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例6篇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测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05

1引言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离不开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区域的综合实力。其中,区域软实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在区域竞争中,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人力素质(居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与体现为物质力量的硬实力(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不同,软实力主要体现为区域积累起来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对外影响力。

要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的建设。那么究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的软实力地位究竟如何,存在哪些优势,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加强建设,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明确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成,并根据数据可得性确定要选取的指标,然后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他对比区域的软实力进行测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发展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启示。

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指标体系及其方法

2.1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借鉴,本文采用了常用的软实力指标,将区域软实力一级指标分为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区域文化、人力素质、公共服务、区域形象。其中:

第一,区域文化是指区域内的行为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主要通过文化传承、继承等共享区域价值观、增强区域感召力和辐射力。

第二,人力素质主要是指区域内人口总体水平上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等。作为社会行为主体中最小单位的人,其人力素质影响各行为主体的行为效果,如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区域形象的优劣、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企业创新力的强弱等。

第三,公共服务主要指政府提供的、以公益性为特点的,满足人们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科技教育事业、文化体育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服务的优良程度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区域的凝聚力和企业的创造力,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2.2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方法

第一,应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上述指标体系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为了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可公度性,应该将上述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目前通常有三种无量纲化的方法,即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本文采用0-1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将数值标准化到0-1的范围内。

第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二级指标的合成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合成,三级指标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合成。综合后的软实力指标数值介于0-1之间,数值越大代表软实力越强,数值越小,代表软实力越弱。

第三,数据来源。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选取了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16个相关指标数据,整理计算后得出15个三级指标的相关数据。

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的测度及分析

3.1各区域软实力计算结果

经过对各三级指标观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将三级指标合成为二级指标,再根据二级指标合成区域软实力指标后,可以得出2011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他省区(市)软实力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综合指标的得分情况、排名、分类(见表2)及比较(见图1)。表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区域软实力指标得分、排名及分类

指标区域A区域文化B人力素质C公共服务D区域形象软实力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综合得分排名地区内

其余区域文化二级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于区域文化传播与传承有一定局限。

3.3人力素质方面分析

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8省区)人力素质平均得分(0.270)低于东部(0.453)、全国平均水平(0.335),也低于东北部(0.298)、中部(0.293),但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0.268)。主要原因是多数西部少数民族省区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较低,高等院校数量较少,部分省份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较低。例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仅为4.53%,而北京为32.63%,北京是的8倍;高等院校数量上,(6所)、青海(9所)、宁夏(16所)较少,远远低于东部平均数(97所)、全国平均数(80所);广西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为00984万元,而北京为0.2576万元,是广西的2.61倍。

第二,贵州(0.180/30)、云南(0.194/28)、宁夏(0217/27)、广西(0.224/26)排在全国后6名,仅有新疆(0.359/10)进入全国前10名。新疆每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1296人,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0.181万元,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7人、0.115万元),教育的高投入和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较高使得新疆具有较高的人力素质。而贵州(757人,0.109万元)、云南(650人,0.104万元)、宁夏(831人,0.161万元)、广西(803人,0.098万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如上海(2036人、0.234万元)。

人力素质高低与区域人力资本进而区域经济增长有密切联系,一般而言,人力素质较高的地区,人力资本也较为丰富,而人力资本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此,应加强人力素质指标较弱地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加强高等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

3.4公共服务方面分析

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平均得分(0309)低于东部(0.414)和全国平均水平(0.362),也低于东北部(0.468)、中部(0.302)和西部(0.322)。主要原因是西部少数民族省区社会保险(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参保人次占总人口比重较低(44.74%),低于全国(68.71%)和东北部(86.00%)、中部(50.78%)、西部地区(48.44%),还不到东部地区(98.61%)的二分之一;R&D占GDP支出比重较低(0.40%),不到东部地区(1.33%)的三分之一、全国(0.87%)的二分之一。但好的方面是每万人医院床位数、住房保障支出占预算支出比重方面稍高于全国平均数。

第二,(0.188/31)、广西(0.193/30)、贵州(0222/28)、云南(0.229/27)排在全国后5名,仅有新疆(0.535/4)和青海(0.458/6)进入全国前10名。新疆和青海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住房保障支出方面做得较好,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分别为57张和41张,高于全国(28张)水平,住房保障支出占预算支出方面,新疆和青海分别为7.44%和10.97%,远远高于全国(377%)水平。而、广西、贵州、云南则由于医疗床位数、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指标排名靠后,尤其是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为落后,上述四省区社会保险参保(三险参保)人次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21.27%、36.72%、30.89%、30.78%,远远低于全国(66.84%)平均水平。

