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政策范例6篇

形势与政策政策

形势与政策政策范文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赵院长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形势与政策政策范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成效;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56-02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且也是大学生明确时代责任要求、成长为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特对近几年来临沂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其他兄弟院校参阅和借鉴。

一、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取得的成效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教育和疏导,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为了更好地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临沂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团队逐步健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执行《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精神,临沂大学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综合调配原法学院师资力量,于2011年8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制订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校级领导为学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制度》。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逐步健全了各部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体制。其中,党委、宣传部负责校内外专家讲座,教务处负责课程编排和成绩管理,学工处负责学生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实施教学计划,形成了各部门同心协力、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为了规范课程教学管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教师教学团队,形成了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共有十九名任课老师参与分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其中十八位教师又分别是十八所学院的兼职辅导员,承担辅导所在学院部分兼职教师的任务。他们除了正常的专业授课之外,每学年度至少作一次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报告,教研部在年终把报告编辑成册,送交学院档案室存档备案。各学院的兼职教师作为该学院的辅导员,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的管理、考试、实践等任务。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的最根本保障。

2.教学方案灵活机智,教学管理切合实际。从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负责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施方案,由教务处发往全校十八所学院,各学院任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具体承担和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务处规定,本科学生从大一至大三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共分六个学年度完成,每学年授课十六学时,总时数九十六学时,共计六学分。专科学生从大一至大二开设,共分四个学年度完成,每学年授课十六学时,总时数六十四学时,共计四学分。每个学生必须根据学校要求修完所规定的学分。加强课程教学管理,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在课内,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专家报告、影视教育、网络学习等形式;在课外,可以采取军训教育、暑期实践、社会考察、专家采访等形式。建立成绩档案制度,实行课程学期考核。每学期考核一次,计入期末学生学业总成绩。各学院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课堂问答、卷面考试、撰写论文、实践总结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估和测定。这种考核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合理化与人性化。

3.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教学特色新颖实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时效性特强,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形势与政策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焦点问题的变化趋势。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态,任课教师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政治思维的敏感力和洞察力,疏导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思想情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好的思想侵蚀,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紧跟当前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发展变化,在学校教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组织部分教师编辑出版了校级优秀立项教材《形势与政策》(徐东升、陈兆河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9月第一版),发放给每个开课班级的学生。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人均订制一册《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参考使用。另外,由教研部主任编辑每月的国内国际时事报告专辑,包括每月的国内外大事要点和专题分析,刊登在学院课程和下载网页上,供全校师生学习、参考和借鉴(也可供其他院校师生和相关人员参阅),年终编辑、装订成册(约十万字),存档备案。

二、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案,我们对全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是教师队伍流动性强。教师队伍要求合理搭配,实现专兼职相结合。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量大、多变而繁杂,教学难度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兼职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或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导致教师队伍出现不稳定、流动化等现象,一些教师不能胜任或长期适应这项教学工作,从而增加了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管理难度。二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形势与政策课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有的教师由于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较差,对该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够全面掌握和讲授教学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外,由于教学班级规模较大,听课学生人数众多,个别教师不能够全面掌控课堂状况,因而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一是对学习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少数学生由于受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和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不仅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而且对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漠不关心。他们以应付考试、修满学分为最终学习目的,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不甚热情,或者说关心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上课时心不在焉,下课后懒惰散漫,对作业敷衍了事,对考试漫不经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缺少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氛围。由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不同,特别是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对相关的政治常识了解不多,因而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拥有个人电脑,手机能够随时上网,但不是关心时事新闻,了解天下大事,而是热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这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自我约束不强,需要老师的进一步疏导和管理。

三、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建议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收获,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全面认识。教育部门要敦促高校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编辑出版材,指导全国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使该课程的教学很容易被边缘化、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教育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通过会议、文件、督察等不同形式,敦促高校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必要的教学资源,下大功夫开展课程建设。这是目前改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的必要前提。

2.组建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团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量大面广、难度较大,只有组建好合理的教学团队,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建设。教学团队应该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其中专职教师主要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制作教学课件,参与集体备课,指导兼职教师等;兼职教师主要辅助专职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料,接受教育部门的定期培训,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等,这样才能为搞好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培训。目前,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每年都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骨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有些培训只是表面形式上的普遍化培训,虽然对教师教学团队有所帮助,能够扩大一些教师的知识视野,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开拓性的思维方式、全方位的知识视野和前瞻性的观察能力。加强对专职教师队伍、特别是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和综合指导,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形势与政策政策范文3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下面谈一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美国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动摇的。

首先它的经济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它的军事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实力的优势。这些都为美国的大国地位及奠定了基础。欧盟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盟的发展是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抗衡,因为欧盟的东扩实质是在侵占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后继者不能控制整个东欧。相反,欧盟抓本文住机会,利用欧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拢东欧,对俄罗斯形成威胁;欧盟的扩展也是在蓄势对美国抗衡,试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此前的欧洲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而现在欧盟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共同体和导弹防御体系。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国家。俄罗斯的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说航空航天业,它拥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

只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电子、高科、轻工业、汽车、金融等,由经济带来的军事发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之而来的是兴起了“中国”这一说,但这实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注意以下两点:

形势与政策政策范文4

一、近年来中国物价运行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 )当前中国物价走势的主要特征。

1.物价走势总体上呈下降态势。近几年,物价一直是中央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特别是2010年以来,一度成为调控的首要目标。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先陷入低谷后缓慢复苏以来,中国的物价(CPI)走势从2009年的负增长逐步上升到2010年10月份超过5%的水平,并在2011年7月达到6.3%的高点,近一年多来,物价逐步走低回稳,到2012年7月跌破2%,之后基本维持在2%上下的水平。同时,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在从2009年的负增长复苏并基本与CPI同时在2011年的7-8月份达到高点后,急剧回落,并在2012年年初转为负增长。近年来,无论是消费者物价指数,还是工业生产者物价指数看,中国的物价走势呈现明显下降态势。

