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音乐教育范例

本科音乐教育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1

【关键词】本科音乐教育;和声学;改进措施

作为本科音乐教育比较重要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和声学以研究和声理论与和声语言运用为基础,逻辑结构严密,理论性较强,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和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本科音乐教育中,不仅教师觉得和声课难教,学生也觉得和声学难学,和声课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和声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和声学概念及其学习意义

(一)和声学概念

和声学是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科音乐教育中所学习的和声学,主要是研究和声的产生、构成原则,和弦的连接与相互关系,和声风格的形成、发展与演变,以及应用与写作方法的理论等内容。和声学在古典时期比较讲究循规蹈矩,注重声部之间的进行以及调式内各个和弦的连接。19世纪至20世纪,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复合功能的和弦以及多调性和弦开始出现,调性向远关系调进行离调。在音乐的创作中,作曲家开始大胆运用变音手法,现代和声逐步形成。在和声学的范畴内,和声的内容有许多种,如民族和声、现代和声、功能和声等。在调性音乐中,和声不仅具有功能性的意义,同时还具有色彩性的意义。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和声如果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其功能意义就会消失。在和声表现作用中,和声的色彩是主要因素,不管是在调性音乐或非调性音乐中,和声的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和声学的意义

本科音乐教育中的和声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弦结构,以及和弦之间关系,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将所学的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和声学属于必修课程,无论是专科学生,还是本科学生,都要学习这门理论知识,这充分证明了和声学在高等教育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门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和声学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无论是进入音乐教育领域,还是进入艺术团体等专业机构,这一学科理论知识,对于专业素质的提升,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在和声学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广开思路,通过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就业以后无论是从事何种岗位,都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

二、和声学在本科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跟不上时展潮流

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制,教师的主要用具就是钢琴与黑板。各高校和声教学教程,也主要使用苏联音乐理论家斯伯索宾的《和声学教程》。和声学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训练内容以课后习题为主,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和弦如何连接、各声部如何进行等,课后习题也是以和声先后的连接为主,声部进行的错误是主要反馈内容,有时,教师也会对和声进行效果加以纠正。当然,这些也是和声学必学的内容,但是这种枯燥的讲解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声学教学中的不合理性,是影响学生应用的主要因素。在课后习题中,对学生进行训练,主要是一个音配一个和弦的连接。因此,如果是完整的音乐作品配和声,许多学生就不知道怎样运用,教学理论很难与实践相结合。和声运用的单一性,也是传统的和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古典时期的和声比较讲究循规蹈矩,随着音乐创作的不断发展,为了追求新鲜的音响效果,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中频繁的转调、大量的离调已经比较普遍。印象乐派、爵士音乐的和声更是以音响效果为主,与传统和声进行不同。而当前的本科音乐教育中和声学教学却没有跟上时展潮流,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教学模式比较空洞,教学手段缺乏创造性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对于实践教学认识不足,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和声例题,很少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弹奏相结合。这不仅影响学生键盘弹奏能力的提高,也影响学生多声部音乐接受能力与音乐表达能力的提升。此外,就算是课后学生练习,一些教师也是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将自己学习状况反馈给教师,教师为学生辅导,主要停留在纸面上,以简单的理论讲解为主。笔者认为,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教师都需要让学生听一听和声习题的音响效果。只有亲耳倾听,才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响效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深入斟酌,忽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就带领学生分析和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和声学教学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和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此外,传统和声的进行规矩比较多,如不可出现声部超越、平行五八度等,这些都属于创作中的不良进行。但是,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为了追求创作中的新鲜感,如今的作曲家为了增添新鲜的音响效果,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规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打破陈规,要让学生懂得,只要是音响效果好就可以在创作中应用。

三、和声学在本科音乐教育中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实际的音响教学

在和声学教学中,要想保证和声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就是为旋律配和声,这也是和声教学的第一步,是多声部写作的基础。只有学好和声学基本原理,做到功底扎实,才能够在实践中顺利地加以运用。和声学的教学很广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也比较多,除了为旋律配和声之外,和声分析、和弦听辨、即兴编配相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声学也都比较重要。在和声学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规划,正确把握重点、难点。和声不仅是一种理论技法,同时也是一种音乐语言,和声越丰富,音乐语言就会越丰富多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际的音响教学,尤其是在分析解决和声问题的时候,更需要用实际的音响教学来完成,通过视听结合,分析实际作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流行的优秀音乐作品来进行分析,由于学生熟悉该曲目,在作品分析时有利于加强感性认识。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不断运用实际弹奏进行示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和弦的变化有一个清楚的感觉,达到巩固提高所学内容的目的。