公共服务中医疗、卫生、住房等社会保障对于经济发展起到社会安全网的作用,科技投入尤其是R&D经费投入成为西部落后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应加强公共服务指标较弱地区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R&D经费投入。

3.5区域形象方面分析

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8省区)区域形象平均得分(0.081)低于东部(0.382)和全国平均水平(0.181),稍高于中部(0.074)。主要原因是:反映区域自然资源和文化吸引力的指标(每万人全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方面,西部少数民族省区(444人)远低于东部平均水平(1416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9人);而反映国外对于区域品牌认知程度的指标(出口值)方面,西部少数民族省区(623,401.23万美元)更是远低于东部平均水平(16,236,808.62万美元),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23,809.31万美元)、东北部(2,457,101.87)中部(1,551,035.55万美元)和西部(899,373.63万美元)。

第二,宁夏(0.011/31)、青海(0.019/29)、贵州(0034/28)、新疆(0.061/25)排在全国后7名,仅有云南(0.149/10)进入全国前10名。云南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入境旅游,2011年每万人接待海外游客854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9人),吸引海外游客人数排全国第10名,借此云南获得较好的区域形象;尽管2011年出口947,245.40万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23,80931万美元),但高于西部平均水平(899,373万美元)。而宁夏、青海、贵州和新疆则由于交通、气候、旅游营销等种种原因,吸引境外游客比较少,每万人全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分别为30人、91人、169人、255人,这反映出其区域形象有待提高。

4中国各省区(市)区域软实力的聚类分析

本文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根据区域软实力综合得分,对中国31省市区域软实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其中,区间距离选择欧式距离法,间类距离选择WARD法。聚类结果总结见表1中“层次类型”,根据区域软实力强弱,可以中国各省区(市)分为四类,第一类区域软实力最强,第二至第四类区域软实力依次降低。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类,区域软实力强的省市依次为(5个):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些省份均为东部发达地区。其中上海作为地处长三角的直辖市,其软实力指标(0.604)位列全国第一位,区域文化、公共服务两个二级指标也排全国第一位。作为首都,北京软实力也非常强,排全国第二位,其中人力素质二级指标排全国第一位;作为珠三角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广东软实力指标排全国第三位,其中区域形象排全国第一位。

第二类,区域软实力较强的省市依次为(3个):天津、辽宁、福建。其中天津、辽宁分别在人力素质、公共服务二级指标排名较高,分别排全国第三位。

第三类,区域软实力较弱的省市依次为(7个):山东、陕西、新疆、重庆、安徽、内蒙古、黑龙江。这一类中西部有4个,其中仅有新疆和内蒙古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东部省市有1个(山东),中部省市有2个(安徽、黑龙江)。其中新疆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11位,在公共服务、人力素质、区域文化方面位列全国前50%,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区域形象方面比较落后;内蒙古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14位,在四个二级指标方面都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第四类,区域软实力弱的省市依次为(10个):湖北、山西、海南、青海、、云南、吉林、四川、广西、湖南、江西、河南、河北、甘肃、宁夏、贵州。其中西部少数民族省区有青海、、云南、广西、宁夏、贵州。青海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19位,在区域文化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分别排全国第4、第6位,但是区域形象较为落后,仅排第29位;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20位,在区域形象和人力素质方面水平尚可,但是在区域文化和公共服务方面较为落后,仅排全国第28位和第31位;云南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21位,在区域形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排全国第10位,但是其他三个二级指标均较为落后,尤其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仅排全国第27位和第28位;广西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24位,在区域文化、人力素质、公共服务三个二级指标方面均较为落后,仅排全国第25位、第26位和第30位;宁夏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30位,在人力素质和区域形象方面较为落后,仅排全国第27位、第31位;贵州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31位,区域文化、人力素质、公共服务和区域形象四个二级指标都较为落后,分别排全国第30位、第30位、第28位、第28位。

5启示

由上文可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综合指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软实力综合指标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东部、中部、东北部等地区。第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区域文化等四个二级指标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平均水平,劣势最大的是区域形象,其次是人力素质和公共服务。第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所有指标都落后于东部地区;除区域文化外,其余指标均落后于东北部地区;人力素质和软实力综合指标落后于中部地区,但是区域文化和公共服务、区域形象均优于中部地区;除人力素质优于整个西部地区外,其余所有指标均落后于西部地区。第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四个二级指标各有优劣势。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策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该区域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支持:第一,在区域文化建设方面,应该不断增加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积极进行基层文化站点建设,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大力开展基层文化推广活动。第二,在人力素质提升方面,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对西部民族地区进行倾斜,结合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特色,大力打造高水平科研、教学平台,加强中低层次教学水平,以不断提高该区域人力素。第三,在公共服务方面,结合民族区域实际情况,推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搞好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开展区域安全建设,做好反恐宣传教育。第四,在区域形象提升方面,深化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促进民族地区形象提升。

此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应通过与各主体区域、各省(区)市进行横向比较,并从自身历史发展进行纵向比较,找准自身软实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提升软实力,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发展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马庆国.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4).

