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范例6篇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范文1

关键词: 生源减少 交通高职教育 对策研究

近年来,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而高职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但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2009年随着生源绝对数量的减少,生源危机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日益凸显,在交通高职院校中亦如此。据相关资料显示,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生源的减少和高校大规模扩张之间的矛盾是生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而生源减少的原因又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高考绝对人数的减少,二是成绩差、家庭困难学生或个别专业就业率、收入水平低造成的弃考现象,三是出国热导致的生源减少;(2)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差,被认为是次等高教,影响到考生的吸引力,这是高职教育生源危机的关键原因;(3)先本科再专科的分批次招生政策导致了高职教育生源的分流。交通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交通运输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的重任。然而近年来,同样面临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困境,其生存和发展出现危机。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生源减少背景下针对交通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目前比较鲜见,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搜索,主要有4篇。陆春其、王殿安(2011)总结归纳了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几种主要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盛建龙(2012)提出在目前校企合作有待深入、现代职教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职业教育资源仍分散隔离的现实背景下,探寻适当的且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是突破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并提出构建生态型水运交通职教集团的理念,以及初步的实施措施;吴志亚(2011)探讨了交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主要模式;杨云峰、陈继勇(2011)结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等对策。

鉴于高职教育之间的共通性,对于普遍意义上的高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是多方面的,是可以借鉴的。这些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面

姜大源(2008)强调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回顾1978年以后的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势,以及在这种走势下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轨迹,以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陈锁庆、何玉宏(2011)选取台湾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谐的育人环境、务实的人才培养之道、基于职场工作及职业技术教育所需的课程体系等五个角度对台湾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并探讨大陆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这方面的单独研究较少。李运庆(2012)提到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等内涵建设,确保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此确保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机制体制创新方面

机制体制创新是近年来高职教育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游学制、中高职专业衔接等方面。如胡立和(2008)以高职教育管理机制的内涵为研究视角,论述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为我国创立创新管理机制提供解决思路与途径。祁洪祥(2012)以“游学制”为平台,尝试整合南京地区交通类高院职院教学资源优势,积极与对口应用性本科院校相对接。陈光(2011)分析了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内涵及其特点,结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校企股份合作创办航海学院的实践,探索了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形式、内容、管理等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研究发现,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经历了孕育――萌芽――初步形成――综合发展四个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日趋完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及著名学者都相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和论述。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生源减少背景下针对交通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在国外的研究尚不多见,主要是对普遍的高职教育的研究。John Lewis、Heam、Zilbert等人的研究分别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研究。国内对世界几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比较典型国家的研究主要有:姜大源、王文槿介绍了欧亚一些国家连接职业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的新举措;卢新予介绍了国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有益经验;毕家驹介绍了外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肖化移介绍了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马立武、祁伟介绍了2003年至2007年左右德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措施;王克武对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做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季晓艳对亚洲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因做出了较全面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例如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立体交叉、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多层开放”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高职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其与行业的贯通与融合及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特色,代表当今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我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1.研究的体系性方面

因为生源危机是2009年以后才显现的一种现象,尤其在中国较突出,所以现在的研究基本还处于发散式的探寻阶段,呈零散状态,不成系统。

2.在研究的焦点方面

随着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交通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师素养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生源减少背景下针对交通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较少,研究的焦点大多在普遍的高职教育上,所以针对性不强,未凸显其特色,使得交通高职教育研究明显落后于交通行业发展。

3.交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方面

交通高职教育须紧贴交通行业,而交通行业已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交通节能减排等,但是现阶段交通高职院校的教学对此类新兴专业却涉及很少,相对应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师素养、实训基地等难以相应落实。

4.交通高职教育的机制体制创新方面

目前在机制体制的创新方面主要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等,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即使展开也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例如还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校企合作停留在实习、聘请兼职教师的表象上,没有形成订单式的培养供求机制等,缺乏实践经验是一方面,但缺乏先行理论的指导是关键。

5.交通高职教育的招考方面

学生选拔形式方面,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部分地区的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以自主招生为主要形式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试点工作。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自主招生已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但与自主招生制度改革配套的是自主组织的考试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交通高职教育的生源拓展方面,目前交通高职院校与是其他高职院校生源方面几乎都是“一元制”,未与交通行业的职业特色及交通行业准入资格紧密结合,生源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四、亟待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1.生源基地拓展研究

建立稳定的生源基地,摆脱单一的生源结构,探寻生源构成的多元化路径是解决生源困境的有效方式。具体可以从拓展农村生源基地、高中生源基地、中职生源基地、境外生源基地四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2.交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研究

