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范例6篇

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

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范文1

摘要:民族院校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四种方法。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教育管理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我国是多民族、宗教、文化多元的特点,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能力和行为,特别是培养学生包容多民族、宗教、文化的国家共同体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明确的现代公民意识。

当今社会,大学生活动范围空前扩大,教育环境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特征。面对复杂新环境,教育管理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具体任务的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施不同且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实行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我国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灌输”教育方法,既然是教育,必然少不了课堂讲授,这种大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使教育内容和社会要求更加系统、完整、全面地传输给受教育者,而这种方式将学生放在被动教育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不利于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忽视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学生的排斥甚至反感,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增强,单向灌输的方式日益暴露出了它的弱点。有的学生认为,若不是学校公共课程影响毕业,他们是绝对不会去学的,学了也无用。

我们必须清楚,大学生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其受一定客体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也必须尊重学生,构建起一种积极、悦纳、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学生能感到他们在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从而在情感、思想和观点等方面就更易于沟通和接近,实现教育主体和客体地位的平等。同时,还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①

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各族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既要注重系统的理论灌输,又要注重双向交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二、实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尽管存在着形式各样且灵活多变的民族院校教育的途径,但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两类。所谓显性途径,就是事先即被受教育者有所察觉和意识到,且已经对其有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显性教育途径),如高校开设的思政类课程、形式政策报告会之类就属于显性教育途径。所谓隐性途径,就是被受教育者事先没有察觉和意识到的,且不具备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隐性教育途径),如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当然,对于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这两类教育途径其实都是显性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可以调控的。

1、显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显性教育途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公开性。显性教育途径多是采取一些公开的、直接的和独立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管理的目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这样的方式所体现的效果都是显著的。受教育者已经事先了解了这些采取这些方式是根据社会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设置,其目的就是将自己培育成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因此对此类方式都已经预先产生了心理定势;第二,具有强制性。显性教育途径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而设置的正式教学计划,此类课程一般都是有学分、而且计入成绩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受教育者系统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以及政治立场等。其强制性就体现在不以受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是必须要学习的课程;第三,具有稳定性。显性教育途径因为是一些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有固定教材和教学大纲,而且安排了相应学时的课程,因此轻易不会变更这类途径,所以体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显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主要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系统性传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有效宣传,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并指明现阶段我党的主要任务,将基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制度传授给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目前看来,这也是高校在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的主要方式。由于过往的许多研究都涉及到此类显性教育途径,因此笔者在此不对其过多表述。

2、隐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隐性教育途径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采用一些受教育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营造各种良好的环境或者氛围在受教育者周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我们也可以从隐性教育途径的定义中看出其所具有的的特点:第一,具有潜隐性。隐性教育途径多是依附于其他某种公开的教育途径或者形式,不公开的,独立的。教育者总是通过某种相关的活动或者环境来间接传达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让受教育者直接感知到。亦即我们常常提及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客服心理定势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且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第二是具有愉悦性。一般来说,隐性教育所依附或采用的都是些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的形式,多为轻松愉悦的,且这类途径本身也是以愉悦性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隐性教育途径,潜移默化的发挥着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作用,而且这样的方式能有效的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消除;第三是具有灵活性。隐性教育途径因为采用的方式与显性教育途径有所不同,所以在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选择上更加灵活自由,教育者也不用到现场,只需要将活动方案设计好并交由相关责任人,事后查验结果即可。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会感到约束,更能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这样做也可能会因为目标不明确,无法达到效果。

隐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就为教育者指导和检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是让受教育者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知识性能够广泛地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此外,隐性教育途径与各类文体活动的广泛结合,寓教于乐,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的同时还能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积累也多有助益。

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影响作用日趋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单一的显性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公民教育应善于把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教育融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之中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氛围之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实行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教育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情与理是公民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将情感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结合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能力的开发,这样就容易带着感情与学生一起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民族院校大学生本身就带有深厚的民族感情,有些从贫困地区走出的学生,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敬仰和谢意。只要我们在教育,从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以情感教育为指导思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中有理,礼中蕴情,情理交融贯通,定会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只有在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下,才能真正达到“晓之以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高素质具有现代精神的大学生合格公民。

