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分析范例6篇

县域经济分析

县域经济分析范文1

浙江省县域经济存在着要素难集聚、资源浪费、分工不协调、空间组织效率低等问题,浙江应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向以中心都市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转型,以规划建设为主,逐步推进都市区与周边县市在人口流动、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全面对接,最终达到中心城市和各县域之间的相互分工,协调统筹,互利共赢的城乡空间结构单元。

[关键词]

县域经济;都市经济;中心城市;资源配置;产业升级;转型

1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问题

在浙江省,县域经济一直带有其特殊的色彩,因其众多的百强县而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省的城镇化率仅为14.4%,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往县(市)转移,造就了义乌、上虞、东阳等一大批全国百强县。截至2015年,浙江省的城镇化率已达65.8%,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提高的重要因素。2015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万亿,其中县域经济占比三分之二,开创了独特的农村县域经济模式,家庭作坊与民营经济在中国最为活跃。然而,随着“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实施和“强县扩权”模式的推行,县域经济在逐渐发展的同时隐藏着中心城市职能低、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转移升级难等一系列问题。

1.1区域分割严重,产业升级转型难

县市之间的独立和竞争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相互促进推动浙江省各县市之间的竞争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成熟,市场配置和要素禀赋的变化,加之“省管市”等一系列政府措施的推行,使得地级市的权威与作用减弱,县域自力的扩大,刺激了各县为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盲目的趋利避短,忽视了与周围各县之间的资源分配与统筹分工,阻碍了市场要素的分配流动,造成市场分割和恶性竞争。

1.2资源浪费严重,整合性差

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企业就地办厂,呈分散式的布局,集生产、销售为一体,在发展的初期,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节约生产和销售成本,带动县域企业成片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分散的布局和不合理的规划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严重的浪费。这种碎片零散式的布局缺乏跨区域产业链的延伸与区域间的合作分工,导致各县之间产业并存,造成严重的利益竞争。县级行政主体在整合自身资源、引进大企业时会受制于资源要素的限制,导致县域经济企业的起点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土地资源有限,人才与技术创新不足,从而较难引进大型的企业,也很难与更高级的行政区域竞争。

1.3资源共享性差,高级要素难以集聚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解释各种要素应集中于增长极,并且由增长极区域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区域中心城市是最重要的增长极,发挥着集聚、辐射、共享区域要素的作用,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大中型城市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大中型城市的人才、技术、资源辐射效应难以形成。中心城市的扩张使得周围县域的人口、资金、产业大量流入,一方面减弱了县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对中心城市的交通、环境、治安造成重大的隐患。现如今,浙江大量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所处县域无法满足其对人才、资金、技术的支持而大量的向外省迁移,一方面是由于本地劳动力、土地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省内多数中心城市缺乏高级要素的集中。所以,浙江省想要在新经济形式下获得新一轮发展,必须要突破县域行政区划的框架,从原来的“县域经济”为主导转为“中心都市经济区”为主导,周围县域的产业发展向中心都市转移,再由中心城市向县域进行产业扩散,从而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优化空间结构布局,形成区域内要素流动自由,区域布局合理,资源配置均衡,产业优劣互补,具有合理点—轴式的“中心都市经济区”

2“县域经济”向“中心都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孤立国》中指出以中心向外呈环状的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而都市圈形成最重要的是中心城市和周边县域、农村之间产业与资源的相互分工与协调。

2.1提升中心城市的“权威”与影响力

目前浙江省的强县众多,中心城市少而弱,这造成了一种既是经济上又是行政等级上的失衡。因此,要发展中心都市经济区,就要强化中心城市的“权威”,提升中心城市的职能,强化其金融、科技、教育的水平与地位,使其成为整体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产业的集聚中心。另外,要消除县域之间的行政壁垒,进行跨县域、跨区域的联合协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2.2完善中心都市区的职能

