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形式范例6篇

死亡教育的形式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1

关键词:死亡教育;原因;内容;意义;途径

生命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成千上万条生命在顷刻之间便会消失,留下的只有亲朋好友无尽的伤痛与悲哀。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在与自然的战争中成为胜利者。既然如此,人类所能做的一方面是应该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的紧急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面对生命和死亡的正确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珍惜生命的想法,但应该如何珍惜生命则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究其原因,和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关系。死亡教育,又称优死教育,是指“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简单地说,死亡教育就是在全社会普及死亡知识的过程。死亡教育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并由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了现代中国人的共识。死亡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需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死亡教育依托于死亡学这门新兴学科,而死亡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死亡教育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虽然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但根据国外死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我国死亡教育还处在开创时期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死亡教育还只适宜在基本的层面上展开。

死亡基本知识教育。死亡基本知识主要是指,死亡的概念、定义和死亡判断标准,死亡的原因与过程,死亡的不同方式及死亡方式的选择,人类死亡的机理,死亡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思想家对死亡问题的基本探讨,与死亡现象有关的人类活动等。死亡基本知识教育可以让人们初步认识和了解死亡,近距离接触死亡,形成对死亡的客观、一般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死亡不可怕的观点。

死亡与生命辩证关系教育。人们习惯于把死亡看成外在的、陌生的和对抗生命的东西,但这样的认识割裂了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死亡现象及其本质。正如德国现代神学家云格尔所说,“就人的生存而言,死不仅是全然陌生的,它同时是我们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生命与死亡是辩证统一的,有多少生命现象,就有多少死亡现象。我们成为人类生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必死的命运,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死辩证统一的观点,以生来看待死,以死来看待生,坦然面对生与死。

死亡心理教育。死亡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死亡态度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不同群体的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二是临终死亡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人类个体在临近死亡时心理的变化过程,帮助人们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三是家属居丧悲伤与辅导,帮助死者家属尽快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四是对“死后世界”的教育,使人们明白死后世界在物质转换上和在精神上存在的意义,消除人们因为死亡产生人生无意义的心理。

优死教育。死亡是属于生命的,优死与优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优死教育就是要求人们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死亡。优死教育一是帮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二是要人们优化人死后的仪式活动,尽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避免出现因个人的死亡而损害和降低其他家庭和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情况。优死教育要人们以良好的心态来关注死亡现象,正确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

死亡权利教育。生命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因此人对生命的处置权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的死亡权利是相对的。死亡权利的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人们不能随意行使死亡权利来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们死亡权利的行使恰恰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如在患严重疾病导致生命质量严重下降,而根据现有医疗条件又无治愈可能的病人,行使死亡权利是维护生命尊严的有效方法;行刑者处置死刑犯人,也是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有效保护。

死亡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生命。死亡教育“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死亡教育不仅仅在于要人们认识到死亡对每个人类生命的真实性、客观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还要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和现在。死亡教育对于健康的生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临终者来说,死亡教育仅具有“死”方面的意义,而已经无助于他们的“生”;只有对于生者,死亡教育才具有“死”与“生”的双重意义。

死亡教育促成人们对死亡本质的正确认识。死亡是什么,这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关于死亡本质的难题。原始死亡观把死亡归结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自然死亡观把人的死亡等同于其他事物的消亡;宗教死亡观和唯心主义死亡观则否定死亡的终极性,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转换的中间环节。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回答死亡本质问题上,虽然肯定了死亡的客观必然性和物质消亡性,但由于他们不能科学地、合理地把握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因此也没有正确地回答死亡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精神、社会与的人辩证关系角度出发,主张通过死亡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死亡的本质,提出了死亡本质社会性的基本观点,为我们认识死亡的本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死亡首先是一种物质现象,但其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性,而是社会性。死亡的物质性只是它的表象,社会性才是它最深层的本质。死亡教育使人们正确把握死亡的社会本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和死亡现象,从而把死亡理解为一个社会性的事件。

死亡教育是使人们完整理解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人来说,生命只有一个。因此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个体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有唯一的生命,这唯一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在这一点上,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多只有量的差异。但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是却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一旦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高质量的生命,应该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多而大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为正;反过来,低质量的生命是个人索取大于个人的社会贡献,其社