四、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管理的深入发展

文化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却使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好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②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对实施大学生教育管理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新颖、刺激为特点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接受商品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社会、家庭、大众传媒引导的无序性、失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公民教育的效果。教育管理的实施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把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环境是基础。由于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必须完善家庭和学校互动教育模式,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智成长。

学校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培养各族学生“七观”,为来自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向上、公平竞争的平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意识。要对各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以积极解决和处理,对学生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应予以妥善解决。只有这样,各族学生才有归宿感、幸福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才能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民族、对历史、对国家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③

社会教育环境是教育管理的拓展。大众传媒环境是重要补充,要通过网络等媒介,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宣传教育氛围,使国家认同深入人心,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和价归属感的问题,去影响其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④我们必须搭建立体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我国教育实施的整体环境,以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不断取得实效。

注解:

①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EB/OL].[2011-08-09]./product.free

②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17-24

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 德育途径 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1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具有其特殊性

高职德育应建立完整的体系已是目前德育界的共识,高职德育体系构建中的要问题无疑是确定德育目标,因而也最为研究者关注,但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仅确定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途径是德育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们往往会把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德育目标后,往往是先思考德育内容,紧接着就思考德育方法。有了内容和方法就可以去操作了,不必去想途径问题。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中一个相当“物质化”的存在。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的教育所必须使用的渠道。它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最实在的。没有途径,内容、方法、过程都无所附着。加强对德育途径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其规律的特殊性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必然要求。

德育途径丰富多彩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教育现实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重要德育因素。但是这种客观存在不一定被德育工作者完全认识,德育工作者往往根据自身不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对德育途径的不同认识,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主观性。高职德育工作者自觉地,力求科学地认识德育途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德育工作者对德育途径及体系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势必增强在德育工作中对德育途径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的德育途径,这肯定有利于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整合并构建高职德育途径体系有利于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能。高职教育及其任何一个学段,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德育途径,高职德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些途径,可以在德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结合不同的德育内容、方法使用不同的德育途径,使其所有作用都发挥出来,没有由于缺乏认识而被闲置的途径。这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是有利的。同时德育工作分别考虑使用各个德育途径的时候,必然会进一步对德育内容、方法及过程深入审视,思考其整体运作的适应性,合谐性,使德育工作更符合客观,增强其实效性。

2 高职德育七大途径的特殊性

德育途径一般从总体上按空间特点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基本途径,以学校德育途径为主,但这三大途径的分类过于概括、笼统,缺乏具体的实践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按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对学校德育所经常运用的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目前成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和传媒七大类途径。

2.1 课程类途径

就课程类途径来说,高职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这一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不同,但从高职德育目标的职业性出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裁减、增删,突出职业性特点,思政课程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心理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重点,如思想教育主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这一途径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法纪和守纪观念、良好的职业心理等。

学科教学课程指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的学科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中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要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明确每次课的教育目的,准确提炼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践证明这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2.2 实践类途径

实践类途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接受教育的渠道。高职德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好高职优势,紧紧抓住实习这一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不放。

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而实习正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渠道。实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着眼于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形成熟练技巧,完成“授业”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过程,具有“传道”功能。通过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思想情感和学好专业本领的坚定信心,可以使学生形成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养成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习惯,一丝不苟履行职业职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环境设施与实习内容中产生美感体验,直接受到美的陶冶和感化,培养起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对美的造型、结构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公益劳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共建活动等,也包括家庭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德育基地开展的活动、社区服务等。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几个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第二是活动内容的广泛选择性,第三是活动主体的参与体验性,第四是活动系统的社会开放性。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德育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正如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2000年3月1日《光明日报》)“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无论是教学和教育都不得不十分重视实践的途径,这是一个仍有待开发的极其重要的领域,是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关注并探索的领域。

