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研究范例6篇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范文1

一、政治思想工作

在中共××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我所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下大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谋求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和谐建设新突破,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林业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

二、科研推广工作

(一)思茅林产业发展共用科技平台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135.00万元,主要通过配套设备和检验手段,建立和完善我市林木种苗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收集、选优、分子标记鉴定等方法,选育思茅松、西南桦良种家系;建立良种资源冷藏保存库;制定××市思茅松、西南桦营养袋苗木检验标准,该项目于4月通过验收。

(二)思茅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优质、高效培育技术示范推广

该项目运用云南省林科院和××市林科所共同承担的省攻关课题“思茅松、西南桦工业原料林优质、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的成果,于到20xx年在××市营造思茅松短周期工业原料示范林600亩;举办思茅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优质、高效培育技术培训班四期,针对我市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自主经营林地面积扩大的现状,培训林农急需的思茅松采种母树选择及种子收集、思茅松壮苗培育和思茅松造林密度控制等技术,系统培训林农200人次。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思茅松示范林600亩的育苗、整地和造林工作,现场培训林农50人次。

(三)墨江部级林业科技示范县项目

该项目以我所为技术支撑,围绕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对林业科技的迫切需求,选择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进行优化集成和组装配套,通过在墨江县建立10个科技示范村、100户示范户、

1000亩科技示范林,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加速林业新科技、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完成120亩大泡核桃示范林建设,现场培训林农55人次。

(四)思茅松脂用林无性系育苗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

该项目为国家发改委育种专项项目“云南思茅松良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子课题,我所主要负责营建宁洱县思茅松高产脂种苗扩繁基地,达到年出产40万株扦插苗的生产能力,在宁洱县进行思茅松无性系苗木扩繁技术培训,制定出“思茅松脂用林无性系育苗技术规程”。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扦插思茅松穗条1万余株。

(五)糯扎渡珍稀植物保护园建设工程

7月,根据国家、云南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关于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环境影响的具体要求,华能糯扎渡水电工程筹建处委托我所负责糯扎渡珍稀植物保护园的建设工作。完成珍稀植物园ⅰ期野生植物采挖移植工作,我所继续做好珍稀植物园ⅱ期珍稀植物定位调查及迁地移植保护工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完成珍稀植物定位调查及园林植物栽培工作,共种植18种园林植物1000余株、10000余平方米地被。

(六)××市北部区行政中心绿化工作

1、市政府大楼后山绿化,定植樱桃树128株、七叶树110株、红花红木120株、雨树40余株、红木荷20余株、榕树3株、棠梨树50余株和多种灌木、地被。

2、市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绿化,定植酸角树10余株(只成活10株左右)、重阳木20余株、紫柚木50株、攀枝花20株、白花羊蹄甲50余株等绿化树种。

(七)试验、研究工作

在单位科研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根据××市林业发展的方向和适宜我市发展的树种进行试验与研究,先后利用单位苗圃开展了高产脂思茅松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膏桐扦插育苗技术研究、桉树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红豆杉原料林生物量影响因子研究及生物质能树种千年桐的引进等十余项试验研究工作,为下一步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项目申报工作

(一)省级林业产业化项目“龙竹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该项目通过引进龙竹繁育技术,在××市建立龙竹标准化育苗基地100亩,完成母竹优选,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龙竹优选标准。目前,该项目已得到省林业厅批准立项。

(二)省级林业产业化项目“××市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该 项目通过收集保存××市原有油茶优良单株及引进省内油茶良种,逐步筛选了适合××市栽培的品种,新建油茶种质资源保存、良种收集园及良种采穗圃。目前,该项目已得到省林业厅批准立项。

(三)省级林业推广项目“××市龙竹栽培技术推广示范”

该项目通过举办龙竹造林技术培训,使基层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林农掌握龙竹的早产、丰产及造林技术,推广种植龙竹350亩。目前,该项目已得到省林业厅批准立项。

(四)××市桉树组培育苗项目建设

该项目通过培育优良的桉树组培苗,为全市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提供种苗,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种苗使用符合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目的要求。该项目已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正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五)××市千年桐引种培育项目

该项目通过开展生物替代柴油原料——千年桐种质资源收集及引种工作,在××市建立300亩千年桐培育基地,100亩引种园,使我市在今后的生物能源开发中占领种源优势。该项目得到了××市政府及林业、科技部门的重视,目前,正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六)其他申报项目

