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发展范例6篇

人体工程学发展

人体工程学发展范文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它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发展观的与时,是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这样一些令人痛心不已的事,如:哪个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主义,默许和纵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哪里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死伤的人间惨剧;哪里的工厂非法向江河湖泊排放废水,致使江湖鱼虾不生,老百姓有水喝不得。就在最近,新闻媒体还报道了违规上马、预计投资上百亿、实际投资已超二十亿的江苏铁本项目被中央紧急喊停的事件。当人们痛心疾首于国家财产被惊人浪费,人民生命被无情剥夺,子孙后代的利益被严重透支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到底有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使这样的事情在今后可以有效的避免。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认识到,上述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地方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是一些地方重经济利益、轻社会利益,重地方利益、轻全局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酿成的恶果。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小部分。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人体工程学发展范文2

前言:工程机械的主要功能是施工、建筑、起重、运输等,它可以替代人力完成超大负荷的任务,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需要大量人力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因而其应用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但是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是十分理想,各种恶劣的情况经常发生,因而提高工程机械驾驶室的舒适程度对于工作的顺利进展很有意义。

1.人机工程学概述

国际的权威机构IEA对人际工程学的描述为:它是一种学科知识,主要研究对象是针对人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的表现,涉及的其他领域学科为解剖学、心理学等,目的是探索一个人如何在工作、娱乐、健康中寻找平衡[1]。

但是针对这个学科的研究多种多样,各种名称和定义充斥着这个学术领域,但是各种研究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也为研究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应用[2]。

人机系统是进行人机工程研究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任何机械在生产活动中因为某些特定的因素而联接在一起形成的综合统一体。人机系统在尺寸上的限制较小,比如人和汽车、人格桌椅等。人机系统的三个组成要素是环境、人和机械。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产生交互作用。

2.工程机械驾驶室人机工程学发展现状

国外已经在工程机械驾驶室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的仿真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体模拟已经取得深入的发展,许多公司都已经开展了研发活动[3]。

在德国,许多大型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开始研发三维人体模型,使得传统的二维人体模型得到较大的改进,让人体工程的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个模型能够实现的功能较多,可以实现对汽车舒适性等性能的测试,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的新产品研发之中。美国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的主要特点是自然流畅,实现了经济适用的原则,具备安全、舒适等特性,但是这个方面的最先进的技术集中在欧洲,设计出的工程机械室体现出各方面指标的高标准。美国已经在将设计参数进行了明确的确认,并代表了高水准,但是我国国内的相对研究相对薄弱[4]。

由上述描述不难看出,国外在人体工程方面的探索和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国家层面的重视,企业方面也大力投入研发资金。但是对于我国国内而言,这种在汽车领域的人体工程设计,如果的在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下进行设计,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于人体工程学研究历史较长的国家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它们已经将其视为机械设计的有效助力,但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因为存在很多的缺陷,而目前的三维类型弥补了这些不足[5]。

3.工程机械驾驶室人机工程学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发展趋势必然围绕着智能化、人性化等方面开展。驾驶室在工程机械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和机械的有机结合,在对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是否符合科学原理,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性能。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舒适感和降疲劳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人体工程学在工程机械驾驶室中的应用,使得其所需具备的安全、舒适等性能早已代表了其具体的发展动向。国际上的研究组织已经开发出针对性的产品,在这些组织的努力下,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大体框架已经形成,具体包括:驾驶室的部件、座椅以及操作系统等。一些厂家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要求驾驶室内部的设计必须围绕人体工程学展开,各种设备必须具备安全舒适的特点,应该将空气弹簧应用在悬置系统之中。通过这些方面的完成,可以使工程机械驾驶室在满足安全舒适功能之后,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娱乐效果,实现了噪音的阻隔以及防止一些自然的振动,较为重要的是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当前,我国国内的许多工程机械驾驶室设计都是停留在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层面,另外一些较为深入的也都是在操作上进行探索,而进行人体工程学实验的情况较少。一项研究想要取得重大进展,应该在实验的辅助下实现,让现实实践的信息促进这项工作的发展才是研究的根本依靠。而国家上许多从事工程学研究的工作都是在实验室中展开的,实验人员都会使用专用的生理测试仪器,对人体的电波、血压、心跳等生理表征参数进行搜集,运用这些数据指导工程机械驾驶方面的人体工程学研究,可以实现为人体工程学现实需求的判断提供数据支持的目的。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在对工程机械驾驶室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将人体工程学切实应用在其设计的过程之中,确保其能够改变以往工作人员所处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其具备舒适、安全等基本性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思路更是需要重视,我国需要制定这个方面的发展目标,让国内在工程机械驾驶人体工程学方面取得良好的发展。