(二)转变教学理念,开展创新即兴教学

和声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完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名优秀的和声学教师要懂得,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学生对于和声学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要尽其所能证明和声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和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只关注书本理论知识,生搬硬套教材内容,要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际音响提高学生对于和声学的思想认识。无论是讲解与分析课堂和声教学例题,还是指导学生课后练习,都应通过实际弹奏来评价。要通过实际弹奏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而促进其键盘弹奏能力的提升。在和声学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创新即兴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和声知识,在没有事先设计伴奏的前提下,即兴为某一指定的旋律弹奏,将古典和声加入到即兴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高科技进行和声学教学

实践证明,在本科音乐教育和声学教学中,口头的讲解方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课堂内教学,可以采用教师讲解、相互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讨论,把和声学习的一些新想法提出来,以学生为主体,介绍经验,分析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和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讨论,互相修改作业。笔者认为,和声写作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之间互相检查作业,有利于快速了解问题出现的症结,以增强做题的准确性。在和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认为,利用高科技进行和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和声效果。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生动形象的音响,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可以使学生用心去感受和声世界,有效提高学生对和声的认知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学生还可以感受到不同风格的和声,轻松地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在本科音乐教育中,和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完传统和声以后,应让学生明白和声学是具备发展性的,要注重和声学习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际的音响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华云.基于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5(1).

[2]刘佳.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和声课程教学完善浅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9).

[3]陈国威.和声共同课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艺术研究,2012(1).

[4]李旭开.音乐专业基础和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大众文艺,2013(10).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培养路径

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音乐教育技能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必须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拥有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不仅仅能够提升学前教师的个人魅力,还能够保证学前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但是这几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受到了学生音乐素养、生源质量、高校课程设置等因素的影响,音乐教育技能并不强。所以,要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状况进行细致分析,将音乐教育的实践能力作为音乐教育技能的核心培养目标,探索相关的途径,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其与学前教师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相适应。要以现阶段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为切入点,将音乐学科的特点及其教育特点相结合进行考虑,然后全面性地分析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特点,将这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够保证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

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具有四方面的意义:(1)引导学前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演唱和演奏,认识音符等简单的音乐技能和知识。(2)培养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感知。(3)让幼儿能够使用音乐进行情感表达,体会快乐。(4)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大胆的表现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渐培养出艺术活动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感受美、表现美,让他们的审美经验变得丰富,能够体验创造和自由表达的快乐。”这是在《学前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的内容。这种教育观念改变了以前以音乐技艺为重的学前音乐教育模式,现阶段的学前音乐教育则是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及身心的全方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这样学前音乐教育就能够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进行表达、交流、创造,进一步挖掘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具有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的学前教师能够以学前音乐教育目标为引导,进行音乐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的挖掘,这样才能够让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出来,让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并提高音乐素养。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

1.非专业性

与专业音乐学院(系)的音乐教育不同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非专业性的特点。因为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明显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套用了专业音乐学院(系)的课程模式形成的,将钢琴演奏、演唱等技能看得过于重要。学前音乐教育实际与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之间严重脱节,学生们因此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没有相应的实践能力、缺少对学前音乐教育内容的了解。众所周知,教师要具有相应的分析、编排作品的能力,并能够根据作品特点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这样才能够顺利组织学前音乐教育活动,正因如此,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是需要重视的,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行的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他们往往不需要掌握过多的高难度的演唱技巧、演奏技巧、晦涩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样看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

2.综合性

综合性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对于音乐的学习中选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通”,但是不要求“精”,保证音乐教育的精益求精。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虽然原有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知识架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因此要在音乐学习的“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适当的综合性音乐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优秀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为主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学前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主要培养目标。其中良好的音乐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音乐学科教学技能和知识。主要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表达能力、音乐组织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思维能力、音乐创编能力、音乐教具制作与操作能力等,这些从教育技术学和教学论的角度看是最重要的。学前教师的音乐教学技能是要通过培养和训练才能够形成的。二是要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要具有能够良好的掌握演唱、弹唱、演奏、音乐基础理论(其中包括调、调性、节拍、和声、曲式、调式、节奏、旋律、织体)等技能和知识,能够将这些内容转变为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等。这样看来,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则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演唱和弹奏基础技能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中学到学前使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训练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以钢琴或者声乐的某一种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全方位进行综合训练,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互学习能力。正因如此,要注重音乐与不同的表现方式之间的结合。学生们在课堂上如果能够这样运用音乐教育,就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音乐要素,为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四、总结