[2]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6,(06):292.

[3]吴光芸,唐兵.论区域软实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09,(06):37.

[4]马宗国,韩静轩.区域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以山东省17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01):128130.

[5]秦琴.区域软实力及作用机理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2,(02):2123.

[6]秦琴.区域软实力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2,(31):126128.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2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指标1.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本文以国民收入增长为核心,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2.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的地域单元的划分和时间序列的选取本文研究采用的区域划分以省为单位,采用统计年鉴上的划分方法,把我国三十个省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其中东部为沿海十一个省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八省,包括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西部十二省,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是基于《中国统计年鉴》的时间序列,时间跨度是2001年至2012年。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和处理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性很强。而GDP是以地域原则进行统计,所以更能反映某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且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人均GDP(元)指标是最适合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此本文选取我国东部地区的十一个省、中部地区的八个省、西部地区的十二个省的历年GDP(元)数据,并对选取的各省份地区进行加总,得到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历年GDP数据,然后除以各地区的总人口数,算出东中西地区的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该指标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更科学。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1.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经计算,以东中西人均GDP分别与国内人均GDP计算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都是0.999,0.999,0.997,可见东中西地区的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相关性很高,进一步有力说明了东中西人均GDP与国内人均GDP的统计相关关系较强,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三)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回归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不同区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本文又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进行线性模型拟合。下面利用Eviews从增长速度方面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回归分析的研究。1.从增长速度方面进行的回归分析下面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东、中、西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时间序列段为2001~2012年,进行三次一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回归结果见下表:参数估计的模型如下: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一(1)中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二(2)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三(3)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在模型一中,对回归系数的估计为,说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1.0091个单位,因为东部地人均GDP大于其他地区和全国的人均GDP,所以符合实际。同时说明,平均来讲,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对国内人均GDP增长率有较大的贡献。在模型二和模型三中,所估计的参数分别为,说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71个单位,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95个单位。西部地区的增长率一直大于中部,所以综合来看,西部地区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起着更大的作用。综上所述,从回归分析的角度看,在人均GDP增长速度方面,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要比中西部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要大,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大于中部地区。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方法和数据1.本文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本文采取了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指标和绝对差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趋势和具体特征,从而进一步从经济发展差异方面分析.因此,本文选择下面两种计算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2.数据来源及处理统计数据仍然是2000~2012年间的各地区人均GDP数据,本文所使用的人均GDP如上述是历年各地区GDP总值和历年的地区总人口计算而得。数据处理为分别计算历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GDP的相对和绝对差距及相对差异系数。

(二)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动情况和趋势1.各区域间以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人均GDP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则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大小和变动方向,下面分别计算东中部、东西部的差距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东部与中部人均GDP、东部与西部人均GDP的绝对差距都在逐年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不断加大,但由相对差距系数的变动来看,东中部、东西部之间的相对差距出现缩小的态势。从相对差距来看,2000~2003年,东部与中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点,但增幅不大,由51.16%增加到53.60%。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也由58.89%增加到59.92%。在2003~2012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下降幅度在2个百分点之上,大于东部与中部之间相对差异系数的下降幅度。这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综上分析,中西部地区GDP总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将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东部GDP总量所占百分比将会略有减小,但所占比重依然很大,说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量。从人均GDP差距的变动方面来看,虽然中西部与东部发展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不同地区间经济水平的绝对差距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持续加大。

(三)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回归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也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具体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下面进行相关回归分析。1.以区域GDP所占全国GDP比重为权重,将全国GDP增长率按区域进行加权分解,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率的贡献率。通过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全国GDP增长中,东部的贡献最大,除2011和2012年之外,其他年份的贡献率都超过50%,贡献率最大是2003年,高达71.7%,全国GDP增长的14.5个百分点中,东部占了1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比东部低,其贡献率在12.4%~28.6%之间,西部的贡献率最低,贡献率在15.7%~26.9%之间(除2012年外),近年来西部的贡献有加大趋势,且逐渐高于中部的贡献率。2.下面以全国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东中西地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一元相关回归分析。利用SPSS计算东中西地区各自的贡献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94,0.776,结合表4可知,全国GDP增长率与中东部的贡献线性相关性最强,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强。但中西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东部地区占主导地位将会是长期的趋势。

