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例6篇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1

关键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现阶段随着我国家具制造业产业化生产模式的逐渐完善,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我国家具制造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同时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者也逐渐减少,使我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陷入窘境,而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被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民间的传承方式一直是代代相传、口口相传,这导致当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相对较少,同时也只有少部分人了解、认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也是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一个缩影。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正是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也是当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以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表演艺术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与自然界和宇宙有关的知识实践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立的门类,同时针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

现阶段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其中在保护项目名录中包括了我国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而且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由传统手工技艺制成,说明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别不打,可以将二者合并统称为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我国文化部以及相关部门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传统器具制作、传统民居建筑、陶瓷加工、织绣印染、传统造纸、传统雕刻、传统印刷以及传统酿造等传统手工艺,包括上述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价值认同、历史传承以及口传身授的民间知识等。”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这不仅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以及社会要对现存的传统实木家具进行保护,同时更要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沉积出两种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是有形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我国留下很多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例如陶瓷、古家具、古建筑以及古书等静态的传统文化。而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为我国留下了很多活态传统文化遗产,例如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一般在表现形式上都是非固态和活态的,正是这些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为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后的今天留下了无数传统文化瑰宝,让我们这些后人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见证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繁荣与昌盛。

非物质性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强烈的彰显出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而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能体现出这两点特征,因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要受到物质手段变化、社会需求变化以及传承人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只有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才能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以及不同人文环境下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需求条件下要面临传承性、生产性特征,而在不同时期的人文环境需求条件下要面临变异性、多样性特征,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要面临着发展性、创新性特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上所有特征是保证其传承的前提条件。

三、基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同时我们通过分析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同时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明确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活态性特征,同时也要明确其传承性、生产性、变异性、多样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针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文根据其特征,分别提出基于创作者、掌控者、传承者、销售者以及使用者五个方面的保护措施,力求通过一些措施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一)基于创作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累积而成,同时传统手工技艺的创作也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诞生的基础,更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人通过传统手工技艺抒感的寄托方式,所以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保护离不开创作者――人这一基础。现阶段我国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为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营造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文化氛围,同时要求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的传承不要脱离身口相传这个纽带,这样才能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二)基于掌控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掌控者的决策、抉择对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掌控者不仅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管理者,同时国家、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要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掌控者,掌控者要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唤醒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意识。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掌控者要发挥好宣传带头作用,让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群体都了解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在掌控者的宣传与引导下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传承及保护意识。

(三)基于传承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承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传承者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延续与发展,所以我国文化部门与地方政府要通过一些政策保证传承者的权益,通过传承者的传播、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行列中,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有序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永续传承。

(四)基于销售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销售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在社会广泛传播的重要职责,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与市场的中间纽带,所以这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规范销售者群体。销售者不仅仅要担负着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传播、销售的职责,同时更是连接产品制作者与使用者信息沟通的一条重要途经,只有规范好销售者人群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个文化链条的良性循环。

(五)基于使用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使用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直接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只有使用者不断关注、提出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的要求,才能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更好的满足使用者。使用者在获得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后要明确其文化意义,不仅要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作为一项产品来看待,同时也要将其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

四、结束语

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要消逝在历史河流中,所以这不仅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投入到保护行列中,同时也要求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这样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裕平.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文化遗产.2008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214-05

王焯(1979—),女,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民俗学。(辽宁沈阳110031)

本文为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2009—2010年度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0212)、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管理重大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2010年度重点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9—2010年度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方式和发展方向,历来作为业界普遍探讨和广泛争议的研究问题被提出,静态保护、商业性开发、生产式保护、产业化经营等众多“非遗”保护模式此消彼长。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现代文明的持续挑战,在国家制定的“非遗”保护政策工作经历五年一周期的变革之际,传统与创新的对接,民族与现代的碰撞,由来已久未曾定论的问题仍值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共同谋求和谐发展。

一、“非遗”产业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非遗”保护目的关键就是“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非遗”归根结底属于文化范畴,创新是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趋同于“文化产业化”发展历程,“非遗”是否能够以产业化方式生产和发展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时面对的困惑阶段。20世纪中叶,当法兰克福学派首先提出“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概念的时候,赋予了这个词强烈的批判色彩。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化导致的批量化、大众化、商业化生产和传播褪掉了艺术品的神圣光环。然而,以美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大量输出本土文化产品,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而且引发了全世界寻求经济发展和文化突围的国家的关注。日本、韩国有效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不仅带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又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2](p36-37)如今,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文化产业强国,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3]其文化产业经营总额近几年高达数千亿美元,每年为美国提供1 700多万个就业岗位。最初的批判理论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严重不符,导致了法兰克福这个理论派别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本雅明及其文化产业理论的诞生,并深刻影响了美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是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载体的传播手段进步。他对文化产业兴起所导致的传统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在文化理论上给予了积极的认同。[2](p25)现在,作为全球最活跃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在人们的怀疑眼光中已经慢慢成长并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跃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对于已经确立为部级“非遗”的项目,产业化所带来的规模化发展是保护的一种途径,而对于那些期望申报部级“非遗”名录的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和准“非遗”项目,产业化便与“非遗”的申报立项制度构成了一组矛盾,尤其是许多“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颇具诱惑,在现实面前往往会难以固守传统模式,最终放弃。可见,由于制度引发的“非遗”资源浪费不容忽视。

