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例6篇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1

1

、凡死亡病例均应在科内进行讨论,一般要求在患者死亡后一周内完成;特殊病例即时完成;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一周内完成。

2

、讨论应由科主任或医疗组组长主持,科室(或医疗组)全体医师(需要时请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人员及分管副院长参加。

3

、讨论中应由主管医师简明介绍病情、病史、治疗与抢救经过以及死亡原因(急诊死亡病例由当时负责抢救的值班医师介绍,参加抢救的其他医师予以补充),本组上级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可酌情补充并做详尽的分析论证。参加讨论人员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诊疗意见、死亡原因、抢救措施进行详尽分析,借鉴国内外对本病诊治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并在《死亡病例讨论登记本》中如实登记。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2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052-03

上消化道出血(UGH)是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患者较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达47.4%[1]。对于此类患者,精心的护理与正确的治疗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现就我院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治的108例ACVD并发UGH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探讨其临床护理要点。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8例ACVD并发UGH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33例,年龄45~88岁,平均62.4岁;脑出血49例,脑梗塞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手术治疗36例,其余保守治疗。

1.2消化道出血程度及病死率

轻度失血48例,死亡4例,中度失血39例,死亡7例;重度失血 21例,死亡12例;总病死率21.3%。其中脑出血死亡18例,脑梗死死亡2例,脑亡3例。

2护理

2.1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预测

(1)危重患者的缺氧是造成胃肠道黏膜破坏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2)大量激素长时间的应用可诱发或加重出血;(3)机械通气的正压妨碍了下腔静脉的回流、使下腔静脉淤血、门脉压升高、胃肠静脉充血,其结果有可能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4)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使出血机会增加。

2.2护理措施

2.2.1积极去除病因 积极去除应激因素、处理原发病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护士应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控制颅内压,防止感染,控制颅内出血,改善氧供,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急性心理反应,阻断恶性循环[2]]。

2.2.2 密切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直接了解颅内压和UGH情况。当意识障碍加深、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提示有UGH的可能。观察患者呕吐物、胃液颜色、大便性状及行大便隐血试验,确定有无UGH。如患者昏迷加重,血压及脉率改变,出现胃液呈暗红色或咖啡色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甚至呕血、柏油样便,则说明出现UGH。观察末梢循环及肢端体温低,尿量< 30ml/h并排除肾性及肾后性原因,即表示组织血流灌注不足或循环衰竭。出现以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继续加强观察。本组中有1例患者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入院时神志清楚,CT已确诊为内囊出血,入院后经用甘露醇等降颅压处理后病情改善不明显,患者开始出现烦躁不安,诉感头晕较前明显,心电监护显示血压正常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入院六小时患者一直未排尿,膀胱区叩诊阴性。护士考虑到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次发病急诊测血压高达180/95mmHg,,入院后没有进行特别降压处理,便建议医生予以大便隐血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大便隐血++++,血红蛋白95g/L,考虑并发消化道出血,经加强止血补液对症治疗后患者头晕不适症状得到改善,血压维持在150-170/80-90mmHg,脑出血病情也逐渐得到控制,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2.2.3 失血量的估计主要依据呕血及黑便的量、色泽和次数,以及脉搏、血压的变化来估计[3]。一般认为:1轻度失血< 500ml时,血压、脉搏、血红蛋白均正常,患者无症状或稍有头晕,不引起全身症状。每天出血量达到5ml以上时大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胃内存血达250ml左右时可呕血,出现黑便说明出血量在50-70ml/d以上;本组轻度失血48例,所占比例较大,经过严密的观察,其中44例都得到了及时处理,避免了出血量的进一步增加。2中度失血(800-1000ml)时则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达100次/min或增加20次/min,血红蛋白70-100g/L,出现眩晕、烦躁、尿少;3重度失血>1000 ml时可出现四肢发凉冷汗、少尿或无尿、神志恍惚等休克征象,收缩压低于80mmHg,脉搏在120次/ min以上。

