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例6篇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1

一、生产、流通和消费

粮食安全依托于生产环节及收购、储存、运输、加工、转化、批发、零售等流通环节构成的粮食产业。粮食生产对于粮食安全是骨髓造血,产量不足可导致“贫血”,质量不好可导致“白血病”。粮食生产具有丰歉交替的波动性,波幅和波长受土地和水资源、气候、种粮积极性等影响,应通过储备“蓄水池”进行调节和平衡。如认识不到这点,往往不能容忍波谷的阶段性减产而过度生产,或在连续丰收的波峰上急于压价减产卸“包袱”,这样,会在下个周期浪费更多社会资源来恢复产能。过度生产会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粮食质量问题,以至于谷贱伤农。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从经济上和物质上获得保证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满足膳食喜好。如供给足、成本低,消费者就容易有浪费的冲动。抛洒遗留、保管不善、餐桌厨房浪费等是显性浪费。超过健康生活所需而消费的粮食或食物是隐形浪费,由此带来营养过剩问题还会引发医疗资源方面的隐形浪费连锁反应。粮食消费量在底线消费和浪费性消费之间具有弹性。以我国2013年数据计算,全国人均每天节约1两成品粮,1年可节省350亿公斤原粮,相当于1亿亩地的粮食产量。如以2007年美国年人均耗粮1046公斤为上限,我国实现粮食自给还需提高2倍以上的粮食单产;而以同年印度人均耗粮178公斤为底线,我国现有粮食产量就可保障30亿人需求;二者之间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弹性达868公斤。可以通过粮食供给丰裕度、价格、消费习惯等调节粮食消费弹性,使粮食消费量增速低于人口增速,减轻粮食供需压力。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流通对于粮食安全是血液循环,流通不畅则可能导致“脑血栓”、“心脏病”。当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主要在于,一方面,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接近极限,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粮食流通仓储设施不足,物流通道不畅,运输方式落后,应急供应网络不健全。因此,在生产潜力有限、流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在流通环节尚有巨大潜力挖掘。要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底线,强化包括生产、流通、仓储、加工能力在内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做到生产和流通两条腿走路,避免“短腿跛脚”。要倡导按需生产、强化储备、高效流通、节约消费的永续发展理念,反对“掠夺式”生产、“漫灌式”流通的观念,减少从田间到餐桌等各环节的浪费。

二、总量、品种和区域

总量基本平衡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但仅有总量平衡,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也不能实现粮食安全。总量不足往往是偶发和短期的,区域性短缺却是普遍和长期的,区域粮食不安全可能被总量平衡所掩盖。当前世界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人均占有量达360公斤以上,生产、消费和库存相对稳定增长。但世界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气候、经济、政治等原因粮食获取能力不足,未能共享世界粮食生产成果,存在区域性粮食短缺问题,粮食并不安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粮,8.7亿人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非洲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200公斤,因粮食危机导致政权不稳时有发生。

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区域分布和品种结构矛盾带来的粮食安全隐患日益突出,“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增大,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一是生产更趋集中。13个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占比上升到76%,北方7个省产量占主产区的比重上升到61%。二是单品种粮食生产更趋集中,主产省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小麦集中在黄淮海地区,籼稻集中在长江流域,粳稻集中在东北和江苏,玉米集中在东北和冀鲁豫。三是库存集中,长距离跨区域流通量大。目前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库存分别占全国的75%和9%,而消费量分别占62%和17%。全国省间粮食净调入量达1600多亿公斤。一旦产区发生自然灾害或粮食运输受阻,这种隐患将发展成阶段性粮食短缺,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危害难以预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注重总量平衡,更要注重区域和品种平衡。实现总量平衡的主要途径是粮食生产,调节总量平衡的主要手段是储备和进出口,实现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供求平衡的主要方式是顺畅流通。

三、中央、地方和产销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央和地方共同的责任,中央承担首要责任。中央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但不一定由中央直接办理,可委托地方政府具体操作;地方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但中央应明确并落实其支出来源,避免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粮食生产、流通、储存、保供稳价等方面支付较高成本,如果没有合理的产销区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就会造成粮食安全重视程度从中央到省、市、县逐级减弱的后果,产粮大省成为了财政穷省。要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共同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必须实现事权与财权匹配,并建立相应考核机制和利益补偿调节机制。我国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机制是省长负责制,该机制虽已建立20年,但由于缺乏具体配套措施和考核办法,尚未真正全面落实。在当前市场环境和财政体制下,全国企业粮食库存75%以上掌握在政府手中,政策性粮食80%由中央直管,政策性粮食购销委托央企作为执行主体,地方政府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应当合理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是在实行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同时,把责任主体明确到各级政府,负责粮食生产流通全过程,划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制定实施科学的考核办法;二是统筹产区和销区的关系,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调节机制,根据自然条件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中央可以对主产省按照调出商品粮数量给予补贴,用于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

四、政府、市场和企业

要让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靠改革。粮食短期内难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或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增产,又需防范人为炒作制造价格波动,因而产业本身单位经济利润有限。世界各国都针对这种特殊性强化政府调控,消除粮食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改革应以是否有利于粮食安全,是否有利于高效流通,是否适应粮食市场的特殊性为标准,防止片面、绝对地追求市场或政府的作用,既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增强保稳的定力,又要确保市场微观层面活而有序。我国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一是部门间粮食事务责权不一致,职能重叠交叉,运行机制不完善,弱化了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政企尚未真正分开,有的地方急于“甩包袱”把国企一卖了之,调控力不从心;有的担心市场失控,舍不得“菜园子”而不敢、不愿政企分开,导致国企小、散、弱;有的在“两难”中犹豫不决,导致企业承担行政职能的政企不分。三是粮食市场全面放开不彻底,如粮食信贷等并未随之放开,制约粮食流通。四是粮食信息系统性、及时性、权威性不够,影响了粮食市场正常发育。改革创新上有要求、下有呼声,上信下顺正当其时。要明确政府是粮食安全的保障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市场秩序的执法者,各类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载体。应考虑粮食安全保障的公益属性,整合粮食购销、储备管理、进出口、区域平衡、价格调控、质量监管等事权并匹配财权,确保粮食流通政策统一高效。

五、数量、质量和价格

不充足的数量和没有质量的数量同样不能保障粮食安全。在质和量的关系上,粮食高产不一定高品质;同样多的原粮不一定能加工出同样质量的成品粮;重金属或真菌毒素超标、农药残留、霉变的粮食也不能构成有效供给,不能单纯追求原粮高产形成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数量和质量状况体现在价格上。粮食价格存在剪刀差,剪刀差扩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必须由政府调控来缩小乃至消除。降低单位成本可治本但周期长见效慢,提高单位价格治标及时有效但有反复,需要“标本兼治”。普惠制红包式的粮食直补不能缩小剪刀差,大幅提高托市收购价格出现的国际与国内、产区与销区、收购与销售价格倒挂问题,本质也是剪刀差的具体化,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农民、经营者和消费者谁来承担剪刀差。此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人为炒作也会引发区域性粮食价格异常波动。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做到数量足、质量好、价格稳。要完善托市收购、储备吞吐、定向销售等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机制模式;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粮食直补与商品量挂钩机制,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应适当拉开销区与产区、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粮食市场价格水平,以价格杠杆促进粮食通过市场有序流通。要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和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粮食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形成覆盖粮食产业链的全程质量监测监管和处置机制,并实现质量上的“按需生产”。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2

居安思危,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粮食是安天下之本。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近10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紧扣农业和粮食主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九连增”,2012年达到11791亿斤。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了新台阶,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连年增产为做好粮食流通工作创造了条件。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以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粮食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稳步提高,在促进农民种粮增收的同时,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粮食部门抓住粮食连年丰收的好时机,不断健全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通过适时、适量、适价向市场投放政策性粮食,保证了粮食市场正常供应和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居安思危。在我国历史上,引起封建王朝更迭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农民吃不上饭揭竿而起,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长期处于紧缺状态,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缺粮饿死了人,教训十分深刻。国际上,因粮食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少见。例如,2008年发生全球粮食危机,多个国家出现“粮食骚乱”,甚至造成社会和政治危机。去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大幅减产,国际粮价波动,给一些粮食进口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冲击。这些经验警示我们,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这些年,世界经济形势跌宕起伏,而我国却保持经济平稳和社会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业基础牢固,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粮食流通畅通,粮食价格稳定。

