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范例6篇

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

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范文1

一、学科发展与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为计算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高速发展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与深化,不仅是我们这类学校,也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学科的发展和探索人才培养道路。几乎与国际针对学科发展调整本科培养方案同步,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也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但要达到本科水平)。尽管从表面上看,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与CC2005同样都把计算学科分成诸如“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分支,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却进一步提出了按培养规格分类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国情的。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方案的前提

根据学校的定位以及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分析及所需人才能力的分析,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从2002年起,就走上了以学科多样化来适应社会对计算学科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的道路。一方面本着 “宽口径”、“厚基础”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把向社会输出“用得上,用得久”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具体地说,除了保证足够量的数学、物理和英语等基础课程的课时外,还要加强以算法为核心的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程序设计为核心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使我们的毕业生有在本专业领域持续发展的足够的学习能力。只有将专业基础打牢实了,毕业生才有可能把握住不断拓展的计算学科本质,才有可能是“宽口径”。宽口径意味着加强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不是什么都会一点的“万金油”。另一方面,宽口径不能淹没专业特色。这从ACM/IEEE的CC1981、CC1991、CC2001从大约每10年一次对本科课程体系作调整到CC2005,仅隔五年已作了一次革命性的拓展而可见一斑。

为使毕业生在计算机人才市场中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在高年级作适当的专业方向的分流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培养方式。2002年我们在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创建了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方向。2005年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我们又在“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嵌入式系统技术”专业方向,使学生拥有更大选择空间。

三、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作为计算学科本科毕业生,无论今后从事哪一方向的技术领域,社会对他们都有共同的要求,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他们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较扎实的科学思想与方法,较强的专业认知能力,熟悉最新的应用,很好的沟通技能,团队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这些要求的计算学科的工程型人才。为此我们用以下的课程体系对此目标加以支撑:

1.为支撑对毕业生的数学要求,我们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为学生开设了“高等数学(连续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代数系统、组合数学以及图论)”,并鼓励学生选修理学院数学专业的相关课程。

2.为支撑对毕业生科学方法的要求,把实验课(基础课的和专业课的)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要求每门具有实验课的教师编写好实验指导书,要求学生每个实验都要撰写详尽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案、测试数据、测试结果)。并安排六门课的课程设计。从2002年起,我们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字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安全技术专门实验室,以满足各专业方向对实验的要求,强化工程型学生的动手能力。

3.为支撑毕业生的专业认知能力的要求,我们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CC2005建议的各门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等)作为主干课程,并对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工程六门课程实施教考分离,强化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4.为支撑毕业生对计算机应用的熟悉要求,我们开设了诸如“可视化程序设计”、“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网络组建技术”等应用技术课程,此外,如“数据库原理”这样的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也要求教师使用较新的技术产品(如SQL-SERVER、ORICAL等)训练学生。我们还要求学生做作业和各种报告时使用主流软硬件设备,为走向社会就业做好准备。

5.为支撑对毕业生沟通能力的要求,我们除了要求每门课作业书写的规范性以外,还开设2-3门双语课。目的是强化学生使用英语认知专业的能力(这显然是与本专业技术前沿沟通的能力)。

6.为支撑对毕业生团队精神的要求,我们通过六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设计实践环节来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

7.对毕业生在道德、法律方面的培养以及更深入广泛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主要依托学校、学院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机制并辅以导师指导。

四、执行培养方案的模式

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极小课程集;课程愿景;计算学科;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急剧拓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一些教育机构在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及时地开办计算专业,这是世界性的现象。以中国高等教育为例,2008年的计算机专业点(本科)达到847个,涉及598所大学,在校学生约40多万,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1]。这些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惊人的一致,但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却大相径庭,该现象导致的直接效果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专业性不强”[2]和就业率下滑的忧心局面。计算学科队伍的迅速壮大既使计算界振奋,又因“此计算”非“彼计算”而令人困惑。理智的人们认为:21世纪的计算蕴涵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3]。这是对计算学科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深刻描述。为了规范计算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内容,IEEE-CS/ACM先后推出了CC2001、CC2004和CC2005(简称“CC”)[3-4],中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试行)”(简称为“规范”)[2]。“CC”包含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五个专业方向;“规范”包含了除“CC”中的信息系统外的四个专业方向。本文先简要介绍计算学科的课程愿景,然后对计算学科的极小课程集进行讨论。