2.物价走势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虽然近两年物价总体表现出增速下降态势,但有的商品价格高些,有的下降更多些。从数据看,自2010年1月物价恢复上涨以来,在CPI的上涨因素中,第一位的是食品,在2011年的7月增长达到15%,同期CPI整体为6.5%;在2011年10月到2012年1月CPI下降到4%上下的水平时,食品价格上涨仍高达10%的水平;即使到2012年2月以后CPI下降到2%-3%上下的水平时,食品价格在2012年5月份以前上涨仍高于6%的水平,5月份以后也高于CPI的整体水平。可见,食品远高于CPI构成中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成为物价上涨的最主要推动因素。其次是居住类价格,从2010年5月到2011年9月,大多数月份都在5%以上的上涨,直到2011年10月份以后涨幅才降到2%的水平,一度成为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在食品及居住价格显著领涨CPI上涨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中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等非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最高的也在4%以下,幅度不大,与同期CPI整体涨幅相比,相对较低。同时,个别种类价格在某些月份还呈现负增长的情况,如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2012年5月至10月间,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一直呈现负增长。

所以,从CPI指数的分类别构成看,此轮物价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而且,到2012年

12月份,这种结构性上涨又呈现强化趋势。实际上,时间跨度放长一点,从2003年至今,我国物价(CPI指数)经历过三次较大幅度的快速增长,①从上涨表现看,食品价格始终是领涨因素,非食品价格甚至不升反降,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物价曾一度呈现全面上涨的苗头,但最终得以有效控制。在中国物价于2011年7月达到高点整体呈现回落之际,在食品价格涨幅从高达15%、居住类商品价格涨幅从高达6%的水平快速下降的同时,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分别从2010年10月份的1.5%、-1.3%、0.5%和-0.5%快速上涨到2011年10月的3.7%、3.7%、3.1%和0.8%,并且烟酒及用品、衣着涨幅在3%-4%的水平一直保持到2012年10月份,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涨幅也多保持在2%以上的水平,一度呈现物价全面上涨的苗头,但是在中央的有力调控措施作用下,到2012年12月份,除食品和居住类价格到达4.2%和3.0%的涨幅外,其余6类涨幅都在2%以下,物价全面上涨的苗头得到了有效控制。

3.城市物价涨幅从低于农村变为高于农村。近几年中国物价走势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城乡之间的变化。在2012年2月之前,农村地区的涨幅要高于城市0.3-0.5个百分点,最高的时候农村高出城市0.7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市,主要是食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但自2012年5月以后,又出现城市价格略高于农村的情况,高出幅度不大,都在0.2个百分点的差距之内。当前城市物价高于农村,可能主要是食品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变化所致。

(二 )近年来中国物价走势回稳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中国物价走势趋稳,有经济走势下滑的因素,也是中央需求、供给管理的宏观政策管理的结果,还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没有大幅上涨等外部环境尚好的影响。

1.需求管理政策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物价上涨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保障供给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需求管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近年来,财政政策在调控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总量控制。近几年财政赤字规模、比重逐年降低,2009-2012年,财政赤字(包括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券)分别为9500亿元(含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10 000亿元(含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8500亿元(含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8000亿元(含地方发债2500亿元,为预算数),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39%、1.2%、0.82%、0.7%,财政部明确要求逐步减少赤字规模留有余地,也可以说,在总体稳定情况下实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微调,有效地控制了总需求;二是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积极促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降低了对能源等基础产品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础能源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货币政策方面:一是货币供应量趋稳,从2008年1月的41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12月的73万亿元,3年增长了78%,而到了2011年以来,增速相对降低并趋于平稳,为物价稳定奠定了货币基础。二是2010年到2011年年底连续升息、提准,控制总需求。2010年以来,央行先后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从2010年1月18日之前的15.50%,提高到2011年6月20日之后的21.5%;利率从2010年10月20日前的2.25%,上调到2011年7月7日之后的3.50%,货币政策一般都有一定的滞后性,政策效果随后逐步显现,通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总体上对总需求进行了有效控制,对于物价调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央行适时采取的公开市场操作,及时收放流动性,对物价进行适时的调控。

2.积极运用宏观政策促进农副产品增加供给。在中国的CPI指数构成的权数中,食品占比34%,对于物价上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中国近几年物价上涨也主要是结构性的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因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农副产品供给,对于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完善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健全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对粮食、油料生产大县的转移支付,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及时安排拨付资金支持农业抗灾救灾,加大对蔬菜生产设施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支持粮食、蔬菜种子和优良生猪、奶牛品种研发。近几年,财政加大农副产品供给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着力增加粮食和食品供给,2012年实现粮食“九连增”,从源头上抑制食品价格上涨。特别要强调的是,落实国务院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的要求,支持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保证蔬菜的供应,北京、广东等多省对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大棚新建、扩建给予补贴,如北京,一个新建大棚补助上万元。加强冬季粮油田间管理和蔬菜越冬生产,及时安排春耕生产。加大对北方温室大棚蔬菜支持力度,增加冬季蔬菜供应,同时保持对农产品价格、补贴、收储等支持政策,促使农民努力扩大农副产品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从而有效保持了蔬菜产品的供给。

二是完善粮食和农副产品储备机制,稳定农副产品供应。财政支持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和价格的稳定机制,一度重启价格调节基金,提高储备能力和供求调节水平。落实地方储备,督促各地升级农副产品储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确保供应。多省份对承担本省内蔬菜、猪肉、食用油等储备任务的大型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予以补贴。

