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理解范例6篇

孝文化的理解

孝文化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孝文化;弘扬;促进

探讨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就要说明孝文化的内涵,讨论中国孝文化的内涵,必须从儒家对孝文化的解读开始。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孝”字,可见在夏商周时期孝文化已经有了开端。但三代时期缺少对孝文化内涵的讨论,而三代之后,儒家是促使孝文化成形的中坚力量,孔子及其门徒对孝文化的概括解释对中国孝文化的传播发展有着影响的深远。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孝经》是对孝文化最系统的论述,从中可以了解到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经》开宗明义的讲道:孝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育人的出发点。在《论语》中有子提到,仁的根本是孝悌。子张问怎么理解仁,孔子说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种行为就是仁。可见在儒家的理论中,孝是仁的根本,孝是五行的根本,通过这一逻辑的关系推理,儒家把孝文化就定义为做人的基本行为,有着人之为人的性质,这就是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经》除了对孝的内涵作了说明,还对其内容也有详细的讲解。首先概括地说孝有三个层次: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然后要以同样的德行侍奉君主,最终是为自己修身立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善事父母和忠事君主是最主要的内容。之后《孝经》中进步一详细论述社会各个阶层应该如何行孝,如何处理与父母和君王的关系,以及丧葬礼仪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孝文化系统。

孝文化中之所以以“善事父母”和“忠事君王”为主要内容,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且受到上层建筑的影响。孝文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基本的劳动单位,所以稳定的家庭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家庭的稳定,农事劳作还要求家庭要有连续性和延续性,这种需求在儒家的孝文化中就有所反应,如孔子说过的:父亲去世以后,能在三年内依旧坚守父亲的德行就是孝顺。儒家的孝文化符合小农经济的需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来看,正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孕育出孝文化,同时孝文化又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辩证关系不但体现在孝文化与小农经济上,也体现在孝文化与封建制度上。首先,封建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孝文化的传播,这点从《孝经》在秦以后的发展中可以体现出来。汉代除了在学术上独尊儒术,在政治制度上还施行孝廉制度,《孝经》不但是入学教材,还是考试科目,可谓处处都体现了以孝治国。在唐代,唐高宗曾经诏令《孝经》为上经;唐玄宗除了给《孝经》做注,还亲书《孝经》并刻于石,此石至今仍在西安的碑林之中。宋代的宋高宗亲自书写《孝经》赐予臣子,金、元、明三代统治阶级也积极倡导《孝经》的学习,清代的顺治皇帝亲自给《孝经》解注。封建统治阶级如此注重孝文化的传播,正是孝文化能促使家庭稳定,家庭稳定在家国一体的封建社会就意味着封建统治的稳定,而且孝文化中“忠事君主”是一项重要内容,这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需求的。其次,儒家的孝文化解释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起源。《孝经》首先提到孝是天经地义的行为,是每个人的基本行为,然后又“移孝作忠”,就把君权解释成父权的衍生,由此父权和君权都成了天经地义的产物。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孝文化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才使得孝文化能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成为融入我们民族血液的文化。

二、对孝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随着封建制度的固化,孝文化逐渐沦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也逐渐走向愚昧化。例如元代的《二十四孝》中有“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为了能赡养母亲,竞要杀死自己的儿子。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都能以孝子之名作为让人们学习的榜样,如此之孝不可谓不愚。除了孝文化中的“善事父母”愚昧化,“忠事君主”更是被不断地强化。俗语中有“君教臣死,臣不的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愚忠愚孝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绝对权力的追求,为此不惜完全曲解儒家孝文化中的内容。在《韩诗外传》卷八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曾子犯了错误,其父用棍子责打他,结果把曾子打昏在地。曾子自认为这么做是符合孝道的,但孔子对曾子的行为并不赞许。在《孝经》中也开宗明义的讲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不能轻易遭到伤害,这是孝行为的基本要求。可见儒家的孝文化是很重视生命的,并不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的生死皆由君权、父权决定,对于孝文化中这些被封建化、愚昧化的内容我们要理性批判,同时去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中优秀的部分。

关于孝文化中应被弘扬的内容,结合我们当下的时代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自珍自爱。孝文化中,除了刚才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子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以外,《礼记》中还提到:正真的孝子是不做危险的事情,不做危险的动作,不做辱没父母名誉的事情。可见孝文化中,自珍自爱是孝子的应具备的基本品格,懂得珍爱自己的人才会考虑父母的感受,才能为了父母做到谨言慎行。

(二)孝敬父母。孝文化中赡养父母是最基础的内容,怎样赡养才符合孝的标准,孔子在《论语》中给出答案。《论语》中有四段相连的话,分别是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人问孔子什么是“孝”,从表面看孔子给出了四种回答,但四种回答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是尊敬父母更重要。物质上的满足不是孝的全部,还要从内心中孝敬父母,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符合孝的标准。

