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范例6篇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一、国内在提高职业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方面的现状

近年来,职业学校面临较为严峻的市场形势,生源素质下降和就业形势的严峻现实,教学方法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市场化需要。就业困难的因素导致生源严重不足,与社会对中专生的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一)学校创新教育环境资源不足

创新教育环境资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办学模式的影响,职业学校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创新教育环境资源的建设,突出表现在:

1.教育硬件资源整合力度小。教学资源短缺分散,教学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没有形成教学资源的规模化共享与垄断效益,出现各自为政的恶性竞争。

2.教学观念、手段落后。教师的教学落后的观念和手段,使教学没有足够的教学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只能培养板式学生,造成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现象,缺乏灵活的创新意识。

3.教学考评与激励机制不协调。完全封闭式教学模式的延续,教师的考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只能空谈。

4.创新教学师资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未走访过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即使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只能闭门造车,把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理想化,师资条件已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薄弱环节。

(二)社会对创新教育的需求氛围淡薄

学生只有在社会创新教育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社会大环境的融化,包括家庭、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才能有所作为。存在问题主要有:

1.创新教育的联动思想意识没有形成。家庭认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学校和单位的事情,家庭的职责只是做好学生的后勤工作,单位认为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只要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就达到了目的,没有把职工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抓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降低了学校创新教育的效果。

2.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不到位。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是社会的市场需求,而在每年的学生就业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很少体现,看中的只是学历文凭。据调查,有不少的用人单位任人唯亲,不重视招揽贤才,就业市场的短期化行为对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

3.学校创新教育缺乏社会的扶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开展创新意识培养与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据调查,有90%的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认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影响了单位的正常工作,没有意识到一个新人才的介入对单位的潜在重要贡献,只是看到了短期成本的投入,结果使学校的创新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践。实践证明,创新教育离开了社会的扶持就是无源之水。

二、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

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人格,努力培养与创新意识相适应的现代人才意识,包括开拓意识、探索意识、敢为天下先意识等,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乐于学习最新职业技术和勇于创新意识。

1.树立创新与实践的价值观。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伟大价值深入到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每个公民心灵深处。把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看做是民族腾飞和兴旺发达的基础,看做是提高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看做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和动力,看做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核心,把树立创新与实践贯彻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树立创新实践的教育功能观。当代教育应当超越“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

3.要树立创新实践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师观和学校观。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是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新的人才标准下,人们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认识评价观念也将实现新的超越。学校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不仅教学要创新,教学管理、决策也要创新,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二)改革课程设置,建立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教学需求变化,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有职业学校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模块化教材,从不同的职业技能模块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知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出发,合理组织课程设置和形式,让学生真正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创新与实践教学中来。

1.以调研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开发课程体系;以工作模块为框架,开发课程内容结构和课标

通过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建立与工作结构相对应的项目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分类,课程设置,课程整合。项目课程由若干个知识模块组成。加强课程的专业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实践及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工作结构中的能力项目应与相应课程内容有效对接,每个能力项目既可作单元又可作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在设计上既体现了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思想,又减少了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的偏差,并使课程结构与内容增加了柔性。

3.围绕工作任务,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一致

(三)营造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环境

创新意识的社会培育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为人们提供氛围、导向和条件,启蒙和激励人们创新意识的形成、发展,主体(学生)能够自觉把这种社会激励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目标,并付诸行动。

1.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则首先必须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中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角色的新定位。

2.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全社会必须营造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良好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中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营造学校的创新环境。学校不能仅成为传播知识的机构,更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确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氛围的需要。

4.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建设多功能实践、实验基地,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基地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校内实践基地建设首先要功能齐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加强与企业联合,使产、学、研三方共同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5.建设学校的互联技术网络,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教学应实行开放式教学,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启发师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参与创新活动的精神环境。

(四)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

作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理念应实现如下的转变:

