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范例6篇

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

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范文1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效果

神经内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发性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后病情变化也比较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晕眩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对药物依从性较差。近年来,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1]。为了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为(49.4±1.4)岁。对照组有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46.7±0.8)岁。患者均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家庭背景、患病时间等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方药如下:红花20g,生地黄20g,桃仁20g,当归20g,赤芍15g,苦参15g,五倍子15g,川芎15g,地榆15g,血竭20g。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地增减药物,患者每天热敷1~2次,每次15min,连续使用10d(2个疗程)。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具体如下:根据患者情况口服0.3~0.6g阿司匹林肠溶片(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803),患者每4h服用1次,连续使用15d[2]。

1.3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t检验,P

2 结 果

实验组90%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对照组(75%),P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3 讨 论

神经内科疾病类型较多,常见的有:神经系统变性病、脑炎脑膜炎、帕金森病等,这种疾病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如呼吸衰竭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问题也引起了医学界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阿司匹林肠溶片是神经内科疾病中使用较多的一线药物,这种药物英文名称为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药物主要由阿司匹林等成分组成,使用这种药物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主要发挥以下作用:①镇痛作用。患者用药后药物能够直达病灶,并且通过人体中枢等神经发挥镇痛作用,药物能激活人体神经系统中羟色胺递质的合成及释放,有效地抑制人体信息传递;药物能够降低缓激肽释放酶活性,改善患者症状。②缓解患者病情。能够抑制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的活性,从而改善患者末梢血液循环,并且能够根据神经元的活动刺激患者产生知觉。③发挥药物免疫功能。相关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增加人体T细胞功能,增加人体免疫,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④神经修复。能保护神经元,恢复神经部位信息的传递功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修复受损神经细胞。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0%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对照组(75%),P

根据本人经验,为了提高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治愈率,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时应该正确用药。当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时,应该向医务人员咨询。由于药物能够降低人体血小板聚集,患者用药后容易产生出血现象;对于存在胃肠等出血患者,应该禁止使用这类药物。此外,对于即将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也不应该使用该药物。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吕剑.6种市售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体外溶出试验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0,10(5):296-297.

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 早期康复;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27-02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起病突然,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1]。脑卒中后患者常可伴发许多心理、情感问题,会产生抑郁或恶劣心境,同时还伴有认知障碍。据国外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的总体发病率高达40%-50%,病因及发生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但大多学者认为与神经内分泌、神经生物学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2]。本文针对此课题,对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确诊为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27例和21例,年龄在39-7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8.1±7.4)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29例和19例,年龄在41-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0.5±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采取降低颅内压和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等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时间在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的两天内。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如下:以物理疗法(PT)和作业疗法(OT)为主,结合认知康复、语言康复及心理康复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PT、OT各1次/日,45min/次,5次/周,有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者每日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和认知技能训练各1次,45min/次,5次/周。康复治疗疗程要三个月以上且康复治疗开始时间最迟不超过发病后一周。

1.3 评价方法 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这两方面对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结果进行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方法采用Bathel指数(BI)评分标准:100分独立,75-95分轻度依赖,50-70分中度依赖,25-45分重度依赖,0-20分完全依赖。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神经功能评定方法采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45分。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1.4 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记录数据,经EXCEL软件将数据录入、整理后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O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差异P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BI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后,治疗前后BI差异P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SS数据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后,治疗前后SSS数据差异P

3 讨 论

脑卒中后1个月是抑郁发病的高峰期,研究显示卒中后发生抑郁的患者中74.60%是在卒中后1个月内发病的。本文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两组治疗结果为两组患者治疗前BI和SSS的数据差异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后,治疗前后BI和SSS数据差异均P

参考文献

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范文3

神经创伤外科

神经创伤外科是“警民共建武警总医院-天坛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领导下的重要科室之一,该科主任由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佰运教授全职担任。开设病床50张,科室拥有经验丰富的医护队伍及专家队伍,主要开展包括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脊髓及其他神经外科疾病等的手术和治疗。借助于良好的就医环境、实力雄厚的ICU监护病房、完备的医疗设施,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使病人在这里能得到武警总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共同提供的一流的技术和服务。