会价值为负。死亡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死亡教育还要使人们明白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确定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的标准和工具。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凸显生命存在的意义,也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死亡现象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死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死亡观是人们正确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人们才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也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有限生命的价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死亡教育有助于消除和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常见、最深刻的恐惧之一。人类为什么恐惧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死亡。当我们不了解死亡的时候,它就是悬挂在人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使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而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认识和把握了死亡的本质后,人们就可以想办法去超越它,否定它,甚至坦然地接受它。死亡不应该是一个人们恐惧的对象,它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明白了生命和死亡的包含关系,人类也就最终会像对待生命那样来对待死亡。

死亡教育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每个生命的普遍教育。死亡教育应该成为人生的全景式的教育,因为人在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机会面对自己的死亡,但却在人生的所有阶段都要面对无数他人在不同时期的死亡,并且我们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死亡。因此死亡教育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它是一种准备,可以避免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死亡教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的针对性,这也就决定了死亡教育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具有多样化的途径与方法。

死亡课程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将死亡教育列入教学课程。死亡课程教育应该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在中小学,我们可以开展生命基本知识和死亡基础知识的常识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热爱、珍惜生命的生命观和死亡客观性、必然性的死亡观;在大中专院校,我们既可以开设死亡学、死亡哲学和死亡社会学等专门课程,让大中专学生系统地接受死亡教育,也可以把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中,让大中专学生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死亡机构教育。机构教育是死亡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其对象是广大社会成员。机构教育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建立的死亡教育的管理和宣传机构,并由国家提供资金、人员、物资等开展规范性的死亡教育活动;另一种是非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一般由民间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组成,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社会的捐赠。根据教育对象和紧密程度又可分为四类:一类是针对健康者的死亡教育组织,比如日本的“生与死思考协会”;第二类是针对临终者的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临终关怀机构;第三类是针对临终者的非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民间组织的抗癌组织等;第四类是可以设立死亡教育方面的咨询机构,建立死亡教育电话专线,聘请死亡教育专家提供死亡教育方面的服务。

死亡舆论教育。舆论教育是现代社会死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死亡教育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借助于舆论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死亡教育的舆论阵地。报纸、杂志要约稿或积极刊发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文章,出版社要积极出版死亡教育方面的专著,广播电视也应该制作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专题节目,其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现代人接受“死亡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并同时认识到死亡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真正使死亡教育成为现代人受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2

早期的死亡教育类课程

早在1990年,武汉大学教师段智德在哲学系开设选修课“死亡哲学”,以时间为轴介绍了古往今来中外哲学家对于死亡的探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两个方面——生与死,使学生建构起现代健康合理的生死观念,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1991年8月,段智德教授所著《死亡哲学》一书出版,“死亡哲学”一词第一次进入国人的视野。

1994年,郑晓江教授开始在南昌大学首开“中国死亡智慧”的选修课;1997年,又开设“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时,使学生了解生死哲学的意义,把握建构合理人生观与人生模式的途径与方法,学会超越死亡的智慧,提高生活品质与人生品质。2006年,郑晓江教授以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为基地,组建了徐春林、曾勇、马九福、朱清华、罗永梅等若干位老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开设了“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课程分为“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学会养生”五大板块。该课程很快就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成为江西师范大学的特色课程。此后他陆续出版了《穿透人生》《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之源》《拷问人生》《中国死亡智慧》《祸福之门》《生死智慧》《善死与善终》《超越死亡》《生命终点的学问》《中国生命学》《生死学》等多部有关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著作。

医学院校大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也开始注重死亡教育的开展。死亡教育可以使医学生真正地思考生命与死亡,在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特别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比如,广州医学院(2013年1月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开展了死亡观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形式,或作为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的一个讲授内容开展教育;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学生死亡观教育基地,让学生定期到临终关怀医院参加社会实践,直接面对患者的死亡,参与对临终患者的医疗、护理,学习临终关怀技术;广东药学院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邹宇华教授主编的《死亡教育》一书作为教材。此外,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生死学课程,让学生写遗书、撰墓志铭,并到殡仪馆直面死亡。