目前,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处于紧平衡状态,即“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粮食安全仍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将刚性增长。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特别是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将越来越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当前我国粮食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4,相当于全球粮食贸易量的2倍。在全球还有9亿多人严重缺粮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依靠进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不现实的,中国只能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更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流通领域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还未完全落实,一些地方因粮食连年增产,粮食安全意识淡化,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北粮南运”主通道尚未打通,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粮食收储设施落后,全国有近1800亿斤仓容(约占总仓容的1/3)属危仓老库,基层粮食收储网点萎缩,东北等粮食主产区仓容缺口大;粮食供应网点未能全覆盖,一些地方应急供应能力还很脆弱;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每年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就达700亿斤以上。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按照“底线思维”的方法,把政策措施考虑得更周全,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履职尽责,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事关发展大局、民生大局、稳定大局。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目的在于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在于守住耕地红线,关键在于加强和搞活粮食流通。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切实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实施以来,在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区域粮食市场供应、维护区域粮食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粮食工作的基础在地方、重点在基层,省长负责制不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不明确,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就不牢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要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考核检查,更要有各级政府的尽职尽责与真抓实干。当前,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需要各地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配套政策,将粮食安全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追究、可奖惩。

全面实施“粮安工程”,筑牢粮食安全的保障基础。所谓“粮安工程”,就是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打通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实施“粮安工程”,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间粮食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增强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有利于保障粮油质量安全,有利于提高粮食市场监测预警水平。今后,要通过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全面提升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切实做到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障严重自然灾害和紧急状态下的粮食正常供应,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流通工作“底线目标”,建立起“收购便利、储存安全、供给稳定、价格平稳、质量可靠、调控有力”的粮食流通新体系、新格局。

全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搞活粮食流通市场。管好“天下粮仓”,要用好改革这个最大红利,在调动各级政府抓粮管粮积极性的同时,调动各类粮食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着力形成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秩序。要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突出抓好县级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粮食市场主体,积极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以改革的办法,大力推进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全面推进依法管粮,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快粮食立法进程,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推动粮食流通管理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要强化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服务与监管,严格对粮食收购资格和政府储备粮代储资格的审核,实行中央事权粮食委托在地检查。要创新粮油库存检查组织的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性粮食购销、出库等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有序流通。

积粮为民,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

我们要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的新形势,努力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

广积粮,掌握充裕粮源。广积粮,就是要逐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保证粮食储备充足和库存充裕。当前,做到广积粮,应从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着手。在生产环节,作为重要的涉农部门,粮食系统要适应粮食生产方式变革,积极创新粮食经营体制机制,通过控股、参股、合作、订单等形式主动参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加强与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的合作,鼓励粮食企业在粮食收储、仓储技术等环节为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构建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在流通环节,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做好最低收购价收购和临时收储工作,引导、规范多元收购主体入市收购,确保中央涉粮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让种粮农民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最大程度调动农民种粮和售粮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收储能力,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好地方粮油储备的规模数量,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粮食危机;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8-0004-04

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已经发展到了更加恶化的地步,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几乎所有粮食进口国同时陷入恐慌,粮食危机开始全球化(成万牍,2008),并愈演愈烈。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严重性

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2007年增长超过一倍。以大米价格为例,亚洲大米价格2008年以来几乎涨了两倍,过去2个月中,国际大米价格更是猛涨了75%。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而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与去年同期相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麦价格涨幅超过140%,稻米价格涨幅超过80%。粮食价格暴涨,导致世界粮食储备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7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主管官员表示,由于全球食品价格急升,“米荒”正在危及全球粮食供应,目前,有多达40个国家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在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因粮价上涨而引起的突发事件。暴涨的粮价在多个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甚至在香港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也出现了抢购大米的风潮。世界银行警告,全球超过一亿人口面临因粮价剧增而陷入赤贫的威胁。为保障本国市场,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等国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近日举行的博鳌论坛上,粮价上涨亦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国内关于粮食问题的讨论正在升温。

二、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分析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2006年全球粮食产量为20.129亿吨,2007年估计为21.085亿吨,增幅为4.7%;2007年,被直接用作人类食物的粮食仅占当年世界粮食产量的一半不到(10.1亿吨)。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产量的增长抵不过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供求关系的失衡。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8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将降至4.05亿吨,为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前全球性粮食价格上涨是偶发性、货币性、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影响,是气候变暖、生物能源发展、石油价格狂涨、生产成本上升、占用耕地以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以往的生产周期性波动不同,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一)偶发性因素――直接导火索

1、灾害性天气。最近五年,全球气候恶劣,澳洲连续干旱与美国的高温造成很多主要粮食产区减产,持续恶劣的气候也酿成了欧洲小麦主产区灾难性的损失。由于全球环境持续恶化,部分主要粮食产区遭受几十年上百年一遇的灾害。

2、生物能源。大量粮食用于制造乙醇燃料是导致粮价飞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贸易促进中心,2008)。由于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近年来突飞猛进,许多国家将粮食产品用于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有预计显示,今年美国用于乙醇提炼所需的粮食将达1.14亿吨,占美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8%。巴西作为玉米生产大国,把35%的玉米用来提炼乙醇。2007年,全球用于生产燃料的粮食超过1亿吨,打破了世界粮食市场维持多年的供需平衡关系。

(二)周期性因素――火上浇油

1、自然气候。国际小麦研究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气温一旦超过粮食生长的适宜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则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10%。去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美国和印度,都出现了历史最高温,今年欧洲的温度也在急剧上升,这种高温的杀伤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困难。

2、经济周期。从2003年起世界进入新经济周期,世界经济开始了加速发展。粮食生产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发展,共同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因而粮食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以化肥为例,近5年来,国际化肥价格已经上涨了近两倍,粮食种植过程中需要化肥和农业机械,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涨。

3、政府行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粮食出口采取限制性措施。有的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或加征出口关税,有的国家削减出口量,有的国家提高出口粮食价格,有的国家直接停止粮食出口,这导致国际粮食贸易量迅速下降,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农业的大量补贴,也是粮食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冲击,恶化了他们的贸易条件,使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出现萎缩。

(三)货币性因素――推波助澜

1、投机性资本进入。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使得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后,一些投机性资本转向商品期货市场,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波动,抬高了粮价。

2、美元持续贬值。相对于欧元、英镑等其他主要货币,美元处于持续贬值中,即使其他因素不变,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考虑美元有效汇率变动,2000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标价上涨中大约有两成是美元汇率变化结果。

(四)结构性因素――深层次原因

1、土地。土壤的生产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一方面土地被不断腐蚀、土地沙漠化,导致耕地不能耕种。据统计,全球有20%的耕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正在盐碱化,土壤的生产力下降。另一方面因大规模建设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粮食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呈不断下降趋势。

2、粮食需求总量增加。印度、印尼是亚洲以米为主食的人口增长大国,其他国家如越南、泰国、伊朗等人口也在迅速增长,从绝对数来看虽然世界粮食产量在递增,但粮食递增速度却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对粮食的需求量必将因此急剧增长。今后,人口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争夺战,将成为粮食供不应求的结构性原因。

3、粮食需求结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兴发展中国家有4亿人成为中产阶层并因此正在改善其饮食习惯。这类人对肉、奶、蛋需求比例的上升,大幅提升了粮食的需求,因畜牧业要产1斤肉需消耗4-7斤粮食。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在吃肉和奶制品,于是越来越多的粮食都用来饲养牲畜,从而也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

从发展趋势看,此轮粮价危机与以往的实质区别是结构性的,所以目前的粮价上涨趋势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扭转,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并非短期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世界粮食供不应求的趋势将日益严峻。

三、粮食危机背后的利益之争

此轮国际粮价上涨,发展中国家习惯于把危机归咎于发达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应对粮食安全负有主要责任:能源危机造成农业生产

