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例6篇

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1

关键词:作业练习库;网络资源;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市级精品共享课程群包含地理学科教学论、地理教材分析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等系列课程。“作业练习库”作为其精品共享课程群拓展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论》课程学习有机融合,为师范生自主学习、开放学习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其构建有助于地理师范生深化课程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地理专业素养。本文侧重探讨网络资源“作业练习库”试题的类型及其设计。

一、“作业练习库”构建的类型

“作业练习库”依据布卢姆提出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认知过程的六大类别对试题进行分类为基础题、提升题和综合题三层次作业,试题设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是巩固、应用与评价课程学习的方式之一。

1.基础题类型

基础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及掌握为检测目标,其问题多取于《地理教学论》教材,主要涉及每章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相关内容,具有试题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简明等特点。基础题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主要检测对所学章节基本内容的了解,如结合第二章第二节“地理课程的改革”学习内容,设置试题“简述地理课程标准的含义”、“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变动”等。二是“理解”层次,主要检测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深入领会和深刻理解已学内容,如结合第二章第三节“地理教材的变化”学习内容,设置试题“如何理解狭义和广义的地理教材”、“ 如何理解教科书的编写要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空间”等。基础题设置有助于师范生有条理地梳理章节知识体系,宏观把握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理解掌握、复习巩固、深化课程学习之目的。

2.提升题类型

提升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学习的迁移、应用、实施为检测目标,其问题立足于教材并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和教改热点拓展延伸,主要以章节主干和重难点知识为载体,结合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应用,具有试题数量较少、能力考查为主、外延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体现考查学生“运用”、“分析”水平,即学生能将已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景中,并对知识间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进行内化、迁移和应用。如结合第三章“目标:地理教育学的核心内容”章节学习,设置提升题“选取《地理教育》期刊近期刊载的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按认知层次对其主要知识进行分类”、“ 设计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并说明设计思路”等。提升题设置有利于师范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融入教学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讨和深化剖析,从而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从师任教能力之目的。

3.综合题类型

综合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学习的迁移、应用为基础,围绕章节学习主题,以综合能力为检测目标。其问题涉及多学科融合、多种方式探索,主要以课内外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求学生突破“三中心”,操作实践与行动研究相结合,试题具有综合性强、开放程度高、课内外有机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评价”水平,即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如结合第七章“评价”学习主题,设置综合题“观摩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结合第八章“教师”学习主题,设置“以某中学为例,调研地理新课程实施现状”等。综合题设置有益于师范生走进中学课堂、融入地理课程改革,向一线教师学习请教,从而达到巩固专业思想,坚定教育信念,促进未来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二、“作业练习库”试题设计的原则

“作业练习库”试题设计,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知识测评基础上,还应凸显新课程理念,符合地理教师培养目标,遵循设问角度多样、活动空间广泛、思维方式开放等基本原则。

1.设问角度多样

设问角度多样即每章节试题采用丰富多彩、层层深入的行为动词对问题解答提出要求,主要涉及基础题的“简述”、“阐释”、“理解”等,提升题的“收集”、“设计”等,综合题的“评价”、“撰写报告”等,多层次、有梯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创新意识形成。如基础题“简述地理教学原则的拟定依据”、“阐释地理事实与原理并重教学原则的内涵”;提升题 “收集整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典型案例”、“结合高中地理教材某一课题,运用思维导图法设计教学过程”;综合题“调研某中学新方法运用现状,撰写调研报告”、“分析当年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对‘好题’或‘差题’进行评价”等。

2.活动空间广泛

活动空间广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业完成过程中利用期刊、书籍、视频与相关教师的咨询等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和交流学习。如“阅读《大教学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经典著作,简析教学理论对地理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访谈中学一线教师,领悟地理教学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等。试题设计突出多形式学习活动,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信息意识,为师范生未来教师职业发展持续学习提供支撑,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二是置身不同的地域空间去关注现状、剖析原因、研究问题,就要求师范生立足课堂、面向社会、走进中学,在多元化环境中学习思考,使师范生获得广泛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丰富和充实学习经历。如“访谈中学一线教师,说明理论学习对教学实际的指导意义”、“调研某中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等,试题设计突出多渠道探索研究,利于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研做结合、校内外连接,尽早融入基础教育地理教师角色,真实体验和切生感受教书育人的艰辛与快乐。

