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例6篇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1

【关键词】历史地理因素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基于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果断地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力求达到缩小国内各地区发展差距必须优先服从于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大局需要。这一战略从效率优先的角度,使东部地区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先机,从而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在近三十年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除了经济效率的差距、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等因素外,另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历史地理原因。世纪之交,我国西部地区迎来了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值此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西移之际,分析比较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崛起的差异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西部经济腾飞的现实起点和基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选择发展战略,实现追赶目标的基本前提和现实要求,以求达到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实现国家制定的宏伟目标——共同富裕。

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很多,文章以历史地理因素为切入点,对引起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地理原因进行了分析,力求在历史规律中寻求突破口。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出了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建议。

1.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现状

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原因众多,历史地理环境异同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时期,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就自然地理环境因子而言,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甚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迅速、剧烈的变化,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当然,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经济基础差距凸显。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重要的综合性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地区收入水平。从表1.1来看,从1978年—2007年东西部地区GDP总量逐年显著增加,东部地区的增速明显快于西部地区。同时,东西部地区GDP的总量逐年拉大,进一步凸显了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差距。表1.2显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从统计资料来看,相当长一段时间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速高于西部地区,自2005年始,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这说明,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效显著,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增大,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是,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距还很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实际差距还将持续。

1.2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极其不合理的人口分布。我国95%以上的人口偏集于瑷珲——腾冲线以东,而以西的广大地区人口则不足全国的5%,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人。造成西部许多地区劳动供给易受到数量限制,缺乏供给的弹性,难以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意味市场狭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就高科技人才而言,高校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各大城市,东部地区优越的创业环境和丰厚的待遇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相对而言,西部地区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管理模式和创业环境。使得西部地区的人才外流现象明显,这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差距。从比例上看,东中部地区高科技人才的比例远远超过西部。例如全国31省市区本科院校分布情况就能反映出来,如图1.3。按照200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719所本科院校,分布在31个省、市、自1治区(港澳台除外)。其中包括985院校39所,211工程大学115所和其他604所普通院校从表1.3中可以看出,本科院校东中部地区有546所,占据总数的75.938%,而西部地区只有176所,并且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陕西、四川、重庆地区;再如211院校,东中部地区有92所,占总数的79001%,西部地区只有23所,占据20.909%;而985院校,东中部就占据39所中的32所,而西部只有7所,并且只有分布在陕西省3所、四川省2所、重庆1所和甘肃省1所,其他西部省份没有一所。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平衡。

除以上现状,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现状还包括产业状况的差异、生活水平的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以及健康状况的差异等。

2. 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历史地理原因分析

2.1自然因素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从地理环境上看,我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经纬度跨度大、地形地貌独特的国家,气候、水文、资源等分布情况差距较大。自然地貌方面,以瑷珲——腾冲线来看,我国西部地区整体海拔较高,山沟纵横,尤其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相对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西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以及云贵高原的绝大多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发展的局限性。气候方面,近2000年来,前1000年气候相对温暖,后1000年相对寒冷,中国北方在唐中期以后气候转冷。总体而言,中国西部地区气候相对干冷,东部地区较温和湿润。东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2.2历史因素

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中原地区,而边疆地区人口稀少,开发受限明显。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今辉煌过,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发生在这片热土里,尤其是汉唐时期,但之后往日的那种繁荣逐渐消沉。到了唐代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从近代来看,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边疆地区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尤其是西部的边疆地区。从现代来看,新中国的建立为西部地区扫除了落后制度的障碍,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的广大领土并未得到国家应有的重视。从历史角度看,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又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

2.2.1内部因素。历史上受战乱、人口迁徙、生态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历史上三次重大人口的迁移,其大体趋势为自西自北向东南迁移,人口的迁移不仅带给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东移南迁。具体而言,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看,具体表现如下:

(1)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770前—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都对自己的区域做了较大的开发,如齐国、鲁国对今山东半岛农业的开发、秦国对成都平原的开发、楚国对荆楚以及越国和吴国对长江三角洲的开发等。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黄河流域的农业地位进一步确立,当时经济区主要有三个:一是关中平原地区,二是关东地区,三是成都平原地区。其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

(3)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这一时期气候变冷,游牧民族南下入侵,北方战乱不已,北方地区农业遭受破坏。北方农业区域缩小,游牧民族牧区向南扩展,黄土高原和河套地区成为牧区,而同时江淮地区、太湖地区、成都平原的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4)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60年)。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气候温暖的朝代,我国北方经济有所恢复,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经济十分发达。中唐以后,南方经济有了发展。随着气候的变冷,战乱增加,农业经济受到破坏,关中地区粮草不济,就食东都洛阳,出现关中地区靠东南八道供给的现象。

(5)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这一时期,长江中上游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下游已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而成都平原成为后方粮草的生产基地。事实上,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由黄河流域转向了长江流域。

(6)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北方地区在“明清宇宙期”(或者叫“小冰期”)的背景下经济残破,经济地位大大下降,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发展起来,“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现状。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城市大量出现,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反观长江上游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同一时期。东南沿海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以珠江流域的发展最为明显。

(7)近代以来(公元1840年—公元1949年)。一方面是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积累,商品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入侵,刺激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上升。而20世纪50年代,工业经济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东部工业向大后方的西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国家对西部经济的发展重视起来,60年代曾有大量东部沿海企业内迁西部,使得东西部经济差距有所缩小。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根据梯度理论的推进方式,将中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提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战略,这一时期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壮大起来,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渐拉大。

2.2.2外部因素。15、16世纪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的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向了大西洋,由此,世界贸易就由陆路转向了海路。西部地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国东部地区处在海洋线上,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多山地和丘陵,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恶劣,处在我国领土的边缘地带,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西部地区虽然领国较多,但这些周边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缘关系欠佳。这种现状阻碍了商贸流通,使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受阻。而东部地区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交通发达,这有利于东部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极为有利,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建议