2.3 环境类途径

环境类途径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大致可分为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氛围。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与班级间的关系,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平等、合作的关系是影响学生潜能发挥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教师学生关系是师生形成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纽带。众多实践研究表明: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型。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的,富有教育民主和人道主义,它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成长负责,民主、平等合作的与学生交往,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他们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的灵活多变的有效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观念和素养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文化环境指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文化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其中,精神存在往往通过物质存在而传递,而物质存在又通过其意义体现精神的价值。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规划;二是净化,通过劳动使校园干净整洁;三是绿化;四是美化,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外还包括布置的环境。如宣传橱窗、校训校歌、名人肖像、广播室等,都具有无声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树立榜样,弘扬祖国传统美德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五是风气:学校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等等,这些,必然对学生发挥感召力,身在其中的学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

2.4 组织类途径。

所谓组织类途径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所组成的集体。它包括高职院校中的政党及群众组织。

(1)党组织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党的工作具有突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这就必须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

(2)学生的群众团体组织

①共青团组织:是

参考文献

[1] ,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

[2]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

[4] 燕国材主编.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范文3

[关键词]学校 红色德育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吴先勇(1968- ),男,广西凌云人,百色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广西 百色 5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红色文化的高校德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S2010006)和2010年广西教育厅课题“红色资源德育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012MS1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51-02

一、学校红色德育及其途径简析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采用德育方法、开展德育活动的渠道。学校主要通过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途径来实施德育。学校红色德育指教育者利用红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德育活动。学校红色德育是学校特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在学校红色德育体系中,红色德育途径是红色德育内容、方法及承载体,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红色德育的渠道,是实现学校红色德育目标、落实红色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学校红色德育的途径很多,包括课堂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媒体类等。构建红色德育途径体系,形成系统的红色德育活动渠道和载体,能够整体发挥红色德育途径的最大功能,增强学校红色德育的实效。

二、构建学校红色德育途径体系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分析各种红色德育途径的特点及功能,整体分析各种红色德育途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学校德育之间的关系,整合学校红色德育各种途径,形成红色德育途径体系。红色德育途径构建的整体性,首先强调红色德育途径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红色德育的途径,协调好各种途径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红色德育途径的整体功能。其次强调红色德育途径与内容的协调性。一种红色德育途径可能对应多项红色德育内容,同一红色德育内容也可能对应多种红色德育途径。因此,不同的红色德育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实施途径,要协调好学校红色德育内容与途径的关系。再次强调学校红色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协调性。红色德育途径与红色德育方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是路,行走的方式和手段是方法。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决定学校红色德育方法,学校红色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学校红色德育各种途径之间的协调性,途径与方法、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了学校红色德育的实效性。

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学校红色德育的本质,学校红色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学校德育要解决学生的知、情、意、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校红色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注重红色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红色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实践,不可能取得红色德育的实效。在学校红色德育实施过程中,只有把红色理论认识与红色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把红色理论认识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言行一致,达到红色德育的目标。

3.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推动学校红色德育不竭的动力,学校红色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突破常规的德育途径,不断地创新红色德育的途径。创新性原则是要根据学校红色德育内容,构建相应的红色德育途径,根据不同的红色德育内容,选择不同的红色德育途径;根据学校红色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优选组合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对应不同的红色德育途径,选择不同的红色德育方法;根据时代特点和受教育者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学校要鼓励红色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课堂、网络、环境、实践等途径,以提高红色德育的效果。

三、构建学校红色德育的途径体系

德育途径从宏观角度可分为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从微观角度可分为课堂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传媒类等。根据学校德育途径和红色资源的特点,可以把学校红色德育途径整合为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组织类红色德育途径、环境类红色德育途径、管理类红色德育途径、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学校不断优化、整合红色德育途径,充分发挥每条途径的作用,是保证红色德育实效性的基础。

