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例6篇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文1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管理、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建管并重的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以监督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积极配合监督各成员单位,严格按任务分工,综合多种手段实现对我县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深入开展网络、网吧、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不断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监督执法职能部门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

1、源头监督。监督文化部门对县内网吧总量,审批网吧,对现有网吧推行连锁化经营,提升网吧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把网吧建设成为传播文明的窗口。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传播,依法坚决打击利用网吧制作、下载、复制、、传播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行为,依法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的行政执法过程,提出合理化和建设性意见建议。

2、监督网络环境。坚持对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网络基础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规范运行,打击网络色情活动,始终保持对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高压态势,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清除低俗媚俗、格调低下的网上信息垃圾和相关网站,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完善网络管理防控技术手段,落实违法有害信息过滤措施的情况的监管,促进网络环境的安全运行。

3、监督荧屏声频净化过程。监督广电部门严把节目的制作关、审查关、播出关,严格控制带有渲染凶杀、暴力、恐怖、黑帮、、吸毒、等内容节目的播出。坚决查堵各种低俗媚俗等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映。严把广播电视广告播出关,重点清理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特别是违法违规刊播的医药广告和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成人语言广告以及创意低俗、画面刺激的广告等。凡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提出停播,对群众举报的违规播放问题,要责令立即整改。

4、监督宣传、教育、工商等部门加大对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监督督促上述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审查工作水平,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管理,加强对非法印制销售不良出版物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全面查处色情、凶杀暴力、低俗庸俗、鬼怪灵异、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等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口袋本”图书、卡通画册和音像制品、游戏软件等不良出版物,扫除各种污染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的精神文化垃圾。对音像市场进行集中整治情况,监督教育部门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开办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开办网吧和设立站点,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600米以内设立专营场所。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指使未成年人从事各种不良文化活动的不法行为。

(二)建立“五老”网吧志愿监督员制度

1、建立本县“五老”网吧志愿监督员队伍。县关工委组织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政治理论素质的“五老”,采取志愿报名,县关工委审核,省文化部门审批的办法,建立本县“五老”网吧志愿监督员队伍。

2、制定《__县“五老”网吧志愿监督员工作职责》

3、参与本县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治理、监督相关执法、执纪部门大力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整治关爱工作。

三、方法步骤

(一)工作方法

采取定期不定期或配合相关部门上门督查、现场检查、网吧调查、翻阅资料、听取工作汇报、明查暗访、蹲点守候等形式,代表县关工委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

(二)工作步骤

1、启动工作。从6月初起采取志愿报名,县关工委审核,省文化部门审批办理,建立“五老”网吧志愿监督员制度和“五老”网吧志愿监督员队伍。筹办启动仪式,开展业务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开展监督工作。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文2

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保护;法律规制

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风险概述

新时代,未成年人不断通过网络来认识世界,放飞自我,智能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娱乐、社交过程中,为其成长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和路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0岁以下网民群体占比4.0%,10-19岁网民群体占比16.9%。[1]但应看到,在网络社会中,信息流动具有难以控制的风险,使得网络社会存在向风险社会随意转化与建构的可能,[2]未成年人极有可能成为网络安全风险的受害者。这是因为:未成年人有区别于一般网民的身心特点———价值观尚未形成,是非判断能力低,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抵抗力;心理和人格发展尚未成熟,自控能力低,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猎奇的欲望强,容易受到蛊惑。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全球性等特点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叠加,给未成年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风险。[3]细言之,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风险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技术风险。如某些境内外不法分子大肆运用钓鱼、伪基站、植入木马等手段精心编造各种骗局,未成年人在网上下载文件、图片、视频或程序时点击不明链接往往“中招”。二是人际交往风险。如随着“狼人杀”等游戏在未成年人中走红,许多中小学生与成人玩家混玩游戏、多人群聊,过早接触成人玩家的网络圈子,使得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三是个人内在风险。未成年人的心智成熟程度有限,对安全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强,缺乏自制力,因而面对的网络安全风险也被放大。如:8岁男童因模仿短视频网站上“胶带粘门”的整人视频,导致6岁的弟弟绊倒摔伤;学抖音上的小姐姐浓妆艳抹,小女孩故作成熟说着“土味情话”;12岁女孩偷用父亲手机,3天打赏男主播10万元,等等。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风险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一是内容性风险,如血腥或暴力、成人色情、商业化等。二是联系性风险,如网络欺凌、骚扰、跟踪,被迫性行为,意识形态说服,个人信息滥用等。三是行为性风险,如不当评论、分享传播色情信息、网络、网络侵犯版权等。实践中,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风险显然不可能通过阻断隔离的方式来化解,通过法律规制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法律规制的价值功能