交通高职教育社会认同度低导致生源主要流入本科院校,加强交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有利于提高交通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本课题重点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教师素质三方面入手。准确对接当地企业和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相应专业,合理调整专业布局,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地位的标志;根据交通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建立交通企业、行业和交通高职院校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加强专业教师培养,聘请行业或企业精英,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方面,应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利用高校资源开展各类培训和技能培训,如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相联系的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培训;注重对交通高职院校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功能开拓,加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度,以提高社会的认同度和吸引力。同时,以校企合作、游学制、学徒制为重点,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在职继续教育、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纵向方面,交通高职教育不仅下连交通中职教育,还应向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层次延伸,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以满通行业对更高技能、更高理论的要求,形成上下贯通、纵横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的“立交桥”。

现代职教体系“立交桥”

4.扩大交通高职教育就业渠道研究

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流水线的终端出口。就业优势是高职院校吸引生源的重要手段,提高就业质量和数量,以“出口畅”带动“进口旺”。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联系企业,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之建立就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构建和完善包括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服务在内的就业平台。二是实施订单式就业,学校通过就业基地或与合作办学企业的广泛联系,签下订单式就业协议,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岗位人才,实行无缝对接就业方式,这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纽带作用。三是鼓励自主创业。与社会有关部门联合,加大面向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培训力度,并与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自主创业绿色通道。

五、结语

生源减少背景下的交通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例如现在已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何理顺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如何使合力最大化,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校企合作还流于形式,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强,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我们必须加快交通高职教育改革力度,更好地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交通运输相关专业,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加强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毕家驹.外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京),2006(5):49-53.

[2]陈光.高职教育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25-27.

[3]陈锁庆,何玉宏.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14:74-76.

[4]胡立和.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研究[J].职教论坛,2008,(19):21-24.

[5]季晓艳.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因探析[J].职教论坛,2007,(4):62-64.

[6]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4-10.

[7]姜大源,王文槿.欧亚一些国家职业教育的新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58-59.

[8]李运庆.生源减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2):46-48.

[9]陆春其,王殿安.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交通职业教育发展[J].交通职业教育,2011,(1):7-14.

[10]卢新予.国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有益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19.

[11]马立武,祁伟.近年德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54-55.

[12]祁洪祥.游学制背景下“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36-37.

[13]盛建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类职校办学模式探索――“生态型水运交通职教集团”的内涵解读与策略分析[J].职教论坛,2012,(26):4-6.

[14]王克武.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职教论坛,2007,(3):63-64.

[15]志亚.交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1,(7):8-10.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服务;教育公平;“桂师云中小学教育资源云平台”;“双减”政策

一、教育公平是“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其天资兴趣的基础上,普遍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公平公正的机会。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出现失衡的情况,既表现在空间维度上,如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又表现在时间维度上,如学习压力向低幼年龄转移。因此,回归“立德树人”、健康成长的初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教育选拔、机会的公平,是“双减”政策出台的目标所在。因此,“双减”政策要通过直接减少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辅以其他一系列举措,改善过去一段时期教育公平失衡的局面。我们看到,相关部门在积极采取更多系列、配套措施落实“双减”政策,解决教育公平失衡的问题,包括破解学区房问题、实施教师轮岗措施等。但是,当前教育资源集中的局面还未得到彻底改善,因此,除了减少作业负担、限制校外补习机构,相关部门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教育公平失衡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这需要相关部门、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其中,面向学校教师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互联网推动教育公平的巨大潜能以及需要进一步克服的障碍

(一)联结一切:互联网的巨大潜能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次重大进步,它具有消除空间障碍、联结一切的巨大潜能。经历过手抄时代、雕版印刷时代、机械印刷时代的人类被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量级和速度震撼,人们甚至发明“信息爆炸”“信息过载”“信息过剩”等语词来描绘这种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的突出价值体现在教育领域,第一,在资源获取的空间性上,不同地域的人群,即便是偏远地区的教育从业者和学生,足不出户都能获取互联网中的海量资源,从而降低了信息获取从中心到边缘的衰减程度;第二,在资源获取的及时性上,互联网构建了信息传达的“共时性”空间,让处于共时空间的人在信息获取上消除时间上的差距,如名师的课程直播。因此,从克服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来说,互联网联结一切的优势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具有巨大潜能。

