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例6篇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1

【摘要】本文“跳出教材”研究教材,用一种全新的思路阐释了笔者对教材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从内容、学生和过程三个视角研读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打开了教材研究的“另一扇窗”。

【关键词】内容 过程 学生 教材研究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7期曾发表过我与田成生老师合作撰写的文章《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6年后,再来谈如何研读教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的角也在不断丰盈。当时,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教材让教育教学发生着全新的变化,那时我们关注的是对教材本身的研读(即“内容视角”)。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自己对教学、对教育理解的不断丰富,再来讨论研读教材的话题,我想,必须注入对学生的关照(即“学生视角”)和对学与教过程的考量(即“过程视角”)。

一、内容视角:化繁为简,把好教材解读的“密钥”

面对教材,教师要有意识,有能力,化繁为简,去伪存真,及时精准地抓出“核心内容”,以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刻性与实效性。只有真正把握了教学的“核心内容”,才能围绕其展开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才能从该知识点的纵向关联和横向系统进行全面研究。

以“方程的认识”一课来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中指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在“内容标准”中提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可见,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是认识方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苏教版教材采用直观形象的天平,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面对各种姿态的天平,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抓住本质。例1揭示等式,例2认识方程。在例2的教学中,教师切莫紧紧围绕“天平”是否平衡,为认识方程提供素材做文章,而应重点关注天平在不同状态下的“关系表达”,尤其是天平平衡时的“关系表达”。只有抓住这一核心内容,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建构方程概念的模型。有的老师还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是教方程,学等量关系,为什么还要有天平不平衡的情境呢?实际道理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全面观察天平的两种状态(平衡与不平衡),为引出等式和不等式提供感性素材,为理解方程提供多元感知。

围绕“关系表达”这一核心内容,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二是帮助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三是让学生经历一种抽取、提炼与多元表达的完整过程。可见,抓住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就抓住了教材的“根”。

二、学生视角:四个“对接”,用好教材研究的“支点”

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是发展和成就学生。所以,在研究教材时,理应注入对学生的关照。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教材,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意义、有味道、有温度、有能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曾说过:“作为数学教师,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理解儿童,二是理解数学。只有在理解儿童、理解数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数学教育。”可见,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注入对学生的关照是何等之重要。

1.对接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逻辑起点”,二是“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在研究和解读教材时,我们要切实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起点。通过关注逻辑起点,可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通过把握现实起点,可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方程的认识”一课,从“逻辑起点”来看,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现实起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经历了大量等式模型的积累,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常见的等量关系。关注了学习起点,再来研究和设计学习内容,自然有了抓手和具体路径。

2.对接学习“兴奋点”

“兴奋点”原指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或激动的事件。在教材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抓准“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不妨遵循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学习进程的理念,来找寻刺激学生深度学习的“兴奋点”。把准了“兴奋点”,教学设计时就会围绕其展开充分的考量和活动策划。

在教学“方程的认识”时,核心内容是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表达。面对这一核心内容,怎样来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呢?经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学生的“兴奋点”就在“表达”上,一是写方程的表达,二是方程中等量关系的表达,尤其是面对一种情境,学生用不同的方程来表达基本的等量关系。把准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教学设计时,便可围绕这一点充分展开,给学生尽可能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和空间。

3.对接学习“困惑点”

儿童的思维活动,一般是因为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新问题。“另一个新问题”常常成为他们学习与探寻的“新领域”。面对这一“新领域”,有时能轻松突破,有时则“困难重重”。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困惑点”,然后围绕其进行精心预设,为学生预留突破的路径和空间。有的“困惑点”是教学的重难点,有的则是问题延伸的“生长点”。教师要善于权衡“困惑点”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有没有必要充分展开,深度探究?有没有必要在此再设计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自主突破?有没有必要再围绕其作适度提升,把学生引向一个新的高度?有没有必要教师“单刀直入”,通过示范讲解顺利突破?这些,都是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就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教材研究,尽管常常被视作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但我更认为,教材研究的过程应和教学设计充分结合,同时进行。

