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的论文范例6篇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范文1

1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1.1互动性现今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就是宣讲国家的政策措施,传递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互动,互动性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性。所谓互动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相待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多个层面:从互动的主体角度观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互动的时空角度观之,互动又包括课堂之上的互动与课堂之外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宣讲一定的政策与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2]。这种分析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多为学生普遍知晓但又认识不够深入的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大事件。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停留于介绍一些人人皆可查知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则不可能从这些信息简单传递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门课程的价值也就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即体现在此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流与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指引下得出一些结论。

1.2开放性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开放的内容。每个学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都会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为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仅仅围绕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信息扩充。这样很容易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局限在对一些信息的简单传递上,而没有引出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一些形势与政策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主题都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中的重大事件、形势与政策。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形势与政策主题即使主要是属于每一个学科门类,但是深入分析其现象,探究其原因,又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门类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互动性质也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互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视角都可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提出对教学主题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另外,现今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了相关广泛的信息可以由学生轻易地获取,那种浅显易被学生掌握的信息已经不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开放性的课程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其二,开放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体系对于一门课程至关重要,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注定其吸引力是有限的。然而,形势与政策绝不是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给人以理论不深或理论不成体系的印象,这与教师不善于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理论体系有关,这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呼唤开放的理论,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挖掘本门课堂独特的理论,并形成本门课程独特的理论体系。

1.3实践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这些主题本身即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另外,当代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倾向乃至逆反心理,对社会现实问题更加笃信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得来的结论。这也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因。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

2实施参与式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策略

2.1进行情景对话式教学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传统课堂中那种宣讲式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需要。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互动性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确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后,进行更加精细的教学设计,在相应专题内选择既能体现本专题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又富有争议性和对抗性的话题,精心进行话题设计,然后围绕这些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便启发学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将一部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进行相关话题的设计时,不仅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学生也应该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设计时,应该将相应的情景和背景交待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的情景做好背景知识的预备,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即对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课堂就从一些简单知识的传递中解放出来,教学双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较深层次的互动讨论。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

一、确保教学的实效性

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机制完善是保障。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同于其他一般课程的教学活动,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高校应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一个“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学校党委分管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校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规划工作,指导和协调各职能部门,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建设应列入学校发展规划,要保证资金到位、课时到位、师资到位。应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政工干部相结合、省市党政领导和学校党政领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领导小组应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汇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交校党政联席会议上讨论研究。实践证明,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制度,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大大增强了“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近两年多来,不少省市党政领导走进校园,给大学生作“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许多学校党政领导走进大学生课堂,上“形势与政策”课,深受大学生欢迎,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高校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紧跟形势,紧扣时代脉搏,时代性、现实性、政策性较强,它深刻洞察国内外形势的风云变幻,正确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直面社会中的种种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不应当也不可能全面介绍各种形势,而应根据教育部每年每学期下达的时事教学要点,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热点和兴奋点,了解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很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使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作为教材,以《半月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等主流媒体的时政资料作为学习参考,就是很好的尝试。

三、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最敏感,最具有思想个性的群体,他们关心政治、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对国内外形势的敏感度和参与度是非常积极的、非常活跃的,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听课、思考、提问、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要多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努力实现课程建设网络化、课堂讲授电教化、课外指导信息化。建设好“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专题网站,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堂教学要师生平等,师生互动;讲授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一切以符合学生心理接受能力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而不能居高临下,高高在上,我讲你听。为了改变单向灌输法调动不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积极倡导“双向交流法”,除了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提问、讨论等形式开展启发性教学外,每节课还必须留下一定的双向交流时间,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即席解答,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准备提问学生。

四、拓展教师队伍的层次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好坏。首先,要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应是拉得出、讲得好、相对稳定、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学校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都要积极承担一定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还可以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其次,要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形成“传、帮、带”的梯级结构。青年教师要在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方面下扎实的功夫,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再次,要不断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教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精品课程建设,做到资源共享;鼓励教师人人讲授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使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加强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和辐射性