三、结语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3

一、2009年我国地区经济的基本形势

(一)各地区经济呈现稳步回升趋势,回升基础不断巩固

2009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经济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2.6%、11.6%和10.7%。与上年相比,西部地区增速加快了1.0个百分点,增幅提高了3.1个百分点;中部和东部地区增速分别回落了0.5、0.4个百分点,但降幅分别收窄了1.6和2.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增速回落了0.8个百分点,降幅停止扩大。与前三季度相比,中部经济增速加快了1.5个百分点,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加快了1.0、1.0和0.8个百分点。各区域经济增长逐季加快,经济下滑态势得以扭转,经济回升的基础不断巩固。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西部地区增速居四大区域之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长最快的前十位省份中,西部地区占5个、中部地区占3个、东北地区占2个、东部地区仅有1个(第十位有两个省份并列)。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8.5%、8.4%、19.4%和53.7%,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比重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此外,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一年来,中西部地区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和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

(三)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地区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年,作为应对经济危机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国务院相继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横琴、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国图们江地区、中部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8个区域规划,印发了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等多个区域性政策文件。在一年的时间里,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出台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产生的积极效应、引起的广泛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区域规划与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我国区域经济版图发生重大变化,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力度明显加强,发展速度显著提高,迅速成长为引领各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在一定程度上均得益于经济增长极的强力推动,例如:天津在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强力推动下,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6.5%,位居全国第2位、东部地区之首;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推动广西经济同比增长13.9%,增速居全国第5位。

(四)各地区投资快速增长,国内消费平稳提升

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投资和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分别增长23.0%、35.8%、38.1%和26.8%,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速较上年分别加快了3.2、3.5和1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幅最大,东北地区增速比上年回落了7.6个百分点,是四大区域中唯一增幅下降的地区。从投资构成看,各区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部、西部、东北和东部的增速依次为36.8%、36.7%、36.1%和25.0%。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依次增长32.3%、32.3%、30.0%和18.6%。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设备投资增速快,表明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对基建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国内消费方面,四大区域的市场销售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速度位次是: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分别增长19.7%、19.2%、18.9%和17.4%,增速比上年回落了2.6、4.0、3.6和4.0个百分点;但与前三季度相比,四大区域增速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分别加快了0.7、0.4、0.5和0.8个百分点。

(五)对外贸易继续大幅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

2009年,全国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2072.2亿美元,同比下降13.9%;与前三季度相比,降幅继续收窄,缩小7.0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分别下降13.3%、21.7%、14.3%和16.4%,与前三季度相比,降幅分别缩小了7.0、6.7、8.3和5.2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全国实现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同比下降16.0%,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3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出口总额同比分别下降14.5 %、29.0%、20.6%和26.4%。其中,东部地区降幅比前三季度缩小了5.4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占全国的88.3%,预示我国的出口需求正在逐渐恢复;其他三个区域的趋势与东部类似,出口有所下滑,但降幅明显缩小。进口方面,全国实现进口总额为10055.6亿美元,下降11.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了9.2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口总额同比分别下降11.9% 、11.1%、4.4%和2.3%。其中,东部地区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9.0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占全国的88.1%。其他三个区域进口趋势与东部相似,增速仍有所下滑,但降幅均不同程度收窄。

(六)各地区产业构成趋向合理,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2009年,各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均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较明显上升。从第一产业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6.6%、13.9%、13.8%和11.6%,同比分别降低0.2、0.7、1.8和0.1个百分点;从第二产业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49.6%、50.4%、47.6%和49.9%,同比分别下降2.1、0.5、0.5和3.1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3.8%、35.7%、38.6%和38.5%,同比分别上升2.3、1.2、2.3和3.2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表明,在应对国际危机影响的过程中,中央关于“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区域合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地纷纷推出了本地区应危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一项重大举措,与以往相比,区域间开展合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提高,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产业区际分工趋于合理,区域之间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强。一年来,跨省区的党政领导互访日趋频繁,一揽子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相继签订,一些新的区域合作组织和形式不断涌现,区域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产业转移力度明显加大。“抱团取暖”、合作交流成为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有效手段。区际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势头良好,有关省市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岸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国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中亚地区、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机制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二、2009年地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各地区经济尚未根本恢复,外部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2009年,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只有西部地区增速提高了1个百分点,但仍未达到2007年的增长水平,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危机之前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外部环境方面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金融领域风险尚未根本消除,银行慎贷惜贷状况仍难以根本改观。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威胁着世界经济复苏的社会基础。新增流动性大量涌入虚拟经济,国际社会通胀预期有所增强。上述情况,仍将影响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全面恢复。