林业科学研究范文2

SPSS的全称是StatisticalProgramforSocial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是SPSS17.0汉化版。SPSS集便捷的数据处理、直观的图表编辑、强大的统计分析以及丰富的数据接口于一体,被业界称为最优秀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

利用SPSS,可以完成数据的增加、删除、复制、剪切和粘贴等常规编辑;可以快捷高效地进行数据的排序、转化、拆分、聚合、加权等操作处理;并且具有多个数据文件的合并功能。

利用SPSS可以生成各种基本图和交互图。其中基本图包括条形图、线图、面积图、饼图、高低图、箱图、误差条图、直方图、散点图等。交互图可以是二维或三维的,包括条形交互图、线形交互图、带形交互图、饼形交互图、点型交互图、箱型交互图、误差条形交互图、直方交互图和散点交互图等[1]。

利用SPSS可以生成数十种风格的表格,根据功能又可有一般表、多响应表和频数表等。利用专门的编辑窗口或直接在查看器中可以编辑所生成的表格。

1.4统计分析功能

利用SPSS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数理统计任务。具体包括样本数据的描述、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列联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线性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可靠性分析等[2]。

1.5与其他软件的联接功能

SPSS能读取和调用Excel、DeBase、Foxbase、Lotus1-2-3、Access、文本编辑器等生成的数据文件。通过其内置的VBA编程开发,可以实现增强的应用功能,完成对复杂数据的管理,提高统计分析的效率。

2SPSS在林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2.1频数分布分析

频数分布分析过程可以较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按组分类整理,形成各变量的不同水平的频数分布表和图形,从而把握变量的数据特征和分布状况的规律[3]。下面对苗木样本进行频数分析,探讨苗木高度的生产规律。从某苗圃中抽取50株苗木样本,测得苗木高度数据资料如下(单位:cm)。101、90、99、96、90、98、103、94、98、113、92、99、100、87、102、100、96、103、102、92、93、95、101、93、94、103、95、104、96、93、102、94、93、100、95、109、95、98、91、97、94、96、88、91、106、97、93、96、93、98。运行程序,输入样本资料,建立SPSS数据文件。依次点击“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菜单,打开“重新编码”对话框选择分组变量,定义输出变量名“所在组”,输入变量标签“苗木高度数据分组”。在“旧值和新值”中,定义分组区间。本例将苗木高度分为90以下、90~94、95~99、100~104、105~109、110以上6组。打开“分析描述统计频率”菜单,在“频率”对话框中确立频数分析“变量”,选择统计图形。本例点选“直方图”,勾选“常正态曲线”。单击“确定”按钮,在输出窗口中显示苗木高度数据的频数分析报表和直方图。详见表1和图1。频率分布表和分布图十分清楚地表述了苗木高度变量取了哪些数值,取得这些数值机率是多少,以及苗木高度变量分布规律。

2.2相关分析

针对客观事物相互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就是相关分析。下面介绍两种方式:散点图方式、相关系数方式。

2.2.1散点图

表2为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数据,依据数据资料绘制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初步判断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输入样本编号、胸高断面积、蓄积量等数据资料,建立数据文件。依次点击“图形旧对话框散点”菜单,选择散点图类型,本例选择“简单分布”。选择定义X、Y轴变量。本例选择“胸高断面积”为X轴,选择“蓄积量”为Y轴。单击“确定”按钮,在输出窗口显示出散点图。如图2所示。从散点图可直观的看出胸高断面积x与蓄积量y之间大致成直线关系,蓄积量y随胸高断面积x增加而增加。要想较准确推断它们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计算相关系数。

2.2.2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大小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仍以上例数据资料为基础,介绍相关系数的计算过程。打开“分析相关双变量相关”菜单,在“双变量相关”对话框中确定相关系数的类型;选择“显著性检验”标准;勾选“标记显著性相关”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在输出窗口中显示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相关系数为0.974。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3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解析式;第二步利用所建的数学解析式进行预测。SPSS中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等[4]。下面以表2数据资料为例,介绍线性回归分析的计算过程。设胸高断面积x和蓄积量y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a+bx。打开“分析回归线性”菜单,在线性回归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因变量,一个自变量;在“统计量”中设置输出的分析内容。本例使用默认选项“估计”和“模型拟合度”。单击“确定”按钮,在输出窗口中显示出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从结果中可看出,截距a为0.027,回归系数b为9.788,所以胸高断面积x和蓄积量y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027+9.788x。在此直线回归中,如果选定自变量胸高断面积x的值,就可以对因变量蓄积量y进行直线回归预测。

