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范例6篇

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价值链 核心竞争力 对比分析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商业银行价值链的构成

银行价值链是指银行为实现服务业务、赚取利润而从事的在经济效果上和技术上相对独立的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指涉及内、外部后勤及市场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价值活动,包括分销、处理、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辅助活动是辅助基础活动并通过银行基础设施、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银行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价值活动。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商业银行价值链中真正创造价值的活动,由一系列具体要素构成并体现的。本文用商业银行价值链5个活动中所包含的6个构成要素作为定性评价指标,即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和客户关系。

第一,银行基础结构包括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关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系统考虑和整体安排。银行的战略规划是与银行所面临的大方向决策相联系的,影响银行的长期目标和主要政策。企业文化是一种隐藏在表面下的无形的东西,它使得全体员工上下团结一致,充满了活力和凝聚力,商业银行只有以企业文化作支撑,才能使得企业能够渡过重重难关,长久不衰。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通常要凝聚在人力资源上,并通过人力资源将这种优势提升和传递出去。

第三,金融创新(研究与开发)。在金融企业中,R&D(研究与开发)能力表现为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是银行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涉及到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是关系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因素之一。

第四,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各种经济单位通过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衡量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决定了它是高风险性的行业。

第五,客户关系。在买方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中,谁拥有了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资源,谁就拥有了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客户与银行的关系体现着银行的价值,客户是银行效益的重要源泉,客户关系是银行的价值基石。

二、中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比较

(一)战略规划方面的比较

国外商业银行尤其是跨国银行非常重视战略规划,十分注意保持发展战略的相对稳定和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其发展战略主要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突出重点战略、跨国经营战略、盈利最大化战略、资源配置优化战略。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是以粗放经营为基础的扩张性战略,很多商业银行没有把市场定位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来对待。

(二)企业文化方面的比较

经济学家在研究总结众多国际银行成功的原因时,发现他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时,都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的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企业文化。中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也积累了对本土文化的深刻把握和处理本土业务的丰富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比较

国外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特点。它们高度重视人员培训,注重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在工作岗位配置方面普遍重视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发展晋级方面能够提供员工较多的发展机会。虽然国内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于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受管理体制的制约,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致使我国商业银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四)金融创新方面的比较

国外商业银行的管理思维经历了传统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工程化管理(金融工程)等几个阶段。在表外业务创新中,一方面创设和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如金融期货、期权、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另一方面则是将银行的表内业务表外化,即变银行的实际资产和负债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金融体制、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制约以及金融主体创新动力和意识不强等原因,金融创新相对滞后。已有的创新产品大多是对国外商业银行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金融产品的模仿,自主创新少。很多发达国家业已成熟的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业务品种,如期货、期权、利率调换、消费贷款证券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等在我国都还未开办。

(五)风险管理方面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的风险、不同的资产,开发出了非常实用的风险管理技术。比如,针对市场风险,开发了“风险价值法”(Value at Risk),测定商业银行持有的证券在市场波动中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针对信用风险,J.P.摩根也开发了信用风险度量制(cred-it-Metrics)模型,瑞士信贷银行则开发了Credit-Metrics+模型度量信用风险。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较晚,管理技术的差距还相当大,尤其是风险的定量管理还很落后,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

(六)客户关系方面的比较

国外很多知名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等很早就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银行的长期策略。其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系统,使银行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客户忠诚度。我国商业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经树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理念,很多银行也逐渐实行对客户差别化服务,服务效果较为明显。而且,从我国境内的中外资银行竞争看,由于具有本土化特色和遍布全国各地营业场所和服务网络,因此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内客户群体,并建立了相对牢靠的长期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核心竞争力上的优势和不足: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在立足本土环境的基础上,在客户关系、企业文化两方面占有竞争优势;国外商业银行在战略规划、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方面居领先地位;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则各有优劣。其次,我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本土优势构建而成的,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限定在境内,而且具有很大的刚性,是一种“硬”核心竞争力;而国外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自身的管理能力构建而成的,是一种“软”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及建议

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商业银行的作用已经由单一化的发放了多少贷款,支持了多少企业的作用,逐步向多元化转变。这种转变集中表现在:一、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思维、新方式、新观念;二、通过自身的改革创新,推动了整个行业从计划垄断经营向公开竞争经营的转变;三、通过竞争机制的引进,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因此,其作用和地位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加以认识和分析。