3.思维方式开放

思维方式开放即作业练习题的组合注重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如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多端思维等。开放思维方式对提高思维品质、促进思维活跃、培养综合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试题设计重要原则之一。如基础题“简述地理教学基本能力”、“ 简述地理教学评价的种类”等,答案惟一,侧重形成方向性、绝对性的聚合思维,促进语言表述的规范、严谨;提升题“理解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育学之间的关系”等,借助已学知识和经验,沿着多种途径、多维角度进行思考探询,有利于形成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开发性与创造性;综合题“通过访谈调研或文献分析,探究科研型教师的成长之路”等,融入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多端思维发展,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问题设计注重思维方式开放,对于拓展师范生综合能力和开发多方面潜能,注重思维发散、启迪思维创新和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作业练习库”是高师院校课内外结合、学习资源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其三类型、三层次试题的设计注重师范生学习实际和基础教育地理课改要求,从而形成一个以练反馈学、以学促进练的双向过程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葆华,冯佐海,庞宝成,缪秉魁.高等学科平台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1(2).

[2]陈国超.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教学研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2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

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互联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464-02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各方面中日益普及,随着信息化的加深,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接入现代社会就业和生活的最重要手段。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掌握相应适当的技术将无法在当今社会立足。而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我国普遍执行的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相应过时和落后。基础教育中经常设计的硬件原理和编程算法等内容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需求。从就业和生活便利的角度考虑,当今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偏向常用软件的使用和基础网络技术的。而目前我国普遍执行的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追求大而全,相应设立课程学时也相对较少,很难达到应用的效果。该文认为为了是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高校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着重基础知识教育、应用软件强化、互联网和移动端知识教育三个方面。

1 基础教育

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虽然社会进步,计算机普及,但毕竟有些偏远山区学生并未接触过电脑。或者有些同学只是略知一二。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应该采取分级教育的方式。在实际课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及时发现相应基础较差同学,在进行全班授课的同时对基础较差同学相应提点。而为了照顾全体进度在前期教育中可突出互联网和电影娱乐等多媒体等兴趣教学,即为基础较差同学提供了学习机会又提升了基础较好同学的学习热情。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该重视基础教育,但也应该切实注意到现行的基础教育教学内容过深过广,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可以适当跳过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如在学生并未接触计算机的前提下,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大量灌输CPU原理,制程,二进制代码、单片机、GPU并行计算等看似基础的问题往往会失去重点,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困惑迷茫。应该取而代之的采取重点了解电脑Windows操作系统,实践电脑的多媒体功能等较为实用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内容。教育中应该发挥校园网、课件多媒体、机房的示范效果对基础过差学生产生示范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计算机的应用中,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类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课本教述如何开机关机建立文件夹等枯燥内容。

在此基础教育环节中还应该注意到对从未接触到计算机的同学设置相应的补习,例如基础的Window操作,打字练习、甚至不会使用键盘鼠标等。我们的主张是对此类教育一定要单独辅导,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此类学生并不多,并且比例呈逐年下降。因此要求相应的教师一定要具有耐心和职业道德,对此类学生进行基础的手把手教育,实际过程中可以利用全班上机自由操作时间对相应同学进行辅导。

对于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但并未精通的学生,这类同学的特点是能够熟练的使用QQ、浏览网页、下载歌曲电影、玩游戏等娱乐功能,但是对计算机原理、硬件知识、编程原理等一无所知。此类学生应该对其给予指导,从计算机硬件入手,讲述计算DIY的基础知识用于引起学生学习硬件知识的热情。并以互联网安全等人人都会碰见的问题等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学习互联网知识的兴趣。

教学中还经常碰见一些能力很强,对信息技术、硬件知识掌握很深,甚至能够完成简单编程的同学。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对此类学生完全没有吸引力。这些同学现在掌握的知识基本可以做到免修。但为了更好在基础教育环节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可对此类同学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诸如让他们设立一个项目组,构建他们真正感兴趣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这些课题应该做到既蕴涵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留思考和发挥的余地,诸如让此类学生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年级或班级的网站,经营一个论坛,开发一些具有针对性如学生选课课程表之类的小软件等。既起到了相应的教学作用又能够引起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能够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应用软件强化