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

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生命教育研究”的选修课,该课程通过分享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生命感悟和人生困惑,以及交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同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以145名大学二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学生为对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心理危机的识别、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等。授课教师以生动、感性的事例,启发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深刻思考。

2008年春,浙江传媒学院成立“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并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生命学与生命教育”;2009年,该课程进一步开设为下沙高教园区校际公选课,来自于大学城的14所高校学生选修了本门课程;2010年9月,融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于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成长”正式开课,由5位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同时开设5个教学班;2011年开设“生命哲学与生命智慧”课程。几年来,不仅创建了“华夏生命教育网”,并主编了《生命教育》电子期刊,还指导学生编印了《生命》报,而且陆续出版了《生命教育引论》《大学生命教育论》《从心到灵的生命守护》等“生命学与生命教育丛书”多本,形成了以何仁富教授为首的生命教育教学团队。

2008年秋季,云南省教育厅开始在全省各级学校推进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并编写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套教材。“三生”是指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能力和价值观。

此后,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如天津师范大学开设的《生命教育》公选课;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选修课;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公共选修课;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选修课;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探索开发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生命教育》。此外,在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的影响下,他的一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纷纷在任教的院校开设了生命教育选修课,如黄瑜在广东商学院开设“生死学与生命教育”全校公选课,黄德锋在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校公选课,陈金香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人文素质选修课,黄艳红在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开设生命教育讲座和选修课。

开学“第一课”感悟生命价值

2008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福建师范大学将生命教育列入了第一个月的重点教育内容。学校专门为学生们举办了大型生命教育图片展,不仅包含了如何在地震、火灾、台风、洪水中进行自救,还增加了如何应对生命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和创伤等内容;学校还聘请了专家给全体新生开展“生命历程”“生命与价值”“生命与责任”等专题讲座;同时,学校里每一个班级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此外,学校还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节课”,体会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

2009年9月,湖北经济学院在13个院系的667名军训新生开展了为期8天的野外生存训练,内容包括野外生存知识讲座、露营实践如搭帐篷、宿营等。这是该学院首次对在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重大突发事故及自然灾害条件下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存技能。同期,学校开设了游泳选修课,报名学生可在上课时间游泳,不需缴纳费用,作为一项学生要掌握的自救技能;学校还与武汉东湖高新消防大队联合进行消防演习,学生学习遇到火灾火险时的逃生自救、扑救火灾的方法、逃离火灾现场的途径等,为新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安全教育课。

2013年秋,天津大学把“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纳入4000余名本科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开学后第一、二周开展8个课时的生命教育教学,使生命教育课成为每名本科新生的“必修课”。这一课程改革,通过在思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特征入手,深入体会人本质的社会属性,进而珍爱生命,乐观生活。

其它形式的生命教育课

当前,许多高校采取了讲座类生命教育课程,邀请知名专家和成功人士到校为大学生做相关生命教育的专题报告。如武汉大学组织以“如何善待和开发生命”为代表的生命教育系列讲座;廊坊师范学院为大一学生举办“大学生生命教育”讲座;深圳大学组织承办以《生命的跨越》为代表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等,都吸引了许多学生参与,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生命的意义、本质,更加珍爱生命,更加热爱生活。在生命教育中,还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实践类生命教育课程,如组织大学生去医院参观,感悟生存与死亡;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义务献血”“爱心捐赠”等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奉献感受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组织“关注心灵,关爱生命”“面对死亡”“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团体辅导,利用情景创设与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生命教育。

当然,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原有课程渗透生命教育是当下更多学校的选择。比如,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在承担了201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后,组织编撰了《生命与使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并在开设的“大学生心理训练”“心理咨询”选修课中,对大学生遇到失恋、求生、死亡、困惑等几个场景做相应的训练和辅导。

由于生命教育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广泛,许多高校在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保教育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生命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如中国计量学院从2003年起开始了新型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包括以火灾逃生为代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和“自救自护实验室”模拟平台演练,学院还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之中。