(三)忠诚友善。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孝文化中孝与忠是紧密联系的,尽管儒家的孝文化试图通过“移孝于忠”来混淆二者,但我们应该看清它们的本质区别:孝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始于原始社会,忠则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产生的社会观念。在当下弘扬孝文化,可以把“忠”单独于孝文化之外,封建社会的孝文化中,“忠”多是为了维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内容上自然是忠君多一些,结合我们现在的时代背景,“忠”应以忠诚、忠信等为内容。

三、孝文化的价值

中国的孝文化与小农经济有着辩证的关系,如今中国的小农经济早已瓦解,市场经济处在主导地位,平等、自由已经成为普遍的价值观,此时我们弘扬孝文化的价值可以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来讨论。

(一)为人之本。在儒家的孝文化中,孝行是其他行为的根本,是其他美好品德的基础,在当代依旧强调它的根本地位是出于两点原因。首先孝文化是感恩的文化。父母养育我们成人,我们赡养父母晚年,这不仅仅是老与幼作为人最脆弱的两个阶段都需要他人照顾,它反映出来的感恩的思想是有现实意义的。俗语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对利益社会最好的刻画,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趋利之风有增无减,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扭曲的价值观,单纯的情谊往来只发生在很小的范围。我们倡导孝文化,是从血缘之情中传达的感恩思想,来遏制社会上的拜金风潮。其次,强调孝行为的根本性是加强其道德上的约束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德作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道德的约束力对于建设法治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二)家庭和谐。从家庭层面讨论孝文化的价值也是从两个角度出发的。首先,孝文化主张“孝之以礼”。这里礼指的是不但在物质上满足父母,也要在精神上使父母得到满足。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经济发展需要自由的劳动力,导致空巢老人的问题早已被社会所关注,中央电视台专门制作公益广告来呼吁大家关爱空巢老人。我们弘扬孝文化就是呼吁人们不但要关心父母的物质需求,还重视对父母的精神关怀。其次,孝文化中体现了平等的价值观。孝文化倡导的长幼秩序与平等的价值观如果冲突,那么弘扬孝文化就可能导致家庭中出现冲突的价值观,孝文化也就难以保障家庭和谐。但是长幼有序与平等是不冲突的,孝文化的长幼有序一方面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是父母与子女的地位平等。从《孝经》谏诤章的论述可以体现这一点,曾子问:做儿子的听父亲的话,是不是就符合孝的要求了。孔子回答做父亲的有敢于仗义执言的儿子,才不会做不仁不义的事情,只知道听话不是孝子应该做的。可见孝文化中主张孝敬父母,但又反对唯命是从的愚孝,因此孝文化并不与时下的价值观相冲突,长幼有序的家庭秩序对于家庭的和谐是有促进意义的。

(三)社会发展。孝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孝文化之所以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它在个人和家庭中发挥的价值。首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环境稳定的基础,稳定的社会环境又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其次,孝文化构建的道德约束力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促进作用,道德尽管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强制力具有以暴制暴的特点,而道德上的约束力则是促使人自我约束,相比较孝文化形成的道德约束力更人性化。最后,弘扬孝文化有助于构建家庭养老。我国已经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年龄在六十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25.6%。如此庞大的养老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国家养老,会减缓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倡导孝文化,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来应对养老问题。

孝文化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孝 孝文化 特征

一、孝及其起源

(一)孝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所阐述的孝是天经地义之事,由此可见,孝的地位至高。另外,孝也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梁漱溟、钱穆、谢幼伟等一些学者对于孝及孝文化的研究之深,并且认为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孝的文化,甚至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经’”[1]。另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性观、社会观、发展观于一体的首要观念。孝包含了儒家伦理的亲、尊、长的基本精神,并且其内在反映出来的道德内容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特殊意义。

(二)孝的起源

任何思想的起源一定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恩格斯也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所以,探寻“孝”的起源,一定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孝”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末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代,而其被充实或正式形成孝文化则是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4]。笔者较为认同一种说法,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孝道形成的直接原因。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是通过实践来实现和向前推移的。孝道,作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础内容,它的形成与完善也是同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的。

二、孝文化及其特征

(一)孝文化

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这样界定孝文化概念,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及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综合,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宗教、哲学的形上价值理想,它们仍然属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或道德文化范畴,但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社会性延伸则已属于文化的范畴了[5]。在这一层面上对于孝文化进行界定,可以看出孝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孝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