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本文只是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3.1基于地理视角

3.1.1保障西部生态建设体系。由于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受限,因此保障生态环境是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国家在西部生态建设中已经采取的一项重点工作——退耕还林,这样做的目的:第一,为了有效地遏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以保障包括北京、天津地区在内的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第二,对于提高和巩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而保障全国的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西部环境恶劣造成的人口转移带动人才的转移,必须通过对环境的改善,吸引人才的流入,尤其是要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从而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力求达到与东部地区协调发展,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人才保障。

3.1.2健全西部经济发展规划体系。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必须积极发展西部特色的地区经济;必须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高科技人才到西部工作创业,提高西部经济发展水平。

3.2基于历史视角分析

3.2.1打造文化实力。重建丝绸之路的辉煌,打造文化软实力。通过对古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打造宣传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3.2.2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一个地区高科技人才的数量决定了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由于古代受战乱的影响从而导致人才,技术流向东都沿海地区,经济从西部地区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所以从长远来看,优化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必须吸引人才的流入,加强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

3.2.3加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把丰富的劳动力转变为经济性的人力资源关键在教育。通常说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虽然人力资本投资报酬递减,但边际收益仍然显著。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继续对传统的人力资本投资领域进行低层次的投资,将影响人力资源收益的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在构建完整教育体系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养。

除以上对策外,我们还可以采取适度倾斜西部地区的财税政策,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西部地区制度创新,优化和调整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对策建议是西部地区必须实施追赶型战略,发挥“后发优势”,从调整西部地区财政税收政策、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制度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入手,利用政策优势、市场机制和制度创新能力,逐渐实现追赶目标,以期达到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书国,杨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4.

[2]向书坚.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2

论文摘 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英汉习语的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提出了一些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转贴于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9 , (3) .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3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4

,这些事物在西方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佛慈悲”、“借花献佛”等习语;而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同时世间万物的变换、运行也是在上帝的主宰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习语往往与上帝有关,比如“God be with you”、“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 历史传承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东西方的历史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习语、谚语都是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下积累出来的文化精髓,所以历史传承的差异也是导致东西方习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原因。比如汉语中的“叶公好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故事,而将其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不可能再将这个故事复述出来,所以就要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将其翻译出来,那就是首先理解其意图,再用英文表达,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是现在比较认可的一种翻译,“声称喜欢而其实是恐惧”,这也符合典故中的含义。同样的道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翻译则为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3、 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由于的差异以及历史传承的差异,势必会导致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比如对待“龙”这一事物的差异,在东方,龙是神圣、高贵、美好、皇家的代表,例如“卧虎藏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等,而在西方,龙则是一种恶魔,是邪恶、凶残的象征,所以比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翻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dragon,那样就是咒人家的儿子成为像恶魔一样的人,而是应该根据原有的意思进行翻译: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希望某人的儿子成为重要人物或有名气的人物。

4、 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在我国,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河水大多向东流,所以也就有“大河向东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说法,而在西方是有不同的体现的;另外,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冬天是“凛冽的北风”,春天则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即“东风”是受欢迎的、受喜爱的,例如“紫气东来”、“东山再起”等等,而在西方,比如英国,他们的东边是欧洲大陆,自古由于战乱频繁,他们对“东”是十分厌恶的,相反,他们喜欢“西”,例如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即《西风颂》,其中的一句“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成为经世名言。

二、 英汉互译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翻译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原话的意境,所以既要简单,又要保持原意,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1、 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就是在不改变原句的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的情况下,同时保留原句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的翻译方法,例如“Well began,half done”就可以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直接互译,其意境没变;又比如Easy come , easy go就可以与“来得容易去得快”直接互译,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

2、 意译法

由于某些语句含有特定的典故或是案例,直接翻译比较麻烦,所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即意思相同的翻译就可以是译文简单明了,比如常见的“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是直译的话就是“在罗马就按罗马的规矩来”,而其实它的意思是“入乡随俗”,所以采取意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西方人在祝寿的时候往往会说“As old as Methuselah”,Methuselah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非常高寿,就如同中国的彭祖,直译是“像玛土撒拉一样高寿”,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如果直接翻译为“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就会使读者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5

摘 要:谚语是语言的精髓,文化的精华,具有民族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笔者从习俗差异、、环境差异及历史典故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谚语的差异的文化根源。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

关键词:谚语差异文化根源习俗差异环境差异历史典故

何为谚语?谚语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受该民族的生存环境,,习俗差异,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

一、习俗差异

关于英汉习俗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Barking dog seldom bite(嘴硬者手软)”、“He is a gay dog. (他是个快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等。

二、宗教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谚语中与宗教有关的谚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所以英语中有些谚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 “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 ”、“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 “Go to hell(下地狱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贫困如洗)”等。而我国是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道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谚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谚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汉语反映老子道教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混迹则乱等等;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则体现了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环境差异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所以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不可分。英国是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谚语;例如, spend money like water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 go by the board表示“(安排)落空,(计划)失败”; burn one’s 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等等。而中国则是陆地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与此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瓜熟蒂落”、“斩草除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读者一定能体会到莎翁的“爱”。

四、历史典故

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起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是由历史典故形成的。 西方谚语“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谚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 “Love is blind”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 (别称 the blind god ),其对应的谚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虽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 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在和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古国,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因此,不少谚语与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语谚语,这也是汉语谚语的一大特色。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谚,这也是汉谚的一大特色。

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英汉谚语必须建立在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宜先按照原文的预期风格进行直译,然后附进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点出其寓意。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章.p1-8.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6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wwW.133229.cOm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