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背景范例6篇

工艺美术背景

工艺美术背景范文1

【关键词】全球化 工艺美术 教育

20世纪60年代,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提出“地球村”的概念,预示未来将是一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世界。几十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麦克卢汉的预言已逐步实现和正在实现。工艺美术教育在全球化概念的引导下也走向国际。然而“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 “标准化”,这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如何在教育“全球化”语境中建构多元化知识系统,并确立本土文化主体性,是当前工艺美术教育最难面对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梳理了国际性与本土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工艺美术教育才可能在全球化大局势下实现多元化健康发展。

一、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早在商周时期,手工艺者是由官府掌控,被称为“在官之工”,①并与商业、农业等分工明确,所谓“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② 。这种行业分化有效地促进了手工艺传承及教育体系的形成,工艺美术教育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完成的。其中一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模式,父子相授,也就是所谓的“工匠之子,莫不继事”。③家庭式手工艺教育是在相对封闭状态下传承,至今仍然有部分行业保持了这种方式。另一种以官办的形式,召集手工艺者集体劳作,或互相学习,或师徒相授。这些工匠在官府手工业作坊里制作各种工艺美术品,并招收学徒,由官府指派技艺高的人传授技术,提高技能。到唐代,这种官办作坊教育方式趋于完善。

家庭作坊式教育方式往往只将手艺教给自家人,甚至有“传男不传女”之说,这种“父兄之教,子弟之学”的方式让传统手艺得到充分继承,但由于受众面窄,常常造成某些技艺的失传。官府开办的手工业场集中学徒众多,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工匠,但师傅在授艺时往往只教一般技术,更为关键的技术诀窍大多有所保留,因此教育面虽广,但教学质量与家庭作坊相比有所不及。

1898年,在洋务运动派创导下,晚清政府做出“废科举、兴学堂”的举措。④之后以行业分工的手工艺学堂纷纷建立,如景德镇的“陶业学堂”、南京的“两江师范学堂”、苏州的“同立绣校”等,都开设手工技艺课程,为现代学院教育奠定了基础。至民国时期,一些留洋学者先后学成归国,在国内美术专科学校开设工艺课程。

新中国成立后,各行业百废待兴。由于手工业不需要过多生产条件,容易恢复生产。工艺美术既是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又是国家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工艺美术教育受政府重视,先后在1956年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8年成立了景德镇陶瓷学院,1960年成立苏州丝绸工学院等,并相继在全国各大艺术学院以及美院开设工艺美术设计专业。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这给工艺美术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带来春天,从此高校工艺美术教育进入现代化进程。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工艺美术教育也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面对国际化教育新形势,如何把握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二、教育全球化影响下的我国工艺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工艺美术教育也发生巨变,以前的“雕虫小技”逐渐变得炙手可热。为适应社会需求,工艺美术教育改革应做出以下几个方向调整。

(一)加强综合文化素质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要重视传统文化及理论的建设。理论研究一直是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薄弱点。古代工艺美术教育都是口口相传,能总结成文字理论的著作相对较少。因此,我们能够掌握的文史资料非常有限,工艺理论相对缺失。西方发达国家在理论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其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值得借鉴。而作为现代高校的工艺美术教育,大力发展相关理论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也是教育国际化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还应增加材料学、民俗学、考古学、图像学等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课程,有利于工艺美术理论教育发展。

(二)完善教师评聘制度

教师队伍是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⑤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破除对大学教师的学历、职称、头衔、年龄等要求。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时,就以京师大学堂的教师聘任制为基础,借鉴德国高校教师聘任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主张,在选拔和使用优秀人才时不唯学历、资历,而非常注重能力。如蔡元培聘请当时年仅24岁自修成才的梁漱溟担任北大哲学系讲师就是一例。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虽多,但得不到发掘,尤其是工艺美术行业,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鲜明,差异性大。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师、民间艺人及工艺大师聘用制,将优秀人才请进大学课堂为学生授课,借助他们的经验和手艺,能给新型高校工艺美术教育带来更好的补充。

