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实验总结范例6篇

继电保护实验总结

继电保护实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技术评估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技术渗入到继电保护装置中,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性能,同时对装置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检测技术中,可靠性技术是将数理统计与概率论整合,对产品的参数通过计算的方式获得检测结果,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可靠性技术是对产品各项元素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包括特征量、产品的设计、制造、评估等等方面都要提高技术可靠性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设备元件实施自动化保护,以确保元件正常运行。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自动化装置起到了实时监控的作用,不仅可以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自动测试,而且还具有系统调节的功能,从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一、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指标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所发挥的作用是能够对系统运行故障及时发现,并对故障及时排除。所以,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运维起到了保护作用,做好该装置的检测、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继电保护装置多种多样,其可靠性与装置自身的功能以及电力系统自身所具备的性能息息相关。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性能对其抗干扰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常而言,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进行评估的参数包括:成功率的评估、故障间隔时间的评估、故障恢复时间的评估、有效度的评估。

与继电保护装置有所不同,自动化装置作为可以维修的装置,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的参数包括:无故障时间的评估、故障恢复时间的评估和有效度的评估。

二、可靠性试验

本次试验主要是针对故障间隔时间和成功率进行评估。

(一)故障间隔时间的评估

本项评估所采用的是传统的测试手法,所获得的试验参数为:抽样置信度为0.1,截尾实效数为1时,截尾时间为2.1;截尾实效数为4时,截尾时间为5.2;截尾实效数为6时,截尾时间为8.6;截尾实效数为8时,截尾时间为11.11;截尾实效数为10时,截尾时间为14.12。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保护功能要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将截尾实效数界定在4~7之间。

采取抽样的方法是对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测试,所选取的合适试验样品数R可以按照批量大小确定取值范围R。通常批量大小为3~7时,取值范围R为2;批量大小为12~15时,取值范围R为4~6;批量大小为25~58时,取值范围R为9~12;批量大小超过160时,取值范围R为11~30。

(二)成功率的评估

成功率的评估结果通过实验室试验获得,结果分为实效和成功。实效的结果说明接受检测的装置还需要技术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成功的结果说明接受检测的装置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如果试验中所获得的成功率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成功率,这个接受检测的装置就可以判定为“接收”,反之为“拒收”。

三、产品的可靠性评估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估,主要是测评6项重要指标,即故障间隔时间地评估、故障恢复时间地评估、故障发生率地评估、成功率地评估、动作正确率地评估、动作错误率地评估。对这6项指标采用科学的评估方式并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才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以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加以确定。

(一)故障间隔时间的评估

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装置进行评估,重点要了解运行故障的发生时间,估算故障之间的间隔时间,以获得电力系统故障发生规律。

(二)故障恢复时间的评估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装置都具备自动恢复功能。对故障恢复时间进行评估,主要的目的是对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装置的故障恢复能力进行评估。

(三)故障发生率的评估

对故障发生率的评估,目的在于掌握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性能,尤其要掌握故障发生的频率。

(四)成功率的评估

无论是继电保护装置,还是自动化装置,都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完成指定的任务。进行成功率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装置完成任务的概率。对成功率的评估,与故障间隔时间、故障修复之间都存在着密切关系。关系式如下:

成功率=故障间隔时间÷(故障间隔时间+故障修复时间)

(五)动作正确率的评估

动作正确率是正确的动作次数在动作的总次数中所占有的比率。P系式如下:

动作正确率=正确的动作次数÷动作的总次数

(六)动作错误率的评估

动作错误率是错误的动作次数在动作的总次数中所占有的比率。关系式如下:

动作错误率=错误的动作次数÷动作的总次数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地运行中,其运行状况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在运行中安全可靠,就要对其进行试验检测,并进行科学地评价,以对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的性能深入了解,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3):161-162.

[2]童洁,陈晓刚,侯伟宏.智能变电站不停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校验技术[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7):218-121.