在当今社会中,应用软件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才是最贴近应用为学生提供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的核心。但是由于教材的陈旧和相应教学思想的保守,现行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很多学校的教材甚至是2005年之前的面向21世纪教材系列,里面有些相关软件早已被社会所淘汰、甚至相应软件公司都已经倒闭。例如97版Office,Windows95操作系统等。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些软件为基础软件,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如Office、系统优化软件。但是另一些软件本人认为软件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文理分科,不可一概而论。具体软件的使用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例如理工科的学生,例如数学,经济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生应该注意学习spss等统计学软件、而文科的学生,如音乐美术艺术新闻广告类学生应该注意学习photo shop类图形处理软件。此外还有一些学生的学科专业软件,如化学的化学数据库软件、生物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动画专业的玛雅3D,新闻专业的视频制作软件等。

Office等办公软件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具有重要作用,更应该列为高校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用软件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办公类软件的教学中首先应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必要强调Office软件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教授办公软件,例如讲课多使用PPT课件,注意PPT课件的艺术性和添加相应的多媒体链接,提升PPT课件自身的水平。平时布置作业要求以Word格式上交等方式。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展示Word或ppt制作网页、多媒体阅读材料等的相关网页。对于Excel的应用可以采用要求学生列表统计自己分数或者年龄等趣味性的总结统计等。结合office等办公软件具有的实用性特点可以开展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方式,对前期介绍和相应上机训练后,可以结合期中考试或者课后作业的等形势要求学生以Word等设计一个自己的相关网站雏形,在强调学习的过程中也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在制作网站雏形的过程中熟练了Office的操作逻辑和简单的格式命令。在此基础上可按照学校毕业论文格式给学生布置Office的排版任务,例如通过规定字体、大小、段落、标点等将一段文字编辑排版成特定格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更进一步的学习中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教述Excel的应用。例如对经济学的学生用Excel总结和统计一个公司的相关项目流水、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人力资源建立简单的列表和工资单、理工科专业分析实验数据生成数据图标等等对于PPT的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自我资料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个PPT简单的自我介绍,并给同学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PPT作业做简短的演讲。既活跃的课堂气氛又起到了提升积极性的作用。

在其他软件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例如其中Photoshop类的图形软件的学习中可以以人物的相片处理为切入点,要求每个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设置作业要求将自己的照片修改,并在课程中做评比和展示,在欢声笑语中完成教学。其他视频制作类的软件如Flash、玛雅等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小电影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相关软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目的不是彻底掌握,因为在短短一学期的基础教育中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内容。此类教学的目的和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摸索所带来的知识远不是课堂上能够教述的。这种教育思想更加贴切大学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

3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知识教育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的社会,互联网的应用更是渗透到了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互联网的作用是基础而又丰富的,其涉及的内容和知识更是广泛和庞大,在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想教好互联网是需要好好思考的。该文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应用即可,应该针对互联网的最基础应用和最常见问题为重点,并结合相应的实践讲述更为广泛的互联网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介绍http,数据包、通讯协议、服务器架构等问题。

在教学中发现最常遇见的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互联网问题是普通的连接问题。因此这部分的教学需要结合实践,用网口、网线、路由器、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等一系列的相关设备讲述计算机接入网络的知识,例如asdl如何上网设置,宽带如何接入,宿舍内如何设立局域网、调制解调器如何配置,路由器的连接方式。如何鉴别网线是否畅通,如何配置和连接无线路由器等。在教学中,本人开创性的将相关课程开设在学生宿舍,教全班同学如何在宿舍实际解决网络问题,挨个处理学生的网络连接问题。并要求学生自己拆卸连接整个系统。教学效果极其良好,并更近一步促进了师生感情。

如何使用互联网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只要将适当的几个网站介绍给学生,他们很快便熟练掌握,但是此环节中的重点在于网络安全的教育。学生们往往会忽视相关问题,有必要对网络安全、密码保护、授权证书、网上银行等学生最常用的问题进行相关讲解。介绍并引导学生使用杀毒软件、系统优化软件等。在此应用的基础上更深一步的介绍网络安全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普及,ios、andriod系统的流行,java、APP开发的日益火爆、3G普及、4G技术的成熟。为了本课程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有必要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生中介绍移动端互联网知识。此部分的介绍有必要结合实际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介绍其潜在的价值应用以及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设备带来的思想和创新。并突出强调移动互联技术的前景和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瑞.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4).