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音乐课要从基础开始学习,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不管是在钢琴、声乐、舞蹈,还是视唱、乐理等方面都应帮助学生们改变以往的思路和理念,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幼儿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总而言之,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紧张感,要注重包容开放的教学氛围营造,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身体各个器官在这样的方式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验、创作音乐,便于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体验。学生们在即兴创作的时候会采用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够将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加以开展,利于个性化成果的产出。在思想上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加以肯定,是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的首要事项,奥尔夫教学法提出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综合性教学内容、互动式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相关课程的全面渗透、面向未来职业是高校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教学理念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得到彻底贯彻,教学指导应该循序渐进,让学生们能够即兴创作,对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徐少涵.接受美学理论对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几点启示[J].北方音乐,2015,(16).

[2]胡建华.审美教育视域下高职音乐欣赏教学探析[J].歌海,2014,(02).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音乐素养;普通高校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人才需求已然发生转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小学教育体系的核心需求,其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教学方法、过硬的心理素质,能胜任多种教学工作岗位,还要求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能引导小学生学习艺术知识,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从侧面说明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形成音乐素养成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

一、音乐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音乐素养是指在音乐知识理论、技能中,通过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评估及诊断形成的一种与个人认知模式及性格发展相符的能力,被学术界认为是学习品格,根据外部环境及内部心理因素形成的学习素养。从目前教育学理论研究态势来看,音乐素养培养方法是根据音乐教育对象学习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量身定制的一套教学系统,具有系统化、个体化、特殊化等特征,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通常情况下,核心素养是从学生潜能开发、文化素养培养、知识理论传授、技能培养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的思维认知模式,学生能结合特有的思维逻辑及认知习惯从多个角度学习音乐知识及科学理论,形成符合个人发展的学习系统[1]。动能教学理论认为:当教育个体具备专业学科素养并掌握知识传授方法时,就能引导被教育个体形成专业素养,并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简而言之,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形成音乐素养并掌握教学方法及技能时,能引导小学生形成音乐素养,促进小学生形成音乐实践能力[2]。

二、普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一)构建小组合作探究型的音乐课堂

在高等教育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在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音乐素养,教师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对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综合评估,根据评估对掌握的第一手教学材料做出分析,找到解决方法,构建立体化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采用立体化教学方法,通过打造立体化教学目标、构建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立体化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等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是导向,是音乐知识学习的方向,缺少学习目标的指引,学生难以回归音乐教学本质目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为主体,学科问题设置为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独立思考。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认知思维,以专业化音乐学科问题探究为导向,通过小组合作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高效率学习音乐知识及技能[3]。

(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就要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音乐实践训练,注重学生音乐思维训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情境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将课堂教学由语言引入知识内容练习,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师要设置课堂教学目标,目标要突出学生的个体意愿,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结合不同的教学理念,将兴趣元素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以教学情境作为知识信息传递媒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建立学生与学习目标的联系机制,让学生在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中动态化学习知识。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科学合理的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是音乐课堂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方法,是全面考虑课程教学每个环节、每位学生个体,促进课堂组织架构优化的有效途径。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设置以沟通交流为主的实践性课程,也要设置理论课程,要以强化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此外,在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理解能力,有益于强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在高等教育机制改革大背景下,为了培养普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素养,就要注重不同教学方法及理念的融合,可通过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完善教学策略、构建立体化课堂等方法强化学生的音乐认知架构,让学生形成音乐素养,具备专业音乐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天娇.坚持教学能力目标培养音乐教学素养:师范学校音乐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之我见[J].中学时代,2012(14):196.

[2]陈璞.谈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11):7-8.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4

【关键词】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本土化;发展历程

引言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出现推动了世界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其发展由西方国家不断向外传播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其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获得一致好评,并被其他国家予以采纳,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立足于民族音乐,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音乐的特点不断丰富完善其音乐体系,在不断融合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体系的深入发展。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一)把唱歌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提起音乐,人们潜意识地会想到唱歌,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实际上唱歌只是作为音乐众多组成部分中的一个分支,在柯达伊的观念中认为唱歌是普及音乐教育最切实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以此来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此外,在进行唱歌教学时能够挖掘出其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音准、节奏及情感的把握更加到位,将唱歌的基本技能把握好,对音乐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益处。众所周知,唱歌形式不一,有个人独唱、团体合唱等诸多形式,在众多形式中柯达伊较为注重的是合唱,能够通过合唱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合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在学生合作意识形成的基础上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1]。