(三)平衡师生比例,实行工作室制教学

工艺美术教育授课的特点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关系,但教与学必须是互动性的,这就决定了老师能带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工艺美术教育近几年取得较快发展,就业形势也有所改善,但工艺美术发展不能一味强调创新,更不能一味扩大招生。一个教师带几十个学生上工艺课,对其授课以及对学生学习都带来困难,自然影响到教学质量。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不应该靠扩大招生来吸收教育经费,更不能以就业率来衡量专业的存亡,工艺文化的传承如果靠市场来决定命运将是一场灾难。在高校,对特殊工艺美术专业应减少招生规模,建立工作室制度,增加人力的投入,平衡师生比例是工艺美术教育改革较为合理的举措。

(四)合理设置课程,明确办学目标

工艺美术教育不是纯美术教育,也不能等同于艺术设计教育。与纯艺术相比,工艺美术多了实用的功能;与艺术设计相比,工艺美术多了文化传承,以及手工艺人对工艺和材料的理解。但工艺美术离不开美术造型能力,也不能离开艺术设计的服务意识。进入21世纪之前,工艺美术教育过于注重美术基础,各种素描、色彩、泥塑等课程一直上到高年级,忽视了工艺美术当中更为重要的材料、技术、市场等因素。2000年以后,艺术教育改革之风在高校间刮起,很多设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只在一年级安排一个单元的基础课程,加上扩大招生规模后,学生考前基础造型训练不够,入学后又未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自然会在后期工艺造型与设计时遇到各种麻烦。因此,课程改革也要根据专业性质来区分对待,包括对考生的要求和入学后的课程安排。高校培养的应该是具有研究创新能力的工艺美术从业者,没有好的基础素养,就很难在这方面取得成就。

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专业间的“互通”。虽然工艺美术教育专业分工是必要的,能够更系统完整地学习掌握专业技能,但分工太细不利于工艺美术的健康发展。作为高校学生,不懂得专业间的“互通”,就不利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工艺美术创新。在古代专业之间的融合本来早已存在,如漆金结合的平脱工艺、绣画结合的刺绣工艺、金釉结合的景泰蓝工艺都是多种工艺结合的产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郑可教授在教学方面就提倡多学科相互结合,从其建树上看,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五)积极发展民间作坊式办学

工艺美术实践技能课程在高校教育里只是一个普及教育,是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挖掘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为工艺美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单项的技能教育应放在高校以外的地方,如专业的职业学校、民间家庭作坊、传统工艺聚集村落、从事工艺美术产品加工的企业以及个体工艺大师那里进行职业培训,这些地方有更好的技师和动手训练的条件。高校的工艺美术教育为工艺作品的设计开发、学术理论研究机构,为实践与理论搭建更好的平台,民间的职业技能教育能够完整地继承传统手艺,两种教育模式应该有机地结合,才能做到有机互补。

结语

教育全球化既给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化创造了机遇,也给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就当前工艺美术发展形势看,认清教育方向、增加教学投入、建立合理的教育分工、加强理论建设以及合理地利用先进科技和管理办法是工艺美术教育领域急需克服的困难。调整好工艺美术教育改革方向,才能在国际化形势下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引自《周礼·考工记》.

②引自《国语·齐语》.

③引自《荀子·儒效》.

④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8.

⑤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9.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5.

