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范例6篇

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

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范文1

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模式;金融服务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014-02

1引言

1.1汽车金融公司概述

汽车金融公司从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它最早起源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立的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是汽车企业为促进企业销售、改善企业经营服务、提高企业资本运作效率而出资设立的与汽车销售有关的服务于母公司、经销商、股东和客户的金融服务机构。而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贷款的非银行金融企业法人。二者虽定义不同,但其性质都是通过资本运作为汽车产业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的公司,旨在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1.2文献综述

针对选题,我利用中国网络文献学术出版总库搜索引擎,对期刊中相关文章进行了阅读分析,对已有的汽车金融公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

在我国的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现状方面,各文章表述大体一致,主要是依托商业银行、专业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集团的财务公司通过对销售商、生产商贷款进行业务活动。

而在汽车公司的发展战略上,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表述如下:

宋炳坤在《当前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策略分析》一文中指出,汽车金融公司应该利用其专业化的优势,进行电子化建设,与生产商、经销商、维修商协商建立一个便捷系统的网络,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资金的融通,更好地提供服务;还应创新业务操作模式,通过贷款运作形式创新、二手车回购、新旧车置换等方式促进公司发展,还应建立安全快捷的贷款业务管理和操作机制等。

冯丽娜、董娟在《对发展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应该通过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条件;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利用汽车金融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互补,发展壮大自己的业务;采取积极的措施克服资金来源、成本等因素的限制的方式进行。

王丽辉、张宗浩在《浅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一文中认为,应该通过加快我国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取消政策上的限制、加强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促进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文中强调了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商业银行拥有完备的运行体系以及客户资料,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具有专业化优势,二者通过合作可以获得双赢。

李江天、林家华在《入世以来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汽车金融公司除了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以及拓宽业务之外,还应该服务于国内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以及服务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政策引导,注重了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与国内自主品牌发展的结合,从而更有利于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

通过以上已有的政策建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建议可以总结为建立良好的信贷机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拓宽业务活动等方面。而我认为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深入探讨具体的业务形式以及放宽国家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政策限制,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

2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现状

2.1我国汽车金融业当前格局

截至2006年7月底,我国已经获准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共有6家:分别为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GMAC)、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福特(中国)汽车信贷公司、戴-克集团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除了这几家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行业还存在几种形式:由商业银行开展的汽车金融业务,按照国内通用的信贷模式,商业银行作为汽车交易的第三方向客户提供车贷服务;像通用这种拓展综合性业务的集团,采取类似于银行的多品牌客户经营战略;以经销商为信贷服务主体,汽车经销商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汽车信贷服务。

2.2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优势

汽车金融公司在我国虽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有着许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经济环境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处于一个加速发展期,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步上升,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伴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发展,汽车金融公司一定会进一步完善,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公司自身特点方面,汽车金融公司具有专业化的特点,与银行等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相比,其对于汽车的销售维修都有着自身的专业化优势,有利于更有效地搭建进行消费者与生产商、商双方沟通的桥梁,为消费者提供最专业的服务;与国际的联系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汽车产业领域诞生了许多合资厂家以及运用国外技术的自主品牌,在与国外的汽车厂商合作时,汽车金融公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3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

2.3.1我国信用体制不完善

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其信用体制的发展并不完善,消费者信用记录分散,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这使得汽车金融公司难以掌握完整的客户的相关收入、信用等情况,而如果是由汽车金融公司自己去收集这些资料,显然会增加其经营成本,不利于其发展。另外信用体制的不健全会导致个人在作出行为决策时会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会严重制约汽车金融公司的产品业务拓展,扰乱汽车金融服务环境。

2.3.2融资的限制

根据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内汽车金融公司有3种资金来源,分别是注册资本金,接受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的存款,向金融机构借款。从融资渠道上来看,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较窄,并且其中接受股东单位存款是境内股东单位的部分存款,向金融机构借款是指从其它银行拆借,并且银行拆借资金只能借4个月以上,另外不允许汽车金融公司进入企业债券等公开资本市场,这些限制都制约了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

2.3.3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小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汽车金融公司无法利用价格策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汽车贷款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没有差别,即在公布的法定利率的基础上,只允许“上下浮动10%至30%”,这使得汽车金融公司无法发挥其在个人车贷业务上的灵活性,竞争优势不明显,无法与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竞争。

2.3.4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中国有着节俭的文化传统,在我国贷款消费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贷款消费并不是主流的消费方式,人们的消费观念比较保守,这制约了汽车信贷的规模扩大,不利于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

2.3.5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

我国处于金融监管制度的转型时期,对于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而汽车金融公司对于我国又是一个新兴产物,二者发展都不完善,再加上金融行业固有的风险高的特点,这使得在实际运作时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

2.4汽车金融公司与国外的比较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融资渠道不同,国外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丰富,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商业票据、股票、债券,客户存款,购车储蓄等,而我国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这不利于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扩大资金规模,限制了其自身发展;盈利方式不同,国外主要分为基本盈利模式与增值盈利模式,其中基本盈利模式分为汽车销售利润模式、保险利润模式、维修保养利润模式,增值盈利模式分为购车理财利润模式、团购网络利润模式、汽车文化利润模式、资本运作利润模式等方式,盈利方式较多,而我国主要是依靠为品牌下汽车经销商提供库存融资盈利、为购车客户提供融资盈利与融资业务保险盈利,盈利方式较为单一;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不同,国外对于个人的信用评级制度十分完善,使得汽车金融公司容易掌握客户资料,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并不完善,增加了汽车金融公司获取信息的成本;金融法律环境不同,国外对于分期付款、征信法律制度、抵押担保制度、个人征信体系、信用惩罚机制等方面有着详细的法律规定,能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而在我国,由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与其配套的法律监管制度并不完善。总体说来,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用进一步的完善发展。