资料价格上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美国等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欧盟拿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却吝惜援助弱国粮食;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了大量补贴,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冲击了进口国农产品市场等等。发达国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食品结构升级才是粮食需求强劲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自然在大范围内对地球资源形成压力,土地、水、石油以及食物等资源都十分紧缺。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粮食需求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迅速增长,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有效控制世界粮食价格上涨,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降低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的消耗,增加对弱国粮食援助。同时,各国应加强在粮食生产和贸易政策上的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四、中国能独善其身吗

在这次世界粮食危机中,中国没有成为世界粮荒和粮价上涨的促进者,而是起到了相当的稳定作用。但中国粮食价格近年来也一直处于高位,2008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豆类上涨36.5%。

(一)世界粮食危机将会推动国内粮价上涨。但影响有限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世界粮食价格波动会传递到我国市场。2004-2006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分别为497亿斤、445亿斤和508亿斤,三年累计净进口1450亿斤。我国粮食呈现净进口格局,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则基本与国际市场一致。因此,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将通过贸易渠道拉升国内粮食价格,进而推动整体物价水平走高(刘冰等,2007)。

但是,世界粮食危机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占世界粮食进口总量比重不高,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其二,2007年我国取得了历史上第4位的粮食大丰收,粮食自给率是95%,现阶段并不存在粮食短缺现象;其三,中国的粮食储备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已超过了35%,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粮食安全线,中国现在拥有1.5-2亿吨的储备粮,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二)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国内因素

中国粮食市场虽受世界市场影响,但造成中国粮价上涨的成因,却与世界市场不完全相同。值得关注的还是国内因素:一是粮食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原油价格的上涨推高了与农业相关的化肥、农药、塑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种粮成本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迅速;二是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正在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青壮“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城镇就业;三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有限;四是国内部分粮食品种购销环节出现失衡。

(三)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将带动物价上涨,应警惕引发通货膨胀。首先,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将带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中,食品所占权重为33%左右,食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价格总水平有重要影响。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2008年2月,CPI同比增长8.7%,3月份同比上涨8.3%,略有小幅回落),这说明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物价整体上涨的压力并未减轻。此外,粮食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相关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继而造成其它商品价格的上涨。例如生产资料价格最近几个月内有所上涨,今年前三个月环比都超过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环比也超过20%。其次,粮食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虽逐渐降低,但目前仍分别达到37.7%和46.2%。因此,今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还比较大,当前宏观政策上不能有丝毫放松,应警惕由粮食价格上涨引发严重通货膨胀。

2、对工业而言,粮价上涨会提升劳动力成本,从而对劳动密集企业影响较大;但对非劳动密集企业影响不太明显。因此,工业的综合影响不是很大,政府可采取对劳动密集企业减税等补偿措施。而中国可以借机改善工业结构,加大工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投入力度,使企业向技术型、资本型转变。

(四)中国粮食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目前粮食不是绝对不够用,而是相对不够用。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接连取得增长,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就不存在粮食短缺(崔荣会,2004)。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恰当解决,中国粮食生产由相对不足转化为绝对不足并非不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人口目前还在增长,人均粮食供应量并没有提高,实际上比1998年人均411公斤的水平仍有不少下降;二是中国人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改变,高蛋白质食品消耗增多,这提高了粮食需求;第三,中国粮食作物转化为酒精和乙醇的数量在增加;第四,近年来,中国耕地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农业用地已经锐减了600多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第五,今年雪灾造成粮食减产几乎难以避免,大雪已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粮食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5%左右,但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的粮食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五、如何应对粮食危机

全球性粮食危机正在逼近中国,一旦中国粮食因自然灾害而减少,庞大的需求将把国际粮价推高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由于国际和国内粮食供给的减少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需要长期的综合性国内粮食政策确保粮食供应。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全面预防、多管齐下应对粮食危机。

(一)土地层面 耕地面积不能减少,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来发展工业。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搞经济开发区,造成了大量的农业用地损失,应该尽快恢复农业用地。

(二)人力资源层面 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以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万磊,2008)。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2007年是我国对农业补贴力度最大的一年,但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地只得到27元补贴。除了加大直接补贴,我国还应加大间接让农民受益的补贴,比如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减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并低价向农民提供良种等。

(三)技术层面 加大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生产效率,以便在同样的耕地资源下有更高的产量(万磊,2008)。科技投入是中长期解决之道,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可以迅速增加农业产量。目前中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不到1%,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2.5%以上。因此,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四)金融层面 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同时介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确保国际市场一定数量的粮食供应(万磊,2008)。

(五)粮食生产与经营层面 进一步完善商品粮生产和经营制度。要保证十多亿人的粮食安全,完全市场化是不可行的。应该彻查粮食储备情况,对于虚报粮食储备量或擅自抛售储备粮的行为应严厉处罚,以防止部分粮库空虚损害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粮价的剧烈波动。

(六)粮食政策层面 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控制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补贴,限制粮食用于转化能源。对玉米乙醇项目的审批实施严格控制,防止粮食能源化。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4

20*年,粮食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关于“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市场调控,积极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部署,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粮食流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基本稳定

一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市场。20*年,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偏紧、粮价涨幅较大,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抑制粮价过快上涨,按照国务院部署,常年常时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在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并适当降低销售底价,加大销售力度,全年累计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648亿斤、稻谷202亿斤,并销售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5亿斤、中央储备玉米9亿斤。在京津沪和东南沿海等主销区及时安排抛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20万吨。为有效充实销区粮食库存,改善库存地区结构,缓解主产区收储压力,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四批最低收购价粮食跨省移库计划186亿斤,其中小麦178亿斤、稻谷8亿斤。各地配合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合理把握储备粮油轮换时机,对区域粮油市场进行适时调节。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的背景下,这些调控措施对稳定市场价格,保证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有效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央、地方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和粮食应急体系。会同有关部门适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并督促实施,及时研究和落实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增储计划,提出地方储备粮分省规模的指导性意见。各地进一步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规范地方储备粮管理。落实国家粮食应急预案要求,细化粮食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机制,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不少地方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粮食应急各项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粮食产销衔接和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加大粮食产销衔接工作指导力度,及时协调解决粮食运输和资金结算等问题。去年全国共举办粮食产销衔接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粮油精品展销会等17次,签订粮食购销合同380亿斤。继续指导各地做好退耕还林、水库移民、救灾等政策性用粮的供应工作,按照有关规定销售处理库存陈化粮。加强军粮供应网点和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军用购粮卡改革,扩大服务范围,稳步提高军粮供应质量、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受到部队官兵的好评。

(二)加强粮食收购工作指导,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一是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粮食收购期间,各级粮食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收购现场,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和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截至20*年11月末,全国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3533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848亿斤,其他多元主体收购1685亿斤,分别占总收购量的52.3%和47.7%。

二是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总结近几年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批准的20*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进一步完善预案启动机制和补贴机制,细化操作措施,保证了预案的顺利实施。在启动预案的7个省,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579亿斤,收购粳稻10亿斤,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三是加大仓房维修力度,改善主产区粮食仓储条件。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1亿元,对9个小麦和稻谷主产区仓房进行维修,9省地方财政落实配套资金1.1亿元,加上企业自筹,9省共安排资金约8.5亿元,维修库点9700多个,仓容445.4亿斤,有效地缓解了粮食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仓容紧张问题。同时,其他一些省份也安排资金,进行了仓房维修改造。

(三)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落实政策措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各级粮食部门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6号)精神,以推广宁夏经验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改革重点,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组织实施,保证了改革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江西、福建、四川、新疆等17个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粮改实施意见,在规范政府调控与企业经营关系、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完善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和物流设施建设、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新举措、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绩,不少地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得到加强和充实。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目前,各地已基本完成了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审计、认定和剥离工作,绝大部分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从企业剥离,上划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北京、广东、宁夏等省(区、市)已经消化政策性挂账96亿元,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国有粮食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粮改以来,全国累计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24.9万人,占全部分流职工的49.7%,其中粮食部门安置77.6万人,占全部安置数的62.1%。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年11月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21854个,其中购销企业15380个,比上年末分别减少3320个和566个,比粮改初期分别减少31386个和15054个。改革改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年1~11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同比减亏31.32亿元,盈利省份达到12个。