争议三:产业化的程度、标准、模式众说纷纭。“非遗”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其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是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走上产业化道路?都有能力实现产业化?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就产业规模而言,一些民间艺人、部分“非遗”项目在整合资源基础上,已将产品部分投入市场,并做了初步尝试与积累。虽然政府与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但被动的保护很难阻挡“非遗”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势微势头。就效益产出而言,保护工程投入巨大,而经济产出甚微,数量众多的“非遗”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从“非遗”项目整体保护与传承来看,依然缺乏影响力与规模化,尚未真正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之中,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也无法满足。从保护濒危程度上看,保护措施依旧滞后,政府协调缺失严重。因此,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非遗”项目,应该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三、“非遗”产业化的标准、分类与原则

(一)标准

“非遗”产业化主要是指从事“非遗”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利用可经营性“非遗”项目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根据

由文化事业单位担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情况在国内不乏少数。沈阳市的市直专业艺术院团保护项目即占全市“非遗”项目总量的14%。其中,由于沈阳评剧院一直沿袭拜师学艺的传统,不同流派传人按照不同年代和不同年龄段,呈现“阶梯”传承趋势,不仅确保了“非遗”项目能够传承下去,也为实现“生产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文化企事业单位能为文化艺术提供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基础,应该把“非遗”项目作为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活力,同时通过财政和人资政策倾斜、商业运作等行为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在“非遗”项目市场化进程中事半功倍。

(三)规模生产与运营模式

“非遗”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文化品牌,可有效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大众吸引力和文化深度。个别“非遗”项目虽已自发投入市场,但规模效应迟迟未能展现,原因是:第一,项目技艺传承方式单一。如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彩绘技艺,这是一项早在清朝末年发展完整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民间,这项技艺通常以家族或师徒形式传承。如今,项目保护单位在维持正常运营基础上,正努力摆脱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中的瓶颈禁锢影响,在实现产业化经营方式下,逐步完善技艺传承的保护措施,采取民办教学传徒授艺的形式,面向社会召集弟子进行技艺传习活动。但受社会环境和传授空间的影响与制约,加之出徒周期长,收益低,致使这项技艺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前景不容乐观。第二,资金来源匮乏。单纯依靠政府资助无法促使“非遗”项目实现规模生产,然而,由于项目种类繁多,外来资本的投入也存在较大风险,投资方大都持观望态度。第三,项目保护单位或传承人在市场运作、营销方式方面能力不足。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市场化仅仅是通向产业化的第一步,产业化是生产、销售两个领域的整合。鉴于以上原因,“非遗”产业化必须借助政府、企业、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规模生产与规范科学的运营模式。

(1)政府搭建集散平台。“首届整理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3

关键词:饮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

“民以食为天”,饮食技艺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不仅是饮食文化的系统映射,更是进行民俗、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饮食技艺指饮品与食品加工制作的技术与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的一部分,目前已有48项饮食技艺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项目大多存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知名企业(如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等),主要通过生产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媒体宣传等途径进行保护,着重开发其经济价值。事实上,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量民间饮食技艺受制于生产技术难度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环境艰苦、利润空间有限等原因,面临着失存、失真、失信、失传、失众的危险。档案式保护使无形的文化遗产能以档案的形式得以“存下来、传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措施,已多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中被明确提出,尽管如此,饮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并未引起档案界关注,保护实践仍处于自发状态。本文以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的档案式保护实践为例,探析饮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以促进其规范性、科学性。

一、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档案式保护实践

白肉罩火烧最初名为“猪头肉锅罩火烧”,是创建于1908年义春楼饭店的经典小吃,深受保定市老百姓的喜爱。该小吃是将上好的猪肉煮熟切成薄片,再将外脆里嫩的火烧撕成彩云状,用秘制的汤反复浇制而成。冯玉祥对该小吃的评价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脆而泽鲜,软而不烂。”在现代化、快节奏的冲击下,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也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出生于1949年的李领根师傅是“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多年来,他在经营义春楼饭店的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学校教育、传统节日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寻找第四代传承人,虽然期间有很多人愿意尝试学习、传承该项技艺,但尚无一人能够坚持下来,目前仍无合适人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化(如白肉罩火烧由传统的一种口味发展到现在的六种口味),甚至会由于实践条件的变化而永远消失(如集体劳动、田间劳作时哼唱的劳动号子)。因此档案式保护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形成档案,进而通过对这些档案的整理、保管、开发与利用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南京云锦、金陵刻经、金线金箔、秦淮灯会等项目的档案式保护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措施的科学性,同时也为其他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实践提供了经验。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以及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自身情况,其档案式保护实践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采集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档案