三是促进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财政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农副产品流通大市场建设,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这对于抑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进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相关省份对农副产品平价直销点摊位(档口)租金补贴和价差补贴,财政运用贴息和补助等方式对集贸市场建设和运营予以适当支持,完善“农超对接”、订单生产等产销衔接机制,增加政府对农贸市场、社区菜店、冷链物流设施的投资支持力度,支持与生产基地“场地挂钩”的综合性农贸市场。

总之,发挥政策调控功能,支持农产品生产、储备和流通,稳定农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是财政政策抑制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方式。

3.有效防止农产品中投机因素,避免了价格过度上涨。在其他领域投机机会降低时,当农产品供给发生变化有利可图时,一些游资肯定会参与农产品的交易,从而放大了供求矛盾,推动了农产品的价格。大蒜、土豆、棉花等供求波动明显,产地集中,耐储存的少数农产品就会作为首选对象使农副产品具有典型的资本品属性,不再与供求关系完全一致。近几年,政策调控不断加强和确保农产品供给保障,农副产品的投机性因素在物价上涨中的影响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没有对物价上涨形成直接压力。

4.通胀预期减弱也使物价上涨的压力减弱。IMF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胀原因有60%可归因于公众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只要公众预期物价上涨,没有供求矛盾的商品也会涨价,存在一定供求矛盾的商品价格上涨更快。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经济走势存在较大压力以及物价持续走低,市场通胀预期减弱,人们对人民币贬值预期降低,货币持有愿望增加,不再急于转为其他商品,这对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物价上涨的潜在因素正在形成和强化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物价形势的总体判断:尽管中国当前物价回落趋稳,但是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引发物价上涨的潜在因素正在形成和强化,长期通胀风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 )国际影响因素。

1.美国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将引发全球流动性充裕,物价上涨的基础性因素正在形成。继2008年10月、2010年11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度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之后,2012年9月,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中以11∶1投票赞成通过实施第三轮定量宽松(a third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QE3)货币政策。会议决定,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美联储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不定政策期限、不定总规模,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所持机构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支付循环使用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宽松政策提供资金保障。会议同时决定,继续此前6月份提出的货币政策操作,在2015年中之前将联邦基金利率控制在0-0.25%区间内;“扭曲操作”年底到期后每月继续购买450亿美元长期国债。美国QE3政策旨在为美国金融市场,特别是抵押贷款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为金融机构的资产臵换与重组创造压力与空间。通过压低中长期利率,刺激企业长期投资与居民消费,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2012年12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例行会议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政策操作的长期倾向。

据此判断,仅在未来两年内,美联储将向市场注入超过2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货币创造的乘数效应,美国货币与信贷扩张保守估计将超过10万亿美元。如此巨量资金在全球经济增长态势不明朗,美欧金融改革未取得实质进展,投资者投资意愿依然保守的形势下,短期内可能将沉淀在金融体系内部,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有限。但是,从中长期看,随着全球金融改革的深入与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经济体新一轮改革与增长计划的推出,充裕的流动性必将在投资者信心恢复的驱使下涌入实体经济领域,通过国际资本流动与贸易渠道,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生产要素和基础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构筑了全球通胀的长期基础。

虽然,以欧元诞生为标志的世界多元化货币格局的逐步发展削弱了美元在全球贸易与投资结算货币中的霸权地位,但是在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中美元的基础性地位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根据新浪财经引述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的介绍,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比重为美元65%、欧元26%、英镑5%、日元3%,我国基本与全球情况接近。同时,根据人民银行《201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称,在外汇掉期市场交易中,美元币种仍然是交易的主要货币,其中隔夜人民币对美元外汇掉期成交量占掉期总成交量的65.7%。据此判断,未来几年内,在全球货币体系不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形下,即便存在我国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广的抵消作用,保守估计,我国外贸与投资至少有50%份额仍是以美元结算,而因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盈余引发的外汇占款中仍将有近60%是因美元储备的增长而引发的。在这样一种货币经济格局下,美元流动性状况与我国资源要素价格、贸易商品价格及货币流动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元宽松政策对我国物价的不利影响不可忽视。

2.为应对欧盟债务危机下财政紧缩政策对欧洲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压力,欧洲央行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必然的选择,进一步夯实和强化了全球通胀的基础。欧盟债务危机的爆发事实上是分散财政与相对统一货币政策之间内在矛盾的表象化。当欧洲大陆国家让渡货币从而失去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时候,内在利益的不统一最终会驱使处于相对劣势的成员国(主要是南欧国家)通过财政手段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持续增长的财政赤字与债务最终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无可遏制地集中爆发,至今难见尽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让欧盟深深体会到了脆弱的财政纪律带来的恶果。整饬财政纪律,加强财政约束成为欧盟未来几年的一个核心政策目标。2012年3月,除英国和捷克以外,欧盟25国正式签署了“财政契约”。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举措,该协议充分反映了欧盟在严格财政纪律,督促成员国保持预算平衡或盈余的强烈愿望,对赤字或债务超标国将启动自动制裁机制。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尽快摆脱债务危机的泥沼,欧盟各国纷纷制定了减赤目标和时间表,例如爱尔兰计划在2015年将赤字率降至3%以下;法国计划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将赤字率降低至4.5%、3%、2%;德国计划在2012年将赤字率定在1%左右,2013年降至0.5%,2014年和2015年基本保持预算平衡。因此,完全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削减赤字和降低政府债务余额增速成为欧盟主要成员国财政预算的核心任务,而减少财政支出和增税成为实现这一任务的主要手段。欧盟各国的财政政策都将是“紧”字当头。