2.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中小商业银行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开始被学术界和政府所认识,然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市场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并且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从提高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出发,分析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形成机理。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量的主要源泉,是中小商业银行取得竞争优势的最有力途径,因此重点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2.1 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就是商业银行在兼顾其社会责任目标的同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合理充分地运用自身资源,提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银行业发展规律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息咨询等产品和服务,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长久和发展的能力。

可知,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涵义既涉及商业银行内部的力量,又包含有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比其他任何指标都具有说服力,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各家银行未来的发展道路,是银行家们面临的首当其冲的任务。

2.2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银行核心竞争力不是各种银行核心竞争力量简单相加的总和,也不是指其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更多的是强调各种核心竞争力量的有机组合,是一种能够生产出众多强大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它依赖和基于商业银行在不同经营与管理领域内最有效的运作和发挥,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全部银行竞争规律的运作承载与实现过程。从功能内涵角度看,银行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吸引力、竞争激励力、竞争均衡力和竞争整合力四种核心竞争力量。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这四种核心竞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分别对资源配置过程起不同的促进或推动与实现作用。

商业银行竞争吸引力是指通过银行营销等活动来实现对金融商品、资源的吸引、聚集和辐射,促进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流动。商业银行竞争激励力是一种比较核心、的力量,它主要是作为一种动力,促进商业银行按资金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竞争价格提供竞争服务产品,以此提高服务水平、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银行体系以最低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促进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水平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均衡力是指促进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均衡,在此基础上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供需总量关系与结构关系的平衡。比如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既反映资金供求,又反映资金期限、风险成本以及盈利水平等,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市场均衡力量。商业银行竞争整合力是指将金融经济领域各个部门、地区、环节的资源配置过程连接和关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资源配置整体优化。比如说那些经营管理不善、市场应变能力差、经营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成本的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兼并重组甚至定向破产就是竞争整合的结果。

2.3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与国有银行和较大规模的股份制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资产规模小,中央银行的监管限制多,与此同时,又具有机制灵活、管理层次少、管理成本低、政策包袱小等优点。现在社会普遍认识到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但如何能增强其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是有待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小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并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培育核心竞争力。在现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特殊性,我们将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发展战略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银行的高层决策者对银行自身特点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及时清醒的判断,确定银行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确立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制定银行总体战略、市场战略、竞争战略、兼并重组战略和学习战略。

(2)信息科技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要形成先进的客户需求分析能力、领先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方案设计能力、有力的信息科技支持能力和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信息化技术平台是保障,是形成和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离开信息科技,银行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来讲,深化信息科技在客户服务、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应用,能增进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提升核心产品、品牌产品的技术壁垒。

(3)组织和流程再造一银行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然要求组织再造和流程重组,这也是全球银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赖于其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能够协调、整合各项金融产品,通过广泛、多样的营销渠道和交叉销售,为顾客提供快捷、满意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有赖于市场导向、面向客户的、高效率、多样化的业务的高效、有序营运,建立灵敏的市场反应机制、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先进的风险和成本控制能力。

(4)人力资源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年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需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刁’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使优秀人刁‘进得来、留得住。为此,商业银行应积极运用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等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改进传统单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方式,建立以RAROC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

(5)公司治理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清晰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对银行的经营者产生有效的约束,为银行实施科学管理提供一套必要的动力与激励机制,使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得以根本改观。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重点是要解决公司治理由基本架构、基本制度等方面的“形似”到实际传导和运作等方面的“神似”的问题。要围绕经营转型,完善公司治理传导机制,把分权、制衡、问责、透明等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化做银行基本制度和具体可行、详细明确、覆盖各个层级环节的制度规范,化做一整套明确完整的传导、执行、监督、控制、反馈机制,使公司治理从银行“上层”有效传导到“基层”,更好地推动经营转型。

(6)产品和服务一“打开大门,客户就会进来”的时代己不复存在,21世纪的金融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银行越来越强调客户的重要性,必须开始以满足其需要作为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客户导向战略的实施,必须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

需要强调的是,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发展战略、信息科技、组织和流程再造、人力资源、公司治理、产品和服务等六个方面组成的综合体系。

3.提升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中小商业银行应在充分认识自己与大银行的差距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研究本银行的战略升级,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紧迫感、创新观念和竞争思想,在各自原来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独具特色的银行整体发展战略和有关的子战略,进行发展和创新,再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1)中小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管理