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档案是全面记录和反映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本身及其保护、管理过程的信息集合,包括该项目的本体档案、传承与保护档案、申遗档案。[2]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于2013年入选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档案,但都与第三代传承人李领根师傅的个人档案、家庭档案、图书以及其收藏品混放在一起。经过选择,与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密切相关的档案主要包括:图书档案9册、实物档案13件、报纸档案33份、文书档案3份、照片档案66份、光盘档案7张。

由于现存档案不能全面反映该技艺的历史演化过程及传承现状,因此通过拍摄、访谈等方式对档案资源进行了补充:第一,针对目前项目本体档案数量少且不系统的状况,对整个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进行录制形成完整的本体档案,包括选面、和面、火烧制作、撕火烧、熬汤、选肉、炖肉、切肉、浇制以及各种小料制作的整个过程,同时每个环节的操作技巧、技术要领、体会等由李师傅讲述。第二,形成口述档案,主要由李师傅讲述该技艺的传承脉络、经典的事件,如白肉罩火烧名字的由来、一些名人与白肉罩火烧的故事等。第三,由于实物档案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极其珍贵,通过拍照、文字记、测量的方式形成记录并与实物一同保存。

(二)为已有档案建立登记册

参照《档案著录规则》《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等,对以上选择出来的档案按载体及表现形式进行分门别类登记,建立登记册。图书主要登记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备注(主要用来说明与本技艺或传承人的关系)、损毁状况等。照片主要登记照片的拍摄者、拍摄时间、拍摄地点、背景、主要内容或人物、是否清晰、损毁状况等。文书档案主要登记标题、文件编号、形成者、形成时间、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种、载体形态、损毁状况等。报刊主要登记报道的标题、内容简介、关键词、报刊名称、刊发时间、刊次、损毁状况等。实物档案主要登记实物名称、描述、规格、来源(是征集而来,还是传承、购买而来)、获得时间、存放地点、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等。光盘主要登记拍摄者、主要内容、关键词、拍摄背景、时长、损毁状况等。由于照片档案、实物档案、光盘档案的背景信息没有准确记录,主要依据李师傅个人回忆进行著录。

(三)档案修复与保护

由于大部分保存下来的档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笔者利用河北大学档案保护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对部分档案进行除酸、修裱、字迹加固等处理。但需修复档案种类多样、数量较大、问题繁多,目前仍有大量档案(如光盘)处于不可读、不可用的状态,亟需社会力量的关注。另外,数字化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保护、宣传开辟了新的窗口。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享受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利用扫描、文字识别、图像处理、全息拍摄等技术对传统载体形态的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建设上传至网站“保定名小吃――义春楼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网址为:http://hbufeiyi.icoc.in/),将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给更多的公众享用,以实现更有效地保护与传承。

二、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档案式保护的问题

(一)建档不齐全

李领根师傅具有较强的档案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积累了大量与该技艺相关的档案,如证书、牌匾、题字、照片、光盘等。但由于该项目存在历史较长,义春楼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多年风雨,大量珍贵资料被损坏,加上档案主要是靠李师傅个人力量保管,保存下来的档案不全,不能系统反映该技艺的历史演变过程。如项目本体档案只有一些成品的照片,而其选料、配料、加工制作过程并没有形成记录;传承与保护档案中,只有李师傅在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传承以及参加相关比赛、组织社会活动、进校园、进社区开展的技艺传授活动、传承人的选择和培养等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各种奖章、证书以及编著的书籍(有的并没有正式出版)等档案,而有关第一代、第二代传承人的档案已经全部遗失。

(二)档案实体保管分散

由于义春楼在经营中经历多次迁址、开设分店,其照片、实物、证书、奖章、牌匾等各种形式的档案也随着饭店的每一次搬迁被分散保存在义春楼原址、总店及各个分店。由于缺乏档案保管的专业方法和设备设施,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被堆积存放,分类、整理工作也没有展开。另外,一些档案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部分档案(如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创始人张洛丙使用过的独梨木案板等工具,冯玉祥赠予的牌匾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被分别保管在李师傅家中以及专门的保管场所中。