然而,财政政策的长期紧缩对已经疲弱的欧盟经济犹如雪上加霜。根据欧盟委员会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表明,欧盟经济形势脆弱,2012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0.3%,欧元区萎缩0.4%。2013年欧盟经济增长率预计达0.4%,欧元区仅为0.1%。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在欧盟诸国财政已无施展空间的情势下,欧洲央行绝无坐视不管的可能。事实上,早在2011年12月欧盟峰会后,欧洲中央银行就已抛出两个三年期的欧洲版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长期再融资计划,规模超过1万亿欧元,期限至2015年,旨在为欧洲银行体系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支持。时隔一年,2012年11月,欧洲央行会议再次决议维持基准再融资利率在0.75%的纪录低点不变,继续维持贷款利率在1.50%、存款利率0.00%水平不变。因此,可以肯定,迫于经济低迷和财政紧缩带来的持续高失业率及社会动荡的压力,欧盟将长期保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这将进一步夯实全球通胀的基础。

目前,作为欧盟最主要组成部分的欧元区拥有3.02亿人口,生产总值63710亿欧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为15.2%,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经济体。虽然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欧元在世界储备和结算货币中的地位有所弱化,但是仍然占据20%以上的份额。欧元对世界贸易与投资品价格无疑具有强有力的话语权。近年来,中国与欧元区经济也日渐紧密。2011年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总额已达4290亿欧元,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且欧盟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如此紧密的经贸联系使得欧元政策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趋显著。长期宽松的欧元政策必然成为诱发中国通胀的重要基础因素之一。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可避免,传导扩散全球通胀。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关键因素是国际大宗商品供需状况、货币因素和投资者风险情绪的变化。整体看,在全球强势货币的宽松政策背景下,受地缘政治和气候因素导致的供应紧张以及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影响,粮食、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长期内总体将成上涨趋势,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全球扩散。

(1)地缘政治下的石油供给危机推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世界主要货币美元与欧元的弱势政策使得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国际原油成为全球投资者主要的风险配臵资产,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从需求方构筑了国际油价上涨的长期通道。地缘政治的影响则是从供给一方对国际油价上升形成了托举之力。中东地区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地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也是全球能源战略争夺的核心地带。继伊拉克、利比亚之后,伊朗作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和拥有全球第二的天然气储量,其能源安全地位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2011年起因于伊朗核问题的北约与伊叙联盟及俄罗斯之间的明争暗斗,事实上暗藏着对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争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促使这一争斗长期化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伊叙联盟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约之间的争斗事实上也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日益敌视和公开化的较量。无论是石油资源的争斗还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中东地区的局势将长期处于战争的边缘,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导致原油供应紧张而带来价格的大幅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在线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石油净进口占石油消费总额的56.5%,已接近世界公认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警戒线。预计到2015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5%,到2020年可能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地比较单一,进口石油的70%来自中东地区,供应链存在严重地缘政治威胁。因此,在当前中国国内国际油价联动机制下,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动荡对中国能源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国际原油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必然对中国能源价格及整体物价水平带来不可小视的压力。

(2)气候灾难导致全球重要产粮区减产,粮价上涨压力增强。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的灾难性气候已日渐常态化。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全球粮食产业频频受到威胁与重创。自2003年以来,世界主要粮食产区及出口国,包括澳大利亚、乌克兰、加拿大、欧盟、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都因旱涝灾害导致粮食的大幅减产。2007-2008年一度导致世界粮食危机。2012年,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玉米、大豆和小麦出口国的美国,由于2011年冬季降雨不足以及2012年的高温酷热天气,导致玉米和大豆产量出现大幅下降。同期,作为世界第三大玉米出口国的乌克兰也因受高温困扰,国内50%的农业作物受灾。受此影响,2012年6月以来,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大豆价格也上涨约30%,2007-2008年飙升至粮食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2012年9月美国公布QE3之后的9月和10月两个月上涨明显。毋庸臵疑,在人类应对全球气候灾害能力和效果明显提升以及全球粮食产业彻底摆脱自然束缚之前,面对持续增长的世界粮食消费,国际粮价将呈现长期上涨趋势。

自2003年开始中国粮食净进口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趋势。至2009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已达到4894万吨。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玉米、稻米和小麦三大主粮全部实现净进口,而且进口均出现超过200%的大幅增长,其中玉米进口更是增长了65倍,粮食对外依存度明显上升。如果按照现有口径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数据,以1998-2010年期间粮食年消费消耗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粮食年消费消耗总量可能要突破6.5亿吨,但按照国家粮食中长期规划,2020年中国粮食的生产能力只有5.5亿吨,这就意味着届时我国1亿吨的粮食缺口需要依赖进口满足,粮食对外依存度超过15%。可以预见,全球粮食供需的长期失衡及粮价的长期上涨必将严重影响到中国粮食价格的稳定与供应安全。

(3)生物燃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持续影响全球粮价,但不足以抵消化石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趋势和价格水平上涨。生物能源作为世界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其燃料开发技术和产业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成为谋求能源自主与安全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之一,甚至部分国家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了生物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及实现的时间表。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通过甘蔗提炼乙醇用于汽车燃料,已接近全国汽车燃料消费的43%。这一成功案例已越来越多的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效法的典范。然而,这一能源发展战略的负面因素是导致世界粮食价格通胀。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2012年粮食与农业状况》报告称,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和其他农作物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已成为农产品新需求的最大来源,推动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上涨。即使是非粮食的替代品如棕榈树、麻疯树等,同样挤占了农作物生产的土地与水资源。FAO报告的数据显示,欧盟植物油产量的80%用于生产生物柴油,而美国谷物产量的37%成为了生物乙醇的原料。可以预计,未来几年,世界能源价格和生物能源政策将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和产业有助于降低世界对化石能源消费的依赖和抑制化石能源价格的上涨。但是,根据《世界能源展望2011》报告预测:至2035年,液体燃油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费的最主要形式,约占世界能源供给的39%。虽然可再生能源对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升,但是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预计到2030年仍然不到10%。因此,总体看,生物燃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在拉动全球粮价上涨的同时,却不足以抵消化石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和价格水平上涨的趋势。