法律规制是指国家及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以解决市场失灵、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基于法律规则对社会主体的行为活动以及伴随其活动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干预和控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网络空间进行有效治理,能够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会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一)法律规制有助于为未成年人构建法治化的网络秩序空间。新时代,从明确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到突出强调“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再到明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4]现实中,未成年人极易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侵蚀”和“利用”的对象。通过法律手段对网络进行规制,夯实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保障,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并保障其合法的网络权益,进而实现“网络安全从娃娃抓起”的目标。(二)法律规制有助于塑造新时代未成年人的公民品格。目前,中青年以上的网民都是从线下移民到线上生活的,可以称之为“网络移民”;而青少年网民都是生来就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可以称之为“网络原住民”。无论“网络移民”还是“网络原住民”,都要自觉成为“网络公民”,在网络社会中既享有权利,更承担义务;既享受网络的自由便利,更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5]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力推动全体社会成员以公民之精神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保护也逐渐增强,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加强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这正是法律正义价值的具体实践。(三)法律规制有助于未成年人达成开拓创新与维护秩序的动态平衡。互联网时代,网络所造就的自由“飞地”大大增进了人们的自我赋权领域与能力,但秩序风险也相伴而来,对信息技术变革时代的法律规制形成了严峻挑战。[6]这就需要党和国家基于公共利益、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的考量,对其进行合理的法律干预。未成年人是互联网时代最富有创新精神、最有活力的人类群体,自当成为互联网技术的主要运用者和技术开拓者。[7]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进行法律规制,能够在不牺牲网络行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网络自由表达与利用等合法权益,进而实现网络安全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乃至社会利益的综合协调。

三、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法律规制的现实困境

对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保护,无论是“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抑或是“特殊监护模式”都共同指向了未成年人特别保护的国家责任。“虽然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照顾和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责任,但是互联网的广泛性为未成年人接触外界提供了直通机会,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控制减弱,这就导致父母在防范未成年人网络风险方面力有不逮,必须依靠国家力量来完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8]然而,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法律规制的实践还面临诸多困境。(一)法律制度不完善。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但对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国家尚未单独立法,相关条文只是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之中,且在内容上并未体现互联网环境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对构成网络犯罪的未成年人如何承担刑事责任亦缺乏明确规定。实践中,多层、多头的法律体系格局导致了法律适用过程中相互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执法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执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抖音在美国被处罚,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上执法不力。在执法依据方面,作为现行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基本法的《网络安全法》尚存诸多缺陷。例如:部分“蜻蜓点水”式的宣示条款缺乏现实操作性;术语体系较为混乱,对于互联网企业先后使用了“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用软件提供者”等多种称谓;对政府内部的职权划转关系、机构设置关系未作明确规定,等等。在执法模式方面,执法机关以往在物理空间行之有效的执法模式放置于网络空间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网络空间的无边界性使得管辖争议无法避免,而网络空间的独特证据形式也给执法机关如何保证电子数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增加了难度。[9]在执法机制方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法律规制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机制还有所欠缺。具体表现在:对网民、互联网企业等主体的宣传教育不够;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执法体系尚未形成,信息交流共享不畅;相关法律法规对法律责任的主体、对象、范围和程序等规定不明确;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程序设计,等等。在执法能力方面,由于网络执法人员规模有限,且具备网络专业素养、法治素养的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法律规制过程中出现办案效力低下、办案“一刀切”等现象。(三)司法保障不到位。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司法保障不仅能有效救济网络空间给未成年人造成的侵害,还能有效规制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然而实践中,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司法保障尚有瑕疵。在侦查起诉环节,针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专门性人才稀缺,尚未形成办案、帮教、救助的专业环境,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模式有待创新,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区建设还需加强。在审判执行环节,如何把握好“法官造法”或者“司法能动主义”的限度,达成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之目的还在探索当中,少年法庭的建设也存在地域差别明显、专业队伍不足等问题。在社会支持环节,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缺位,影响了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的便捷性;跨机构、跨区域协作及资源链接机制不畅,影响了社会力量参与的综合效益;专业人才不足,影响了项目服务的整体效果;政府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等社会支持配套措施缺位,影响了司法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10](四)法治意识淡薄。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治理领域法治意识淡薄的问题较为突出。就未成年人自身而言,一方面,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沉迷于网络游戏,极易掉进各种诈骗陷阱或遭受网络色情、网络欺凌等不法行为侵害,且事后不懂或羞于维权;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不强,极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严重犯罪行为。就互联网企业(网络平台)而言,根据实名制设置游戏防沉迷,早已是业界常识,但中消协对50款游戏进行体验发现,只有部分采用实名制,而且有的实名制验证方式形同虚设。另外,一些直播平台出现的未成年妈妈等案例也说明平台在运营过程中还是容易被流量、日活等利益私心所绑架。就家长、学校而言,一些家长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匮乏,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引导与监管;部分学校过于重视传统应试教育,网络安全法治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对未成年人依法上网缺乏必要的指导。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为目标,以清理整顿中小学周围200米范围内网吧、取缔黑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落实实名登记制度、严禁超时经营、抵制低俗和暴力内容在网吧传播为重点,进一步规范网吧经营秩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小店区网吧专项治理工作领导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主任:(兼)