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4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教科书伴随着德育课程一起历经风雨,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印迹的建设之路。德育课程教科书的历史演变可划分为几个时期:“文革”前十七年、“文革”十年间及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每个时期的教科书建设均凸显着不同的特点。基于历史的思考,未来教科书的发展应关注编排体系的逻辑性与科学性,语言表述应准确严谨,重视辅文的建设,实现德育课程教科书工具性与德育性的统一。

关键词:中学德育课程 教科书 演变

任翠,女,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在读博士。

建国以来,中学开设的德育课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也有不同的称谓。笔者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几套中学德育课程教科书,试图从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探寻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教科书演变的发展历程。

一、“文革”前十七年的教科书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将每个阶段所开设的德育课程冠以具体的名称:初中三年级开设《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二、三年级开设《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共同纲领》。1951年1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中学“政治课”略有变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初中三年级的教材“中国革命常识课本初稿”原拟从九月份起陆续在“人民教育”及“中国青年”发表。现因故未能如期刊载。在该课本未能继续发表时,各学校可暂时采用“学习初级版”发表的“政治常识读本”作教材。时事政策课的教材可参考“时事手册”、“抗美援朝专刊”、“人民周报”和当地报纸的材料,由各校组织时事政策教育研究指导组负责选定每周教材。1954年7月,教育部对中学德育课程做了调整,因为没有合适的教科书,所以决定初中二年级暂时不开设《中国革命常识》,而高三年级由于将《共同纲领》改为《政治常识》,所以使用《经济建设常识课本》作为暂时的教科书。由此见得,这一阶段的教科书大多都是“暂用”的、“临时上岗”的,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教科书的建设没有显著的成效。

到了1957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而随后的反右派斗争和“大跃进”运动都对学校的德育课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学校的德育课程强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注重对毛泽东著作的选读,在中学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并有相应的教材。此时的德育课程凸显的特征就是围绕着“政治运动”转和围绕着“政治形势”转,教科书也成为阶级斗争的附庸与工具。这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便出现了泛政治化的倾向。1959年教育部颁布了政治课的第一部教学大纲。根据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先后编写了《社会发展史》、《毛泽东著作选读》、《做革命接班人》等教科书。至此,中学的德育课程开始有了固定的教学内容,教科书的建设也开始进入到系统化的程序。但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局限,教科书的改革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作为政治工具的教科书伴随着政治运动和社会形势变化在断断续续地发展着。

二、“文革”十年间的教科书建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德育课程结构被全盘否定,教科书体系也遭受了空前的破坏,中学德育课程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文革”初期,全国各地都在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教学活动没办法开展,原有的德育课程体系被彻底摧毁,德育课程停开。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毛泽东主席盲目崇拜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中学的德育课程成了毛泽东思想课,在课上读语录、背语录、念文件、念报纸,毛泽东的讲话和时事摘录成为当时的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被政治教育所淹没。“文化大革命”后期,各地开始纠正前一阶段对待教育的极端做法,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工作开始复苏。“文革”前的一些有效措施开始恢复,德育课程也在大环境下出现了回暖的势头,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开始加强。但是,教科书中极“左”的内容还未被彻底清除,全国各地区都结合社会形势对中学的德育教科书进行修订,在教科书的内容安排上主要反映阶级斗争的相关内容。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刚刚建立起来的德育课程体系被摧毁,刚刚走向有序的教科书建设被中断,带有强烈阶级斗争色彩的词汇在教科书中随处可见,教科书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丧失了其立德树人的本质。

三、新时期教科书的建设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长期被破坏的教育事业重回正轨,道德教育逐步抹去“政治化”的烙印,走向科学、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学校的德育课程重新恢复,教科书的建设也从“无序”回到了“有序”,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文革”刚结束,统一的教学大纲还没有出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自行编写过一些过渡性质的教科书。为了满足人们渴望获取更多知识的需要,此时的教科书在编排逻辑上特别注重学科知识,也就是将大量的知识性内容编入其中。这一做法忽略了课程的德育本质,使德育课程呈现出“智育”的样态。因此,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了贯彻《通知》的精神,原国家教委于1986年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试验大纲(初稿)》,规定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分别开设《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课程。1992年,《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颁布,同时完成了新教科书的编写,并决定从1992年起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统称为《思想政治》,教科书也亦如此,其内容也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后的教科书从形式方面看,无论是组织形式,亦或是呈现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时的教科书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使内容规范、系统。呈现形式也做了大尺度的改变,在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图片、阅读材料等,形式丰富多彩。从教科书的内容方面看,此时的教科书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主线,淡化阶级斗争,呈现了去“政治化”之后的科学、规范的内容。除了契合国家改革的实际,此时的教科书也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阶段的教科书在内容上以理论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公民素质的养成和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偏重认知内容的选择,因而服从、规训的特点比较明显。