有的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业务、轻思品,弱化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理念,以致“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关怀,使大学校园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理念。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广播电台、宣传栏及时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新闻事件,通过建立“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专题网站、广播台播放时事要闻、时政分析,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充分利用大学生中“红色”社团的优势资源,大力扶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等为代表的理论学习型社团,发挥它们的载体作用和带动作用,使社团活动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促进,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知识、受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潮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78-79.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范文3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反思;对策

作者简介:马肖华(1980-),女,河南安阳人,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28-02

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然而,当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状况良莠不齐,归根究底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师队伍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应当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1]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薄弱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既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也包括国内外重大时政问题的分析;不仅包括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教育,也包括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分析。[2]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应根据国家每年下达的教学要点,结合社会当前形势确定教学内容外,还应积极探索适合高等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学校对教学内容缺乏统一要求,并且任课教师多数是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兼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多数学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考核重视不够,对任课教师没有形成规范的考核方式,有些任课教师授课理论太多,内容枯燥,选题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效果较差。

2.教学模式单一

截至目前,很多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教师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3]这种教学方式必然造成教师“满堂灌”的状况,教师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的中心,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着来自教师的知识灌输,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仅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信息,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和忽略。

3.教学手段落后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落后,教学效果较差,体现在一些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缺少丰富的图片、影像、多媒体视频等材料。一些教师为应付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仅进行单一的理论教学,不重视教学实践课程及学生综合讨论环节,使得本应充满趣味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变得缺乏生机、索然无味。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手段更加难以多样化,大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实行大班课堂的教学,学生人数少则100至200人,多则在200人以上。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心理距离,教师也难以有效地监管课堂,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从事与课程无关的活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难以实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满意情况直接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有关。[4]目前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主要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干部担任,专职教师数量匮乏,结构简单化。这种师资结构形式不利于形势与政策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对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兼职教师,在完成繁复的本职管理工作后才能兼顾到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教学中,不利于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并且形势与政策与一般的课程有很大差异,形势政策变化快,教育教学的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具备优良的师德,要不断分析问题,理清思路,认准形势,提高讲解水平,进一步增强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效果。 而目前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使他们很难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课程准备工作,难免会出现准备不足,照本宣科的教学困境。

5.教学研究匮乏

从课程自身特点出发,形势与政策课需要紧抓时事热点、深入分析重大问题,形成针对性强的教学提纲,这就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5]由于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都是兼职担任的,由于自身繁重的管理工作,使得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课程建设问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并且目前尚未形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有效考核方式,仅有“专家评教分数”和“学生评教分数”两项指标,其他指标匮乏。任课教师仅限于完成课程教学工作,不重视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不关注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科研课题的申报。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缺乏明确、稳定的专业方向,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大纲、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课程理论体系。在这种境况下,形势与政策学科发展非常缓慢,难以找到促使学科持续发展的增长点,难以形成稳定发展的学科体系。久而久之,会导致恶性循环,阻碍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如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导致师资培训、图书购买、软硬件配置等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对策研究

1.明确管理体制,规范课程教学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使大学生在德育上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领导应当进一步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建立明确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课程教学执行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学时、学分,全面组织教学活动,纳入学校学考核机制。

2.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水平,必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式与政策教育虽然基本理论相对稳定,但其教学内容却在不断更新,因此要求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需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根据教师专业特长结合形势与政策研究领域划分不同研究方向。其次,应当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业务培训制度,制订并实施教师业务培训计划。要全面贯彻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定期开展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培训,也可实施教师轮训的方法,务必做到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3.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也要不断变革。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不断加强教学途径的拓展。目前处在一种新的大众传播的环境,学生获取相关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化,除来自于教师课堂讲授之外,报刊、电视、网络等也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中,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不定期进行播放,结合现场评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于形势政策教育教学中往往实行“单向灌输”,学生缺乏积极性、创造性,这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变教为导,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满堂灌”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6]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与所学专题相关的内容进行研讨,由任课教师制订研讨内容与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具备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的要求,而且应当从国内外实事出发解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保持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关注程度最高的仍是大学生。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与教学要求的结合点,紧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社会热点话题,以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力求教学内容更加富有吸引力。可以适当增加知名专家学术报告及高水平学术论坛活动的比重,比如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邀请相关专家做专题报告等等。