1.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意识情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气氛,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索教学、讲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手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主动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促进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教师要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素质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进程,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努力创设师生共同发挥自主创造力的、开放的、宽松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要敢于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充分发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交互提问”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威力,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其智力活动体现多样化、丰富化的要求。

(五)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建设

创造性人才是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做保障。其中改革现行的职业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客观需要。

1.加快创新与实践的规章建制。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努力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实现教的创新与学的创新的有机统一,学科创新与活动创新的有机统一,校内创新与校外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2.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创业。学校应制定教师培训发展规划,对教师在职培训做出统一安排,使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得到制度保证。在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能不断丰富教育理论,更好地发展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3.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做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升华理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4.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的领导。成立教学创新与实践指导办公室,统一指导、组织、考核师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搞好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创新与实践的最新市场需求动态,结合市场需要进行人才市场细分,研究确定未来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发展的目标方向。

5.提倡创新民主,反对专制。民主的教育环境是挖掘学生创造力最重要的客观环境,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潜能得到发挥。

6.完善教学工作考核办法。鼓励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勇于创业实践,实现师生共同创业实践。同时体现出教师教学创新与实践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示范作用。

三、以项目课程的教学需要,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形成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着眼于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感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着一个真正的工作人员、完成起一项真实的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如电子产品结构与工艺在教学时,就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教师在讲授时是边理论边实践演示,学生在听课时边学习边实践练习,如安装收音机等产品,教师通过具体的产品,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在产品上就能轻松地很快领会。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上佳途径。它将传授知识与现场感悟结合起来,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将获得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结合起来,将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将学历教育与获取职业资格结合起来,将单一的、理论知识的应知考核评价体系与综合的、实践知识与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杨永敏. 说出特色,研出成果[J]. 中国说课研究通讯, 2006(4):25-26.

[2]吴传茂. 浅谈电子线路课程教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3):55.

[3]莫志娟. 以能力为本位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J]. 职业技术教育, 2007(2):22.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范文2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能力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

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数学创新能力,这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不断形成和完善创新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从具体情景到抽象结论的过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萌发创新意识。其次,创新意识更多地表现在发现矛盾之后,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善于把丰富的知识联想起来综合运用,不就事论事的想问题,而以进攻的姿态突破矛盾,并产生各种标新立异的方法,最终能全面准确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会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或新见解,它们往往蕴藏着创新智慧的萌芽,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也应充分肯定和大力鼓励。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性、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创新性不断形成,发展创新意识。再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前提下,提倡学生多思考和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分析和提出问题;善于追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善于改造和推广已有的结果,并包括小发明创造;善于总结归纳和提炼所学的知识。提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后继续多问多思,勇于探索,完善创新的个性品质。最后,在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教师,凡事都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要有分析的接受,有分析地批判,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它们是创新的源泉。俗话说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推动创新意识的发展

2.创设有效的课堂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体验发现与创造,培养创新精神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早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数学解题教学应设置层次性问题情境,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应用过程思维的变化过程。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启迪思维动手实验,激活思维概括出求解方法,砥砺思维提升思想方法,深化思维归纳小结,提升思维的思维培养过程使学生获得创造的动力。

3.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有机组合,而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导成份。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不因循守旧,不墨守陈规,不死守统一的模式;有标新立异,求异创新的功能,带有更多的创造性的特征。以典型的习题采用一题多解教学,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发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一题多解中非常规解法是相对于常规解法而言的,即根据题目的特点,简洁而合理地求出问题的答案,在教学中适当采用这种特殊的解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范文3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10-02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党的十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的一线人才。他们是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的创新能力会影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也是能否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目前,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下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高校为主体、企业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把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引导高职学生借助企业生产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一、工学结合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