3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对策

3.1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是我国目前不完善的信用体系,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可以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条件。首先,应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投机行为,保证信用体系的健康运行;第二要建立完善的征信机构体系和评价机构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使得汽车金融公司能够容易地掌握潜在客户的信用情况,并作出决策分析;第三要对信用立法,明确规范信用行为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失信的惩罚机制,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

3.2大力发展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是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基础,而汽车金融业是汽车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汽车金融公司是为汽车产业服务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比如给予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价格补贴,鼓励我国汽车出口等,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汽车产业与汽车金融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汽车产业的发展能促进汽车金融业的发展,而汽车金融业又能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正向的反作用。

3.3放宽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政策限制

3.3.1放宽利率限制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依靠贷款的收入,但是在利率方面,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差别,这就大大降低了汽车金融公司的竞争优势,最基本的盈利方式得不到保障,其发展必定是缓慢的。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放宽针对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限制,扩大利率浮动空间,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使汽车金融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地发挥其作用。

3.3.2放宽融资限制

上文提到了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方式单一且受限制,这大大制约了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限制了其长远的发展。国家应该放宽对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的限制,国家应该做的不是因为害怕出现金融风险而限制融资,而应该加强对各种融资方式的监管,这样也有利于整个金融监管的完善。拓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增强公司的风险抵抗能力,并且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3.4加强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

在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尚不成熟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仍然是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机构,并且相对于汽车金融公司,一般人对银行的信任度更大。这就要求汽车金融公司应该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商业银行掌握着丰富的客户资料以及相对完善的风险评估、客户管理模式,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更能够发挥其专业化的优势,而商业银行也能够弥补其专业化不足的缺点,二者优

势互补,达到双赢。

3.5加强汽车金融公司的盈利方式创新

汽车金融公司应该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汽车金融产品,在原有的盈利方式的基础上,拓宽盈利渠道,打到增收的目的。可以借鉴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经验,开发诸如保险、租赁、产品促销等业务,不应局限于贷款融资盈利。当然盈利方式的创新也取决于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另外可以适当开发与汽车行业有关的相关金融衍生品,从中获利。

3.6建立专门的汽车金融公司交易平台

可以在某个区域建立一个汽车金融公司交易试点,在试点内放宽限制,提供政策支持,比如放宽利率融资限制、放宽业务限制等,并且积极引导汽车厂商参与,以促进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若能达到预期效果,再进行推广,并且可以将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作为以后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借鉴。

3.7完善与汽车金融业配套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金融业正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指导,这就需要国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解决出现的问题,为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丽辉,张宗浩.浅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J].企业经济,2006,(7).

[2]毕全国.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9).

[3]宋炳坤.当前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策略分析[J].上海汽车,2004,(12).

[4]冯丽娜,董娟.对发展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5).

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范文2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滴滴出行”

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出租车空载率越来越高,运营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乘客一车难求,多元化乘车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新兴的“网约车”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出租车行业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租车行业是否改变其供给模式,从而更好适应顾客的需求?关键要看这个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时暂时的或是长久的,如果是长久的压力,出租车行业必然面临“洗牌”,出租车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加速。而是否是长久的竞争压力则取决于网约车的盈利与风险分析,盈利是可持续的、风险是可控的,就是长久竞争压力。因此,本文从网约车的盈利与风险角度探讨其是否会成为出租车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力。

一、网约车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

(一)起源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公众对于出租车出行的专一性、舒适度体验需求不断上升,并且追求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新兴出现的网约车恰好满足了温江地区大学生的用车需求和要求。①

(二)发展现状

网约车作为新兴的出行工具,解决了打车难、乘车慢的问题,在出行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2015年全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2.5亿,完成订单数14.3亿,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人使用一次打车服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滴滴出行目前每天平台交易量超过1100万单,仅次于淘宝平台。

(三)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

网约车服务打破了出租车行业的垄断,迫使出租车行业进行变革。固有的利益格局改变,出租车与网约车的矛盾在短期内未得到有效解决,全国多地发生出租车驾驶员针对“专车”的围堵、聚集抗议、罢运等事件,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1]

二、网约车的盈利模式

(一)常见的网约车盈利模式

目前在出行市场上,网约车公司可谓是方兴未艾。网约车公司常见的盈利模式是为注册在籍和使用的用户提供专业匹配服务,收取平台的服务费,从而实现主营的出行基础业务收益。另外,网约车的行业推广、广告代言及专业平台等其他业务费则作为辅助收益。

(二)消费者视角的出租车与网约车盈利模式比较

消费者眼中,传统出租车是借助司机个人的观察能力发现有乘车意向的乘客,通过收取起步价、市场费、里程费来进行实时、现钱交易,另外,出租车司机须缴纳高额牌照费和公司规费而形成的传统盈利模式。具有耗时、资源部分闲置、可能会造成出行困难以及固定成本较高的特点。网约车是近年来对着网络技术进步催生的一种新型出行工具,具有便捷、专一、舒适等特点。在消费者看来,网约车是一种创新的O2O盈利模式:即网约车平台通过线上连接司机为消费者线下预订派单,并就此收取司机一定的平台服务费、用户的网络流量费和提成费用。

三、网约车的风险分析

(一)网约车存在的主要风险

1.经营风险。“滴滴”于2012年萌芽到2016年与人民优步合并后才正式实现公司合法化。由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存在,公司面临着客源争夺、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压力。而由于此领域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管理决策将会带来的损失或者营利都是不确定的,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2.管控风险。网约车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对注册在籍的司机的监督管理还存在缺陷。一些司机拒单、服务态度恶劣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现有的投诉机制比较成熟,但是不够到位,加之此类事件随机性较大,所以不能够完全杜绝;另外,一些司机接受订单后与顾客协商取消线上订单,进行车费套现,以此来避免公司的提成,赚取更多自身利益的同时损害了公司的利益。