链接

美、英、日生命教育课

美国的生命教育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通过对死亡的揭示来教育人们珍爱生命。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不仅只是训练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还应该让他们了解生命的意义,体悟生命的价值;于是在美国加州创建柯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美国的生命教育主要涉及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的教育和情绪教育等内容,目标是促进学生在身、心、灵以及精神各层面逐步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3

这种类似临终关怀服务的体验,实际上是美国“死亡教育”课程的一种,在许多美国的中小学校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大人们希望借此让孩子们能正确的毫无阴影的看待死亡。

面对死亡更快乐

死亡教育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赫蒙・费弗尔在1959年发表了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1963年罗伯特・富尔顿在美国明尼苏达洲大学首次开设了美国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其后它的影响不断扩大,受到了各级学校、社会及有关专业领域的接受和重视,现在,“死亡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已在全美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普遍实施。

美国人认为,孩子一般从四五岁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如果得不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教导,无法获知真相,极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受到夸大事实、扭曲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所以对幼儿来说,死亡教育的意义非常深远。

美国人希望以温和浅显、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做出关于“死亡”的解释,并把这种“死亡教育”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去世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一个名叫戴尼尔的普通美国老师发现全班同学集体喂养的小狗“球球”死了之后,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于是这位老师立刻计划开展一堂与家长协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课,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她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短信说明情况,并告诉家长们:球球的死令孩子们很悲伤,这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邀请孩子们参加一个讨论会。大家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球球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球球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它的思念。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球球,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戴尼尔老师通过“死”传播了爱,把两个极端现象统一为健康的人生态度。

正如美国肯塔基大学心理学家德沃尔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鲍梅斯特在2013年11月号的《心理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报告提出的,当人们想到死亡或不得不面对生死抉择时,往往变得快乐。

两种路径殊途同归

但是死亡教育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该用怎样的教材、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如同学校里性教育、艾滋病教育、消费者教育一样,在美国各地学校里,一直争论不休。

目前美国各个中小学校的死亡教育,课程和教学方式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差异。有的中小学校根据当地情况及风俗特色,开设了具有独立科目的死亡教育“特色课”,如预防自杀课、死亡问题心理课等。但更多学校,则不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科目,而是纷纷将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健康课、社会课、文学课、科学课、生物课等科目中,也形成了一定的课程特色。

蒙大拿的儿童心理学家阿斯莫老师选择在文学阅读课上,给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伯里斯的海盗,他和他的海盗伙伴们身体强壮、贪婪大胆。突然有一天,他们养的一只鹦鹉死了,伯里斯和所有的海盗都哭了。

阿斯莫问:“同学们,大家一直以为海盗是残酷,没有感情的,但为什么这个故事,却是以海盗同情鸟儿死亡作为结束?”然后阿斯莫与学生们一起热烈讨论海盗与死亡的联系、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等问题,原本冰冷的死亡话题,逐渐充满温情氛围,孩子们表现出对死亡的理解和体恤。阿斯莫认为,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向孩子们说明对于任何人“死亡都无法避免”和“生命都十分重要”的观念。

阿斯莫老师认为死亡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某本教材或者某种程式里,如何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直面死亡才算成功。

美国肯恩大学诺尔・玛鲍教授的办法比较毛骨悚然一些,但等待上课的学生名单已经排到3年以后了,这大概能说明他是成功了。

在一次实地考察中,玛鲍带着学生们去了一个验尸房,那里有三具的尸体等着他们,一个死于枪击,一个死于自杀,另一个则是溺水而亡。当验尸员开始解剖他们时,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忍受眼前的景象或者现场的气味,他们匆匆跑出去或者呕吐。

有时候玛鲍和他的学生们还会参观一个公墓、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与杀人犯见面)、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一座火葬场。他们的作业也与众不同:给他们去世的亲人写一封告别信或为自己写下悼词和遗嘱。虽然这样做很恐怖,但学完了玛鲍的死亡课程或者类似课程的学生学会了一项重要的技能:坦诚谈论死亡。

这基本代表着美国人对 “死亡教育”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同时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开拓生命的意义

当格林湾威斯康星大学的人类发展学教授伊莱娜・丘皮特在1984年首次提议开设死亡课程时,她的系主任问道:“谁会学那样一门课呀?”但这门课随即人满为患,学校被迫将报名人数限定为50人。