(二)孝文化的特征

“家国同构”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社会框架,在这一背景下,孝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沉淀与演进,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传统文化。就其特征而言,主要体现为:第一,血缘性。“孝”是一种基于自然性的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礼记·祭义》云:“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有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6]”这些经典中所流露出的不仅是生命的根源意识,更在辩证中展示出人类超越于动物的情感所在,这也正是“孝”观念的发生学意义所在。第二,伦理性。孝,属于家庭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内容,涉及的主要是父与子、长与幼之间的关系,后来衍生为君臣等级关系。《孝经·开宗明义》已经阐述了“忠孝合一”的观点,在伦理这一特征上,孝的延伸已经超越了家庭关系,上升到社会关系中。于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出“愚孝”、“愚忠”等问题。第三:义务性[7]。作为传统孝文化的经典,《孝经》通篇所讲的都是孝的义务,从天子到诸侯遍及庶民,每一个等级中存在不同的行孝义务。甚至于最高的天子,也要履行“孝子”之义务,在孝的范围内,任何人都是义务的主体,而非接受的客体。几千年来,孝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不仅没有失去光彩,其积极作用反而愈加明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孝文化的义务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孝的义务性不仅在于规定了某一个家族内部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样,这一特征逐渐成为社会个领域内的道德规定。第四,教育性。孝文化之所以能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经久不息,并历练为经典文化,这与其教育性是分不开的。孝的教育,使孝道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弘扬和推广,孝的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至父母双亲,下至子女孩童,孝的教育不仅起到了因教及德的作用,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孝文化也是一种在实践中发展的文化。在当代中国,重读“弟子规”、“谁是最美孝心少年”、“孝子评选”等活动的兴起,同样印证着孝文化的这一特征——教育性。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同样,对于文化特征的把握亦有区别。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正确理解和清楚分析孝文化的特征,对于理顺孝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作用。“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使其在规范大众思想、解决家庭矛盾,乃至处理局部社会问题中发挥起积极作用。

注释:

[1](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165.引自:肖群忠.弘扬孝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序)[M]. 转引自: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14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60:125.

[4]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5.

[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07:3.

[6][7]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26,30.

参考文献:

[1]孝经[M].

孝文化的理解范文3

论文摘要:我国孝文化内涵丰富,经历了不断变化,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指出对待孝文化应抛弃糟粕,吸取精华,进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青少年中,发扬孝文化,宏扬传统美德,促进现代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研究孝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一、我国孝文化的来源及涵义

(一)孝文化的涵义

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据记载,孝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点》,“克谐以孝。”《尚书》以后的文献中对孝的记载很多,最早对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可解释为奉养和服从父母。孝在西周至春秋之前,其初始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善事父母一经产生便成为了孝的基本涵义。狭义的孝即孝的基本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和祖先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里的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和顺从,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规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伦理的范围,它有一个由家庭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过程。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当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文化批判性的继承。

(二)孝及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孝”应是由周人先提出,在周展。西周时期,“孝”扩张为伦理政治范畴,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周代的“孝’,字从“考”、从“子”,强调父子相承,表现了男子在生育中的独尊地位。在周代孝的发展步入了成熟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念。春秋战国之际,“孝”的含义有一个重大转变,这就是由西周春秋之尊祖敬宗,向善事父母的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接过了“孝’,把它作为自己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孝”之所以能得到儒家的看重,是因为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就是原始的男性生殖崇拜文化。儒家经典论及“孝”时,几乎都以“善事父母”为核心。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而著名,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并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孝观念渗透到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孝道发挥着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双重功能,以及协调两方面关系的功能。可以说,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前代孝道思想的继承、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如果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看作是由传统家庭人伦思想向社会政治思想在理论上的完成的话,那么以“孝治天下”成为汉朝统治者实现这种转变在实践上的完成。《孝经》的推广、传播,成为实现这种转变在教育上的完成。

魏蜀吴晋等王朝仍“以孝治天下”相标榜,孝治为各朝治国之本。统治者以封建法统对忠君孝亲加以维护,法律规定“存留养亲”、“冒哀求仕”以强制力量鼓励、约束人们尽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伴随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封建宗法专制的加强,封建经济和文化得到高度的发展,统治者继续用政治手段强化孝道。隋场帝继续实施“举孝廉”的制度。唐代还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化孝道。

宋明时期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中期,张载、“二程”大力阐发孔孟孝道观。张载对孝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人都是天地的子女,百姓万民都应看作兄弟,万物应看作朋友。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长子的管家人。孝的原则被说成宇宙的最高原则。一切违反孝的行为都是不忠的。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与家长为核心的小农经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君权神权合一,宗教与政治合一,从而完成封建社会宗教神学体系。理学强化维护忠孝之封建纲常给社会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人们的忠孝意识和民族气节,宋元时期确实得到发扬。另一方面理学给孝道加入了很多分裂人格、窒息人性的观念,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父子、君臣、夫妻关系由最初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提,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这说明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孝的内涵被严重异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儒家“忠信孝梯”道德观念逐渐深入各民族中。辽太祖建孔庙,金章宗命臣下学《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并以孝义作为任用官吏的标准。元代重视孝道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在孝道的宣传上有所成就。在民间影响巨大、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始成于元代。《二十四孝》流传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起了重大的良性作用,但也扭曲了人们“孝”的观念,从而导致了“愚忠”愚孝”现象的发生。自元代之后,由于“二十四孝”的广泛宣扬和提倡,不近人情的愚孝行为,在民间社会也时有发生。