4.总结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各项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机械的应用领域正在急速扩展。虽然它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其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却十分恶劣,因此对其进行改进十分必要。本文对人机工程学进行概述,分析了工程机械驾驶室人机工程学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参考文献:

[1]高世杰.浅谈机械的人机工程学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123 126.

[2]陈园.浅谈人机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145 146.

[3]殷彩玉.论人机工程学与机械工程[J].现代商贸工业.2010(06):179 181.

人体工程学发展范文3

[关键词]工业工程 知识体系 实际应用 框架

中图分类号:F4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036-01

前言:知识体系指的是在实践过程中人们获得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前提下的,工业工程学科涵盖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销售、市场、工程经济等多学科、多领域,日本学者以应用的视角将工业工程学科分成20个类113种,足以见这门学科的复杂。建立工业工程的知识体系是这一学科发展和应用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社会和经济发展,这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现将成果汇报如下。

一、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基本理论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Chines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IEBOK)指的是工业工程领域全部知识的总和,以我国实践为基础统合的有机整体。这一体系中即包含工业工程学科的全部概念、原理、工具和方法,也包括在应用这些工具、方法时所形成的普遍原则,同时涵盖社会普遍接受的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是是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1]。在实践操作中,工业工程需要从系统上分析统筹规划,在具体项目上实施。

二、工业工程知识体系框架探索

从实践方面来说,工业工程体系可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战略层面、方法论层面、知识层面和应用层面。战略层面指的是从整体上、系统上阐明工业工程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发展实践分析IE发展方向;方法论层面指的是在应用工业工程知识解决问题时所应遵循的流程、逻辑、方法。主要为在系统思维和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的方法;知识层面包括工业工程的专有概念、涉及的领域、解决问题应有的准则、实际运用中工业工程独有的方法等;应用层次指的是工业工程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涵盖战略、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人为因素。

从整体上分析,工业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与我国实际发展相结合的一般规律,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研究成果,IE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条件:首先是由资源稀缺性引起,其主要任务是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率,这与我国当前的发展是相契合的;其次IE发展需求随国民经济变化而改变,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下,IE体系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实际中的需求增加;再次,工业工程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要形成IE大规模的应用必须培养大批的人才;最后,IE发展一般从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企业发展,然后逐渐扩散[2]。当前我国体制、经济环境、员工文化素质均达到了基本要求。从我国的发展需求来说,IE的应用能最大化的帮助我国企业与世界市场经济相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IE的应用已经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只有适应这一趋势才能与国际接轨;从IE发展来看,当前我国正经历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IE的推广有助于我国各行业向这一方面的转变,提高我国经济效益。同时这一体系的应用将带动我国整体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3]。

从知识体系分析,IE是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设计,其涉及领域涉及经济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注重人的作用,将全局意识、问题意识、标准化意识融入进考量范围中,应用中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人与效率工程、生产系统工程、现代经营技术、信息技术等。