5.增强课程实践环节,加强课程考核环节的改革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性很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对实践环节的要求,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充分利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

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形势与政策课程应该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使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或单纯以论文撰写的形式给定分数,应把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与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核。[7]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必须深刻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内容的创新,优化师资队伍,改进教学模式,形成教学良性互动,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的兴趣,真正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平.“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2]李咏宾,谭刚.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8).

[3]刘庆国,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4]刘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5]陈华栋.关于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育人功能 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 to Achieve Situation

and Policies Educational Function Mode

QU Guanghua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1191)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oriented features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centive function,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and defense capabilities, we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teaching. To this end, we must adhere to the correct political orientation,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closely linked with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udent body to highlight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ource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al funct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

1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1.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历史发展的实践来看,高校总是成为意识形态的敏感地带,成为各种思潮汇聚的前言阵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化。在高校,多种思想文化观念可以开展学术交流、思想争鸣,学术讨论无,但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992年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邓小平远见卓识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当代法国学者德里达甚至认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大学生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发现其本质,才能在多变的形势的发展中把握其规律。

1.2 坚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必须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领目标,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同,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大学生的政治理想和价值目标,增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主动将大学生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强国之路。但不可否认,我们还存在着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贫富悬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力量,但由于自身年龄的局限,认知方式、心理状态尚不稳定,在政治方向和共同理想信念方面易出现模棱两可和摇摆不定的危险倾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应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方向、正确分析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2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

2.1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阐明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教育之于社会生活,正如营养和生殖之于生理的生活。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政治理论课相比,有着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发展的形势来解读党和国家现行的政策。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唯有紧密联系丰富发展的社会现实,及时反映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结合社会转型期,各阶层的利益冲突给大学生带来的迷茫和困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辩证地审时度势,帮助大学生明辨大是大非,认清形势的发展,才能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激励大学生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2.2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要强调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密切相关性。马克思斯从人本质属性的角度指出“人们奋斗所追求的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教育部社科司每学期颁布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指导下,要深入调查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真正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目的地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尤为关注未来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尤为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在自己专业领域带来的变化,以及当前形势发展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加强对大学生真正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理论宣传,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和解决大学生实际的思想困惑紧密联系起来。

3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要突出大学生主体

3.1 实施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大学生主体性的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形势与政策育人功能的实现。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仅把大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客体,一味采取灌输的方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更难以实现形势与政策的育人功能。

形势与政策课堂作为实现育人功能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也决定了课堂教学更应实施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一般是大学生普遍知晓,但又没有形成深刻认识的国内外焦点事件,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设置教学讨论环节,可以是课堂即兴小演讲或者是课堂辩论等形式,通过教师和大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通过大学生同辈群体观点的交流,以思想的争锋,达致认识的深刻。

3.2 实施课下体验式的教育过程

形势与政策育人功能的实现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教学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充分实施课下体验式的教育过程,使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切实感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

大学生校内实践包括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等都可以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氛围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形势与政策也可以借助于校园文化这一载体,结合当前形势政策教育主题举办相关的学生活动,如时事知识竞赛、当前形势辩论等。

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展了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还可以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专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这些教学专题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形势与政策教育者可引导学生走进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公司企业、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比如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教育者可引导学生假期返乡时,深入调查家乡城镇化建设的特点,以及家乡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分析社会形势的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透过表面挖掘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4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

形势与政策育人功能的实现仅凭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是不够的,需要整合学校相关部门的资源,齐心合力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使形势与政策育人功能的发挥有着充分的组织管理保障。