2.2.4 合理安排局部止血药物的灌注时间 除全身应用止血药物外,局部止血药的使用也极为重要。根据局部止血药物的药理作用,护士应合理安排每种药物的灌注(口服)时机,以尽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院常用的口服局部止血药物主要有:去甲肾上腺素8-16 mg加入250-500冰生理盐水或凝血酶200u加冰生理盐水20 ml根据病情q2h、q4h口服等。如为清醒患者要嘱咐其立即服下药物,以免温度升高影响止血效果。如为放置胃管的患者,在灌注药物之前要先抽尽胃液,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及减缓血液的流动,每次灌注药物完后均将胃管夹住,1-2小时后放开引流,并注意观察引流胃液的颜色、性状以及量,每隔2-3小时重复口服或鼻饲止血药一次,并做好记录。本组有18例通过及时正确地局部止血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重度失血1例,中度失血2例,轻度失血15例。

2.2.5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胃内存血量达250ml左右时可呕血,在患者咳嗽及吞咽受抑时呕吐即可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增加病死率。故昏迷患者要取头侧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及时吸出呕吐物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本组中有3例并发呕血患者经过正确处理,无1例发生窒息,也未做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2.2.6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ACVD患者病程长、恢复慢、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中很大程度要依赖家属的协助、监督和评价,患者出院后,康复指导主要由其家属完成,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家属的康复技能知识宣教,正确的训练模式,避免或减少错误的调理、训练方法造成不可逆转的运动功能障碍[4]。ACVD并发UGH患者除了常规的运动功能康复指导外,饮食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而且要避免进食粗糙,坚硬不易消化的食品,以免再次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脑血管患者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就表明病情危重,其病死率很高。因此,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小心谨慎,细致入微,要预见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危害性,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以便及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从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卓名.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01,17(10):767.

[2] 苏红,鲜继淑.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38.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3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35—0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AME)可以导致小肠广泛缺血坏死,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的特点。本病相对少见,临床表现易与其它急腹症混淆,常常延误诊治。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逐渐积累该病诊治经验,但死亡率仍高达36%~89% [1-4] 。现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8 年收治的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17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52~79岁,平均 66.7±9.45 岁。17例均有房颤、心功能不全,其中风湿性心脏病9例,冠心病6 例。其它伴发病史有高血压12例,糖尿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脑梗2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17例均以突发剧烈腹痛起病,伴有呕吐12例,便血8例,腹膜刺激征阳性9例,血性腹水6例。其中10例腹膜刺激征阳性患者列为A组,7例腹膜刺激征阴性患者列为B组。A组患者行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CTA重建检查确诊 ,B组患者在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确诊。

1.2 治疗方法

1.2.1术后处理方法

病人全麻下行动脉切开取栓,术后转入外科监护室。予依诺肝素0.75mg/kg ih q12h抗凝。进食后予华法令抗凝,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调整华法令剂量使INR范围在2.0~3.0。予全胃肠外营养直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有血压低或休克表现者予升压药物即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心功能不全者予地高辛。肾功能不全及脓毒血症者接受血液滤过治疗。

1.2.2统计分析

本实验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 (SPSS Inc.,1989-2004)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血栓堵塞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肠坏死及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此病较少,病死率却极高,多数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减,短肠综合症,感染性休克等原因。本文17例患者,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58.8%。A组死亡8例,死亡率80.0%,B组死亡2例,死亡率28.6%(P

3.1 术后护理

17例术后均转入外科监护室。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A组10~35d,平均19.6±7.9d,B组2~25d,平均8.3±8.6d。A组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比B组长 (p

3.1.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两组病人多巴胺、去甲肾上素应用时间,A组3-26天,平均.8±7.2d15,B组0~18d,平均5.3±7.1d (p

术后常规连续监护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因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心脏,也可来源与主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且17例病人术前都有房颤,故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有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颤动波。观察患者有无心前区不适,心慌心悸、气促等心功能不全症状,发现异常要立刻通知医生。术后A组2例、B组1例因急性心梗、心衰死亡。

3.1.2抗凝药物的护理 术中及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病人易发生出血倾向及下肢栓塞的可能。应注意伤口敷料、静脉穿刺部位、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华法令剂量,使之保持在2.0-3.0。同时应观察足背动脉的波动,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感觉是否正常,防止下肢栓塞[5],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给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1.3 应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 术后机械通气时间,A组4~26d,平均15.9±6.6d,B组0~20d,平均6.3±8.0d。A组机械通气时间比B组长 (p

总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急,诊治有一定困难,病死率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明确诊断,做好术后护理是该病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观察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发现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护士应充分了解疾病的特点,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熟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加强病情观察及预见性的护理干预等是提高肠系膜上动脉综合证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澍,梁斌,粟光明等.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和治疗. 普外临床, 1977, 12:95~98.