神经肿瘤外科

神经肿瘤外科开设病床45张,现有天坛医院首席专家两人,主任医师两人,副主任医师一人,主治医师五人,住院医师五人,集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于一体,以颅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为主要特色。主要开展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等颅脑肿瘤切除手术及颅底重建手术。除此之外,还开展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介入和手术治疗;椎管内外肿瘤手术、脊髓肿瘤手术;神经功能性疾病如癫痫外科治疗、立体定向外科、脑室镜外科、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偏头疼等外科治疗。专科设备先进,配有德国ZEISS牌神经外科专用手术显微镜、法国DESSCTRON牌超声手术刀、蛇牌开颅系统和手术器械、日本脑科手术床及固定架、齐柏林牌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和脑室镜等,为神经肿瘤外科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为数千例患者实施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血管外科

武警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血管外科,由天坛医院著名的神经血管外科介入专家吴中学教授担任主任。神经血管外科专业主要针对脑与脊髓血管疾病,是在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介入神经放射学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前沿学科。神经血管外科学是神经外科学的分支,其治疗技术手段包括传统的开颅(椎管)手术及新兴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者的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安全,疗效好。

神经血管外科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疾病主要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等,治疗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现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五名,其中有博士和博士后三人,硕士三人。

该科室附设电生理室(肌、脑电图室、诱发电位)、神经-肌肉病理实验室、康复室等辅助科室。

在完成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的同时,针对北京地区脑血管病发病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性强的诊治方法,对于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三级预防有独到之处。康复治疗室配备两名康复师及多种先进康复器材及检查量表,可进行肢体、语言、认知功能的检测及康复治疗,为脑血管病后遗症、脊髓病、痴呆等患者带来了福音。

该科室创建的神经肌肉实验室,开展了肌肉与神经的组织学、免疫学病理检查,肌营养不良及线粒体肌病的基因检测等。在此基础上,对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症等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是国内领先的神经肌肉病诊疗中心。

脊髓空洞症科

脊髓空洞症科是武警总医院设立的、目前国内惟一的专门治疗脊髓空洞症及其相关疾病的专业科室。通过多年积极的临床积累和创新发展,脊髓空洞症科已形成了独特的诊疗和康复体系。对脊髓空洞症和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及其相关的多种颅颈脊髓病变,在基础研究、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诊断分析和非手术综合治疗以及术后随访、康复资讯指导等方面已经形成领先的专科治疗特色。

脊髓空洞症科2001年开设了国内首家脊髓空洞症专业网站(省略),为脊髓空洞症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资讯检索和诊疗咨询平台。2004年建立“脊髓空洞症临床资料数据库”,目前入库患者资料已近3000例。

2004 年以来创新设计实施1.5~3厘米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微创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约20~30毫升,具有切口小、损伤轻、愈合快、恢复好和费用少的特点。独创的枕大孔区整形修复微创技术和理念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施手术已逾千例。

神经干细胞移植科

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范文4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颅内肿瘤术后;针刺;扶突穴;膈神经

[中图分类号] R5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7-0124-03

呃逆俗称打嗝,是由于多种刺激引起膈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的膈肌和其他呼吸肌不自主的痉挛收缩而出现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生的短促特殊的声音[1]。是临床常见症状,部分患者能自愈,但频繁、长时间的呃逆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也是颅内肿瘤术后鼻饲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参考依据之一。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频繁发作,持续48 h以上,用常规治疗方法不能缓解者。以膈神经为主的运动神经支配膈肌的运动,是呃逆发生的神经反射通路中的主要传出神经。膈神经的异常冲动可以引起膈肌的收缩舒张异常,从而引起呃逆的发生[2]。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我们通过氟桂利嗪胶囊配合针刺扶突穴刺激膈神经治疗肿瘤术后顽固性呃逆,共收治84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第四六三医院及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和干部病房,本研究依据1∶1对照原则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42例为脑垂体瘤术后,30例为颅内胶质瘤术后,12例为听神经瘤术后。其中男39例,女45例,年龄19~58岁。发病时间为2~10 d。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以《中医内科学》[3]中呃逆为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呃逆诊断标准,且持续发作超过48 h,影响工作和休息。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肾、肝等严重原发疾病者;②过敏体质者;③高热、癫痫等严重意识障碍者。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国药准字H10930003,西安杨森制药厂)5 mg,每晚睡前口服一次2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共治疗2周。