林业科学研究范文3

一、加强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林业金融学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分支,是金融学与林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林业金融学在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优势学科和林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建立高层次的林业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和现代林业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可以为解决林业金融理论创新滞后于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和破解林区“三林”问题等提供持久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所谓“三林”,是林业、林区和林农的统称,是借用“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概念延伸而来的。所谓“三林”问题,就是由林业生态资源短缺、林区经济危困、林农生计困难而引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统称。林业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较强的生态外部性,使得“三林”问题有着与“三农”问题、“三渔”问题不同的特点。由于林业资源具有较强的生态正外部性,林木的生长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大,所以个体林农缺乏投资的积极性,需要国家财政的扶持补贴和金融支持。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急需金融理论的指导和学科的支撑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的流动逐渐活化;再加上森林资源的升值预期吸引了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林业聚集,所以林业资本的洼地效应得以显现。因此,适时开展林业金融理论的创新研究,创立林业金融学科,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金融服务工作,是破解林业融资难题的长效途径,是保障林权制度改革和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根本举措,也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以及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林业和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林业金融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使社会对金融人才尤其是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加强金融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开创与发展林业金融学科,既有利于搭建林业金融理论创新研究的平台,又能大量培养符合林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特别是培养金融实业人才和金融管理人才。而林业金融人才充实到林业金融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领域,不仅有利于推动林业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促进林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从而为林权改革提供支撑;而且有利于为林农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高林业产业资金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转型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林业金融理论发展滞后,需要林业金融学科的引领来实现超越

长期以来,我国的林业发展与金融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结合的理论体系和市场机制。我国林业金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基础方面,都与国际领先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借助学科平台提高林业金融的研究水平,明确林业金融的发展方向,使林业金融研究逐步由零散、无序和个别的分析与考察过渡到综合、系统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实现林业金融理论发展的超越;同时,把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产品设计的研究置于林权改革的整个过程中进行,从而有效地解决林业金融服务功能单一和林业金融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四)林业金融研究的基础薄弱,需要谋求林业金融学科与国际的接轨

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与深化,在国际上,相关研究强调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进行总体研究,并追求其对社会经济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计量经济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同时,国际上有关林业金融的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基础相当雄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2]。而我国林业金融研究的基础薄弱,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金融产品创新实践方面更是严重滞后。因此,通过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层次,还将为林业金融学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启迪,从而缩小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林业金融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实际上,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三明市政府就联合开展了“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及其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对林业的投融资与金融创新进行了研究;2007年国家林业局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课题研究,随后国内其他综合类院校也开展了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金融服务的研究。多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研究基础,完全可以抓住林权制度改革这一有利时机,将林业经济管理与金融学2个学科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大力开展林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研究,突出学科特色。这将有助于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在林业金融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也将为林业金融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做出新的贡献。

二、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我国林业金融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面对现实的挑战,必须从强化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入手,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高林业金融理论的研究水平,为推动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提供创新的知识体系。

(一)林业金融学科定位模糊,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体系架构需要凝练

林业金融学科主要是从金融学和林业经济管理这2个学科演化而来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财政金融体系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同时,尽管林业金融学科属于金融学科范畴,但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不同于纯粹的金融学科。目前,林业金融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应用经济学科,在吸收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进行融合创新,形成区别于农村金融、城市金融和其他产业金融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林业金融学科,建立一套完整的林业金融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等方面,都尚未真正破题。正是由于对“什么是林业金融”“林业金融的需求特征和金融供给状况如何”“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区别在哪里”“设立林业金融机构干什么、怎么干”这些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所以目前我国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林业金融产品的创新也极其乏力。因此,必须正视各种结构矛盾,探索林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对林业金融学科的核心内容进行界定,搭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架构,重构我国林业金融服务体系。

(二)林业金融研究存在偏差,研究思路、重点和方法需要明确

多年来,我国无法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除了林业金融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复杂、难度大这一客观原因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对林业金融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不充分,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和成果主要是集中在对国家出台的有关林业金融政策的解读和论证上,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研究思路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较多地局限于传统,现代的手段较少。林业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关系着学科的后续研究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滞后,不仅会延误学科的发展,也不能为相关决策提供准确、有意义的支持。因此,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如果基础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在其指导下的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最终失败就是很好的例证。其改革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结果却是这些金融机构全部或者部分撤出了农村市场,背离了国家建立这些金融机构的初衷。即便部分金融机构没有撤离农村地区,但也大都充当了“存款机”和“输送机”的角色,把农村和林业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了城市和其他产业领域,而农村和林业发展与再生产的资金仍然匮乏。