继电保护实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继电保护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继电保护装置时维护电网安全的重要设施之一,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它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继电保护装置如何得不到科学的使用,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极大地危害,提高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笔者从事相关工作,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对此谈谈自身一些浅见。

1、继电保护十分可靠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指解决装置的拒动作和误动作两大问题。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电力系统的事故速度快,涉及面广,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因素。软件出错将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目前影响微机保护软件可靠性的因素有:需求分析定义不够准确、软件结构设计失误;编码有误;测试不规范;定值输入出错等。

(2)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因素。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继

电保护辅助装置、装置的通信、通道及接口、断路器。这些电力网络的重要元件,其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还关系到电力系统主接线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系统硬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了系统保护的可靠性。

(3)人为因素。安装人员不按设计要求接线或者误接线问题和检

修、运行人员的误操作问题在不少电网中都曾发生过。

2、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周期和内容

根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所有继电保护

装置与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其回路接线(以后简称装置), 必须按条例的要求进行检验,以确定装置的元件是否良好,回路接线、定值及特性等是否正确。

(1)检验分为3种:

①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②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③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④对新型的装置,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并经网局继电保护运行部门审查,其技术性能满足电网安全要求时,才能在

系统中试用。

(2)定期检验分为3种:

①全部检验。②部分检验。③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3)补充检验分为4种:

①装置改造后的检验。②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③运行

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④事故后检验。

3、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要求

运行人员必须按继电保护运行规程,对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进行定期巡视、检测、对试或按规程规定更改定值;监督交流电压回路,使保护装置在任何时候不失去电压;按保护装置整定所规定的允许负荷电流或允许负荷曲线,对电气设备或线路的负荷潮流进行监视。电气二次设备同样需要进行状态监测,实行状态检修模式。对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来说,它不提供自检或状态监视的功能,因此需要严格执行定期检修,以发现保护装置潜在的缺陷或故障,减少误动或拒动的几率。在其元器件己选定的条件下,可靠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佳检修周期的确定。如果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状态有效监测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主要包含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3 个环节。

4、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

(1)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状态检修的基础是设备状

态监测,要监测二次设备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寿命估计。与一次设备不同的是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不是单一的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监测的是各元件的动态性能有些元件的性能仍然需要离线检测,如TA的特性曲线等。因此,电气二次设备的离线检测数据也是状态监测与诊断的依据。

(2)对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随着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为电气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对常规保护进行状态监测较难实现,因为二次回路是由若干继电器和连接各个设备的电缆所组成,点多、又分散,要通过在线监测继电器触点的状况、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等则很难,也不经济。

5、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5.1严格遵循状态检修的原则

实施状态检修应当依据以下原则:①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

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又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③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5.2状态检修的经济性要求

状态检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靠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决策。有针对性地按项目和诊断结果的检修取代了以往的带有盲目性的强制计

划检修,其结果是减少了不足维修带来的强迫停运损失和事故维修损

失,减少了过剩维修,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增加了设备可用率,节约了大量检修费用。在状态检修的实践中,没有经济效益的技术是不适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研究更加廉价的技术手段外,必须发挥人的力量,更加有效地采用管理的手段,使检修决策工作能够适合实际的需要和可能。

5.3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和安全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自诊断技术,结合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历史资料,及时评价设备的状态,视情况确定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的一种检修策略,从而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目的。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正在变得更加先进,电力系统必然会向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工作人员应当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的维护,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实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

一、对供电网络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1)选择性。当供电系统发生事故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有选择地将事故段切除,即断开距离事故点最近的开关设备,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其他部分能正常运行。

(2)快速性。一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快速切除故障,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快速动作与选择性的要求是有矛盾的。在6-10kV的配电装置中,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两个要求时,则应首先满足选择性的要求。但是如果不快速地切除故障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的破坏时,则应选用快速但选择性较差的保护装置。

(3)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发生事故和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灵敏性,它可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4)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运行可靠。

二、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主要是指解决装置的拒动作和误动作两大问题。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电力系统的事故速度快,涉及面广,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因素。软件出错将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目前影响微机保护软件可靠性的因素有:需求分析定义不够准确,软件结构设计失误;编码有误;测试不规范;定值输入出错等。

(2)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因素。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辅助装置、装置的通信、通道及接口、断路器。这些电力网络的重要元件,其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还关系到电力系统主接线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系统硬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了系统保护的可靠性。

(3)人为因素。安装人员不按设计要求接线或者误接线问题和检修。运行人员的误操作问题在不少电网中都曾发生过。

(4)微机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微机设备的接入能够给电网运行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进一步提高现场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保证系统安全、有效。稳定的运行,但是,由于目前的微机设备考虑得较多的是对以往设备功能的替代,在数据的综合利用方面考虑的较少。因此这些微机设备基本上是独立运行,数据综合分析水平不高。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

根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所有继电保护装置与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其回路接线(以后简称装置),必须按条例的要求进行检验,以确定装置的元件是否良好,回路接线、定值及特性等是否正确