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日益繁荣欣盛。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带给我们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民素质的竞争成为根本。于是,为深化素质教育而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运行。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①从2001年9月开始,初中的新课程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进行实验。就德育课程来说,初中的课程设置有所变动,实行了与小学阶段衔接的九年一贯的课程体系。小学的课程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初中仍为《思想政治》。但为了更好地突出这门课程的德育性,初中的课程名称于2003年改为《思想品德》,而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呈现出弱化知识性的特点。高中的课程名称仍然为《思想政治》,建构了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在必修模块中增加了《文化生活》,并编写了相应的教科书。高中德育课程教科书此时凸显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显著特点。

四、教科书建设中的思考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必然牵动着德育改革,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德育课程及其相关领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影响德育课程运行效果关键因素的教科书,也在改革的大气候中不断完善着自身的建设。

德育课程教科书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在现实的运行中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后的教科书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加多样化。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初中的教科书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非学科性的知识,将学生的生活领域从个人、社会逐渐扩展到国家、世界,引导学生在个人生活与国家生活整合的同时,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为自身未来的有意义生活奠定基础。又如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高中的教科书以学生的生活逻辑来安排内容,以模块的形式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主题,紧紧围绕学生所在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编写教科书的内容,将学生的品德与身心的发展与其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启智,在生活中立德。而在形式的呈现上,新教科书一改往日刻板的形象,将基调定为“活泼”、“灵动”。如在课本中引入了大量的卡通图片,不同的主题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对知识的陈述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文字而少了道德说教,增加了引言、课目标等小栏目,这些既有对基础性知识的解释和分析,又有对社会现象、时事要闻的描述和评论。语言也变得生活化、平民化,少了“不能——”一类的命令式语句,而多了“可以——”一类的引导式语句。如此种种,使得新教科书变得活泼、灵动,自身魅力增强的同时也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

改革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是值得肯定并继续发扬的,总结经验并审视过往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观照当下并迎接未来。那么,在未来教科书的建设上,我们应然的需要审慎哪些问题呢?基于对德育课程教科书发展历史的梳理,笔者有如下思考。

其一,教科书的编排体系应更加科学。如上所述,经过几轮改革后的教科书,其文字表述更加简洁、材料运用更加新颖、逻辑性也不断增强,提升了教科书的整体品味。但部分知识体系的编排尚存在着不甚科学合理之处,如对部分原理的删减不够合理、对部分内容的表述不够完整,部分原理与方法论相脱节等现象仍有存在。②针对此种,未来德育课程教科书在体系编排上可做适度的强化。还原部分原理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合理安排内容的呈现顺序以避免知识点间的跨度过大,协调原理与方法论的逻辑关系以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此来弥补教科书在逻辑编排体系上存在的缺失。

其二,教科书的语言表述应更加严谨。科学、准确、严谨是教科书语言表述上的基本要求,这样也方便教师与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就当下德育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来看,有些内容的语言表述不够全面、不够恰当,容易产生歧义。如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一框中,知识点是这样表述的:“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样的表述会让学生理解为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旧教科书中,关于这个知识点是这样表述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趋向优化结构排列时,1+ 1>2;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结构排列时,1+1<2。”通过对比新旧教科书对这个知识点的语言表述,笔者认为,旧教科书对这个知识点的表述不易产生歧义,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因此,德育课程教科书在建设中应关注语言表述的严谨性,在慎重斟酌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全面、准确。

其三,寻找教科书工具性与德育性的结合点。在伦理学中,本然的“我”天生并不具有德性,所具有的只是可以接受道德教化的潜质。因此,个体所具有的道德潜质是要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被激发出来。德育课程是一门强调德育性质的课程,它不仅关注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因此,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体系的构建上、教学中的使用上都要吸取“文革”时期的教训,避免过分强调其工具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寻找其工具性与德育性的结合点,在二者和谐统一的情况下适当突出其德育性,并契合个体道德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辅助教师完成德育课程的教育主旨。