(三)林业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够,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融合

目前,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要加大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力度,通盘考虑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一揽子规划农村金融体制和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但是,相关的研究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的探讨,没有考虑各种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与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协调和整合;甚至有的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就是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全部,认为农村信用社的问题解决了,金融支农(林)问题也就解决了。由于林业融资制度以及技术条件的运用有其特殊性,所以运用一般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林业融资问题往往显得很牵强。因此,要破解“金融财政如何支持林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如何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何进行职能定位与业务拓展”“商业性金融机构如何介入林业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村信用社如何改革才能形成高效率的投资机制”“农村民间金融如何实现规范化管理”“森林保险市场如何培育和发展”“公共财政的阳光如何洒向林业和林农”等问题,就需要在学科交叉的层次上进行融合与理论创新。

(四)对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科研平台和教材的建设有待加强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近几年学校承担的林业金融方面的国家、省部级大型课题较少,无论是校内的投入还是来自外部的科研经费都严重不足。这既影响了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储备,也导致无力构建校内的林业金融实验室以及校外的科研和实验基地,进而间接地导致林业金融理论的研究与实际需求脱节、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同时,投入不足还影响了林业金融学科专业教材的建设,导致林业金融方面的教科书品种不多、数量有限,且教材内容大都局限于我国的农村金融领域。

三、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保障措施

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谋划,深入研究我国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科学设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突出学科研究的特色和重点,加强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能力、水平和实力,从而适应新时期林权改革和林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造就和输送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林业金融管理人才,并通过构筑林业金融科学研究的平台与基地,为林业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3]。

(一)明确学科发展的思路,确定阶段发展的目标

1.学科发展的思路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业金融学科发展的思路确定为:通过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相互协调,把林业金融学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部分研究成果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林业金融理论与政策支持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体系建设的实践中。

2.学科阶段发展的目标

(1)根据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编制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规划,研究与确定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分别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林业金融学”课程,并将其作为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编写林业金融学教材;在金融学硕士点和林业经济管理博士点设置林业金融理论研究方向。

(2)根据社会对林业金融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林业金融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林业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以及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与创新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组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3)研究与构建林业金融学科核心课程体系,通过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全面构建林业金融相关课程学习的框架体系、把握林业金融理论发展的历史和脉络、了解林业金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了解和掌握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机理,以达到能够运用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分析现实的林业经营主体投资和融资决策行为的目的。

(4)建设林业金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基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校企、校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衔接,推动产学研之间的紧密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

(二)突出学科发展的特色,选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为了实现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目标,必须突出学科特色,确定研究重点;并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学科力量相对集中。林业金融学科主要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对林业金融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林业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为研究重点,以林业经营主体和林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林业金融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首先要参考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林业产业的特征、林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情况等;其次,要克服以往用农村金融等原理来解释林业金融服务中的现实问题、用农村金融研究代替林业金融研究的倾向;最后,要对我国林业金融发展各阶段的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着眼于林业金融的本质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对金融机构的形式进行修修补补上。根据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林业金融学科重点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应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林业金融支持的地位、作用、路径与体系建设;②林业金融需求主体的特征与林业金融资源供给状况的研究;③林业金融供给体系及林业金融供给主体(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行为的研究;④基于收益与风险的林业产业引资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⑤林业金融工具(产品)与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⑥林业公共财政体系与金融支持体系协调机制的研究;⑦政策性金融支持林业的发展模式研究;⑧林业经营风险形成机制与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⑨林业经营主体借贷行为与信贷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研究;⑩森林保险制度的研究;瑏瑡林业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风险管理的研究;瑏瑢金融机构支持林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发展模式研究;瑏瑣林业金融机构成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瑏瑤林业金融支撑体系与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瑏瑥林业金融立法与法律体系建设的研究[4]。