[2]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工艺美术背景范文2

(1)雕塑

雕塑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美化功能,古希腊及史前雕塑都是以模仿人体存在,这是人类对美的需求,如著名的维纳斯雕像。二是教化功能,就是给伟人和名人塑像。雕塑被舞台美术设计师们所看好,主要是它的美化功能,它的空间形式及体积感,如北京服装学院与台湾实践大学2010年优秀毕业作品展演舞台,运用多个白色雕塑魔方构建舞台背景。白色魔方的神秘感传达了服装设计师变幻莫测的设计构思,加上台面多层台阶的变化,给整场演出营造了一个优美而广阔的表演空间,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2)建筑

建筑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最早是理念上的。建筑的空间是三维的,服装表演舞台造型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觉。三维空间除长度和宽度外,最主要的就是深度,而深度的建构就要有近景、中景、远景,这正是建筑的主要特征。设计师当然不会把建筑的造型直接搬上舞台,但可以巧妙地运用建筑的框架式结构,如1995年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主题名称为“紫禁城”服装表演,就是以故宫大殿为背景进行设计,所展示的服装灵感也全部来源于故宫的建筑,整场演出古朴凝重,庄严大气,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怀旧氛围。再如2002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举办。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矗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现代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1)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是在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它是一门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网页设计、商业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必修的基础课。它以抽象的、数理式或多种综合形态的思维方式对点、线、面进行重组和建构。在一场香奈儿(Chanel)时装展示中,模特们从一个38cm(15英寸)大小的软面料手提包造型通道上场。软面料手提包为点,模特的展示路径为线,加之舞台的背景,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整体结构加深了对香奈儿服装服饰的总体印象。

(2)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著名日裔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曾在地铁站举行过时装会,运用地铁站通道设计演出空间,利用川流不息的地铁作为表演背景,以期望达到一种时空穿梭的效果[1];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也曾将自己的会移师敦煌大漠,苍凉悠远的天空、广袤无垠的沙漠与飘逸空灵的服装、悠然前行的模特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设计师托马斯曾经设计的舞台背景很容易使人想起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时看到的牧人小屋。白色的伸展台用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华丽装饰品装饰。为了更好地将阿尔卑斯山场景展现在舞台上,部分表演舞台还采用人工降雪。

(3)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人们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和视觉传达等有效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通过这种展示面貌,有计划、有目的、合乎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力求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性创造工作。服装表演艺术归根结底就是展示艺术。山本耀司,一个简约主义设计师,也常常通过舞台布局来反映其设计理念。他通过一张狭窄的未经加工的木制伸展台设计出了一个斯巴达克式的舞台布景,以强调作品的纯粹简约风格。装饰性的物品作为舞台美术设计的一部分可以用来突出主题和增强气氛。美国本土印第安民族的服装展往往用五彩斑斓的干玉米、各种篮子以及当地的一些植物混合着纳瓦霍人独具特色的毯子和船板来做装饰,以突出独具特色的模特和服装。美国德克萨斯州向来以种植传统农业为荣,所以舞台美术设计往往在舞台上使用马刺、缰绳、马鞍以及其他一些西部饰品来体现他们的这种自豪感。当然,德克萨斯州的大幅地图也常常用作舞台背景。

3总结

工艺美术背景范文3

(一)戏剧艺术二度创作的数字化。戏剧的二度创作是指在戏剧表演中对戏剧进行完善,其中导演作为领导者需要协同服装、美术以及化妆等创作群体来对完成一度创作的剧本开展二度创作,并将平面化的作品在舞台中立体的展现出来。事实上,在20世纪中期,电脑已经被运用于编曲、绘画以及剧本创作等艺术创作过程之中,当前以计算机以及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戏剧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戏剧发展的这一进程是创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技术方面的支撑。在计算机等新媒体开始融入到戏剧创作工作的初期,要利用新媒体开展剧本创作,要求戏剧创作者能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与信息素质,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戏剧创作方面的现代技术也得到了更多的创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使新媒体与戏剧创作相融合,对戏剧创作工作者自身素质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宽泛,仅仅要求戏剧创作工作者对一些特定程序所具有的操作方法进行掌握便可以使戏剧创作工作者带着一度创作的作品直接进入二度创作的阶段。如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曾使用JACK来构建虚拟舞台对舞台效果做出检验,在这种技术基础上对戏剧创作所作出的改变能够突破传统剧场表演的空间限制。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戏剧创作的检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戏剧创作者可以在二度创作过程中使用蓝幕进行三维场景的创作,并实现演员与影像的共同演出,从而对真实的戏剧演出情境做出推敲与改变以确保戏剧作品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新媒体背景下,戏剧艺术的二度创作可以通过实现与计算机的交互来让戏剧艺术的生存空间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