五四时期对孝道的基本态度是批判,批判主要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对于反封建和思想解放,发挥它的历史启蒙作。批判的同时,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建立现代新型父子关系提出了关于父子平等、解放子辈、变恩为爱、变权为责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关于新型代际和父子关系的新的伦理观,奠定了现代代和亲子关系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解放,男女长幼平等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后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系统地清理了“文革”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实行拨乱反正,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学说的正确认识。进入了真正科学认识与评价儒学的新时代,对重建新型孝道开始了探索。

二、当前孝文化的缺失

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交融碰撞之际,不少人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些青少年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有些青少年缺乏感恩的心,有些青少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所谓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转型时期所出现旧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日趋崩溃,而社会所需的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真空状态。照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看来,养老的问题必然落在子女的身上。然而正是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目前社会中存在种种不孝的劣行,如不奉养父母,老人孤苦伶仃,无家可归;剥夺父母,不仅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现象,在全国各地仍不时发生。近几年来“遗弃双亲”、“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数千年来始终以孝文化著称的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竟出现了这种儿女随意遗弃年老父母的与孝文化大相径庭的现象,确实让人吃惊。

三、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

赡养父母是现代家庭美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有的成年子女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虐待父母,遗弃父母,这是极端错误的。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些神秘色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剥去“孝”字上的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尊亲敬亲是现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趋势,养老敬老问题更加突出。敬亲,并非顺亲。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亦不例外。我们今天讲尊亲敬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做为晚辈,不是绝对的服从长辈意志,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而且基于多数老人有自己的物质保证,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在现代家庭中,做子女的应该使父母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精神赡养”是“孝”的较高层次的内容。敬爱父母应该是子女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因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子辈对老年人最大的人文关怀。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了,敬老孝亲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庭美德。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丰富了公民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公民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与培育当代孝文化良好氛围提供载体。儒家孝道强调孝是道德之本,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和关键,认为个人道德的提升除了外在的教化外,还应在实践中通过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公民通过“内省”提高自我修养。有助于推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要求以儒家孝道来规范家庭成员,让家庭中每个人特别是子女知道自己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溺爱子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包下来,要让子女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让他们知道自己对家庭同样负有责任和义务。,当孩子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与他人合作,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敬老尊老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

(三)发展孝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孝文化的理解范文4

一、提出“以孝兴区”理念的背景

(一)历史传承所需

“孝”在中国具有悠久传统。甲骨卜辞中“孝”字的出现,说明至少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时期,孝道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概念正式提出,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西周以后,有大量的文献对“孝”作了记载,比如,《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春秋战国时期,孝道文化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规范已经较为完整。宋至清代,孝道文化进一步上升到社会意识高度。朱熹等人倡导孝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根。近现代时期,孝道文化不断得以发展和传承。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社会发展所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受西方文化“金钱至上”的侵蚀,一些人内心浮躁,人情冷漠,甚至道德沦丧,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致使有的老人衣食无靠,患病无医,晚年只能惨淡度日。这样长久下去,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石,就必然会坍塌,社会和谐和经济快速发展,也只能是“水中之月”。同时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未来20年是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21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所以说,解决老龄化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孝道文化建设。

(三)个人进步所需

“孝道”是为人立身之需。一个具有孝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品德健全的人。在两汉时期,朝廷提倡“以孝治天下”,将“举孝廉”的方式作为提拔官员的途径之一,并在20万户中举荐一个孝廉。据统计,“举孝廉”的官员犯错者很少。唐代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可以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和《孝经》却是必读的。可以看出,在古代就已经以“孝”来加强人格培养。因此,加强孝道文化建设,对于培养人的性格情操,促进人们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了“以孝兴区”的理念,以孝管理,以孝治区,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实施“以孝兴区”的主要做法

(一)教育先行,筑牢思想基础

弘扬孝道文化,必须以教育为基础手段。一是经常性地组织学习《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邀请专家对孝道文化进行深入解读,要求全区干部和广大群众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陪父母、节假日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为父母做一顿饭等;每逢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发区领导带头为老人送鲜花、送温暖;每月为百岁老人提供生活基本保障金,并在每月月底举行职工父母集体祝寿茶话会,全方位扩大“孝贤”影响。二是广泛开展“孝行动”巡讲活动,以歌曲、快板等方式宣扬孝道文化,并邀请评选出的孝子孝媳,结合自身事迹来宣讲行孝的意义及如何行孝等。三是抓好学生教育,开展“弘扬孝贤文化,争做孝贤少年”等活动,创新孝道教育方式,将孝道教育融入到学生校园生活和活动中,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四是将弘扬孝道文化教育深入社区,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并与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区形成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强化宣传,引导公众认知

一是将孝道文化宣传与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结合,与党建、法律、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相结合,把孝道文化贯穿到全区各项宣教活动中去。二是利用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会等各类会议进行学习宣教,利用公文内刊、文艺节目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等进行宣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孝道文化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每个人心中。三是广泛开展“购好书、学好人、做好事”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等具体行为来落实孝道。