(二)数字鸿沟: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人们使用“数字鸿沟”描述不同个体、机构、地区甚至国家在应用互联网方面的巨大差距,在教育领域,数字鸿沟也广泛存在,其不体现在硬件上,而是体现在“软件”使用上。在我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乡村及边远地区也有较良好的互联网硬件设施。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2个百分点。但在有效利用互联网方面,城乡差距仍然非常大。有学者指出,当前互联网普及重视“物理接入”,而城乡不同区域的学校教育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出现了“使用鸿沟”,这实际上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1]。在如何用好互联网资源方面,城乡之间、不同家庭背景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知识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价值及功能

“知识服务”这个概念从图情学领域逐渐向更广泛的信息领域拓展,并得到更大范围地使用,也有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提出“知识服务”的定义。从“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有学者认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凭借所具有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借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帮助用户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2]。我们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服务,能够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环境中知识服务的价值和功能。

(一)以知识服务实践教育帮扶

教育帮扶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教育帮扶的过程中,知识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帮扶大致经历了“基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电视教育帮扶(2000年以前)、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信息技术支持帮扶(2000年至2010年)、基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教育信息化精准帮扶(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呈现了一种政策话语的重大转移”,表现为“在帮扶内容上,从‘物’的宏观层面逐渐向‘人’的微观层面转移;在价值取向上,从教育效率优先向教育公平优先转移;在政策导向上,从项目驱动向内涵发展转移”[3]。在教育帮扶实践中,服务对象聚焦到“人”身上,既包括学生,也包括需要帮扶的教师;帮扶的重点不再是提供“物理接入”,而是“知识服务”,即针对帮扶对象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提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提升自身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建立知识谱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当前的教育帮扶实践中,知识服务应成为核心内容,才能有效缩短城乡地域差距,弥合新数字鸿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二)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尤其在互联网教育服务的供给上,存在“泛化的教育供给与精准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4]。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过剩,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尽快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甚至为了使数字资源尽快“达标”,建设了不少资源库。另一类是企业为占领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源,聚集了不少数字资源、网络资源。这类泛化的数字资源的通病是体量很大、内容很多,但不好用,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有的平台或资源库号称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往往却名不副实。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平台或资源库对“数字化”服务的理解不足。实际上,这些存在泛化缺陷的平台或资源库只是实现了教育供给的第一步:提供和管理数字资源。其要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必须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也就是在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用户真实、个性化的需求,提供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即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从优化教育供给的角度来看,当前无论各级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的数字资源平台,在满足用户具体需求方面还需要努力。而这也说明互联网时代知识服务需求旺盛、前景广阔;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能够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

四、“桂师云”平台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和 探索

(一)强化对学校及教师的知识服务力度,助推教育回归学校主体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得到强化。“双减”政策一方面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必然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另一方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减量提质,即降低作业体量和强度,保持和提升学习质量,这就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该背景下,作为为学校及教师提供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桂师云”平台发挥更大作用。“桂师云”平台结合中小学教材及学校基础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技术运用和数字化方式,为学校教师群体提供更精准、更系统化的教学辅助知识服务,实现精准教学资源广覆盖、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供给,为推动教育公平赋能增效。一是提供辅助教学的高质量的配套课件,方便教师授课教学。“桂师云”平台提供的配套课件能够帮助学校教师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设计高质量的课程;同时配套课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助于学校教育实现既定目标。二是以高质量题库帮助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教育体系下作业负担减轻,要求作业“减量提质”,因此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后作业是关键。三是构建教育质量评价分析系统,力争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行为数据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精准化评价和智能诊断,帮助教师摆脱低水平劳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中。

(二)积极满足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助力减负不减质量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当前各地区、各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一大要点。一方面,课后服务的实施有效缩小了校外培训服务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课后服务也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环,对质量和系统性均有较高要求。“桂师云”平台积极加强对学校课后服务板块的建设水平,一是加强资源库建设,二是创新数字资源形式,力争系统性地满足学校课后服务需求。例如,“桂师云”平台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一线调研,通过平台资源和线下教学的结合,以丰富的微课资源,既满足学生常规学习的拓展、探索需求,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更丰富优质的学校课后服务提供有力支持。而针对“双减”政策出台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情况,“桂师云”平台参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学龄特点,开发科学探究、口语表达等不同类型的线上学习资源,通过听、说、读、实践等方式帮助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巩固知识。