三、工作重点

(一)清理规范全区中小学周围200米范围内网吧

由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对辖区内中小学周围200米范围内的网吧开展清查和整治工作。凡距离中小学周围不足200米范围的网吧,动员其限期搬离,拒不搬迁的要上报市局,不予年检换证。

(二)坚决取缔黑网吧

由区工商分局牵头,公安、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和网通、电信、移动宽带服务企业密切配合,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协调配合开展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区工商、公安部门依法查封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黑网吧场所,扣押黑网吧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区文体行政管理部门发现黑网吧,要及时以书面形式移交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取缔并将结果及时书面反馈文体广新、公安等部门,形成各部门合力打击、彻底清除黑网吧的工作局面。

网通、电信移动宽带接入服务企业在与网吧签定服务合同中,必须查明其是否已取得文体广新、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法定许可,如未取得不得为其提供接入服务;经文体广新、公安、工商等部门认定的黑网吧,按照其服务合同的约定停止提供接入服务。

(三)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

根据国家文化部《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的规定,区文体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要严管重罚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行为。对一次接纳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以及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或由于接纳未成年人引发重大恶性案件的网吧,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一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30日;一年内2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要严查网吧超时经营行为,特别是对锁闭门窗超时经营的网吧责令停业整顿。严格执行上网实名登记制度,未执行上网实名登记的网吧要从重处罚,对连续3次(含3次)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有效身份证件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30日。

(四)坚决抵制低俗和暴力内容在网吧传播

区文体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要认真落实文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改进和加强网络游戏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改进监管手段和执法方式,坚决抵制低俗和暴力内容在网吧传播,对网吧服务器内存储的网络文化产品要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经营非法网络文化产品的网吧,责令其删除违规内容,情节严重的依法查处。同时严格要求网吧经营者使用计算机正版软件,严厉查处盗版侵权行为。区公安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删除、封堵有害信息,继续依法打击利用网吧传播色情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工作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从6月25日开始至9月15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

召开全区网吧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健全机构,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开展工作。区文体广新、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治方案。

(二)清理整治阶段

对全区网吧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区文体广新、公安、工商等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对网吧进行彻底、全面清理整顿,逐个排查,逐项整治。对距离中小学校不足200米范围内的网吧,区文体广新局要做好与网吧经营者签订限期搬迁保证书等有关工作,对违法经营的网吧坚决依法查处,对黑网吧坚决依法取缔。

(三)检查验收阶段

由区网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牵头,组织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检查,检查的重点是中小学校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网吧治理、黑网吧取缔、网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情况,要通过整改验收,检验属地管理落实情况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整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把整治行动落实到实处。使我区网络文化产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在区网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的统一协调下,采取各个部门分片包干的方式,层层分解工作责任,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各个岗位、每个环节,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建立健全区文体广新、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协调、信息沟通等机制,深入检查专项整治工作执行情况,把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三)保持稳定,促进发展