三、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应用

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起步阶段,企业需要正确的了解IE,可小范围内实施,定位于生产系统之中;其次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企业逐步扩大IE的应用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任务是迅速普及并使员工接受IE的相关知识,逐渐对IE有所熟悉,并进行相关培训,以使在大范围、全公司实行这一模式时员工能迅速执行接受;最后是IE的高级应用阶段,这一阶段初始不能急功近利,需巩固IE执行取得的成果,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选择1~3项主要的IE技术进行推广[4]。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局部、底层IE的实施,逐渐向上层过度,以达到企业整体的转型。

在实际的执行中,首先应加强领导阶层的建设,健全相关组织,使IE的执行具有保障性;其次应加强人员的培训,为下一阶段的实行培养人才,实现以点带面的全面发展;最后,应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调研等,通过IE的实施使企业的管理更加流畅,加强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同时要注意,IE作为一种学科体系,是随着经济发展及学科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调整企业中IE结构,不断进步。

结语:本文介绍了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节本概念,从宏观的角度建立了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实际中分析了工业工程学在企业中的发展应用过程,希望能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和企业的应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郭晓强.酶的研究与生命科学(三):分子生物学酶的发现和应用[J].自然杂志,2015,05:369-380.

[2] 闫牧夫.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热处理突破性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5,05:1-2.

人体工程学发展范文4

关键词:工程地质 思考 辩证关系 环境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16-01

1、引言

19世纪中叶,国外的地质工作者开始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系统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1]。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与环境,研究工程与地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产生的有关问题的科学[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讲就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的运动和发展,其实质就是各类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是工程地质学的主旋律,构成了其的基本的矛盾运动,并有力地推动了其发展。

2、工程地质问题的回顾

2.1.1 学科性质

传统工程地质的核心任务就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作出相关的工程地质评价[2];从工程学角度来看,工程地质学科必须深化到工程中去,将查明条件、评价评判再往前延伸,开展工程设计和施工工程地质。因此,从工程地质学科特性来说应是地质学与工程的交叉结合,它和基础地质学不同,具有理学和工学的双重特性,这就决定了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学永恒的主题。

2.1.2 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与工程建设及人类工程活动相伴生,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工程建设的需求和发展。经过40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步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行列。从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开始,经过50年成千上万项工程的多方实践和理论创新,使我国的工程地质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积累大量经验,获得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等的兴建,标志着中国工程地质实践的广度、深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反映了中国工程地质发展的历程及与其相匹配的工程地质水平。

工程地质人员通过对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解决,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概括。因此,思维方式的发展反映了工程地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历程。工程地质思维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形式:地质演化思维、地质结构思维、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思维、环境工程地质思维、工程地质系统思维[3]。这些思维的发展体现着工程地质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所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同时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辩证过程。

从工程地质学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的一个认识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主动到拓展,逐步完善使得地质工程发展更加趋向于完美。

3、工程地质问题的发展

3.1.1 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基于学科知识领域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研究前沿等,并由此构成一门学科的知识领域。因此,在研究事物的某一层面时,对象的内核与外延的界定必然涉及相应学科的知识领域,并使学科功能得到一定的体现。

一个现象或问题的产生可能有多个原因,各自依赖于一定的学科知识,因此就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滑坡为例,滑坡的破坏可能是由于斜坡岩土体强度不够、可能是由于河流冲刷坡脚使斜坡形状发生变化,也有可能是由于斜坡内应力状态发生变化所致。相应地,对这些滑坡的研究需要运用滑坡动力学、地震工程学、工程地质学及岩体力学等学科知识,并因此提出不同的抗滑减灾措施,使各个学科的研究目标得以实现

3.1.2 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体现学科的发展

工程地质条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一定的生命特征,有其产生演化特性因此工程地质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体现的是一种发展的思维而不是定势思维。传统工程地质学中,工程地质条件通常包括区域构造地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动力地质现象等方面,显然无法包容制约工程建设活动的各类因素,工程地质环境代替工程地质条件,可理解为地质环境与工程环境的迭加与复合,是当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工程地质不仅要研究工程活动中地质环境对工程安全的影响,而且要研究工程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地质环境,使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是工程地质人员以发展的眼光在不断变化的工程中总结的规律也是宝贵的经验。