(二)对音乐学习的特殊规律予以关注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建立是在保留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不仅如此,在形成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对于音乐教材的适用能力,以此为前提,促使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此外,柯达伊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当中的特殊规律十分注重,其教学法不断强调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要以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及认知规律进行课程及教材等的安排,一切教学工作的安排以学生自我规律为第一原则,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规律的掌握。由此得知,对于教学节奏的把握,要以适应儿童的节奏为主,由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学习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节奏感与节奏意识进行培养。此外,在对音乐的唱歌以及读写时选择五声音阶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方式从整体上来看与匈牙利音乐风格较为相似。在进行发声教学时,以学生容易发出的音调开始学习,逐步过渡到高音,这种教学顺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教学效果较好。

(三)音乐教材丰富且高质量

在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教学过程中,拥有丰富而且质量高的教材对音乐教学有很大益处。教材是用以辅助教学的工具,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对教材的编写有其自身的要求,必须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民间音乐作为经典音乐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而且能够在不断学习中与其他音乐进行融合,推动音乐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搜集、整合从而保证教材的质量。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传入中国给中国音乐体系带来的变化

(一)迎合音乐及教育体系发展的需求

在“”的影响下,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损失,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依然存在问题,人们的音乐素质整体较低,基础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对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基于这种现状,1986年召开了我国首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会议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对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予以肯定,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强调了音乐教育对人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音乐教育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国家要予以重视,极力改变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的开展是为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的音乐素质,并非是为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将音乐教育的地位提高到推动民族发展的高度,且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不仅为明确音乐教育的功能、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而且对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弥补音乐审美能力的缺失

物质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我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加之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使得音乐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家长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格外重视,在众多兴趣爱好中,音乐成为家长们的不二之选,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与此同时,家长对音乐教育的格外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教育理念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对音乐的学习涌起一股热潮,家长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盲目地让学生参加艺术学校,使得学生在对国内外有益文化进行学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渗入低级趣味的音乐,青少年由于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无法抵制低级趣味的影响,难免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看来,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关注早期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对音乐的发展具有诸多益处。另外。柯达伊的这些教育思想及教学手段,为我国对外开放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音乐形势中正确发展国民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提供了借鉴。

三、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深入发展

(一)成立北京柯达伊学会

为了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音乐界广泛传播,音乐工作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学习和实践柯达伊教学法,2011年1月,在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正式成立“北京柯达伊学会”,并吸纳了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多领域近千名音乐教师成为了该会会员。学会将基地建设、教师培训两项任务为主要工作并进行迅速展开,与此同时,定期推出优秀课例、举行课堂教学和论文展评等活动进行柯达伊音乐体系的推广。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全面展开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融合越来越深入。2013年,由教育科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2013年)教材修订版在经过不断分析、探讨研究和修改完善后,最终完成了《艺术》教材的修订。新版的《艺术》仍将“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坚持培养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作为发展总目标,不仅在其中增加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单元,而且吸收借鉴了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的理念与方法,新增加的单元以中学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相关内容居多。此外,国内许多的音乐教学法专家也在不断尝试将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与其他音乐教育体系相融合,从而进一步推进了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本上化发展,也使柯达伊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本身也在缓步发展中逐渐完善[3]。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柯达伊音乐体系在教育界出现,并不断与我国其他音乐体系结合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使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得到有效的推广,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在拓宽音乐教育发展途径的同时,一方面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另一方面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方向指导。

参考文献

[1]赖菁菁.有关柯达伊教学法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思考——记国际柯达伊协会会长米哈里斯·帕采先生2014年中国教研活动[J].歌唱世界,2014(12).