(4)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全球低息环境成为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有力因素,财富效应与资产负债表效应将诱发奢侈消费过度膨胀与投机泛滥,助长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与金融危机,包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90年代的美国信用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充分证明了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低息环境将是导致投机盛行与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诱因之一。较低的利率水平迫使投资者放弃低收益的安全资产并通过低成本的杠杆化融资投资更高风险资产,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下,形成资产价格与投资规模相互攀升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最终导致投机盛行与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影响并不仅停留于金融领域,资产价格的急剧上涨会形成消费者财富快速增长的假象,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也会日渐强烈,短期内社会消费支出的过度增长会拉动一般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价格的急剧上升。特别是,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领域的这种虚假繁荣一旦形成,在公众过度乐观情绪的左右下很难得到及时的治理,最终助长了泡沫经济下的通货膨胀。

(二 )国内因素影响。

1.稳增长下的宽松投资政策将推动信贷投放与财政支出的更快增长。受美欧经济增长低迷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为应对经济疲软,2012年5月的国务院会议和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提出了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臵的战略判断。会议明确要求:抓紧落实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中央会议的表态充分显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目标的新一轮宽松投资政策悄然启动。为落实中央会议精神,自5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的速度有加快的倾向。从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发改委公布的批复项目包括25个城轨规划、13个公路建设、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整个三季度发改委公布的批复项目投资总额达到5.02万亿元左右。不仅于此,从更长期看,中央高层一直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我国当前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发展空间巨大。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落实“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决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力度的加强无疑会带动信贷投放与财政支出的更快增长。这些因素都对物价整体上涨形成潜在压力。

2.当前物价结构性通胀格局没有消除,部分产品(新鲜蔬菜与水产品)价格依旧处于高位运行,通胀明显。当前中国物价结构性通胀的格局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价格始终是导致物价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远高于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而食品价格上涨中鲜菜与水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又远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幅度,部分月份已经达到两位数,对食品价格总指数的上涨起着主要的拉动作用。出现这种结构性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品产业的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出现更为显著的上升。随着中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没有出现明显提升,务农的机会成本也越来越高,最终导致农业劳动力的成本显著增加。以粮食生产为例,2006-2010年,农业单位劳动力的机会成本由35.1元/日大幅提高到65.4元/日,年均递增16.8%,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形成明显推力。这种现象对于农业中劳动力投入较大、技术需求较高的鲜菜及水产品生产尤为突出。此外,作为易腐易烂的鲜菜与水产品,其仓储与运输成本相对高于其他农产品,导致其价格上涨的幅度也最大。

其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也是导致食品价格相对较快增长的原因。2012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涨幅持续高位,虽然相比2011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累计涨幅仍达到7.8%。其中,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5.7%,农业服务价格同比上涨8.7%,造成种植养殖成本快速增加并传导至食品价格。据测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食品价格上升0.4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个百分点。因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拉动效应十分明显。

再有,中国2013年以来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春旱和持续低温寒潮天气,露地蔬菜、设施农业产量受到冲击,对食品和鲜菜及水产品价格高于CPI平均涨幅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3.物价回落速度减缓,正在筑底回升,通胀预期已现端倪。2012年1月份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呈现逐月下降趋势,但是,从环比数据也可以看到,居民消费指数下降的速度在逐月减缓。从1月份最高4.1%下降到7月份的0.8%,随后又徘徊于1%左右,至10月份出现上扬态势。由此可见,在美欧经济体先后抛出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国实施宽松投资政策作用下,对未来经济恢复性增长的预期已经阻止了物价持续紧缩的走势并呈现上扬态势。预期未来通胀的呼声也越来越多,通胀预期端倪已显现。

4.国际热钱流入冲击资产价格,诱发投资品价格上涨,助长物价上涨与通胀预期。随着美国、欧盟、日本宽松货币政策的集中出台以及全球金融秩序的逐渐恢复,投资者避险情绪的日渐消散,国际投机资本逐步活跃。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先行恢复性增长,吸引了全球投机者的目光。根据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印度尼西亚债券市场的资金净流入已达到13亿美元,而此前8月份该国还有5.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资本流动非常频繁。整个三季度,FDI季度环比增速高达22%。同期,越南FDI也持续增加,9月单月已达到10亿美元。热钱冲击最为明显的是中国香港,为应对国际热钱的冲击,2012年10月份,香港金管局两周内五次卖出港元,向市场注资170.8亿元。香港金管局预计,热钱仍将继续流入。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全球投资趋势跟踪》报告指出,2012年1-6月,我国共吸引591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FDI),成为全球最大FDI目的国。国家外管局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大和国内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投资资本的关注。从2001-2010年10年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平均为每年25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9%。另据我国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9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57707.62亿元,环比新增1306.8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创下近8个月以来的新高。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热钱已经在我国暗流涌动、蓄势待发。

因此,可以预计,在连续三轮美欧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之后,中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目光,成为国际投机资本重点配臵的区域。未来几年内,持续大规模热钱流入中国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国际投资资本的进入短期内会带来中国房地产、股市、商品现货期货以及民间借贷的投机炒作,诱发资产价格泡沫,助长中国物价上涨与通胀预期。