在教学“方程的认识”时,教师不妨围绕“一个问题为何可以列出几个不同的方程”这一困惑点来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可以变形为几个等量关系,每个等量关系都可以用一个方程来表达。通过对“困惑点”的对接,加深理解,强化认识,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4.对接学习的“差异点”

学生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师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一“差异”,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学生在经验、兴趣、理解、智能倾向等方面会存在种种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从逻辑上讲,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冲突与共享。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便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三、过程视角:活动设计,超越教材的基本“路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研读教材时,教师要在把握教材“核心内容”,对接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时时考虑活动设计,不断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纳和参与的“学材”及“活动”。

1.让“教材”变“学材”

教科书,对教师来说是教材,对学生来说自然应是学材。然而,由于教科书受呈现方式所限,有些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研究教材时,教师要有意识,并要有能力,千方百计将现成教材变为能吸引学生并适合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学材”。

这一过程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问题引领,即让所要学习的内容,围绕核心问题展开,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二是目标明确,即通过内容设计,让学生明白自己即将展开的学习到底要“走向何方”,增强学习的方向性与发展性。三是要层次清晰,即所要学习的内容,在适度精简的同时尽量做到层次清晰,逐步提高,增学习内容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如教学“方程的认识”时,不妨将教材内容进行创编,让它真正成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学材”。

(1)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量?请回顾并列举一下。

(2)写一写: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任意写几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某些量的等量关系吗?试试看。(如果有困难,请参照下图写一写)

(3)说一说:你能把自己写的等式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和同桌说一说吗?记得要简洁、准确哦!

(4)理一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它们两者的关系吗?试试看。

这样,就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充分展开学习的“学材”,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学生在回顾学过的量时,他们会积极反思,充分梳理,把所学过的量一一呈现,长度、面积、质量、时间、角度、温度……这些小学阶段涉及的量,会被他们系统整理。

2.让“教材”变“活动”

教材编者尽管努力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生动呈现教学内容,但它由于受篇幅、地域等条件的影响,它的局限性依然存在。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善于抓住核心内容,围绕其来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用活动推进课堂。

在设计活动时要把握两项基本原则:一是要有研究味,即所设计的活动要有浓浓的数学味和研究性,能充分吸引学生,这是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充分开展的前提条件;二是要有参与性,即所设计的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遵循内容的逻辑体系,方便学生个体参与和群组互动,这是决定学习活动能否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的重要基础。

如教学“方程的认识”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围绕方程的认识与理解设计了“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理一理”四个小活动,让学习内容不仅巧妙融合于活动之中,而且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反思回顾、主动建构、同伴互动、提炼概括等过程。“想一想”,主要是启发学生自主回顾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量。这样设计,一方面为充分认识方程和以后使用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方程本身就是表达“量”的等量关系),另一方面,彻底打通知识间的密切联系,盘活所学的“量”。“写一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任意写几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某些量的等量关系。这样设计,一方面训练了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科学表达,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为提炼和概括方程的意义提供素材,经历过程,积累经验。“说一说”,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等式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和同桌说一说,并提醒他们记得要简洁、准确。这样,一方面让等式与现实生活对接,加深对所写等式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切实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让表达带动思维走向深入。“理一理”主要是让学生结合上述过程自己概括方程的意义,并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进行理性反思与整理,加深对等式与方程两者辩证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切实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表达等能力与意识。

教材,在教师的设计下悄然变为学生可参与、愿参与、会参与的学习活动。这样一来,让学习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变得自主,变得生动,变得充满挑战性与趣味性。当然,无论是教材变学材,还是教材变活动,都对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材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只要我们潜心研究,躬身实践,善于反思,让教材“变身”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意思。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学会数学地思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2

论文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形式更好地服务内容,一定要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继承的关系和学习方式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这是教学辩证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使初中数学的教学形式服从于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继承的关系