针刺方法:患者仰卧位,双侧颈部扶突穴处常规消毒,视患者胖瘦取华佗牌针灸针40~50 mm×0.3 mm毫针,垂直刺入皮下后,针尖与颈椎方向垂直缓慢进针25~40 mm,待患者局部麻胀感或向同侧上肢放散后持续捻转1~2 min,双侧取穴,留针30 min。配穴取双内关、太冲,内关穴取40~50 mm×0.3 mm毫针,刺入皮下后,沿尺侧腕屈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间垂直进针25~40 mm,麻胀感向手心放散。太冲穴取25~40 mm毫针,刺入皮下后,斜向足心方向沿k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间进针,麻胀样针感向足心放散。各穴位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一次。每日治疗一次[4]。

1.5 疗效标准

治愈:呃逆消失,1周内无复发;好转:呃逆发作次数减少2/3;有效:呃逆发作次数减少1/3;无效:呃逆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5]。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计数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总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呃逆停止,其中治疗组经治疗后治愈39例,好转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治疗后治愈13例,好转8例,有效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2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经秩和检验,Z= -5.707,P

其中治疗组39例治愈患者大多在1周内治愈。其中3 d内治愈22例,占56.41%,3~5 d内治愈14例,占35.90%,6~7 d内治愈2例,占5.13%,第12天治愈1例。

2.2典型病例

杨某,男,44岁,1周前行垂体瘤切除手术,术后开始呃逆,昼轻夜重,无法入睡,口服氟桂利嗪片无缓解,求治于针灸。查患者处于半睡眠状态,打嗝连声,声音洪亮,家属述夜间睡眠时呃声轻但不止,睡眠持续时间较短,醒来打嗝更甚。1周来未进食水。治疗:继续口服氟桂利嗪片,10 mg,睡前服用,针刺取穴:扶突穴、内关、太冲均双侧,扶突穴麻胀样针感向上肢内侧放散,留针10 min左右患者呃逆停止,持续10 min左右再发,扶突穴行针快速捻转,留针10 min后呃逆止未发,共留针30 min,第2天随诊家属述其一夜未发,停用氟桂利嗪片,停止针刺治疗。观察7 d未发作而愈。

3 讨论

现代研究认为呃逆存在反射弧,由传入部分、反射中枢、传出部分组成。其中传入部分由膈神经、迷走神经和胸6~胸12发出的交感神经组成,其传出部分由膈神经、肋间神经、前斜角肌及迷走神经的喉返部分[6]。呃逆的中枢部位尚不明确,各位学者众说纷纭[7]。颅内肿瘤手术后出现的呃逆多持续数天不缓解,呈顽固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多因素刺激了迷走神经、膈神经或植物神经的神经中枢,使其兴奋抑制失调,当异常兴奋占据优势时,即可发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多靠鼻饲管营养,其胃排空速度减慢,消化功能减退,是呃逆的高发人群。神经科认为顽固性呃逆是神经源性溃疡出血的前奏[8],频繁的呃逆干扰了人体正常的呼吸节律,使血氧饱和度下降,容易加重脑缺氧损害[9]。尤其颅内肿瘤手术后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继发性脑水肿[10]。术后常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进而增加脑供氧,频繁的呃逆影响大脑内氧的供应,容易加重脑乏氧,从而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对于能正常进食的术后患者,频繁的呃逆影响进食进水,也易加重酸碱平衡失调,造成离子紊乱,不利于术后机体恢复。另外,膈肌做为主要的呼吸肌,其反复痉挛易造成呼吸肌疲劳,而呼吸肌疲劳或无力是呼吸衰竭发病的重要环节,故反复发作不止的呃逆也威胁着颅脑手术后患者的生命安全。