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了环杭州湾、甬绍舟、温台、金华—义务四大都市区,以四大都市区为中心区域,可以使得要素和资源的对应集中,人口和产业能在都市区内获得合理的配置。在优化国土资源空间结构和强化中心城市职能的同时,要培育次级增长中心和卫星城。中心都市区本身可打造成政治、科技、金融中心,在人口、技术、资金大量集聚的同时也要对的县域进行扩散,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周围县域进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中心城市的人口与环境承载压力。

2.3协调分工,扬长避短

中心都市经济相比于县域经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空间更大。在确立中心都市的主导产业之后,一方面,要由里向外横向分布产业集群,鼓励和引导周边县域发展自身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对盲目、恶性的不正常竞争行为加以管制,另一方面,在自上而下的纵向上要明确中心与周边地区的等级、产业划分,不能放任下级区划逾越其等级之外的权力,从而影响整片区域的协调发展。还有一类较为弱势的地区,例如衢州、丽水等地,山多地少,又有生态涵养指标限制,不宜过度发展工业,向中心都市转移十分紧要。其一,不发达地区的投资、劳动力、科技等的吸引力和创造力较弱,就要求其必须把有限的要素进行整合,形成集群效应。其二,扩散式的分布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的范围扩大,不利于整治。因此,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需求建立其中心与县域之间的关联,因地制宜确立主导支柱产业,保持要素的自由流动,以中心带动周边的可持续共同发展。

3浙江省“县域经济”向”中心都市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

“县域经济”向“中心都市区”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其涅槃的过程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

3.1县域强而多,中心弱而少

众所周知浙江省的百强县众多,而真正算的上大城市的就只有杭州和宁波两个副省级城市,然而仅仅依靠杭州和宁波不足以带动整个省中心都市区的成型和协调发展,其他的中心城市又远未达到能吸引周边县市集聚的条件,这种县域经济的过于强大,极大的阻碍了中心都市的形成,大面积的造成了“县不服市”“市难管县”的局面。

3.2产业低端,转型缺乏资金技术保障

浙江省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民营经济小而分散,传统产业占比大,且大多为较为低端的产业,利润不高,产业如果向中心都市转移或者升级,企业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报酬和土地租金,这极大的打击了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尽管省政府出台文件,提出要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转型,而且还出台了税费减免、用地建设、技术财政支持的专项政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相对于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企业产业链少,产业低端,融资困难,技术有限,转型困难重重。

3.3地方保护主义

“县域经济”向“中心都市区经济”转型是一种趋势,然而这种趋势的产生和扩大会在长期内造成县域当地人口、资金、劳动力的大量流出,会弱化当地的吸引力,对县域当地的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会造成影响,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就会悄然建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不买账”就会造成中心都市区的一厢情愿,使其“孤掌难鸣”。

4推动“县域经济”向“中心都市经济”转型的建议

“中心都市区经济”相对于县域经济,还属于新生事物,而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何解决一系列转型路上的困难,有以下建议。

4.1建立试点,撤县设区

自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收紧“撤县并区”的审批,自此10年内浙江省未有新区建立。从2013年开始,绍兴县,上虞县,富阳县相继并为柯桥区,上虞区,富阳区,新一轮的撤县设区悄然兴起。就全省来看,可以以金华为都市区试点,考虑东阳、永康、兰溪撤县设区,整合资源,扩大中心都市区的面积和权威,为大都市经济区的发展打下基石。

4.2抓住机遇,响应政策

新一轮的“十三五”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提出要培育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培育100个具有区域中心城市或特色职能城市。“十三五”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对浙江省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浙江应该抓住这次转折的浪潮,响应国务院政策,赶上这趟新发展战略下的“快捷列车”省市政府应当积极推进符合要求的乡镇并市,撤县设区。

4.3发展交通,技术创新

在这个信息时代,交通和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中心都市区的交通物流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确立和完善就显得刻不容缓。在交通上,大力发展航空、高铁、河海联运,以各大中心都市城市作为交通节点,贯穿各中小县市,连接全省。在科技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企业,把中心都市区域打造成科技创新中心,在周围县市打造一批支柱性的高新产业集群,引进高校,吸引人才。中心城市只有交通便利、物流发达、技术先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时期走在前列。