在整治行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工作中要讲究科学方式方法,注意掌握和分析舆情反映,妥善处理一些矛盾和问题,既要注重整治行动的法律效果,又要注重整治行动的社会效果,确保网络文化市场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文4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不仅仅对未成年人,对每一个人成长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研究表明人的思想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所以未成年人的周围大环境对他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都要高度重视,促进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一、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为大部分时间孩子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因此家庭关系的和睦、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品德发展的方向。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和基础,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产生正确的价值趋向。研究表明儿童从2岁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家里整天吵闹、打骂,孩子常常提心吊胆、心神惶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单亲家庭更应注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外出打工的父母也应重视孩子的生活和情绪变化。因此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对孩子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作用非常明显。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未成年人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这里是他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实践提高的主要阵地,飞跃成才的重要平台,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未成年人接触的最直接、最多的环境因素,这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软件建设,它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风建设、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三个部分。首先要深入开展校风建设,校风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大的感染作用,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要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其次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再次要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三、构建完善法制体系

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加强立法和宣传,各级部门要相互协调,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联合国于1989年颁布了《儿童权利公约》保障儿童权利,其他国家还有《少年法》、《少年法庭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和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我国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有法律还需进一步完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这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四、加强社会环境建设

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言行、道德品质、性格、心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会为未成年人形成一个健康的氛围,使他们逐渐养成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好习惯,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精神面貌、文化氛围,它对未成年人的言行、心理、观念的形成有着促进或者是阻碍的作用。整个社会要重视舆论引导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利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环境。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及广大公民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各级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黄色”、“灰色”和“黑色”这“三大污染”对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还要积极推动少儿文化艺术繁荣健康发展,多创作出版一批高质量、高品质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次要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学校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彻底清除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舞厅等娱乐场所,尤其针对有些网吧、电子游戏等违规经营,接纳未成年人,要加大惩腐力度,让青少年远离暴力、远离,为他们营造一个舒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净化网络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的诸多优点,它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伙伴。作为网络应用人数不断提高的未成年人,网络对他们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和获得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平台,但其隐蔽性、信息的复杂性、自由性等特点给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带来了最严峻的挑战。因此,网络建设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也非常关键。首先要搞好网站建设。各类互联网站都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各大门户网站都要起到应有的作用,规范网站建设,从业者应依法促进和保障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其次,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对未成年人开展文明上网教育也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在网络中要有自尊、自律意识。2001年11月,、教育部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运诗,罗志峰等.新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与管理创新[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朱勋春.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互动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4)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文5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游戏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这段话是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简单明了地指出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很明显,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紧密关联,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为深刻认识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认识依法治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我们不妨以日常生活中众所关注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为着眼点,对此种紧密关系作深刻体认。

一、网络游戏存在之现状及其负面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互联网普及时代的来临,随着网络游戏日益加深的影响,人们对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否定态度,谩骂者有之,悔恨者更有之。有学者作过相关统计,我国各年龄段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接触过网络游戏,而游戏成瘾的比例如下:小学生为7.4%,初中生为9.9,高中生11.3%,大学生10.4%,社会青年27.3%。[3]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游戏的影响面还是较为广泛的,相应地对当今社会尤其是自制力不足的青少年群体所造成的危害也必然十分严重。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首先,就作为网络游戏直接的青少年而言,如不及时自拔,必将出现“垮掉的一代”。因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在感情心理上势必产生自责而矛盾心态。表现为:一方面因游戏成瘾而与父母家人及周围人群人际关系恶化。另一方面意识到游戏行为的荒唐而意欲戒止却难以成功,从而产生极度自责悔恨心理,自我评价极低。因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势必导致显而易见的荒废学业而虚度光阴的后果。

其次,就作为网络游戏间接受害者的众多父母来说,显而易见,多年的心血与殷殷期待付之东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谓众多父母的普遍心态,而面对沉溺于网络游戏而难以自拔的子女,他们不仅要遭受经济上的额外负担,而且要承受情感上的极度失落,甚而影响家庭的和睦与完整,可以说人生之痛莫过于此。

最后,就作为网络游戏的最终受害者――民族与社会而言,要去迎接国际挑战与开辟美好未来,只能是纸上谈兵。作为组成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的个体细胞的单个青少年及其家庭,他们的未来毁于游戏,作为整体的民族和社会难免不毁于游戏。

二、现今应对网络游戏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造成众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青少年自身追求自尊与自我价值、实现正常人际交往等特殊心理需求所致;二是由于网络游戏本身的吸引力所致。就此,家长与社会为遏制青少年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往往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与管理作用,以求挽救游戏成瘾的青少年。这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的管理与引导来约束青少年的放任行为,通过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真诚沟通、以亲情来感化等方式来劝导。其实可以反思一下,任何问题的解决,内因起着决定作用。如果作为游戏主体的青少年自身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仅靠劝说往往无济于事。因此,学校与家庭在遏制青少年网络游戏方面难有大作为。