根据《死亡与临终手册》一书的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各地开设了600多门与死亡相关的课程。而今天,数以千计的这类课程可以从不同学科里找到――从健康学、哲学到医学。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死亡观教育 意义 策略

[作者简介]程守梅(1967-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郑有为(1988- ),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中西死亡观比较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710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71-02

终有一死的人渴望永生,渴望永生的人又终有一死。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是必须面对的人生驿站,死亡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永恒主题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规避与避讳,导致我国死亡观教育欲语还休,至今没有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开展。高校缺乏死亡观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破坏自然环境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通过死亡观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准确地把握死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认识死亡现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使大学生懂得死亡是一个自然事件,也是一个社会事件,从而透过生命现象,把握生命的本质,更加热爱生命、呵护生命,进一步提升生命的价值、丰富生命的意义、拓展生命的内涵。

一、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意义

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现象、本质、价值的根本性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对自身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的死亡观不能自发地形成,而是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是个体接受社会教化而形成的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死亡观教育是借助教学过程,增进受教育者对死亡的认识了解,减低对死亡的恐惧,并将这些知识用于生活中,解决因死亡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帮助学习者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使其拥有更有意义的生活和生命,教育目的在于消除人们因挫折、因不解、因失意、因恐惧死亡而带来的悲观、不安、无常和空虚,以鞭策自己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价值,实现更高的追求,不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可见,死亡观教育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事关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1.死亡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需要。由于缺乏系统的死亡观教育,许多大学生并不完全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样一回事,人为什么最终都会死,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不必要的死亡,怎样正确对待死亡,死亡后是否有未来世界等问题。死亡观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的疑惑而进行的“由死观生”的教育,是通过对生死关系以及死亡价值的认知,促进大学生形成清晰、明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幸福观、劳动观的过程。全面开展死亡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开展死亡观教育有利于破除迷信观念。死亡本来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受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就对死亡有忌讳的心理,加上宗教对人死后世界的可怕描述,使得死亡显得更加神秘和恐惧,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受害于封建迷信,影响了身心健康。国外良莠不齐的死亡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中国,一些宗教中宿命的观念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及时全面地开展死亡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抵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能力,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

开展死亡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现代社会使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的竞争性和变动性加剧,面临着就业、失业,恋爱、失恋,成家、买房等种种焦虑。高校教育过分关注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恐惧、自卑、虚荣、紧张等不良心理的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采取自杀、自我封闭等极端方式。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自杀是世界全人群第13位、14~44岁年龄段人群第4位的死亡原因;在中国,自杀是世界全人群第5位、15~34岁年龄段第1位的重要死亡原因。所以,引导大学生客观地分析成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体悟生命的真正价值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

开展死亡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规划人生。对于大学生来讲,死亡观教育具有“生死攸关”的双重意义。大学生有漫长的人生路要走,只有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才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将到哪里去,对生命过程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去理解和思考生命的社会内涵,充分把握和悦纳自我,进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死亡观教育将使大学生懂得生命的长度虽然不能改变,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却在于自己的把握,因此,要珍惜大学的有限时光,掌握丰富的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才干,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

2.死亡观教育是创建和谐社会、文明校园的需要。开展死亡观教育是遏止自杀和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因为无法面对各种挫折和难以处理好各种人际、群际关系而自暴自弃,甚至轻生的事情并不少见,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事情的发生有多种导火索,但从根本上讲都是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蔑视他人生命的表现,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此,要尽早在大学生中全面开展死亡观教育,使他们能以敬畏的态度对待死亡和生命,从而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懂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对有效遏止校园内的自杀和暴力事件是有积极作用的。

开展死亡观教育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们对自身越来越关注,对死亡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假冒伪劣现象,究其根本无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求取安全感的扭曲心理问题。大学校园内出现的自杀和暴力等违背生命意识的行为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生活秩序,给在校的大学生带来无比的震撼,引起整个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这些行为和党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相违背的,与高校“建立和谐校园”“以生为本”的工作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死亡观教育是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和谐文明社会的需要。