3.法律风险。自近日来网约车新政出台后,网约车的合法性才算真正的有了法律依据。我国在世界上也算是第一个对网约车进行法律规范管理的国家。而滴滴公司作为中国网络出行市场的领头羊,相关法律性质的定位以及条款限制不明确,极易触犯法律条文,不利于公司的正常发展。

4.安全风险。由于我国有关法规形成时间尚早、各方面监管机制也都还不成熟,[2]网约车平台的发展的时间也比较短,对客户形成的保障体系不成熟,很多乘客的人生财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对客户而言,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5.垄断风险。网约车平台存在垄断现象。随着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及“优步中国”两个平台的合并,占据了极大部分网约车出行市场,对网约车出行市场几乎形成了垄断。其他网约车公司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不利于出行市场的发展进步。

(二)消费者视角的出租车与网约车风险比较

在消费者看来,传统出租车行业由于发展时间长,监管更严格,消费者在出行时安全风险更低;由于计价的机制比较健全,价格更加的透明化,使得消费者更不易受利益损失;传统出租车的权责机制健全,权责划分明晰,被侵权的风险降低。网约车平台由于发展时间短,各方面监管不健全,消费者安全保障低,出行的安全风险较高,同时可能有被侵权的可能。

四、网约车会加速出租车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国家政策已经将网约车合法化

我国的传统出租车行业长久以来一直存在收费高、资源配置率低等的缺陷,伴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创新创业“互联网+”的政策号召,网约车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近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发行,标志着网约车在我国的合法地位形成。

(二)出租车可能转变成网约车

由于出租车在我国的发展已久、组成复杂,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的出行市场不可能完全被网约车所占据,但是出租车自身成本高、资源配置率低等缺陷将会使之在和网约车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改革尤为重要。出租车可以通过网约车平台接收客户订单,提高自身资源配置率以节约成本;另外还需要改善服务体系。

(三)出租车行业供给模式预测

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更倾向于差异化、专一化、舒适化服务体验。因此,出租车行业的供给模式将会大大转变。在未来,出租车行业供给侧将会呈现出以互联网为信息纽带,提供专一化的出行服务,同时提升消费者出行的舒适度体验的差异化战略模式。

注释:①信息来源于温江公众信息网。

(作者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魏家蓓(1996―),女,四川成都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 于芳妮.网约车搅局传统出租车市场[J].经济,2016(20):24-26.

[2] 王静.中国网约车的监管困境及解决[J].行政法学研究,2016(02):49-59.

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范文3

【摘要】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证券公司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多年来我国证券交易的现状来看,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普遍比较落后,公司盈利过于被动,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因此,证券公司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困境,结合国外的先进盈利模式,对原有的盈利模式进行积极的转型与创新,提高自身在证券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大力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转型

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并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证券公司的盈利与否和股票市场的行情有着正比关系,过于依赖于市场行情,导致公司的盈利收到一定影响。及时的对盈利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将会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

一、我国目前盈利模式转型的方法

(一)重构经纪业务版图

在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业务版图面临着重构的可能性。根据证监会的新规定,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在全国开设分支机构,证券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重点与未来战略规划自己决定分支机构的数量与开设地点。政策的变更是重构经纪业务版图的一大原因,体系完整、实力雄厚的证券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投行业务的新产业链

投行业务的不断增加,使得产业链也在不断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券商的投行业务体系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向客户提供股票投资、金融管理、债权融资等方面的服务,由此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产业链。目前,我国的许多行业都有着进行产业整合的意向,众多企业合并重组,银行在这样的形式下对进行兼并的企业进行信贷的支持,吸引资本。

(三)资管业务的增加

新的资管政策中,产品由过去的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度,对原有的产品投资范围与产品结构等进行了重新的划分与规范,使得针对券商设计的各种理财产品不断的增加,新的基金发行规模也随之增加。

(四)政策扶持创新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自运行以来,是证券公司重要的业务之一。融资融券的一个特点是证券公司凭借该业务获得的收入与股市的行情没有太大的联系,券商获取的收益相对稳定,不受市场的过多的影响。创新融资融券业务,业务数量增加,利润逐步增长,融资融券未来的发展前景明朗。

股权质押业务是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一次延伸,大型券商对该业务的需求更高,获取到的利润更多更稳定,是资本中介型业务中一个前景乐观的新业务。

资产证券新规定的。2013年证监会的针对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新的管理规定,对证券公司在未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具体事项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点明方向引导证券公司的资产证券化工作迈向正规,使得证券化的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认可了很多的财产权利,也允许证券公司在资产证券化工作提供更好的双边服务。

新三板业务是资本市场得以发展的一大关键点,新三板公司数量在未来可能会实现很大程度的增长。国内目前的试点地区在不断的增加,配套的相关设施也在逐渐完善。

(五)发挥资本市场的中介作用

证券公司在金融业界有着重要的中介功能,资本市场的诸多交易必须依托证券公司来完成,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证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其中介作用,这就导致证券公司在一些目融资、企业并购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证券公司必须不断加强资金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弱化法律以及公司自身等不利因素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证券公司必须要将其工作的重点放在高流动市场的业务拓展中,并且要结合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这样可以不断增强其资金能力,不断提升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进而推动其盈利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二、价值链转型策略的具体分析

(一)改变内部价值链

证券公司过去的营销活动主要依靠通道的价值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通过赚取投资者的佣金来获取利益,证券公司在开展营销工作的时候依靠客户开户并进行实际的交易从而实现真正的价值。近年来通过交易获得的佣金在不断的减少,证券公司需要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向增值服务与产品营销方式转变,这样可以改变企业的收入来源,获取更多的收入。