二是通过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来约束网络游戏行业的经营管理。早在2002年国务院即已颁发《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营业单位应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的醒目标志。近年文化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颁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营业单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采取相应技术手段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网络游戏、限制青少年上网游戏时间等行为。应该说,这类条例与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监管,但是它们毕竟还未上升到法律层面,对于以赢利为唯一目的的诸多网吧尤其是很多“黑网吧”而言,难以真正产生太大的震慑与惩处作用。

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立法部门必须尽快出台相关网络游戏监管的切实有效的法律条文,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行为等加以严厉管制。

三、加强立法监管能够遏制网络游戏危害的蔓延

作为国家意志的法律条文具有无上的威严,任何触犯法律的个人与单位都将受到法律严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网络游戏行业的立法监管比诸出台相关部门的条例办法更具有效性。

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单位尤其是“黑网吧”的监管要立法监管。虽然早在2002年国家就已经集中整治过“黑网吧”,但是直至如今整治归整治,“黑网吧”付出的代价与所获得的利润相比实是微不足道。因此在整治过后往往又死灰复燃,并带动新的更多“黑网吧”的出现。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即在于缺少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的出台,导致很多“黑网吧”不惜为追逐利润而存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乱象用重典”,针对这一“顽疾”,如若有相关法律条文的明令禁止及惩处力度的加大,相信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净化网络游戏行业的经营环境。

加强青少年网络游戏的监管也须立法监管。当今的青少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相对宽容的家庭与社会生长环境使得不少青少年在性格发展过程中易走极端,甚至是恣意妄为而难有约束,一旦引导不力,出现诸如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有相应法律条文的出台予以治理。尽管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但这并不妨碍从新的社会背景下出台相关法律,以应对那些严重有悖于社会道德法纪的青少年。出于惩治与救助并举的目的,可以在处罚上有所区别,还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公立管教所来加以教育和改造。

四、结论:构建和谐社会须立法监管

对于网络游戏,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以积极介入和监管。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并不矛盾,换言之,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依法治国并不冲突。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国家立法部门的密切配合之下,我们相信,我国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的发展能够找到足够的空间,也将逐步淡化人们对其否定印象,从而与广大家长、学校等社会因素一起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真正和谐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文6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1、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领,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为工作主线,以制止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清除网上违法有害信息为重要任务,坚决制止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坚决打击非法报刊和盗版出版物经营活动,保护知识产权;深入开展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为进一步净化我镇社会文化环境和推动我县文化市场朝健康、繁荣、平稳、有序、和谐方向发展作出贡献。

2、工作重点:坚决防止严重危害整治安定、社会稳定的非法出版物和违法有害信息进入文化市场或滞留网上,坚决防止发生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色情等文化垃圾泛滥的重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损害利益、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侵权盗版重大案件查处不力的情况。具体包括:(1)实施“南岭”工程。严密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2)及时屏蔽和删除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传播的各类有害信息,完善网络管理防控技术手段和工作机制。(3)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严厉查缴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出版物,严禁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上刊播。(4)坚决查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5)严肃查处和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报刊。(6)加大网吧管理力度,特别是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传播,坚决取缔“黑网吧”。(7)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

二、集中行动步骤

在全县开展集中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三月下旬至4月30日。主要任务有五项:(1)组织对所辖地区报刊出版和发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查找报刊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2)继续整治假报刊、假记者、假记者站、假新闻。(3)对网络上违法有害信息进行集中整治。(4)继续加大对出版物市场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检查力度,坚决防止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色情出版物泛滥和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物出现“反弹”。(5)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后,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开展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在各中小学校开展“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第二阶段:5月15日至7月31日。主要任务有四项:(1)以出版物印刷企业、外资印刷企业、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为重点地区,以承接境外出版物印刷品印刷的企业和只读光盘复制企业为重点检查对象,对印刷、复制行业集中整治。(2)在运输环节,加大对出版物的检查力度,防止非法出版物和侵权盗版制品传播扩散。(3)学校暑假开始后,集中检查各类出版物市场,重点查缴以未成年人为销售对象的有害印刷复制品。(4)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借助技术手段坚决堵住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传播,依法打击利用网吧制作、下载、复制、、传插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行为,着力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