(二)区域经济增长仍以投资拉动为主,消费与出口驱动力严重不足

总体来看,2009年各地区投资增速已处于高位,受中央投资规模难有较大增加、银行贷款更为审慎、民间投资尚未有效启动、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压力大等方面影响,2010年各地区投资增速有可能放缓,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恐难以为继。在国内消费方面,2009年四大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均出现了明显回落,城乡居民收入短期内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消费潜力最大的农民群体购买能力有限,一些鼓励消费的政策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扩大消费仍面临不少制约。在外贸出口方面,由于发达经济体需求继续疲软,加之针对我国的贸易争端有所增多,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三)中西部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地区经济发展仍不平衡

虽然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略有提高,但东部地区目前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从其他经济指标比较来看,东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总和的比例分别是:第一产业增加值1∶1.75,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42,进出口总额1∶0.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6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0.96,财政收入1∶0.7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除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于自然因素和国家政策扶持高于东部地区外,其他方面均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人才、产业、资金等资源要素仍大量向东部聚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依然较为薄弱。

(四)区域合作内生动力不足,产业梯度转移缺乏强有力机制推动

当前,为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地区依然把 “保增长”作为主要目标,经济发展的重点仍主要放在投资规模大、产值利润高的行业,区域分工意识不强,开展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不强。同时,区域间尚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和法律约束,地方政府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对资源配置的随意性较大,难以从区域协调角度进行决策。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趋同迹象,区域性经济中心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城市之间开展区域合作的动力不足。

(五)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随着产业转移活动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有所抬头,中西部地区环境容量压力有所增加。同时,不顾及环境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现象在各地区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还普遍存在,个别地区甚至为了经济增速而放低了环保要求,科学发展的理念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促进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培育区域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已出台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实施工作,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培育壮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继续采取以点带面、以线串点的开发模式,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新疆、宁夏、青海等省藏区、广西等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区域开发在空间上趋向协调,努力形成各地区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保持投资适度增长,进一步调整投资重点和方向

继续发挥投资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不同区域的投资针对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更多地转向改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地震灾后重建等民生和公共事业领域;对中部地区要围绕“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重点向“三农”、基础设施和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建设等方面倾斜;对东部地区的投资更多地转向扩大消费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领域,侧重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东北地区要将投资重点放在促进产业振兴及提高粮食产能方面,同时注重改善民生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面的投入。

(三)推动出口稳定增长,提高引进和利用外资质量

要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引资质量,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研究细化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外资指导目标和区域性政策,重点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沿海、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重点加强与东盟、中亚、东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力度。

(四)努力发掘扩大内需潜力,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

从区域来看,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中西部;从城乡来看,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有利于拓展内需增长和经济发展空间,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在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其与地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提高低保收入和最低工资标准、继续实施刺激汽车、家电消费等政策,扩大居民特别是新增市民的消费需求。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和户籍制度等方面配套政策的改革。

(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区域产业结优化升级

各地区应积极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夯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东部地区应率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要素和出口向依赖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转变,形成新的和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优势。中部地区应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西部发展中应注重调整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探索实施资源就地转化战略,延长资源加工产业链,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和旅游等产业。东北地区应加快落实装备、石化、轻纺、医药、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振兴方案,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六)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平台,引导产业区际有序转移

各地区要抓住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发挥各级政府、区域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完善区域合作的信息平台建设,构建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性文件,加快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成功模式。认真总结对口支援的成功经验,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七)坚持倡导科学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信贷配给 区域差异 区域经济

一、引言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存在的一种典型状况,是指在银行所报的利率条件下,人们对贷款的需求超过了银行所能提供的贷款数量,这时银行报出的贷款利率是低于市场出清利率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从近乎绝对平均化的贫穷状态开始向多样化的发展演化,一方面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区域性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我国的信贷也由改革开放前的行政均衡状态而呈现了区域信贷市场严重分化的态势,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信贷配给弱化,中西部地区信贷配给状况加重的局面,这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