(二)戏剧艺术三度创作的数字化。戏剧艺术的三度创作阶段即观众理解与鉴赏戏剧作品的阶段。在此过程中,戏剧作品能够最大化的体现出自身价值,如果戏剧作品具有较好的观众基础并且观众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艺术修养,则观众能够给予戏剧作品较为可观的评价并推动戏剧作品的改进。在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为戏剧艺术的三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当前更多的戏剧受众都倾向于选择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介便捷且高效的参与到对戏剧的观看、评论中。因此,戏剧艺术的创作需要重视对新媒体平台利用,在通过新媒体对戏剧艺术进行传播的基础上来提高戏剧作品的影响力,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对受众所作出的分析与观感作出了解,从而为戏剧作品的改进提供依据。在此过程中,戏剧艺术的创作者以及鉴赏者都可以参与到戏剧艺术的制作当中,其中戏剧艺术的鉴赏者所提出的评价与建议是否专业、是否正确,都并不影响戏剧艺术鉴赏者在戏剧艺术三度创作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新媒体背景下的戏剧艺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多的参与群体,而参与群体的扩大对于推动戏剧艺术的创新以及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具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背景下戏剧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一)虚拟化。新媒体与戏剧艺术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戏剧艺术所具有的形态,同时能够扩展戏剧艺术的内涵,让戏剧艺术在具有技巧元素、表演元素基础上具备现代科技元素。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中,戏剧艺术会体现出智能化以及虚拟化等现代特征。其中虚拟化主要是在对虚拟技术进行利用的基础上来对现实进行虚拟并体现出艺术设计理念以及艺术特色。无论是从戏剧艺术的创作方面还是表演方面来看,新媒体都对戏剧艺术所具备的思维空间进行了拓展,并且提高了戏剧艺术的美感、又促进了戏剧艺术的传播,这些优势是传统的戏剧艺术所并不具备的。另外,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新媒体背景下的戏剧艺术所具有的虚拟化程度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与突破,从而使戏剧作品的演绎通过新媒体进行表达,让戏剧作品本身的情节更好的达意抒情,并让戏剧作品在虚拟时空中展现出更加逼真的效果,这对于实现戏剧作品的理想化具有着重要意义。在虚拟技术基础上,戏剧表演环境与戏剧表演过程能够实现更好的融合,舞台设计以及立体灯光先进性的提升也能够让戏剧作品的受众体会到更好的收视效果。当前戏剧舞台效果方面主要利用LED显示屏进行影像的切换,在虚拟与现实的交叉中,舞台背景与表演者之间能够呈现出多变的意境,从而让观众体会到戏剧表演所具有的动态性。同时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中,戏剧表演者的舞动感以及表演者和舞台所具有的统一性都能够得到强化,从而让整个戏剧编演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与灵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戏剧艺术的表现主体不仅包括戏剧作品的表演者,同时也包括通过虚拟技术来体现出的栩栩如生的背景画面,二者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戏剧作品所具有的美感并提升戏剧作品对观众的吸引力,对于提高戏剧作品本身的表现力以及美学价值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

工艺美术背景范文4

关键词:多元文化;群众艺术教育;以人为本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日益多元化。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群众艺术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与问题,肩负着新任务,也有着新内涵。对此,群众艺术教育必须以全新的思路与举措来应对,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群众艺术教育意义新识、原则新解、内容新扩、方式新创四个层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群众艺术教育展开探讨。

一、群众艺术教育意义新识

当今文化背景下,我国群众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群众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形成全新的认识。只有在思想认识上充分理解艺术教育在当今文化背景下的重要意义,才能做好全新的群众艺术教育工作。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的重要意义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①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许多人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各种各样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文化的竞争。因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血脉,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核心与生命。因此,在当今的文化背景下观照、考量群众艺术教育工作,就需要从文化的视角、文化的高度、文化的深度来认识这一问题。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群众艺术教育自然是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群众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专门的艺术家。在当下快节奏的高科技电子化时代,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科技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想像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人格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艺术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全民族精神素质的提高,对于人文精神的高扬,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②