典型带动,实施榜样引领。以弘扬孝道文化为主线,唱响弘扬孝道文化主旋律,表扬了一批尊老敬老、孝顺父母、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大力倡导社会新风;广泛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孝媳”评选活动,挖掘了一批孝贤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同时邀请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先生任开发区爱心形象大使。

(三)完善机制,保障老人权益

首先,积极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以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问题。其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援助,规范群众的孝贤行为,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对不尽养老义务的人给以惩罚。最后,积极采取法律措施,倡导以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敬老保证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形式,减少赡养纠纷,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老年人在物质上有保障、在生活上有照料、在精神上有慰藉。

(四)善于结合,融入发展全局

一是与干部考核制度结合起来,从全区实际出发,制定孝贤行为准则,将人员孝道践行的情况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党员发展和干部管理等范畴,把孝贤作为优先提拔干部的必要条件。二是与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孝”为支撑,倡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把对老人的尽孝和关爱,扩展到对事业的忠诚、对岗位的敬重上来,将“孝”提升为自身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三是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将是否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招商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实施“以孝兴区”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与时俱进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史的产物,也必然带有历史局限性。如历史上的“三纲五常” “子不言父过”等愚忠愚孝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在新时期,深入推进孝道文化建设,既不可毫无批判地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二)注意长效机制

孝道文化的倡导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一两个评比、一两次活动就能形成。因此,要注重完善“以孝兴区”的制度保障、环境保障、机制保障。通过完善各类制度,使人人不敢不孝;通过优化环境,使人人争相尽孝;通过健全机制,使人人乐于尽孝,从而形成“以孝兴区”的长效机制。

(三)注意提炼升华

孝文化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刮痧》 文化差异 孝跨 文化交际

电影《刮痧》的主人公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一天儿子丹尼斯闹肚皮烧,在家的爷爷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刮痧留下的痕迹却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许大同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相信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曲解使许大同终于失去理智。失去儿子监护权的许大同被迫离家住进贫民区的破旧公寓里,父亲也决定回国。为让老人临行前再见一面孙子,许大同从儿童监护所偷偷带出儿子丹尼斯到机场送别。老父亲临走前将真相告诉了许大同的朋友约翰・昆兰,约翰,昆兰亲身试过刮痧后,与法官一起来到许大同家宣布解禁令。许大同一家也最终得以团聚。

《刮痧》从表面看是围绕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是否受到了虐待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法律纠纷,实际上却是不同民族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冲突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发展进程,物质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其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法律制度、医学理念、道德价值的差异等方面。而种种差异在电影《刮痧》中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在中国人所熟知的“孝”上的差异。

一、“孝”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地位

1 “孝”在中国传统理念和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理念。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后来逐步完善并成体系的儒家文化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历来提倡“孝”,“孝”也是中国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开展的精神支柱和实践起点,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支柱,也是社会教化和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对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与民俗、学术的发展均发生着重大影响。数千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父母在。不远游”,“罪莫大于不孝”。古书《礼记》中也提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父母之丧,三年不与从政”等。唐朝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但深情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而且展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报答和感激之情。直至现代中国,孝顺父母、赡养老人的感人故事也一直被人传诵,如河南信阳的谢延信孝顺老人的事例曾感动无数中国人,并被作为典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的延续而被大力推崇。由此可见,作为一个非常注重伦理的国家,“孝”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并早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在今天看来,中国有些“孝”的思想过于荒谬。中国的儒家文化也历来提倡“尊老爱幼”,这种思想直至当代社会依然被作为衡量一个人行为品德好坏的重要准则。

2 西方人眼中的“孝”。

西方文化也非常赞赏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孩子上所付出的努力。英国就有这样的谚语:“父母之爱。为诸德之基。”亚伯拉罕-林肯也说过:“不论我现在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天使般的母亲。”可见,西方人也很重“孝”。但这种“孝”跟中国文化中推崇的“孝”都有哪些差异,又为什么会起冲突,根源又在那里?下面以“孝”在电影《刮痧》中的具体表现诠释以上问题。