(三)档案保护不科学

虽然李师傅尽其所能地积累了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设备及专业方法,档案保护面临着较大的问题,表现在:许多珍贵的书籍、报道该小吃的新闻报刊以及其他相关的档案,不仅纸张变黄变脆,掉页、缺页严重,还有部分档案由于潮湿、虫鼠咬噬等原因导致有些内容已经不能识读;虽然部分意义重大的老照片经过了塑封,但是还有许多老照片(包括黑白照片、彩色照片、数码照片),由于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冲印的,大量照片图像已经不清晰,照片的拍摄背景、时间、地点、拍摄者、照片中的内容等信息完全依靠李师傅的回忆才能弄清。此外,光盘无专门设备保管,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部分光盘内容已经不能读取。

三、饮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实践的思考

不同饮食技艺的历史沿革、传承状况、所用原材料、工艺流程、设备、技法、产品、社会组织与经营状况等方面各不相同,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及其传承状况在我国复杂的饮食技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档案式保护实践也启发了对饮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几点思考。

(一)全面建设档案

建档是传统饮食技艺档案式保护的起点,全面系统的档案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基础,这就要求所建档案不仅要真实反映该技艺的技术、工艺与文化内涵,还要动态反映其历史演变过程。首先,提高传承人的档案意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传统饮食技艺档案主要是在技艺传承中积累下来的,有关该技艺的本体档案、传承档案、申遗与保护档案是否会被有意识地保留下来,都取决于一代代传承人的档案意识。另一方面,档案式保护更加强调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保护,其效用是潜移默化而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档案式保护还需要传承人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已有档案进行整理,拍摄、补充饮食加工制作的过程,离开传承人的付出,终将无计可施。其次,建档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应用于档案采集、档案管理、档案开发利用等多个环节。如可利用全息拍摄、运动捕捉技术、动态三维成像、复原与演变模拟技术、立体扫描等技术,采集饮食技艺加工制作过程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工具、原材料等;利用数据库技g组织与存储档案;利用数字化模拟与再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等技术,通过多种平台吸引公众参与,并将所建档案资源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二)系统保管档案

系统保管应贯穿于传统饮食技艺档案式保护的整个过程。由于大部分档案都由技艺传承人个人保管,而档案保管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因此系统保管档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档案部门的积极参与,档案式保护已多次在法律法规中被明确提出,但做什么,如何做都尚未予以明确。档案部门利用其专业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采集范围、采集方法、采集标准、分类、著录标引的工具与标准、鉴定等专业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供档案管理者借鉴,以确保所建档案是系统资源而非一盘散沙。二是全面提高档案保管者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由于传统饮食技艺档案被分散保管在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艺术馆、烹饪协会、餐饮协会等不同机构和个人手中,档案保管的质量也取决于这些机构档案管理者的水平,但是这些档案管理者大多为兼职人员,未必具有系统、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使其准确理解档案保管的要求、内容、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科学保护档案

确保档案安全是传统饮食技艺档案式保护成果的保障,但该类档案具有内容丰富、载体多样、保管分散、利用频繁等特点,因此档案保护的复杂程度和实施难度略高。科学保护档案,首先,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除了日常要采取措施防火、防盗、防潮湿、防高温、防鼠、防虫、防水、防污染以外,还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手段做到防泄密、防僵化、防无序。这是由传统饮食技艺的部分档案内容具有一定的机密性、档案形成的持续性、档案利用较频繁等特点决定的。其次,妥善保管、修复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因为大量伴随传统饮食技艺“幸存”下来的档案不仅稀缺,而且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损毁,修复这些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这些档案大部分以纸质、照片、缩微胶片等传统形式存在,因此可借鉴修裱、复制、缩微影印、数字化扫描、数字化迁移、异质异地备份等方法进行补救。尤其要重视实物档案的保护,实物档案是在传统饮食技艺的传承活动中产生、使用的一系列实物,如生产工具、作品、牌匾、奖杯、锦旗、印章等。这些实物档案大多散落在传承群体中,或是由于饮食加工制作中仍需继续使用(如工具、道具等),或是由于需要保存在特定文化空间进行展示、宣传(如牌匾、奖杯、锦旗、印章等镇店之宝),对于这些实物档案的保护,可借鉴博物馆、档案馆保护文物、实物档案的方法。

*本文为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市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研究――以‘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为例”(项目编号:2016Q013)的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4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延伸,大众传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大众传媒语境中得到了多重的身份转换,展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姿态。本文将探讨在大众传媒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身份发展状况,以求更好的利用传媒资源的社会督导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快找到准确的时代身份,获得新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29-02

一、语境转换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大众传媒的推导下,信息、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整合,西方强势文化以龙卷风之势横扫世界每个角落,民族传统文化也在此愈加受到社会关注。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声的高涨,联合国于31届成员国大会文件中,首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替“民间传统文化”的概念,并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世界各国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阶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身份探究

