们手中掌握余粮的绝大多数。关于余粮销售的时间,72%的农户会在粮食收储半年内将余粮卖掉,24%的农户会在1年之内将余粮卖掉,只有4%左右的农户会长期存粮,主要是持传统消费观念的老人群体。关于一次性粮食销售渠道,有42.3%的农户会选择在田间地头将收获原粮直接卖给粮食经营者,这已成为农民出售余粮的主要渠道。不少农产品经纪人甚至在庄稼青苗期就与农户进行“地头期货”的粮食交易,且此种方式已成为普遍现象。有29.3%的农户选择将余粮卖给私营粮食流通、加工企业。16.6%的农户会将粮食卖给乡邻缺粮(无粮)的农户。11.8%的农户则选择将粮食卖给国有(集体)粮站、库。通过表7可见,926户农家中近1/3农户缺粮/无粮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农户将土地、劳动力等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到非粮作物种植上,或者是劳动力外出务工或者进行非农兼业,农户只耕种少量土地或者不再耕种土地,即土地的非粮化与劳动力的非农化趋势是缺粮/无粮的主因。这些农户不愿再耕地,或者消极进行农业生产(如减耕或者粗放经营),或者将土地流转出去,或者直接抛荒。这些农户的家庭人口也呈现出留守化、非完整化的特征,有些农户除了保留有少量菜地之外,不再从事任何粮食生产,他们仅仅是农村住户而不再具备农户的从业特征。因此,农户的缺粮/无粮呈现出主动缺粮/无粮的状况,与家庭承包经营之前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入不敷出导致的农户普遍的被动性缺粮/无粮有着本质的差别。缺粮/无粮农户主要由乡村以下3种农户构成。①从事农业多种经营、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的农户。②家庭劳动力已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化兼业的农户。③家庭主要劳动力在农业以外从业,以留守人口为主的农村住户。这3类农户均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有能力购买,也购买到了家庭消费所需的粮食。关于他们的粮食获取的主要渠道,48.6%的住户选择在城镇超市或粮食批发市场购买粮食,40%的选择在乡村集市上购买粮食,11.3%是从乡邻手中购买的余粮。   2.农户粮食安全的主观判断及相关因素   关于对未来粮食安全的预期,926户农家中,717户不担忧粮食的供应问题。他们认为:第一,以后种田人越来越少,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承包到地,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第二,即使发生粮荒,政府肯定会赈济;第三,以后科技发达了,耕地、除草、收割、育种的便利化和机械化程度在提高,不用投入太多劳力,家中老人种田就可解决粮食问题;第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的粮食少了,在市场上买粮也花不了多少钱。因此,基于土地、劳动力、科技等要素投入能够保证粮食的有效供给,因而大多数农户对粮食安全预期持乐观态度。另外,还有209户农家不同程度的表示了对未来自家粮食安全的担忧,占所有农户的22.7%。担忧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土地、水利、农业自然灾害等方面。这些农户担忧,自己的子孙都想外出务工,等年老力衰后回到农村时,再也不愿、无力耕种田地了,当然也不知道怎么耕种田地了,“大家都不种田,粮食问题自然而然就来了”。这些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农户发出的忧虑(占整个担忧农户的84%)。有些农户担心人均耕地在逐渐减少,无地可种粮;还有的农户认为农田基础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种粮过程中用水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了;还有的农户担心出现水旱、冰冻等灾害导致作物减产或绝收。这些都是农户对自身粮食安全担忧的重要原因。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基本解释,粮食安全实质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力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买得到足够的粮食,和买得起足够的粮食。从我国具体的情况看,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民作为粮食生产者和作为粮食消费者,在角色上是叠合的,因此,只要我们的粮食产量保持稳定,那么,农民就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保证。这样,粮食安全就主要是城市居民的问题,不是农民的问题。〔10〕但是,随着非农化进程的发展和粮食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农民也逐渐卷入了粮食安全问题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农民自身的粮食安全观也值得关注。#p#分页标题#e#   笔者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70%左右的农户的粮食安全能够通过自身的供给来满足,30%左右的农户的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粮食购买来实现。从粮食的供给、获取能力、获取渠道上看,大部分农户的粮食安全也是有保障的。但是部分农户对自身未来粮食安全的忧虑也是值得考虑的,特别是种粮农户相对于非种粮农户和从事于非农产业农户的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农户粮食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生产老龄化、女性化趋势问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日趋低下问题等,无不对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针对以上分析,为了确保我国持久的粮食安全,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弥补农业领域平均利润与其他产业平均利润的巨大差额,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优化、细化、精化相关的粮食补贴政策,完善农户粮食直补的瞄准机制,变普惠的、“摊补入丁”式的粮食直补政策为定向的、特惠制的、“摊补入亩”、“摊补入产”的粮食直补政策,即粮食直补等各种补贴要向种粮农户或粮食种植环节倾斜,弥补种粮农民平均利润与经营其他作物平均利润的差额,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第三,加强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愿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养,解决规模化粮食种植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四,细化区域性的农地流转的相关法规,明确土地产权,支持农地向种田能手、种粮大户集中,以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户的种粮效益和粮食产量。   第五,加强对农村中小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重修或新建农村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