(三)以互联网知识服务缓解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

广西虽然是多民族和谐和睦的大家庭,但是也客观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其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广泛地体现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山区与平原之间、不同族群之间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减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过去几十年,广西的经济、教育事业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广西教育事业在学校教育技术硬件、软件方面的投入,为进一步缓解广西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桂师云”平台作为覆盖广大区域、有能力服务广大中小学师生群体的在线平台,力求通过自身的知识服务来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状况,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面向教师群体的服务方面,针对教师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局面,“桂师云”平台通过互联网知识服务,让乡村教师也有条件获得丰富优质的课程辅助资源,以及提升自我的学习资源。在面向学生群体的服务方面,“桂师云”平台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实现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各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桂师云”平台努力为乡镇教学点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课资源,以低成本助力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开放、共享。例如,物理、化学实验不仅对设备有较高要求,还对实验的安全设施和实验场景有较高要求。这对大部分城市学校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乡村学校来说则有很大难度,限于经费、人员素质等原因,乡村学校往往难以开展符合要求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桂师云”平台开发了实验微课,将“数字”形式的物理、化学实验搬上平台,让缺少线下条件的学校学生能够直观、身临其境地体验物理、化学实验场景,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化学原理,还能避免现场实验可能发生的意外,因而其广受各乡村学校欢迎。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西大多中小学推迟了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基于此,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对此,“桂师云”平台充分发挥资源和服务灵活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帮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在学校因防疫要求尚未开放期间,及时提供在线电子版教材及其他资源,助力学校开展在线课堂。第二,“桂师云”平台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及时向中小学师生传播防疫知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的教育学习造成较大的冲击的局面,“桂师云”平台的线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总之,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教育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桂师云”平台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知识服务优势,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服务国家“双减”政策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济洲,黄书光.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8-23,132.

[2]李霞,樊治平,冯博.知识服务的概念、特征与模式[J].情报科学,2007(10):1584-1587.

[3]廖宏建,张倩苇.“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的转移逻辑与价值选择: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8(05):5-11.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范文3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正迅猛发展。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国际化建设案例,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探索国际化建设中高职英语教学的新定位和应对策略、措施,提出一套有关英语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和教学改革方案,为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高职学生做好准备。

关键词 :高职教育;英语课程;国际化;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99-03

教育国际化背景分析和概述

随着教育国际化在欧盟国家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同时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因此,“国际化”应该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决定高校投入与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规划》提出,要通过一些工程,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支持高校建设一批外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和特色专业,提高双语教学课比例”。“实施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计划,在我省高校建成20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品牌专业和60门用外语授课的特色课程”。

纵观美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实践,他们特别重视和体现“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师资”和“国际化的学生”。并把“国际化的课程”作为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核心。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国际化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可见,国际化课程主要是通过英语这种世界通用语传授专业知识,使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因此,浙江省的高职院校要完成向国际方向的转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重新定位,高职院校负责英语教学的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进所在院校的国际化建设,为培养国际化的高职人才做准备。

高职英语教学的新定位和应对策略

虽然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国际化建设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与欧美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国际化建设方面还非常滞后。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对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的研究,对当代日本的教育国际化进行的研究,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英语和大学教师进行的研究,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研究生英语教育进行的研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的研究,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双语教学进行的研究等等。

基于以上研究和课题组成员对杭州地区、西安地区、天津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在“国际化的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方面进行的摸底调查,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高职教育和英语教学需重新定位,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在定位上,高职教育与本科院校为国内外学生提供服务不同,还是以为国内学生服务为主,培养其具备国际化的技能(外语技能+职业技能),为其今后进一步深造或到国外学习(即终身学习)做准备。高职英语教学应从原来以英语等级考试为导向的通识类英语教学(EGP)转到以国际化课程为主的特殊用途英语教学(ESP)的定位上,为高职学生接受以英语和汉语为共同语言载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即国际化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应对策略上,高职院校应秉承“教学体系双语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对象区别化,评估体系立体化”的理念进行教育国际化的建设。

教学体系双语化,是指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国际化的建设时应通盘考虑,确立整个学校的教学思路,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英语师资和专业课师资资源,做到优势资源互享、互补,切忌只改革英语教学或专业课教学。要整合现有的各自独立的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师资力量,构建一个新的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学科技能的双语教学体系。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应采取汉语和英语并用的双语授课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指承担国际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国际化的技能,即在精通一门外语的同时,又深谙另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高职院校目前的师资情况和近几年的人员录用情况来看,不同于本科院校以吸引优秀的海外人才为主的途径,高职院校在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时,更多地依靠以下几个途径: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课知识和技能培训;对现有的专业课教师进行英语语言技能培训;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机会,由外方提供师资对本国学生进行教学。