1.构建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红色德育课或者在德育课程中渗透红色德育内容两种方式实现。这是一条具有相对固定红色德育的教材、课时和教师的红色德育渠道,是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红色德育课程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内容和程序,对学生的德育更具针对性。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红色德育,挖掘各类课程的红色德育资源,在各类课程中蕴含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的内容,把红色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规律,整合地方红色资源,加强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德育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门的红色德育内容,遵循德育的规律,不断探索红色课程教学的方法,提高红色德育的效果。各学科教师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在学科知识教学中,充分挖掘红色德育资源,渗透红色德育内容。百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红色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视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加强红色资源德育价值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整合当地红色资源,组织编著了《百色起义光照千秋》《百色起义精神研究》等著作和教材。近几年来,学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要求,把红色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德育课;把红色教育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红色德育课程资源,有目的、计划地渗透红色德育,发挥了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的主渠道作用。

2.构建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明确提出,德育工作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学院紧抓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开展系列性红色德育实践活动:一是强化课堂红色讨论、红色辩论、红色演讲、红色影视赏析等认识性红色德育实践,让学生参与红色教育和教学过程,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举办校内红色歌谣、红色书画展和板报、红色诗文朗诵、红色故事、红色征文等比赛,开展“创先争优与党同行”主题党日活动、“青春建功”主题团日活动等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公益活动,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三是运用“重走红军路”、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践行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多年来,学院坚持开展“三活动”,即每逢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开展“缅怀先烈,修身立德,共创和谐,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每年“七一”党的生日,组织学生新党员到纪念馆、纪念碑开展入党宣誓活动;每学年新生开学后,组织学生在军训活动中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活动,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了伟大的百色起义精神,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受到了激荡,作风经受了锤炼,思想得到了升华,从而坚定了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得到了提高。

3.构建组织类红色德育途径。学校有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以及文学社、书画社、艺术团等多种社团组织,要加强各种组织的建设,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各种组织的活动中渗透红色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促进相互学习,以提高育人效果。充分利用共青团、艺术团以及各种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各种红色教育活动,如共青团利用暑期“三下乡”开展“服务农村促和谐”“重温百色红色记忆,传承青春报国志,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4.构建环境类红色德育途径。环境是德育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红色德育的重要途径。环境分硬环境和软环境。学院注重营造红色文化环境,加强领导,科学计划、周密组织、统一协调、合理安排,通过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红色德育环境建设系统工程,整体构建了红色文化课程、红色校园景观、红色经典艺术、红色人物等学校红色文化体系,大力宣扬百色起义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红色德育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5.构建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网络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学校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主要有广播影视、书籍报刊、信息网络等。信息网络是媒体类学校红色德育最重要的途径,建设红色德育专门网站,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是红色德育的课外延伸。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能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网络红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校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红色德育效果,增强红色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开辟“网上红色德育课堂”、红色教育论坛,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安排教师与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参与式学习。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先进人物事迹为切入点,在网上开展有冲击力的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形式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网上正确引导和教育。

6.构建管理类红色德育途径。要加强红色德育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一是加强学校层面的红色德育管理,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红色资源的德育价值,整体规划学校红色德育体系,组织、指挥、监控各类红色德育组织及红色德育过程,合理配置红色德育资源,改善红色德育条件,使红色德育活动顺利进行。学校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学生班级,调查研究;抓住典型,以点带面,把红色德育与其他德育相结合,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班级的红色德育管理。为落实学校各项红色德育措施,班级制订相应的红色德育计划并实施,协调任课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红色德育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红色德育的积极性,把红色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红色环境中健康成长。

红色德育具有多种途径,只有把各种途径整合起来,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应,才能提高红色德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张国建.整体构建德育途径体系全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J].中小学管理,2004(2).