(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指高职学生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它是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根本。基础知识包括通用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创新知识四个方面。其中,通用知识主要包括自然、人文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外语知识和生活常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主要包括除专业知识外其他学科的知识;创新知识主要包括关于创新能力的相关知识。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可以衡量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相关学科知识和创新知识则可以衡量高职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否具备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创新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对自身、行为、周围客观世界的觉知。创新意识是意识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个高水平的觉知状态。创新意识能让个体激发其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创新活动的源泉。它包括创新需要和创新意志,其中创新需要是指个体求知的欲望,自主学习的能力,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通过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创新意志主要体现个体能奋发图强、积极拼搏,富有冒险精神,遇到困难,不怕挫折,相信自己,意志坚定。

(三)创新思维。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世界概括、间接的反映,是对信息进行心理表征的操作,主要由表象、概念和推理构成。创新思维是通过表象和概念的认识,有目的地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的过程。创新思维能让高职学生增强理解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还包括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是个体的想象力;逻辑性思维是个体的推理、归纳总结和逆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所学知识敢于质疑,突破定势思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的思维能力。

(四)实践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标准就是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其中一个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有目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在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具有在企业或其他单位的相关工作经验,能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调试设备,完成试验;具有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经验。

二、工学结合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创新意识较低。根据国内10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得知,只有19.30%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信心,15.70%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31%的学生敢于质疑权威,40.40%的学生具备采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调研显示,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普遍较低,大都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很少能主动参与、敢于挑战新的实践项目。

(二)高职学生创新热情较低。据国内10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得知,有31.20%的学生认为上职业院校只是为了取得文凭,人生比较迷惘,不知道将来能干什么,有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因此,对外界的事物缺少好奇心,理论学习热情低,实践学习热情也低。

(三)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创新活动的基础是实践动手能力。尽管许多学生在学校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忽略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到了实际工作中的时候,还是表现得不知所措。从某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调研得知,参加过社会活动的学生仅有43%;去单位见习的学生只有16%;参加过科研项目的学生只有5%;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也只有16%。调研显示,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

(四)教师创新教育意识低。调研显示,教师创新教育意识低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负面因素。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只重视理论教育的“满堂灌”。据调研得知,有27.30%的学生表示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理解,有64.80%的学生感到接触专业的前沿知识机会少;有44.80%的专业用的教材仍是5年前出版的。

三、工学结合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构建创新制度,营造创新氛围。制度贯穿于人类的各项活动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理学家说,人们会对不同的激励产生不同的反应,而不同的制度可以对人产生不同的激励,从而引起他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因此,高职院校要贯彻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要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出发,构建创新教育制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通过制度建设,带动师生创新教学、创新学习、创新思维、创新设计的热情,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落实创新教育,培养新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落实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高职的创新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强化高职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独特性、跨越性、多样性等方面的思维和能力,围绕培养具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高技能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观念。因此,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应创造“学校大市场,企业大学堂”的氛围,以素质为根本,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在课堂体系教育中渗透创新教育,以培养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具有改进技术能力为主线,形成教室―车间、教师―师傅、学生―学徒、理论―实践、作业―产品的“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在实践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三)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服务体系。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反过来,经济的发展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因素对科技的发展占主要地位。世界经济霸主美国对科学的研究投入了充足的资金。根据《巴特尔》和《研发杂志》的分析,预计2014年美国研发方面投资其GDP总量的2.8%,约达4650亿美元。因此,加大投资力度,尤其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其次,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共同完善创新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产学研新模式。高职院校作为创新教育服务体系的实施者,应大力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场地和人员的支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三赢”局面。通过完善创新教育服务体系,能较大地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提升师资队伍,优化教育资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组织者,是组织与实施教学内容的主体。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假如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能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教育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用新方法、新技巧指导高职学生,就容易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要不断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凝练新理论,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优化教学资源,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引入创新能力教育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五)整合课堂资源,开发创新能力。高职学生是通过课堂资源获得知识,接受教育,学生将来能否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都与课堂资源是否充足有关。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上,整合以理论和实训教学的第一课堂、以课外科技创新的第二课堂和以参加企业实践的第三课堂,完善以培养创新学习、创新思维、创新意志和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潜能,构建认知、迁移、顿悟的创新心理机制,养成严谨的科研习惯,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殷莺.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