[2]梁洪来.学习·研究·实践·推广——柯达伊教学法在北京市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14(12).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5

关键词:音乐教学;钢琴课;课程建设

引言

由于部分本科院校自身建设的不完善和对音乐教育专业的不重视,缺乏钢琴课程的系统培训,致使钢琴课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使学生在未来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钢琴专业水平得不到提升,不能良好的胜任未来的音乐工作。所以,本科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进行改革完善建设是亟需进行的。

一、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的教学现状

1、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学生的钢琴水平有限

目前,在我国很多本科院校钢琴课专业中,受教学生的钢琴水平普遍低下,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钢琴。对于钢琴这种乐器感到熟悉又陌生,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钢琴课的过程中显得极其吃力。并且由于钢琴课的课程有限,仅靠学生平时自己练习钢琴,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钢琴水平提升也极其有限。另外的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虽然学习过钢琴,但学习时间还是相对较短,钢琴水平也特别有限。

2、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学生对钢琴课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我国本科院校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接触到钢琴的时间很短,真正能够练习的时间就更加短暂。面对着高考的要求,学生对钢琴水平的提高严重缺乏自信心,并且学生认为学习钢琴见效太慢,不如吉他和声乐那样短时间就能见到效果。学生对钢琴的理解和练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再加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对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3、本科院校钢琴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我国本科院校的钢琴教师是学生学习钢琴的引导者,钢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不高,对学生钢琴水平也有极大的影响。而目前我国的本科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水平普遍不高,因为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人数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而教师的数量却还是那么多,根本就满足不了学院的发展要求。还有许多的钢琴教师都是学院的留校毕业生,真正专业学过钢琴的教师就更少了,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风琴和电子琴中抽调过去当钢琴教师的。

4、本科院校钢琴课程安排不合理

本科院校在钢琴课的课程安排上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钢琴的需求,这就使得学生对钢琴只是一知半解。课程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关于专业课学分的设置方面,学生为了达到学分的需求,往往还要学习与钢琴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课程。其二是选修比重少,钢琴课虽然是必修课程,但在整体的音乐教学当中占比太少,大部分占比都是声乐和舞蹈方面的,这就使学生在主修钢琴时,很难全方位的了解到与钢琴有关的知识,知识面过于狭窄直接影响了学生主修钢琴的专业水平提升。其三是钢琴课在一二年级中的授课知识太少,使本身具有一定钢琴水平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完全得不到新的钢琴知识灌输,极大影响了这些学生的钢琴水平提升。

5、钢琴教材内容不规范,院校缺乏钢琴教学的教材体系

我国许多本科院校在钢琴方面的教学教材不一致,大多都是学校用自己的教材进行钢琴教授。但由于教材内容的不规范,没有很好的针对钢琴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定制,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过程中,往往遇到困惑时在教材上找不到解答,再加上钢琴教师的水平不高,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就会遇到极大的阻碍。而且钢琴教材的内容不规范,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钢琴时方法不得当,影响钢琴水平的提升。

6、钢琴课程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忽视学生对钢琴的弹奏水平

钢琴是一门需要进行大量练习的乐器,学生想要练习钢琴并不容易。由于学生接触钢琴时间短,其对钢琴的基本功就必然薄弱,而且钢琴教师在钢琴课程的教学当中,只是注重学生弹奏曲谱的训练,却忽视掉了学生对曲目用钢琴伴奏的能力进行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的钢琴只会弹曲谱,不会对歌曲进行伴奏的尴尬现象发生。所以,钢琴教师更应重视钢琴学生应用视奏能力的培养。

二、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的建设措施

1、本科院校应重视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使其成为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本科院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钢琴教学当中更要以培养应用型的音乐教育人才为核心任务。钢琴教学要对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先有一定的概念,怎样进行培养,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并科学合理采取相应手段来提升学生的钢琴专业水平。另外,钢琴教学应在教材上入手,教材内容应重视钢琴的技巧练习和对声乐的伴奏等方面,通过技巧练习磨练学生的基本功,使学生能对声乐伴奏伴奏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还有,在钢琴教学的课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之中对音乐知识能够进行综合系统的认识,并将零散的音乐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将相关的钢琴、乐理、声乐等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所以,钢琴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知识的全面性以及知识整理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本科院校应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进行合理建设

本科院校应重视钢琴课课程的建设,钢琴课课程不应采用一碗水端平的授课模式(即无论钢琴水平高低,全部采用集体上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对新生的钢琴专业水平先进行一个定级考核,通过定级考核制度,对新生的钢琴水平进行分化,钢琴专业水平较高的归为一组、中等归为一组、较低的归为一组,对这三组进行分开授课的方式。对钢琴专业水平较高的新生可以自入学开始就由专业的老师对小组进行授课,跳跃过最基础的音乐知识方面,从比较高深的地方进行讲解;钢琴专业水平中等的可以从音乐知识的中间部分授课;钢琴专业水平较低的一组需要从最基础的音乐知识进行授课;并安排定期考核,对这三个小组进行考核,哪个小组的学生如果水平达到较高水准,就将学生归纳到高等级小组里面去,相反,如果水平下降了,就归纳到低等级小组里面去。通过学生的竞争机制和荣辱观念,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本科院校应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建设