教学对象区别化,是指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科类别和年级有区别地进行双语教学,可采取分级教学、先试点再推行的方法。双语教学的试点课程可以是某一门课程,也可以是某一门课程中的某一个章节,还可以是某一次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在众多的学科当中,应优先选择涉外学科,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酒店管理、旅游英语、电子商务等。

评估体系立体化,是指高职院校应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评估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教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升评估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评估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评估内容应包括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方面的内容。过程性评估应包括每次授课结束时以教学(学生)日志形式进行的评估;每周一次以研讨会形式进行的小组评估;课程前期、中期和后期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估和不定期的以个人访谈形式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估。

国际化的高职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案

基于国内外院校在国际化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要完成向国际化课程的转变,应将英语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将为期三个学期的英语教学拓展到四个学期的双语教学(具体方案如表1所示)。第一个学期的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第二个学期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场素质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英语职场交际技能。第三个学期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通晓相关专业学科的基础词汇、句型,能理解简短的专业学科方面的篇章,能用英语就学科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第四个学期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技能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以下将以笔者所在院校目前开设的英语课程为例,对照改革后的英语课程详细说明教改方案。

目前,笔者所在院校开设在第一个学期的“高职高专英语1”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技能,与学生所学的学科和今后的职业不相关,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生源(普高/三校)的区别,选取全英文或英汉双语教材,教师的授课语言为英语和汉语。根据国际化建设方案,改革后的课程1(简称“新课程1”)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场素质和知识,提高英语交际技能为目标,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全英文的,教师在授课时应以英语为主,必要时用汉语辅助。

开设在第二学期的“高职高专英语2”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高专英语1”类似,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技能,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改革后的课程2(简称“新课程2”)与学生所学学科的内容相关,针对不同专业、行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材。各专业、行业学生通过学习此课程,具备基本的职场素质和知识,英语职场交际技能得到提高。

开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的是“专业英语”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不同的专业英语教材。“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通常由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课教师担任。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翻译教学法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能读懂简单的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能撰写简单的英语产品说明书。教师的授课语言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改革后的课程3(简称“新课程3”)的教学将由接受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具备“双师”素质的英语教师担任。提供全英文的教材给学生,旨在培养学生通晓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和专业技能,掌握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根据改革方案,开设在第四学期的“新课程4”课程由接受过英语语言技能培训的专业课教师或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课教师担任。提供给学生的教材是全英文的,内容涉及本学科较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留学做好准备,成为具备国际化技能的高职人才。

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举措。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要顺应此潮流。但是,与本科院校相对雄厚的师资力量相比,高职院校在完成国际化建设任务时面对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高职院校的领导一定要在摸清本校师资力量和专业美誉度的基础上理性地进行国际化建设,且不可急躁地搞“一刀切”,盲目追求国际化建设的速度,不追求实际效果,从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协调好本校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关系,不能因为国际化建设进程中英语课程比例的提高而导致其他专业课课程大幅减少,从而挫伤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要制定一套既能调动英语教师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其他专业课教师积极性的方案,从而实现双赢,最终实现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69-77.

[2]杜小平.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24):96-97.

[3]段玮玮.德、澳职业教育国际化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71-172.

[4]冯时珍.论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J].学术问题研究,2011(1):81-87.

[5]洪云.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36-138.

[6]姜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5):51-52.

[7]刘东风.稳妥推进双语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2-45.

[8]刘焰余,邓春梅.对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冷”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101-102.

[9]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7-146.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范文4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49

据教育部2013年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1]尽管中职生就业率高,但与社会的低认可率还有很大的反差。究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进而引起社会群体对中职生的整体劳动素质认可度不高的现象。相反,德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因劳动素质相对较高而备受企业的青睐和社会的欢迎。追根溯源,可以归因于:首先,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是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其次,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不仅是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而且还是减少德国青少年失业率的有效保障。因此,引入和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历史文化透视、社会背景分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根植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之中。基于此,探究“双元制”培养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因子,应分别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入手。

11历史文化透视

纵观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在探索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德国继承和发展了“日耳曼民族”传统的“重实用、崇平等、尚合作”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并将传统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为“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随之,在“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培养模式便应运而生。

12社会背景分析

从社会背景看,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存在着内隐的社会分层现象,即德国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社会阶层:“上层、中层、劳动阶层、下层。”[2]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德国各社会阶层间的内隐差距正实现从逐步缩小到最终消失的转变。这种转变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德国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层级意识被逐步淡化,并最终被遗忘。另一方面,各阶层成员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彼此的心理隔阂也被慢慢融化。