证券公司不可能永远凭借硬件设施保持在业界内的领先水平,更多情况下,一家证券公司的竞争能力高低取决于其的软实力,这也决定了一家证券公司的服务水平。证券公司需要有强大的内部团队,包括产品创新团队,市场营销团队等,可以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对市场条件做出详细的分析,并设计出有自身特色,使用价值高的产品。

证券公司要重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不断的吸引客户,稳定用户基群,帮助公司设计新产品,分散成本,增加产品种类,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公司的产品更为合理,适应市场需要,有效降低风险。

(二)建立外部价值链

在完成内部价值链的构建之后,还要对外部价值链进行建立。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成为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件可以实现共赢的事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跨平台的合作,改变过去银行与信托公司进行合作的情况,证券公司接受来自银行的资金委托,为银行制定资产管理计划,与过去信托机构的信托政策衔接,提高银行的资金管理能力,从而使银行可以更好的为其的投资用户提供服务工作。证券公司由此获得稳定的合作伙伴,完善了外部价值链。资产证券化经过几年的试点,已经成为一项常规的证券业务。业务的形态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几类,而更多涉及到不动产等方面的形态。

三、结语

证券公司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推动我国的证券市场向更为完善与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我们应该及时的认识到目前在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这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范文4

我们认为,首先,互联网医疗的最佳商业模式应该具备我们所说的“四句真经”特征:(1)人性刚需是盈利基础;(2)数据决定发展空间;(3)社群带来流量沉淀;(4)整合线下服务链是竞争壁垒。基于此,进一步,我们看好专业医疗移动互联硬件、医患互动软件,不看好当前绝大多数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泛健康管理软件。

其次,互联网商业模式存在于就医全流程的各主体诉求之中,主要包括患者、医生、医院、药企、险企5大角色,越刚性的需求,越容易产生合理商业模式。

第三,在盈利空间方面,向药企收费的模式是目前中国空间最大的收费模式:2014年估计为37.1亿元,2020年预计将达到558.7亿元

第四,在切入点方案选择方面,我们认为以软件形式还是硬件形式切入互联网医疗并不重要。

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核心是服务3个主体:患者、医生、医院,并且通过形成产业链条闭环,向5个对象:药企、商业保险机构、医生、患者、 医院收费。当然,海外模式中还有一些在中国不很适用的收费主体,比如向企业雇主收费,因为雇主承担了一定员工医疗保健费用,因此有降低费用的诉求。

向患者收费:市场空间大,盈利模式多样,创新点多

向患者收费的商业模式存在的基础是满足消费者刚需。我们已经多次提到,患者的刚需可以从整个就医流程环节拆解,收费的切入点非常多,医疗健康服务的 9大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痛点,都可以作为盈利的突破口。而无论哪种盈利模式,真正解决了患者就医痛点的服务都会获得盈利空间。患者的核心诉求无非是治好 病、省钱、省时、便捷、互动。此外顺人性机制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核心点。这两者可以判断向患者收费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程度。另外,我们认为,在切入方式上, 对于原有就医环节的互联网化改善,胜过对消费者新习惯培养。

对消费者收费的具体收费方式大类上可分为:硬件销售模式和软件服务模式。(1)硬件销售模式已经众所周知,但硬件出售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可能面临挑 战:渗透率提升后,更新需求非刚性。由于存在其他潜在衍生盈利模式,可以用来补贴硬件,因此可以判定硬件售价在长期应该会持续下降,因此硬件出售更多是体 现出获取用户入口功能,本身的盈利能力在长期会越来越难。但硬件销售本身的市场空间较大,例如血糖仪全球市场空间可达200亿美金,短期内依然可观。 (2)软件服务模式,例如春雨医生等,以基础服务免费(获取流量和粘性),增值服务收费(刚需)的模式进行。(3)社群模式,这部分的收费模式仍在探索之 中,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尚不明显,但一定是趋势所在,具体社群商业模式的威力,可以直接参考《罗辑思维》节目的几次重量级实验。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Zeo

1.公司简介:Zeo是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移动应用,通过一个可佩带的硬件,监测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Zeo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

2.主要产品形式和功能:ZEO是一个腕带和头贴,可以通过蓝牙和手机或一个床旁设备相连,记录晚上的睡眠周 期,并给出一个质量评分。用户可以通过监测得分变化或和同年龄组的平均值相比较,对自己的睡眠有一个量化的了解。另外,对于睡眠不好的人,ZEO也提供个 性化的睡眠指导,通过一些测试找到可能的问题。

3.盈利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和软件服务。Zeo在盈利模式上有两种选择。一是软件即服务(SAAS)――通过用户订阅以及持续性盈收,二是用户购买设备产生利润。但采用第二种模式非常困难,因为公司为其头戴设备开价99 美元,利润率并不特别理想。公司在八年内共融资超过3 千万美元。

4.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1)服务是健康管理,非刚需,没有充分利用人性,技术优势无法体现。 Zeo在研发过程中审阅了大量科学研究资料。Zeo的分析数据精准度接近于睡眠实验室的权威数据,而腕部活动记录仪测量得出的数据相对不精准。但是消费者似乎并不关心这些研究结果。这样一来,像FitBit 这样的竞争设备就会做的更好。

(2)佩戴麻烦,逆人性。Zeo所强调的产品价值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个人网上睡眠指导。但消费者需要登录它的网站,输入更多的关于自己睡眠以及其他变量的信息。每晚戴着特制头带睡觉也很不方便,用户反而会产生不适感。

(3)不能忽视艺术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通过数据视觉化促进行为变革很好很强大,但它更多是一项艺术,而非科学。这类企业需要更多的艺术家,用户界面设计专家以及心理学家的帮助,而非仅仅是技术突破。