钢琴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已经成为本科院校自身建设的任务之一。本科院校应对原有的音乐教师采取进修再教育,使其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聘请一些专业的音乐人才来缓解本科院校音院高端人才的匮乏,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学院知名度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模范效应,促进了原有教师队伍的学习和模仿。另外本科院校还要对学缘结构进行合理安排,把握好人才引进的第一关,严禁走后门,杜绝低水平和低素质教师在院校中出现,从多种渠道引纳专业人才、高职称人才、高素质人才,从而有效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

4、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建设

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使其设施更加完善,教学质量更加优秀,稳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大后方。实践基地建设是学生在实践练习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院校应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基地进行建设和完善,并通过学生在实践基地的练习情况,找出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学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解决办法,并将这些解决办法应用到实践基地当中去。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基地需要配备多种乐器,使院校内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练习,并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并且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强短板的练习。本科院校通过建立音乐实践基地,促进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水平提升,重视学生在音乐教育专业当中的实践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整体水平。

5、本科院校应对自身软实力进行合理建设

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依靠的是硬件设施,也应具备过硬的软实力,本科院校应加大音乐教育专业的投资力度,在校园内聘请一些优秀的钢琴表演家进行演讲和交流。或者是举办一些大型的音乐会,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水平。院校之间也可以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借鉴优点弥补缺点,加强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课程的建设。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校钢琴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钢琴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本科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要更加重视,促进全面高校教学体制的发展,通过加强自身硬件建设,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完善实践基地和设备设施,并对自身软实力进行合理建设,从而使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课程回归到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上来。

参考文献:

[1]蓝天棉.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15,(06):8-12.

[2]梁蕾.新疆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7-21.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6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几点问题,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模式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音乐的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高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创新、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创新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目的是是要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其知识面,还有利于学校社会形象的建设,所以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应从当前现状出发,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目的,在音乐教学中加入新的元素,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一、音乐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音乐在人类的脑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能促进人脑健康发育,能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因此高职音乐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丰富学生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起到积极地作用。

(二)提高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据统计,高职院校占我国高等教育中一半的比例,虽然高职院校数量甚多,但社会大众对高职院校的评价普遍偏低,认为大多数从高职院校的毕业的学生在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上有所欠缺。而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陶冶情操,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中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自身能力和个人修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高等院校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产生良好的印象。

二、音乐教学的现象和问题分析

(一)当前高职音乐教学的现象

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大背景下,高职音乐教学的实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何转危为机,是所有高职教学者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方面,现阶段社会对工作的需求不大,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随着新时期的新变化,音乐院校及高师音乐专业毕业毕业生改变了就业方向,而有些毕业生在就业标准上有所降低,与高职毕业的学生在工作的选择上相近,另外加上高职音乐教育学历的认可问题,导致一些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就机遇而言,音乐艺术逐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音乐艺术以音乐产品的特殊商品形式进入市场,电子音乐结合传播媒体,以特殊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除此之外,社会上的私人办学培训机构、群众文化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偏大。所以,信心音乐产业和社会音乐教育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较大,这就为高职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人才需求市场。但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不能适应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而教育培训机构不了解学生心理变化,不懂如何培训,就导致毕业生遇到问题茫然无措。这说明高职音乐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二)高职音乐教育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模糊

就高等音乐教学而言,高职生和本科生是有差别的,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把重点只放了教学的专业性上,其音乐教学也只是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这就大大降低了音乐教学的可造作性和应用性,归根结底是由于高职院校忽视了高职生和本科生两种学校教学目标的差别。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有别于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实现创新。

2.忽视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音乐和其他课程是息息相关的,它们都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情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高职院校的部分老师、学生对于非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强,对于音乐教育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音乐不沾边,自然也就不会给予重视,这说明部分老师、学生在教学思想上就不明确。

3.教学方法不突出

前面有提到,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音乐教学上的目的和要求是不同的,而当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式还只是沿袭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对于音乐教育的方法还不是很明确,没有深入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因此并未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基于此点,高职院校要抓住自己的教育核心,创新教学模式。

三、关于创新高职音乐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高职音乐教育培养目标

院校在制定音乐教学的目标之前,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好学生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又能考虑到面向社会的职业性特征。所以,要清楚的意识到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对音乐教育的不同目标,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要发挥职业教育的长处,以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同时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注视音乐教育,突出特长培养