据研究资料表明,“就阶层属性而言,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德国人倾向于把自己归类为劳动阶层”。[3]据此,可知:德国各社会群体,表现出认可职业技能、支持职业培训的社会心理。无论是15岁的中学毕业生,还是企业的在职雇员,他们都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劳工市场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职业学校或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学习或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在此背景下,德国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仅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也为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2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雏形、兴起、发展

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德国“双元制”[4]培养模式,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是德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最早萌芽于中世纪的德国行会学徒制。中世纪时期,德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急需大批具有简单操作技能的手工工人。在此背景下,获得官方认可的手工业行会,采取“学徒制”的职业培训形式来大批量定制式地培养手工行业急需的手工工人。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指手工作坊中的具有丰富技能经验的手工师傅,对新手手工工人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品德教育的过程。具体地说,手工业行会不仅严格地限制手工业学徒名额,还将手工业者分为师傅、帮工和学徒三个阶第,也对“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作了明确规定。通常,手工业行会规定:“‘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一般为三至七年”。[5]期满后,学徒向手工业行会申请,升格为帮工,而帮工两年后则可申请升为师傅。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兴起于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随着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工业,德国的职业培训也逐渐地从传统的“学徒制”职业等级培训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慢慢地实现了向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的转变。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新兴的工厂雇主,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雇员进行职业培训,从而提升其雇员的劳动素质。一般而言,影响企业效益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训雇员的任务能力、一般能力、整合能力和关键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受到了手工业行会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和抵制行为,主要体现为其采取方式多样的措施破坏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例如,手工业行会,通过缩减“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和改善学徒的生活环境和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活动。尽管手工业行会百般地阻挠“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但最终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逐步承担了职业培训的使命,并获得了学徒结业考试的权力。20世纪30年代,德国颁布的《国家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作为企业培训的补充”[6],这既促使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承担职业培训的任务,也标志着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正式形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鼎盛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并延续至今。较以往相比,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与过程均有所改变。现阶段,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15~16岁的中学毕业生。中学毕业后,初中毕业生面临着分流的现象。其中,部分中学毕业生选择接受普通教育,其他部分中学毕业生则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从其职业培训过程来看,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毕业生,首先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向相应的企业提出要求培训的申请,经过企业考核后择优录取,最终企业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签订合同。根据企业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契约,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为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联系相应的职业学校,支付其相应的职业培训费用,并给予其适量的生活补贴。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他们的职业培训安排通常是“每周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五天到企业由培训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期满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既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也可以离开另找工作。

3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由于德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探究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时,必须斟酌、考量一个核心问题: “怎么借鉴。”要对 “怎么借鉴”的问题做出解答,须从理论层面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理论再解读。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指“私人办的企业与国家办的学校,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4],其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分别是“以育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培养模式的“双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在技能培训地点层面,中学毕业生或在职雇员每周“3~4”[4]天到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实践培训,每周“1~2”[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第二,在经费投入层面,企业承担职业技能学习和提升训练费用的“2/3”[4],职业学校则承担相应费用的“1/3”。[4]第三,在身份类属层面,申请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学毕业生和企业在职雇员,具有双重身份:职业学校学生和相关培训企业的学徒。第四,在培训内容层面,一方面,职业学校,侧重受训者职业基础理论的传授。另一方面,企业,则强调受训者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训练。第五,在受训教师层面,实训教师,主要指导受训者在企业教学车间和生产实习过程中提升操作技能。其中,大多数实训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娴熟的职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

“双元制”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是“教育部门主导,经济部门和劳动部门协同,地方和行会实施,科研机构支撑”。具体来说,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通过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法规等手段宏观调控“双元制”培养模式运行的相关问题。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联邦劳动与社会部,分别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各自的管理和组织职能。其中,联邦经济与技术部,主要负责制定和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职业教育条例》;联邦劳动与社会部,则主要通过设计和实施多种举措促进职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德国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对职业教育的咨询、职业教育运行的监督、职业教育资格的审核、职业教育考试的组织和实施等。德国科研机构,主要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大学研究所、地方研究所、其他研究机构、德国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等机构和组织。这些研究机构和组织,是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技术动力源泉。

总之,在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的认知中,“怎么借鉴”始终是研究者绕不开的且亟须解答的核心研究问题。“怎么借鉴”,指探究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实践的理论创新和改造问题。解决“怎么借鉴”问题的最好途径,是重新认知当前关于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本身的理论,并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进行理论创新和改造。

参考文献:

[1]中职生就业率超大学生[EB/OL].[2013-02-28].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02/28/content_1971277htm

[2]马长市德国“双元制”为何在我国难“生根”[J].职业技术教育,2013(8)