(1)建立校党委直接领导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形势与政策教育,从性质上而言,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应当建立高校党委直接领导,党委宣传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工部、教务处以及各院系党总支分工协作,通力合作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每学期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制定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教师,学校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都可以承担一部分教育教学任务,还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的专家、社会各界的先进人物到学校开展时事报告。在日常的管理中,各职能部门还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教育教学内容的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负责具体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团委、学工部和各院系党总支的工作重点放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开展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紧密联系本学期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专题,教务处则负责形势与政策学时、教学地点的安排和组织学生的考试、考核。

(2)制定和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师资方面,可建立长期的师资培训制度,担任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老师每学年应保证一定时间的进修和培训;在教学管理方面,可制订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制度,通过专家评教和学生评教相结合,保障教学质量;并可制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专项经费制度,以保障师资培训和学生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的经费。由于形势与政策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既需要组织管理的保障,也需要规章制度的保障。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遵循以大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齐抓共管的原则,紧紧围绕实现育人功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

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2013年校级教改项目,“形势与政策教育功能优化机制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项目,形势与政策育人功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myb-093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2]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3] 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范文5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58-03

形势与政策教育有着很强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有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重要的地位,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身心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生动、丰富的内容和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大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大事,更主动地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形势与政策教育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大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非常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曾经发出指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P226)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严肃告诫我们:“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P369)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也曾一再强调:“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我们的奋斗目标,需要更深入更广泛地宣传,为群众所理解和掌握”,(P649)“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要经常同师生座谈,作形势报告,这要形成制度。”(P249)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关切下,有了明确的方向。

2.党和国家一直关注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1986年下半年,原国家教委发文,要求各地高校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1987年要求开设形势政策课。1993年原国家教委教政司下发了《关于的通知》。第二年秋季开学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由中共中央印发。党中央和原国家教委的这些重要发文,都强有力地推进了高校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规范发展。

3.新时期高校形势政策教育不断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进入21世纪,形势政策教育迫切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发展。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意见》明确了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为深入贯彻《意见》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做了详细阐述。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促使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逐渐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意义

1.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四有”新人。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亦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正确的政治观在学生素质中处于突出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解决好学生的政治观问题是高校德育最基本的任务。正如邓小平所说,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P104)。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观,从而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能够积极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现状及其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府的支持和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心智成熟,在德育方面获得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身处各种社会矛盾当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来自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高校学生的内心,表现为政治信仰动摇、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走偏、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从正面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和看待形势,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科学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助其开阔视野、扩襟、奋斗不息,促进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积极发展。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微观环境的环体观念,三者共同作用,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同志曾经提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完成上述任务,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P86)形势与政策教育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微观环境的环体观念,三者共同作用。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对教师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观点是: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P108)因此,理论的传播者和学生的思想启迪者应为教师所应担当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造独立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独创性;给学生展示整体素质的机会,让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地位对等”,常与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即席解答。在选择教学方法上,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系统讲授与专题教学相结合,辅以启发、讨论、案例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课程建设网络化、课堂讲授电教化、课外指导信息化。大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形势报告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切合学生需要,教师在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形势政策教育内容时,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一些与教学目标直接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产生兴趣,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为形成形势政策课教学团队,一要建设一支精干的以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为主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骨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二要重视形势政策教学研究。三是要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培训机制。最后,加强师资资金保障建设。要考虑到这门课程每学期都是新课的特点,适当提高专兼职教师的教薪。