[2] 栾景源,董国祥.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的诊治经验. 腹部外科, 2001, 14:77~79.

[3] 罗成华,肖西平,李荣等.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24例诊治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414~416.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4

一、妇幼保健工作

(一)儿保工作:

1、继续抓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为早期筛查出听力障碍的婴儿,早期听力评估,早期干预,有效降低残障儿童的发生率,我市制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案,对此项工作的开展作了具体布置,市妇幼保健院在2011年6月购置新生儿听力筛查仪,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听力筛查工作,截止2012年9月底共计筛查508例儿童。

2、继续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继续在亮源、大市、三都、小水、大义、黄市、市二人民医院、市三人民医院等18家单位开展,今年我们重点抓新筛标本质量,在原有技术培训基础上邀请标本质量较好的单位对部分标本重采率较高的单位进行了现场指导,保证了标本。2012年度全市共呈送新筛标本5066个。

3、切实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3月份保健科对全市托幼机构进行了摸底,为60所幼儿园5909名儿童进行体检,查出患病儿童1965人,患病率33.25%,对所有患病儿童均进行了登记,并给予了相应治疗处理。全年共办证会10002个,其中妇保院办证3000个,对颁证儿童都进行了发证后保健服务,得到了儿童家长的拥护和配合,使我市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

4、开展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2012年7月24日组织召开了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评审会议。评审了4例孕产妇死亡及4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评审结果是孕产妇为可避免死亡,4例新生儿均为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按照新生儿死亡新的规范和要求,2012年10月7日开展了二次新生儿死亡评审会议。分别评审了2例新生儿死亡,评审结果是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要切实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专家们建议其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医疗保健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其二是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其三是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广大目标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其四是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对有抢救成功希望的鼓励家长救治,减少死亡;

(二)妇保工作:

1、做好2012年增补叶酸发放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提高我市叶酸增补覆盖率,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状况,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根据各乡镇2012年年报孕妇数及叶酸发放使用情况详细分配了叶酸增补任务数,由卫生局统一进药,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药品发放工作,共计发放叶酸10050瓶(包括计生)。

2、启动产前筛查工作。根据衡卫生发{2012}12号文件精神,今年市卫生局今年四月份我市制定了《市2012年产前筛查方案》,对此项工作的开展作了具体布置。市妇幼保健院于7月份正式在我市启动产前筛查工作,截止9月底已筛查了11例孕产妇。

3、继续抓好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

以市人大牵头“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为契机,市人民政府分别下发了《关于成立市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市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大力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宣传动员工作,并以点带面,由卫生局垫资率先在夏塘、大市、新市开展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探索普查工作经验,同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局还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女职工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的通知》,妇保院保健科人员深入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全市共普查5000人,其中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3000人次。

(三)三网监测工作:

1、2012年是我市被列为部级三网监测点的第二年,重点加强了活产补漏工作,从市直医疗单位分娩名单,预防接种门诊,乡计生名册,出生医学办证名册四个环节中查漏补缺,每季度抽1/4乡中的1/4村上报补漏数。其中孕产妇死亡监测点35个(所有乡镇):今年共死亡孕产妇5例,死亡率34。70/10。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4个(余庆、遥田、公平、大义)共上报活产数191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9‰,其中7天内死亡率4.69‰,新生儿死亡率5.21‰,婴儿死亡率3.12‰。12个监测医院共住院分娩10063人,出生缺陷89人,出生缺陷发生率8.80‰,围产儿死亡98人,死亡率9.65‰,按要求保健科每季度抽取100%的乡镇、25%的村进行质量控制,未查出漏报。

2、为做好我市信息工作质量,根据市妇幼卫生业务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市2012年妇幼信息质量量化标准,明细了妇幼信息上报报表资料及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级信息工作及出生缺陷监测单位职责。按要求顺利完成了三网监测信息质控及上报工作(包括网络直报)。

(四)主要工作指标

2012年(31模式)全市活产数14408人,建卡率58.14%,产检率57.93%,早检率56.66%,产后访视率58.27%,系统管理率55.98%,住院分娩率96.84%,高危1687人,高危筛查率11.72%,高危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5例,死亡率34.7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173人,死亡率14.41‰,婴儿死亡122例,死亡率7.91‰;新生儿死亡83例,死亡率6.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9.4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6.47%。