银行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经营的,这种社会经营环境因素包括经济与社会很多方面的变化,银行业内部竞争以及与银行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变化,也构成了影响银行市场营销的主要力量。综观世界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银行业进入了新的大市场营销时代。由于金融领域买方市场的形成,银行不得不变成围着客户转,以随时随地任何方式最大的便利为客户服务。中小商业银行要在金融业取得更强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制定与实施自己的营销战略。中小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应当综合以上要素,制定出一系列执行方案,结合自身的形象管理,开创出独特的品牌,从而能够使其核心竞争力逐渐高升,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2)中小商业银行的文化战略

银行文化,即商业银行文化,其具体内容应该是:商业银行在特定环境中根据银行利益相关者的愿望与需求,由银行高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创造的,与其内部形成的以金融活动为主导,以价值观为中心,独具特色的银行管理理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的整合系统。中小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的特色,全力打造和培育银行的忠诚文化、信用文化、竞争文化、人本文化、服务文化等等。

(3)中小商业银行的创新战略

创新不仅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而且也是银行家的灵魂。金融创新是卓越银行成功的利器。如今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银行业为适应社会、经济、顾客的不断变化的新需要,必须进行全面创新,以得到全面发展。卓有远见的领导者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打破现有的模式,采取大胆而有远见的措施。对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来说,面对国内国外竞争压力,为拓展生存空间,增强综合核心竞争力并获得盈利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加快金融创新。实施金融创新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金融管理体制创新,二是产品与服务创新。

(4)中小商业银行的科技战略

金融科技现己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科技战略,中小商业银行管理者必须树立强烈的战略思想,坚信银行只有在科技上领先才有出路和前途,还必须形成明确的战略思考,从金融业角度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趋势进行理性预测。具体来讲中小商业银行的科技战略包括以下重点内容:1)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态势,重视金融理论的基础研究和金融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而加强金融产品的开发研究。2)认真研究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明确新时代金融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即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和主体的电子化、网络化,紧抓重点切实加大资源投入。3)借鉴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金融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并注意消化和吸收,结合自主研发,从而把握国际银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4)规范化管理,认真研究客户需要,针对性开发和引用新技术,将银行功能逐步向为客户提供电子清算服务和全方位信息服务的服务功能转化。5)全行加强创新思维,坚持创新精神,做好科技创新,勇于开发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并加以运用为银行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仁杰.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薛澜.商业银行资金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2006.

[3]杨波.如何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营销核心竞争力[J].特区经济,2010(12).

[4]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3

以国有四大银行为例,中国银行构建了追求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楸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提升企业绩效为目的,增强社会责任为核心,以创新创造为源泉,不断促进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文化。中国农业银行形成了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企业核心文化。中国建设银行树立了献身建设,共享成就,服务社会,繁荣国家企业价值文化。中国工商银行发展了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严谨规范、稳健合规,创新进取、追求卓越,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文化核心。可以看出来企业文化渗透到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所依赖的一种价值观,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生产力,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无论是高层的管理机制还是基层员工的精神风貌都体现着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管理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深层动力和有效保障。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曾说:“关于发展,一流企业靠企业文化,二流企业靠营销,三流企业靠生产”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那么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行魂,它既有独特的内涵,也具有企业文化的普遍特征。它促进了国有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推动了国有银行在新的时期和新的经济形势下的高效持续的发展,使国有银行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中展露自己的优势。

二、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知名银行对比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客户至上把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始终作为中心,并充分发挥这一点想客户所想,为客户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在花旗银行寻求创新是他企业文化的升华,从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服务形式的改变都离不开花旗的创新。花旗银行相信,转变性与大胆性的决策是企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只有不停的创造,才能赢得未来,赢得主动权。伦敦的汇丰银行恪守五大经营原则,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实施“全球金融,地方智慧”的战略,致力于培养精通银行业务具有国际经验的本地人才,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做重要使命。