千年的农耕社会孕育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而来,是古代先人生存状态的原始展现。这种原生态文化的手工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承载着不同族群的审美意趣和道德判断。这不仅成为古代地缘文化的表达也成为古代不同社会阶级的文化价值体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含义及形态

进入现代社会,机械工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体制,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影响下,在追逐效益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严重水土流失。在巨大的环境变更中,很多传统造物没能继续其生命,匿迹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保留至今的大都也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目前,如何保护这种原生态文化,如何使其在今日重获生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我国千年来农耕社会的民族文化总和的概括,所含庞杂,我国国务院办公厅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形式上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可见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强调对传统造物的技艺传承,造物环境的沿革研究以及其人文精神展现。

二、大众传媒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考察

发达的科技与市场经济为社会主导,是现代社会的两大特征。当代商品经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生长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淹没其本质的威胁。如何在其中找到安稳的立足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进行着多种身份与形态的尝试。

现代传媒,作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播的中流砥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视域下的身份形态将直接关系到人们历史认知的态度。以下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日大众传媒语境下的生存身份及形态做分类考察,以求发现问题,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一)原始形态的存档与再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原生态文化,对其保护的首要形式就是对其原始状态存档。目前,现代媒体利用高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搜集记录并反馈社会。例如央视的《探索・发现》栏目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细致的报道,使人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通过节目人们可以看到几近失传、鲜为人知的传统文化技艺,大众传媒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和兴趣,起到了宣传保护意识的作用。

(二)还原商品身份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自生至今,是因为它能与现代商品市场自然结合。现代市场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长空间,并且出现了多层次的分化。

一些民间杂耍技艺与器物玩具重回大众市场,大量出现在节庆庙会与旅游景区中。拿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为例,现代兴建的仿古建筑一条街内汇集了的以七朝古都汴京为中心的中原民俗文化。从婚丧嫁娶的习俗表演,到街头艺人的杂耍重现,再到浚县泥咕咕、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等民间艺术品的热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的环境以旅游商品的形式重回大众的社会生活。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是古时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拿入今日,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乐趣。

还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稀有性或技艺难繁,在今日市场经济的衡量中价值千金,但丰裕社会依旧为其提供了特定的市场消费群。不论是珍贵的历史遗迹旅游,还是稀有的民族手工刺绣抑或是一场经典的传统戏剧表演,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体验在今日愈显弥足珍贵。高额的费用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与尊重,这里更多是强调对文化的感受与认识,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了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高额的费用也是对其保护方式之一。

(三)文化的碎片

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日是被片面取用的,并没有以完整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在强调文化体验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下,现代传媒中大量运用传统文化包装现代商品,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被断章取义,成为形式的躯壳。

现代商品所体现的经济利益第一的市场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即使其宣传方式十分含蓄而优雅。传统文化被大众传媒引入现代商品包装只是美化其卖相的手段之一。拿中国传统图案中出现最多应用最广的龙纹为例,它在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帝王相伴出现,以表特权,彰显君威。并且其不同的造型与色彩都有特定的时空含义。而如今龙纹在商品中的应用可谓无所不包,已呈泛滥之势。其造型粗糙难看,装饰结合不伦不类。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缺乏本质认识,只是以浮躁的心态为产品谋路,结果让人贻笑大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传媒中的碎片状态,使其精神随着商品市场的波动而消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被动姿态最是其为可悲的地方。

(四)激活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是传统的中华精神,对这种精神的宣传,大众传媒也有新的现代表现形式。即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讲述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

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算是全球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中国电视广告。可口可乐作为世界第一品牌,以其年轻活力的面貌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接受。我们经常可以在全球广告创意大赛上看到可口可乐公司的获奖广告,其精彩叫绝的夸张创意与新潮鲜活的动漫表现手法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可口可乐在中国电视投放的媒体广告却极为传统,用现代手法集中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拿可口可乐2007年春节期间的电视广告为例,一句“过年了,带我回家”就紧紧牵住了中国人的神经。广告用中国的体育英雄刘翔为代言,与可口可乐年轻、充满活力、爱好体育的传统品牌形象一脉相承。其中还有两个可爱的动漫虚拟儿童喜乐出场,与刘翔一起飞回家,广告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以家为重,团圆迎春的传统习俗。广告场景为虚,但情感传达却实实在在。可口可乐作为第一国际品牌对各地民俗文化的颇有探究,与当地文化的完美融合是可口可乐走遍世界不败的重要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传媒要学习的不仅是现代的表达手法、传播手法,更要注意的是不能忘了自己的立足点在哪里。文化基点是发展的根,根断了,传播会像失去控制的风筝,旋不了几下就要掉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繁衍是一条复杂而曲折的路,多元发展道路的探索验证也许还需时日,但这也是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的必经之路。我们只能密切关注它积极探索的身影,不断发现问题,修整方向。