二、临床医疗工作

(一)规范医院医疗行为、提高素质、确保医疗安全。

1、建立健全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必备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并形成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2、严格按照省医疗文书书写规定,严格、及时、系统、规范全体医护人员,全年做到了门诊、住院病历书写达100%,住院优秀病历达85%,合格病历15%,消除了不合格病历。

3、院领导每周一都进行业务查房,有关职能科室每天下病房,查医疗质量制度落实情况。活动开展以来,医疗质量明显提高。

4、医院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产房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活动的开展,广大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从病人的思维出发,提倡医患零距离接触,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同时不定期进行服务质量问卷调查,广泛了解病友及家属的要求和意见。

5、全体医护人员接受新生儿窒息复苏、成人徒手心肺复苏培训。

6、妇产科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平产1943人,剖宫产1062人,剖宫产率35%。

7、医疗纠纷不断增多,调处难度大。

(二)严格劳动纪律,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妇幼保健院良好形象。内抓素质、外树形象,从抓院领导行政值班入手,值班人员吃住在医院,负责查处迟到、早退、缺岗、仪表着装、病人投诉、医院环境、卫生状况、后勤服务、物质供应、日常事务处理工作;工作人员上阳光台,公布职务、职称、工作职责、业务特长、电话号码,接受群众监督,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穿工作服、佩戴工作牌、工作帽、工作表,护士全部配备护士鞋、护士帽,头戴网罩,做到整齐统一,缺一处罚。上半年查处全年共处罚职工69人次,每次处罚20—200元不等。有领导的身先士卒,严格的处罚措施,一视同仁的风格,医院有章可循,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医疗基础设施。

上半年,我院通过政府招标采购,购置微量元素仪、二氧化碳测量仪、小便分析仪、台式激光采血仪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使医院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医院医疗设备及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四)创学习型医院,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1、医院坚持每周星期五下午的业务学习日。

2、培养医院骨干,鼓励在职学习。先后组织医院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外出参加短期培训、学术交流60人次。

3、为提高中层干部人员管理能力与员工团队业绩的能力,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执行力、影响力。创建学习型医院,推进医院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院于4月26~27日举办了《如何当好医院中层领导》和5月3~4日举办《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医务人员》培训班。两次邀请上海卫一医院管理专家吴建峰教授来我院授课。除本院45位中层以上领导、14名员工外,邀请了市卫生局、市内几家医院、部分乡镇卫生院院长、各兄弟县市妇幼保健院的领导等共计110余人参加中层干部培训。全院所有员工参加员工培训。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及时检验培训效果,一是分别举行全体在家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考试和全体在家员工考试。41名中层干部和142名员工参加考试,成绩全部及格,中层干部平均71.7分;员工考试平均分为88.61分。二是各科室负责人分头落实此次培训班上学到的各种流程管理及各种品牌服务规范。

4、11月3-7日,举办“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学习周(三)活动,全院职工扎扎实实学习一周最新理念。

5、严格“三基”训练及技术操作训练。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考试,全部合格。

(五)加强医院整体紧急事件应对能力。

1、冰冻的考验

年初一场罕见的冰冻袭击了市,全城断水断电20几天,妇幼保健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院领导每人负责一片,共抢购3万元的柴油,后勤在买不到煤球的情况下,向职工及职工亲属借煤球,确保医院正常运转。冰冻期间妇产科共接生340个冰雪宝宝,儿科新生儿高危室爆满,无一例纠纷。

2、“三鹿奶粉”事件的考验。

自9月18日开始,我院便抽调专业医生为5岁以下食用奶粉儿童免费体检。截止目前,共检查5164人,其中查出问题儿童27人,住院治疗5人,现5人均痊愈出院。

三、基建工作

1、组建新的基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基建办公室,明确副院长罗小平具体分管基建。

2、制定“妇幼保健中心综合大楼”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3、完成拆迁工作,办理张志敏调入手续。

4、整体规划、平面设计正在进行中。

四、行政、后勤工作

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全院职工逐渐更新观念,理清工作思路,一切行政、后勤都围绕着临床一线的工作展开。