(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粮食市场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深入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提高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实施《条例》宣传,深入开展“依法经营粮食,保障消费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依法管粮的认知度。健全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制度,建立全国粮食收购资格信息系统,加强对已经取得资格经营者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目前全国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达到7.3万个。加大对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联合工作组,对河北、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五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和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粮食收购质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加强对临时存储粮竞价销售出库和移库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办涉粮案件,进一步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开展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颁布实施《粮食行政复议工作规程(试行)》,积极推进粮食政务公开,努力提高粮食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认真开展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在总结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工作,优化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布局,依法开展第六批代储资格认定。目前,全国共有1771户企业取得粮食类代储资格,157户企业取得油脂类代储资格。加强对已取得资格企业的管理,先后取消了14户不符合中央储备粮代储要求企业的资格。代储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为中央储备粮的库存安全提供了保障。

三是推进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加强粮食库存监管。目前,全国94%的省级粮食部门、68%的地(市)级粮食部门、54%的县(市)级粮食部门设立了监督检查机构。各级粮食部门加大监督检查队伍培训力度,全国取得粮食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达到23387人。建立国家粮食局粮食库存检查专家库,开发全国粮食库存检查信息系统,提高了库存检查效率和数据准确率。认真组织开展20*年全国粮食库存检查,重点加大对各类政策性粮食库存的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国务院。

四是开展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粮食质量卫生监管。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急召开全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会议,制定《全国粮食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方案》,全面部署和组织实施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对部分省区进行巡查督导。积极开展收购环节的原粮卫生监测,在全国共采集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样品约2万份,取得检验数据约10万个,基本掌握了我国原粮卫生整体状况。以中央储备粮为重点,兼顾地方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和商品粮,加大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的抽查检验力度,促进储存环节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建立144个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站),初步形成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网络。

(五)加强规划和指导,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一是按照“三个体系、一个保障”的部署,大力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落实去年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提出的关于构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粮食产业化体系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的要求,各地积极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以省政府文件印发了大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给予资金支持和扶持政策。湖北省粮食局邀请12个省(区、市)粮食局开会专题研究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思路,河北、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等省召开粮食产业化工作现场会,积极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二是制定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推动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发展。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印发《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对粮食市场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继续完善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制度,目前联系粮食批发市场达到18家,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达到24家。根据粮食流通需要,批准组建10个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加快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建设。积极发挥粮食批发市场功能,推动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其他政策性粮油的联网交易,为合理配置粮食资源和粮食宏观调控服务。

三是推动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粮食加工布局调整,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制定《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支持和指导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上海外高桥、江苏靖江、辽宁锦州港、中粮集团(江阴物流)等重点粮食物流项目建设。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国家促进玉米深加工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在8个省开展在建、拟建项目全面清理的复查,促进玉米加工产业布局调整。落实“十一五”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抓好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了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安徽六安、河北秦皇岛等一批粮油加工园区和产业集群,推进粮油加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会同农业发展银行确定第二批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粮食收购资金、技术改造、基地建设等方面优先提供贷款支持。截至20*年11月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631个,其中购销企业987个。

四是推动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指导农户科学储粮。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启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粮食科技丰产工程”产后减损项目,与12个粮食主产省签订建立农户储粮示范点合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农户储粮技术和装具,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和好评。制定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工作方案,利用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在四川、山东、辽宁等3省启动农户储粮试点,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试点农户和试点区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是继续积极推动“放心粮油”工程,促进粮油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在全国城乡继续坚持不懈地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程,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抽样调查结果,目前全国粮油产品总体合格率位居食品合格率榜首,小麦粉、大米合格率分别达到98%和99%。

(六)加强粮食行业基础工作,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强社会粮食统计调查和市场监测、预测,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广泛宣传并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进一步扩大粮食统计的社会覆盖面,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完成20*年度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对粮食消费、农户存粮及分布、粮食商品率、跨省粮食流通量等情况进行专题分析。积极做好粮油市场信息工作,调整和充实粮食市场监测点,不断完善和提升市场信息监测系统功能,提高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是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粮油标准水平提高。组织各级粮食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检验机构及粮食企业,对粮油标准进行制修订。实施7项国家标准和19项行业标准,完成80余项粮油标准的审定。全面修订小麦等主要粮食质量标准,积极推进收购环节仪器化检验,规范收购检验工作。

三是加强粮食安全生产,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组织编写《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教程》,普遍培训省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全国特别是东北地区安全防火和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对近300户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提高地方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典型安全生产事故,局负责同志及时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做好汛期安全储粮工作,及时布置检查,确保库存粮油安全。

四是加强粮食科技、理论研究、新闻宣传和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工作,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开展粮食行业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10个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中心工作进展顺利,批复组建3个省级科研工程中心,一批粮食物流、加工、储藏及检测技术设备新成果实现转化,行业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基地网络初步形成。集中力量开展粮食安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宣传工作,编撰粮食年鉴、发展报告,促进粮食工作水平的提高。继续扩大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覆盖面,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功举办首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和财会知识竞赛,全国粮食行业重技术、重技能、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五是加强粮食行业国际交流,不断提高会展水平。初步建立中国—中亚粮食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国际谷物科技大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与日本佐竹等公司签订长期粮食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与日本不二制油公司建立大豆蛋白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各种粮食会展活动已初具规模,办展质量和数量逐年提高。

二、正确把握形势,明确今年粮食流通工作重点

今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粮食流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做好粮食流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争取主动,努力做好粮食流通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更加复杂,粮食宏观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正确分析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品种、数量和布局的变化,是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是从粮食供求总量看,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20*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丰收,总产量达到10000亿斤以上,粮食消费平稳增长,产需基本平衡。考虑到国家粮食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粮食供应是有保证的。但从长远看,保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任务还很艰巨。

从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看,20*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量962万吨,需求2300万吨,自给率只有42%左右,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保证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临很大压力。

二是从品种结构看,有的粮食品种供求状况有所改善,有的品种矛盾突出。小麦由前几年产不足需转变为产略大于需;稻谷由前几年的产不足需转变为产需基本平衡;玉米工业消费增长较快,将由以往供需平衡有余逐步向基本平衡转变;大豆产需缺口扩大,需要通过进口解决。粮食库存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完全适应,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是从区域结构看,粮食薄弱地区的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产销衔接和市场稳定压力加大。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13个主产区粮食产大于需,余粮较多;7个主销区粮食产不足需,粮食自给率下降,缺口较大;11个产销平衡区粮食缺口有所扩大。近几年临时存储小麦、稻谷库存增加较多,增强了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但库存大多集中在主产区,销区库存比较薄弱,国家粮食库存的地区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是从国际粮食形势看,全球粮食供需形势趋紧,国际市场粮价居高不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0*/2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1.1亿吨左右,其中小麦产量6.0亿吨,粗粮10.8亿吨,稻米4.3亿吨。谷物总产比上年度增加5.3%,本年度消费量预计达到21亿吨,比上年增加2%,加上上年度粮食结转库存下降,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将近20%,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为30年来最低值。由于石油等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生物燃料工业对玉米和大豆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全球粮食供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际谷物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逐步加强,国际市场多方面因素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确定因素增多,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形势,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调控目标,科学运用调控方式,注重预先防范,准确把握调控时机和力度,运用好经济和法律手段,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和效果。

(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要高度重视改革中尚未完全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关系到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进展顺利,但进展还不平衡,要高度重视尚未完全解决好的几个突出问题,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