数学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更注重的是“新教育理念的推进”。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与扬弃,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把学生的学习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比如对于教材的使用,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蓝本”,而不是唯一的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做到教材、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教师、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处理好课堂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确定课堂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求活求趣,而应从每一节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出发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如在教授“分式通分”这一内容时,就应设计“自学自悟—类比发现—启发讲解—强化训练”的教学程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教学“三角形中位线”的内容时,恰当的教学流程应该是:动手实践(画图度量一感知新知,剪图重组—发现新知)—自主探究(证明结论)—交流评价(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变式运用(巩固新知)—自主小结(积累经验,升华思维),这样设定的教学方式就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亲自探索和发现,就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施积极有效的体验。比如,在学习数学截一个几何体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让学生利用马铃薯做成的立方体自己来切一切,看一看,这样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初中数学形式服从内容很重要,我们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其中的几个关系,唯其如是,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式教育

作者简介:代乾(1981-),男,河北沧州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王泽生(1964-),男,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天津 300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74-02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热能与动力本科专业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由专业名称可见该专业的内涵更加广阔和深远,从而也说明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问题地提出,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大约有170多所高校设置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能源工程专业人才是本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热工系列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体现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体现热能动力技术学科内在规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极为重要。[2]为了使该课程适应新的要求,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对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混合式教育方式

开发混合式学习方案的关键因素在于确定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混合方式,为适当的学生施行教学。而教师想要运用适当的混合方式需要考虑学习地点的设置、信息传输技术及时间的安排、教学策略和绩效援助策略等。[3]混合式教学模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6]

1.前期分析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认知、有情感的,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社会特征都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教师进行学生特征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从而为后面的学习环境设计和媒体的选择提供依据。

2.混合式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教师应按照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参照已经设计好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呈现形式,将其与具体的章节知识点相关联。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尤为重要。

3.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的对于教学来说不应当只是教学内容,而更多的应该是支持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有一个集教学内容与管理、课堂教学、在线教学交互、在线教学评价、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发展性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来支撑混合式教学。本校对“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原有的教学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并于2010年先后投入运行。其中“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网站主页如图1所示。网站按照省部级精品课程的要求制作,网上教学内容详实,包括课程的概况、教学文件、习题及答案、实验实践教学等各种资源。学生可通过浏览网站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对课堂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并有助于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二、教学内容优化

“工程流体力学”是理解能源动力系统工质流动与流量、能量分配的基础。“工程热力学”是研究如何充分和有效利用能量的学科,其基本内容是热力学基本定律和工质热物性、热过程的研究,是理解能源动力系统中能量转换基本规律和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传热学”研究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是理解和控制能源动力系统热量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热工学”集成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为能源动力类安全工程专业等提供必要和少量学时的热工理论基础教育,也是其他非能源动力类专业节能技术及应用的理论基础课程。“热工测量技术”和“流体热工基础实验”课程则是关于“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实验理论的技术基础课程,旨在揭示相关课程的实验研究目标、原理、方法以及应用。

1.热工系列课程间内容关联性分析

(1)“工程流体力学”与“工程热力学”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之处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工程流体力学”中的一维无粘性重力流体流动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与“工程热力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稳态稳流能量方程式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后者是普遍适用的能量方程式,而后者是前者在一维无粘性重力流体条件下的特例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工程流体力学”中的可压缩流体流动基础与“工程热力学”中的气体和蒸汽的流动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完全相同,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流动特性,后者注重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

(2)“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延续性,主要体现在“工程流体力学”中粘性流动方面与“传热学”中对流换热方面的相关内容,具体为:

