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范例6篇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范文1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意识

作者简介:闫凯(1979-),男,黑龙江富锦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讲师;朱波(1977-),女,满族,辽宁锦州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JY12-178)、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JY13-18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89-02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接触较早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基础实验课程而受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训练;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科学实验能力。

美国、德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对物理实验十分重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各有特色。例如,美国的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提倡实验的趣味性,将深奥的物理原理寓于趣味之中;而德国实验教学却要求学生在预习实验时必须查阅大量参考书籍,需要掌握一定量物理原理知识,大多数德国学校提倡由学生自行组装简单实验仪器,并进行实验操作与数据采集等工作。[1]

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已不再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要求相适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进行着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一些兄弟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针对学生自身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也相应地对大学物理实验做出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改革,且颇见成效,开创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新局面。[2-4]

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和“一二三四”办学方略,以及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特点和兄弟院校的经验,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在对学生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预先制定好实验方案,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依照既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一般都会取得比较好的结果。这对于提高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操作技能的培养是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不利于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显然弊大于利。

当代的学生更希望得到的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实验环境、完善的实验条件以及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而不愿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实验教学也就变成了一种形式,进而失去了设置该课程的意义。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实验课的兴趣,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想要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首要因素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消极做法,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为实现此目的,近两年来实验室放开了选择实验项目的权利,将实验项目分层设置,必修的实验项目占所开设实验项目的20%左右,且都是训练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项目。而对于其余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从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的做法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校设置了自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机会来到实验室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采取相应办法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力度,这其中有许多的实验项目是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例如,电学设计性实验(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并进行连接调试,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色散关系的研究实验(利用分光计、棱镜、光栅等光学元器件研究光波长与折射率的关系等问题)、微波分光仪实验(利用微波分光仪,研究微波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特性)等,所需的知识都是理工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思考,对实验方案的仔细斟酌、推敲,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同时,将物理实验课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效果十分理想。

近年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都意识到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学习研究;70%的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来进行操作技能的锻炼,10%的学生能够在创新实验室、自学实验室等进行探究性、创新性的实验,这对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方法改革

伴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配合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为此,在实验室教师进行广泛调研与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改革。简明扼要地说,也就是新的课程体系建立后,针对不同实验项目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手的能力、实践的技巧与创新的意识,在此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究:

1.对于验证性实验项目,实验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仅仅保留了6个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其巧妙的设计思想与物理背景,启发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较好地掌握误差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准确地绘制曲线、对实验结果给予合理的说明、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并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步入科学物理实验研究的氛围,为其他的后续实验项目的学习奠定基础。

2.对于技术性、基本测量实验项目,实验教师主要采用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需要教师将实验项目拓展到生产实践中去,在授课时将经典的手段、实际生产中重要的技术以提出问题、学生发言、自由讨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形成惯性思维,加强其实际的应用能力。这样的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思考、发言、探讨,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牢牢记在心里,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记忆,进一步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并强化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

3.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采用研究式、答辩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给出实验项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由学生或独立或分组去研究项目、查阅资料、设计方案、选择仪器、现场调试、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并完成报告,提交给教师并答辩。

在此类实验中学生更具主动性,能够积极与教师交流探讨,能够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且互相提问以解决疑难、关键问题,最终顺利完成实验项目。尤其对于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自拟课题,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方案,由教师论证可行性,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所需仪器与耗材,学生自行独立完成实验研究。如果实验超出条件允许的范围,亦可通过计算机仿真与模拟来实现,最后以论文形式完成报告并进行答辩。

通过此类实验过程的锻炼,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同时对于教师教学水平能力提升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教学手段改革

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应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需与时代接轨方能发挥其自身潜力和作用。教学手段改革必须建立一种适合当代科技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新体系。

淘汰了许多内容陈旧的、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用不明显的验证性实验,科学调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加大引进现代实验教学仪器与技术,积极改造和自主开发仪器设备,加大技术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建立并完善创新性实验所需的硬件与软件,积极建设并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同时,大力开展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发并完善物理实验课件,建立计算机仿真与网络教学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大学物理实验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实验,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该手段将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与仿真,以便及时发现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每一次实验课堂上。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将实验内容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将操作环节尤其是关键步骤直观、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避免了教师演示实验时因学生人数多而效果不好的不足。

四、小结

通过对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已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实验氛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准则,以学生的提高与进步为目标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学生成绩与往届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举行两届大学物理实验竞赛看出,学生参与积极性、完成竞赛题目质量、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均有了显著的提高。个别同学完成的竞赛作品获得了校里多项奖励。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大学物理实验课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因此,在这样的时期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相应理想成果。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为我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学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杨凯华,高凤英.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4):101-104.