音乐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应重视。大部分学生都是由艺术天分的,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决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特长班,并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教育。这样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如果高职院校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那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音乐鉴赏模式的建立

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外,音乐鉴赏也是一个不错的模式。所谓音乐鉴赏,就是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分析,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大发挥。其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以音乐为载体,实现学生自我感受的升华。这就和一般的音乐欣赏有区别,这是欣赏,更是品鉴,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情商。

四、结束语

作为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者,应摆脱音乐学院和高师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要基于现状作以调整,积极创新,为随之而来的机遇做好准备。

作者:李蕾 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饶丹丹.论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模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9).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7

 

1高职音乐教育误区与不足   1.1教育谁和为什么教不明确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并不是本科师范院校的压缩版,它应有自己的培养目标、生源考量、教学特色、教学模式。应该从高职院校本身的定位出发,培养的学生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注重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的职业素养。但现实是很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只是套用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将本科四年的教学课程缩短至三年制,强调专业性,教学的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不多,无视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差别,也无视高职教育的目标与本科教育目标的差别。   1.2如何教和教什么不明确   现阶段,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大都脱胎于本科师范院校的模式,并没有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独有的教学模式。高职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从事音乐职业的素养。专业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科师范院校、高职教育、专业艺术院校各有各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其各自的目标和任务也应有各自的方法和手段。   1.3不能很好理解非专业课程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对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来说,非专业课程例如美术、戏剧、舞蹈与音乐其实是一脉相通的,他们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历史、文学等课程对于学生了解他们所要面对的市场(即人的社会)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非专业学习对于本专业的学习的重要性还有很多高职人(包括教师与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存在非此即彼的误区。如何将它们做到有机结合、互相促进,还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4扩大招生与增加就业还未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   如何扩大高职院校招生一直困扰着高职教育,而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困难又加深了招生工作的难度。在现行国家教育政策下,高职院校是作为专科职业技术教育主体定位的。作为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教师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专心学好专业技术,毕业后学有所用,学有所专,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和尊重,反过来再促进高职院校的招生,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就好像德国的职业教育一样,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几个重点问题   2.1高职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高职音乐教育新模式是   一个开放的教学模式   高职音乐教育的对象不是本科院校的落榜生,而是高中教育之后的专科教育生,他们选择了高职音乐教育,除了是自己的个人爱好之外,也希望自己经过三年的高职教育,掌握进入社会的一技之长,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因此,高职音乐教育不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更多的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精神,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高职音乐教育有自己的独立教育体系,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穿插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不仅仅是闭门造车。高职音乐教育的新模式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模式,是一个融合高职院校和未来就业目标市场的高效模式。   2.2高职音乐教育新模式是一个培养创新的教学模式   高校职业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举足轻重,如何用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2.2.1用音乐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灵感   高职音乐教育院校学生相较其他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感性基础,在音乐教育中,想象力是教育培养的重要方面。想象力丰富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全方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其思维潜力,进行更多思维创新,是高职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通过巧设提问、启发、对比、讨论、解析和表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社会、自然、艺术、生活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理解掌握的音乐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科学认知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   2.2.2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形成新认知、新思维   除了在想象力方面形成新思维以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一种新的认知、新的思维,成为一种有规律的创新活动。   2.3高职音乐教育新模式是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高职音乐教育的终点是就业市场。而就业市场又是千变万化的。如何紧贴就业市场的需求,决定了高职音乐教育模式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还是艺术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艺术实践既可以通过学生组织音乐表演、音乐竞赛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学校之间的交流来实现,最重要的艺术实践是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单位组织的各种音乐或其他艺术活动。艺术实践既可以让学生知道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离就业市场的需求有多远。同时,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经验也将成为他们个人的宝贵财富。通过艺术实践,特别是实习,能让学生与实习单位增强联系,让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有一个全面而系统考察的机会。所以说,高职音乐教育新模式对实践的重视,其实正是对高职教育目标的最好注解。   3结束语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很好的转变,我们更应该吸取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新高职音乐教育模式,增强高职学生的积极性,用他们的专业和素养赢得社会尊重,促进高职音乐教育的良性循环,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科音乐教育范文8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即“双一流”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17年9月20日,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音乐学院是一所以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为使命,以中国音乐教育为特色的高等音乐院校。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专业建设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专业建设和一流的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无论从学科与专业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要角度来看,作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对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支撑学校总体的一流学科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挑战和特点