二、“孝道”在电影《刮痧》中的具体表现

1 默许甚至公开同意老父亲在家里吸烟。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将孝顺父母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很多中国父母很早就向孩子灌输“尊老爱幼”的重要性,所以多数中国孩子从小便意识到了他们长大了要孝顺,要报答父母。孩子对父母孝顺的表现很多,如要听父母的话,即使知道父母说的话或做的事不一定正确,也不能面露不悦。更不能当面顶撞父母,否则就被认为是不孝。电影《刮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正在家抽烟的老父亲看到许大同夫妇突然回家后面露惊慌之色,赶紧将烟藏在了身后。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出来简宁是强烈反对有人在家抽烟的。为了不使儿媳不快,也为了避免由于自己的行为引起儿子儿媳吵架,老父亲决定掐灭烟头不抽了。许大同夫妇都看出了父亲的不安。简宁深知父亲是思念孙子才抽烟的。另外,她知道如果不让老父亲在家里抽烟,势必让孝顺的丈夫反感,进而引起心情本来就不好的夫妇俩吵架。因此,聪明的简宁不但没阻止,反而跟父亲说:“爸爸,你抽吧。”在这一情景中,夫妇俩虽然都知道吸烟不利于健康,但他们都没阻止,简宁甚至为了打消父亲的恐慌还公开同意其吸烟。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孝顺父母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对西方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会想,既然吸烟有害健康,当然应劝导老父亲不在家里吸烟,这才是对父亲的“孝”,这是西方人眼中的“孝”。另外,当老人问孙子丹尼斯为什么没有回来时,许大同为了不让父亲担心而撒谎说丹尼斯受了点轻伤,留院观察几天后很快就回来。西方人会问,为什么要对老人撒谎?为什么不对老人说实话?因为在极其注重诚信的西方文化中,撒谎的人是会被人痛斥和不齿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许大同这一做法是孝顺的表现。对一个西方人来讲,他必然会难以理解许大同的这一行为,在心理上也必然会产生一种文化冲击(culturalShock)。

2 事业成功后接老父亲去美探亲。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重视“群自合一”,突出“群体”的人格,倡导集体主义,轻视个体的人格。因此,中国是一个重视“家”的国家,“家”作为一个小的群体单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对中国人来讲意味着和谐、幸福、温暖和圆满。唐代诗人李白在其诗歌《静夜思》中就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在中国文化中。“孝”包括孝道和孝行。孝道原则是孔子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孝行的基本要求是物质上保证父母,高级要求是让父母精神快乐。因此,当许大同在美国事业成功的时候,他接来了远在北京的父亲与他一起居住,这是通过尽“孝行”满足父亲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父亲看到儿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也感到无比高兴,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是没有差别的。但观众会发现许大同的父亲来美国不仅仅是短期探亲,而是准备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并在美国久居的。许大同在美国取得成功,让老父亲跟随自己一家在美国生活,这在中国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是作为儿子的许大同孝顺的具体表现。而在有些西方人看来,父亲和儿子一家久居让他们感到难以理解。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较 重视个体的人格,倡导个体主义和独立思想。很多西方人在有独立谋生能力时,就离开父母家。尤其是结婚后,他们不与父母同住,离开父母在外租或买房子住,不像中国人会选择与父母同住或经常探望父母。而想给孩子也想给自己一些空间的西方父母,也很少来到自己孩子的家。在有些中国人看来,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得让人不可思议,西方的孩子也做得有点过分,不孝顺父母。但在英、美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这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

3 中国文化中“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所体现的“孝”。

当儿子丹尼斯与小伙伴保罗发生冲突的时候,许大同当着老板约翰・昆兰的面动手打了儿子,这引起了约翰・昆兰的极大震惊和不安。因为在美国。父母动手打孩子是违法的。而且孩子有权向法庭控告父母这一行为。但许大同生长在中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汉代将“孝”纳入“三纲”之中,父为子纲,父亲是孩子的榜样,儿子应听从父亲的管教,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许大同觉得自己打儿子是教育儿子,儿子如果不服管教,那是儿子“不孝”的表现,做父亲的会没面子,会很生气。而当丹尼斯的爷爷看到孙子不太高兴并了解原因后,便说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这句话虽然不被“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理论推崇,更与西方所倡导的启发诱导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相悖,但在中国它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渊源,至今依然被很多中国人作为教育下一代的准则。爷爷也在教给孙子这样的思想,那就是爸爸打他是为他好,儿子不应跟爸爸记仇,不应不服爸爸的管教,否则那就是对父亲的不孝和不尊重。中国人把孩子视为己物,是私人财产。通过打孩子来教育孩子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3]。而西方人倡导人文主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认为父亲打儿子侵犯了人权,违反了法律,儿子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更谈不上就是对父亲的孝。

4 为“孝顺”父亲,竟然冒着巨大危险,两次违法。

在美国法庭,作伪证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一个人在法庭上讲假话,就可能被控伪证罪而坐牢。许大同显然很清楚作伪证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但为了保护父亲,不让父亲卷进这场前景未卜的官司中,他向法庭作伪证称给儿子刮痧的是他自己。当他的老板约翰・昆兰先生通过许大同的父亲得知真相后感到非常震惊。在约翰・昆兰看来,许大同不应作伪证,哪怕要保护的是他的父亲。但约翰・昆兰怎能理解呢?在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很早就有“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父亲是“家”这个全体中的权威,儿子就应这样保护父亲,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孝顺的表现。而很多美国人会觉得许大同缺乏诚信,是一个靠不住不值得信任的人,又岂能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可见,中西方对“孝”的理解差异之大。

许大同对父亲孝顺的另一个情节便是在老父亲临回国前,他为了慰藉老父亲对孙子的思念,竟偷偷从儿童监护局带出儿子让其与爷爷见面。他明明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他知道,如果老父亲未见孙子最后一面而伤心离去,他肯定会自责一生的,于是,许大同再一次冒了险。当然这又体现了许大同对父亲的“孝”。而大同的这些行为在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中,的确会很令人费解。