二、群众艺术教育原则新解

当今文化背景下我国群众艺术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群众艺术教育原则的新解读。教育原则作为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反映与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对于群众艺术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形势下群众艺术教育工作也必然有新的教育原则,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人性化原则

21世纪是一个人性化时代,“以人为本”是时代的主题。群众艺术教育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必须遵循人性化教育原则,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与文化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认真贯彻“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人”的思想;认真贯彻“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者在群众艺术教育活动中,应与群众交朋友,手牵手、心连心,实现情感的互动,在双向交流中实施艺术教育;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文化需求、艺术爱好、艺术特长;要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艺术教育,最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在群众艺术教育过程中,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让艺术教育成果惠及所有的人民群众。

(二)科学化原则

群众艺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坚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所谓“科学化”,指的是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而“科学”则是运用规律、定律、定理、范畴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按研究对象的不同,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关系,其又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并服务于社会实践。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为此,群众艺术教育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行符合科学特点与科学规律的运作,切忌主观随意性。

(三)普及化原则

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要坚持群众文化的普及化原则,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不可贪大求洋,片面追求高精尖和高大上。普及指的是普遍地传到所有地区;或普遍推广,做到大众化,而不是小众化。群众艺术教育要力争做到全方位覆盖,尤其对于老少边穷地区,更要加强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要从文化扶贫的高度,强化艺术教育工作。因此,要对群众艺术教育工作制定总体规划,落实实践路线图与时间表,以使普及化原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通俗化原则

群众艺术属于俗文化范畴,通俗性、浅显性、草根性是其基本属性。因此,群众艺术教育工作也要坚持通俗化原则,尤其是在当今文化背景下,不要走向“片面高雅”的误区。所谓“通俗化”,指的是浅显易懂,符合一般人的审美水平和需要。作为通俗文化的群众文化,可以出艺术精品,但并不能以出艺术精品为唯一目标和核心任务,而应首先做到以俗通众、以俗达雅,逐步实现雅俗共赏的目的。

三、群众艺术教育内容新扩

当今文化背景下我国群众艺术教育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群众艺术教育内容的新拓展。群众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整个群众艺术教育的凭借与依托、核心与保证。因此,新的文化背景下,群众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必须有新的扩展。

(一)多样性

当今文化背景下,群众艺术教育要以新的艺术内容为主,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如将网络艺术创作(网络音乐、网络绘画、网络书法等)纳入群众艺术教育的范畴。

(二)娱乐性

当今文化背景下,群众艺术教育要强化寓教于乐,强化娱乐性。寓教于乐是艺术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无论是智力游戏还是体力游戏,都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素质。如现代化的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等,也可以有选择地引入群众艺术教育的内容中,通过正确的引导,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此外,影视剧欣赏、新型文艺节目欣赏等,也应当纳入群众艺术教育之中。

(三)新潮性

当今文化背景下,群众艺术教育要以新潮性为重要组成部分。新潮性又以时尚性为核心标志。所谓“时尚”,指的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如在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迅速被人们采用、模仿和推广。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属于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范畴。时尚可看作习俗的变动形态,习俗可看作时尚的固定形态。”③如时下流行的骑马舞等群众艺术活动,就是时尚化的群众艺术的新内容。

四、群众艺术教育方式新创

当今文化背景下我国群众艺术教育的第四个问题,是关于群众艺术教育方式的新创造。方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方式,方式反过来又对内容有反作用。具体而言,群众艺术教育的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以新的艺术活动为载体

当今文化背景下,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要以新的艺术活动为载体,将教育融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实现动态教育。如广场舞表演、秧歌舞表演、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书法创作、绘画创作、小品创作与表演、相声创作与表演、快板创作与表演等各种艺术活动,都是有效的群众艺术教育新手段。