1、在医院管理实践中,继续贯彻“三个有利于”管理思想,即医院一切工作要围绕有利于医院发展、有利于医院工作、有利于医院团结。教育职工做“三好职工”和“三员职工”即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在单位做一名好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工作,努力奉献;在家庭做一位好成员,切实履行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传承文明和争做医院宣传员、业务员、病人的服务员。同时还要求职工做到“三多三少”即多研究事少研究人、多学习少娱乐、多工作少闲聊。规范医院管理、弘扬正气。

2、在改善后勤保障方面

①更换变压器,由原来的80千瓦更换为200千瓦,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的电压不稳问题,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②更换所有保健医疗大楼里病房的卫生间门,共计18条。

③添置3P空调2台,1.5P空调3台,办公桌10张,办公椅60个,改善办公条件。

④投入1万余元为妇产科病房床与床之间安装门帘,方便产妇为婴儿吃奶。

⑤为2间新门诊留观输液房添置座位44个。

⑥为解决沐浴室婴儿洗澡热水问题,从锅炉房接热水至沐浴室,安装热水管100米。

3、按新工资标准,完成2012年一年一薪表,职工最多月增工资45元,最少增资12元,全年全院增加35636元。

五、党务、工会及其它工作

1、党支部凝聚力增强,党员表率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党员会议、学习、活动经常,支部充满活力,转正党员4名,培养积极分子12名,确定建党对象6名。

2、3月19~21日召开二届二次职代会。

3、上半年为驻点大和圩乡群阳村捐资10000元,硬化村级公路2公里,亮化临路建筑30幢、温氏养鸡场3个,为特殊贫困户捐资3000元,参与群阳村生态农庄的推土工作。

4、今年6月,我院派出4名医务人员协同卫生局到大义乡救灾。

5、年初抗击冰雪期间,全院职工个人捐款1.4万元;抗震救灾期间,职工个人捐款1.45万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4900元。

6、儿科护士李世兰同志于2006年、2011年三基理论考试分别荣获本院、卫生局第一名,她过硬的护理技术,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视病人如亲人的服务态度,多次得到患儿家属的赞赏和院领导的表扬,在全市护士评比中荣获“十佳”护士称号。

7、在市妇联、共青团市委举办的“爱党、爱国、爱家”演讲比赛中,产房护士长周利同志以年初我院抗击冰灾的动人事迹和本人较高的演讲技巧,在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成人组三等奖。

8、组织25名职工利用工作业余时间,排练近一个月,克服各种困难,参加5.12“十佳”护士颁奖文艺晚会,表演大型舞蹈《凝聚每份爱》和配乐诗朗诵《天使在的守护》。

9、看望因病住院职工12人次,参与职工红白喜事8次,体现院领导关心及人文关怀。

10、单位平安稳定,无上访、“”、“”者。

六、医院廉政建设和反商业贿赂工作

院纪检秉着宣传教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协助院行政制定了“职工违反劳动纪律处罚规定”,制定执行了“医生药品比例超标处罚规定”。全年共处理违反劳动纪律60多人次,查处收受红包医务人员3人,处罚金2-5倍,并追究相关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处罚5名药品超标医生,协助市纪委、市卫生局查办胡晓波“两非”案例一起。通过对二个规定的监督执行,使医院的工作人员责任心有所加强,医生的医德医风有所好转。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5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 护理管理 护理意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42-01

管理是一种有意义有目的的行为,即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从功效角度而言,管理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活动提高系统功效的过程。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的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过程。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健康促进服务,防止和杜绝差错的发生。我院是一所以精神科为特色,同时兼顾内、外、妇、儿、残废军人康复的综合性医院,2010年至2012年6月由于医院的扩编,新增床位100余张,新增医生、护士50余人,环境的改变,工作人员的重新调整与安排,新医生、新护士的带教与指导,致使精神科护理工作频繁发生意外事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发生意外的均为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住我院的精神病患者,其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26人,情感性精神障碍2人,均为男性,年龄16-71岁,平均(39.26士5.03)岁,住院时间1个月一37年,平均(19.73土9.70)月,病程l一37年,平均(15.28土7.53)年。

2.意外发生的原因统计如下

我院精神科现有定编床位750张,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累计住院患者数653人,发生意外患者数14人,意外发生率为2.1%。其中:噎食死亡2例,自隘死亡l例,1例用刀具致他人死亡,意外死亡率为0.3%。外逃3例,外走率0.23%。滑倒7例。