因此,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对其的认知和理解。

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对“孝”的不同理解和由此产生的文化碰撞要从两种不同文化产生的不同根源说起。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下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强调个人奋斗,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不盲目崇拜父母权威。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具有至高无上的凝聚力。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虽然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眼中的“孝”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根基的、与西方文化中所倡导的“孝”有很大差别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在它诞生时已被打上了强烈的民族烙印。而文化的民族性本身也就意味着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各个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出现文化上的冲突和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影《刮痧》给观众展示了许多方面的中西文化冲突和碰撞。如西方国家对刮痧这一传统中国疗法的误解,对一直被视为正义力量象征的孙悟空的严重丑化和扭曲,这些都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具体体现。如果西方人知道“孝”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也就不难理解许大同的种种行为。中华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孝”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注定会与西方文化产生碰撞。因此,我们应将中西方文化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一些能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不断增强各民族间的互信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三、解决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可行方法

1 改革教材。教材内容要反映时代的发展变革,适应新时期国际交流的发展。我们要编写和选择一些反映中西文化的好教材,突出文化教育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中西方文化元素,拓展学生视野。高等教育尤其是外语教学中更应重视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改革传统教育方式。尽量让更多的中国学校与国外的学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交换生制度也不应仅局限在个别学校,应使更多中国学校和学生有这种交流的机会。

3 采取措施吸引西方国家的留学生到华留学,让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鼓励中国学生到海外求学。让海外学子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力量。

4 中国政府在吸引国外社团来华演出或访问交流的同时,也应让自己的社团走出去,通过各种渠道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摈弃本民族陈腐的、不科学的文化: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能够增强民族互信和交流的文化。

孝文化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孝文化,孝感培育

“孝”文化一种人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感恩”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感”文化,就是培育孝的人伦文化和感恩意识的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孝感”意识日渐薄弱。传统文化中敬老养老、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在年轻一代中日渐淡薄,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孝感”文化的传承和孝美德的培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于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笔者以问卷调查资料作为支撑,以实际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当代大学生“孝感”缺失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培育的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可以理解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西方社会将感恩解释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指的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呵护,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不少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不强,感恩意识淡薄,甚至把父母对他们的付出,社会各界的关怀都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人存在价值,这个价值观在社会伦理领域的映射,折射出高等教育对于感恩意识、孝道文化培养的缺失。当代大学生要更好地立足社会,必须要有“孝感”意识,因为个人“孝感”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自己的道德素质高尚与否,它能够反映出你对周围环境生命体的尊重,如果对自己严格要求。

(二)有利于充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教育人”这一本质课题。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不是只关注就业,忽略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德育这一块内容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必然会造成大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孝感”文化的培育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有能力也有义务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尽力。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阈下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孝感”文化的价值所在,并让其转化为当代大学生德育建设的新形态,引领大学生构建完整的孝道观念,让他们以此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把优良的品质发挥到实际的地方。

(三)有利于实现和睦的家庭关系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孝感”文化的起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问题颇多,这其中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因素。例如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大,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并且随着子女的不断成长,他们的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于是导致父女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变少、关系逐渐疏远,甚至有一些大学生甚至诉说自己无法与父母沟通。

“孝感”文化源在“孝”,更是贵在“感”,因为它本身是以亲情血缘关系为基础的。[1]只有把“孝”感知到、深化与内心,得到切实的感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的对接,才能够缓和家庭代沟矛盾、维持隔代关系平衡。

孝道使家庭成员相处之中能够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和相互包容,形成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中,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充满正能量,充满阳光,当走出这个家门外之后,就会把这份和谐传递给他人,这种精神力量的传递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孝感”缺失状况及其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的缺失状况

“孝感”文化亘古不变,提到它,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以及重要性,论其内涵,都能说出很多道德理念。然而在客观生存状态当中,却对“孝感”文化观念意识淡薄。[2]说过: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谓的认识就是思想,由此只有先有了这样一个思想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

面对这样一个现象,笔者对此存有很多疑虑,于是为此设置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总共发放500份问卷,调查的题目为“如何看待‘孝感’文化”。最后笔者对问卷调查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342份有效问卷回答“不了解”、“没看过”、“不知道”,而无法评价的约占总数的37%,能客观分析其中意义价值的仅约占总数的9%。

由此,笔者不得不为这一结果感到失望,从这些数据可以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孝感”意识的淡化和淡薄。他们对“孝道”文化没有深入地理解,多种文化元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导致他们对孝道行为不一,知行错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高学历知识分子,更应该深刻理解孝顺父母的道理。然而并非如此,其结果差强人意。