5.人口红利下降推动产品成本上升,成本推动通胀压力增大。数十年来,“人口红利”推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随着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日益老龄化,这一“人口红利”正在趋于下降。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瑞士再保险公司2012年联合的《发掘银发市场的金色机遇:保险公司如何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中获利》报告预测;15岁至59岁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将在2015年之后开始减少。到2050年,被称为“银发人群”的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2010年的约1.65亿人激增至近4.4亿人,届时将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左右。传统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与人口老龄化相伴生的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日趋上升。根据China Briefing的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工资约为印度的2-3倍,是亚洲国家第三高,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如果进一步考虑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目标,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几成定局。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建设等体制机制的日益完善,高收入部门对低收入部门的薪酬拉动作用亦日趋显著,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可能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也将日趋显著。

6.资源税费改革推动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剧成本推动通胀压力。近年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步伐加快。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范围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目前,这些改革正在全面推进。资源性产品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整个社会价格体系的重要基石。相对其他产品,其成本转嫁的能力更为突出,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因此,世界各国都将资源型产品价格的监控作为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和物价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从世界范围的经验看,资源税费改革都伴生有物价的跳跃性或者缓慢上涨。中国的资源税费改革总体上是尊重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朝着从价计征的方式转变。在当前物价水平较低时期,开展资源税费改革可能不会带来物价的明显上涨。但是,这种价格机制一旦形成,在经济持续增长和对资源性生产要素需求持续增加的条件下,容易形成加速上升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因此,从这一角度看,资源税费改革完全有可能加速资源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胀。

7.收入分配改革加快了非富裕阶层居民财富的增长带来消费需求长期上升趋势,拉动物价长期上涨。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城乡差距近3倍。财富的两极分化和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而社会的不和谐将是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如何确保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关键就在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党的十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显然,如何促进非富裕阶层居民财富的增长是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高于高收入者,因此,可以预见,随着处于人口多数地位的非富裕阶层居民收入和财富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需求也将呈现长期增长的趋势,对物价上涨形成长期持续拉升力量。

三、近中期国家调控物价的宏观思路与财政政策建议

(一 )基本思路。

针对近年来中国物价走势的特征及今后物价形势预测分析,我们认为近中期国家调控物价的基本思路为: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物价动向,加强政策之间特别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善于运用积极灵活的价格干预措施,积极构建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政策的着力点应更多地转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以促进实现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的三重目标。

(二 )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既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又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调控物价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1.处理好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这四大目标之间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目标之间,世界各国经常面临两难选择。改革开放到2011年33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6%、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5.4%,其中1978-1999年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7.1%。在2000-2006年间,中国曾出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增长1.2%所谓“高增长、低通胀”时期,但普遍认为这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带来的“新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是特殊现象,不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党的十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另外,解决各种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客观上也需要经济保持一定增速。而且同期中国也面临物价上涨来自于结构性变化方面的较强压力。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价格会出现上涨趋势。二是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率低,资源性产品价格、劳动力工资和环境保护成本等会出现上涨趋势。

在上述背景下,尤其需要处理好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方面,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两大目标的平衡上要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主、兼顾物价稳定目标,毕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要更加注重从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解决各种矛盾问题。要认识到在经济转型、快速发展阶段,适度、温和的物价上涨是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物价基本稳定。努力将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内,明显低于经济增速,明显低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使物价上涨让社会可承受。

2.处理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针对经济增长与物价涨幅的变动趋势,未来稳定物价的重点应从控制需求转向改善供给和完善体制机制。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立足国内保障供应始终是头等大事。当前,中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但农业生产基础比较脆弱,农产品供应的变化容易引起价格波动。近些年,中国几次幅度较大的物价上涨,几乎都与农产品涨价有关。

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供给是稳定价格的基础,而保证农副产品供求平衡的关键是提高种植养殖业的比较收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食品价格不能靠人为压低农副产品价格,而应遵循农业生产基本规律,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并通过价格、财政、税收、进出口、储备等多种手段扶持农业生产、鼓励增加农产品供给,这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长远之策。

3.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价格的市场信号作用、经济杠杆作用,继续坚持市场化的方向,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打破垄断,促进价格合理形成。能够放开的价格,要创造条件进一步放开;暂时不能放开的,要逐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和危机时,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缺陷,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但要注意,克服市场失灵,不是由政府替代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的规划、引导、调控固然重要,但根本上还是要靠市场的作用,特别是要靠价格信号的变动调动市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从前几轮物价上涨中可以看出,行政手段能在短期内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保证市场供需基本稳定。但从当前和未来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来看,行政手段也往往会带来价格的报复性反弹及物价涨幅的大起大落,不利于物价市场的长期稳定。应该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调控物价,建立以市场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的多途径调控措施。及时的运用好价格杠杆作用,合理的配臵资源;加强管理流通领域改革,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实施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政府要在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严控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等方面加大调控力度。

4.处理好价格改革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当前,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重要的资源性产品价格还存在许多矛盾,环境损害的成本还没有完全计入相关商品价格。党的十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推进资源和环境价格改革短期内会一定程度推高价格总水平,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看,理顺资源和环境价格利于增加供应并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最终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稳定。

在推进价格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考虑到社会承受能力。要按照有利于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选择好出台价格改革的时机,同时也要按照兼顾社会承受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要求,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价格改革要与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协调推进,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将改革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三 )财政政策建议。

1.把握总量调节力度,将财政赤字和债务控制在适度范围。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从理论上分析,一定时期的赤字和债务政策既应考虑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需要,也需考虑通货膨胀和财政风险。关键是应根据国民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运用这一政策,并将财政赤字和债务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