1计算学科的课程愿景介绍

从笔者所知悉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课程的计划或专业规范,如CC2005等[2,4],既注重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的分析,又注重学校对人才培养内容的研究,但对学生发展愿望的研究欠缺。那么,计算专业学生的发展愿望是什么?他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否会有变化?现简要分析如下。

微处理器的问世为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代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接触和使用过计算机。当今桌面计算机已遍及千家万户,在家中参加远程学习、观看影碟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应用于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中的嵌入式计算机无处不在:当调节电视频道、或使用洗衣机、或打开手机时,我们都无形中使用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特别是万维网的蓬勃发展,更是短缩了时空,我们可以在数秒内阅读几乎世界各个角落的当天新闻。

中学生参加高考并把计算专业作为志愿时,他们至少是爱好计算机,对计算机充满神秘感,希望通过学习,认识计算机的奇妙之处,并在计算领域有所作为。总之,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知识的向往和对未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00407jx14);精品课程建设项目(4700408X03)。

来美好的憧憬。当跨入大学校园,特别是学习了“计算导引”类课程,即接触到计算的知识体系后,他们会对计算专业有进一步的认识。继续深入学习后,一些学生会在一定的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对专业加深兴趣,从而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和探究。由于计算学科具有与其他多种学科交叉的特点,一部分人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向非计算机专业兴趣转移的现象(如对物理、通信、自动控制、传媒、统计、经济学和哲学等),因此一部分人会对学校规定的计算类课程或多或少地产生抵触情绪。产生这种情绪后,他们会把对计算专业的认识过程和活动过程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在个体方面的表现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年轻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兴趣转移、初始愿望发生变化属于正常的心理状态,计算专业学生的“专业动摇”实属正常。然而,作为教育机构,学校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从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设计出符合以人为本要求的育人框架?学校依学生的存在而存在,教育机构充分考虑学生的愿望责无旁贷。文献[5]对此进行了探讨。为便于本文的讨论,下面简要介绍计算学科的课程愿景。

“愿景”一词指所向往的前景[6],是“想象中的活生生的事物”或“梦幻、幻想、幻觉”[7]。William E. Doll Jr. 在描述课程愿景时,将其比喻为存在于人的意识边缘,既真实又虚幻,若隐若现的“幽灵”,并且认为这是极好的隐喻[8];S Katrine 和R Vandenberghe 称“愿景”是一种对未来共同目标的展望[9]。Katrine等人对愿景的描述是:学生的发展愿望、社会对计算学科人才的需求、学校在计算学科课程方面的设置,这三方面和谐关系的形成,就是计算学科的课程愿景。

在计算学科课程愿景的和谐环境下,学生能在相对自由的轻松氛围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充分感受人类的文明,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计算学科课程愿景为学生从兴趣出发、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根据计算学科课程愿景,计算学科的专业方向应呈万千气象,远远超出现有的“CC”与“规范”,作为一个学科则难以包容;与其相应的课程数也一定蔚为壮观,这将使一个系、或一个学院、或一个学校力所不逮。一种很自然的解决方法如下:一些课程可由院校开设,其他课程可由学生在一个或多个教育机构选修。这些教育机构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地处一个地区,甚至分布于全球。各教育机构之间的人为壁垒(如学分互认问题)已经在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前提下逐步消融。

课程愿景本身就是美好的愿望,在我们向她迈进的过程中,人们一定不会满足当时所取得的成就,一定会不断提出更新的观念和更高的目标,并将出现永不停息的量子进程现象,这就是课程愿景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大学课程愿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要全面地实现计算学科的课程愿景是非常困难的,其中必将充满着新的课程观与传统课程观的长期较量。

计算学科的课程愿景是一项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系统框架,任何一种向“愿景”迈进的方法,一些基本课程――极小课程集是必须的,否则就失去了“计算”的特征。

2极小课程集

2.1定义

学科的极小课程集是指仅包含与其相应的科学的概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最少课程。应当指出,“极小课程集”与“核心课程”或“基本课程”概念不同。一个学科有数个专业方向,方向A的核心课程在方向B可能就没有。再者,与学科的各专业方向课程的交集相比,极小课程集的基数更小,它们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极小课程集更能凸现学科的特点。

开设x学科极小课程集中的所有课程是教学机构开办x学科的必要条件。学科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把与其相应的科学的基础知识组织起来的体系,学科的体系既要反映科学的体系,又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学校应该达到的水平[10]。若某教学机构开设的学科课程中,或无介绍学科概貌的课程、或无基本原理的课程、或无基本技能的课程,则学生很难成为满足该学科要求的合格的毕业生,因而该教学机构所开设的课程(不论还有多少其他课程)不能反映相应学科的体系,也就不能称之为学科课程了。进一步讲,该教学机构在开办该学科的条件方面尚需努力。