1)研究对象均为传递现象,“工程流体力学”研究的是动量的传递,而“传热学”研究的则是热量的传递,其规律及分析方法具有类比性。首先,传递驱动力分别为速度差和温度差;其次,传递方式均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其中对于分子扩散基本规律两者具有类似的形式,即牛顿摩擦定律及傅里叶定律,也均有描述传递能力的物性参数,即运动粘度(m2/s)和热扩散系数(m2/s),而且流动边界层与热(温度)边界层具有相似的定义和相同的边界层结构;最后,描述传递现象的控制方程,即动量微分方程式(N-S方程)和能量微分方程,也具有相似的形式。这也是“传热学”中动热类比分析方法(类比律,即将阻力实验结果直接用于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的理论基础。

2)如果粘性流体流经壁面且具有与壁面不同的温度时,就会同时发生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现象。此时“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研究的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的特性,即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一般阻力特性是传热特性研究的基础,某些特殊情况(流动及对流换热具有耦合特征)下两者相互影响,如流体外掠平板的层流与紊流流动及对流换热、圆管内层流与紊流流动及对流换热、外掠圆柱的层流与紊流流动及对流换热、各类自由流动及对流换热等等。显然在此类教学内容中,“工程流体力学”是“传热学”的基础。

3)具有相同的分析、计算方法。正是由于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具有相似的形式,理论分析法(包括微分方程组求解及积分方程组求解)、模化实验方法(相似原理)、数值计算方法均可应用于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的研究,甚至同一数值计算商业软件(如FLUENT、ANSYS、PHINICS等)可同时分析求解同一现象的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是并行的或者说是相同的。

(3)“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之处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工程热力学”中有关热量传递只是讨论热力过程中热量传递的量,而“传热学”研究的是热量传递的机理、方式、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在“热力学”中热量的单位是q(J/kg),而“传热学”中热量(热流密度)单位是q(W/m2),可见后者强调的是热量传递的速率及能力,而后者以前者的理论(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规律)为基础;“工程热力学”中有关湿空气焓及含湿量变化规律与“传热学”中的热质交换有着内在联系。如电厂冷却塔中,“工程热力学”讨论了其工作原理及状态参数的变化,而“传热学”则讨论了其热湿交换的具体方式和传递速率。

2.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原则

依据培养方案,流体热工系列课程时间安排顺序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或“热工学”)—“热工测量技术”,“流体热工基础实验”课程与上述课程并行安排。因此,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安排在前的课程。教师除完成本课程教学内容外,须根据上述各课程之间知识点的关联性,有意识地为后续课程涉及的内容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师需要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任课教师了解相关的内容,如一元绝热稳定流动的能量转换规律、相似原理等等,在“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中兼顾这些内容的教学需求。

(2)安排在后的课程。教师依据上述各课程之间知识点的关联性分析,在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须了解前面课程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精选授课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该课程与前面课程有机衔接,且注意采取比较教学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课堂知识。

(3)“热工测量技术”和“流体热工基础实验”课程。课程任课教师应了解和引用其他理论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如温度测量,教师除加强温度测量原理、仪表、标定及使用方法教学外,对于高速气流温度测量,需引用“工程热力学”中气流一维绝热流动能量方程以及滞止温度和气流温度的关系等相关理论知识,说明气流速度对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而对于高温气流温度测量,需引用“传热学”的辐射换热相关理论,说明辐射对测温误差的影响以及消除误差的措施;而对于铠装热电偶或在加温度计套管情况下,还需引用“传热学”的通过肋壁导热的相关理论,说明套管的存在对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以及消除误差的措施。

三、结束语

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体验和学生的反馈表明,该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笔者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把这种模式继续深化并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教学当中,热工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必然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基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

[2]战洪仁,张建伟,李雅侠,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8,99(1):19-21.

[3]Matt Donovan,Melissa Carter.Blended Learning:What Really Works[J].CLASTD,2004,(2).