(1)检验分为3种:

a.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

b.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c.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

d.对新型的装置(指未经部级鉴定的产品),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并经网(省)局继电保护运行部门审查,其技术性能满足电网安全要求时,才能在系统中试用(投入跳闸)。

(2)定期检验分为3种:

a.全部检验。

b.部分检验。

c.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3)补充检验分为4种:

a.装置改造后的检验。

b.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

c.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

d.事故后检验。

(4)定期检验应根据本检验条例所规定的期限、项目及部颁的或各网(省)局批准执行的试验规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期限如表1。

表一 定期检验期限

(5)基层局、厂继电保护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列表报请所属单位的总工程师批准后,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其检验期限。

(6)利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闸合闸试验,一般每年不宜少于一次。

四、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维护要求

运行人员必须按继电保护运行规程,对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进行定期巡视、检测。对试或按规程规定更改定值;监督交流电压回路,使保护装置在任何时候不失去电压;按保护装置整定所规定的允许负荷电流或允许负荷曲线,对电气设备或线路的负荷潮流进行监视。如发现可能使保护装置误动的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继电保护部门联系,并向调度汇报,紧急情况下,可先行将保护装置停用(断开压板),事后立即汇报。发现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所存在的缺陷及不正常情况,应作出记录,通知及督促有关部门消除及处理。对继电保护动作时的掉牌信号,灯光信号,运行人员必须准确记录清楚,及时向有关调度汇报。

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依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接线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装置完好,功能正常,确保回路接线及定值正确。若保护装置在两次校验之间出现故障,只有等保护装置功能失效或等下一次校验才能发现。如果这期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保护将不能正确动作。因此,电气二次设备同样需要进行状态监测,实行状态检修模式。

对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来说,它不提供自检或状态监视的功能。因此需要严格执行定期检修,以发现保护装置潜在的缺陷或故障,减少误动或拒动的几率。在其元器件已选定的条件下可靠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佳检修周期的确定。但是如果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状态有效监测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主要包含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三个环节。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状态监测是设备诊断的依据,检修决策就是结合在线监测与诊断的情况,综合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应用要求确定具体的检修计划或策略。因此,实行状态检修将成为保护继电设备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五、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及方法

(1)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状态检修的基础是设备状态监测,要监测二次设备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寿命估计。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主要有:交流测量系统,包括TA、TV二次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测量元件的完好;直流操作,信号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操作及信号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逻辑判断系统,包括硬件逻辑判断回路和软件功能,通信系统,屏蔽接地系统等。与一次设备不同的是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不是单一的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监测的是各元件的动态性能,有些元件的性能仍然需要离线检测,如TA的特性曲线等。因此,电气二次设备的离线检测数据也是状态监测与诊断的依据。

(2)对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随着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为电气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容易实现状态监测,保护装置内各模块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装置的电源、CPU、1/O接口、A/D转换、存储器等插件进行巡查诊断。可以采用比较法、编码法、校验法、监视定时器法。特征字法等故障测试的方法。对保护装置可通过加载诊断程序,自动测试每一台设备和部件。然而,对常规保护进行状态监测较难实现,因为二次回路是由若干继电器和连接各个设备的电缆所组成,点多、又分散,要通过在线监测继电器触点的状况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等则很难,也不经济。一方面应从设备管理环节入手,如设备的验收管理。离线检修资料管理,结合在线监测来诊断其状态。另一方面在不增加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测量手段。如TA、TV的断线监测;直流回路绝缘监测、二次保险熔断报警。

六、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1)严格遵循状态检修的原则

实施状态检修应当依据以下原则:(1)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又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状态检修的实施可先从实施设备点检定修制和检修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全面落实设备管理的责任制,规范。完善检修基础管理,强化检修质量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水平,这样就可以从思想上、制度上、人员上、技术上为全面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调整规划。(3)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2)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

(3)状态检修的经济性要求

状态检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靠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决策,有针对性地按项目和诊断结果的检修取代了以往的带有盲目性的强制计划检修。其结果是减少了不足维修带来的强迫停运损失和事故维修损失。减少了过剩维修。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增加了设备可用率。节约了大量检修费用。在状态检修的实践中,没有经济效益的技术是不适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研究更加廉价的技术手段外,必须发挥人的力量,更加有效地采用管理的手段,使检修决策工作能够适合实际的需要和可能。