2.2计算机学科的极小课程集

本文将“计算导引”类、“计算机原理”类和“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组成计算机专业的极小课程集。

“计算导引”类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课程目标是激发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课程的作用是较全面地介绍计算领域的概貌和计算的知识体系。本课程的讲授应形象、有趣,对基本概念能准确的给以描述,但对内容不深究,真正起到“引”的作用。由于本课程内容广泛涉及计算机领域的方方面面,非计算机专业讲授的计算机知识不可能如此之广,所以本课程彰显计算专业特色。从另一方面看,若计算专业不开设“计算导引”类课程,则学生不能从其他任一门课程中了解到计算机科学的概貌,换言之,“计算导引”类课程是构成计算机专业极小课程集的必要条件。

“计算机原理”类课程主要包括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组成原理讲述数字化信息编码、Von Neumann结构中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本课程在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逻辑设计方面强调加快经常性时间原则(如运算器的运算时间),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此外,讲清楚指令的解释过程也是组成原理课程的关键环节。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实现自身自动化管理、并为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述对处理器、存储系统、文件系统、设备和作业的管理,讲述进程的概念与作用,讨论进程的互斥、同步、通信和死锁问题。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从硬件、软件两方面阐述了计算机基本原理,是计算专业的核心课程,将其归属于极小课程集理所当然。反之,若极小课程集中无“计算机原理”类课程,则无法反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其就不是计算专业极小课程集了。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是计算专业的必修课,从极小课程集的角度看,“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是使用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受到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的心智技能训练,为采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学生能实际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正确地编制程序是评价本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志,应尽力避免出现书面考试高分、实际编程低能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学好一种计算机语言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若需使用其他语言,则可通过自学和实践,短期即可掌握。因此,开设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足矣。

综上所述,并根据极小课程集定义,将“计算导引”类、“计算机原理”类和“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构成计算机专业的极小课程集是充分的。

2.3作用

在计算机学科课程愿景前提下,极小课程集概念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指明了专业特征课程;极小课程集概念也使得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获得根据兴趣选择课程的广阔空间。从学科角度看,极小课程集与计算机学科现有的课程是相容的。例如,为了设计出优秀的程序,在学习了“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后,可以学习“数据结构”、“数值分析”、“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若想进一步研究软件的理论,则可学习“数理逻辑”、“计算复杂性”等课程。又如,在具有了“计算机原理”的基础后,为了研究和设计计算机系统,可以学习“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设计”等课程。计算专业的学生在“计算导引”课程的启示下还能自主地拓展学习,选修自己认为需要“深究”的课程内容,如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并行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处理等专业课程。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兴趣,多方位地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

采用极小课程集概念可以合理地安排宝贵的教学资源,也为在保证专业特征的前提下灵活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极小课程集中的课程一定是学科的必修课程。因此,在制订课堂教学计划和课程实践环节的时候,应对其有充分的重视。对极小课程集中的课程,集中优秀师资、组织高水平的课程教学研究队伍,并在教学研究经费方面得到倾斜安排,这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采用极小课程集概念制定的教学规划,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计算人才类型的不同需求。社会对计算专业人才类型的需求大致在这些方面: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维护和信息服务。随着“计算”直观概念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描述的境地,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其中,有一类行业――信息服务行业,就是因计算机普及应用而衍生。与传统的计算机行业相比(如IBM、微软等),该行业的工作既不是设计计算机系统,也不是设计、维护计算机软件,但是却涉及到计算机,如信息化规划、计算机采购、计算机产品应用,甚至是专门营销计算机产品等。由于这类行业对计算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诉求与对传统的计算人才不同,所以一些与行业相关内容的新课程需要开设。在开设极小课程集课程的前提下,一些与该行业相关性小的传统课程可以不开设或少开设,这样可以使热爱该行业的学生把宝贵的校园时光用于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使课程具有计算的专业特征。

3结语

依据课程愿景,本文提出了极小课程集概念,并以计算学科为研究对象,从学生愿望、学科教育和社

会需求角度对其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极小课程集能凸现学科特点;极小课程集概念为教学机构灵活地制定教学规划,合理地安排宝贵的教学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开设x学科极小课程集中的所有课程是衡量教学机构开办x学科资格的必要条件。

极小课程集保证了学科特征,并在“育人”、“专业培养”、“市场影响”、“用人”等多种人才培养理念纷呈的当下,具有醒目作用。大学生是科学的未来,课程愿景下的极小课程集概念将迎来生机勃勃的学科建设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 计算机专业办学状态与教指委工作简介[R]. 2009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中国,北海,2009,8.