顽固性呃逆发病机制复杂[11],治疗手段各异,主要包括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12,13]。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各有优势,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也有通过中西医疗法综合治疗的案例[14]。其中西药疗法应用种类繁多,以镇静剂、抗精神药、肌松药、胃动力药为主,但有或多或少的副反应。本研究所选用的常规西药方案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总有效率仅为64.29%,与国内多项研究结果相近[15]。应用中药治疗对于颅内手术后的患者给药又有诸多不便[16]。应用穴位刺激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7],但疗法的有效性值得探讨。应用神经阻滞法是现代医学常用的外治疗法,是现代医学较为公认的且疗效可靠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方法之一,但其操作要求高,且可能出现局部血肿、血胸、喉返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麻痹等并发症[18],诸多原因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通过穴位针刺来刺激神经是我院针灸科历年来的治疗思路之一,是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应用的具体体现。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针刺扶突穴刺激膈神经来治疗呃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为97.62%,说明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该疗法获得显著的疗效,而且治疗起效时间短,患者多在1周内治愈。该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安全高效,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等副作用。扶突穴为十二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其位于颈部正中线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其下有膈神经走行,通过针刺扶突穴来刺激膈神经,使其向下传至膈肌,使膈肌收缩舒张时间适度延长,使膈神经发出的异常冲动减少,从而干扰膈肌的收缩舒张规律,从而使呃逆消失。同时膈肌的舒缩规律的改变还可以反馈性地抑制膈神经异常冲动,从而抑制膈肌的痉挛,控制呃逆的产生[19,20]。该疗法治疗的关键是扶突穴的针刺方法,其下方为胸膜顶,其周围有颈动静脉通过,因而取穴方向和针刺深度尤为重要,以免发生针刺意外。

[参考文献]

[1] Kumar A,Dromerick AW. Intractable hiccups dur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J]. Arch Phys Med Rehabil,1998,79:697-699.

[2] Amirjamshidi A. Hiccup and neurosurgeons:A report of 4 rare dorsal medullary compressive patholog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Surg Neurol,2007,67(4):395-402.

[3] 周仲英. 中医内科学[M]. 第2版.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2.

[4] 廖威,葛书翰. 扶突穴治疗颅脑术后顽固性呃逆3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120.

[5] 朱丽凌,王卫星,郭小刚.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3):325-328.

[6] Eisen’cher A,Spiske J. Persistent hiccups (singultus) as the presenting symptom of medullary cavernoma[J]. Dtsch Arztebl lnt,2011,108(48):822-826.

[7] 金晓仙,高D. 顽固性呃逆研究进展. 河南中医[J]. 2014, 34(5):987-989.

[8] 滕国志,宋镭,李东群. 脑卒中鼻饲患者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43.

[9] 陶文强,周德生,胡华. 安脑平冲片治疗脑出血伴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2,44(3):1173-1174.

[10] 冯睿智,吕建琴,李宁. 脑瘤术后顽固性呃逆验案及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81-182.

[11] 曾金. 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及其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08,14(3):365-367.

[12] 陈静雅,潘华山,冯毅,等. 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3,33(4):532-534.

[13] 浩育盈,李娟妮,杨琨. 中医治疗与护理在脑出血患者顽固性呃逆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537-1538.

[14] 徐晓卿,夏蕾,黄延芹. 中西医对肿瘤所致顽固性呃逆的认识和治疗[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56-158.

[15] 温塘芳,陈云飞,刘凤梅,等. 小剂量氟哌利多内关穴注射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5):16-17.

[16] 王莉,冯晶,赵晓宇,等. 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住院期间的集束化管理[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34(1):92-93.

[17] 魏涛. 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药物治疗现状[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4):46-48.

[18] 杨永智,张世龙. 膈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5例[J]. 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2):167.

[19] 冯海燕,刘云峰,王立峰. 肌电图定位膈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3):274-275.

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范文5

通讯作者:邢建荣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微创颅内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评价微创颅内清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9例用微创颅内清除术和82例用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微创颅内清除术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对后期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非优势半球脑出血; 保守治疗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的重要部分,其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性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重大影响,也是基层医院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发生于基底节区。目前对其预见性治疗手段较少,大部分通过控制血压来进行,发病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内科保守治疗等。笔者所在科室于2005年开始应用北京万特福公司YL-I颅内血肿穿刺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共治疗150余例患者,本研究选取其中非优势半球区基底节区脑出血69例,与82例内科保守患者治疗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均选取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其中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治疗组)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龄42~76岁,平均57岁;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41~82岁,平均53岁。治疗组意识障碍16例,意识清楚53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41分。对照组意识障碍21例,意识清楚61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41分。所有病例入院前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组中有12例破入脑室,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其中20~30 ml 15例,31~50 ml 47例,51~60 ml 7例;对照组中有13例破入脑室,其中20~30 ml 26例,31~50 ml 47例,51~60 ml 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脱水、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调控血压、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选用北京万特福公司YL-I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前CT定位,穿刺时间在16~48 h内,术后第1天、第3天复查头颅CT,在术后2~4 d内拔除穿刺针。所有病例无再出血,无继发颅内感染、脑脊液漏、伤口感染等。两组生存患者均随访1个月。