这些国际知名银行在核心文化选择以及文化战略选择方面有许多共同点。比如以人为本的理念,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员工的发展放在心头。战略创新的思想,顺应经济全球的时代潮流,打造具有可塑性灵活性的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等。他们的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发展都是经历了漫长的积淀,始终围绕着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并且渗透到了企业各种日常经营活动中,成为了企业无形的财富,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将面对的是这些具有一定信誉,具有一定优势的国际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地位与成就,打破原有的垄断和格局,就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向国际知名的银行学习,把他们的优势的企业文化与自己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国有银行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不断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和国际局势下,形成能够与知名银行匹敌甚至是超越国际银行的企业文化,并且让这一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发展决策,制度制定,人员选拔的各个方面,让国有银行可以打破现有的垄断格局,在国际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三、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形成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中国化强调在借鉴国外银行优秀理念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独有的中华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大浪淘沙留存下来,对企业塑造文化有重要意义。例如,“人文精神”崇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供重要的启示。国有商业银行肩负着更强的社会责任,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借鉴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必定会成为一张独特的名片。对内而言,也会提升企业职工对企业和国家的认同感。

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贯彻下去。以人为本应内化为为员工着想,外化为为客户服务。随着《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令的颁布,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并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加强,金融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人才便是强有力的竞争武器。如果说员工是企业的血液,那么优秀的企业文化便是凝血因子,可以使员工更有凝聚力和活力,同时也可以吸引年轻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银行业已成为“买方市场”

如何为顾客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灵活性要求顺应时代潮流,打造可塑性强的企业文化。我国国有银行的企业文化要具有水的特性,无形却有力,顺势而为,却又可以以柔克刚。在面对风险时要有可控性强的风险管控体系,在风险和危机袭来时,用企业文化将员工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将其巧妙化解。同时灵活性还体现在不断创新,提高企业文化创造力上。威廉大内这样说“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行,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也就是说,灵活性是企业文化应具备的特性,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才会形成与时俱进的价值观。金融领域的发展伴随着知识,信息,技术的高度密集化,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已无济于事,创新已成为顺应发展潮流的明智之举,构建一种富含创造力的企业文化显然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4

关键词:物流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进一步加强,物风行业成为了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比较晚,较之国外发达国家大型物流企业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发展自身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提出并在工商管理中应用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者和战略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

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观,该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项能力的整合,从而形成的企业组织内外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和谐观则认为各项资产与技巧的和谐配置是核心竞争力最为本质的特点;知识载体观强调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特性,主张用各种知识载体,如员工、技巧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示器;技巧能力观则以专利份额和显在技巧优势来描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供给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在本人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

(2)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

(3)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

(4)它是长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创新能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含知识创新、技巧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2)应变能力:保持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因时而变;

(3)整合能力:组织和谐企业人员、材料、资金、设备、知识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4)转化能力:将技巧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现实生产力。

简而言之,本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亦应如此,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期望尽快培育和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的前提,是一项宏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征外,还具有物风行业自身的特点。为了帮助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将非核心竞争力区分开来,科学、准确地分析和识别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诸多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以下六个步骤的识别方法。

(1)第一步:企业现有资源分析。

企业现有资源分析是分析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包含企业拥有的运输资源(如车辆和车队等),仓储资源(如库房等)、地理地位资源、物流网络运作资源和装卸搬运及其流通加工的设备设施等。无形资源包含企业的组织资源(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技巧资源(如关键的物流信息技巧)、人力资源(如企业员工的丰富的经验、知识、洞察力和对企业的忠诚等)、形象资源(如企业在客户及社会中的相关形象)和企业文化(如宗旨、理念和价值观)等。分析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利于企业摸清自己的家底,从而为识别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2)第二步: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识别和评价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有效方法。价值链分析将顾客价值作为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导向,它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支持性作业。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基础性作业包含物流市场营销、物流生产运作(如运输生产、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和其他增值服务)、物流的售后服务(如客户回访等)等。支持性作业包含一般的基础管理(如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对外公共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企业必要的外购资源的采购)等。在审查价值链的各项构成中,必须将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采用优、中、差三等对每一项作业进行评定。

(3)第三步: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统筹。宏观环境分析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科学技巧环境、全球化环境等进行分析,宏观环境分析结果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趋势有重要的影响。行业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五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五要素”是指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企业的资源供给商、物流企业的现有竞争者、物流企业的新加入者和物流服务产品的替代品以及补充品。这“五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行业的竟争性质和程度。

(4)第四步:物流企业SWOT分析。

物流企业SWOT分析技巧是通过火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这些业务是否合适企业在其中进行经营,是否能够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优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劣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面临的机会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方面。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利和消极作用的方面。