[2]廖腾琼.高职生创新能力调查分析报告[J].广西教育,2014(1)

[3]瞿万波,李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4)

[4]李宗文.高职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2(2)

[5]许兴.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3(4)

【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资助经费立项项目(2013JG010)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范文4

【关键词】浅谈;校外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重要途径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1919年,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在学校时空之外,对未成年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校外教育作为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内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区别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或兴趣班教学形式的不同,更多的体现在校外教育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校外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它更多注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其独特性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或复制的,在推进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存在许多天然的优势。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学生间接的受教育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

一、校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中国青少年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差。在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不仅考虑价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质保障、社会机制及人文环境因素,而且应遵循个性化、系统性、实践性和协作性原则,采取科学的对策探索尝试。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校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校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参加科普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的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校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校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校外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校外教育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育人,在互动参与中激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使少年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实践互动、情境参与既是校外教育活动的突出特点,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实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在设计过程中,遵守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少年儿童学习丰富的媒介知识、掌握基本的媒介技能,在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校外教育拓宽了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立足于社会,以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少年儿童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有益的教育。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育要避免传统的说教,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实验基地、体验具体的过程,也可以组织一些益智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因此,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校外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三、建立健全的校外活动机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的坚实保障

正上学的青少年,他们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衔接。 校外活动的参与能够让学生放开手脚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得到开发与提高。

四、校外教育以点带面,能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活动,利用校外时间,开展校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校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校外教育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良好的校外教育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校外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国家创新能力报告》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范文5

关键词: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79-02

学术型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创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当前影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进而为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探索有益的途径和方法。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组成要素分析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我国学者分别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获取知识的角度、创造性思维过程、创新能力的层次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出发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和表述[1]。概括有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内外部条件,在科学研究上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创新意识、活跃的创新思维、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1.知识结构。创新行为的前提是要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研究生掌握的知识必须是多方面的,各种知识之间必须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能在各种知识之间形成一种较为合理的结构[2]。知识积累是创新的源头,创新需要丰厚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先导和内在动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的动机和意识,是激励和发挥人们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研究生应当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和验证前人已有的研究。

3.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的创造力发挥的前提。创新思维是个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方法和理论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

4.创新精神。除了兴趣和天赋之外,创新也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冒险的精神等人格品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新精神,它是世界观、方法论和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往往表现为责任感、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和奋斗精神。

5.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的能力。研究生通过创新意识发现了问题,并能运用理论和先进手段、仪器设备去探索和研究,才可能解决问题。创新实践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的研究能力,又包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创新实践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应用能力、成果实现与表达能力等。

二、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研究生比较缺乏创新精神、原创能力较差、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少。有学者总结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四个简单”上:一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二是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三是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四是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3]。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生本人缺乏创新意识

个人的创新意识受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动机水平、人格特征、学术氛围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期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热衷于实际技能的掌握,致力于考取各种证书,创新热情不足,创新意识淡薄。一些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浮躁心态,不积极开展主动学习,对科学研究缺乏热情,难以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问题意识淡薄,质疑精神欠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

(二)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部分高校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一些高校还没有形成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校内轻校外,科研实践训练不足或安排不合理,创新实践环节欠缺。研究生培养机制不灵活甚至僵化,重个别培养轻合作交流,学科专业壁垒森严。

(三)导师指导不够

部分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缺乏质疑辩难的精神品质,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难以指导出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还有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科研和社会活动,疏于对研究生的指导。

(四)科研条件落后

部分高校缺乏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和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没有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缺少开展相关研究的必要的仪器设备,没有创新性的前沿科技项目支撑,甚至没有足够的图书资料,不能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