区域信贷配给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区域内的信贷供给无法满足区域内的信贷需求,从而使得区域内的信贷市场无法出清。这里的区域可以是区域经济学中泛指的任何区域范围,包括城乡和农村,行政省区的分类等,本文这里的区域特指以行政省区为基础的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试图探讨这三大区域之间的信贷配给差异。

二、我国信贷配给的区域差异

(一)我国信贷配给区域差异描述

1.存款区域差异逐渐扩大。从存款的区域分布来看,从改革开放至今,三大区域的存款额始终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但是差异在逐渐扩大。1988年东部地区的存款余额为4086.3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2倍和3.6倍。1992年东部存款余额为11392.7亿元,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多6922.9亿元和8631亿元,也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5和4.1倍。从1993年开始,各个区域的存款增长较快,区域间的差异也逐渐拉大。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存款余额分别是316067.32亿元,92243.15亿元和64836.32亿元,分别是1992年的27.7倍,20.6倍和23.5倍,说明存款增速中东部地区最快,西部和中部地区尾随其后。2008年东部存款余额分别是中部、西部的3.4倍和4.9倍,比1988年分别多了1.2倍和1.3倍,说明东部地区与其他两个区域的存款差异在逐渐扩大,并且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2.贷款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增速最快。1978-1992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三大区域信贷配给差异不是太大。1993-1998年,三大区域间的信贷投放出现“非均衡”,差异变化明显。1992年,东部信贷投放量11014.6亿元,分别是中部6291.68亿元的1.8倍和西部3296.04亿元的3.4倍。到了200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信贷投放量迅速扩大,分别达到61019.52亿元、25553.27亿元和14323.5亿元,东部地区分别是中部、西部地区的2.4倍和4.3倍,比1992年增长了0.6倍和0.9倍。

自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起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额控制后,商业银行完全摆脱了过去信贷规模限额控制的束缚,自主地根据市场进行信贷配给,中国区域间信贷配给差异化空前高涨。2008年,东部信贷投放量达到210284.01亿元,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分别达58021.91亿元和42366.13亿元,是2000年的3.45,2.27和2.95倍,说明东部地区的信贷投放增长最明显。而这时期的东部信贷投放量是中部和西部的3.62和4.9倍,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2倍和0.6倍。

如表所示,从总量分析,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积聚了大多数的金融资源,以2008年的数据看,东部地区信贷余额高达210284.01的亿元,占全国信贷总额的68%,中部和东部地区仅占19%和13%,而同期东部地区的GDP为全国的61%,相对于GDP的比重,信贷资金的流入量显得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远远少于东部地区。从2000年到2008年,东部地区信贷余额占全国的比重逐年增加,而中部在逐年递减,西部地区虽有下降但幅度不大,说明东部区域控制经济资源的能力在增强,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中部区域的控制能力在逐步减弱,西部区域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基本维持不变。从增长率来看,虽然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投放量一直在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的高增长率相比,中西部地区一直在低位徘徊,基本处于10%~15%的一个较低水平,甚至低至10%以下。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信贷配给有加重的趋势,其与东部地区在获得信贷资源方面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3.存贷比整体下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明显。1992年以前,东中西部的存贷比都在1以上,也就是说贷款量大于存款额,说明中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各银行和企业实行的信贷配给是高度的计划性,没有考虑市场因素,才出现这种情况。直到1992年,东部地区存贷比首次下降到1以下,说明东部地区的资金自我积累能力开始增强。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利率政策;区域差异;VAR模型

近年来随着一国经济的逐渐完善发展,利率政策越来越对济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我国,利率政策日益成为中央银行频繁使用的调节经济的重要的工具。利率政策产出效用的发挥和产业、企业直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完善和活跃程度密切相关,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完善程度不同,中央银行统一的利率政策很难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上产生相同的产出效应,因此,需要我们对利率政策在不同区域上的产出效应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使利率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一、数据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我们选取“全国和各区域层面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总体经济情况作为利率政策有效性的指标,对于利率政策的指标我们选取“一年期个人储蓄存款利率期值”,由于存在通货膨胀,对于利率指标本文选取实际的利率,用名义利率减去当年的CPI指数即得到实际利率。本文对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就采取四分法,即东北、西部,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江苏、广东、浙江、河北、山东、上海、北京、福建、海南、天津等l0省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6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 重庆、新疆、贵州、广西、陕西、、四川、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云南 等12个省份,选取的是1980-2009年全国和各省区年度数据(以1980年为基期),各区域的总GDP等于各区域内每个省份的GDP之和。