[3]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概念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目前,各高校竞争激烈,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出的人才适合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它可以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1]。

二、必要性

当前高校的培养模式大多数还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方案中理论环节占了很大的比例,培养出的人才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不明白自己学了这么多的理论将来具体能做什么。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将理论知识用来指导实践,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对大学生的了解中得知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的知识是渴望的,但是往往枯燥的理论知识削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一些新闻中也可以了解到,一些技校毕业的学生工资比一些本科生还要高,更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2]。

目前各地涌现出的很多大中专院校,改革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新的教育模式不断摸索,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方式。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采用多实践少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校企合作就是改革传统教育弊端的一条途径,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三、优势

高校具有优越的人才优势与设备优势。高校具有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各种先进的设备。在理论教学方面,高校具有雄厚的实力。在实践教学方面,高校具有先进的设备。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具有开发新产品的热情。如果能够结合高校的优势资源与企业对接,那么就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够使学生学有所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四、范例

下面为沈阳工程学院与×××公司共建实验室的协议书。

甲方:沈阳工程学院

乙方:×××公司

为使学校和企业双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顺应当前教育改革需要,校企双方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沈阳工程学院与沈阳帝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经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共建通信综合实验室,达成如下协议:

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甲方提供共建通信综合实验室所需的场地。

2)根据需要对乙方在职职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和外语等方面的技术培训;

3)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薪技术产业发展。

4)优先为乙方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推荐企业急需人才,配合乙方定向培养学生。

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乙方为甲方提供共建通信综合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包括传输设备、程控交换调度设备、软交换调度设备、综合配线架。

2)乙方对所提供的设备进行安装。

3)乙方为甲方进行设备的讲解培训。

4)优先接纳甲方毕业生就业。

5)为甲方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五、发展前景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迫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传统的教育方式必将改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企业的发展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校企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服务国际化;双语办公;合作办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与网络社会的兴起,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权威专家奈特(Knight)认为国际化是将“国际的维度”(Intemational Dimension) 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所谓“国际维度”主要是指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我国学者王庆石教授等人提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把大学的讲授,学习,研究,服务和管理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这样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可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内容不仅包括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 同样包括服务的国际化。目前我国的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研究颇多,如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双语教学,教学评估体系的国际化,而忽视了高等教育配套的服务国际化研究。当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诸多国内大学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受国外学者访问活动,与国外大学有交换生和互换教师等活动等,教学服务要跟得上形式的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就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学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双语办公成为有效沟通的基础,搭建了高校教学服务国际化的平台,是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基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推广高校教学服务人员的双语化办公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校教学双语办公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的双语办公不是狭隘地指凭经验和红头文件按照习惯性的工作和办事方法处理问题,将要表达的信息机械地翻译成外语,而是要持有诚心诚意地服务学校、服务中外师生的态度,在坚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把握工作原则和业务要求,充分地了解合作伙伴或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站在国际的维度上考虑问题,将一系列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缜密地分析,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交流是通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用英语进行准确的传递和反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双语办公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引进外语专业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负责学校的外事工作,为各种形式的中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桥梁作用,积极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交流事业的发展。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不断增长、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都离不开主办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组织、交流和筹划等工作,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双语办公。

然而从我国高校双语办公的现状来看,离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办公人员涉及外事方面的工作开展基本上是经验加政策导向式,双语办公主要是在凭经验和红头文件办事的基础上,不能站在国际的视野进行观察和思考,办事盲目缺乏灵活性;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学习,不能正确把握工作原则;办公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普遍较低。这些问题极可能使我国高校的服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被边缘化,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我国高校双语办公目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根本上认识到双语办公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很多高校办公人员没有真正的服务意识,办事时架子大、脸难看、态度差、不理性,遇到涉外工作时更不能真正地领会“外事无小事”的道理,不能从根上体会到双语办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遇到问题就采用回避的态度采取手段“绕道走”以减轻工作量或规避责任。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高校办公人员双语办公的动机和效率。

2.对学校涉外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了解。很多高校办公人员缺乏对学校涉外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无法把握工作原则,不是怕逃避责任对工作不敢作为,就是盲目蛮干,违背外事原则,出现工作失误,严重后果,双语办公无从开展。

3.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认识不够,缺乏国际的视野,服务跟不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很多高校办公人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了解不足,以为高校国际化仅仅涉及教学和科研方面,与自己的教学管理与服务性的工作并无多少关联,在处理涉外工作时,消极被动,遇到问题时,仅凭经验主观臆断,处理问题缺乏客观性和灵活性。不能解放思想,从国际的视野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解决。