4.4绿色产业,环境治理

新一轮的经济形式下,传统的粗放型、高污染产业将会被逐渐淘汰。浙江省政府层面,已经在全省推行“五水共治”,而百姓层面,拒绝PX项目引进,说明不论政府百姓,都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着手开始解决环境问题。这就要求中心都市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进行产业升级,治理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上。县域经济污染型企业的淘汰到中心都市区高新、绿色产业的集聚是必然过程。

4.5合理规划,利益共享

企业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动力都是源于利益,若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就要在自身受益的同时也要保障他人的利益。这就要求中心都市区要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工业布局、城乡统筹规划,与周边县域利益共享,并提供一些补偿机制,使中心都市区与县域形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5结语

随着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过渡,县域经济向中心都市经济的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都市经济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省内省外乃至国际城市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转型的过程是痛苦而又漫长的,所以要发扬“浙江精神”,在新一轮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着眼未来,构建一个全新的、统筹合理的一体化空间结构单元。

作者:金建军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祖强,应武波.从强县经济到都市圈经济——浙江经济空间结构的转型升级[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06).

[2]柳博隽.突破“县域经济”局限[J].浙江经济,2013(07).

[3]黄勇,董波,陈文杰.“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意义与构想[J].浙江经济,2013(11).

县域经济分析范文2

一、2011年全国百强县总体情况

参加今年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共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7个、县146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与上年相同。根据评价结果,今年百强县(市)在全国省区市的分布情况为:江苏省29个、山东省26个、浙江省24个、辽宁省10个、福建省8个、河南省6个、湖南省4个、河北省3个、江西省2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2个、陕西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山西省1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安徽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其中,进入百强县前10名的县市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这4个地理位置相连的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江苏宜兴市、浙江绍兴县、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为:人口83.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75.6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0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按当年价比分别比上年增长0.53%、18.97%、30.67%、18.77%、13.56%、14.47%。

由于研究机构对区域经济强县实行组团式研究,百强县中出现大量并列排名,今年百强县总数达到了126个。从百强县分布情况看,东部沿海省市占了97个,排位上也整体比较靠前。虽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但东部地区百强县数量多、县域经济规模大、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基本格局仍然没有改变。

二、浙江入围全国百强县情况

今年我省入围的百强县为24个,与上一届相比。总数少了1个(嵊州市)。我省入围全国百强县(市)具体为:慈溪市(第3位)、绍兴县(第6位)、义乌市(第8位)、余姚市(第10位)、诸暨市(第19位)、乐清市(第26位)、温岭市(第27位)、富阳市(第28位)、瑞安市(第31位)、上虞市(第41位)、【海宁市、桐乡市、平湖市、长兴县、德清县、嘉善县】(作为浙北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42位)、玉环县(第58位)、永康市(第57位)、【宁海县、象山县、奉化市】(作为浙东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61位)、东阳市(第70位)、临海市(第79位)、临安市(第80位)。

与上一届相比,今年我省入围的百强县位次出现了15升3平6降的情况。其中,东阳上升4位,永康、海宁、桐乡、平湖、长兴、德清、嘉善上升3位,富阳、上虞上升2位,宁海、奉化、象山上升1位,瑞安、临安上升1位,慈溪、义乌、余姚等位次持平;绍兴、玉环下降1位,临海下降4位,诸暨、温岭下降6位。乐清下降11位。

三、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百强县比较

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入围数占了全国百强县总数近三分之二,从三省百强县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百强县数量看,江苏省最多。江苏有29个县市入围百强县,其中在十强县中就占有7席。占全省县市比例高达58%:而浙江入围24个,占全省县市比例为41.4%:山东入围26个,入围比例为28.6%。

县域经济分析范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县域经济分析范文4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化”发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部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 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县域经济分析范文5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 SWOT分析法 县域经济服务