[2]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ACM/IEEE-Curriculum 2001 task force. Computing Curricula 2001, Computer Science [M].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and ACM Press, December 2001.

[4]ACM/AIS/IEEE-Joint task force for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the Overview Report [M].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and ACM Press, September 2005.

[5]Long Hong, Yinli Chen, Ningning Zhou, et al. Investigating on the curriculum visions of computing disciplines: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puter System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IWCSEI 2008),Zhang Jia Jie, 2008[C]. New Jersey: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2008:2675-2680.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5版. 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7]A S Horn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M]. 4th e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William E. Doll Jr, Noel Gough. Curriculum visions[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2.

[9]S Katrine and R Vandenberghe. Vision as a core component in school culture [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94, 26(2):187-200.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Least Course Set Based on Curriculum Visions of Computing Disciplines

HONG Long

(College of Compu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就业;人职匹配

IT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大量的人才缺口,与此同时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们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10届到2012届,连续三届蝉联就业红牌专业,且为2013年度就业预警本科专业[1]。

1 计算机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1.1 自我定位存在偏差

学生容易在职业期望和职业方向选择上出现错误定位。职业期望中,对薪水期望过高,对于就业区域限制过窄,会对就业形成不良影响。职业方向上,很多人不考虑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能有的放矢的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由于IT产业的造富效应,使得计算机类人才对自身的职业终极定位就相对较高。在某普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2013届、2014届学生中抽样调查,学生对毕业时薪水预期普遍在3000元以上,其中15.53%的同学薪水预期在5000元以上。又因为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多种多样,专业技能需求不同,收入也不同。部分同学为了追求高收入,或者追求大城市就业,丢弃自己的专长,盲目选择流行但不适宜自己的职业。职业方向上的定位偏差增加了就业的困难。很多同学面对五花八门的就业信息,不知道如何挑选,盲目求职,造成企业需求和个人素质不相容,无法成功就业。

1.2 专业技能薄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计算机专业是新兴学科,知识的更新和发展迅速,学科知识爆炸式增长。目前计算机专业就业范围所涵盖的职业分工种类繁多,各种细分职业所需要的就业技能也不尽相同。目前的本科教育为了使计算机专业学生能更广泛的适用于社会,开设了较多的课程。由于课程多,学时少,实践环节少,造成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不足,面面俱到却无法精通。

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往往学生储备了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却在就业时没有突出的专项技能而无法适应企业需要,形成岗位和人才无法对接。

2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就业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灵活运用按需求职的就业指导模式和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较好就业。

2.1 按需求职的就业指导模式

将职业需求和专业学习对应起来,在职业规划导向下进行学习,促进就业。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职业主要分为3大类:1)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2)互联网/电子商务/游戏开发;3)计算机硬件,每一类又对应了多种职业。

计算机软件类有如下职业:软件工程师、研发工程师、需求工程师、软件测试员、软件UI设计师/工程师。系统集成类有如下职业: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对于其中的数据库及目前的数据仓储、数据挖掘等,还有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ERP技术/开发应用、ERP实施顾问等类型的职业。这些职业对于专业知识主要需求为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而这些职业中牵涉到嵌入式开发的岗位则需要嵌入式方向的知识和实际能力。

互联网/电子商务/游戏开发相关职业包括但不限于:网站运营管理、运营专员、网站编辑、产品经理/主管、产品专员/助理、电子商务/SEO、电子商务经理/主管、电子商务专员/助理、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互联网研发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系统分析师/架构师、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师、语音/视频/图形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UI/UE设计师/顾问、三维/3D设计/制作、Flash设计/开发、游戏设计/开发、游戏策划师、游戏界面设计师、特效设计师、视觉设计师。这些职位需要软件方面的基本能力和数字媒体方面的技能。

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职业如高级硬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硬件测试人员、计算机硬件维护工程师等,则对于计算机硬件基础和电子电子方面有较高要求。

综合国内多所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对比发现,计算机专业除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相对一致,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差异较大。目前计算机学科大类所涉及的各种课程,其中不同细分方向侧重的课程差异显著,大体分为嵌入式方向、软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数字媒体几大块。