二、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死亡观教育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不应仅停留在学界理论研究阶段,而应积极推进死亡观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落实。死亡观教育是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拓展和深化,“把死亡观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人生观内容体系之中,为死亡教育找到学科归属,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构建死亡观教育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1.构建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死亡观教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死亡理论教育、死亡价值教育、生死关系教育。一是死亡理论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死亡;认识到人生死亡的必然性和客观性;认识到死亡并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屈辱、不义远比死亡更令人恐惧;学习人类思想史上的思想巨匠,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关于死亡的思想,使大学生对于死亡现象有正确的认识,破除迷信观念的不良影响,开启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之门,为死亡价值教育的开展做好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铺垫。二是死亡价值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死亡不仅是一个自然事件,也是一个社会事件。死亡不仅是现世生命的结束,也可以是此世生命的升华。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就是这个道理。积极倡导死亡的社会价值,是一位向死而生的战士,其政治散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就是以死亡为主题、超越死亡、超越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祭祀之作。尼采更是提出“超人之死”与“末人之死”的区别,超人具有异乎寻常顽强的生命意志和强烈的创造冲动,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接受人生、肯定人生,在有死的人生中创造出不朽的价值,这样的人必能轻松、欢乐地看待生命和死亡。“末人”就是“超人”的反面,这种人缺乏顽强的生命意志和强烈的创造冲动,没有勇气直面人生、直面死亡,终日浑浑噩噩,虽生犹死。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之死都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伦理意义。近代思想家蒙田说:“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乎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通过死亡价值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努力学习和工作,杜绝轻生自杀的念头,努力为这世界创造价值。三是生死关系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生死问题是人生的两级,生死是统一的;海德格尔说,我们时刻面临着死亡,死是悬临于我们头上的生命之剑,从本真的意义上说,人不过是“向死而生”的“此在”。生死在对立统一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避免死亡的必然性,但我们可以使自己死得更有意义。

对死亡观教育的研究,并不是单纯为了研究死亡,而是希望通过对死亡的研究,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领悟死亡的价值,由死观生,反思人生,从而激励人们热爱生命,积极创造有限生命的无限价值。

2.构建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大学生死亡观教育课程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进行死亡观教育,可以使用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比较教育法与典型教育法。第一,理论教育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有关各种死亡知识的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死亡观的教育,让他们认识死亡、思考死亡,体悟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第二,实践教育法,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各种有关死亡知识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实践教育法可以让大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观察现象、接触实物、观看图片、同人结交访谈等方式,受到感染,理解死亡和生命本质。第三,比较教育法,将两种不同的生命现象或生命过程的属性、特征进行比较,引出正确的结论,以提高大学生对死亡和生命认识水平。第四,典型教育法,通过典型的生命现象或生命过程进行示范,从而激起大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学习、对照、仿效典型,产生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面对生死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死亡观教育的前提是提高任课教师的死亡理论素养、转变高校传统的教育观念。此外,社会上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死亡观教育,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载体,打造良好的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环境。全面的社会教育、深入的学校教育和细致的家庭教育应紧密结合,共同提高死亡观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死亡现象和生命现象的基础上,从精神层面上超越死亡,真正做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注重保护自我生命;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的良好心态下,以自己的创造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玉琨.高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J].天中学刊,2009(6).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5

【关键词】家庭教育 死亡教育 内容目标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自杀现象,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意识到我们忽视了对青少年进行死亡本质和意义的教育,这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茫然。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关于进行“死亡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死亡教育仍未能够突出重围,获得认同。笔者认为,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死亡教育本身的特点,我们要让死亡教育能够真正在中国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依靠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和死亡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是指从人的各项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死亡教育是从英文的“death education”直译过来的。它是通过对人们进行与死亡相关问题的教育而促使人们深切省思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而不在“死”,即由“死”观“生”。

二、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1.从死亡教育的内容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层面主要指对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实践层面主要指对死亡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显然,死亡教育是针对目前人们死亡品质底下而提出来的,它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命质量,故实践层面的教育内容是死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和学校教育相比,一方面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时间、更广阔的场所将死亡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有关死亡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子女的死亡观。针对死亡教育的内容以实践层面为核心的特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在实践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2.从死亡教育的目标出发