(5)第五步:找出关键的成功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出物流企业的成功的因素,分析当前的因素是职能性质的,还是仅仅一个物流服务产品的或者是企业整体性质的。因为,只有横跨整个企业整体的成功因素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第六步:检验成功因素——找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将这些成功因素与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五大基础特征(客户价值性、差异性、可拓展性、难以模仿性和持久性)进行比较。例如,分析这些成功的因素与我们的竞争者相比有没有优势而言,如果没有优势是不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这些成功的因素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没有市场,能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探讨这些成功因素在现在及未来的环境下能否持久,有没有其他因素能够保证其能够经久不衰。: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1内部功效整合

目前我国市场上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等公司经过资源整合而成,设施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相对照较低,许多公司只具有完成单一物流功效的作业能力。对于这种基础薄弱的物流企业来讲,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客户企业整条供给链的一体化服务是很困难的,所以物流企业可以选择从事先进的、专业化的单一物流功效服务。比如由仓储公司整合而成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内部的研发部门设计一套合适本企业发展的仓储系统,从而构建企业在仓储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3.2外部资源购置

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不可短时间内效仿的竞争优势,它的研发除了需要研发人员高深的专业知识之外,通常也需要走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那些资金实力雄厚却又刚刚涉足物流领域的企业来讲,外部购置不失为一种快捷的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在实施外部购置时,被购方失去了核心竞争力随即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将会见临破产的危险;购置方也需至少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被购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与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相冲突以及企业是否有能力管理好被购人的核心竞争力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3.3与其他企业合作形成物流战略联盟

面对反复无常的市场变化和日趋多样化的顾客需求,物流企业一方面在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巧寻找互补的外部优势,通过形成供给链来实现整体的竞争优势。这种物流战略联盟的形成使物流企业可以共享物流运作资源,节约了物流企业的成木,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光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72.

[2]董千里.高级物流学[M].北京:国民交通出版社,2001:28.

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5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动态能力;动态演进;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20-04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1990年,英国著名学者普拉哈拉德(Prahalad)与其学生哈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1]。此后,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论文和文献逐年增多,从而开启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篇章。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进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是基于企业能力的概念,而自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产生后,便有了对于企业能力的研究,而后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25年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又提出了企业内部成长的思想。此后,艾迪斯·潘罗斯于1959年的《企业成长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企业绩效的基础,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2]。自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以后,它就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有多位学者对于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构成,比较具有代表性有包括基于协调整合观、知识观、资源观以及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协调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基于协调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代表是普拉哈拉德与哈默,两人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为一种组织内的集团学习能力,是一种如何有效地协调企业的各自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生产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即协调技能和整合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应用于企业多项业务并为其带来和提供价值,且不会因为使用的增多而减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是通过持续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对其技能和技术的协调整合能力。Durand认为企业的能力不仅包括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知识、技术和技能,形成企业能力的关键是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能力[3]。

(二)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的战略管理学家D.L.Barton是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代表人物,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思想来源于理查德森的“企业知识基础论”,而后,Barton发展了企业知识基础论,并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观系统,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巴顿还认为,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时间积累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因此,企业为实现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竞争力的持续积累为条件[4]。国内学者刘冀生和吴金希研究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知识管理能力,企业通过对其知识链的管理能够获得竞争优势[5]。芮明杰和陈晓静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键因素[6]。

(三)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也就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企业基础资源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标志是沃纳菲尔特1984年发表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一文,早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由于企业资源观的研究目标也是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以也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范畴。沃纳菲尔特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7]。荷兰学者杰恩·巴尼对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1991年的论文《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中认为企业在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其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率的可能性。企业资源具有非完全流动性,在此前提下,只有当自由具备有价值、稀缺的、不可完全模仿和不可完全替代者四个特征才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路径依赖性、社会模仿性和因果模糊性使得企业资源难以模仿,能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8]。而后,皮特瑞夫从企业资源观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其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异质性战略、不完全流动性战略、事前限制性战略和事后限制性战略的组合才能获得竞争优势[2]。

(四)基于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基于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由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构成,元件能力是局部能力与知识,是日常解决问题的基础,而构架能力是运用这些元件能力,以新的灵活方式把他们整合起来,发展新的构架和整合能力。拉法和佐罗研究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由操作子系统、企业文化子系统和企业环境子系统组成的整体系统[2]。