基于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化、活性化思想提出的工程地质问题称为具有环境化、活性化思想的工程地质问题[3]。由于问题的提出基于学科的知识领域,因此对这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就必然反映出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在水土保持、水库运用管理、库坝联合运用以及加高淤积水库大坝的勘察研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提出了研究水库淤积问题的主要工程地质任务,并总结出“蓄清排混”的运用规律。

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界定反映出在水库工程地质工作中考虑水库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化的思想。

4、结束语

工程地质问题是地质学科和工程学科的交叉点,工程地质学通过这一交叉点不断和边缘以外的学科结合、交织和渗透,从而改进内涵、扩大外延,促进学科发展,并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因此,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源动力。具有环境化、活性化思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基于本学科的知识领域,因此,对这类工程地质问题以工程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保护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特征,表明工程地质学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陈礼仪,黄润秋.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5 ,(4) : 34-38

人体工程学发展范文5

[关键词]岗位工作过程 高职课程 建设

[作者简介]黄毅英(1981- ),女,广西平果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广西 南宁 530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校中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B37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33-02

为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需突出行业办学特色的专业设置,创新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程建设与行业发展背景

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专业必须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课程的建设也必须以产业的发展背景为依据。当前,广西在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三网融合、发展物流网、网络系统安全等基础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怎样进行农产品营销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信息流通,并将营销推广技术发展运用到广大农村,对相关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肩负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命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带来了相关专业发展的新机遇。为将高职教育与服务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广西教育厅在《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服务新广西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工作要求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结合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治区支柱产业,特别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的广西现代化建设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这在政策纲领上为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提出了指向性的目标,而各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又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及课程建设很难完全照搬操作性强的传统学科类专业建设模式及课程建设模式。因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发展实际,从高职专业定位入手,研究和探讨课程建设模式,对培养适合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岗位工作过程到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过程

(一)与专业对应的产业行业工作岗位分析

高职的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相关,关于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发展的关系,可用原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中提出的观点来概括:“高职专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必须要跟随、服务,甚至个别专业要引领其所对接产业的发展。”关于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文章指出:在专业建设时,课程作为细胞,要从体系架构上来考虑左邻右舍,要讲究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各个环节之间要讲究逻辑联系,要讲究整体设计的大局观,如同要能串珍珠为项链。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专业所服务产业的岗位需求为依据。岗位需求的解构,可通过企业走访调研、相关工作岗位毕业生回访、召开毕业生就业跟踪座谈会、召开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等方式进行。

(二)从工作岗位中分解出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行业发展及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为基础,与行业单位、实体运营企业、具备职业技能鉴定资质的企业合作,紧密加强与产业典型建设项目的联系,针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以企业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对接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以主干课程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可包含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综合素质选修、综合实训、专业技能证书考证课程七个模块,模块的设定可根据课程实施方式及校企合作需要等进行适当调整。

2.课程体系的组织形式。课程体系可按照专业相应职业岗位能力发展层次的递进关系,及专业知识体系的认知规律,吸取任务驱动的特点,以工作过程及主要工作任务为导向、围绕每一个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展开相对应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在整体课程组织上, 可参照以下形式贯穿四个阶段的递进关系,分阶段实施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教学:第一阶段为工作过程的感知阶段,主要包含专业基础的通识课程;第二阶段为专业技术的感知深化及单项技术训练阶段,主要包含专业技能的通用技术课程;第三阶段是专业核心技术的训练阶段,主要包含专业技能的核心技能训练课程;第四阶段是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技术技能的综合训练,是前阶段理论和技术的领会和内化,主要包含专业技能的综合实训课程。

3.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实践教学内容是高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引进从事专业对应的产业和行业业务相关的企业入校工作,共建具有企业真实运营环境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供学生进行专项实训,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起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合作企业共建具有实际可操作的工作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对接实际工作过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三)构建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条件