向医生收费:市场空间不大,且盈利模式单一,难以成为主要模式

向医生收费模式存在的基础是满足医生的核心诉求。包括(1)增加合法收入、(2)增加个人的品牌知名度、(3)发表更多论文并评上更高职称以及 (4)减少工作量。同时在整个诊疗环节,医生还存在需要病患准确病情信息、需要辅助决策信息、降低风险、持续跟踪病患(院外)病情并建立个人病历库等需 求。但从刚性程度上来看,仅有第1条需求可能产生盈利模式。

向医生收费的切入点主要包括辅助诊疗以及预约平台,辅助诊疗层面的需求是持续的,基于此的盈利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预约平台类服务存在一定的需求,等中国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和放开后,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向医生收费的公司的具体收费方式主要是会员收费。在美国,医生独立执业,问诊相对自由,所以对医生的盈利模式非常多样,客源、诊断、诊后、用药、器械等都可以是盈利的切入点,而中国医疗体系对医生的限制非常多,所以针对医生的盈利模式还是限制在辅助诊断用 药以及医生间交流的层面,而在预约平台上收费的模式目前发展较好,但存在着会受到政府监管的风险,未来发展并不乐观。目前针对医生收费的企业,例如 Epocrates、丁香园、杏树林等,对医生收费都不是其主要的盈利来源,积极开发其他盈利模式是现存公司的普遍特征。总之,针对医生的盈利的创新点较 少,盈利空间也较小。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Zocdoc医患对接平台

1.公司简介:初创企业融资“新王”。Zocdoc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线上医生预约平台,服务遍及美国的2000个城市,目前每月要向500万用户提供寻找医生和在线预约的服务。在2014年6月完成的D轮融资中,Zocdoc募集资金超过1.5亿美元,市 场估值超过15亿美元,成为纽约初创企业中名副其实的“新王”。

2.提供的主要服务:Zocdoc提供高效透明的对接平台。基于地理位置,Zocdoc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对接平台,通过Zocdoc网站或是移动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附近医生,并查看医生的资质认证,服务点评,空闲时间等信息,并在线与医生预约服务。

3.盈利模式:Zocdoc对患者用户免费,对注册医生则要收取250美元/月的费用,目前有超过530万名医疗从业者在Zocdoc上向患者提供服务。2013年,Zocdoc的在线预约量增长200%,移动端的预约量的增速则达到500%。

4.经验总结:目前还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等待多点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可有发展空间。除了受到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 的支撑,Zocdoc的兴起与美国医疗行业的环境以及供需状况有很大关系。首先,在美国,大多数医生是自由执业,而不是像中国一样从属于医院,医生与患者 是直接对接,而不必通过医院,Zocdoc正是大大提高了这一环节的透明度和效率;其次,比起中国,美国的医疗资源供给相对充足,医生需要Zocdoc这 样一个平台来接收患者资源。基于以上两点,Zocdoc可以以向医生收费的方式持续盈利,并且随着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平台的粘性也 进一步增强,闭环商业模式逐渐稳固。

向医院收费:市场空间大,盈利空间大,但盈利模式只能满足中短期发展

向医院收费的切入点包括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以及提高收入。在这两个层面,医院的需求较强,针对此产生的盈利模式都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但基本上与医疗信息化更相关,而非纯互联网模式。

目前向医院收费的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软件销售以及维护运营收费;二是硬件销售;三是远程监测服务收费。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Vocera医院移动通讯,向医院收费

1.主要产品功能:Vocera可帮助大型医院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通讯。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是如何在医院内部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通讯,以应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Vocera可以为医院提供移动的通讯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是一个可以让医护人员戴 在脖子上或别在胸前的设备,可随时收发信息,随时通话并设置提醒,取代了医院过去使用的BP机。

2.Vocera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医院收费实现盈利。2012年Vocera共拥有医院客户875家, 包括大型医院、中小型诊所、手术中心和养老中心等,其中775家在美国本土。公司2012年收入近1亿美金,主要来自向医院的Vocera硬件/软件销售 以及维修服务。公司2012年上市,现市值为3.3亿美金。

3.经验和教训总结:vocera近年收入情况并不乐观,总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净利润亏损显着增加。我们认为这主要原因来自于医疗信息化技术的提 升,大量替代性、低成本解决方案不断产生,因此原有基于通讯技术的产品可能会大面积受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品替代,因此医疗新系统企业更多可以向互联网方 向转型。

向药企收费:市场空间大,盈利模式多样

向药企收费的存在基础,是满足药企的营销、研发需求。药品的营销、产品的研发是药企发展的基本需求,而基于此产生的盈利模式市场空间大。向药企收费是目前软件类移动医疗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无论是针对医生、患者、医院哪个环节的服务,均可以依靠流量和数据采用向药企收费的盈利模式。

目前向药企收费的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基于流量的广告收费;二是基于数据的精准化推送收费;三是研发数据收费。短期内,广告是向药企收费 的主要盈利模式,而基于数据的精准化营销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向药企收费的公司是目前盈利模式切入点最好的公司,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 该盈利模式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向药企收费是在产品获得流量以及数据基础上建立的盈利模式,存在一定的壁垒,一旦企业获得了足够的用户及数据,跨越了盈利模式的壁垒,就能在移动医疗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Epocrates基于软件的双向服务

1.公司简介:Epocrates于1998年由两个斯坦福学生创建,2011年上市,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健康公司,2013年1月被美国健康护理技术提供商Athenahealth以近3亿美元的现金收购。

2.主要产品功能:Epocrates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移动药物字典,其的核心服务是通过手机软件向专业医疗从业者提供信息支持,包括药品相关信息,疾病相关信息,医疗实验室诊断信息等,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和高效的为病人提供服务。目前有超过一百四十万的临床医生使用Epocrates的手机软件。