(4)高素质检修人员的培养

状态检修对检修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掌握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的手段,能综合评价设备的健康状态,参与检修决策,能制定优化检修计划和检修工艺,有丰富的检修经验和高超的检修技术等方面。高素质检修人员是状态检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传统的检修模式中运行人员是不参与检修工作的。状态检修要求运行人员与检修有更多联系。因为运行人员对设备的状态变化非常了解。他们直接参与检修决策和检修工作对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有积极意义。其优点是可以加强运行部门的责任感。取消不必要的环节节约管理费用。迅速采取检修措施消除设备缺陷。

(5)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系

一次设备的检修与二次设备检修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情况下,二次设备检修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才能进行。在作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时要考虑一次设备的情况,做好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既要减少停电检修时间,减少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检修次数,降低检修成本,又要保证二次设备可靠正确的工作状况。

(6)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关系

要搞好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建立每套保护装置的“设备变更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工作。设备变更记录,应详细记载设备从投运到报废的整个使用过程中设备软、硬件发生的变化,包括软件的版本升级、硬件插件的更换、二次回路的变更。反事故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检验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的“设备变更记录”实际上就是该保护装置所有检修记录的摘要和缩影,因此可以作为设备状态评估的依据。现在许多供电企业建立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缺陷故障情况、历次检修试验记录等实现计算机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这些信息是作出状态检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实现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

七、状态检修与周期检修的关系

现在,大部分供电局的检修班组都依照定检周期表进行检修维护。这也是省网公司对检修班组的要求。而有些供电局的二次设备新旧种类繁多,有的老旧设备因为种种原因需要经常维护,使得还没到达检修的周期就需要进行多次的检修。因此,有部分供电局对一些老旧设备实行“逢停必维”的政策,意思是只要设备有机会停下来,就进行维护,这种做法有效地降低老旧设备的运行风险,也减少了申请停电的次数。但是,这种做法不可能面对众多的二次设备。这样工作量会非常大。由于设备的稳定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以固定的检修周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也不尽合理。因此提出状态检修的的概念,这也符合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设备的稳定运行特性多年来受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大多数例子证明设备在新安装一段时期内是故障的高发期,然后进入一个很长的稳定运行期,然后发生故障的概率不断上升,进入设备老化期。这种设备稳定特性为状态检修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价值。在设备新安装一段时间后进行详细检修。当设备进入稳定运行期时,尽可能不对其进行检修。当设备进入老化期则进行“逢停必维”的检修策略。这种对设备进行分类对待,按需检修的方式正是状态检修的根本目的。

八、结束语

继电保护实验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继电保护实验总结范文5

摘要:根据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结合“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验、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继电保护;启发式教学;模块化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霍兰茹(1980-),女,河北保定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陕西延安716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65-02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与发电厂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密切关联。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继电保护装置的更新换代对高校继电保护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能熟练设计、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继电保护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起点高且必须具备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近年来国家提倡高职高专院校要在实践环节上加大比重,继电保护课程在专业计划中的地位发生变化,理论教学时数减小,大部分学生反映很难入门。为此,本文专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实践性环节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力求使学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是教材的选取。高职高专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的课程目标不同,在教材选取上更加偏重于实用性。目前大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都是围绕保护原理、动作整定编写,忽略了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继电保护配置和对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的介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掌握的技能是:面对各种电气设备时该设置哪些保护;每一种保护的电路布置;每一种保护在运行和动作时信号显示情况以及根据这些信号如何进行维护;微机保护的实现形式以及动作原理。为了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继电保护教材还应包含下列内容: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主要介绍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识读;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用各种案例实现学生对运行和维护技术的学习。

其次是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由于教材选用的原因,各专业教材之间可能会有重复的内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前要对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和各主要专业课知识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适当删减部分内容。加强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知识重复讲授,如模拟量采集系统、数字滤波等内容可跳过不讲。同时根据本专业就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适当增加内容。对重点、难点部分合理分配课时,比如在讲解动作值整定计算时只需介绍保护整定的原则,不作复杂的理论分析计算,让高职学生从复杂、难懂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继电保护的实用技术上。讲授理论侧重于一些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常规保护(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等)及有关具体保护装置的实验、实训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对于一些学生能自行理解的、工程实际中不再采用或用的很少的内容应少讲或不讲;多讲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编入的但工程实际中已应用广泛的内容。

由于学生基础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任课老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教制宜。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组织成课外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收集相关电气工程专业方面的资料和素材,扩大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宽度和深度,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科研项目,如继电保护课件的开发、保护实验仿真装置的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较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法是教师单一传授式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过程中,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做法也不同。