4.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工作部门责任范围划分不清,外事工作制度不明。

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跟不上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不能及时为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等工作灵活地提供帮助,解决问题。90年代末,中外合作办学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得到蓬勃的发展,但僵硬落后的管理体制在朝阳产业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有的高校在学校外事部门和二级学院之间不能将责任范围划分清楚,往往出现职责的重复或真空的问题,遇到问题相互推诿,中外双方要解决的问题悬而不决,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效率和国际影响力。另外,很多高校外事工作制度不明确,办公人员在碰到问题时无所适从,双语办公就被搁浅,推行不利。

5.办公人员专业化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校办公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普遍较低。在与合作方进行交流时,办公人员往往用外语对中文惯用的表达方式进行生搬硬套,缺乏对合作方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了解,再加上外语能力较差,语言表达僵硬缺乏逻辑,难懂晦涩,沟通效率低,甚至产生分歧与误解,无从体现双语办公的作用效率。

二、对我国高校办公双语化的建议

1.增强高校办公的服务意识,认识双语办公的重要性

意识支配行为,办公的服务意识不强就缺乏改进工作的动力。高校办公人员的主体是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其工作的本质就是为学校和师生进行服务。高等学校要围绕国家教委提出的高校“三服务、两育人”的原则,并把“三服务”从高校后勤部门发扬光大,推广到校机关、二级学院等各个部门,增强全校办公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改进工作的动力,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和师生进行服务。

在涉及外事工作时,办公人员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更要把“三服务”的精神与外事工作的原则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国际化的发展、为中外师生进行服务。“外事无小事”,在涉及外事工作时,更要树立服务的超前意识、跟踪意识和全局意识,重视双语办公的作用。

2.积极组织高校办公人员学习外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基本工作原则和常用工作方法

让高校办公人员了解涉及外事工作时,不能凭经验拍脑门以避免工作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工作人员在做外事工作时把握好工作原则,清楚要避免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展工作等。不断总结常见的外事工作场合和事项,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教给办公人员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基于这些情况开展的双语办公才是安全可靠的,解决问题才能有理、有据、有节。

3.积极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扩大高效办公人员的视野,提高考虑问题的高度

要在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人员之间开展广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活动,让办公人员充分了解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才能真正打开视野和解放思想。只有通过充分地学习与交流,高校办公人员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涉及的外事工作不同于常规事务性工作;“中外不同、外外不同”,不能主观地凭经验和红头文件简单地处理问题,而要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从国际的视野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双语办公拥有“灵魂”,真正起到服务作用。

4.适时更新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外事工作制度

学校的管理体制的发展要跟得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学校要适时更新管理制度,能起到及时为中外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外籍教师和研究生等事物需求有效服务的作用。

从管理体制上将各部门的职范围划分明确,不重复,不遗漏,而且具体落实到对应部门的每个办公人员,切实实现合作办学等涉外工作有问题时能找到具体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及时解决问题。

明确高校外事工作制度,让办公人员在碰到涉外问题时办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这些基础之上,双语办公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5.倡导高校办公人员自主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定期组织办公人员的外语培训班并进行考核

提倡高校办公人员自主学习外语,语种以英语为主(如果工作内容涉及其他语种也可积极学习)。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在与外方合作伙伴进行沟通时,准确、流利的语言表达既能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使中外合作双方产生互动、达成共识,又能增添我国高校在涉外事务上的工作艺术性,有助于正面提高我国高校的影响力。学校倡导办公人员学习外语也能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外语的潮流。

除了倡导办公人员自主学习英语以外,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办公人员集中接受外语培训,并进行期终考核。很多高校定期为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通过期终考核结业,该活动的推行有助于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受益,也为学校的办学影响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建议把对高校教师的定期语言培训推广到教学管理服务人员中,使其在各种涉外工作中受益,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服务。

6.适时组织外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适时组织外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由于增添外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办公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7.搭建平台,鼓励办公人员与留学生结成语言伙伴,互相促进

充分利用学校的留学生资源,与留学生结成语言伙伴,促进语言能力的相互提高。

双语办公,为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等事物搭建了平台,以国际的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切实起到服务,有利于高校服务的国际化发展。有助于我国高校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做到与时俱进,力争上游。

参考文献:

[1]王庆石,刘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09(5)

[2]刘佳龙.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的探析.世界教育信息,2009(10)

[3]李伍荣.服务国际化.国外社会科学,2007(9)

[4]周争卉.浅谈21世纪我国教育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