对于职业需求而言,学生并不需要精通所有的专业技能,只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加强具体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就可以实现较好就业。将专业技能和职业关系对应起来,如从事计算机系统工程方面工作则强化模拟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接口与通讯、计算机EDA设计、X86汇编程序设计、计算机控制、分布式系统原理、电路分析、人机交互等知识。这样根据需求引导学生针对职业岗位提早准备,按需发展,强化职业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调查表明:虽然个人就业意愿差异较大,选择的职业差异大,但学生对个人能力方面评估差异不大[2]。这反应了目前专业教育属于基础知识储备完善,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但终端技能及实践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对于就业技能薄弱的现实,要根据职业要求,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补缺补差,密集学习以达到职业要求。

2.2 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模式

从个体出发,找出与个体最为吻合的职业岗位,这种人职匹配就业模式更加人性化,能带给求职者本体更大的满意度。

针对定位失衡的问题,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做出较为客观的能力水平判断,找出学生对于专业方向的偏好。

对学生的薪水期望,要结合其专业知识水平,做出合理建议。在就业中攀比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攀比就业造成的无法就业情况,要让学生看到别人有的优势而自己没有具备的特质。当学生认识到知识水平、人际资源等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时,就会自然降低攀比的心理,回到比较现实的就业中。

对于专业定位问题,要找准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偏好。学生对某个细分职业的兴趣,对于其职业发展是很有利的。在寻找专业特长和偏好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成绩判断”的误区,即不分析各种职业所需的技能,仅仅凭学生不同科目的成绩高低,判断该生适宜以高分科目知识为主体需求的职业。

对于学生的偏好或者强势方面要总结归纳,概括出学生本人各方面的优势特长,结合其所有优势,寻找以特长为主体需求,求职者本体素质可以覆盖其他需求的职业岗位。如2013届毕业生S同学,对于多媒体技术方面有所偏好,其本人爱玩游戏,有个最大的特长是文字写作能力强,社会交往能力强,曾为某网站供文学稿。正逢某知名IT公司需要一个游戏部推广文案,需要对视频音效有一定专业知识,文笔好,会玩游戏的人。S同学顺利签约。

由职业定位回溯专业技能的按需求职指导方式适用于一对多的职业指导,尤其适用于早期的职业规划。由求职者个人特长着手寻求人职匹配岗位的职业指导适用于一对一指导,更适用于求职阶段。两种职业指导互相配合,对于推动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我国的信息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工科专业,在771所高等院校开设。这些高校除了几十所属于国家教育部直管以外,绝大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上世纪末,随着社会需求的强势拉动,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了的大量扩招和新专业设立,地方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依然强盛,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无法就业。IT行业就业难,原因在于求职者的知识结构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接轨,很多人求职无门,众多企业无法招聘到合格人才。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范围太宽,培养方案雷同。目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领域仅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高度概括、培养范围的过度宽泛以及专业定位不明、课程面面俱到却无法保证深度等不足逐渐凸显出来。地方高等院校在开设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时,培养方案绝大部分参照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以“年”计,而IT产业的更新速度以“月”甚至以“天”计,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进入IT行业时,需求与供应的无法接轨必然导致就业受阻。

其二,工程实践缺乏,实践能力差,实验环境落后。信息技术企业衡量求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但是,目前众多地方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特别是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缺乏,这对于刚毕业离校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大的障碍。

其三,综合素质的知识结构不完善。软件人才不只是编码员,而应是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企业所需要的不只是掌握业界最新流行技术的人员,更重要的是来自文化层面的竞争力。而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不完善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其进入软件行业的阻碍。

地方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在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专业培养表现为面面俱到而没有针对性、专业方向涵盖太广而没有进行分类细化。所以,早在2005年,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就开始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此项工作得到了三项山西省教学研究项目的支持。2006年,按照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专业规范》以及我校作为山西省首届品牌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优势,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工程方向)2006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在2006年山西省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上得到推广。下面就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与服务定位、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进行介绍。

2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特点

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建设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计算机专业办学思路紧跟时代要求,注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尤其是2000年以来,学院确立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富有质量意识和时代特征的专业办学思路。构建“行业特色明显、专业方向细化、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山西,服务行业,面向全国,努力把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办成在机械制造信息化行业有明显特色,与山西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优秀学科专业。2006年培养计划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体现了专业细化和社会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的特点