通过对全国和各区域时间序列变量的ADF检验的结果分析,选取各变量都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来进行分析,建立包括全国、东北、中部、西部、东部、全国实际、东北实际、东部、中部实际、西部实际等10个利率政策有效性VAR模型,每个模型含有2个内生变量,即各区域对应的产出变量(DLTGDP、DLNTRGDP、DLNNEGDP、DLNMGDP、DLNWGDP、DLNTRGDP、DLNNERGDP、DLNMRGDP、DLNWRGDP)和利率变量(DR)。

在确定滞后阶数时参考AIC准则、LR准则和SC准则并使用EVIEWSS 6.O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全国,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全国实际、东北实际、东部实际、西部实际、中部实际的VAR模型的滞后期都选择为2期。

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模型进行分析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它无需对变量作任何先验性约束,模型的系数通常很难解释的。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如何,而是分析当一个差项发生变化,或者说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脉冲响应函数方法。

由EVIEWS 6.0的输出结果可知:当利率经受一个正的冲击后,各区域的产出区域差异性表现得比较明显。各区域对利率响应的大小绝对值大小的顺序是:东部>中部>全国>东北>西部,对利率响应最强烈的东部达到了-0.01698,是最弱的西部的8.67倍,全国、东部、中部的东北地区的产出响应的方向均为负,其中全国,和中部都在第1期达到最大的响应峰值,东北在第2期才达到峰值,然而西部对利率的正向冲击却产生的正的最大响应,即表示实施紧缩的利率政策使产出增加了,这从经济学上不能解释。本文认为最大可能的原因是物价的影响,因为上述五个VAR模型是选用的名义GDP,即用当年价格计算的,可以认为由于西部价格上涨幅度很大,抵消甚至超过了紧缩的利率政策对产出的降低作用。

用各区域实际GDP和实际利率指标建立的VAR模型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名义GDP和利率的VAR模型的响函数更理想,因为我们于排除了各全国和各地区的物价影响因素。当给实际利率一个正向冲击时,全国和各区域的产出响应方向都一致为负,而且最大响应值也呈现出了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大响应值的顺序仍然是东部>中部>全国>东北>西部,其中对利率政策响应最强烈的东部响应峰值达到了-0.027836,是响应最弱的西部(-0.007649)的3.64倍,是全国的2.75倍。在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之后,变化最大的是西部,最大响应值从正号变为负号,而且和东部的最大响应差距有一定的缩小。所以,不管是名义GDP还是实际GDP对利率的正向冲击都呈现了较明显的区域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的利率政策的效应在我国的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利率政策的影响对东部的产出最为显著,远远大于对西部的影响,而中部和东北介于二者之间。

三、政策建议

1.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必须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1)在考虑各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加深对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对广大基层银行适当放权,把中西部和东北等三个区域内的基层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适当提高。(2)促进非国有金融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应当特别支持非国有金融机构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建立,改善我国“二元”金融机构状况。(3)国家银监局要加强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劝告,有效防备各区域内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道德风险行为。

2.促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国有企业有政府的庇护政策,融资成本的观念和风险意识都很薄弱,它们对利率信息的反应不如私有企业和其它所有制企业灵敏,必须加快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增加成本约束,使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能够以真正理性的市场主体的身份参加金融交易活动,能够对利率政策自主地作出积极的反应。

3.尝试实施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加深利率市场化程度

目前,我国主要是实施单一的货币和利率政策,要想最大化的实现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还需要根据各区域的具体经济状况实施差别化的利率政策。

参考文献

[1]焦瑾璞,孙天琦,刘向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分析[J].金融研究, 2006(3):l-15.

[2]李国杰.中国利率政策产出效应的区域性差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4.

[3]林元辉,宛旭明.非均衡区域金融体系中的货币政策传导差异分析[J].财经,2004(2):