一是体制机制转换需要加快步伐。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没有完全到位,政企不分、粮食流通监管缺位、错位等问题在有些地方还比较突出,需要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定位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从过去直接管理国有粮食企业真正转变到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上来。一些承担粮食最低收购价任务的企业,吃“政策饭”的思想有所抬头,市场竞争意识减弱,改革改制步伐放缓。对这些企业,要在服务粮食宏观调控大局前提下,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真正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仍有相当数量政策性挂账需要消化,企业经营性挂账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粮食主产区省级财力相对比较薄弱、粮食风险基金不足的情况下,政策性挂账遗留问题如何解决;粮食行业是微利行业,在收益不高的情况下,经营性挂账如何处理,这些仍然是困扰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难题,需要在政策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是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多数地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配套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任务仍然繁重,部分分流职工没有找到就业岗位。各地粮食部门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粮食质量卫生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粮食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需要各级粮食部门切实履行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管职责,认真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原粮卫生安全直接影响到成品粮和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对粮食收购环节严把质量卫生关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近年来开展的粮食质量安全抽查和监测情况看,受自然灾害、环境及生产、收获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影响,由生产环节带来的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引导和帮助农民种植和收获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指导和帮助经营者把好粮食收购质量关,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流通环节粮食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粮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加强流通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体系。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防止有毒有害粮食流入口粮和饲料市场,进一步明确粮食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需要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干预制度,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安全监督抽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粮食检验体系、完善粮食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积极开发和推广适用于粮食收购现场的质量安全快速检验技术和设备;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粮食快速干燥和杂质清理等服务,解决马路晒粮造成的粮食破碎和污染问题。

(四)粮食流通主体日益多元化,对行政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规范收购市场秩序和维护市场稳定的难度加大。在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中,70%以上是多元市场主体,且比重呈上升趋势。部分粮食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管理水平低,粮食经营台账没有建立或不健全,粮食统计数据不报送、报不实或不按要求报送,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没有按照规定保持必要的库存量,部分农村粮食经纪人没有依法申请办理收购资格许可证等。有的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存在“重许可、轻监管”现象,加上有些地方行政执法人员不足和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经营主体点多面广、流动性大,影响了市场监管效果。

二是粮食流通活动多样化,规范经营行为和维护政策性粮食安全任务加重。目前,有些多元市场主体承担了储备粮油的保管业务,多数能做到守法经营,但个别企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影响了政策性粮油安全。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采取更为有力的监管措施,尽快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储备粮油和其他政策性粮食安全。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快进入粮食流通领域,依法监管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更多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收购市场和经营领域,特别是油脂油料的进口、加工、销售,外商占有较大份额。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粮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监管,加强服务,努力提高粮食市场调控能力。

四是仓储企业多元化,增加了仓储管理难度。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国共有仓储企业18622户,其中非国有企业2825户。另外,其他行业和粮油加工业的部分企业也开始进入粮油仓储业。总体看,仓储企业的多元化给仓储市场带来了活力,但这些企业多数仓储条件较差,业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对行业管理和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研究加强对这类企业管理的措施。

三、积极开拓进取,扎实做好今年各项粮食流通工作

党的*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要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最近,总书记、总理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为开好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做好20*年粮食流通工作,曾培炎、回良玉副总理专门做出指示,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及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要求,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着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继续完善和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加强粮食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更好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主要任务是:

(一)努力提高粮食宏观调控水平,把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作为今年粮食工作的首要任务

按照中央关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和“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总体要求,结合粮食部门工作实际,切实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改善粮食市场调控。在调控目标上,既要考虑消费者承受能力,又要保护生产者利益,引导粮油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既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又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供给,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和产业安全。在调控方式上,既要加强总量调控,又要注重结构平衡;既要搞好即时调控,又要注重预先防范。在调控时机上,既要在供给短缺、价格过快上涨时果断决策、稳定市场,又要在价格大幅下跌、生产下降时及时出手、扶持生产。在调控手段上,既要采取最低收购价、储备吞吐、进出口等调节办法,又要运用财政补贴、信息引导、市场监管等调节措施,努力提高调控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保障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供给。把握好销售力度和节奏,加大最低收购价小麦和稻谷的销售数量,做好中央储备玉米向主销区、饲料工业发达地区和养殖大省的投放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央储备玉米、大豆和植物油的增储工作,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粮油储备体系。继续做好最低收购价小麦向库存薄弱地区的移库工作,增强供给能力。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监测分析,建立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购进、加工、销售、库存及价格变化情况的信息监测制度,为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当前要切实保障大中城市和敏感地区粮油的有效供给,稳定社会心理预期,重点做好春节、两会期间的粮油供应工作,确保货源充足、质量安全。

二是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轮换机制,服从和服务于粮食宏观调控需要。当前,储备粮的轮换要以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为主要目标。准确分析市场价格走势,注意把握好轮换节奏,避免集中轮入推动粮价上涨,各级储备粮企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服务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加强中央、地方储备粮行政管理,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推进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加强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中储粮总公司和地方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

三是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切实增强调控市场能力。各地要增强粮食安全责任意识,按照国发〔20*〕16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指导性计划,适时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各地特别是主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粮食应急需要,落实成品粮油应急库存。京、津、沪、渝等大中城市及敏感地区,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应急储备数量,保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去年我国局部地区受灾严重,粮食减产幅度较大,要积极组织粮源,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

四是加强粮食产销衔接,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销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产区开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或委托产区企业与农户签订单。积极推广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北京市到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等长期有效的产销合作模式,鼓励产区与销区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努力扩大合作规模和范围。对于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铁路、交通运输、资金结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销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企业到东北产区粮食采购的协调工作,定期统计采购和运输数量,会同产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与铁路、交通部门的衔接,力争做到同方向整列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继续做好军粮、灾区口粮、退耕还林和水库移民等政策性粮食的供应服务工作,确保口粮和生活需要。

五是加强粮食流通统计、市场监测工作,完善预警和应急体系。适应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各地要充实统计人员,落实统计经费,加强人员培训。继续做好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和粮食市场信息监测工作,加强国内国际粮油供求形势和价格信息的采集分析,提高预测能力,完善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网络系统,细化和完善地方储备粮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机制,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做到需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

(二)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一是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渠道作用,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认真研究提出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和完善执行预案的意见,落实好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各地要指导和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当前东北地区要抓好玉米、稻谷收购,长江流域地区要抓好中晚稻收购,为做好全年粮食购销工作打好物质基础。指导和督促企业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今年小麦收购将实施新的国家标准,开始推广使用小麦硬度仪,有关地区要在夏粮上市前做好培训和准备工作。搞好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合理价格预期,指导企业把握好收购节奏,防止盲目跟风抬价收购,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和移库的出库工作。各地粮食部门和中储粮公司系统要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销售合同,严格按规定积极出库,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和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的承储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要积极协助中储粮总公司及相关分公司,认真做好最低收购价粮的出库、发运、接收、入库和监管等工作,特别是要加大监管力度,解决“出库难”问题,力争按时完成移库任务。

三是继续发挥多渠道收购作用,搞活粮食流通。多元主体已经成为粮食购销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收购资格审核和认定工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督促多元主体以质论价收购粮食,建立经营台账,指导安全储粮。严禁在收购中人为设卡,进行地区封锁,阻碍粮食正常流通。

(三)继续落实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加快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切实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做到政企分开,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努力提高粮食流通管理水平。要注重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发展的引导作用,规范各类粮食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加快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大力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为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是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各地要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处理好服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主渠道作用,又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粮食企业的布局和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公司制改造。鼓励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重点发展一批起点高、效益好、有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骨干粮食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大中型企业要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他企业要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市场化改革要求的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巩固已取得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三是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政策性挂账剥离上划中的有关遗留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完善消化措施。认真分析经营性挂账的构成和资金占用情况,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处理经营性挂账。不断完善政策性粮食委托经营制度,按照“谁委托、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明确责任主体,及时拨补相关费用,不形成欠账,不留呆坏账,建立防止发生新的政策性挂账的机制。

四是加强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指导。各地要建立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完善企业扭亏增盈信息通报制度和重点企业经营分析制度,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搞活经营,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利用当前市场粮价回升的有利时机,继续保持国有粮食企业减亏的良好势头,提高盈利水平。

五是继续做好分流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地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筹集资金,切实落实国家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政策,解决好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分流职工还没有纳入当地社保体系的,要按照政策规定切实纳入社保体系。要把推进改革和创造就业结合起来,将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纳入当地就业再就业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分流职工再就业。