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接受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信仰的形成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熏染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现有的信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于某些问题,大家回答得非常明晰。比如,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是否都来自学校;课余时间您与同学是否有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讨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很少或根本没有阅读过相关书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主要是通过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的死记硬背,而形成简单、浅显的皮毛知识。这些现象不仅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信仰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也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困难。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立足点在于以大连某高校为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深入的、真实的又具有说服力的调查,如采用访谈、随机问卷等形式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再进行比较与分析,最终提出一些真正符合大学生心理和兴趣、能够科学有效地使马克思主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的路径性方法,从而有助于使大学生重新对“两课”、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与共鸣。

三、结果与分析

1.现阶段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路径

(1)广泛地利用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旗帜鲜明地向广大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时期的到来,伴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产生一系列新兴的媒体,它们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格局。党和国家正在以这些新兴媒体为平台,结合传统的宣传方式,有声有色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播撒信仰的种子。

(2)学习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通过翻译和出版原著书籍,系统地向大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了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列经典著作的精髓,党和国家积极地采取各项措施,有选择、有区别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学习。大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共产党宣言》《论费尔巴哈》等原著,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是怎样论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革命的动力、对象、策略及前途等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可以通过《青年团的任务》《青年运动的方向》等原著帮助学习,深刻认识青年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正确理解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3)积极探索在大学生社团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及理论社团等多渠道、多阵地的作用。随着大学生兴趣多元化的发展,社团已经成为除传统校内组织之外数量最多、凝聚力最强的校内组织。

其成员由不同的学历层次构成,这对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把握大学生社团的特性与规律,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引导各类社团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和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认同。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所有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喜欢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的途径,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通过媒体关注新闻联播和党的重要会议。说明这两种途径对于学生而言是接受度较高,宣传做得比较到位,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主要是通过网络、书本、电视新闻、学校课堂、公益广告报纸和其他来了解马克思主义,但主要还是喜欢通过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汉族和少数民族百分比相差不大。男生大部分喜欢通过网络、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的方式。女生大部分则喜欢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而且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的途径中,男女生百分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学生干部普遍喜欢学校课堂的途径,非学生干部普遍喜欢电视新闻的途径,体现出了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非学生干部比学生干部更喜欢报纸的途径。工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网络和电视新闻,文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电视新闻和学校课堂途径,理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电视网络的途径,商科学生大部分喜欢电视新闻的途径,艺术学生大部分喜欢学校课堂的途径。

同时,大部分人都赞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学校。城市与农村相差不大,其中少数民族的了解来自学校的比率大一些,汉族了解渠道要多一些。在完全赞成的选项上,城市所占比例较高。女生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来自学校的比例大于男生,女生对于马克思了解的渠道相对于男生来说比较单一。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渠道没有多大不同,大都来自于学校。艺术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学校,比例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

通过调查还可以看出课余时间与同学有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研讨的同学较少。虽然课余时间城市同学有过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讨比农村同学多,汉族人数比少数民族多,男生比女生多,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多,但总体差距都不大。课余时间与同学有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研讨的文科的居多。

四、创新探索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部分同学喜欢利用课堂、书籍和电视传媒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有以下探索。

(1)在信息时代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高科技与高境界的有机统一。网络技术可以使文字和图像,声音与视频融为一体,可以增加课堂的氛围和感染力,并且可以使大学生在动态的、活泼的、立体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因此,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程序、软件等,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丰富化和数字化,增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辐射力。

(2)在课堂教育上,不要死板地只啃教材,可以采用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一个时事新闻或热点事件,展开讨论,把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融入其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理论并感受到这些理论不是空话,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教授党史或近现代史部分内容,不用按部就班地进行,可以把一个个事件当做故事给大家讲解,时不时地加入些“小道消息”“秘闻”“八卦”等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话题,有时留点悬念,课后学生还会自己查找。

真正行之有效地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途径还有许多,这需要更多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不断地开拓。但是要在现有的路径之上开辟新路径难度较大,因此只提出以上两点,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 超.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建构[J].才智, 2012(21).