[2]李晓琳.关于新时期实验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

2006,(4):28-29.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范文2

关键词:波谱解析;考核手段;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75-02

波谱解析作为高等院校药学、化学等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培养科研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波谱解析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抽象且系统性不强等特点,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图谱,具有相当的难度。另外,课程内容涉及到有机化学、物理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而这些学科大多在大一开设,学生基础薄弱或相关基础知识的遗忘,都会给课程的学习带来难度,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课程的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解决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手段的改革

1.灵活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波谱解析》课程内容抽象、繁杂,且包含大量的数据图谱,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不仅浪费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好。学生面对书本上从未接触过的各类图谱,很难将其与分子结构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在笔者的实践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类仪器的基本原理;(2)增加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图谱,演示各类谱图中吸收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向学生灵活演示图谱的综合解析过程,增加学生对图谱解析的感性认识。通过灵活应用各种多媒体软件,使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波谱解析》课程的教授,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解析图谱,推导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或得到有用的结构信息。因此,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笔者结合所在学院的特点,在教学当中,与专业课《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紧密结合,向学生们讲解天然药物中一些常见分子类型如黄酮类、香豆素类、萜类等的解析方法,并将科研中的实际图谱做为课堂上或课后的习题,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课程内容在实际科研当中的重要地位,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占主导。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需要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发散思维,才能顺利的对图谱进行推导、解析。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课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来讲解图谱解析思路,同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质疑或给出不同的解析思路,教师加以启发、引导。另外,设立挑战机制,每节课后都会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图谱,供学生们课余练习,能够解析出正确结构的同学,可以获得更高的平时成绩。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出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学生有能力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学生必须在对基础知识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归纳、总结才能推导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推导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同时全面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专业综合素质,我们对课程的考核加以改革,采取阶段性测验、应用论文写作、期末综合考试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1.阶段性测验(闭卷)。在课程所需讲授的四大谱中,各部分内容没有交叉,独立成章,不存在教学上的递进关系,因此可分别独立考核。阶段性测验分四次进行,是在每一大谱内容结束后的即时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内容以波谱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主,故采用闭卷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判断、填空,并辅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结构推导题,试卷涵盖面较广,难度中等。例如在核磁共振谱的授课内容结束后,考核学生对化学位移、耦合常数等概念的掌握,以及不同化学环境对氢核或碳核化学位移的影响,同时能够利用氢谱和碳谱推导简单的结构。该部分占总成绩的40%,各章分配比例为:紫外光谱5%、红外光谱10%、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15%、质谱10%。

2.综合考试(开卷)。在学期结束时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必须在对基础知识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归纳、总结才能推导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开卷考试的形式,可以避免学生因记忆大量缺乏系统性的波谱数据而产生抵触情绪,提高其学习兴趣。考试时,学生可以查阅课本、参考书及各种工具书。但这部分题有一定的难度,试卷内容为较高层次的综合解析题,不再单独考查基础知识与概念,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谱图进行解析。学生必须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难以完成。该部分占总成绩的40%。

3.应用论文写作。波谱分析是目前药物研究、药物分析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其专业文献查阅及专业论文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考核中加入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论文作业的布置时间为期中,题目学生自拟。要求学生论文内容要突出波谱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在药物研究,特别是天然药物及民族药物研究中的新应用。学生可以2到3人自由组合,合力完成论文,并在学期末安排论文写作优秀者上台进行讲述。论文的成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为不同的档次: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新颖性。该部分占总成绩的10%。

三、改革效果评价

为了更准确地测评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此次教学改革的效果,在期末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药学102班全体同学,共47人。问卷设置基本以选择题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主观题。对调查中的关键问题分析如下。

1.对课程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重要(重要55%,很重要9%,一般33.3%),但课程难度很大,认为课程难度很难和较难的分别占76%和16%,说明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确实较难掌握。

2.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于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认为效果很好的占36%,较好的占30%,一般占24%,说明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而对于教师授课方式的评价,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分别占到32%和42%,同时认为教师授课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也占到63%,说明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确实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3.对于课程考核方式的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每一章节结束后安排阶段测验(很有必要15%,有必要53%),只有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阶段考核。同时,对于期末综合考试,绝大部分学生都赞成采用开卷的形式(赞成95%,不赞成5%),说明开卷确实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减少学生因课程难度过大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对于这种考核形式的改革,大部分学生认为会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产生帮助(很有帮助10%,有帮助58%),说明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四、结语

通过分析学生调查问卷,并结合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们对于课程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学生反映希望能够加大课程的学时数,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也要认识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仍有一定的压力,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同时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成绩考核体系,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图谱解析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冷炎,蒋平平.《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8).