根据21世纪工程教育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办学理念以及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特点,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为一体”的办学理念。2005年5月在南京以及9月在武汉召开的计算机专业改革和院系主任论坛上,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严峻形势,与会代表达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的共识,那就是计算机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必须体现专业细化的特点以及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专业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具有个性化和行业特色。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化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方向,我们根据目前学院的师资、科研以及教学水平,构建了“计算机工程”方向的培养方案。

(2) 培养目标结合了学院已有的办学特色和科研优势

计算机学院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控制工程以及在智能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具有了较强的师资优势,所以我们在培养方案的专业选修课设置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单课选修的方式,构建了三个专业选修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模块选择。每一个模块都设置了该方向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领域知识。

(3) 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突出了知识深度的特点

在进行专业方向细化的前提下,本计划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强化知识的深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核心知识单元的基础上,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充分体现深度优先的原则。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了“高级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和实验时数,由原来的48学时改变为80学时,以强化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将原来96学时“电路与电子技术”拆分为“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学时数扩展为160学时,突出电子学基础对于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增设了“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系统”两门核心课程,以适应当前IT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4) 加大了实践教学时数,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突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2006培养方案中,学生四年的总课堂教学时数为2230学时,其中实验和实践教学就占到1024学时,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31%。本计划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核心课程的实验时数,增加了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周、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周、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周,将原来的计算机组成综合实验周提升为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

3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

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范文5

摘 要:在分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对该类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认证的目的和条件、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本地化以

>>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实践 面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改革方案 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浅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工学结合”初探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教学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教材的研究与优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羊群效应”及规避策略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研究与应用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 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研讨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开放的研究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问题研究 应用型本科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中国工程教育协会. 认证标准、程序和数据[EB/OL]. [2016-11-28]. http://.cn/index.php.

[4] 王观玉, 石云x. 工程教育认证下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6(4): 97-102.

[5] 曹伟, 李峰, 周书仁, 等. 基于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持续改进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 39(2).

本科计算机就业方向范文6

关于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教学的核心,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的准确与否,不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升学状况。

比如:浙江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世纪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为了实现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该目标的实现”

比如:陕西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处理和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将努力摆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以适当的知识为支撑,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而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这些培养目标的定位中,重点的是“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良好的就业前景,甚至浙江大学明确提出了“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

但是,随着本科专业的扩招,随着毛入学率的增加,随着“精英教育”向“素质教学”的转变,随着我校生源水平的下降,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产生的原因

“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的产生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源于精英教育思想。

使我们国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大大地落后于世界水平,因此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培养一批“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挑起国家建设的大梁。因此在当时的制定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就是“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提高招生和就业的吸引性。

好的生源可以是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一般高等院校为了吸引好的学生,配合社会舆论,都把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用来吸引学生和提高他们在就业时的被认可程度。

×.拉开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档次。

通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是非学历教育。因此,为了拉开档次,自然计算机本科的培养目标就是“高级技术人才”了。

三、学习高等教育法

××××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历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

第十六条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

(一)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二)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从高等教育法中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的学业标准是“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和“初步能力”,应该还谈不上是“高级技术人才”,根据我的理解本科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各种“专业人才”。

四、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为了对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准确的定位,就需要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是对国内人才需求的分析[×]:

×.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是金字塔结构。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需要培养研究型的人才。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

×.需要培养工程型的人才。

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

×.需要培养信息化类型的人才。

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类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需要培养学习能力强的人才。

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目前高等学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异。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需要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必须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其次是对我校的具体情况分析。随着高校扩招,目前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新生有许多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很少;许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弱;许多同学来自边远地区,知识面很窄。然而他们面临的却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要求他们掌握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这样如何针对绝大多数同学制定一个合适的培养目标就显的特别重要。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于技术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较扎实地掌握计算机数学、软硬件的基础理论,要系统地学习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完整过程,要实际地掌握软件编程和网络建设的基本方法,培养出初步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本专业教学计划还系统地设立若干系列的选修课程,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个教学计划中把“高级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改变为“多类型、多层次的初步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就特别突出了以下的特点:

×.重基础,重动手能力

首先我们把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四类:基本原理、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然后为每一类都设定了最基础的理论和动手的要求,然后用××%的课时来培养学生的基础和动手能力。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的需要,再深入就行了。这样培养的学生就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宽口径的就业范围。

×.多层次的培养目标

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点,将以上四类课程按照教学次序和难易程度分开。分别安排到各类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达到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

×.多方向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