(三)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需要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因此,在林业金融学科建设中,要注重吸引和引进外来人才,组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高素质的中青年人才为骨干、以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为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团队,以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造就一支一流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学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首先要着眼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要制定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要为现有人才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其次要通过制定更为宽松灵活的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多渠道引进金融、财政、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第三要通过聘请客座教授、访问学者,或直接引进校外优秀人才等多种形式,优化学术队伍的结构。第四要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形成结构合理的林业金融学科的创新群体。一流学科的建设,还要鼓励学术团队开展创新研究,要支持他们在国家需求与林业经济前沿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基础研究,寻求新的科学发现;要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资金的支持,提高林业金融学科的研究起点,不断提升林业金融学科的综合竞争力。

(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林业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林业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主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第一,根据林业金融的发展趋势,丰富课程体系内容;通过设置“林业金融专题”等特色课程,以及增加新型的金融活动和业务方面的课程,如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基金管理等课程,以满足“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第二,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课程设置要体现国际化特点,把国际上的一些林业金融热点问题和领域纳入课程内容;同时积极采取英语授课方式,并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从而把林业金融前沿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第三,增强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的学时和课程的性质(选修或必修)。总之,在林业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根据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积极与国际接轨,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修订课程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从而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5]。

林业科学研究范文4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

早在1996年,著名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先生就将现代林业界定为“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林业”[1]。随着林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现代林业的定义又拓展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2]。在近10余年中,屡有学者对现代林业进行再定义,有的侧重于现代林业的功能,有的侧重于以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方式来界定,有的侧重于以生态理念为指导[3]。基于上述关于现代林业的界定,并结合林业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均衡性等特点,笔者将现代林业定义为:随着社会对森林演进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基于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科技保护、生产、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以显著提升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及提升社会公众的森林生态文明认知;并建立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追求通过森林多功能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

与传统林业相比较,在现代林业的建设中,物质产出、社会支撑和环境服务等多重利益交织在一起,从而使现代林业具有特殊性[4],具体表现为林业的功能和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林业的发展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林业功能和地位的变化。森林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生态服务、解决生态危机、保障木材供给、促进区域发展和减少贫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广泛认知,现代林业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林业经营思想的变化。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以尊重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将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主体从资源所有者拓展到社会各层面,促使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和社会化、经营手段更加现代化、经营客体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公平化。

第三,林业发展驱动力的变化。科技发展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森林多功能需求间矛盾的最重要手段,成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进而使得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5]。

第四,现代林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文明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同时,森林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真正得到认识,林业已从资源、产业等物质形态上升到文化、文明等精神层面。林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林业认识的发展,都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也使现代林业的建设更容易汇集社会资源。

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更需要创建新的社会参与机制,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实现。当前,现代林业建设在国家决策中已得到体现,并成为调整我国林业工作基本思路的指导思想[6]。基于此,我国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方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林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相关科学所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涵盖了林业经济、林业管理和林业政策3大领域。其中,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从一般经济理论的角度解释林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一直被划为林学学科或管理学科,这导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构建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制约了学科服务林业实践的成效。现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为经济问题,或是具有经济属性的问题,已经从林业资源配置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规律与问题的探索以及林业发展政策研究,且研究命题多着眼于探寻经济规律。第二,其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源于经济学科的相关科学,如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第三,近年来,一些国家把林业经济研究归类为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特定领域,从而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第四,就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实践而言,主要命题大多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以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为研究对象或出发点[7]。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在微观上主要研究林业的市场经济行为、资源在市场价格或价值杠杆作用下的最佳配置问题;在宏观上主要研究林业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探寻现代林业建设中的经济规律,并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顺利推进。由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涵盖科研工作,还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等,所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着眼于培养能运用经济学和林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解释林业经济活动现状背后的经济规律并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提高林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推动林业多重功能完好实现的专门人才。因此,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范畴符合学科规律,也符合国际和我国的林业实践。当前,我国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归于管理门类的农林经济一级学科,主要着眼于学科管理;而在进行具体的学科建设时,应从基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