在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时,首先告诉学生继电保护属于二次系统,作用是为一次系统服务的,是反应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状态并做出动作的一种自动装置。然后就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启发学生温故知新,可边提问边回答:常用的一次设备有哪些?故障包含哪些?不正常状态有哪些?继电保护装置对于故障和不正常状态最终的处理结果如何?后面在介绍继电保护的原理时同样可以采用此法,先告诉学生只要找出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电气量或者非电气量的差别即可找出一种原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继电保护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衔接,可以在每次上课开始时花3~5分钟时间复习上次课程知识点,然后引出新内容。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上课结束时将本次课的内容加以总结,并针对下次课程内容与本次上课内容的不同进行提问,提出本次课中继电保护方法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解决办法。这样让学生心存疑问,继续进行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在学习“自动重合闸”这一章时,首先介绍单相重合闸和三相重合闸,在此基础上引出综合重合闸的概念,即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发生相间故障时,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综合考虑这两种重合闸方式的装置称为综合重合闸。然后提问:如果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选相元件拒动,综合重合闸如何动作?两相先后接地短路时如何动作?通过这样的启发方式让学生对三种重合闸方式进行逐步深入的学习,从而掌握各种工作方式的保护原理、特点。

继电保护中有些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容易混淆,这时就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对比,在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比如在讲到距离保护时可以将之前讲解过的电流保护的知识点加以对比。尤其是二者的整定原则和灵敏性校验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不同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动作电流与动作阻抗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对比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距离保护的相关知识,同时对电流保护的内容加以复习,这样能够使学生将继电保护这门课程更好地深入理解。

2.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起到贯通、点拨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但现有教材中介绍整定计算知识不全面,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整定计算知识。而现场实际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主要是结合原始资料,根据保护原理和设计手册来计算。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对于整定计算部分授课时只作简要介绍,学习的重点放到设计环节中。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环节中,可将继电保护中的整定计算知识分为电网保护的整定计算、变压器保护的整定计算、发电机保护的整定计算等几个模块向学生详细讲解,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整定计算原则,并掌握整定计算内容。如发电机保护的整定计算参照某发电厂或程设计任务书,提出设计要求。设计时,首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发电机保护的整定方法,然后结合设计要求讲解各种保护,进一步理解整定原则和方法。这样,经过课堂学习、设计环节之后能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知识。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继电保护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学生学习起来较难掌握,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结合的方式讲解。

1.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

可利用Authorware、Photoshop、Flash等工具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继电保护设备、电路接线、工作原理以声音、图像、图形和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各级院校、教师接受和推广使用。

2.借助仿真软件进行演示

仿真技术辅助教学既可演示复杂系统的未知结果,又可演示系统随参数变化的变化结果或变化趋势,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更能弥补实验手段的不足。目前,各种火电机组仿真系统、变电站仿真系统、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和计算机仿真系统等仿真平台已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在这些仿真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相关的仿真项目应用到继电保护的教学中。利用开发的仿真平台可以模拟实际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继电保护的全程动作情况,让学生亲历电力系统运行的实况,学会对事故的分析和处理,进一步理解保护的原理。

3.采用电化教学演示

继电保护课程的许多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背景密切相关,通过录制与生产实际背景相关内容的教学录像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生产实际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安装、调试过程的各个环节,使他们在集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环境中轻松地掌握复杂、枯燥的安装调试过程。比如在介绍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可以播放有关在电厂或变电站中的TA二次侧在运行中开路后的现象、后果以及更换电流表或电流继电器时采取的方法与措施的录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下掌握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四、重视实训、实践环节

目前继电保护规定的实验一般都是认识性、验证性的实验,发挥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可减少验证性试验比例,适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接线和调整参数,模拟电力系统故障和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为了达到很好的实习效果,需要根据专业教学的时间安排好前期课程的设置。在开始专业基础课程前,首先安排学生在学校周边的电力系统进行参观性质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导论”,使学生建立起“专业”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认识,然后在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再组织学生到电厂、变电站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五、结束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自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适应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应加大继电保护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力度,在教学中体现继电保护原理、装置、整定计算的有机结合,以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电力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王世强,兰琴.启发式教学在继电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报,2009,(8).