本文希望通过SWOT分析法对城商行服务县域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城商行服务县域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服务民营及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大多数城商行的市场定位为服务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城商行支持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了一批中小企业,同时,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城商行在服务县域经济时,能够移植其“小、快、活”的成功经验,将其服务中小企业的方法运用到为县域民营企业服务中来,为丰富县域金融市场,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起到积极的作用。

2、丰富的产品体系。城商行在其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顺应金融发展趋势,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研究开发出了比较灵活的金融产品体系。城商行由于其决策链条短,变通性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其金融产品,以适应县域经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3、年轻有知识的职工队伍。城商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员工培训体系。经过调查,城商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一线员工均为招聘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后,能够胜任银行工作。城商行在县域设立的分支机构在人员配置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平均年龄不到30岁。跟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人员年轻有朝气,服务效率高。

(二)劣势

1、知名度与信誉度低。在过去几十年中,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主要有工行、建行、农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提供。在多年的发展中,上述金融机构已经在人民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地位,而城商行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主要在各大城市发展。因此,县域居民对其认知度不高,很多人还采取观望态度,对其存贷汇等业务还不够信任,不利于其拓展业务。

2、网点覆盖率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网点达到一定数量,才能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因素,城商行在县域设立支行一般都采取单点运营,逐步发展机构的方法,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覆盖全县的金融服务网络。

3、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城商行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县城内居民存款及企业存款。县财政的涉农资金基本上都存放在农村有网点的农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财政资金基本放在国有商业银行。城商行作为比较新的金融机构,在较短时间内很难获得财政资金支持。

(三)机会

1、市场需求大。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系改革的进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县域新型工业化蓬勃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县域经济金融需求必将大幅度增长,并将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2、政府比较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意识到金融发展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都对城商行在县上设支行持积极的态度,并能提供相应的税后优惠政策。

(四)威胁

1、其他金融机构的威胁。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形成了完善的服务网络与体系,必然对新设立的城商行造成困扰。同时,工行、建行在县域的重新布点及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设立必然会造成市场竞争的加剧。

2、金融业务风险大、成本高。县域企业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而银行获得信息渠道有限。导致县域信贷质量不高,风险大。同时,县域金融客户资金需求时间急、金额小、期限短的特点,决定了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要占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造成县域信贷业务成本高于城市信贷业务。

3、政府干预。很多政府由于“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项目资金不足,而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但很多项目并不符合银行客户遴选的条件。但很多银行由于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发展业务,担心拒绝放贷造成财政存款大量流失,进而陷入两难的境地。

二、SWOT战略组合分析及建议

(一)SO战略组合

把握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遇,培育客户群体。城商行虽然在服务与金融产品等方面存在优势,但由于县域的分支机构成立时间不长,社会公众对其认识存在困惑。这就需要城商行应利用好自身的服务与产品优势,加强舆论宣传,可设立专业的业务咨询小组,深入居民社区重点介绍储蓄及理财业务,深入中小企业走访宣传小微贷款,并要突出“小、快、活”的特点,使社会公众了解城商行的服务与产品,尽快培育自身的客户群体。

(二)ST战略组合

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实力。城商行相较于其他服务县域金融机构具有决策机制灵活、产品丰富、服务高效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开展产异化的营销。在坚持“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居民”市场定位前提下,结合市场实际,创新信贷产品,设计灵活的价格制定体系和还款方式,克服贷款担保难题,开创更多有利于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方式。

(三)WO战略组合

抓住外部机遇,加强服务覆盖,逐步建立品牌与信誉。城商行应抓住各地大力引进金融机构这一政策,加快在县城及富裕乡镇的网点建设速度,在不具备开设网点的地方,可以设置离行式自助银行,以提高服务网络覆盖面。同时,做好政府各部门的宣传工作,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

(四)WT战略组合

回避外部威胁,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域金客户信贷需求时间急、金额小、使用频繁等特点,决定了服务成本较高。又由于县域中小企业客户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质量差,收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难度大、成本高。造成了县域金融服务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城商行在为县域客户提供服务时,分析近年来不良贷款数据,汲取其他银行的教训,严防贷款风险。同时,加强创新力度,结合县域经济特色,对于季节性和时间性较强的贷款业务可进行规模营销,统一放贷,统一收贷,以降低经营成本。