一方面,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从促进经济增长和缓解社会矛盾的角度来看,还需要运用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而且短期内中国扩大赤字率和债务水平也有空间。从赤字率来看,2012年中国财政预算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由2010年的1.8%下降至1.5%,低于国际上公认的3%“警戒线”水平,也低于当年美国(约7%)日本(约11%)的水平。从债务指标来看,2012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扩张至限额82 708.35亿元,即使加上超过10.7万亿元规模的地方债,相对于超过50万亿元的GDP总量来说,债务负担率不到38%,低于60%这一“警戒线”,也低于美国(约106%)、日本(约227%)。

另一方面,运用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而且从长期来看还应把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作为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国内外经济理论和实践说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能长期过度使用,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否则将会增加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并影响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特别是如上所述,目前中国潜在通胀因素正在形成和强化,更应该着眼长远考虑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防控,并通过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分步实施,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

2.发挥财政的结构调整政策功能,缓解高投入增长方式的成本推动通胀压力。高投入、高消耗带来的高速发展必然要以高成本为代价,其结果是无法避免成本推动物价不断上涨。因此,从长远角度出发,减少成本推动对物价上涨的作用,根本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通过深化改革和实行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逐步转向更多依靠提高要素产出效率和资源配臵效率的创新驱动。

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财政政策大有可为。首先,财政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可以减少经济增长和发展对于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的过度依赖,从而可以减轻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通胀压力。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范围,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可以引导企业优化投资和居民合理消费;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调整结构积极性,并增加供给。其次,财政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人才结构更好地适应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可以缓解因人口红利下降而带来的成本推动通胀压力。此外,适当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也能够激励劳动者增加供给,从而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通货膨胀的冲击。

3.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支持力度。如上所述,农产品涨价是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主因,因此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着力增加粮食和食品供给,从源头上抑制食品价格上涨是财政政策的重点。此外,通过支持建立和完善农副产品储备制度以稳定农产品供应,以及加强对农副产品流通环节的支持以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也是财政政策抑制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方式。

一是大力支持和促进粮油、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努力破解农业增产“硬约束”,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和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破解农业增产的“软约束”,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支持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为农业不断增产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种子工程项目,支持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建立利益保护机制,切实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好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有针对性地增加对种植粮、油、棉等主要农产品的直接补贴力度,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产粮大县奖励、产油大县奖励、超级产粮大省奖励等相关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对主产区实行利益补偿机制,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规模,扩大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切实调动地方政府抓粮、油、棉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完善粮食和农副产品储备机制,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重要商品物资的储备制度,是增强国家队市场价格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而利用粮食和农副产品储备的蓄水池作用,通过对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收购和抛售,可以调节食品市场供求,保证食品价格稳定。对此,财政应加快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和价格的稳定机制,包括提高储备能力和供求调节水平。

三是促进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在流通环节,物流成本越来越高,对于物价水平推动作用比较明显。因此,财政应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农副产品流通大市场建设,促进农副产品交易现代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物流,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这对于抑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进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能够发挥有效作用。此外,财政还可以考虑运用贴息和补助等方式,对集贸市场建设和运营予以适当支持,以促进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农超对接”、订单生产等产销衔接机制,减少流通环节,增加直销比重。实行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环节的零税收、零收费政策。增加政府对农贸市场、社区菜店、冷链物流设施的投资支持力度。按照“就近、便民、低价”的原则,政府投资建设一批主要农贸市场。对于社会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动用价格调节基金补贴等方式,实施低廉的摊位费标准。

4.完善与物价相关的补贴和保障制度。由于低收入者的恩格尔系数往往很高,以食品涨价引起的物价上涨对他们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因此,完善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抵御物价上涨带来的危害,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措施,尽量减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研究编制反映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价格指数,为政府制定对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偿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由于低收入者的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在食品价格大幅并长期上涨时期,辅以直接的食品补助可以大大提高制度的保障效果,因此可以实行现金补贴与食品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按照隶属关系,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当前,要尽快推动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变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编制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工作,由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等部门研究提出推动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变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指导性意见。

二是制定分类实施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不同的低收入家庭结构,家庭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制定和调整时要考虑到不同结构家庭需求的特殊性。对有残疾、年老、重病等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低收入家庭,予以重点照顾;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则做好就业培训援助工作,促进其参加职业培训计划以及接受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对于低保边缘贫困人员,在物价上涨时,给予一定的临时救助措施,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

5.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财政政策促进物价稳定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需要进一步健全价格预警、调控和监管体系。

一是建立价格分析、监测和预警体系。完备而准确的价格信息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决策的依据,也是做好政府价格总水平调控工作的基础。当务之急,要在整合现有价格监测、分析系统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全国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价格监测、分析、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监测分析国内市场价格,也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不仅要实时反映价格动态,还应当分析和预测中长期价格变动趋势;当出现价格异常波动的前兆时,要及时进行预警。要建立政府价格信息权威制度,定期向社会实时、准确、全面的价格信息,通过正确的价格信号和准确的价格预测,为各级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提供决策依据,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微观主体理性生产和消费。

形势与政策政策范文5

【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法 形势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71-0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和教育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来,高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形势与政策课担负着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认清当前形势,理解时下政策的任务,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同承载着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使命。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

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目前正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237份,收回有效问卷235份。问卷主要针对当前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有34.89%的同学对于目前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而对于这些满意程度不高的同学,在问卷中发现,任课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很多教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局限于对书本简单的扩展,我们知道教科书的知识点滞后于当前形势的发展,而且根据教育部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仅仅将教科书的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思考,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于这门课学生缺乏兴趣。