[3]黄永红,杨泽斌.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继电保护实验总结范文6

一、继电保护运行情况

200*年,灌南县电网全部继电保护共动作13次,正确动作13次,正确动作率为100;110KV及以下系统重合闸共动作13次,正确动作13次,正确动作率为100。

二、工作完成情况

1、保护定校完成主变保护15套,110KV线路保护1套,35KV线路保护10套,10KV线路保护50套,10KV电容器保护10套,备自投保护5套。

2、完成修订工作。

3、完成修编工作。

4、完成新的系统阻抗图整定计算工作。

5、更换35KV开关电流互感器6台,更换35KV主变三台。

6、完成十一个变电所充电装置及蓄电池的维护工作。

7、完成110KV三口变35KV开关柜设备安装及装置调试工作。

8、完成35KV兴庄变10KV开关柜设备安装及装置调试工作。

9、完成110KV用户变—兴鑫变二次设备安装、定值整定及装置调试工作。

10、完成35KV用户变—正方变二次设备设备安装、定值整定及装置调试工作。

11、二次设备各种缺陷的处理。

三、完成指标

1、自动装置投入率为100。(要求100)

2、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为100。(要求≥98)

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校验完成率为100。(要求≥100)

四、安全生产工作

1、我们坚持做好星期一的安全例会,要求从安全意识入手,认真学习安全文件及事故通报等,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吸取兄弟单位的事故经验教训,并展开充分的讨论,保证安全例会的质量,不断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2、工作中,严格遵守〈〈现场工作保安规定〉〉、执行具有我局特色的工作现场危险点控制措施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积极履行劳动互保合同。

3、认真做好春季安全大检查、迎峰渡夏安全大检查和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我们针对我局电力系统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具体情况,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对照《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条款,逐一排查,针对所暴露出的缺陷,精心安排好和组织好设备的消缺工作或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对全局各变电所的保护装置进行了认真的排查、整改,对任何微小的故障和缺陷都认真对待。

4、开展了每年一次的继电保护保安规定考试,使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对规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全体人员的文秘站网努力,完成了全年基建及正常的保护校验工作,未发生误碰、误接线、误整定事故,继电保护专业全年未发生人身及设备责任事故,实现了安全无事故的目标,为我局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保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设备的完好运行。

五、设备管理工作

1、在定期校验工作中执行“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严格按照继电保护检验条例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及时处理设备二次缺陷,坚持缺陷处理原则,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确保所管辖的设备安全健康的运行。新购了微机保护校验仪,解决了仪器老化、精度问题,提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质量。

2、继续做好继电保护的反措工作。

反措是保护继电保护装置健康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局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根据《继电保护反措要点》及《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有关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反事故技术措施的有关要求,对于检查各变电所保护熔丝及空气开关上下级配合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使用微机保护的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应不小于0.5欧姆进行了检查。

3、加强了直流系统的管理。

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都严格按照直流电源运行维护规定。蓄电池新安装时,认真做好初放电试验,对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核对。健全直流系统的巡视制度,运行人员对直流系统的测量记录记录到蓄电池测量记录中。现已完成十一个变电所直流装置的新安装检验及定期维护工作。

六、整定计算工作

1、计算中,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一丝不苟,仔细计算,并根据运方要求调整定值及保护的正确投退,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严防误整定事故的发生。

2、使用图形化保护整定软件进行相关计算

使用图形化保护整定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充分利用定值仿真校验功能,对所配的保护定值进行验证。利用管理功能,对计算书和定值单进行系统的管理。现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脱离手算的繁锁劳动,从而提高了准确性。

3、每月初做好前一月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报表且进行分析,经分管局长批准上报。

4、整定中存在的问题

35kV李集变、五队变、陈集变、长茂变主变高压侧为熔丝保护,低压侧为反时限保护,不利于上下级保护之间的配合

七、技术培训工作

在技术工作中,我们制定技术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方式,开展岗位练兵、技术讲解、反事故演习、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公关、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采用先进技术,形成浓厚的比学习、比技术的学习气氛。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知识业务技术培训,使他们很快适应保护班的各种工作。同时,还参加市公司组织专业培训,使知识面得以扩大。今年,还

有两人参加函授大专学习。通过一年来大家的不断努力,对现场的新设备、新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检修技能可以提高,现场检修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高,提高技术水平。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的提高

继电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我局的继电保护人员从本科学历到高中学历,本科毕业生的均为刚毕业,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不断对继电保护人员进行培训,来适应继电保护的发展。

2、加强保护装置及直流装置投运行后的管理

继电保护的新技术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每个厂家的设备原理和实现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只要有新设备投运,技术培训就得跟上去,因此,新的保护装置及直流装置投运行后,先对变电所运行人员进行培训,并对此变电所运行规程进行及时补充修改,提高变电所运行人员对新设备的熟悉程度,减少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从而确保新设备健康正确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