[2]邓芹英,刘岚,邓慧敏.波普分析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Styl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in Spectroscopy Analysis

Muhetaer Kadeerhazi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Pharmacy,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范文3

一、对话式教学的解释

小学语文的对话式教学手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语文沟通技能还有自主学习的技能。它是借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但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技能、写作的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技能,这也是语文学习中很关键的环节,也是扎实语文知识很好的手段,还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对话式的教学手段还能够反映师生之间平等、互助的友好关系,是以课文为参考的交流过程。

二、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好处

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以前的教学手段过分关注了教师的教学功能,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学习到的知识就是死板的,并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思考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更加重要。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而言,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联系实际来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2.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台上热情讲解,学生也没能听进多少,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传授的语文内容,还不能很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那么,对话式教学能够改变这个困境,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被带进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可以到达提升学习效率的目标。

三、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操作方式

1.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联想的基本手段就是依据文本中对应的东西,想象到实际中的情景,与现实中作个对比,就会明白相同与相异的地方,接着再做一些描述。有时候我们的语言文章不但是只有表面的含义,还有其他的深刻含义。例如《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联系到现实生活,与学生探讨教师与学生的友好友谊,分享一些有趣的教学小故事,通过一些精彩的对话来分享《金色的草地》中的喜悦之情,这就是想象教学的手段,不仅能联系课文内容,还能结合实际中的生活,这样才可以获得不错的教学成果。

2.处理好师生关系

对话式教学一定要构建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沟通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对话式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也可以尝试慢慢建立好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印象,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一个笑脸,几句鼓励的话语就可以与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语文教师如果在一开始就使用游戏教学的手段,创建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然后再转化为对话式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话式的教学手段正慢慢受到教师的关注,已经慢慢体现在语文教学之中。小学语文知识的教育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话活动,对话教学正在逐渐变成现代教学的主导过程。

参考文献: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素质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识,也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1世纪,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地应用于高职的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以确保培养人才最终目标的实现。主要的方法有加强“两课”教育,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职业人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潜能等。但是应当看到,这些教育方式,还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包括和代替全部的素质教育。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进行素质教育,对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仍然会有一定的距离,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究其原因,个人认为,还是教育实施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深刻理解,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割裂开来,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不够灵活、现代;对受教育者缺少深入地研究,一味地将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强加于当代的有着独立人格的90后身上,而不管其内心所想,不顾方式方法;对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要求没有进一步分析,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引导和培养,缺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持续接受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方式或教育的一方面,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模式,是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始终的,也是高职教育目的。因此,在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将现代化的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投影、幻灯、录音、摄像、录像、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授课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它突破的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的方式,甚至是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

主要表现特征:

1.直观性、交互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后,能更加直观地利用声、光、电技术等展示课程的内容,传递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展示一些无法直接看到或难以表述的技术内容,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比如,在“两课”中展示的某个历史事件,可以使用一段影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体地展示出某个工作过程,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并担任一个角色、承担一个任务进行“工作”;比如,有些无法到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图片、图像或者网络进行现场模拟等;再比如,学生在参与学校或教学的事件发展时,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讨论,查看其讨论的进展情况,这体现了其交互性的特征。

2.教学平台的开放性

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后,教学平台不再是单一的教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学习,使教学平台由传统的封闭形式转为开放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平台进行师生相互沟通。

3.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出现使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变得如虎添翼。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化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如案例教学法、现场演示法、任务或项目工作法、分组教学法、模拟实践法、情境再现法等等,这些方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现代高职的素质教育范围已经从传统理解意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身心教育、文化教育过渡到增加了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身,需要现代化的技术与发展,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早已渗透现代化的技术,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需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在课堂内外,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

三、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运用的作用

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很难想象,面对着一群90后的高职学生,如果课堂上还是只使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授课,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在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早就是必须使用和需要很合理、很好地使用了。一方面,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范文5

【关键词】职高数学;师生;理念;多媒体运用

在当前的职高数学教学中,师生对于多媒体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作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导致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受到制约,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状开展分析研究。

一、师生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作用认识不足的原因

1.教学手段滞后导致多媒体远离教学活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教学投入的不足,以及信息化普及速度的迟缓,导致在许多职高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与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就对师生形成了一种片面的思想,认为不需要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一样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许多教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也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认为教师只要将定理公式讲解透彻就行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纯粹是多此一举,甚至有学生认为多媒体只是在小学教学中才适宜运用的“道具”。由于长期以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出现脱节,直接导致师生对于其作用与功能定位存在着认识上面的偏差。

2.教师教学设计中过于强调口头讲解的作用。在许多职高数学教师的眼中,“教师教,学生听”才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基本与有效的形式。在这样的教学思维引领下,教师将教学活动设计的重心放在了教师自身的讲解方面,对于教学辅助手段的作用与功能认识不足,很少使用到现代教学设备,更多的是自己在黑板上进行作图讲解,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活动中的直观形象性也受到制约。