课程的实施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条件则是实现整个目标的基础。为实现和保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实施,需在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配套建设与改革。

1.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条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施,应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建成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全面技能开发,与行业需求、社会需求无缝对接,集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行业服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并进行实训基地配套的教学体系建设。依托生产性或经营性的实训基地,课程教学打破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淡化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界限,课程教学内容在生产或经营现场直接组织,使理论教学内容能很快得到实践的验证,加快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2.校企通融的师资队伍,是最基础的人力保障。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一方面安排校内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将企业运营经验应用到实训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中;另一方面加大引进行业、企业教师,全面对接校企师资交流渠道、形式,形成企业和校园共通的“双师、双栖、双岗”教学团队。

3.课程改革,是课程实施有效性的有力保障。在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的双重保障下,课程的实施有效性还需通过不断的改革进行认证与推进。一方面可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反馈性社会调研,构建紧贴市场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从市场需求上实现专业人才与社会“零距离”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可推行实施“双证书”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模式改革。“双证书”教育的实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石,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上岗准备。

三、创新与特色

依托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实施的方法与手段上,与传统学科式的课程建设相比,更能体现高职教育专业服务于产业及行业发展的特点,易于实现高职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一)课程内容的组织体现专业的职业化特点

依托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内容的构建与企业联合,打破学科体系,按照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任职要求构建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工作真实任务安排教学项目,将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方式共同构建一个学习情境,使理论与技术应用在结构上“一体化”,相互关联,有利于融会贯通,构建出技术中心、多层次项目式课程体系雏形,强调以“能力本位”取代“知识本位”,体现专业课程的职业化特点。

(二)实践教学设计体现社会化特点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理念指导下,在实施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上,以行业发展及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为基础,紧跟发展趋势,使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和实践活动的实施突出专业服务行业,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的问题相联系,教学服务于社会。

以企业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与合作企业共建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对接实际工作过程,一方面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完成企业运营过程,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强调工学交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

依托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校企合作的形貌通过引进“校中企”,企业实体运营在校内进行,打破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职业核心技能主干课程所有实践教学均在“校中企”直接组织教学,解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机会不均等、受益学生面窄的问题,在教学形式上,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实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模式,一方面要实现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实现高职课程培养人才的目标。如何将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仍需要在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过程中不断实践,继续探索。

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在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模式基础上,社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随着高职课程建设理念的不断发展,课程建设有待不断开发和建设。

[参考文献]

[1]范唯.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N].中国青年报,2012-02-27.

[2]广西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Item/4575.aspx,2011-05-25.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20.

[4]邱凌,宋潇潇.解析《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EB/OL].http://.cn/staticpages/20100921/newgx4c98bbfd-3279830.shtml,2010-09-21.

人体工程学发展范文6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办学;办学策略

随着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行业各方面改革思想及动作加快,深刻反映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分析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及国际化办学,对国内高等教育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本文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化办学进行探索,提出了实用性应用策略。

一、新型工程教育分析

1、新型工程教育理念

工程系统性和大工程的教育理念。工程与科学这两个方面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关键,科学则是对存在于世界的各方面事物的解释,工程是对未来世界有效创造。工程本属多学科综合体,工程分析研究与教育过程中则应重视各方面知识综合。实际上掌握系统性知识的通识型人才优于掌握专业学术的专业型人才,也更能充分适应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工程实践性和回归工程理念。培养合格的工程师需要经过科学知识学习及各项工程训练等阶段,通常是要历经七到九年的时间。从科学探索性及人文艺术表现性角度来看,工程学科的本质就是注重实践。应使得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得到工程问题处理的具体经验,特别是各项设计和制造与科研等具体实践活动的参与。