[4]Driscol1 M.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J].learning and Training Innovations[R].2002.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4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互动创新课程体系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论文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干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脚、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本课程选择推出“一个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为全程教学案例,围绕该案例,实施“三个模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展开一个个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0-0010-03

课程整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在我国产生的现实背景之一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被赋予更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自,各类地方和校本课程层出不穷,课程门类细、课时压力大、课程整体效益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也非常严重。

近十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区县、学校竞相以地方或校本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方兴未艾之际谈论课程整合的问题是否为时尚早?毋庸置疑,心理健康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国家以及部分地方校本课程内容(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重合的问题。以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有利于课程内部的有效整合,建立与相邻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提升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质量,也有利于学校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模式构建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

(一)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下开展的,而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视每一位学校教育者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积极促进者。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味着协调和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包括: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学校、社会、家庭与自我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团队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心育的有机结合。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一种课程设计的思维方式

黄甫全教授(1997)指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挖掘学校教育教学中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联的因素并进行有机联系,整体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包括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整合等,进行合理衔接、连续过渡、互补互促,促进人的心理素质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价值所在

(一)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核心价值: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经验

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关于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积极认知、态度和行为技能的获得,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等课程相关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组织自己的学习经验,从完整的角度去统整自己关于自我、他人、社会的学习经验,把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

儿童心理发展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也是课程设计的目标之一。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使学校教育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及其生命质量,促进人内在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目标的整合,三维目标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整合的结果,有利于在不同学科中促进儿童积极自我体验、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道德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建设视每一位教师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教师了解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融合,能够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根据儿童心理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设计原则

课程整合的设计关注的是不同课程间相关内容的有机联系,不能为了减少学校课时压力,进行简单的几门课程的内容和课时调整,其必然以学校教育经验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关注有机联系,整体构建。

(一)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要作好自身课程规划,明确自身价值

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要遵循课程设计的科学要求,作好课程规划,深刻思考与研究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性质、原则等基本问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要求,确定本地区或者本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建立在相邻学科各自价值独立的基础上,加强有机联系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旨在通过了解各个学科中与心理健康课程相关联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有机联系。课程整合的过程要保持各自学科的独立价值。例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根本旨趣在于发展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品德学科则是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在内容上有重叠的部分,但是其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有很大不同。

(三)学校是课程整合最有力的管理者、组织者、实践者

三级课程体制的实施使学校成为真正的课程管理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基于办学目标,很多学校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梳理与系统构建,对学校课程进行大胆重构,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多种模式

(一)心理健康课程内的自我整合

1.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内部整合

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时,要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内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如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整合[1],从人格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的要求出发,引导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生存,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和谐发展。

2. 以心理健康教材建设为主导的课程内容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制要研究其与相邻学科之间交叉、重复、割裂等课程设计问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依据新基础教育改革所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大量篇幅,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2]。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几个大的方面。在心理健康教材编写中避免与这些教材中心理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心理教材相关联内容的设计。

(1)分立式。即保持同主题内容的各自存在,因教育内容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教材的完整性与主题的逻辑性,对相同主题进行设计,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体验性、开发性、助人自等课程设计原则。

(2)联立式。即同主题内容,心理健康教材要基于品德教材中已有内容进行拓展、深入的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相同主题在品德教材中的年级段、单元位置,尽可能将其设置于同年级的同月份开展教学,这样便于学生对同主题内容进行内在统整。

(3)关联式。在不同主题间可建立某种有机关联,如品德教材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以主题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实践等活动,在心理教材设计时可考虑相关联的同时段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把心理辅导中所学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学科整合模式

1. “心理―道德”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构建

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是否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3],心理健康课程要关注学生心理、道德的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心育与德育,有助于优化学生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4],是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形成的一种新的本土教育形态。构建“心理―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包括:间接性原则――采取渗透、濡染、陶冶的方式;尊重原则――为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创造平等、融合的氛围;主体性原则――运用价值澄清法,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作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最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科际整合课程――综合课

综合课程是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5]。组织以心理健康为主题来连接不同学科,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多重视角了解、处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观点,更全面、客观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3. 学科间有机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入不同学科中

(1)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课程整合

学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点。如语文教学中诗歌、故事、散文等都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人们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方式,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价值与技巧。艺术课程、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能够治疗人们的心灵创伤,是很好的促进儿童成长的手段。挖掘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点,把心理健康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能够提升课堂品位,促进儿童发展。