其四,重视教科书中辅文的建设。新课程改革以后,德育课程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用切合主题的图片代替了之前大段的文字说教,而且在教科书中开辟了一个新的版块——辅文。辅文有三种形式:“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辅文具有正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高中的德育教科书《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中有两则“名言”、一则“相关链接”和一则“专家点评”。两则“名言”中,一则介绍了恩格斯和列宁对“物质”概念的界定,通过对它的阅读便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的概念;另外一则是通过引用恩格斯的话阐明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运用伟人的观点丰富了正文部分的理论知识。“相关链接”则介绍了哲学上“物质”一词的历史发展,这样可帮助学生从源头上厘清基本概念。“专家点评”解释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正文知识。如此看来,辅文对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正文处的道德理论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科书的建设上要重视辅文部分内容的编排和选取,要安排那些科学、准确且能有效“辅助”理论知识掌握的内容进入辅文部分,要合理运用辅文来映衬并实现正文的知识性与教育性。

德育课程教科书反映着国家的主流德育价值观念,映射着国家对人才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能力等的具体要求。面向未来,德育课程教科书亦可以结合上述思考,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观照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建设理念中融入“敏感性”、“生态性”等因子,使其内容具有时代内涵,让教科书也能体现和谐美善的生态美。我们希望,蕴含着丰富理论知识与道德情感因素的德育课程教科书,在社会的深度变革中日趋完善,特别实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其固有的本真价值。

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5

关键词:通识教育;工程制图;教材建设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情况看,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从课程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课程体系或培养计划,狭义的课程指单门课程。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结构框架。而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建设一个课程意识明确而又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立体化教材,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效,也是课程研究与改革成果的展示与应用。

一、工程制图课程在河南理工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高校的定位决定着自身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包含了课程各个层面的性质,把课程的知识、目标、计划、学习评价等诸多要素整合为一体。综合类大学因拥有理、工、文等多类别学科作为支撑,其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类大学,其课程体系按“平台+模块”的方式构建,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实行分类培养。为学生专业教育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坚实的技能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原理和思维方法,并注重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贯通,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内涵。

工程制图课程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类大学通识教育平台的必修课程,跨专业、跨学科地培养学生以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绘制简单工程图样和阅读简单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掌握现代工程设计的有关思想和方法,树立现代工程意识,拓展眼界,为学生后续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程体系结构图

二、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工程制图》教材建设需注意五个方面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由河南省工程图学学会组织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河南省多所本科高校编写的《工程制图》(第二版)教材,体现了现代设计思想的融入,CAD技术的渗透,及经典内容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功能的再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统一性与多样性

教材采用“基础平台+专业制图模块”体系。基础平台包含画法几何、制图基础、计算机绘图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从事工程设计的能力,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制图模块在保留第一版中的“展开图”、“焊接图”和“标高投影图”的基础上,增加了“房屋建筑图简介”一章,同时将第一版中“标准件、齿轮和弹簧”、“零件图”和“装配图”三章内容,合并为“机械工程图样简介”一章,减轻了教材中机械制图的色彩,更能体现多专业、跨学科的培养模式。在“机械工程图样简介”一章中,将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相关内容分解在“零件图、装配图”两小节中,例如螺栓、螺母等标准件与螺纹结构安排在零件图这一小节讲述,而把它们的联接部件图安排在装配图这一小节讲述,强调了它们的装配图画法;压缩了“表面结构的表示法”、“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的内容;对工艺结构只列表简介,使得教学体系更加完整、合理,适合跨专业、跨学科对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2. 立体化

完善了教材立体化系列配套资源。修订了与本教材配套的《工程制图习题集》、《工程制图电子教案》和《工程制图习题与解答》课件。在《工程制图习题与解答》课件中,不但有标准答案,还有整个的作图过程,更加方便教学。工程制图课程网站内容也根据教材与课件的修订而做了针对性的更新。课件与网站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全方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助学。

3.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降低教材难度,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实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开始阶段就接触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简述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6

作者简介:郑宝珍,女,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邮编:361003。

在美术教育中,我国素有重视“双基”的传统。早在1923年6月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图画课程纲要》,就梳理与规定了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至1988年、1992年、2000年先后制定与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都明确提出“初中美术课应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要求。关于“双基”,胡知凡教授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美术知识,它是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在长期创作实践、理论探索中所形成的一套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其中有些属于美术一般原理方面的知识,如美术的定义、美术的起源、美术的性质、美术的功能等;有些属于美术史方面的知识,如有关美术的作品、风格、流派,以及美术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方面的知识;有些属于美术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有关色彩、透视、解剖、构图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些属于技法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有关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制作等方面的技法理论等。而所谓美术基本技能,即中小学生在美术创作或鉴赏、评论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练习所形成的一种技术或能力。从大纲的要求到学者的研究,“双基”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话题,伴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走过很长的一段路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却曾一度为大家所避讳,似乎谈了“双基”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就不吻合新课程的精神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又是什么原因促使笔者如今重提“双基”?修订课标之后,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双基”?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做一些深入的探讨。