(四)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粮食市场建设的规划和指导。加强对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建设的指导与扶持,逐步完善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支撑、统一远程交易网络为平台、规范运行机制为核心的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发挥配置粮食资源和服务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积极争取扶持政策,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加强对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发展建设的指导与扶持,根据当地粮食消费需求和结构状况,做好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场内粮食质量监管,保证居民粮食消费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

二是认真组织落实《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和物流项目的管理工作,对六大粮食物流通道和各省物流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对国家安排投资补助的重点项目进行检查。总结国债投资散粮汽车试点项目的运行经验,做好散粮汽车的系列化和技术改进,在黄淮海等地区大力推进汽车散粮运输。加快研制粮食物流关键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开发,组织做好粮食物流标准和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工作。抓好现有粮库仓房、军供网点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各地要认真落实物流规划,配合做好项目筛选和审查工作,协调解决推进散粮流通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要积极发展农民粮食经济合作组织,规范粮食经纪人行为,发挥好粮食行业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搞活粮食流通。积极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以订单为抓手,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引导和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粮食加工业,鼓励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通过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不断提高粮油加工增加值和加工转化率,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退城进郊、盘活资产、招商引资等措施,积极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受消费者欢迎的粮油加工产品,打造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是积极发挥行政指导和行业协会推动作用,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粮油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宣传贯彻工作,严把产品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积极开展粮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展“两代一换”、连锁经营,扩大销售网络,提高放心粮油市场占有率,让放心粮油进入城乡千家万户。

(五)积极推进粮食流通法治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提高粮食法治水平。各级粮食部门要继续加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提高粮食执法能力和社会认知度。切实履行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抓紧制定条例的配套规章,把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总结粮食法制建设和执法实践,做好粮食流通立法的基础工作。继续抓好“五五”普法,推进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和《粮食行政复议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扎实推进粮食行政复议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粮食监督检查执法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各地要按照国发〔20*〕16号文件的要求,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粮食监督检查执法体系,推动监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发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统计制度和最低、最高库存量制度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做好粮食收购特别是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中央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的监督检查,重点针对储备粮油库存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完善监管措施,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继续加大对涉粮案件的查处力度。

三是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围绕粮食流通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覆盖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今年要重点抓好原粮收购、入库、储存、销售、出库的质量卫生检查工作,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样数量和品质检验指标。加快粮食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改善和提高检验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粮食质量与卫生检验能力。

(六)推动粮食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一是推动粮油加工、仓储和运输科技发展。积极争取“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加速粮食流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注重粮油加工高效、节能、环保和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有效提高粮油加工整体科技水平。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在生物保粮药剂开发、储粮和流通信息技术开发、绿色安全储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完善粮食科技管理体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完成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工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好国际科技资源。

二是加强粮食仓储和国家粮库设施资产管理工作。加强粮食储藏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建设,推进粮食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推广应用先进储藏技术,提升粮油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企业仓储业务的核查和指导,确保粮食储藏安全,减少粮食损失损耗。修订《国家粮油仓库仓储设施管理试行办法》,明确国家粮油仓储设施的总体要求和地区分布,规范对国家投资仓储设施的管理程序,规范粮库调整归属、改制、拆迁、改变用途、设施维护等行为,防止仓储设施大量流失,保持一定规模的仓容总量,为粮食流通提供设施保障。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产后减损项目,推进农户储粮装具和小粮仓标准化、系列化,开发推广农户绿色储粮专用防护剂、杀鼠剂,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的小型玉米、稻谷保质干燥技术与设备,为提高粮食综合效益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各地要把农户安全储粮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争取地方资金投入,加快普及推广,建立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指导农户安全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四是切实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各地要提高对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检查、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督促粮食企业建立并完善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防范和救援能力,减少事故损失。重点抓好储粮药剂管理、露天储粮安全防火、汛期安全储粮工作,严格执行储粮设施技术操作规程。春节和“两会”即将来临,各地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和集中整治,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加大行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力度。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以能力和技能建设为核心,着眼于全行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抓好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理论业务知识培训。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继续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提高职工素质和能力。

(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粮食部门要把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精神贯彻到粮食流通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把握主旨,提高认识。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特别是紧密结合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联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深入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联系实际,推动工作。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粮食流通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推动工作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按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粮食工作中带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着眼于粮食行业的改革、发展、稳定,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5

粮食紧平衡与粮食安全

未来我国粮食紧平衡可能长期存在,这既可能是短期内偏紧的粮食供求关系带来国内粮价的上涨,又可能是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恶化带来的国内粮食增产约束长期趋紧,也可能是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的扩大带来的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

暂且不考虑粮食紧平衡是否误判,假定粮食紧平衡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解读粮食紧平衡。

比较2001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的变化,可以看出二者年度波动方向和幅度基本一致。2004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涨幅最大的年份,分别比上年上涨26.2%和26.4%,但是二者也有可能不一致。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4.8%和4.0%。具体到不同品种和不同时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也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果把粮食价格作为衡量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可观察指标,粮食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也基本表明粮食供求关系趋紧。从2001年到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年份达到10个,粮食消费价格上涨年份也是10个,二者累计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23.6%和106.0%。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虽然可能与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等因素有关,但也不能排除粮食供求关系总体趋紧。

1998年,我国粮食曾达到历史上最高的5.1亿吨水平,当时国内曾出现普遍的卖粮难和粮价低迷,粮食丰年有余十分明显。2012年,我国粮食九年增,总产量达到5.9亿吨,同时进口粮食超过7200万吨,新增粮食供给超过6.6亿吨,创历史新高,但是粮食并没有出现明显普遍的过剩。粮食历史上两个最高产量及其所出现的粮食形势变化表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新的格局已经形成,粮食紧平衡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首先,我国粮食需求将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受到人口增长、城镇化及其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粮食用途多元化及其工业用粮增多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虽然缓慢,但是人口总量仍然在不断地扩大。2012年,我国人口比上年增长只有5.0%。,但是总人口仍然比上年增加669万人,达到13.5亿人。新增人口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每年新增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不但不生产粮食而且要消费粮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差异决定了进城居民将消费更多的粮食。

一般说来,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虽然较少,但是消费肉禽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则相对较多。畜水产品需要饲料粮来转化。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消费越来越多的动物性食物。未来玉米等饲料粮的需求刚性增长是粮食紧平衡的主导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粮食深加工虽然受到国家严格控制,但是工业用粮需求仍然十分强劲。随着粮食用途空间的不断拓展和粮食深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工业消耗粮食可能仍会增加。

其次,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态势不可逆转。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特别是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不匹配,有土地的地方没有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没有耕地,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资源的紧缺。未来经济建设还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粮食主产区北移不断地消耗淡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负荷加重,都会使得粮食增产的代价越来越沉重。

再次,我国粮食比较效益偏低状况改变十分困难。我国约有2亿农户,每个农户经营的耕地规模过小而地块过多,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过快,耕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这些因素都始终影响着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粮食形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意味着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将会呈现扩大态势。满足国内粮食消费刚性增长需要,必须依赖国际市场。如果按照我国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口径计算,2012年进口粮食7237万吨,占当年新增供给粮食(粮食总产量+谷物进口量+大豆进口量)的10.9%,这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

粮食进口规模扩大与粮食安全之间是什么关系?特别地,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否意味着粮食安全水平下降?根据国际上评价国家粮食安全所用的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能力指标来看,我国粮食进口增加而出现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并不必然表明我国粮食不安全风险上升。

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长,2012年粮食总产量明显地超过5.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国内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多年保持外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农产品口能力显著提高。据农业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2012年,我国食用农产品进口额(农产品进口总额扣除棉花进口额)约为1005亿美元,与当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的百分比仅为3%,这一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进口能力来看,我国进口食用农产品所使用的外汇仅仅是国家外汇储备中的很小一部分。外汇并不构成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约束因素。单纯地用粮食自给率衡量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是片面的。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粮食消费

需求创造供给。从粮食消费观察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态势,肉禽蛋奶水产品动物性产品等消费越来越多,而直接口粮消费越来越少。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均口粮消费量由减少到趋于饱和。

过去的米面等主食人均消费量总体上理应趋于减少。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口粮消费量约在80公斤水平波动,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则仍在不断减少,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粮食消费量已经下降到约170公斤。

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进入到低增长阶段,新增人口对于短期内粮食消费影响可以不作为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明显差异,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具有更深层次的影响。每年大约1000万人到2000万人进入城镇成为常住人口,食物消费结构势必发生变化,直接口粮消费理应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快速城镇化,人均口粮消费减少,是否意味着粮食市场规模的缩小?