(2)关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实施

学科教学中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点之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质量、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给予关注。民主、开放、合作、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4. 多途径的整合――班会、团队活动与心理教育整合的体会

在班会、团队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整合方式。教师应挖掘班级中学生共同关注的心理发展问题或主题,自主开展班队会活动,促进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自我教育。

(三)学校教学层面实施教师协同工作整合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整合――协同教学。教师针对学科教学或者教育难点开展教师教学小组、行动研究、教学计划共享等多种教学协作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加有效地理解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加深教师间的协作与集体反思,在各学科、各主题学习中引导学生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整合模式,需要进行有成效的实践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关注的是儿童学习经验的有效组织,提升学校课程对于学生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心理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 ,1:54.

[2]曾红梅.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体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9):116.

[3]张忠,陈家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新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2.

[4]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29.

[5]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4:36.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思想;教育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和理工科等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由于信息条件下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已经逐步涉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适应新的变化以及教育数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促进学科交叉,提高学生数理与数量分析能力,同时满足学生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的个性化需求,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有必要在课程建设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和改革.近年来,我们针对财经类学院的学生,加强线性代数内容、局部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正努力把线性代数课程打造成一门精品课程.

一、按照教育数学的理念,探讨线性代数的数学思想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思想是数学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它是学习数学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的思维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和模型.

数学抽象包括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通过抽象,把外部世界与数学有关的东西抽象到数学内部,形成数学研究的对象.线性代数课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概念是线性代数的法、线性代数的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概念的含义上下功夫教,要用形象的语言解释概念,学生要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表达概念,不能死记硬背.

数学问题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的命题和计算方法,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数学推理存在有两种形式的逻辑推理,一是归纳推理,一是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线性代数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定理、命题,比如向量的线性相关、极大无关组等内容涉及向量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判断,向量组线性相关与方程组解的关系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取部分内容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数学模型更侧重于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思维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的那些规律性的东西,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数学工作者在构建数学模型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促进数学自身的发展.不少教材在线性代数内容如矩阵、向量、二次型等给出一些例子,设计到信号处理、在密码设计、电路、统计、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这些科学或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按照“教育数学”的理念,探讨线性代数教学内容和局部体系改革

目前,大多数大学的线性代数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内容涉及行列式、矩阵、向量的相关性、线性方程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六大块,一些重点大学的内容可能会更多一点,这既是线性代数本身的基本内容所决定,也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内容相一致.

按照“教育数学”的理念,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对线性代数知识在局部体系结构的简约和教学的有效性作一些改革,力求呈现科学的逻辑体系、简单明了的内容、学生易于接受的讲授方法,进而优化线性代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表述方式,化解线性代数的教学难点,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优化的线性代数知识.

(一)关于行列式

行列式的定义采用归纳法进行讲述,即先给出二阶、三阶行列式的定义,然后利用行列式的第一行(或第一列)展开归纳定义行列式,进而利用归纳的思想给出n阶行列式的概念.并用归纳法证明了转置行列式的性质和展开定理,接下来,学生掌握了行列式的展开定理后,对行列式的其他性质就易于推导和掌握.

在行列式计算中,一些特殊的行列式要用到特殊的一些技巧,在传统的教学别重视这些技巧的使用,当下线性代数课程应该利用新的计算技术,增加数学软件(Matlab、Mathematics)的实验课很有必要,围绕线性代数的教学内容来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数学软件解答相关的问题.

(二)线性方程组

尽早建立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将向量组相关性理论、线性方程组理论、矩阵理论与行列式理论充分结合,用定理形式建立一系列等价命题,易于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建立起来后,可以介绍矩阵可逆的一些等价命题:①A是可逆的;齐次线性方程组AX=0只有零解;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有唯一解;③A与I行等价;④A可表为有限个初等矩阵的乘积.这样,这些被零散地、一个个地分布在教材的多处章节的结论就充分地联系在一起了.