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孝心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在和父母相处和沟通的过程当中,若跟父母的观点不一,意见相悖,多数人采取顶撞父母而非耐心沟通。此刻作为子女应该换位思考,多考虑对方感受。在问卷调查的题目:“你认为造成你和父母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的问题中,选择“与父母思想观念存在隔阂”的占38%,选择“父母没有考虑我的感受”的占46%,选择“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没有更多思考”占5%,选择“双方都有责任”的占23%。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简单采访,有些大学生觉得和父母没有太深的感情,父母有距离感,性格也不开朗,并且平时很少打电话跟父母联系,甚至即使打电话更多的时候是觉得父母很唠叨,和父母发生争执和争吵。

(二)当代大学生“孝感”缺失的原因

1、学校的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失衡现象。虽然教育界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其实“智慧”超过了“德育”。[3]当代大学生在学校,讨论最常见的问题是英语等级考试有没有过,拿了几等奖学金,获得了什么奖项,成绩排名多少,却很少有人提及思想道德水平,仿佛如果这个人成绩很突出,就掩盖了他的思想道德品质。另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一直只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任务,其实不然,作为在校的每一个老师都有义务对学生的德育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由此这就造成了高校德育主体的流失,思政课的课堂教育仿佛是一座“孤岛”,收效甚小。

2、家庭教育中孝道缺失。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以孩子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仿佛只要学习成绩好,品德会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提高。激励的方式也是常用奖金作为鼓励。这样的现象也导致孩子的观念里认为自己的成绩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恰恰就忽视了“孝感”文化这一理念。

3、社会历史的误导以及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使“孝感”文化遭到颠覆性破坏,认为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反对。市场经济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对受利益的驱动导致道德失衡,从而“孝感”文化必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由此出现了很多例如传销组织,骗取父母、亲戚的钱财和感情,有的甚至还对自己的亲人动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知恩图报人人有责。当代大学生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摒弃“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不要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应怀有感恩之心。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培育的对策

(一)发挥校园文化优势,加强孝道教育

校园是一个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之所,在培育“孝感”文化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营造和谐的“孝感”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校广播站,校报社,校社团等进行“孝感”文化的宣传,让“孝感”文化在校园内成为一种主流文化。[4]让学生身在校园便能近距离感受浓厚的“孝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德教育。其次,在校园内要树立孝德模范,这对于其它同学有着无形的影响。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可以以自身的力量成为孝得模范的带头人。这样既能引起共鸣,同时又能对宣扬“孝感”文化发挥事半功倍的样子。

学校资源丰富也会给宣扬“孝感”文化带来很大的作用。社团可以设置主题文化活动,例如可以组织辩论赛、书画展、演讲赛、摄影展等来进行宣传。同时,学校应该把大学生“孝感”文化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因为单纯的智力水平和成绩高低不能作为评价学生孝德文化教育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体系更能够让学生重视自己的孝德水平。

(二)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强化言传身教

当代大学生虽然以后再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原生家庭传播“孝感”文化还是非常重要的场所。

首先,家庭教育要改变教育观念,把德育放在首位,让孩子懂得感恩,引导孩子往积极的方向思考问题。同时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轻松的德育文化氛围。受传统观念的影影响,仍有很多家长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是极端的,笔者认为应该尊重个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方式积极地沟通交流。家长在践行德培育方面应该以身作则。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孝感”缺失的父母很难培养出有孝心的子女,所以家长要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尤为重要。

(三)优化社会教育环境,营造“孝感”文化氛围

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人的孝德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家庭架构的变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孝感”文化,所以要对“孝感”文化进行转化和创新,让它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例如《新二十四孝》中的做法就更贴近现实生活,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融入新孝德教育的内容并坚持长期的教育宣传是提高人们孝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孝感”文化还需国家制定相关法规的方式给予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为孝道制度化提供了保障,例如“常回家看看”由自发行为转变为法定行为。[5]同时,政府把孝德纳入公务员录用、考核和提拔的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引入“孝敬父母”内容。另外,很多媒体也大力宣传“孝感”文化,报道一些先进事迹和抨击不孝现象等等,这些都能够促使当代大学生和对“孝感”文化的巩固。

(四)内化“孝感”文化,自觉践行孝道

当代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加强对自己的教育,在学习之余,平时可以通^书籍、电影等来学习“孝感”文化知识,通过切身体会领悟“孝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把对“孝感”文化的理解升华到一定的境界。

实际生活中,在与父母相处方式方面,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心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外面注意安全,不要让父母担心。同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不乱花钱,不随波逐流,体谅父母的艰辛和压力。[6]在家的时候,要积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买不起贵重的东西能够为父母做洗完洗衣服也是一种孝道,或者带父母出去逛逛,定期去医院体检是孝,替父母捶背洗脚同样是孝。天气变凉时叮嘱多穿衣服的电话或短信,在重要的节日之时和父母生日的时候为他们购买小礼物都是能表达自己的孝心也是“孝感”文化的体现。

做一个真心懂得感恩的合格公民。

参开文献:

[1] 张岂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5-6.

[2] 仇志伟,王薇.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3] 梅良勇,余敏.孔子孝论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 2012(02)

[4] 陆安.“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综述[J].孝感学院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