(五)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由于核心能力形成是一个内生的长期积累过程,历史事件、实践经验及企业传统都是影响核心能力构建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因而表现出历史依存性和一贯性;而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保持企业发展的内在一致的动力机制,从而限定企业的战略选择空间和业务活动范围。1992年,著名战略管理学家D.L.Barton研究发现核心能力虽然可以为企业创造出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但是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已有的核心能力可能成为企业变革的障碍,表现出不易被改变的核心刚性特征,从而提出了核心能力刚性的问题[9]。1994年,美国学者达韦尼提出了超级竞争的概念,其认为随着外部环境趋于动态化和复杂化,企业无法有效地保持其竞争优势,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变革形成一系列的短暂优势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针对企业逐渐处于超级竞争环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问题,战略管理专家蒂斯、匹萨诺和苏安三人于1994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正式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蒂斯等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能力也就是一种在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实现其核心能力更新的能力[10]。Dosi认为,动态能力是更新企业能力的能力,其目的是研究企业如何识别市场机会,合理配置、重构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格,动态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11]。Catherine和Pervaiz通过研究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重新整合、配置和制造资源与能力,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从而以适应环境变化以维持竞争优势[12]。

(六)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在世界工业的发展史上,每一次具有影响力的技术革命都能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技术,自从被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就开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多位学者从协调整合观、资源观和知识观等角度,进行了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Radhakrishnan从协调整合观出发,认为企业通过IT的有效应用能够影响其运作过程和管理,从而形成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无法流动的运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基于资源观的核心能力论的角度出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时,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3]。Wade的研究认为,企业当IT的资源同时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适合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流动性条件的IT要素,才能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14]。Melville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论和整合协调论的观点,IT资源与企业的其他组织资源互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企业的业务过程绩效[15]。而Ravichandran研究发现,企业IT部门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核心能力的构建,进而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绩效[16]。王念新等基于中国29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PLS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在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基础上形成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17]。曹红军和王以华利用层次回归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证明了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对于企业动态能力(包括资源的获取、整合和释放能力)的构建具有积极影响[18]。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的动态演进

早期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案例分析的方法为主,比如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通过对NEC和GTE的企业案例的比较分析,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描述和诠释。除了案例分析之外,归纳与演绎方法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中也是常有的方法,比如巴尼的《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蒂斯等人对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都是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形成其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Kesler通过矩阵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描述,根据每项技能对每个产品或部件的贡献程度,可以构建技能—产品相关矩阵,在根据每个产品对各项技能的依赖程度,构建产品—技能相关矩阵。Klein利用图示法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其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集合,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公司的技能网络,其过程为:技能图技能网核心能力[3]。刘满凤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在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10个行业的企业竞争力构建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肖慧和包钢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的累积效应进行了分析[19~20]。随着企业所处环境趋于动态化和演化分析在管理学中研究中的应用,一些学者开始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化过程研究。中国学者毛武兴等就对通信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演化分析,并对朗讯科技和华为技术的能力演化过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21]。范新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静态评价,并基于马尔科链模型对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评价[3]。

四、结论

综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内容和结论,可以发现,企业基于协同整合、知识和资源等角度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但是,随着外部环境趋于复杂化和动态化,成为超级竞争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凸显,并且成为企业变革的障碍,使得企业无法保持竞争优势,而企业通过其动态能力的培养,能够克服其核心能力的刚性,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更新,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法的进展,最初的研究以定性的分析为主,只能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诠释,并利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并借助图示的方法寻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研究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试图形成一套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该技能的标准,并基于评价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包括AHP、模糊评价、主成分分析、DEA评价等方法,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改进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措施。而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量分析也开始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包括演化分析和随机过程(马尔科夫链)方法的应用。纵观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动态进展,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几个方面,包括如何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方法具体化,从战略决策层下发到部门操作层、如何克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保持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基于IT进行企业动态能力的培养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塑(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 C K Prahalad,Gra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6):79-91.

[2] 许可,徐二明.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J].经济管理,2002,(2):10-18.

[3] 范新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演化及评价[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8.

[4] Barton D L.The Factory as Learning Laboratory[Z].1992.

[5] 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2002,(1):68-72.

[6] 芮明杰,陈晓静.隐性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系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2):15-22.

[7] 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171-180.

[8] J.Barney.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9] Barton D L.Core capability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10] 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7) :509- 533.

[11] Dosi G.Dynamic competence and firm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1997,6(2):1-22.

[12] Catherine L W,Pervaiz K A.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35-37.