三、大众传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明其形式,识其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实体造物、工艺技术、民间风俗、说唱表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鲜活展现。所以在今天大众传媒中亦然,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也要以多层次形态体现。

目前,通过大众传媒看到的大部分是对传统文化外在形式的学习应用,这种表现已是屡见不鲜。而传媒对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播却甚为少见。云南大理古镇绣装店里的木制织机和银饰铺前摆弄银条的工匠,大都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作为一种商业广告表演存在,此中的虚假造势,实在难为文化宣导。虽然近年民间有过复兴“汉服”之风,但相关报道也多为新闻噱头,复兴之事也多有义气始然的嫌疑,很快此事便草草收场没了声音。

对传统工艺的多维剖析传播,我们要向一衣带水的大和民族学习。日本对传统工艺过程的传播很是重视,从他们的大众节目里可以充分看到这一点。《料理东西军》与《全能住宅改造王》是日本热播的竞技类生活休闲节目,其中经常由现代生活引出日本传统技艺,并详尽讲述。从传承人、传承地点的介绍到传统工艺的全程记录和道义体现,其报道之详尽叫人叹为观止。并且节目中讲述的传统技艺都是适用于现代生活的,这其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文化的真实生存状态都在节目中完整呈现给大众,使大众在现代生活中自然的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更是出现了无比复杂的局面,如何对其学习、应用是个难题。这个问题不能抛给大众来解决,现代传媒这个中间人应该详细分析其多维关系,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二)巧妙传播,制造氛围

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性,使传播方式有了多种可能性。从传统平面的纸质媒体,到液晶屏幕的多维传播,再到立体实物的亲切展示等,有很多传媒手段可以利用,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并不只是强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更多是要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一些新鲜的表达手法让现代人接受传统文化。有言道“环境影响人”。文化学习本是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一件事情,制造轻松愉快的传统文化环境,需要大众传媒的巧妙的宣传。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承载,其保护不仅需要对其形态的平面拓展,也需要对其精神的纵向延伸。现代大众传媒犹如一只隐形的大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演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充分发挥媒体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有效利用传播手段,巧妙的上陈下达,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其说是对自己本原文化的重拾,不如说这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的必经发展之路。文化脉络不断,中国精神不断。在商业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中华文明与西方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博弈。中华古有“易经”之说,易为改变,经是脉络,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虽然时空斗转,物换星移,然而古之精华历久弥新至今受用。传播中华经典也要适时代、求发展,使其以新时代姿态感染人们的生活。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5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本文以铜鼓舞发源地――贵州雷山县掌坳村为例,重点探讨了经济发展对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济发展

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传统和现代、封闭和开放的两类因素共同作用下,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当一部分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已经消失,还有相当多的正濒临灭绝。经济发展到底在哪些方面给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影响?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掌坳村为例。该村被誉为“铜鼓舞的发源地”,是典型的苗族村庄。近些年来,随着与外界开放程度的增加,该村一些传统民俗及民间艺术也受到冲击。

一、现代化经济发展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大量缺失

一方面打工潮会造成传承主体大量流失。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边远的民族地区还处于未脱贫状态。经济落后、人多地少、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促成了年青人大量外流。打工已成为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以掌坳村为例,全村一共688人,165户。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至少一个人外出打工,留在村寨里多是老人和儿童。据了解,这些外出打工的主要是去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工厂做简单体力劳动。由于全村土地一共才400多亩,山林2218亩,传统的农业生产一方面造成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很难应付现代化的生活。因此外出打工成为掌坳村青年改变现有生活状态的重要途径。然而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相当多的传统手艺后继无人。

另一方面现在的年青人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因为既有的生活模式正迅速发生变化,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与陈旧的村寨形成强烈反差,大多数年青人还是向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从内心对传统艺术就有排斥心理。其次,由于没有深入挖掘传统艺术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另外,传统艺术传承人的地位也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和肯定,他们的生活状态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导致年青人的传承缺乏激励。

最后去学校接受教育也会使一部分民间艺术的传承主体消失。现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民族地区的儿童基本上都上学。而有一部分民间技艺是需要从小就学,比如说苗族的刺绣。从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正是女孩学习刺绣等手艺的主要时期,但读书已使她们无暇顾及手工活动。等到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后(能读高中的比较少),年轻姑娘又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鉴于以上几个原因,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大量缺失。在掌坳村,不乏有技术精湛的吊脚楼建筑师,刺绣艺人,歌师,铜鼓舞、芦笙舞表演艺人等等。然而就这些难得的技艺普遍感到后继无人。他们的下一代,处于传承链下端20岁上下的年青人,大都不屑继承传统文化,许多难得的民间手艺到此戛然而止。而这一代人正是承上启下,位于传承链上关键的一环,这一环一旦断开,传承链便无法延续。