顾明远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学生发展的专业技能以及技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的独立工作打下能力的良好基础。①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音乐教育及音乐师资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挑战

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音乐教育领域的合格专业人才,尤其以培养适应未来各类教育需求的音乐教师为重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自创建之初,就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近30年的办学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音乐教育专业以“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定位为未来发展目标,秉承“平凡而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立足北京、服务全国”为基本服务面向,在日常教学中坚持理论、技能和实践教学并重,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音乐教育专门人才为办学方向。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源于中国音乐学院“双一流”建设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源于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需要,以及不断探索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与高素质师资培养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的迫切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厘清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

(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是实践教学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既有音乐专业实践的特点,又有教育专业实践的特点。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与教育两个学科相互融合所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体现综合性的要求。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声乐、钢琴等各种音乐技能教学与合唱、指挥、歌曲写作、小乐队编配、弹唱、钢琴伴奏等音乐综合能力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是将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类基本理论,以及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学、作曲技术理论等音乐类理论予以综合运用和不断提升的过程。二是实践教学的实用性。作为未来音乐教学中必须熟练掌握的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及合唱指挥等音乐表演能力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对这些音乐的基本技能掌握得不够好,将很难达到音乐教师等音乐教育工作的岗位要求,未来将无法胜任音乐教育的相关工作。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用性是区别于音乐教育理论教学的基本属性,体现在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三是实践教学的多样性。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包含多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活动单元。从内容来看,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主要包括教育实习,以及教育见习、音乐技能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等。从类型来看,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教学类实践、科研类实践、艺术类实践和社会实践等。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要求实践教学应具有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以及教学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二、构建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保障和评价等体系。构建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音乐理论实践教学与音乐表演实践教学的关系。在招生考试的入学标准环节,音乐教育专业选拔钢琴和声乐技能中有主项特长,同时兼备钢琴和声乐两项技能的考生;在毕业标准环节,以音乐表演技能为基础,要求毕业生教学能力、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素养三者并重。因此,在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统筹协调钢琴、声乐等音乐表演技能实践教学与音乐学、传统音乐、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的实践教学。二是教育实践教学与音乐实践教学的关系。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加强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技能的艺术实践,需要注意协调处理好音乐学科内的钢琴技能和声乐技能学习的艺术实践之间的多重关系,同时,要将音乐教师教育中的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落到实处。三是教学类实践、艺术类实践、科研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关系。音乐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满足基础教育领域对音乐教学师资的基本要求。因此,实践教学需要协调知识、技能和能力及素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将艺术类实践、教学类实践、科研类实践和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发挥各种类型实践教学在音乐教育专业具体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构建双重“一专多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音乐教育专业致力于打造符合音乐艺术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中国音乐学院鲜明特色的双重“一专多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基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考虑,建立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双重“一专多能”实践教学体系是指音乐表演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两个方面的“一专多能”。音乐表演技能的“一专多能”是指钢琴或声乐的“一专”,其他音乐表演技能的“多能”;教育教学技能的“一专多能”是指音乐教学能力的“一专”和教师应具备的其他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多能”。③以声乐技能特长学生为例:本科一二年级声乐课采取一对一授课形式,每周两课时,计算2学分;钢琴技能课采取一对一授课形式,每周一课时,计算1学分;本科三四年级声乐课采取一对一授课形式,每周两课时,计算2学分;音乐教育独立研究指导课采取一对一授课形式,每周一课时,计算1学分。学生专业实践形式为各类音乐会、艺术实践、定期汇报等。

(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包括本科一年级开展教学观摩,本科二年级开展教育见习,本科三年级开展教育实习,本科四年级进行毕业论文以及说课与教师能力综合考核。一年级教学观摩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两课时,共计1学分;二年级集中教育见习,时间为1周,计算1学分;三年级集中教育实习,时间为1学期,6学分;四年级说课,学分含在教育实习环节中。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注重基础教学能力训练、教学阶段性成果汇报,注重声乐特长及钢琴特长学生毕业音乐会和音乐教育独立研究论文指导等方面的实际训练,体现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的鲜明特点。以“中小学音乐课堂设计”“柯达伊教学法”等内容为主题,定期邀请北京市中小学一线优秀音乐教师、各区优秀音乐教研员开展“知行讲堂”教学讲座,有针对性地讲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尽早了解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说课比赛”,有效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钻研中小学音乐教材,探讨音乐教学方法,从教材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基本功进行有效的训练。

(三)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