3.主要盈利模式:Epocrates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手机软件销售。2012年,Epocrates收入 1.2亿美元,其中80%来自向药品企业提供市场解决方案(包括60%的广告和20%市场调研服务),剩下20%来自软件销售。基于掌握的医生客户资源和 软件平台的数据资源,Epocrates可以通过DocAlert信息服务向医生传递药品审批、临床试验数据、治疗指南、处方规定变化等简短的信息,并根 据药企的需求进行精准的医生再教育内容投放,已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同时,为药企开展针对特定地区或对象的市场调研也是Epocrates的重要收入来 源。

4.经验教训和结论:Epocrates被主攻EHR的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Athenahealth 收购后,收入下滑,总部裁人,短短几年间,一颗耀眼明星已成明日黄花。互联网医疗的App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委身下嫁给各种HIS,EHR,EMR 系统,将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服务更多地植入“移动化”元素,与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深度融合,这很可能是一个未来的重要趋势。

向保险公司收费:市场空间较小,盈利模式单一,处于探索阶段

向保险公司收费的存在基础是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化定价和减少赔付支出。具体操作上的主要切入点来自于移动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上的优势,移动医疗能够对慢性病进行长期监测,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从长期上降低保险公司的赔率,所以衍生出了向保险公司收费的盈利模式。

目前向险企收费的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硬件销售以及远程监测服务。向保险公司收费的盈利模式来源于美国,美国商业保险发达,市场占比超过50%,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为移动医疗公司开辟了新的市场与盈利模式。而中国商业保险覆盖人群不到2%,市场空间较小,一些公司例如九安医疗、中卫莱康试图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新的盈利模式,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认为,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尤其是能否将移动医疗与社会医疗保险合作,如果能够打通社保市场,移动医疗行业将获得质的突变。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WellDoc:向保险公司与企业雇主收费

1.公司简介:WellDoc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管理的移动医疗公司。WellDoc向用户提供手机APP,并在云端建立糖尿病管理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糖尿病管理。医生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查看患者的状态。WellDoc通过自身开发的平台和系统帮助用户监测血糖,利用收集到的用户数据和医生建立专门的合作,协助改变用户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2.发展历程和现状: 2005年成立,在移动医疗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许多糖尿病管理的经验。2008年6月,在DiabetesTechnology&Therapeutics发表短期临 床试验报告,证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显着降低。2010年10月,软件通过FDA认证。2011年9月在Diabetes Care发表临床试验报告,证明使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控制血红蛋白水平的显着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差异达到1.2.如果一个糖尿病新药 上市能证明和对照组差异达到0.3,疗效就足够显着。糖尿病管家系统是第一款通过FDA对照试验的APP。2012年8月,和AlereHealth疾病 管理公司合作向300000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2012年8月,列入保险公司的报销目录,和处方药物并列。2013年推出了App版本的糖尿病管理软件 BlueStar。这也是美国市场目前唯一一款通过 FDA认 证且需要医生处方使用的糖尿病管理App。这款产品为确诊患有II型糖尿病并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设计,类似于药物治疗。该方案由WellDoc拥 有专利的自动化专家分析系统提供支持,其中包括实时消息,行为指导和疾病教育,推送至患者的移动设备。2014年1月,WellDoc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有潜力的公司”之一,并获得新一轮来自默克公司全球健康创新基金(MerckGHI)和风险投资公司温德姆(WindhamVenture Partners)2000万美元的投资,至此WellDoc总计投资已经超过5000万美元。

3.主要产品形式和功能:Blue star是一款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糖尿病管理软件,专为确诊患有II型糖尿病并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设计,类似于药物治疗。患者将他们的药物和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血糖等数据输入到安装有blue star软件的移动设备中,系统对现有药物剂量、血糖波动情况、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后,为患者提供自动实时的虚拟指导,包括提醒相关测试、药物、生活方式的调整及膳食建议。同时,患者的数据会被定期发送到患者的医生那里以帮助填补在复诊间歇中产生的信息差距,并促进疾病管理的讨论。

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范文5

(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

1、以净利润为基础的盈利能力指标。

以净利润为指数的指标是评价盈利能力最基础的指标,对其他指标以及整个指标体系起着关键性作用。(1)总资产收益率(ROA)。其公式为:ROA=净利润/总资产,其中“总资产”指企业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和,具体项目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房屋设备及办公用品、土地或矿产资产。一般来说,由于各行业对资金利用程度的大小不同,ROA水平的高低评判也相应不同。对银行、保险、证券、电信等重资金运作的企业来说,ROA的评判更为重要。总资产收益率是将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相比较,反映了公司管理者运营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和效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企业总资产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的效率越高,投资盈利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财务分析主体可以根据该指标与同期净资产收益率进行比较,判断财务杠杆作用情况。(2)净资产收益率(ROE)。其公式为:ROE=净利润/普通股股东权益。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是一定时期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也是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排序中,该指标被列为首位所需披露指标。(3)每股收益(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从财务分析角度看,每股收益主要取决于每股账面价值,即每股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总额减去优先股权益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的比值,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每股的权益,也有利于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

2、以市价为基础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在评价体系中适当反映市盈率、市净率等与股票市价相关的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盈利分析是必需的。(1)市盈率(P/ERatio)。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亦称价格与收益比率,是用股票的市场价格与每股净收益比较而得的一个数值。反映了股价与股票发行者取得经营利润能力的关系,常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公司的盈利状况。(2)市净率(PBR)。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是把每股净资产与每股市价联系起来,可以说明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以及股票的投资价值。

(二)各方面对盈利能力指标的影响

1、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与企业息息相关,其中税收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反之,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往往容易忽视国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2、利润构成。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从而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3、经营模式。

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企业如何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模式。独特的经营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较好的经营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

4、利润及利润质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的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5、历史与未来。