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正确地认识林业对把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7]。建设现代林业不仅拓展了林业经济活动的范畴,也转变了林业经济活动的方式,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进而也推动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一)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边界的延伸赋予了林业经济研究更广阔的空间。现代林业经济活动已从传统的以木材等森林资源为主的营林和加工制造活动不断拓展至非木材林产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文明等新领域;相关研究呈现出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并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政府行为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寻求视角选择的创新,实现学科领域的拓展。不仅如此,从价值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而言,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还体现在森林和林业价值内涵的拓展以及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上。当前,森林及林业的价值形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公益价值上,基于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和非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成为林业资源配置的双重机制,从而导致林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现代林业利益分配中,从生态补偿、政策性利益倾斜、资源权属及权益的制度性改革和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使得林业经济研究的视角更加丰富,并要求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加速融合。现代林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已从资源的所有者、生产经营者等“经济人”主体,拓展到林业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国际行为。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主体范围的延伸及性质的多元化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性,并促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到森林资源的价值属性、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林业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在林业发展中的责任等方面。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使林业经济活动的客体从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业生产资料拓展到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层面,并延伸到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层面。林业经济活动客体的拓展和变化,特别是公益性经济活动的增加和政府行为的广泛介入,使林业经济学对林业经济活动规律及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从客观上要求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应更多地引入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与传统林业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快。

(三)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

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命题更为多样化。林业经济活动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基础,诸如国有林业企业(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国有林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体林业经营组织、以林农为主体的私有林经营组织、基于各类承包和股份合作的经营组织等。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产权清晰、经营主体明确为特征的林业企业组织形式更加完善,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管理事业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经济活动组织的属性。此外,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林业经济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既体现了社会林业责任体系和利益体系的变化,也必然对林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求。因此,从林业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林业管理体制、林业经济活动参与机制的研究,并发展其相关理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科需要寻求理论创新,为在新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新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完善。此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及其保障体系的建设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变化势必导致林业经济活动的内涵、形式和过程发生变化,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更具紧迫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工作应具有侧重点,并通过体系建设为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学科建设的重点

为了促使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

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培养研究生奠定基础。因此,要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论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加强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以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8]。

3.加强实证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可根据各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既各有特色又整体协调的研究格局。

4.加强队伍建设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增加经济学类人才的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层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重视引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保障体系的建设

林业科学研究范文5

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现状

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说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 1920 年金陵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农业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则开始于 1936年。此外,早在 20 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便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的研究。正是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农林高校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较好,特色也非常鲜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林高校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本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产出五个方面梳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①。

(一)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普遍取得了较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的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中,农林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普遍覆盖了 5- 6 个学科。而在 28 个主要人文社科一级学科覆盖面上,农林高校覆盖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共覆盖了 14 个。在国家重点学科上,由于农林高校本身的特性,在“985 工程”和“211 工程”农业高校中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其他高校亦有分布(见表 1)。正是依托学科的发展,农林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增长迅速,从现有的数据看,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最多(见表 2)。

(二)科研人才

人才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保障,农林高校的师资队伍就是其科研人才,其中高级别职称、高学位的人才发挥着促进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高级别职称人才数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比在这两个学科上比较平衡。而在其他诸如哲学、法学、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上,正高职称人才数量普遍较少甚至没有,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人才较多,两者比例严重不平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科类教师有 393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26.99%,其中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共有在岗正高职称教师共 31人,两院副高职称教师共 46 人,两者比例约为 1:1.5,两院正高职称教师占全校人文社科类正高职称教师总数的65.5%。在人文、外语等学院中,正高职称教师很少,而副高职称教师数量较多,两者比例悬殊。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中比较普遍。除教师队伍外,农林高校自身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均超过 1000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综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整合集中了学科、人才等资源,是开展科研的“集团军”,也是农林高校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 纵观目前的国内、国际科研热点、难点和重点,很难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者几个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由于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范围较窄,加上人事管理制度又较为僵化,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聚集。要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高校的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整合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并取得突破。目前,农林高校既有特色鲜明,与“农”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也有区域特点明显,将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还有的农林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四)科研项目

目前,各级各类基金已成为促进各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到的项目数量、项目级别、经费总额不仅是衡量各学科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主要指标。从现有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农林高校获取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到位经费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部分农林高校还获得了高级别的项目,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④。充足的经费为开展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所调研的农林高校中,部属高校“十一五”期间到位经费普遍超千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超过 1个亿。再从经费分布看,高级别的项目(省部级以上)到位经费占经费总额的一半左右,显示了农林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五)科研产出

一般而言,学科、人才和项目是农林高校开展人文社科科研的基础和前提,而由于人文社科科研的特殊性,产出很难用一至两个指标来衡量,包括论文、著作等都可以算作科研产出。但如果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衡量,论文(尤其是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可作为体现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实力越强,论文数量也就越多。从论文数量上看,农林高校年发表 CSSCI 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表 6)。除了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部分农林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已走向世界,迈出了学术国际化步伐。据调查,“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 55 篇、31 篇和 5 篇论文在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还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农林高校间差别很大。再从已的学科看,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之间论文数量的差别亦比较悬殊,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多,其次分别为:图书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历史学(见表 7)。