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范文5

【关键词】创新人才 培养途径 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90-0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下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拔尖创新人才的比例问题和培养途径进行分析。

一 拔尖创新人才的比例问题

通俗地来讲,人才就是在社会生产起重要作用的人,而在特定领域中起到拔尖创新作用的人才更要按所需比例来设定。

创新,即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创新就是实现新组合,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和覆盖。在笔者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层含义,首先,作为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各项才能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即为“拔尖”;其次,在人才聚集的群体中,同等能力比较突出的个人,即为人才群体中的“拔尖者”。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合理比例的设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应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而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一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所应具有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合理配比。在处理人才所需的合理比例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征。

2.从国家和地区具体的生产结构出发

不同国家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不同,比较鲜明的例子:经济发达的美国最为需要的是具有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人才与之发展相适宜,而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可能对关乎人民基本生存的衣、食、住、行行业的相关人才更为需要。就我国而言,总体看来我国所需的是高级技术人才,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又不同,农业发展需要的是农业技术人才,工业发展需要的是高级技工,而作为服务业,管理型人才则是最欠缺的。因此,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比例的设定也要从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结构构成出发、从具体行业入手。

3.拔尖创新人才的合理比例设定应统筹全局、合理规划

市场作为一只“隐形”的手,对经济总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对人才比例的设定也具有自发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合理配比不能单靠市场或单靠政府,要统筹全局,在充分遵循客观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可以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要做出决策,对于急需和人才要拓宽政策、最优先培养,对于可缓、对经济发展促进效果不明显的人才可以滞后培养。

二 经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怎样利用既有效又经济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关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合理的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1)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2)经济的人才培养费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也关系到其培养的效果。从人才培养客体来看,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两种类型。学校培养是指通过学校进行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包括:全日制培养、在职培养、成人教育培养等多种类型,是有关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社会培养则是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机构中进行的人才培养活动,是较学校培养较为次要的培养途径。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同普遍的人才培养途径类似,其学校培养是占主体地位的培养途径。与社会培养相比,学校培养之所以能成为主要的培养途径具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校培养资金雄厚。学校一般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经营,每年国家和地区都会给学校进行拨款,培养的经费主要由国家和地区负担。社会培养多为个人或合伙经营,培养资金都来自接受培养的个人缴纳费用。(2)学校培养站位高,从国家利益出发。学校培养依据国情,从国家和地区所需人才情况出发,对人才培养有明确和关乎宏观大局的思考。而社会培养则大多以实现个人的某项发展制定培养计划。(3)学校培养人才的种类多、数量大、人才质量高。学校培养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此为出发点,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地尽一切可能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又缘于学校培养的系统性、规模化,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更为可观。社会培养因为其目的性较为明确,其本质也是为了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与学校培养相比,其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质量都稍逊一筹。但不可否认,与学校培养相比,社会培养具有周期短、目的性强,更接近实际培养目的优势。

基于以上特点的比较,笔者认为,学校培养更适合那些从事科学研究、高级管理和应用技术的人才,而社会培养比较适合那些为了满足基本学习需求和生产需求的人员。不能笼统地认为哪种培养途径更优质,两者各有所长,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把握各自的培养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统筹和选用两种培养方式,以学校培养为主,社会培养为辅,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效率,节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能为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的支撑,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又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济效率高,就会加快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范文6

[关键词] 职教师资; 教师专业化发展;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引 言

职业教育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而言,是“基石和框架”,也是国家经济起步腾飞后必须迈上更高台阶的巨大助推力。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职业学校出现严重的师资紧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3830万人,其中中职生2350万人。今后10年中职师资将有47万人的缺口。师资成为职教发展的重中之重,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也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采取多种举措加大职教师资的培训力度,但总体看来我国有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多数都明显带有移植和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的倾向,导致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职教特色缺失。[1]只有真正以“职教”为立足点,凸显职业学校教师的特殊性,结合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探寻其独特而有效的发展途径,这样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一、 研究背景