在财务分析时,一些财务人员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如果仅以历史资料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判断。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一般来讲,一家公司的能力主要分为四种能力,即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而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宋献中教授的一句话,道明了上市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重要性。“总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总资产的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银行的举债能力越强,利用财务杠杆的效果就更好。”以上专家的话告诉我们,针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分析,一般要从总资产收益率(ROA)开始。下面就应用杜邦分析法,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一)杜邦分析法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

财务分析中,杜邦分析体系一般主要是对企业、上市公司等非金融机构进行分析,其最初所采用的财务分析比率也是针对非金融机构提出来的。因为商业银行与企业的运营机制不同、盈利路径也不相同,因此在用杜邦分析系统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应该在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建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分析模型。权益净利率主要受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的影响,我们借鉴传统的杜邦分析法,将权益净利率作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分析模型的核心。在分析过程中,将权益净利率作为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然后对这一比率进行层层分解,分析构成这一比率的要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构成要素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1、权益净利率分析。

借鉴杜邦分析体系,将权益净利率与资产收益率以及财务杠杆联系起来,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权益乘数将资产收益率和权益净利率联系起来,即:权益报酬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权益总额)=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2、权益乘数分析。

权益乘数是将资产与权益相比较,比值越大,权益乘数越大,商业银行运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的程度越高,商业银行资本风险越大。所谓财务杠杆效应,就是当资产收益率为正数时,权益乘数越大,权益净利率就越大,银行的收益就越高。但是,财务杠杆具有两面性,它在增加收益正面影响的同时,也能够扩大损失的负面影响。如果两家银行的资产净利率都是负数,权益乘数大的银行损失越严重。在实际工作中,银行业的权益乘数通常是由监管法规规定的。因此,资产收益就成为评价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比率。

3、资产收益率分解分析。

通过资产收益率的进一步分解我们可以掌握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因为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在对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时,我们要结合商业银行特殊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结构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我们采用如下指标:(1)净利息收益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利差收入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净利息收入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入/资产总额。(2)中间业务收益率。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中间业务具有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多样化等特点。(3)营业费用支出率。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其营业费用与一般的企业相同。在分析过程中,为了统一口径,文中的营业费用是指商业银行因为经营业务所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商业银行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设立银行网点的各项费用。(4)所得税支出率。所得税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税收支出,对银行利润有重要的影响。所得税支出率=所得税支出额/资产总额。

(二)招商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与评价。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简称招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是中国内地规模第六大的银行、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八行五保之一。总行设在深圳市福田区。2002年4月9日,招商银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6年9月8日,招商银行开始在香港公开招股,发行约22亿股H股,集资200亿港元,并在9月22日于港交所上市。资本净额超过2,900亿、资产总额超过4.4万亿。招商银行在所有股份制银行中,各方面的排名都靠前,它的零售业务开办得最早,信用卡发行量非常大,管理机制也很好,总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下面通过招商银行近五年的年报进行盈利能力分析:(1)对招商银行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我们要分两个阶段进行。2010~2012年,ROA开始稳定上升,增长幅度较大,整体来说,还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盈利状态。2013年开始,ROA又有小幅回落,这不仅是受股市小幅震荡、欧债危机和整体经济环境的间接影响,更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其后零售时代的二次转型效果不满意、银行的国企作风日益明显,失去了原先的锐意进取、创新能力和灵活机制,对市场的灵敏度和反映度也落后于其他上市银行。(2)净利息收益率。近5年变化不大,但利息收入的绝对金额在增长,主要是由于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贷款与垫款利息的收入仍然是招商银行利息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中间业务收入稳步增长,说明招商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2010~2014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长较为明显,特别是2013年、2014年,中间业务的发展比较迅速,主要是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结算与清算手续费、银行卡手续费、财务顾问咨询手续费增加。(3)营业支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整体费用支出较大。影响营业支出的因素较多,下面对营业支出进行进一步分析。业务及管理费用占比由2010年的74.14%下降至2011年的70.24%,下降速度明显,但2012年又回升至75.19%,而2013年、2014年则是稳步下降。受人员增加影响,员工费用的总额虽然是逐年上升的,但占营业支出的比重却在下降。招商银行通过改进费用预算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日常费用管理等措施,深挖费用管理空间,切实提高成本效率和费用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费用管控成效显著,费用平稳增长,增幅小于营业收入增幅。说明业务及管理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折旧与摊销费用下降比较明显。近5年,资产减值损失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大幅上升,2010年招商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占比为14.32%,到2011年上升至16.85%。2012年,政府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减值损失下降至10.29%。但是,2013开始由于经济下行,资产质量下降计提拨备增加,同时对产能过剩行业进一步增提风险补充拨备,特别是2014年贷款减值损失达312.54亿元,较上年增长206.53%,贷款减值损失是资产减值损失最大组成部分。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增加,使营业支出的整体构成发生了变化,资产减值损失成为营业支出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

(三)提高盈利能力的建议

1、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非贷款业务比重。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金融法规的完善,金融业务进一步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现代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银行增强盈利能力的创新点。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发展互联网上的“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高科技化智能型的金融产品,拓展为客户服务的渠道,缩短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银行服务。同时“,余额宝”等第三方平台通过自身优势的加入使本就竞争激烈的银行业更加残酷。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也可以弥补网点不足的缺点,扩大银行服务的范围,以高效便捷的服务争取更多的客户。

2、增加负债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有大多数银行负债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依靠吸收存款获取资金,在存款业务种类和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存款业务方面创新的空间不大。股份制银行应该合理利用金融市场,开展主动型的负债业务。

3、加强管理水平,严格非盈利性资产支出和营业费用控制。

毋庸置疑,商业银行的非盈利性资产和营业费用支出的失控会降低其盈利水平。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管理水平,尽量减少非盈利性资产的支出,加强对营业费用支出的控制,降低资产费用率,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家政服务公司盈利模式范文6