二、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点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多元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等特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的学者还用“软 / 硬”程度来描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差异,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以上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共有的外部或内部特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也一样具备。除此之外,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传统学科优势更优

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农业经济系的卜凯教授,就对中国农村村情进行过调查,完成了《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等著作。建国后,经过院系调整,南京农业大学的行业高校特色更加突出,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农林高校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主要力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学科、人才、项目以及平台建设均快速发展。以科研项目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与“农”相关的比例高达 95%以上。

(二)坚持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开拓发展

毋庸置疑,农林高校中农林经济、土地管理、农村发展等学科实力强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非传统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发展迅速。这从院系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地位较低,但现在大多成立了人文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以及艺术学院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其他高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中,非“农”项目不断出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共获近 30 项资助,到位经费 200 多万元,涉及学科有哲学、理学、法学等,显示了不俗的实力。此外,论文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从表 5 可以看出,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图书情报学、哲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再从科研机构设置上看,非农林特色科研机构不断出现,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

(三)学科交叉融合,新兴领域涌现,平台建设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许多科学难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过程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不仅是社会科学内部进行交叉,与自然科学也开始进行交叉,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转基因”等课题为例,就不仅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还涉及到历史、哲学、伦理、管理等社会科学内容。所以不仅有自然科学学者参与,还有社会科学学者参与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社会热点课题如“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政府管理”等已经无法以社会科学中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必须进行高度融合的跨学科共同研究,这样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如“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这些科研机构中,各学科之间高度交叉融合,打破了以往地区、学校以及院系之间的壁垒,这类平台往往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聚集并整合人才、信息、项目等资源,开展团队研究,形成合力。纵观农林高校的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从逐步重视到快速发展,目前每个学校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这类科研机构。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即东部或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则较低。从重点学科数量、人才规模、到位经费以及高质量论文数量等方面看,排在前列的农林高校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各农林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远高于其他农林高校。以 CSSCI 期刊论文数量为例,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年产出一百篇到几百篇不等,而一些地方所属农林高校只有几十篇,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第三,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不协调。人才、项目、平台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其他学科实力远逊这两个学科,且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独立进行科研,少有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上看,产出最多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 60%以上。而目前科研大多是交叉研究,以平台“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例,研究的不只是农村经济、土地管理,还包括法律、教育、文化等内容,现有的学科分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将影响到农林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发表了《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讲话,提出要改进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此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高校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传统学科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四是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了学术国际化进程。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没有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与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学术失范、评价失真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碍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提高。在目前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发展、平台建设加速、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以及学术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实现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林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制定了以“农”为特色,各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⑥,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不再是配角,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相比,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农林高校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从高校自然科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南京大学为例,20世纪 90 年代初该校率先采用了以 SCI 为主要指标的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虽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事实上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奠定了其在国内高校的领先地位。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存在不同之处,但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者都需要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林高校的整体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内部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特点,各学科实力、水平不一,须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且体现差别化的评价体系。

林业科学研究范文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国家林业局唯一的科研机构,下设20个研究所,人员编制总数5090人。按非营利机构管理的机构数为8个,占机构总数的40%,核定非营利机构人员编制1091人,占原编制总数的21.4%;企业化转制的机构为11个,占机构总数的55%,职工2574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69.8%;转为中介机构的1个,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公益类部分,发展是硬道理,结合林业科学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林业局党组十分重视林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林科院搞好了,局就搞好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汇报和研究。为保护好林业的科技资源,特别批准同意为林科院成立6个林业自然保护区,为科研提供和保留了试验基地和相应的技术人员。

林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1996年开始,以院机关为突破口,出台了27个管理办法,将原有的19个职能处,精简为13个处,后勤分离出去,向社会化发展,目前机关人员90余人;

****年院召开了产业化工作会议,提出改革要以发展为目的,增强实力。认真抓了院办公司大大小小公司70多个的清理整顿、合并工作,并注册了一家1000万元的公司,由林科院内5大股东组成,其中院办作为控股方,出资510万元;

****年底至今一直抓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1)目前在向教育部申请,争取创办研究生院,努力加大人员的培养力度,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将研究生数量翻一番。(2)制定了院的十五学科规划,设29个学科方向、86个重点研究领域。