(二)以新的艺术辅导为抓手

艺术辅导是我国传统群众艺术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馆”的定义是:“中国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社会教育而设立的事业机构。也是群众从事文化娱乐的场所。通过举办讲座、展览、阅览、演出等活动,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并组织和辅导群众业余艺术表演和文艺创作等。”④可见,艺术辅导是群众艺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方式。而以新的艺术辅导为抓手,指的是艺术辅导要从教练引导变为互教互学、双边互动、教学相长,以充分体现新的文化背景下群众艺术工作者与群众的平等关系与亲密关系。

(三)以新的思维方式为统领

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要以新的艺术精神为统领,这种新的艺术精神又以创造性思维为支撑。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囿于既有的绪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等基本特点。在创造性思维中,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智力因素,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⑤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又包括发散性思维、跳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等。群众艺术教育方式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对这些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正确运用上。

五、结语

此外,群众艺术教育要充分运用新的高科技,以各种新手段为重要的创新方式,为整个群众艺术教育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如电子传媒(网络、微博、微信等)也可以在群众艺术教育活动中展现出新活力。当然,这种高科技方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尚待逐步完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群众艺术教育的意义、原则、内容与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进取,掌握新的文化动向,为我国群众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全新的探索。

作者:周伟 单位:泗阳县文化馆

注释:

工艺美术背景范文5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别院校,不同背景学科的素描课程进行分类探讨,从而明确素描教学的改革方法,促进学科发展。

关键词:当代艺术 素描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6-02

“当代”是我国美术工作者们近年来艺术创作的一种倾向,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将中国的艺术发展道路与国际接轨是有必要的,但如何融入国际艺术范畴,是否需要“全民”如此,却是有待商榷的。很多美术工作者同时具备“艺术家”和“教师”两种身份,艺术创作虽属个人行为,但艺术教育则具有公共的性质。因此,是通过“当代”改造“传统”,还是把前者作为后者的补充;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可称之为“当代艺术”,是否把个人艺术创作的语言体系“西方化”就是与国际接轨?这些都是当今中国每一名艺术工作者,尤其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作为学院派的艺术教育,勇于探索并处于学术前沿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是否能够在纷繁错综的当代艺术大背景下,不随波逐流,在“坚守”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却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素描是我国艺术教育的一门已经被普及的基础课程,每当我们对美术学科进行讨论,改革自然都绕不开素描课程。然而,素描在我国已发展了百余年,受众多,分类细,简单地一概而论,统一化,标准化自然很难达成共识。因此,只有针对不同类别院校,不同背景学科分类探讨,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科发展。

一 素描在我国艺术基础教育中的现状

(一)应用广受众多

素描被引入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时至今日已成为我国高考美术加试的必考科目,同时作为基础也是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各专业低年级的必修科目。可以说,素描已成为我国广大美术学子迈进美院,走向专业必过之“槛”与必经之路。

(二)分类细,训练方法多样

作为基础的素描在我国艺术类院校中根据专业类别大体可分为绘画类专业基础素描与设计类专业基础素描。在此基础上因不同专业对于基础要求的差别或同一专业因不同工作室之间艺术风格或研究内容的差异,素描又被进一步划分为好多门类:如从目的和功能上可分为创作草稿和习作练习两大类;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结构(分析)素描、明暗(全因素)素描、速写等;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实素描、表现素描等。

(三)不同美术院校因历史、地域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还有其自身的整体艺术面貌,如央美的扎实严谨,鲁美的粗犷厚重等均是各有千秋而并无高下,先进与落后之分。

二 素描在我国艺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与当代的矛盾问题

自西洋艺术引入我国以来,我们用百余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几百年所走过的路程。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涵代解决,究竟该完全地融入西方还是创作有中国面貌的艺术作品使很多美术工作者徘徊不定。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与国际接轨似乎成为了当下美术各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传统学科进行改革的呼声已成愈演愈烈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各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师也展开了多轮的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媒介的不断丰富使素描的表现形式得以进一步完善;人们对艺术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拓宽了素描的审美空间。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师生把素描作为画种进行研究,融入了新材料的同时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在创作过程中不再遵循传统的规律与方法。

1传统的素描练习是否已失去意义?