关键词:养老金;盈利模式;太平养老,。

自2004年颁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迅速发展。截止2010底[1],全国有3.71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1335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809亿元。以标准企业年金为代表,伴随近年来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的养老金产品层出不穷,对养老金业务新领域的探索也愈加深入。从2010年开始,各养老金机构开始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在养老金产业链延伸、业务范围选择、产品和服务能力建设、运营效率和盈利模式方面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了有益的经验和良好的发展趋势。只要中国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的趋势不变,商业化运作的加快推进、市场机构的纵深参与将是我国养保障体制改革破题的必然途径,建立正确且有效的养老金企业盈利模式,养老金行业才能在未来成为最具成长性和盈利性的行业之一。

一、国内养老金管理机构的经营环境和现状。

自2006年第一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走向市场,五年多来我国企业年金预期的“井喷”局面受政策限制和金融危机影响等因素并没有出现。2010年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人社部第11号令)颁布后,对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作了原则规定,托管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已达2809亿元,其中,由投资机构投资运作的基金为2452亿元,投资组合数1504个[2]。

从年金的供给来看,截止2011年底[3],我国年金领域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39家。其中,专业养老保险公司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4家,寿险公司2家,基金公司12家,证券公司2家,信托公司4家,银行10家,累计发放各类资格61个。平均每个资格对应的年金资产管理规模约在25亿元左右,其规模仅相当于一只中型公募基金的首发规模,对机构的生存状况形成了较大压力。通过表1可以看出,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与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占比普遍较低,五年中的比例均未超过6%。

造成当下国内养老金业务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型行业或垄断行业客户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企业年金规模。这部分客户对管理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要求较高,但是受政策、市场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当前的盈利贡献不大;2.作为利基市场的中小企业,其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并不稳定,缴费能力和市场容量整体有限;3.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竞争方式粗放,“僧多粥少”,各家养老金机构竞相逐价,客户和企业获取承办高,当期收入通常较低;4.计划管理中个人选择权普遍未放开、投资品种有限,企业客户对投资短期收益要求迫切,投资管理人面临巨大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排名压力,而投资收益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费获取的能力。

有限的客户群、业务范围和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造成我国年金单一业务线盈利周期长得现实情况,也迫使部分养老金管理机构逐渐淡出年金领域,集中精力在传统业务和其他新业务。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自2004年以来受托管管理企业年金基金710亿元,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660亿元,投资管理的企业年金已经占投资管理业务总量的45%。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有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盈利考验和长期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在实现核心能力的建设和运营效率优化的同时,在基础发展方向上是选择横向多元化、还是纵向多元化。两种方式的共同出发点是通过企业年金业务获取客户资源并建立核心能力,但横向多元化更强调以客户和销售队伍为基础,向团体保险等对公金融领域扩展;纵向多元化则强调以养老金业务为基础,以向养老金业务的目标客户、业务范围、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延伸为路径。目前,各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仍处于对可持续盈利模式的探索之中。

二、太平养老对盈利模式的探索及经营情况。

作为第一批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太平养老经历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初期的跌宕与变革,探索盈利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从“中国最具专业和创新精神的养老金综合服务供应商”到“中国最专业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养老金和员工福利保障计划综合服务提供商”,均体现着太平养老深远的战略定位调整。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支持下,太平养老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以企业年金专业化为起步高调切入和抢占新市场;二是结合自身能力和资源横向多元化;三是在多支柱业务支撑下逐步形成可预期的盈利模式。2006年至2010年,尽管企业年金市场并未如业界预期产生爆炸式的增长,太平梯养老凭借先发优势和持续的专业创新,在专业养老金公司中始终保持行业前三甲的位置。实现新增保费按年约40%的复合增长率,累计管理资产实现100倍的增长,管理费收入实现200倍的增长,年金业务2010年的边际贡献率较2009年将近翻上一番。

三、太平养老持续改善盈利模式的主要措施。

太平养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1年年金业务新增缴费保持市场平均发展水平,管理费收入增长50%;2012-2013年,财务目标持续优化,在2012年实现打平盈利,年金业务增长高于市场平均增幅,管理费收入保持明显增长态势,实现1.5-2亿元的管理费收入;2014-2015年,要稳定盈利能力,年金市场保持15%-20%市场份额和市场同期增速,管理费收入随资产增速稳定增长,年金条线基本实现盈利。太平养老在快速发展中调整节奏,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对影响盈利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整和坚持,在不同时期兼顾横向和纵向多元化的重点,力争持续改善盈利模式和盈利趋势。

1.推动养老金制度完善,争取改善经营环境。

在推动企业年金管理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太平养老应继续在职业年金制度、信托型补充养老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参与国家制度层面的建设工作和试点推动工作,为养老金业务条线的纵向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明晰客户群定位,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太平养老大力应开展集团内部综合开拓业务员,并推进以目标客户细分为基础的销售渠道改革,通过多渠道有效获取和维护有价值的客户,实现多业务、多产品的匹配。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争取实现70%以上客户的跨业务条线多次开发和综合渗透,持续提升客户综合经营的价值贡献,真正建立立体多元化的综合经营管理体系。

3.优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太平养老在未来几年中,应根据统一战略目标、不同专业特色协调高效运作的思想进行体系化建设,大幅度提升运营服务和基础管理效率。进一步推动渠道专业化管理、机构差异化管理、销售有效性、固化销售费用、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实现信息的集中与共享。

太平养老置身于国家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的时代,成熟市场养老金管理机构的发展经验和历程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根据市场状况进行微调来实现盈利,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和高质量的保障型产品与服务,发挥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连友。企业年金基金运行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建勇。企业年金管理指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