3.文理科中多媒体使用差异导致认识偏颇。在职高教学活动

中,不同学科在多媒体使用的积极性以及认知度方面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文理科的使用差异性更为明显。文科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可谓是精彩纷呈,音乐烘托、背景展示、资料补充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文科教师的灵活运用下,为教学活动增添了精彩与活力。但是在当前的理科教学中,尤其是在职高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作用不大,设计与运用过程牵扯精力,不愿意过多地使用,甚至长时间不用,许多学生也习惯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没有什么教学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对于多媒体手段作用认识不足。

4.教学重点放在专业方面忽视了文化课程。在职高,教育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各种实用性人才,除了参加对口高考的部分学生之外,绝大多数学生都要直接面向社会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学校将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放在了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中,对于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程度地下降了,这就导致“重专业,轻文化”,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成为了被边缘化的角色,其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手段优化与改进力度相对不足,这也是导致师生对于数学学科中多媒体运用存在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师生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作用认识的对策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师生存在着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认识不足与片面的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纠正。对于如何提高师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重要性以及作用功能认识方面,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要以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指引教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职高数学工作必须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广大职高教师应当明白,多媒体教学手段代表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传统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潮流中必须要得到优化与改进,一定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有效开展职高数学教学的组成部分,从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

2.要站在教学改革的角度推进落实。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成效。职高数学教学将创新与改革作为抓手,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成效的途径,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教师开展难点突破的有力工具,与时俱进地推进职高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3.要通过科学运用的方式提升成效。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促进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教师应当将多媒体的影音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法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学习课堂上感受到一丝活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重难点突破方面,教师应当将多媒体形象演示的作用发挥出来,学生在某一点思维活动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假设、切割、旋转等操作模拟,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学生的思维宽广度发挥出来,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范文6

【关键词】网络语境;反思型教学;教学手段

0 引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探索来解决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反思相比,网络给反思性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恰当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教师教育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效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项研究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10名教师和32名学生的问卷,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了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前后的教学手段的变化及提升。并希望通过以此对英语教师教育发展起到一定地促进作用。

1 网络语境下反思性教学对高师英语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的行动研究

1.1 确定研究对象

从2012年9月起,笔者对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2)班和10名该班的代课教师实施了该项目的行动研究。该班每周英语学时为28学时,学校的网络条件也保证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交流。

1.2 实验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首先在确定受试对象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包括:运用网络的能力,课堂教学中一般使用那些教学手段,平时使用哪些教学反思。同时对学生就教师在课堂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的问题,我们对10名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网络培训。包括:了解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熟悉各种引擎的搜索方法及特点、使用软件下载或上传材料、熟悉各种网络通讯的手段、熟悉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与学习模式的特点、掌握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对教学产生影响的自我反思。并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包括教师每节课后做教学日志(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学生每周至少写3次学习日志(对课堂中使用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的感受、尤其对教师使用网络教学手段的评价,例如教师是否熟悉其使用的网络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是否匹配、对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是否感兴趣或有所收获)。和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利用QQ、邮箱等方式随时了解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以及教学能力的自我反思。

1.3 实验结果分析

对前测结果分析并反馈与教师,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汇聚资料分析结果并进行了前后侧的比较发现,一线教师主要缺乏反思能力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意识,不知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我们认为应该创设有利于教师学习和掌握教学反思的环境,使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学会反思,同时也将网络环境作为教学反思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新型的辅助手段,使教师更注重组合各种教学资源,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有助于教师进一步认清并克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文学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的访谈中提到:“在准备讲授浪漫主义文学前,我下载了相关文学影视片段和图片,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这些材料后一下子变得非常的兴奋,讨论也非常的热烈,整堂课气氛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QQ群里学生告诉我,课堂上展示内容深深的印在他们脑海里,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在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更提升了教学能力。”还有一名听力教师,在访谈中说道:“学生觉得听力课堂比较沉闷,除了听材料就是对答案,我也感到非常着急,在博客上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经常会在网上下载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还通过QQ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现在的课堂气氛比之前活跃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成绩也稳步提升。”

2 网络环境下利用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注意事项

2.1 做好教师的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与传统教学手段协调发展

与传统网络教学相比,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将计算机、投影仪等带入课堂,利用光、电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培训让他们学习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微格教学和在线教学视频播放的操作使用,掌握网络技术手段的使用技术。

2.2 增强教师灵活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的意识

与教师利用反思日志等传统反思方法相比,网络语境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习以博客、QQ群等现代通讯方式,随时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动态,与学生的交流也变得更为密切。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提供课程讲义、学习资源、答案,让学生借鉴与学习。同时教师自身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反思,随时调整教学手段,进一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更增强了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还能和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为教师教育发展奠定扎实的实践基础。

3 结语

教师的教育能力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而教学实践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密切相关。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培训和调查研究,网络语境为教师教学手段的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学手段的增强,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从长期的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语境下的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利弊,二者不可偏袒,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效的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晁玉方.中国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建议[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