(五)缺乏创新氛围

我国关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社会甚至高校没有形成浓厚的激励创新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社会为研究生提供的创新机会和激励机制不够。一些高校尚未形成“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创新”的研究生学习氛围。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校企、校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深度、广度不够,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机会太少。

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高校应明确不同层次类别的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突出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制订体现硕士、博士不同层次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热情,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实施跨学科培养模式改革

有条件的高校要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群建设,消融学科壁垒,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所,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理念,加强科研网络平台建设和科研资源共享建设,拓宽研究生对教学资源的自由选择权,如对专业、课程、教师的选择自由,建立有利于跨学科、跨地域、跨学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使其更好地承担社会和企业赋予的责任。高校应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将研究生培养工作和与行业龙头企业及高水平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实验中心(室)、高端项目、人力资源,共同组建实验室、研发基地和科研团队,合作建立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开展技术创新、科研攻关、产品研发等合作项目,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和科技资源的共享,使研究生在高水平研究院所或行业龙头企业经受实践锻炼,增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研发、项目攻关,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四)健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高校应积极推进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健全引导激励机制,制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和质量监督制度。一是要完善研究生学习考核制度和学籍管理办法,健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开题报告、答辩、学位评定各环节的合理分流与淘汰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相关保障机制,突出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再创新的能力的评价,重点考察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五)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能力培养意识

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并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健全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评价和人事管理制度,在录取、资助学生、调配资源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权力;对兼职过多的导师,控制其招生数量。

导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发表自己看法;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探索未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师应从课程学习到研究方向的确定再到研究论文的完成,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带领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给学生提供参与课题的机会等,帮助研究生把握科研方向。导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培养层次类别和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校企(院所)合作建立的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在基地联合培养中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严汇.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J].辽宁

行政学院学报,2012,(6).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范文6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从2006年同志发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讲话,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都包含了必须提高全民族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高校作为国家创新教育的最重要基地,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谐创新环境的营造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剖析

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要求的核心素质之一。创新能力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高校有义务与责任通过自己的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课堂内外活动、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的文化氛围,有意识地教育与培养学生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必然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有利于高校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工作和学习,以及创造技能的发挥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重视应用能力,轻视创新能力的培养。(2)重视教学水平提高,忽略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3)强调教育目标统一标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高校应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教学体系、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等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师的教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严重抑制了学生潜力的发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准确、创新的符合高校特点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目标。高校首先应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师生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由“重教轻学”到“教学并重”的改变,确立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养成;其次应树立“学生创新培养为主”的教学观念,实现由重应用能力培养到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形成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新观念;最后应树立“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教学观念,针对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与协调发展。

(二)构建新型的教学体系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培养创新型的教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考核制度,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去创造性的思考。

培养提高高职教师的创新素质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前提,是构建新型教学体系的师资要求。教师创新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外部环境,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创新动机和创新实践。高校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激励创新机制,提倡学术民主,鼓励竞争;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全方位地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和激发教师的创新动机,努力创造条件来激发教师的创造欲望,帮助教师学习有关创造教育的知识,掌握创新的原理,并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开展教育科研,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建立激励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机制,形成崇尚学术的风气,形成教师敢于乐于从事创新活动的新局面,从而培养出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和发挥个性潜能,使学生更有目的地、更自觉地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教学方法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适合学科和环境的特点,根据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进行优化和创新。创新型教师要在充分借鉴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要求,积极推进包括演示、实验、实习、讨论、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等自主学习品质和观察力、想象力。综合运用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发现方法,在引导学生发现信息、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创新考试制度,实行考试方法、形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三)营造和谐环境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创新的校内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环境育人,营造和构建具有鲜明的高等教育特征的和谐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创造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高校在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同时,应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权威”的心态和“严格管教”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对学生多一些赏识教育,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质疑问难,真正发挥学生个性潜能。高校必须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与协调发展;充分挖掘高校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高校文化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发展,注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构建好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校文化,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余亮.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创新论坛,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