(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11.06%的同学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老师教学的时候,将课堂变成了简单的知识宣讲,课堂枯燥乏味。同时也有13.62%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的老师满堂灌,课堂缺少了教与学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信息量大,学生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内容。教学本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课堂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自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课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就显得十分必要。参与式教学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这不仅仅是来自政策纲领性文件的要求,更是来自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呼声。在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你最希望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变成什么样子?”有63.40%的同学选择了希望自己对于课堂的参与度能更高一些,有52.77%的同学希望老师能使用更多启发式的方式授课,超过半数的同学希望带着问题,实践性更强一些的参与到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当中来。由此可见,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堂的教学中是必要的。

三、形势与政策课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运用

本文将形势与政策课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主要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参与活动设计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一)课堂目标设计

在设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将不同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类,有一部分是需要学生情感体验即可,有一部分则需要学生不仅仅有情感的体悟还应有理性的分析。以2016年上半年的教育教学要点为例,在“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个版块上,教学目标就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体悟中国梦的内涵所在,更要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能够把握系列讲话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逻辑。在“准确宣讲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这个版块,则只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等内容。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的教学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教师在备课前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方能在后续活动设计环节有所侧重。

(二)学生参与活动设计

对于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目前的能力起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可以通过课前的询问或者小的测试了解学生能力的高低,从而在后续开展活动设计时能更有针对性一些。在学生活动的设计方面,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师设计学生活动时要对活动结果呈现有所思考,例如在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作业,搜集近几年我国农村发展成果,然后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这个作业。在学生展示他们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感受到了农村哪些变化,然后将教学要点一点点融入提问引导学生感受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最终达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剑.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2]胡华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

形势与政策政策范文6

2012年6月7日,联合国的《2012年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欧洲经济已完全停滞,2012年将零增长。欧债危机的外溢效应正不断显现,对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最近一系列经济指标显示出疲软迹象,美国经济脆弱的复苏正逐步失去动能,预计全年全球经济增长2.5%,低于去年2.7%的增速。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倚重内需。从内需的结构看,自2011年以来,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快速提高。今年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8.4%,比去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其中,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0%,提高17.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OP增长的贡献率为33.4%,降低8.7个百分点。因此,从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当前保增长必须前所未有地倚重消费。

自去年以来,汽车消费增长一蹶不振。2011年,受国家宏观调控、鼓励消费政策退出、2010年基数高和北京等城市限购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增速大幅下降。全年全国汽车市场销量达1850.5万辆,同比仅增长2.45%,为13年来最低,增速同比回落29.9个百分。其中,零售额累计20838亿元,同比增长14.6%,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尽管政策利空出尽,但是汽车消费增长仍然没有出现预期10%的增长水平,而是仅仅能够保八。1~2月份累计,同比增长12.7%;3月当月,同比增长8.1%;4月当月,同比增长8.2%,5月份,同比增长8.0%。汽车消费在社会总消费的贡献看,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消费一直占有1/4以上的份额,即使在汽车销售增长速度创13年新低的2011年,汽车零售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仍然高达26.66%。汽车消费增长乏力,是当前社会总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扩大汽车消费,对于遏制消费增速逐月回落的态势将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汽车消费政策应注重一致性

这几年中国关于汽车市场出台的政策实在是太多了,有很多的刺激政策,也有很多的限制政策。2009年推出的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虽然到期停止了,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也呼之欲出。今年5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其中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

种种迹象表明,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将会陆续出台。但是北京等地还出台了汽车摇号、限购、限行以及提高停车费等限制汽车购买与使用的措施,汽车消费的外部政策相互矛盾,相互制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油价上涨也会增加汽车使用成本。虽然国内已经形成了油价的调控机制,但是尽管国际油价总体上下降,中国油价的绝对价格仍然在继续上升,加重了消费者的用车负担。

因此,在制定扩大汽车消费政策时,必须考虑清楚三个问题:第一,中国汽车消费的政策目标是什么,汽车保有量是否应有一个上限;第二,中国汽车政策的总体口径是什么。在达到上限之前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是鼓励购买、鼓励消费,还是仍旧是鼓励购买,限制使用;第三,对于淘汰的老旧汽车要有适当的退出渠道,规范和发展二手车市场,鼓励发展汽车拆解行业,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汽车消费政策应商品与服务并重

中国服务消费发展较快,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服务消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农村,但是全国居民服务消费的总体增长速度仍然较低,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瓶颈制约。

居民消费由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部分构成,在商品消费高增长的同时,居民总消费的增长速度却明显偏低,说明服务消费拖了消费增长的后腿。与规模巨大的商品消费相比,服务消费规模要小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2009年、2010年中国商品消费规模分别达到服务消费的3.9倍和5.2倍,与快速增长,规模巨大的商品消费相比较,中国服务消费规模仍然过小,比重过低。

从消费结构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在居住和食品类方面差异相对较小,城镇居民居住类支出是农村的1.6倍,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是农村的2.67倍,城镇居民医疗保健类支出是农村的2.67倍,均低于城乡之间平均消费支出3.07的差异倍数。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差异较大,大于城乡差异的平均水平。而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服务消费方面,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村,两者差异高达4倍以上。虽然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交通与通讯、医疗保健其他消费性支出比例也显著上升,消费结构逐步由传统的吃住消费转向娱乐休闲,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等方面,但是城镇居民近年来在各类商品及服务消费增长更快,食品消费支出边际消费份额减少的部分被其他商品及服务所替代。说明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水平。1990~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支出分别上升了34.0倍,49.0倍和14.5倍,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平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10.5倍,带动服务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占比快速上升。对农村居民而言,尽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有所上升,但是受制于绝对升入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向高层次转化的速度较慢。

因此,汽车消费政策除了要关注汽车销售数量的增长,还应关注与汽车相关的服务消费的支持。如汽车装饰、救援,修理等服务,在农村需求将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