二、现代生活方式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某一民族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交通、通讯和市场经济以及日益开放的倾向,极大地改变了民族地区相对孤立封闭的生存环境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忽视甚至消失。在掌坳村,一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处于这样的险境。拿苗族的飞歌为例。苗族在古代是一个没有系统文字的民族,是通过传唱的歌让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下来。在苗族歌海中,飞歌被专家学者称为苗歌中的瑰宝。在以前,通常在迎宾送客、劝客人喝酒、互能通婚的青年男女在山坡上见面以及人们春暖花开中踏青游坡的时候唱飞歌。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在礼节上的简化以及男女青年恋爱方式的变化使得飞歌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三、加快经济发展可能会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扭曲

近些年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由于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使得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扭曲,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损害。比如一些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护意识和实际措施都远未到位。一些旅游景点日复一日地为游客表演婚礼仪式、生活习俗,正剧变成了闹剧,让原本富有民族文化意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了味。还有的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如此的传承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亵渎。因此,不能一味强调经济效益而失去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内涵的保护。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确实给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能更好地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5).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6

关键词:非遗文化;美育;融合

一、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1.根植文化强国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表明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21年,教育部编制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将传统艺术形态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可完善美育功能,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进程。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近年来,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主题产品开发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社会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化,但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一定的困境。信息时代,多媒体手段应用广泛,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逐渐缩小,“文化趋同”现象变得不可避免。随着社会的变迁,部分非遗技艺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如,非遗艺术蜡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受欢迎,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蜡果的身影便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数据显示,直至2017年,在已公布的部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岁的传承人约占一半以上。在老师傅年事已高、年轻传承人难寻的情况下,一些代表性的传统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局面。由于传统工艺制作工期长、技巧复杂而经济收益低,部分手艺人的收入往往难以维持生计。这造成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有人说:“非遗如果被市场裹挟,则会失去其原生态价值,变质为商业经济中的商品。”可事实上,只要稍微转变方式,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时尚潮流。如,皮影大师范正安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广皮影戏,他尝试使用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创作出皮影版《王者荣耀》,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皮影戏表演。能否与当下潮流文化的内容结合,影响着一项传统技艺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如今,部分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的新尝试。如,董桥声为了将中国文化推向英国,创造性地将医学、哲学结合。一场有关医学、哲学的唐卡展览在伦敦举行,引起了观众的热议。万达丹寨小镇也是一个极佳的范例,它在3年时间内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并形成了一个非遗产品的聚集地,实现了非遗价值的最大化。非遗文化应进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旅游,如果只将其保存在博物馆里,往往会使其缺乏生命力。相关人员要重视、传承、推广本土文化,以新形式、新内容表现非遗文化,用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将学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结合,这是非遗文化走进新时代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育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的责任和义务。3.文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生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文化创新产业,为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发展寻求出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要注意文化赋值。文创产品设计重在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设计者应该注重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的转化。设计者可以从传统工艺的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提取可利用的文化符号,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此外,设计者还要体现中华传统美学的风格和意蕴,表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纷纷建立文创商店,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独有的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除了推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创意产品,还与腾讯展开合作,以“NEXTIDEA腾讯创新大赛”为平台,输出故宫博物院经典IP(知识产权)形象及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除了政策支持,社会各方力量也在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努力。网络作为年轻人最主要的社交工具之一,是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阵地。皮影大师范正安在采访中提及,互联网企业目前正在积极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想创新传统文化,就要紧贴时代,转变自身发展思路。除了常见的游戏、动漫题材,传统手艺人还可以结合更多的潮流设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时下的流行方式承载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在非遗技艺保护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当代的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地探寻变革的道路。皮影大师结合热门题材开展创作的尝试将会越来越多,这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带来无限可能。在传承人努力、政策扶持、社会舆论的共同作用下,笔者相信非遗等传统文化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非遗文化融合高校美育课程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美育工作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有针对性地转化、创新与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社会美育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2]。这同高校应用型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既能让民间技艺重新焕发活力,又可以使下一代了解和传承非遗[3],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培养其技能,从而拓宽其就业渠道。在传播、推广非遗文化的同时,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实现学生培养文化素养、审美品格的教育目的。