死亡教育的目标是分层次的,其中最低层次是了解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论知识,最高层次是能够透过死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育能够很好地达到最低层次,在认知上了解死亡知识,但要进一步达到情感,行为和价值层面则离不开家庭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孩子过的快乐、幸福,而死亡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目标却是影响孩子过的快乐与否的直接原因。因此,死亡教育的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3.从死亡教育的实施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死亡教育的实施有两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强,即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二是持久性和终身性,即死亡教育应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而这两大特点又恰恰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1)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兴趣、习惯、气质、性格、能力上各有差异,家庭教育具有个别化的优势。一般来说,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2)家庭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死亡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这与死亡教育的终身性特点是一致的,因此家庭教育在死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育建议

由于死亡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开展死亡教育更是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下面仅从思想、能力和实践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1.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少有家长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与家长的认识恰恰相反,有资料显示青少年一方面渴望获得死亡知识,一方面又缺乏相应的死亡教育。张淑美也认为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已很成熟,达到力量精神和宗教的层次,但死亡态度以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居多,需要父母和师长的关怀与辅导。

2.在能力上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提高家长自身的“死亡品质”

我国目前青少年整体“死亡品质”低下除了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外,与家长本身的“死亡品质”不高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提倡家长除了在思想上要重视死亡教育外,在能力上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死亡品质”。

(1)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亦即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提高自己的“死亡品质”,家长可以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死亡知识的学习,同时,家长死亡品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2)通过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网络等多种渠道主动学习。现在很多学校和社区都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影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针对家长的死亡教育活动,家长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另外,网络也是家长们进行死亡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

(3)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让家庭成员相互学习。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家长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家长应该虚心向孩子学习。亲子之间通过双向互动,分享交流达到共同成长目标。

3.在实践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原则

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应具有几个很重要的特殊原则,即道德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自由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现一并依次分析如下。

(1)道德性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死亡教育就是一种道德教育。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由“死”观“生”,即通过启发受教育者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来让他们关注,热爱生命。这里的生命既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这就涉及到人的道德问题。据此,家庭里的死亡教育必须以提高孩子关爱生命的道德水平为基本原则。

(2)体验性原则。死亡教育的高级目标是达到情感层次。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就主要倾向说,情感教育是体验教育。所谓死亡教育的体验性,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认识上感受到死亡的意义,体味到生命的价值。

(3)自由性原则。死亡问题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在家庭中开展死亡教育时必须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即让他们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发泄情感,自由表达意志,以保证孩子获得健康的自由发展。

(4)审美性原则。即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的人生挫折中享受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淑芳.从家庭教育谈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科学,2005,3 .

[2]孟宪武.人类死亡学论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29.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00-01

笔者有幸于2010年6月份至2011年4月参加由广东省卫生厅委托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办的广东省专科护理培训课程班肿瘤专业学习10个月,并于香港玛丽医院实习,香港医院肿瘤病房里的纾缓护理服务,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及启迪。

对于癌症这一特殊群体的患者,在确诊的那一刻起,很多人就想到了死亡,但接下来的治疗和漫长的路程中,由于受传统的讳死文化影响,医护人员在临床照顾中很少主动去了解患者对死亡的需求,更没有真正落实死亡教育,使很多患者因得不到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在恐惧、担心、猜疑中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1]。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学,目的是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旨在减少各种因死亡而引起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 [2]。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他们安详、舒适、有尊严地离开人世,也帮助家属接受事实,顺利渡过哀伤期,是肿瘤科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

2010年8月份,朋友的父亲得了晚期肝癌,在全家因意外而伤心无助的时候,笔者运用纾缓护理的理念,为他们主持了一场家庭死亡教育会议,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病例资料

陈伯是朋友的父亲,73岁,因乏力消瘦,食欲不振于2010年8月17日入住我院介入科,诊断晚期肝癌伴腹水,中度黄疸,病情很不乐观。在治疗一周后,陈伯病情暂时相对稳定。期间笔者间断的跟陈伯家人电话联系,陈伯对自己非常乐观,但家人认为陈伯是对病情不清楚才会有这样的表现,非常担忧,焦虑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什么都不说。陈伯的家庭幸福,儿女孝顺,但周边支援较少,刚好遇笔者回家休息,于是在陈伯的病房给他们开了个家庭会议。