一、缘起——由技能大赛片段教学引发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厦门市于2011年4月和2012年8月,先后举行了厦门市首届和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这两次技能大赛中,均设有片段教学竞赛项目。本人作为学科组的负责人,亲历了初中组的两场片段教学竞赛全过程。在这两次片段教学中,不排除个别教师教学出彩之处,但教师对教材理解与把握不到位、淡化或者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等现象非常普遍。

如首届技能大赛的片段教学要求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以下简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活动二和活动三的内容,进行15分钟的片段教学。其中,活动二内容为:“要求结合课本所选作品,分析与研究讨论问题:1.哪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特殊的意蕴?2.哪些作品的文化意义比较明显?”活动三内容为:“要求选择可以对比的东方和西方美术作品,就其审美特征和作品意蕴加以比较,进行阐述和讨论。”从上述活动要求来看,是紧扣本课的主题“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而设置的。然而,参赛的11位选手中,其他十位教师仅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普适性的鉴赏,缺乏对本课主题“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挖掘,美术知识本体把握不到位,泛泛而谈;仅有一位教师做到了结合具体作品赏析,并通过东、西方美术作品比较来引导学生,透过艺术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深入体会其内在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第二届技能大赛的片段教学是以人教版《社区环境美化》为题进行片段教学。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绘制出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或制作模型。2.展示、交流各自的设计模型,并讲述设计的理念、构图。可将比较成熟的设计,主动提供给社区有关方面作为社区规划时的参考、选用。”很明显,本片段教学的重点知识是设计绘制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或制作模型的技能技巧问题。然而,参赛的14位选手,均将对社区环境美化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对教学所涉及的必要的技能技巧内容却一带而过。

以上例子折射出教师日常教学的一种行为习惯,即对学科本体知识关注不够,淡化甚至弱化学科专业技能。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如何有效落实“双基”问题的重新思考。

二、寻根——新课程理念认识及实践误区分析

到底是什么导致今天“双基”落实弱化的局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具体目标”部分提出了六个“改变”,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和“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等。在每个“改变”中,强调的是“过于”部分,而非全部;但一些教师未能真正领会,矫枉过正,导致由课改之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为课改之后的“弱化知识传授”,课改之前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课改之后“过于强调学科综合,弱化了学科本位”,课改之前的“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转为课改之后“过于关注生活,弱化了书本知识的挖掘”等现状。

其次,在新课程理念的导向下,2001年版美术教材编写中学科知识与技能弱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如人教版《美术》(2001年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区环境美化》活动二的教材内容(图1、图2),尽管提出“设计制作时可从社区的整体布局、某一功能建筑组群、标志性的建筑、整体绿化布局、局部点缀(如路灯、路标、路牌)等方面来进行设计,并绘制出效果图”和“模型制作建议:通过共同商定,分别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合作完成美化社区环境模型制作。农村学校可以利用泥土、石块、庄稼秆材料制作”。但文本仍显空泛,对于社区环境美化如何从规划文案一草图一效果图-模型制作,以及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缺乏知识体系的整体归纳。特别是课本范图的展示只注重讨论设计方案、整体协作、研究改进、观摩交流等综合活动的呈现,缺乏美术学科技能知识的引导,如效果图怎样绘制、模型如何制作等。因此,教材的编写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作用方面显示出不足。

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再加上教材的编写在实际上弱化了美术学科的本体知识与技能,都给一线教师带来“双基”可以被弱化的错误认识。再者,尽管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但由于一直以来教师处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多数教师一时难以改变固有的思维与实践模式,仍习惯于“教”教材,从而导致他们在实践中未能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很难做到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有效把握与落实“双基”。

三、反思——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双基”