2、新型工程教育改革趋向

改革学制及教学管理。工程教育关键是对工程科学研究型人才和工程技术型人才以及具备工程背景的其余领域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构建非常灵活和健全的机制才可以有效完成多样化培养目标。这需要对本科学制进行调整,应从单一化四年工科学制转化为灵活的学制体系。编制整套独特且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便实现选修制、导师制与学分制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科学核心课程逐渐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的缩减了知识更新周期,诸多专业知识可以在极短时间之内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诸多理工科大学逐渐增加了对科学核心课程方面改革程度,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余地,让学生们可以得到更适应于个人背景及兴趣的知识。现代化科学技术问题综合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对各项技术背景的分析及跨学科思考,因此对工程教育课程各方面内容要进行人文扩展,从而使得工程及人文有机结合。调节专业设置且增强学科交叉。现代化社会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构架具备极强的综合性,未来的工程师应具备经济学和生态学与社会学等视角下处理各方面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系统的、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并且,现代化企业及社会还要求工程专业人士具备专业知识及跨学科知识,工程教育不再只是工程专业知识方面,而更加重视综合化及交叉化发展。

二、国际化办学策略分析

1、国际化办学培养目标

西方国家诸多知名大学培养目标及办学理念等具备普遍性,却也包含着国际化内涵,也明确提出了和国际化素质相匹配的各方面要求。比如哈佛大学及耶鲁大学其目标则是造就具备全球意识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的目标为培养领导世界主流的工程技术人才,波士顿大学的办学理念则是学生及课程之间视野面向世界,学生全球化。总体来讲,各大学院培养目标国际化特征极为显著。结合国内大战略需求及国际经济发展主流趋势,根据国际各项标准而培养人才。借鉴国际上各类先进教育方式,编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国际竞争力和适应于各方面要素的国际化人才。

2、国际化办学课程体制

高校国际化组成部分和核心就是国际化课程体系,此类体系主要是注重国际观念指导,根据国际标准而使得课程内容及结构和教育方式,加上各类课程资源均符合培养跨文化国际型人才课程的要求。利用国际化课程体制提供接收国际化教育的机会给国内学生,这样也能吸引境外留学生,使得高校可以跻身于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竞争中。国际化课程体制应确保课程结构国际化、教学方式国际化、课程内容国际化、课程资源国际化这四个方面。

3、国际化师资队伍

师资所呈现的国际化程度关乎世界大学排名,也是一项极为关键的指标,更是培养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优秀工程师的主要因素。国际化诸多大学教师队伍有着国际化教育理念及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于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培养需求及要求。应确保师资队伍构架国际化、国内教师的国际化这两个方面,国内教师应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及理念和视野,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更应具备极强的国际交流及合作能力。

4、国际化学生交流

世界上的诸多大学均是极为注重学生出国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交流水平。学生出国交流应注重校际合作和学分互认等方面的机制支持,以及学生去海外学习提供奖学金等方面的支撑。应充分丰富交流项目,要为学生们提供各类不同的出国交流项目,时间可定为半年或四年;提升学生出国比例,让学生出国比例不断上升;重视双向交流,国际化学生交流应确保双向交流,要将学生派出去,还要接收海外优秀的学生,充分推进本土教育水平提升。

5、国际化实习实践

实习实践可以说是学生和工程师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国际化实习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了解国际各项通则,以便增强国际视野,这也为学生国际竞争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实习实践国际化应确保实习平台国际化、实习过程国际化、实习管理国际化。

6、国际化职业发展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属于检验学校培养人才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持续加深,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务必可以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市场中,国际化高水平就业也是主要发展趋势。

7、国际化质量保障

根据国际通行人才培养标准,学生的学历应得到国际认可,这也是国际化办学质量的主要体现。世界上诸多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具备整套科学合理的认证标准,而国内工程师属于职业水平评定的一种,也是从事工程建设及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标准规定,不是学历认证。

结束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工程教育也逐渐趋向于国家化及多元化和协同化方面持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着高等教育各方面工作,涉及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及发展。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主要是依赖于企业具备较高竞争力及创新型人才。本文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与国际化办学,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以促进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