农村居民纳入到城镇居民统计,可能存在着多种情况。农民工进入城镇,收入水平可能会高于常住农村。在消费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民工直接口粮消费可能会减少,而动物性食物消费会增加,这意味着农民工进入城镇,可能会带来直接口粮的减少和饲料粮的增加,自给性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商品化粮食消费的增加,家庭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在外用餐中粮食消费的增加。除了农民工外,快速城镇化还包括一部分农村居民因失去土地而成为城镇居民的情形。不管是农民工进入城镇打工,还是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粮食消费市场规模总体上理应趋于扩大。

快速城镇化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粮食消费的影响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农民工进入城镇的流动性、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长期以来,受到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性差,不同城镇间的流动,特别是农民工回流,都可能对粮食市场产生影响。“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目标是将农民工市民化。如果农民工市民化取得实效,粮食市场规模扩大的稳定性无疑会增强。显然,农民工市民化难度很大,能否取得实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家庭自给性粮食消费量趋于减少而外购粮食消费量趋于增加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工资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做饭的机会成本上升,时间价值的珍贵,都会带来外购粮食消费的增加。“十”以来,我国加大了针对性强的反腐败的力度,大刹大吃大喝之风,倡导“光盘”风气,餐饮业,特别是中高档餐饮业经营受到明显冲击。这是否意味着粮食消费也将会受到影响?根据一般观察,中高档餐饮业主食消费量可能不多,口粮消费可能受到影响较小。相反,大吃大喝少了,快餐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能多了。

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虽然减少,或者趋于饱和,但是外购粮食质量的提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过去,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经历了细粮替代粗粮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对食物营养结构与健康认识的变化,未来粮食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可能会显现,特别是粗粮消费和简单加工的粮食消费可能反而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与市场运行

自2004年以来,我国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并逐步建立了粮食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粮食最低收购价与临时收储等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如何把握粮食补贴政策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

粮食补贴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粮食补贴有助于扩大粮食生产,降低粮食成本费用,缓解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收入性补贴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良种应用,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农机具购臵补贴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替代劳动力,提高粮食耕种收机械化程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粮食补贴有助于粮食增产,增加粮食市场供给,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与粮食补贴政策不无关系。至于粮食市场价格仍然不断上涨,则可能与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因素更多等有关。

另一方面,粮食补贴可能会促进土地成本的上升,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粮食规模化经营的推行,耕地有偿流转的情形越来越多。根据笔者对全国粮食主产区6省份的调查,粮食种植户很少将耕地流转出去,而转入的耕地占种植面积的20%。有些地方按照承包地面积计发粮食补贴,由耕地承包者实际获得粮食补贴,这可能对流转耕地租金的影响是中性的。有些地方按照实际种粮面积计发粮食补贴,并由实际种粮者获得补贴,这势必会带来流转耕地面积租金的上升。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调整粮食补贴政策,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种粮大户为了流转到更多的耕地,也出现了耕地租金不断上升的情形。我国已经明确还将继续增加粮食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组织倾斜,据此不难判断未来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还将不断上升,这可能会推高粮食市场不断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的上升。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我国实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经验表明,托市收购政策对缓和粮食市场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以来,与蔬菜、生猪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相比,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这与粮食托市收购不无关系。但是,粮食托市收购未必就一定带来小麦和稻米价格与最低收购价同幅度上涨,玉米等价格与临时收储价格同幅度上涨,但是往往会带来同方向变化。

粮食托市收购,迟早会带来粮食收购价格与消费价格同方向的变化。2012年夏粮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未启动前,小麦收购价格持续低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持续下跌态势;后来随着小麦托市收购政策的启动,小麦收购价格总体上出现了上涨。到2012年末和2013年初,部分地区小麦加工企业还出现了小麦收购困难的局面。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运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粮食收购市场受到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粮食消费市场是否受到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在实际中了解到,一些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经常遭遇“稻强米弱”的困境,粮食收购价格高,而粮食加工品销售和价格经常不够理想,出现粮食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问题。对此出现了各种解释,有的认为是粮食加工产能过剩,有的认为是粮食进口冲击,也有的认为是大型粮食企业扩张挤占市场,也有认为是国际粮商和大规模粮食企业操纵价格,甚至有人指责国内大型粮食企业,特别是粮食外资企业抢购粮源和操纵价格。各种解释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托市收购政策带来粮食市场扭曲的情况下,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更加复杂。

从本质上说,粮食消费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粮食消费市场竞争激烈有目共睹。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粮源总体充足,粮食收购价格上涨态势不可逆转。国家为了控制物价总水平,往往还会倾向于增加粮食进口稳定粮食消费市场。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极有可能与粮食收购价格运行态势并不一致。粮食托市收购政策虽然未必带来粮食消费市场一致性的变化,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国粮食进口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内托市收购价格对国际粮价是否产生影响,也是把握粮食市场需要考虑的。多年来,一般都认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会传导到国内,对国内粮食消费市场带来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粮食消费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及其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对国际粮食市场运行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带来国际粮价的上涨,国际国内粮食价差缩小,那么这可能会挤压粮食进口企业利润空间,减少粮食消费者福利,但是这对国内粮食市场的扭曲效应可能相对较小,对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的负面冲击可能也比较小。国际国内粮食价差较小,国内粮食进口动力也可能会不足。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对国际粮价没有明显影响,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劣势性,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进口增加的压力和走私的出现,国内粮食消费价格受进口的冲击可能比较大。

至于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是否对国际粮价产生影响,这可能与国际粮食市场结构及其粮价形成机制等有关。如果国际粮食市场结构高度集中,粮食国际贸易和定价话语权由少数企业掌控,我国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极有可能成为影响粮食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粮食市场完善与企业兼并重组

随着我国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粮食市场结构正在不断改变,集中化趋势不断显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粮食生产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受此影响,粮食加工企业也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粮食消费市场也呈现出集中化趋势。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和加工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粮食收购市场交易关系稳定性仍然较差。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总体上仍然众多,粮食消费市场结构高度分散。根据《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数量仍然增长了70%,2010年达到1.83万家,其中民营粮食加工企业数量最多,市场份额最大。

在粮食市场价格预期上涨的情况下,不同企业都可能会到市场上抢购粮食;而在粮食市场价格预期下跌的情况下,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往往会持观望态度,导致粮食收购市场交易清淡,农民售粮困难。尽管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和储备吞吐调控粮食市场,但是受到现有粮食微观经营主体预期及其恶性竞争影响,特定时期和局部粮食市场运行也经常遭遇困难。创新粮食微观组织,仍然需要促进我国粮食市场完善。

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是粮食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才能够与种粮农户和合作社等主体形成紧密的交易关系,发挥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功能,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构建利益分享和风险共管的动力机制,突破粮食标准化生产和合同销售的困境,形成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赢格局,保障粮食稳定供给与粮食质量安全。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也会为国家有效调控粮食市场取得实效创造有利的条件。

尽管我国粮食市场规模仍然存在着扩大的潜力,但是部分粮食品种消费已经趋向饱和。总体上说,我国主食市场也越来越趋于饱和。对于特定的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来说,面对逐渐趋于饱和的粮食市场,如何开拓粮食销售市场?关键要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避免单纯地市场价格竞争,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增强企业实力,通过广告等实施品牌推广;增加销售网点,开拓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渠道等。

对于一个特定的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来说,通过兼并重组有助于实现潜在的优势和利益。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价格形成中发挥影响力,改变相互压价或者只能被动接受价格的局面,也有助于更好地掌控粮源,巩固扩大市场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

特别地,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还有助于改变与粮食零售流通企业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零售流通企业连锁经营发展相对较快,超市往往在特定区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粮食及其制品等农产品进入超市收取过高的不合理进场费。在货款结算上不及时支付也经常发生。零售流通企业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并往往长期占用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的货款,根本原因是粮食加工企业规模过小且十分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不具备谈判能力。