(一)研读“纲要”,领悟课改指导精神

研读“纲要”,深刻领悟课改指导精神,是有效落实“双基”的重要保障。首先,我们要辩证地理解“纲要”的目标要求。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不是要弱化知识传授,而是改变课改之前过于或单一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变知识传授与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并重。又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不是淡化学科本位,而是结合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在保持学科本体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地综合,即加强学科综合与加强学科教学和学生实践的联结。再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不是不要学科知识与书本知识,而是要求结合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增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由此可见,“纲要”所提出的几个“转变”,传达的是一个守正创新的理念,即在传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创新。2011年8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人员培训会议”上,对修订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重视‘双基’的教育传统,并将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形成‘基本思想’作为教与学的基本要求,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的要求;而学者张存旺所阐述的“课程改革是一次渐进,而不是一场革命,它不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一种‘扬弃’,使其不断完善”也恰恰呼应了这一点。由此可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四维并重,给予我们重要的思想引领。’ (二)研究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教材是对课标的理解与呈现,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美术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课改十年,我国在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并正式颁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新修订《美术》教材(以下简称2012年版教材),改变了2001年版教材中弱化“双基”的倾向,再次关注到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如在整套教材的编写上,2012年版教材“以学习领域为编写架构,有效整合了素描、色彩、中国画、装饰画、雕塑、陶艺、版画、动漫、中国民间美术、服装、字体、版式、平面、立体模型、标志、吉祥物、奖杯、海报、请柬、面具、图案、藏书票、社区环境、室内设计、以及美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主要表现手段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教材精选“双基”内容,并将不同年龄学生能接受、能理解作为确定“双基”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单元教材的编写上,则是结合单元主题需要,适当穿插美术基本技能的内容。在课与课之间,通过技能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搭建,不断激发、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学生美术语言及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而在具体课例的编写上,则是进一步巩固2001年版教材的优良传统——“以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双基”的呈现。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我们的风采》,改变了2001年版教材“简单呈现部分着不同校服的学生图片以及多幅校服设计图片,就提出设计与展示要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为校园添色彩》活动一,如图3)的做法。在教材编写和设计上,“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学生装的界定、不同场合服装的类别、不同色彩服装的心理特征、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基本技能”部分涉及服装设计步骤、不同表现手法的服装设计介绍。在“相关链接”部分,还结合日常需要,提出“学会服装搭配,提升形象指数”的要求(图4至图7)。2012年版教材既关注到了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还关注到了服装设计的基本技能,有效落实了“双基”。

(三)落实双基,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如何在实践应用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创造,精选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双基”,有效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完成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主要任务。

面对不同的教学,在知识技能的处理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接受水平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以2012年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第3课《我们的风采》为例,我在下校视导时发现,多数教师在执教该课时都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呈现,过于关注校服相关知识的呈现,忽略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如何设计校服;因而学生完成的作业基本上停留于原有水平,未能显示在本课学习基础上能力获得提升的过程。

我们知道,知识和道理并不是教师注入学生头脑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著名教育家奥尼舒也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该课教学,教师若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制服式”或“运动式”校服中任一款式,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进行款式的整体造型及细节变化(衣领、袖口、口袋及其他细节装饰)的再创造过程,把教学重点落在本课学习的难点“如何设计”上,这样引导出来的学生作业就有别于之前学生盲目的绘制过程,更富有创造性和设计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款式设计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合适的颜色、面料,并进行装饰美化。调整之后的教学设计契合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完成的作品就能够是一幅在原有水平上有一定提升的作品,这也吻合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四、结语

无独有偶,笔者于2013年暑假在西南大学参与厦门市学科带头入学习期间,学员之间针对“双基”曾经有过这样一番讨论:个别教师认为,新课程之前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实施之后弱化知识与技能,修订课标再次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由此,他们认为课改是不成功的,因为又回到了原点。

笔者恰恰不这么认为。新课程之前与课标修订之后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新课程实施之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导致课程体系庞杂,加重了学生负担,且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以及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在教学理念上,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新课程实施之后,一方面因过于注重跨学科融合而弱化了学科本位,另一方面因过于注重学生的学而阻碍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本体作用(即知识与技能的引导作用)的发挥;而课标修订之后所谓的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建立在对之前两种“走极端”的反思的基础上的,适当摆正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位置。“新课标”鲜明地提出了美术课程所应具有的三个维度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其纳入课程总目标的基本陈述之中。这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美术教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同时也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情感态度取向,从而达到朱慕菊所提出的“四基”新要求。所以,本次课标修订再次强化了“双基”,绝不是回到了课改之前的原点,而是对两种极端的课程观念和教学实践的修正,使美术课程“双基”的落实回归其理想的本位。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知凡对我国中小学美术学科中知识与技能问题的思考[J]黄埔教育·学科教研,2010年12月6日.xkj y.hp e.cn/Disp.AspxID=2 53 25 &ClassID -445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存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内部参考),2011(5).

[5]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