第三阶段:8月15日至11月15日。主要任务有五项:(1)高密度检查文化市场,特别是国庆节前后,要进一步强化防范措施,加大检查力度。(2)提高对入境书报刊、音像制品和软件制品的查验率。(3)加大出版物进口监管力度。(4)密切关注网上舆情信息动态,严密封堵境外有害出版物和政治谣言等有害信息。(5)办结一批非法出版大案要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三、主要工作任务

1、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要毫不放松地把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作为政治任务、政治纪律来对待,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绝不能让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在柏塘印刷、在柏塘发行、在柏塘市场上出现。

2、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要坚决关闭取缔或屏蔽散布政治谣言、渲染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网页、网站。要按照中央外宣办等7部委联合开展的政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要求,集中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同时,加大网吧管理力度,特别是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传播,坚决取缔“黑网吧”。

3、严厉打击非法印刷活动。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取缔无证照地下印刷窝点,对专用作案工具和印刷生产设备依法没收,铲除其死灰复燃的土壤。

4、严厉打击非法批销窝点。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深挖隐患的地下非法批销窝点。严厉打击和清理不法书商、书贩,清楚其储存、发行、运输的网络,打掉非法发行团伙,彻底清除非法出版活动的条件。

5、严厉打击侵权盗版 出版物。要组织力量,全面清理并取缔销售盗版书刊、音像和计算机软件的无证照经营者及游商、地摊。要加强对集贸市场及各类展销活动的管理,坚决清除销售侵权盗版制品的商户。要进一步规范教材辅读物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印刷、销售盗版教材教辅读物行为,尤其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教育部门要严把关口,管住管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职工,对组织购买盗版教材教辅读物的学校和个人,要依法严厉打击盗版盗印、发行企业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盗版盗印和销售盗版出版物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印刷发行秩序,出警印刷发行业健康发展。

6、严厉打击非法报刊。要及时查处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报刊。特别是非法夹带、邮寄入境的境外反动报刊,以及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出版的非法报刊和一号多刊等形式出版的非法报刊。坚决取缔擅自设立的非法报刊记者站、编辑部等办事机构。特别是对繁华街区、旅游景点、车站等报刊零售市场,以及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报刊投放点,要进行认真清查,维护报刊市场良好的秩序。

四、工作要求

(一)抓住重点,重拳整治

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政治。一是严密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坚决防止境外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流入境内并进行非法印制、刻录、销售。新闻出版、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市场查缴力度,加大对地下非法印制窝点的扫除力度;海关、铁路、交通、邮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入境、承运物品和有机物品的检查力度,严把入口和流通关;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要加大对制售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刑事打击力度,做到严密监控、立体防范、露头就打,并追根溯源、严查彻底,使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在博罗既没有生存的空间,又没有流动的渠道。二是加强互联网监管,及时屏蔽和删除利用信息网络传播的各类违法有害信息,坚决防止严重危害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滞留网上。要按照中央外宣办等7部委联合开展的政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要求,集中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三是大力扫除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非法出版物,坚决防止损害问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色情等文化来及泛滥的重大事情发生,四是坚决查缴给类侵权盗版出版物。五是严肃查处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报刊,特别是非法夹带、邮寄入境的境外反动报刊,以及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出版的非法报刊和一号多刊等形式出版的非法报刊。六是严厉打击各类文化经营场所违法违规行为。

(二)落实责任,完善机制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权社会共同配合,各级各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按“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各职、各负各责,逐步完善与健全县“扫黄法非的”领导机构和严打机制。网管、通管、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同作战,采取严打高压态势,深入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查处取缔“黑网吧”的工作力度,做到发现一户清除一户。文化部门要组织开展查处网吧违法经营行为专项行动,着力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坚决打击利用网吧制作下载、复制、、传播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行为。广电部门要加强对广播影视节目的审查把关,重点整治医疗专题类、有奖竞猜类、情感故事类、选秀类、暴力类、涉性类等节目,着力净化荧屏声频。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要重点清理小报小刊摊点和音像制品店,严查色情口袋书和音像制品、有害卡通画册、非法小广告等不良出版物。教育部门要会同文化、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门,认真落实有关规定,清理经营性网吧、站,清理整治成人用品店和洗浴按摩场所,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抓好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利用墙报、横幅、标语、展览等手段,大力宣传非法出版物发行活动的社会危害性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仅理解、接纳和拥护“扫黄打非”工作,而其以实际行动主动关注、支持和参与“扫黄打非”工作。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宣传社会先进典型,总结宣传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曝光一批典型违法犯罪案列,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