[13] Melville N,Kraemer K,Gurbaxani V.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T BusinessValue[J] .MIS Quarterly,2004,28(2):283- 322.

[14] Radhakrishnan A,Zu X,Grover V.A Process2orien2ted Perspective on Differential Business Value Creation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 Emp irical Investigation[J].Omega,2008,36(6):1105- 1125.

[15] Ravichandran T,Lertwongsatien C.Effe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 2BasedPerspective [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1.

[16] Wade M,Hulland J.The Resource 2based View and Information[J].Systems Research:Review,Extension,and Suggestion for Future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4,28(1):107-142.

[17] 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0,(1):52-64.

[18] 曹红军,王以华.动态环境背景下企业动态能力培育与提升的路径: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1):1-7.

[19] 刘满凤.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3-35.

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模糊评价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全球企业进入一个共同化竞争的领域。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市场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也日益增强。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求持续发展,关键是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能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但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本身还不完善,如何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还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因此,构建科学可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菲利普·塞尔兹尼克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就曾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1990年Praha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进入一个新纪元——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阶段。Lenard Barton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国内外有关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著作和文献不断出现。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能使企业对自身及同行业竞争力状况有一个定量的、清楚的认识。企业对自身竞争力水平和变化状况的把握,能便于企业分析其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竞争战略,对同行业竞争力状况的及时了解和把握,通过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比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才能对其竞争力各个方面有全面的认识,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各种途径巩固优势,弥补缺陷,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一个指引的、行之有效的战略,为企业效率提高提供努力方向。

目前,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己趋于系统化,如金磅指标体系设计法、张金吕指标体系设计法等,然而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相比之下则相形见绌,对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还不多,很多文章都是在探讨指标体系的建立而没有进行评价。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参考了世界经济论坛(WEF)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国家经贸委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及《远东经济评论》评价体系,同时借鉴了李建明(1998年)、赵春明(1999年)、王毅(2000年)、管益忻(2001年)、周涛(2003年)、赵国浩等人的研究成果,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27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核心技术能力、核心营销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包括生产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2个二级指标,核心营销能力包括品牌营销能力和市场及营销创新能力2个二级指标,核心管理能力包括财务及资本运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3个二级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见表1。(表1)

三、Fuzzy-AHP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是指在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下,对某种事物做出综合决策。设U=(U1…Un)为n种因素,V=(V1…Vm)为m种决断,在对事物进行决断时,由于各因素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V中m种决断本身常常是模糊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从U到V的模糊变换。本文采用Fuzzy-AHP综合评价的方法,首先对数据实行无量纲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再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是数据的标准化、规格化,它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量纲影响的方法。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量纲,应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实质是将评价指标的原始值转化为评价值的过程。假定我们所研究的定量指标的实际值转化成不受量纲影响的指标评价值时,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指标数实际值的变化引起指标评价值一个相应的比率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构造下列无量纲化函数:

2、指标权重确定的数学模型。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综合评价的结果,权重值的变化会引起被评对象优劣程度的变化。因此,科学地确定指标权重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中举足轻重。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级结构的特点,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为准确、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必须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综合考虑,有机地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于含有定性、非量化因素的评价问题,可以统一处理综合评价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通过专家的判断和选择,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量化、排序,计算也简便。所以,多级结构层次分析法较为适合于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1)构建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指标体系建立后,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为了比较科学、准确的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使层次分析用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需要考评专家小组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模糊评价,两两比较。为了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层次分析法引入见表2所示的1-9比率标度法,并写成矩阵形式,即构成所谓判断矩阵A=(aij)m×n。

(2)计算指标权重。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对此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在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

(3)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计算出的最大特征根λmax导入公式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通过。具体公式如下:

R·I的取值范围见表3。(表3)

如果C.R<0.1,则n阶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4)指标权重的综合排序向量。根据各位专家给定的判断矩阵,依次计算各目标层指标的权重向量,然后对所有专家给出的权重向量进行综合处理,计算指标体系中对于各目标层指标的综合排序向量。采用几何平均综合排序向量方法对多个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到权重的综合排序向量。出于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的目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需要有一套量化的指标体系,考虑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的特点,量化指标的确定和获得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层次分析法(AHP)克服了以往在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太大、以偏概全的弊端,将定性问题定量化,但由于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过于庞杂,而且有些无法进行量化。因此,企业在进行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时,仍然需要视具体情况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保证绩效考核的结果客观准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显君.国富之源——企业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