林科院****年提出“一院两制”,即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企部分,按“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建设目标管理非营利部分。林科院不主张、不强求转企部分与非营利部分的剥离,但又要遵循科技部改革的精神,所以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支持,成立了6个自然保护区,保证了科研的完整和连续。

****年院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的主题为“创新、产业化”五个字,创新,建立科技支持平台;产业化,增强实力。

****年围绕院的整体方案,进行操作,使方案变成现实。****年11月16日,林业局召开了动员会,林科院上报了总体方案。整个改革分5部分10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为3个月,计划****年12月份完成。

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制度建设。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转换机制,制度创新”16个字上做文章。要靠制度管理,要有配套政策,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给所长适当放权,对每个研究所研究员比例可不限止,由各所自主招聘,内部结构自主决定,但总编制数、预留20%流动编制应有所控制。改革由林业局组织、领导,院所负责实施。对理事会问题,认为理事会应由政府部门、出资方(包括社会企业)及行业知名人士组成,暂未出台章程。目前已基本完成的规章制度有:学科建设规划、国家林业局非营利单位全员聘任制实施办法、非营利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办法、非营利单位分配实施办法原则、未聘人员安置办法、领导干部公开招聘办法、院部职能处室干部聘任办法等。部分规章制度由林业局颁布实施。

林业局对林科院的改革支持力度非常大,从加大科研投入到发文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有效地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林科院科研体制改革的特点

(一)、加强领导,国家林业局的支持力度大。林业局非常重视林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年7月6日和****年12月8日两次专门召开局党组会议听取林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方案指定的情况汇报。林科院的有关科研体制改革的规章、制度,例如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是以林业局的文件下发,这样有助于整个院所科研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在林科院4个试验中心因为科技部文件转制50%的规定而可能失去成果转化基地的情况下,林业局及时指导规划,筹建成立6个自然保护区,协调、处理好林科院体制改革有序发展。

(二)、坚持以实事求实的态度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在处理100万亩林业中试基地是否属地化的问题上,林科院申述说明林业科学研究中活体保存在山上、成果转化也在山上等特性,以及科学试验林、繁殖种子库、国防林、生态定位观测站等方面的要求,较好地保存了必要的试验基地,真正体现了改革促进着科研发展的目的。

(三)、注重学科建设的布局、规划。林科院在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初期,即开始注重学科建设的规划、探索。从国家林业发展着眼,充分考虑林业周期长、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公益性强的特点。采取学科建设以研究所为基础进行,明确学科负责人。强化交叉学科,更新传统学科,发展新型学科。目前已初步确定重点29个,研究方向(领域)86个。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人才培养。林科院在制定改革发展规划时,注重人才培养。目前林科院已有在读研究生150余人,这在部属科研院所之中已属非常多了,但林科院结合体制改革,正在申报十五期间组建研究生院,预计在读研究生将翻一番,达到300人,由此确保科研生力军后继有人,实现林业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

(五)、狠抓制度创新,约束科研体制改革有序发展。林科院在体制改革中注意在管理制度上创新,规范改革进行过程。改革开始的第一年就出台27项规章制度,而且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还随时注意根据改革工作的需要,修订已有的制度,制定新的规章,努力进行制度创新,让改革进入规范、有序的过程。

三、几点体会:

(一)、职能部门的改革是科研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林科院自1996年列为农口惟一公益类改革试点单位,把院机关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将19个职能处缩减至13个,分流人员120人,只保留90人编制。我部所属的四院同样存在职能部门机构臃肿,职责不明的情况,应借此次改革的机遇,在加强职能部门服务职能的同时,合理设置职能机构,形成精干、高效的机关队伍,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二)制度建设是体制改革的关键。林科院把“制度创新”作为改革的有力措施,拟制订的管理办法数十个,现已成熟的办法有7个。为了顺利实施各项制度,其中6项关键的管理办法都以中国林业局下文。建议我部借鉴林业局的作法,在涉及学科建设、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由水利部下发管理办法或指导性的文件,给予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政策上的支持,以推动四院的改革。我部要在第一次经验交流会上提出有自己特色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措施和实施办法。

(三)产业化是转企的最终目标。林科院将院属70余个公司进行整合,注册成立“中林绿原公司”,把分散的资源集中,以实现产业化的目标。我部水科院、南科院、长科院也存在公司多,人员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在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的资质缺乏等问题,需要部给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