县域经济分析范文6

[关键词]县域 交通 经济 融资 分析

现阶段尽管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发展路径不同,各县市在发展交通经济,以交通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却存在广泛的共识。“要想富,先修路”成为覆盖中国城乡最普遍的口号之一。但各县市在发展县域交通经济时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我国县域交通经济投资融资现状

交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目前我国县域交通经济的发展速度、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跃进,其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农民筹资、银行贷款,以及民间社会团体投资等,以政府投资为主,其他筹资渠道为辅。

国家财政投资主要包括:国债资金,中央补助。除此之外,“农民筹资、以工代资”也是县域交通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筹资方式是农民参与建设的重要形式,为我国的城乡公路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在城乡公路建设中银行贷款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收益往往不高,效益低下,因此导致城乡公路建设项目的偿债能力差,进而银行不愿意为其发放贷款,导致城乡公路建设融资的成本较高。民间捐款也在公路建设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农民收入有限,捐款数额一般为小额的捐款,因此这种筹资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仅仅依靠这种方式是不能保证的。

上述的融资方式在县域交通建设融资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形式来看仅仅依靠这些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深化,创新融资的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城乡的公路建设。

二、我国县域交通经济融资途径

虽然目前我国县域交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城乡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所需的资金仍然相当缺乏,在融资方面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融资渠道狭窄。结合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现状,对于拓宽资金的融资渠道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发行城乡公路建设债券

借鉴国外的公路建设及其我国的铁路,公路建设经验,发行规模较大的行业建设债券是行之有效的基础建设融资手段,具体的有两种发行公路建设债券的方式:1.发放政府债券,利用国债筹资是城乡建设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越来越淡化,利用发放国债投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美国地方公路建设中主要资金来源是发放地方债券,将地方税收及其他经常性收入作为还债资金来源,但是发放地方政府债券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建立城乡公路建设专项基金

在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实施公路建设专项基金是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我国也设有以政府资金为主要来源的公路建设专项基金,但是政府的财政状况对其影响很大,对于城乡的公路建设更难保证。因此,我们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公路建设基金,以税收的形式予以保证,充分发挥公路建设基金应有的作用。

(三)灵活的招商引资

公路交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区域的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路交通的建设。如果地区具有地域特色,可以充分的引进内资和外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如:积极吸引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县域交通经济建设,比如BOT。地方政府在吸引民间资本时,应鼓励社会大量的民营资本投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项目建设,这样一来,可将政府的投入资金置换出来,集中用于效益相对较差、融资较困难的项目的建设,使国家的公设总体目标得以实现。凭借着良好的区域特色,亦可吸引外来资金,鼓励外来资金参与本区域的公路建设。但是在以区域特色引进资金是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权衡利弊,不能以牺牲本区域的资源为代价,否则得不偿失,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市场化运作

城乡公路虽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在融资的过程中也不能拒绝市场化的方式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筹集资金。如果政府加入一些条件就可以使城乡公路建设这种非经营性的项目转变为经营性的项目,使其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融资。城乡公路建设可以极大的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促使本地区的投资硬环境改善,加快了本地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步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样又可以拿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城乡的公路交通建设中,使二者进入一个较理想的良性循环中。

(五)积极推进省直管县改革

积极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千方百计的保证县域交通经济发展的财政基础。县域交通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兼具地方性与全国性的双从属性。因为,县域交通在便利了当地人民的同时,县域交通也是全国交通体系的一环,县域交通的畅通也有利于全国交通。从这一双重属性出发,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县域交通经济的支持力度,从政策、制度各方面保证县域交通经济的财政基础。

三、结语

城乡公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破解县域交通经济融资困境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需要强调的是,在为县域交通经济建设进行融资时,地方政府应时刻注意防范融资风险。如果因为交通建设而负债过多,同样也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