职教师资专业化是当前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教师资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所在,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2]职教师资专业化是指职业学校教师成为本专业成员的专业成长过程。它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从职业教育目标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目前职校师资队伍建设来看,职教师资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学生素质和行业对岗位要求相对较高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素质,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瞭望全球,职业教师专业化发展态势如火如荼。美国有严格的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把职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分成了两个部分,即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职前培养包括教师证模式和课程培训模式,职后发展主要是指对教师的培训,包括企业实习、与其他教师合作、参加学习班和研讨会以及一些培训计划等。[3]这些与职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相配套的教师发展计划,勾勒出了职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是职业教师专业化的基础,教师资格鉴定是职业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师管理与培训是职业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4]各个阶段包含了丰富的学习培训内容以及严格的考核制度,这种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职教发展先进国家的模式和体系为我国的本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蓝本。

放眼九州,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成果丰硕。我国学者对于职教师资的专业化发展作了大量的研究,在境界追求、哲学视角、个体专业化发展、群体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成长内涵、方式和有效途径等方面均有论述。主要的发展途径归纳如下。

(一)专业化发展立足校本研修[5]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要真正以“职教”为立足点,凸显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掌握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研究开发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研究职校学生学习规律。只有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在实际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效办法,而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职业教育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二)专业化发展更突出技能实践[6]

从培养目标我们不难看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更强。教师资格证书和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是专业教师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有力凭据, 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具体体现,更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之一。

(三)专业化发展要强化企业培训[7]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地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除了在高校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接受在职培训提高之外,还必须与企业之间加强联系,到生产第一线接受技术训练,使自己成为职业实践者,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成长的能力,没有这种接触,就无法实现自己知识的根本性创新。强化企业培训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专业化发展需加强就业指导

职业学校教师还应该对职业教育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领域进行研究,对行业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具有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和方向的能力。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就业指导的能力。

然而,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果与认识各站枝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框架体系,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要缩小甚至消除这个差距,发展职教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必然要找到可行的系统化的有效途径。因此,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点,建立完善的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模型是推出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的前提,也是凝聚各家研究成果,构建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研究框架的基础。

二、建立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模型

明确职教师资的能力体系是确立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的基础,能力体系是职教师资各种必备能力的模型,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则是为了各种能力的提升,有了能力体系才有利于有效途径的寻求。

(一)职教师资的“三证”

职业教育既要强调理论教学,更要强调实用技能,强调职业性。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三证”教师是对职业学校教师生存与发展必然趋势的新认识。具体特征为“三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就业指导职业资格证书。 “三证”教师实质上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能够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及能力要求,为毕业生就业架起桥梁,开出“直通车”。“三证”能力是职业学校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将成为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的骨架结构。

(二)建立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模型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情况,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职教师资“三轴四面”能力体系模型。该模型中的X、Y、Z三轴分别代表职业学校教师的“三证”,即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就业指导职业资格证书,这三个轴支撑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模型,寓示着“三证书”所代表的能力是职业学校教师必备的能力;分别在三个轴上取A、B、C三点构建出“四面”能力,即AOB学科专业技能,AOC教育教学知识能力,BOC行业体验分析能力,ABC综合能力。前三种能力的整合水平表现为第四种综合能力。从图中可以形象地看出,“三轴”代表的“三证”是能力体系建立的支架,“四面”代表的能力是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轴四面”能力体系包含了职教师资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图1中的“能力面”代表的能力又可以进行细化,学科专业技能可以分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技能实践能力、专业理论能力、前沿知识接受能力、专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分为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媒体应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行业体验分析能力分为就业指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热点捕捉能力等。

(三)提出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

(一)支架途径

1. 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是指选派教师到企业、行业兼任或担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及科研等第一线的职务,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8]也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色途径。

企业培训的具体方法有挂职锻炼、产品研发、售后服务、项目训练以及现场体验。通过参与挂职锻炼、产品研发、产品的售后服务可以促进教师熟悉工作流程、产品服务流程。参与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企业达到互帮互助,增加管理经验。积极参加项目训练还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增加、专业技能的提升。另外,现场体验以及挂职锻炼都可以促进教师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运作。