1.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采用CSS评分[1],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1个月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死亡率比较 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P

表1 两组死亡率比较(n)

2.2 两组最终生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第3天、第14天、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生存患者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急性期血肿和继发脑水肿导致的占位效应,致使其在急性期有很高的病死率,而恢复期由于血肿的压迫和血肿周围释放出大量的多种血管活性有害因子[2,3]对周围脑神经的损伤,致使其遗留有较高的致残率。

根据本研究结果,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的。原因在于微创清除手术能很快清除颅内血肿,减轻颅内水肿,从而降低脑疝发生率。

本研究选择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剔除了优势半球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首先是减少了因优势半球语言障碍对评分的影响。其次,肢体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基底节区出血是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主要部位,也更能体现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高。出现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1)手术可能参与了脑出血本身的应激反应,加重了原有的脑出血导致的神经休克,延长神经休克期。(2)虽然穿刺对神经的损伤较小,但仍有可能导致穿刺部位周围组织轻度水肿存在。(3)医师虽在术后给患者家属充分解释术后护理问题,但家属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可能会减少或减轻对患者的实施的护理措施。(4)侵袭性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但最终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治疗组患者在发病后14 d评分虽仍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发病后1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提示在发病后16~48 h内实施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对生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许多学者建议的超早期手术,因再出血率较高,风险较大,故未进行相关研究。临床上大多数进行超早期手术的患者往往为出血量大,需尽快解除血肿压迫的患者。笔者认为,对于较大量脑出血患者(基底节区出血量>50 ml),微创术有其局限性,不能完全解除颅内高压,应该求助于神经外科尽快实施去骨瓣减压术,以抢救生命。虽有文献[4]报道,传统外科手术病死率为40%~60%,术后生存也多为重残或植物状态。但传统的去骨瓣减压术目前仍是治疗大量脑出血,抢救生命的主要手段,除非患者一般情况不能耐受该手术方式。而对于出血量在30~50 ml的中等量出血,可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既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又可避免行去骨瓣减压术带来的风险。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患者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现阶段仍需依靠后续的康复治疗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吴文斌.脑出血病理生理和机能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9,7(6):151.

[3] 杨晔,杨玉仓,吴仲民. 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8):2888-2889.

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神经内科疾病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套常规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治疗效果有时还会不尽如人意。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药物不断出现,给我们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上述神经内科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50~79岁,平均(63.2±4.9)岁,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大面积脑梗死22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0~78岁,平均(62.8±4.7)岁,脑出血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大面积脑梗死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诊断标准 以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所选病例均表现为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语言不清、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直至昏迷等神经性疾病特征,并通过脑CT加以确诊。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降压、保心、保护胃黏膜、预防消化道出血等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予以β-七叶皂苷钠10~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点,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7~14天。随时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进行用药前后的肝、肾功能检测及血尿常规检查。

1.4 临床疗效判定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0级病残;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1~3级病残;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I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接近,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分析。

3 讨论

类似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快使血肿消散、吸收,控制血压、降低颅压,消除水肿,抗感消炎,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临床常规使用的甘露醇脱水、降压效果有限,不仅作用时间短,而且会引起正常细胞脱水和损害肝肾功能,出现停药反跳现象,不利于患者恢复。β-七叶皂苷钠是一种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出的一种含酶键的三萜皂苷钠盐。由于β-七叶皂苷钠富含的酶键三萜皂苷既能促进血管壁增加前列腺素F2a(PGF2a)的分泌,抑制前列腺素E1的释放量和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控制细胞膜Na+、K+、ATP酶浓度。还能够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化合物,表现出类激素的抗炎作用。所以在应用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时,具有降低颅内压作用稳定持久、无肝肾功能损害、不会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无明显的反跳现象、无激素的副作用及禁忌证等优势。是抗感消炎、抗渗出活性、清除自由基、提高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减轻细胞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的理想药物。因此,我们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黎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58例临床观察《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7期

[2]向森莲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