3.原因分析

3.1医院护理人员编配不合理

我院去年新增护士40余人,80%以上为未取得执业证的新护士,新老护士之比为了1:1,加重了老护士的心理负担和工作负担,新护士安全意识不强,业务生疏增加了病区安全隐患。

3.2护理岗位编制不足,岗位职责不清

临床护士与床位之比为1:6.5,医院非医疗、护理的事务性会议及活动太多,占用了大多数医护人员时间,护理人员在班不在岗,使病区护理人员空缺,加重了在岗护士的工作量与意外风险。护士与护理员岗位界线不清,护士上护理员的班,护理员上护士的班,岗位界线不清,责任不明,一旦出现应急性医疗护理事件,耽误抢救时机。

3.3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大

我院编制不足,新老护士编配结构不合理,以至年近50岁的老护士还在上夜班,年轻护士不安心岗位工作,去年新来的护士有3人递交了辞职书,加重了老护士的工作负担,身心疲惫,得不到人性化的关爱。

3.4长住老年精神病患者生理机能衰退

牙齿脱落以及精神科药物的不良反应,潜藏着患者噎食和摔伤的危机。我院精神科为半开放式管理,患者长年住在高楼内,因护理人员缺编,年老体弱的患者因行动不便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带出娱疗接触阳光的机会少,加之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骨钙流失,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及滑倒骨折的机会增加。

4.讨论

护理管理特别是精神科护理管理的正确与否,是关系到医院护理质量、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关键。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医疗纠纷的重点,意外的发生使患者丧失了生命和健康权,给患者家属造成了严重的心灵痛苦,给医院和护士本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给所有精神科护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为医院护理工作准确定位,保障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发生“缺位”和“越位”现象,发挥护士的工作潜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将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4.1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地计划好护理人员编配结构,保障护士不超负荷运转,身心疲惫,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

4.2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护理管理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关心、爱护每一位护士,使护士安心本职工作,而不是轻易辞职、跳槽,保障每一位护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3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通过推行护士风险管理教育和强化风险管理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加强护理人员自觉学习和掌握风险处理方案的主动性,增强护理人员依法施护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提高护理人员抗风险的技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的发生。

4.4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讲座及急救操作技能的培训。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处理应急性护理事件时胸有成竹,忙而不乱,将护理意外事件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总之,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应该有全局意识,前瞻意识,做好护理意外事件的预先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华. 精神科护士压力源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 2010(11)

[2] 梁雪玲.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14)

[3] 余拾香,黄利群.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与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 2007(23)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46―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岁。经抢救治疗及心理护理后,治愈出院34例,死亡2例。住院天数最长56天,最短28天,平均42天。

1.2 方法及结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护理查房时,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其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资料,进行心理分析。大致心理问题包括:恐惧、忧愁、事业型心理等。

2 护理措施

2.1 首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护士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2.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进行健康教育。视患者的文化程度、介绍能力及疾病情况,阶梯式进行,并向家属交代病情,争取得到充分理解与合作。

2.3 恐惧心理及其护理

发生急性梗死时往往都有濒死恐惧感,往往不自觉的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病情缓解,多数患者因担心胸痛在夜间再次发作会突然死亡而紧张、恐惧。其护理要点是向患者介绍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并发症,使其了解该病的注意事项,避免诱发因素,解除思想顾虑,消除恐惧心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2.4 焦虑心理及其护理

由于患者入院后对治疗缺乏信心,致使一部分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恢复较慢;且有部分患者因担心是否是会发生并发症,以及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而产生焦虑心理。对此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使其对疾病有客观的认识,然后进行心理治疗。例如通过散步、听音乐、读书来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精神放松,摆脱焦虑状态。也可行身心放松治,向患者讲解平静的心境、乐观自信应对方式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积极应对能力。

2.5 忧愁心理及其护理

由于心肌梗死病程较长,不易治愈,易使患者产生忧愁心理,认为活着不能再继续工作,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多做贡献,只会增加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因而对生活失去乐趣,对治疗失去信心。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以温和积极地言语、友善的态度安慰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恰如其分地病情预告,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事业型心理及其护理

此类性格的人个性强,有较强的事业心,往往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忘我的工作、学习。因而,这种性格的患者病情易恶化。这类人易产生焦虑、抑郁、安全感差等。通过心理护理,调整他们的情绪,使心情安静、平定,达到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