2.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通过校外专家和校内有经验的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9]校本研修以教师为主体,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校本研修的具体方法有专家课堂、教研活动、教学大赛、技能比武、课程开发以及教学研究等。开设专家课堂或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探究讨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职教动态,获取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教师群体之间也可以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举办丰富多彩教学大赛、技能比武,有利于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提高教学能力,增强操作技能。另外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学—科研人才,使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具备科研的实力。

3. 进修提高

教师进修是在职参与的继续教育活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学习型社会已初见端倪,每个人都必须终其一生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立足于社会。

教师进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专题讲座、专业进修、学历提高、实践训练、考察实习与学术交流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依托高校或者其他机构,为职业教育教师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教师借助高校专题讲座,拓展专业知识,提升学历水平,同时掌握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技术能力,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还可以争取各种机会参加其他机构的实践训练与考察实习,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实践活动经验。在各种学习与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在交流中不仅提高自我表达与沟通交流能力,更要善于捕捉专业动态知识、新型技术。

(二)拓展途径

1. 教师共同体

教师共同体是教师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共同进行探究的一种学习型组织。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教师相互交流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共同发展。[10]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现途径有很多。首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教师合作,交流教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参与网络资源建设,开发网络课程,开设在线课堂,扩大教师学习、研究范围,提高教师协作能力。其次也可以通过学术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进行教育研究、与专家进行对话,寻求答疑解惑。另外博客、微博等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教师可以形成博客圈,[11]进行热点探讨,利用微博广播发表议论,关注别人分享他人观点。博客不仅促使教师提高协作交流能力,更对教师的知识管理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而近年来, 构建教师网联,将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三网融通, 实现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行业联合, 共建优质资源共享,成为了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2. 自我发展

教师自我发展是指个人根据自己发展需求,对自己学习负责,并自我选择培养方式的一种个人发展方式。[12]教师专业化发展,主体在教师自身,没有教师的自省自励,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只会使教师专业化流于形式。

教师自我发展途径主要有共享资源、网络课程、合作交流、社会服务与技能大赛等。职业学校教师与他人共享教学资源,展示教学成果,这有利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总结与提升。同时教师不仅要会利用他人的教学资源,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课程,在锻炼自己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能力的同时,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提高交流与协作能力。另外,职业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服务,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在合作与竞争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 评价与反思

教师评价与反思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改进教学实践,通过他人评价了解自己教育实践问题,并不断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获取的评价可采用多途径、多主体来进行。多途径包括对成果评价(如研究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对活动过程评价与反思(如电子档案袋);多主体包括小组评价、专家评价、社区评价、自我评价与反思等。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小组评价主要侧重协作、沟通能力,专家评价侧重专业知识、能力,社区评价侧重实践能力,自我评价更多的是反思自我发展过程。无论何种评价结果重点不在于对教师评级的考查,而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教师应正确看待评价结果。关注评价,注重反思,能全面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

四、结 语

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是在职教师资“三轴四面”能力体系模型上进行构建的,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就有了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对应关系。本文建立了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模型,以能力为出发点寻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希望为研究者们建立可参考的研究框架。

文中给出的支架路径(必修)和拓展路径(选修)都不是孤立的。在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应尽量做到集中培训与个体发展相结合,支架途径和拓展途径相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参与学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实际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在几年或者十年内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亦是如此, 本文阐述的能力体系模型以及由此推出的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都是阶段性研究成果,期望为研究者和同行提供参考,从而更好、更系统地探寻职教师资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郑秀英,周志刚.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77~78.

[2] 刘娜.论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J].职业与教育,2010,(4):97.

[3] 王彬.美国职教教师专业化评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77~178.

[4] 陈建录.澳大利亚职业教师专业化体系探悉[J].中国教师,2011,(3):69~71.

[5] 李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在及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1,(5):52~55.

[6] [7] [8] 章艳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培养途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0,(5):72.

[9] 魏怀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新课程,2010,(3):153.

[10] Bettina Lankard Brown. Vocationa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Practice Application Briefs,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