文章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保护以及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围绕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现状展开研究,主要以非遗文化为出发点,以高校美育融合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研究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传承方式、审美特征等,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4]。1.课程设置当前,关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研究还较为浅显,部分美育课程研究较为平面化和固化。高校美育课程属于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但部分学校美育课程的授课内容单一,非遗文化在学校范围内的认知度较低。如何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并同企业、市场接轨,实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效结合,还有待于经验的积累。这是学校层面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加大力度宣传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美育影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有机结合十分重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美育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特色,高校应该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教学,构建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为同类型的美育课程和设计课程教学提供指导。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能力,对学生进行设计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把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创新设计,不仅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渠道,而且为美术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5]。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应该结合本地的非遗特色文化。如,石艺文化室内设计专业可要求学生根据大理石的特性设计相关的家居装饰品,幼教专业可要求学生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制作大理石类手工作品,等等。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了解非遗项目的学生并不多,更有甚者从来没有听过非遗项目。高校应该联系课程内容,将当地特有的非遗文化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此达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同时,高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的创业项目,尽可能带动或推进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链发展,改善当地的人才流失状况。高校可以通过研读政策、参加培训、观摩精品课等方法梳理建课思路;通过专家推荐、同行牵线、行业主管部门协调等方式,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课程教学,充实师资力量。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高校可以通过课程团队、工作室、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主管部门、校外专家、课程平台几方共同核对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把关,边学边做边总结,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服务课程建设,多方参与、共同努力,有效保障课程内容[6]。非遗课程师资、教学活动以及基于课程开辟的美育实践基地,为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可以线上开发VR(增强现实)展览与在线DIY(自己动手制作)设计产品模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效应和文化价值,结合大数据运营模式,采集用户数据,改变学生对非遗文创产品的看法;使用点击分流和数据挖掘,让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实现精准推送,增强大众对非遗文化及相关产品的兴趣和关注度,从而扩大非遗文化传播范围,加强其影响力;成立学习与制作的工作室等,形成线上线下的传播闭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创产品艺术性的感受与理解。2.产教融合的实践与革新相关部门牵头开展技术培训;本地企业提供原材料场地;学校配合提供相应的工作室与学员,开展非遗文化第二课堂。引进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打造“学院组织、企业参与、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一体化的沟通交流平台模式。依托高校的创新能力、知识资源密集等特点,同时根据国家对非遗文化传承与美育工作的要求,大力支持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方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利用高校高端人才输出、智力输出,通过校企合作中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合作、学校交流平台等,共建校内外非遗文化实训基地等,与企业共同建立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基地学习实践,大力推广非遗文化美育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对非遗文化的运用,为非遗文化项目创新创业提供条件。非遗文化传承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贴近当代人的生活,才会具有生命力。创新是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最佳方式。“非遗保护传承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责无旁贷。”高校艺术类、非艺术类专业都要坚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使命,坚持“在保护传承中培养,在培养中保护传承”,不仅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而且要加强对非遗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将现代艺术设计融入传统工艺,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蕴。教师、学生、传承人都是美育课程建设的主体,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应根据教学活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实际情况做动态调整。高校要改变以往的师傅带徒弟教学模式,实施“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的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项目引入工作室,按照产品生产流程和“低端产品—中端产品—高端产品”的产品层级,按学年分段,实施产品全流程分级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大师和教师同堂授课,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作品即产品。根据非遗人才应具备文化研究能力、技艺传承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传播推广能力等四种核心能力的要求,高校可以构建“四能力三模块”课程体系,即非遗共享课程模块、非遗特色课程模块、非遗互选课程模块,“三模块”是“四能力”形成的载体,每一种关键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三模块课程共同发力。

三、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推广的具体对策

除了高校艺术类专业需要开设和非遗文化相关的美育课程,综合性高校非艺术类专业也需要开设美育课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美育实践基地,创建非遗民间美术工作室,定期为学生举办非遗艺术等专题讲座。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并将美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第二课堂与名师工作室,运用现代学徒制搭建大学生美育实践平台。举办、推广大学生非遗文创设计类计划大赛项目,如民间美术类和艺术设计类的创意大赛、挑战杯等,搭建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机制,在竞赛项目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大力推广非遗文化美育教学,并与企业共同建立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共建的基地实践,了解企业对非遗文化的实际运用。设计、改良非遗技艺,推动非遗文化的良性发展。

结语

文章研究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对策,探讨如何改变高校美育教学内容单调、部分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度低的局面,以扩充美育教学资源,发展特色美育。笔者希望通过有关非遗文化的美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艺术元素,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7],使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的传统工艺品走到大众身边。将当代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运用于非遗项目,真正提升非遗文化传承的认知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知识应用等方面的难题,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远书.非遗传承发展的四川实践[N].中国文化报,2019-06-20(8).

[2][3]肖牡丹.区域非遗活态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文学教育(下),2018(12):98-99.

[4][5]何帅.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6):138-139.

[6]宋占新,郭亚然.国家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传承途径探析——以部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