2.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的兴趣需要教师的激发,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学生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首先,学生应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一要摒除功利主义。第二要去除抵触思想。其次,学生要养成关心国家大事,自觉培养主动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观念,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际的习惯,积极培养自己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能力,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强化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微观环境的环体作用。所谓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环体即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微观环境。大众传媒和网络是社会大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体现了社会大环境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作用,而校园宣传教育阵地作用的发挥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则体现了校园内部环境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作用。首先,大众传媒和网络的作用。环境的熏陶对于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和网络的作用在于教育面得到扩大,保证了教育内容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直观认识离不开大众传媒同现代网络媒体的丝丝渗透,其作用还表现在:能够激发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关心时事与政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连接在一起,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其次,校园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高校的有线电视网络、校园广播站、阅报宣传栏、班级订阅的报纸期刊、图书馆报刊期刊室的资源都包含在校园宣传教育阵地之中,它们的作用不容小觑。积极向上的校园宣传环境会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即是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植根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最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亦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学生处、团委及各个二级学院应互相配合,使大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受到启发。具体做法有: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和社会活动进行教育。有效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身心特征,结合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可增强针对性,突出主题,收到实效。既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渗透力,也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年学生学知识、受教育。

参考文献:

[1]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EB/OL].(2001-09-06)[2007-05-10].

http:///20010906/3000447.shtm1.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范文6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效性

、教育部〔2004〕13号文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如何让这门课开展的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特色、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要实现以下“四个”有机结合。

一、实现上级要求或推荐指导性教学内容与公开出版教材有机相结合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前提下,首先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意见安排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如中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今世界的几个热点问题等。其次把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组织专家教授编写的《形势与政策》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如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再次按照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的指示精神,以及根据我院党委的要求,增加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如云南的经济发展形势;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严峻形势等。上级要求或指导或推荐教学内容与公开出版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静态发展与动态变化的统一;全局性与局部性的统一。增强了实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实现单班课堂教学与学术讲座有机结合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我们目前基本上实行的是单班教学,即每周每个专业班级配备一名任课教师集中优势教学资源,抓住重点、难点及学生关注的问题讲1个学时。单班教学的优点是:人数少,课堂氛围好、教学纪律好、师生互动好、到课率高。总体上教学效果好。局限性是:学生难于选择多元化或自己关注、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极少数学生由于对教师课堂讲授的某些内容不“感冒”,出现了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倦怠症,学习效果低下。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上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克服上述局限性,我们在完成必须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调查研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可以自主选择听课的学术讲座,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如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及将来;荣辱观与大学精神的构建;中国与云南的“三农”问题;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内容开展全校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座。单班课堂教学与学术讲座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和求知的需要,较有成效的开展了形势与政策教育。

三、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理论教学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教师讲授教材知识。二是组织学生观看重要的录像。如观看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复兴之路等,很受学生欢迎。通过理论教学,学生获取了间接经验,使大学生坚定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而科学有效的实践能证明理论的正确与否;能不断深化理论;能增长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实践才干。这是由“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等特点决定的。西方有位哲学家说:“只有感觉了的东西才能深刻的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加深刻的感觉它。”诗人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展实践性教学途径。其一是教学时段内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例如,到新农村参观考察,强化了理论教学效果。其二是暑假、寒假的指导性实践性教学。暑假、寒假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形势也是多种多样且有条件的相互联系的。从形势的内容看,有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科技形势、教育形势、文化形势等。从形势的范围看,有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从形势的时间看,有过去形势、当前形势和将来形势等。从形势的层次看,有主次形势、基本和非基本形势、特殊形势和一般形势等。政策的类别也是多元的。从纵向层次看,有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等。从横向领域看,有经济政策、政治政策、文化政策、军事政策、外交政策等。从影响范围看,有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从政策制定机关的不同层次看,有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面对多样化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做法是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讲授。其它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并把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保证教学内容落到是实处、加强学生管理、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效性也很强。

总之,只有实现公开出版教材与上级要求或指导推荐性教学内容有机相结合;实现单班课堂教学与学术讲座有机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等四个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重点课题组编著.形势与政策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8.

[3]时事报告杂志社.时事报告(增刊)[J].2007(9).

作者简介:

徐跃宏(1973—),女,硕士,讲师。

史朝伟(1974—),男,硕士,讲师,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