28-30.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6

(一)变量的选取本文被解释变量为文化消费,统计口径包括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被解释变量选取文化消费的绝对支出和相对支出,解释变量选取当期家庭总收入、上一期家庭总收入、上一期文化消费等。本文从个人特征、家庭环境、家庭金融、社会互动、预期五个方面选取控制变量。个人特征选取年龄、年龄的平方、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就业情况、行业、社会阶层、健康状况、户口、党派、、民族;家庭环境指标选取家庭规模、16岁以下人口占比、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大疾病人员占比;资产负债的细分借鉴Sudip-to、陈斌开、李涛(2011)的方法,家庭金融选取金融资产、非住房的实物资产、家庭住房资产三类资产指标和用于建房购房、用于教育、用于做生意、用于股票投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用于家庭生活其他困难和其他负债八类负债指标;社会互动指标选取为是否经常参加单位、社区组织的公共活动;预期指标分别选取为经济形势预期、生活消费品价格预期、收入预期三类。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③的文化消费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当期的还是上一年的文化消费,无论是文化消费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体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细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在四大区域中占比最高(0.068>0.052>0.05>0.032;0.068>0.059>0.05>0.036)。东北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在四大区域中占比最低(0.032<0.05<0.052<0.068;0.036<0.05<0.059<0.068)。西部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绝对值和相对值略高于中部地区(1852.24元>1595.69元,0.052>0.05;2370.37元>1637.19元,0.059>0.05)。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期东部地区文化消费占比(6.77%)最大,文化娱乐服务占比比文化娱乐产品占比多0.25个百分点,这可能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东部地区省份多位于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度较高,获取最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比较迅速。东北地区文化消费占比(3.55%)最小,文化娱乐服务占比比文化娱乐产品占比少0.97个百分点。这与东北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关系。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的外出活动少,获取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关信息的速度较慢。居民即使有文化消费,也不倾向参与户外的文化娱乐服务活动。出乎意料的是,西部地区的文化消费占比(5.91%)高于中部地区(4.95%)。这可能与抽样调查的样本选择有关,西部抽样调查的地区为四川省内文化消费水平较高的成都市、德阳市、攀枝花市和甘肃省内相对富裕的兰州市和天水市。

二、回归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1.Tobit模型我国的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是呈正态分布,同时有大量的文化消费支出的绝对值为零(3923个样本中有225个文化消费支出绝对值为0)。如果直接用OLS模型进行回归,会导致估计偏误。事实上,截断的观测值(也就是被解释变量为0的数据)在性质上与未被截断的观测值有较大差别,不能将这些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归。而Tobit模型恰好可以处理这类数据。因此,截断数据变量方程表达式可以写成。2.OLS模型为了使离散数据的曲线更加接滑曲线,笔者对部分变量取对数,再用OLS模型进行回归,方便建模后经济学意义的解释。

(二)模型的设定根据前部分的叙述,本文设定的模型如下:其中zi包含了本文考虑在内的所有其他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

(三)模型的回归分析首先,利用Tobit模型,从文化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两个方面分析总体样本的文化消费弹性和影响因素。根据模型1、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1)列到(6)列可以看出,当期家庭总收入对文化消费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至少在1%水平上显著且稳健,在分别剔除上一年家庭总收入和上一年文化消费后,显著性没有变化。(3)列和(6)列全面考虑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因此更有说服力。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当期家庭总收入影响文化消费。当期家庭总收入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726%,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12%。第二,文化消费存在消费惯性。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398%,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8%。第三,个人特征影响文化消费。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文化消费增加0.054%,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1%。与较低的社会阶层相比,较高的社会阶层文化消费增加0.217个百分点。与其他户口的居民相比,非本地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消费减少1.262个百分点。与有的居民相比,没有的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22个百分点。第四,家庭环境影响文化消费。家庭人口数增加1人,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04%。16岁以下人口占比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1.205%。重大疾病人员占比增加1%,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17%。第五,家庭金融影响文化消费。家庭金融资产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020%,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1%。家庭成员治病的贷款增加1%,文化消费减少0.102%。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增加1%,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05%。其次,利用OLS模型,细分样本,划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从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影响因素分析四大区域的文化消费差异。根据模型3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可看出,(1)列和(2)列分别剔除上一年家庭总收入和上一年文化消费后,显著性基本没有变化。(3)列全面考虑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因此更有说服力。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东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44元。中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38元。西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113元。东北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30元。第二,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居民文化消费的惯性不同。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惯性最强,东北地区最弱。东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436元。中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233元。西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269元。东北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189元。第三,东部地区受教育年限、家庭规模、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文化消费增加91.492元。家庭人口增加1人,文化消费减少245.646元。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2.369元。第四,中部地区健康状况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与不健康的居民相比,健康的居民文化消费增加459.773元。第五,西部地区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负债对文化消费影响显著。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1.7元。第六,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民族和金融资产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中部地区汉族居民的文化消费比少数民族多906.486元,东北地区汉族居民的文化消费比少数民族多766.763元。东部地区金融资产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06元。东北地区金融资产增加1元,文化消费也增加0.006元。第七,在东部和东北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和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不同。在东部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0.023元。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5.208元。在东北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6元。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3.126元。第八,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不同。在西部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2.246元。在东北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14.343元。

三、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