(三)关于Jordan标准形的问题

Jordan标准形在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应用,是计算方法、控制理论等许多后继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本科教学当中的一个盲点,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中基本不讲.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Jordan标准形的存在性、唯一性是什么,怎么求的,以简介的形式教学,可以省略证明.

(四)关于线性代数课程内容的主线

线性代数的起源之一是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几乎贯穿于线性代数教学内容的始终,可以说线性代数本身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与线性方程组有关,如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从解线性方程组的角度看,背景就是去掉多余的方程;抽取线性方程组中的未知变量即为矩阵;行列式用于解决特殊的线性方程组和方程组解的结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也是用线性方程进行求解的;二次型本身包含线性方程组的部分.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例子.线性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因而其解的结构和求解是线性代数教学中的一条主线.

(五)关于线性代数课程内容的核心

线性方程组的核心在于矩阵的对角化(更广义一点来讲是矩阵的上三角化),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行列式的计算、方阵求逆、矩阵求秩都是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将其换成上三角矩阵或者对角矩阵,另外,相似矩阵的标准形、Τ凭卣蟮恼交矩阵、合同矩阵、化二次型为标准形都离不开矩阵的对角化.在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要依照其主线讲清楚它的核心和主要方法,即前面提到的数学思想.

三、按照“教育数学”的理念,探讨线性代数教学方法改革

(一)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相结合是可取的做法

事实上,非数学类没有专门开设解析几何这门课程,解析几何内容不是放在线性代数就是放在微积分中讲,当然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向量、直线与平面的内容与线性代数结合很自然,对线性代数和几何的融会及相互影响是有利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将线性代数中内容与解析几何相对应,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代数内容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介绍行列式时,就以二阶行列式为例,介绍如何从几何角度去理解它的行列式的定义,将二阶行列式的计算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相结合,通过引入有向面积,分析研究行列式的相关性质,这样一来有些性质就可不证自明.

(二)关于线性代数的计算技巧的问题

计算能力是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发展,计算问题不再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过于强调手工计算的技巧.当前如果学生在学完线性代数后只会矩阵的初等变化、行列式的计算,那么线性代数的教学不能算是成功的.现在计算软件matlab、mathematics只需一个命令即可完成这些计算.

(三)关于教学内容讲授顺序调整

当前国内大多数教学内容安排为行列式、矩阵、向量与向量空间、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一些教材会安排线性变换的内容,一般会安排在二次型之后,这是因为传统矩阵秩的定义离不开矩阵的行列式,故一般将行列式安排在第一部分,但是行列式的传统定义对于初学者而言又较难接受.作者近年来经过尝试,更倾向于这样的教学顺序,即先介绍线性方程组,然后介绍矩阵、矩阵初等变换、矩阵分块等,然后根据矩阵等价标准形的唯一性给出矩阵秩的概念.接下来介绍线性相关、向量组的秩,再完成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理论.

四、线性代数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1.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熟练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与技能,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在专业的其他课程的联系.

2.开展研究性教学尝试,注意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比如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作为实验例子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计算软件让学生得出一些结果,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上,应从概念的建立过程,相关原理、规律的发现与认识过程,以及概念、定理、性质的应用过程上思考与实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意义和价值,并在具体学习中有所体现,进而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4.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度依赖PPT,要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有机结合,尤其是在讲解例题推导过程中.通过板书有助于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

5.重视在线学习平台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传播、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越来越广泛,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将更加突出.以MOOC(慕课)为代表的国内外在线开放课程,不仅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免费、便捷的在线学习课程,也推动着高校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这些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呈现形式,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俊华,陈艳菊.浅谈数学思想在线性代数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81-182.

[2]韩瑞珠.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大学数学,2002,18(6):52-58.

[3]张从军,时洪波,鲍远圣,等.线性代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小平.关于《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大学数学,2011,27(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