从长期来看,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要是必然趋势,它既是竞争的需要,又是竞争的结果。粮食行业不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存在着差异。通过市场竞争,低效企业会退出产业,高效企业会通过收购和入股参股等方式实现扩张。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6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是否有益于粮食安全,或者说,耗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格局是否是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若不是,那么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行为。本文将通过对粮食需求结构、产品需求弹性、城乡居民消费特征、饲料转化率以及消费习惯因素的考察来判断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究竟是怎样的。

1.1粮食需求结构转变可能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内在冲突。

1984年以来,我国人均谷物消费呈下降趋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转变,即人均谷物消费大幅下降,而人均肉食消费、水果、植物油、蔬菜、蛋、奶、鱼类等消费大幅上升,对畜产品消费带来的间接粮食消费对直接粮食消费具有替代作用。粮食直接需求下降,但间接需求日益上升,间接需求又主要体现在对饲料粮的需求上,而饲料粮的供需缺口在近些年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工业用粮的增长,结果我国粮食自给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从100%以上降低为2012年的97.7%,于是就产生了饲料粮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恶化的认识。粮食需求结构的转变使得对粮食总量需求上升,不断地逼近和突破粮食供需平衡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乡居民对动物食品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猪肉与禽蛋等耗粮型畜产品构成,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就表现为如何满足居民对这部分增长的间接粮食需求,换言之,满足了该部分粮食需求粮食安全才有保障。以肉鸡为例,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9年,我国肉鸡的国内产量由618.4万吨上升至2009年的1210万吨,而与此同时,肉鸡的进出口贸易逆差由4139吨上升至573374吨,也就是说肉鸡产业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因此,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结果只能使粮食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因为消费者需求的是耗粮型畜产品,而社会却要提供更多的节粮型畜产品,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种资源浪费与要素错配;政策之于现实只能是“南辕北辙”。

1.2通过降低耗粮型畜品种的养殖数量,的确可以减少对饲料粮的需求,从而使口粮得到保障。

正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由此产生的对饲料的大量需求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在未来粮食增产的大部分将主要作为饲料,并且后者将成为带动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饲料来源瓶颈,在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如牛羊的养殖主要以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而农区草原面积又呈逐年下降趋势,再加上禁牧等因素,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尽管近些年提倡通过发展牧草、苜蓿等种植业来扩大牛羊等的养殖规模,但是,目前这些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各方面发展十分不成熟,尤其是市场发育不充分,因此比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市场风险还要高,对于传统的粮食作物而言,由于既可用于口粮、亦可用于饲料粮或工业粮,种植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发展进行自由处置,或是满足口粮需要,或是换为货币需求,对产品具有自由选择权,显然这些优势是牧草产业不具备的:另一方面,由于种植业的高风险、高投入和低产出特征,种植业的比较利益日渐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消减,如果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再进一步减弱,这对种粮积极性和种植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据资料显示,尽管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居民对直接的粮食消费在逐渐减少,尤其是城市居民尤为明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一趋势只能进一步得到增强。所以,尽管人口增加产生粮食刚需,但现有人口对直接粮食消费需求的降低以及粮食间接消费对直接消费的替代可以弥补新增人口对粮食直接消费的需求。

1.3从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的特征来看,城镇居民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较强,即价格小幅度的上升(下降)会带来需求量的大幅下降(上升)。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结果必然降低耗粮型的猪肉、禽蛋产品供给,那么,这些产品价格上涨,考虑到敏感的需求弹性,产品需求将大幅下降,结果畜产品需求下降导致对饲料需求下降,最终负面影响将传导至种植业。同时,城市居民对间接粮食的消费弹性表现为正常品需求,也即间接粮食消费相对于直接粮食消费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因此,在我国居民对耗粮型畜产品消费偏好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条件下,也即不同畜产品之间缺乏替代弹性时,人为地限制耗量型畜产品产量会降低对饲料粮的需求和粮食总产量,不仅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由于畜产品价格上升,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消费者福利恶化。所以,提倡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必须考虑相关产品的自价格弹性以及交叉弹性的影响。另外,从对饲料及其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来看,生产奶牛、鱼、肉鸡、蛋鸡是最经济的,生猪居中,而肉牛、肉羊是最不经济的。以饲料转化率为例,效率较高的是鱼和肉鸡分别为62.5和41.7,而肉牛和肉羊分别仅为11.1和12.5。反刍动物对牧草、秸秆等农作物的副产品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如果品质较差,这些饲料难以维持反刍动物的需要,还必须补充一定量的饲料粮。这说明牛羊等所谓节粮型家畜,由于其对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率较低,对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因此其对粮食的节约程度可能是有限的。再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对前者的负面影响较之禽类及其他牲畜更严重。因此,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率以及生态环境效应之后,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方式应进行更细致和深层的考量。

2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将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一般可检验的计量模型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1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

目前,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与评估有很多种方法,比如FAO的营养摄入评价法、朱泽的4指标简均法、徐奉贤德5指标简均法、马九杰的5指标加权平均法以及高帆的“横纵联合法”等,但总体而言,学界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多侧重于供给层面,而需求面往往被理解为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同时作为解释变量进入实证模型中,显然这是有失全面性的。因此,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同时结合本研究目的,本文选取粮食产量波动系数(0.3)、人均粮食占有率(0.2)、恩格尔系数(0.3)以及粮食进口贸易依存度(0.2)四个指标,其中前两个指标用于测度粮食供给安全水平,而后两个指标则反映粮食需求安全,括号里的数据代表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2.2解释变量的选取

核心解释变量包括耗粮型畜产品比重(主要指猪肉、禽肉及禽蛋产量占全部畜产品产量的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之所以选择耗粮型畜牧业相关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是因为如果本文能够证实耗粮型畜牧业比重的上升能够为粮食安全带来积极影响,那么其比重降低就必然给粮食安全带来相反的影响,进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就会不利于粮食安全。同时,采用耗粮型畜牧业发展指标还可直接观测其对粮食生产及安全的数量影响。根据前述理论分析,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应与粮食安全正相关,因为前者可通过对饲料粮的需求拉动粮食生产;而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弹性与粮食安全负相关,即弹性越大,当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升时,需求以更大程度下降,结果产品总收益下降,打击畜牧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可能对粮食需求及其产量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畜产品消费增长率/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在对模型进行估计时,分别采用全国样本和地区样本进行检验,对于后者的具体划分,通常的一种做法是将我国畜牧业生产划分为六大区域:华北、东北、东南沿海、华中、西南、西北,本文依据不同区域对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特征和粮食产量高低将这六大区域进行合并,组成两大类区域,即将华北、华中和东南沿海合并为同一类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对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和生产集中,而且也是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三大地区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接近70%;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共15个地区;余下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合并为一类,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由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均通过显著水平检验,并且各变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具体而言,第一,从全国来看,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每提高1%将对粮食安全产生0.21%的积极影响,即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提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由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可知,该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大小为-0.1247,即需求弹性每增加1%将导致粮食安全水平下降0.12%。这说明就全国整体而言,耗粮型畜牧业产量下降将不利于粮食安全。从各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所选四个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与被解释变量正相关,其中,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为0.14,这说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粮食间接需求的日益增加不仅没有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为后者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第二,从划分区域情况来看,对于一类区域而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正影响,该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带来粮食安全0.3个百分点的提高,畜产品需求弹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0.14。另外,控制变量的影响与全国样本的估计结果十分类似,均表现为与粮食安全正相关。不仅如此,通过与全国样本比较,发现大部分指标在对一类区域中的影响更大。第三,从二类区域的估计结果来看,与全国和一类样本估计不同的是:其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系数为负值,说明对于该类地区,降低耗粮型畜产品比重更有利于粮食安全,换言之,在该区域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将对粮食安全大有裨益。其二,在二类区域中,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负相关。这说明,在该区域面临资源瓶颈下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日益高涨的粮食间接需求,从而导致该区域面临粮食安全恶化问题。

3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