会议安排的当天晚上,陈伯情绪稳定,精神好。家庭成员包括:陈伯与妻子,2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媳妇和女婿7人。家人对笔者非常客气,对于笔者这段时间的帮助和关怀很感谢,这给接下来的沟通开了个好头。

首先,笔者就在香港医院学习看到的纾缓护士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纾缓护理服务到整个香港的善终服务给他们做了简单的介绍,期间陈伯也积极发言,对于香港能有善终的周全服务表示赞赏及羡慕,借此话题,笔者引入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将在香港医院看到类似的晚期癌症患者个案对临终时的处理讲述给他们听,从他人讲起,让大家更容易接受。笔者试着给开放式问题让大家思考,让在场的所有成员发表自己对死亡的看法,年轻人认为死亡是迟早的事,有准备,能舒服点走是最好的,陈伯妻子认为现在让她死,她都能接受。最后是陈伯,他说其实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病情的,只是家人不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女说,很感谢今晚有这样形式的聚会,让大家很坦诚的说出心里的想法。陈伯说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所以在这段时间,平时工作繁忙,很少能聚一起的儿女最近经常来看望他,他感到很满足了,至于死亡,就是不要太痛苦就好,没什么可怕的。陈伯终于说出了他的心理话。

整个过程非常的顺利,历时1.5小时,虽然很短暂,可以涉及的内容也很有限,但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引导,让家里人能在接下来的日子有个好的沟通及接受死亡,相互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在过后的日子里,陈伯提出家庭大合照,提出希望能去看看灵位,同时与家人平静地探讨为自己准备的丧礼等事宜。当然,陈伯最终安详的走了,从体检报告确诊癌症到去世,刚好40天。

2 启迪与探讨

上述个案中,因为时间关系,笔者运用一场特殊的家庭会议,在患者与家人中起到桥梁的帮助作用,虽然没能像香港医院那样有整个纾缓护理团队的参与,但仍能感受到患者及家人是非常需要我们的帮助。

2.1 死亡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死亡在生物学、心理学、宗教学及社会学等各有其含义和价值,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态度相应的具备主观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而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不同的家庭型态对人们的死亡态度都会有不同的影响。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发展过程中的改变、文化的背景、的导向、个人人格特质及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均会影响个人对死亡的态度[3]。

2.2 临终关怀需要死亡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老化、独身子女问题凸显,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开展已经是水到渠成,而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死亡教育问题更倍受关注。但我国由于受到东方传统文化及民族心理根深蒂固的影响,忌讳谈论和思考死亡,对死亡问题采取忌讳和回避的态度,这自然让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恐惧、神秘的心理。临终关怀需要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将与死亡相关的哲学、文学、伦理学等方面知识传授给临终患者及其家人,引导他们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心理[4]。

2.3 死亡教育模式的探讨:当前中国人对待死亡和濒死持否认和不接受态度者仍占多数,这其中也不乏临床医护工作者[5]。死亡的存在和实践,每天都在发生,如何帮助临终患者面对死亡,将有限的时间不再耗于与疾病对抗,而是在控制它带来的痛楚后,好好与家人,与自己,与生命和好,带着微笑离开世界。让有需要的人都得到及时的善终服务,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医护工作者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死亡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在西方国家,死亡教育已经开展了近30年,死亡和临终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不再认为死亡和濒死是需要回避的事情。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将死亡教育作为选修课程,进行死亡教育,充分理解死亡。如何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加大力度在教育机构、社会机构及医疗机构普及死亡教育及纾缓护理团队服务,让广大民众尤其是医护人员自身对死亡具备正确的认识,掌握对死亡的心理调适和处理技能,临终患者对死亡态度及心理阶段的评估知识,懂得如何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以及死亡过渡阶段护士应起的作用和如何帮助死亡患者家属减轻哀伤的知识和技能等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还需广大医护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钟小勤,李晓霞. 死亡教育对住院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9,24(5):28-30.

[2] 尧必文,蒋九愚,张有闻.死亡教育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3] 朱海玲,史宝欣. 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