当代艺术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传统观念。今天的素描是作为普遍基础练习还是个别的专业创作,亦或是把作为创作的素描融入基础练习似乎成为了我国今日艺术基础教育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应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在基础阶段参照当代艺术的标准靠想法和观念进行练习是否等于完全剥离学生考前的基础训练。那么是否有必要重新调整艺考的评判标准?

其次,是否有必要全民艺术“当代”化。当代艺术讲究个性,如果在全民当代的大环境里保持传统,那么这个“传统”是否才是真正的“当代”?

再次,当代艺术是否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需求,过度地迎合西方,强调观念,想法而忽略了艺术的观赏性是否缺乏群众基础,有避重就轻,故再玄虚之嫌?

2学科的交叉确实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但同时需有明确概念及发展方向。

素描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其特点就是“素”――工具、表现手法、研究目的相对单纯。在此基础上适当地运用综合材料,借助一定的媒介探索新的变现方法,把素描当作作品来“画”可能会产生新的效果及样式。然而反其道而行之,硬生生地综合材料、拼凑技法,或把其他艺术门类强加以素描的概念,并不等于艺术的创新。因此,如果在创作过程中无限地突破材料,技法的边界而又不上升作品的概念,势必会造成混乱。并且,就艺术发展规律而言各艺术门类在未来是在不断地融合中成为一体还是越发地走向纯粹取决于社会、观念、科技等诸多因素,而非独立于其他形式之外。

(二)基础训练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1明确目的

我国艺术基础教育的任务首要是完成学生从入学前的单一化美术训练模式到美术学院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思维转变。其次才是完成从基础向专业的过渡。

2屡清思路

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基础,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解决的是设计思维培养问题;而绘画类专业的基础是为培养创作能力作铺垫。不同的艺术院校也因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及专业设置等因素导致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尽相同。因此,简单地整合所有问题,势必会造成混乱。

3解决办法

明确本校学科定位及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在原有基础上参照其他院校取长补短地进行教学改革。

(三)莫用基础解决一切问题。

不可否认,素描在我国当今的艺术教育中应以何种形式展现,是值得从事和关注艺术基础教育的专家和学者深入研究的。在回归创作时,我们的本性和直觉,并非需要和素描产生必然联系。即使在教学上,我们能在现有素描教学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很好地解决视觉经验、视觉思维与直觉、控制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充分尽到美术教师的职责;通过素描教学很好地解决学生观察、塑形、表现等问题,也正是素描的价值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门类,艺术创新的目的是追求变化,而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即使在新技术、新学科不断被引入教学的今天,传统的技法和手头功夫也并非完全失去意义。

三 素描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基础应与专业发展相匹配

我国美术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绘画类专业的国、版、油、雕等几个专业始终是按照画种明确划分的。尽管随着学科的发展,各专业都在寻求自身的突破,如个别院校在版画专业中增加了了水性材料研究或是在油画专业中增添了综合材料研究等方向,但各学科之间尚未完全打通以至于形成新的综合艺术门类。因此,简单地通过对基础进行综合性研究势必很难完成学生有针对性地向专业过渡。

笔者认为,中国艺术工作者尤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首要任务仍是通过作品及相关理论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个别艺术家在实践过程中融入西方艺术语言,探索当代艺术语境固然有必要,但在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尚无定论的情况下急于把模棱两可的概念引入教学,仍有待论证。

我国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对现有的美术教育体系产生疑问,其主要原因仍是受西方国家影响。西方国家艺术教育体系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片面地把其某一部分嫁接于我国现有的艺术教学体系更不可取。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美术教育体系急需解决的仍是理论――实践――受众三者的衔接问题。

(二)作为基础的素描和作为创作的素描应区分对待

基础解决的是对绘画的认知问题,创作体现的是作者对于绘画的理解与表达。西方画家研究素描的初衷是因其工具简单,画面因素纯粹,适合作为创作的草稿。被引入我国后,素描便被作为一切艺术学科的基础。时至今日,艺考的评判标准依然是看考生的写实功底。尽管“写实”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束缚”了某个专业领域的部分人的发展,但就国内学院艺术教育而言,依然是广大艺术群体迈入艺术之门的有效途径。使传统学科与时俱进的确有必要,但急于求成的做法不免有拔苗助长之嫌。在笔者印象中,素描在此之前从未被当做过独立的画种,是今日的丰富的材料和技法拓宽了素描的研究领域,然而素描的灵魂在于“素”,过多地强调工具材料所“制作”出的作品不如称作平面艺术更为贴切,当然今日的艺术在不断发展,在没有经过历史评判的情况下,急于肯定与否定新事物是盲目的。因此,对此类作品的理解亦是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建立完善的评判机制

工艺美术背景范文6

1建筑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最早是理念上的。

建筑的空间是三维的,服装表演舞台造型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觉。三维空间除长度和宽度外,最主要的就是深度,而深度的建构就要有近景、中景、远景,这正是建筑的主要特征。设计师当然不会把建筑的造型直接搬上舞台,但可以巧妙地运用建筑的框架式结构,如1995年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主题名称为“紫禁城”服装表演,就是以故宫大殿为背景进行设计,所展示的服装灵感也全部来源于故宫的建筑,整场演出古朴凝重,庄严大气,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怀旧氛围。再如2002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举办。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矗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现代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1)构成艺术。构成艺术是在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它是一门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网页设计、商业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必修的基础课。它以抽象的、数理式或多种综合形态的思维方式对点、线、面进行重组和建构。在一场香奈儿(Chanel)时装展示中,模特们从一个38cm(15英寸)大小的软面料手提包造型通道上场。软面料手提包为点,模特的展示路径为线,加之舞台的背景,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整体结构加深了对香奈儿服装服饰的总体印象。(2)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著名日裔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曾在地铁站举行过时装会,运用地铁站通道设计演出空间,利用川流不息的地铁作为表演背景,以期望达到一种时空穿梭的效果[1];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也曾将自己的会移师敦煌大漠,苍凉悠远的天空、广袤无垠的沙漠与飘逸空灵的服装、悠然前行的模特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设计师托马斯曾经设计的舞台背景很容易使人想起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时看到的牧人小屋。白色的伸展台用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华丽装饰品装饰。为了更好地将阿尔卑斯山场景展现在舞台上,部分表演舞台还采用人工降雪。(3)展示设计。展示设计是人们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和视觉传达等有效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通过这种展示面貌,有计划、有目的、合乎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力求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性创造工作。服装表演艺术归根结底就是展示艺术。山本耀司,一个简约主义设计师,也常常通过舞台布局来反映其设计理念。他通过一张狭窄的未经加工的木制伸展台设计出了一个斯巴达克式的舞台布景,以强调作品的纯粹简约风格。装饰性的物品作为舞台美术设计的一部分可以用来突出主题和增强气氛。美国本土印第安民族的服装展往往用五彩斑斓的干玉米、各种篮子以及当地的一些植物混合着纳瓦霍人独具特色的毯子和船板来做装饰,以突出独具特色的模特和服装。美国德克萨斯州向来以种植传统农业为荣,所以舞台美术设计往往在舞台上使用马刺、缰绳、马鞍以及其他一些西部饰品来体现他们的这种自豪感。当然,德克萨斯州的大幅地图也常常用作舞台背景。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舞台美术设计融入服装表演之中,并合理运用传统和现代的造型艺术手段,突出创意上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特色,服装表演艺术定会以新的姿态赢得更多的观众。

作者:段鹏 张原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