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的知识范例6篇

科普类的知识

科普类的知识范文1

科普说明文是用以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它一般发表在科普杂志、报纸或专门的科普专著中。

科普说明文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是提升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一种重要工具。知识对于当代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整体上说,当前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社会迫切要求人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新型人类。

第二,满足人们在课堂之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从个人角度来说,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生命欲望之一,这一欲望永远不会得到彻底的满足。一个人的一生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但书本上的知识却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走出学校之后的长长的岁月中,人们仍然要靠工作实践、业余自习的方式,获得各种各样自己需要的科学知识。

第三,为有特殊爱好的人提供精神享受。有些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着特殊的爱好,例如有人喜欢天文,有人喜欢地理,有人喜欢汽车,有人喜欢兵器,他们往往长时期的订阅特定的科普读物,如有人订阅《奥秘》、《飞碟探索》,有人订阅《国家地理》,有人订阅《兵器知识》等。此类刊物上发表的科普文章能给这些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

(二)科普说明文的特点

1.知识性

知识性是科普说明文的第一特点。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科普说明文尤其重视基础知识和最新知识,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最新知识则可以使人们认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状。

2.通俗性

科普说明文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是写给广大群众看的,不是写给专家看的。因此,它必须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进行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

3.趣味性

为了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科普说明文要尽力吸引更多的读者,这就作者力争把文章写得新鲜生动,富有趣味。有些小品式的科普说明文甚至采用文学的手段,笔法灵活,妙趣横生。

(三)科普说明文的类型

1.科学说明文

这是采用普通说明文写法的科普说明文,它要求写得准确、通俗、朴实、明白,以知识本身的魅力调动读者的阅读趣味,但不刻意追求文学性和趣味性。多数科普说明文,都属于这种类型。

2.科学小品

这是用文学手法写出的科普说明文。它跟一般科普说明文的区别在于:一是标题新颖生动,如高士其介绍消化道内细菌知识的《我们肚子里的食客》,贾祖璋介绍珍贵动物丹顶鹤的《白丝翎羽丹砂顶》。二是行文大量采用比喻、拟人手法,如《洲际导弹自述》以洲际导弹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诞生、特点和类型,十分生动有趣。

(四)科普说明文的写作

1.标题

科普说明文的标题写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总体要求是:

第一,以文章介绍的知识对象为拟定标题的中心依据,换句话说,就是让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是介绍什么科学知识的。如果含混朦胧,不知所云,很有可能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

第二,语言简要。标题只需要点明所介绍的知识对象,有时也可兼及它的特点、作用、意义、价值等,但不能详细展开知识介绍。标题通常只有几个字,一般没有副标题。

第三,生动新颖。标题要尽力做到生动新颖,以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但除科学小品外,不必刻意标新立异,要避免过于造作,否则会显得不够自然朴实。

2.结构

跟所有的文章一样,科普说明文也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是总体介绍,先提出说明对象,然后概括介绍它的特征、作用、意义、价值。

主体篇幅最长,是科普说明文的核心部分,有关说明对象的各种知识就是在这一部分充分展开表达的。这部分的写法没有一定之规,但在结构上有这样的原则:必须分为若干层次依次表达,层次与层次之间或并列,或递进,或分总,要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秩序。

结尾或指出当前存在问题,如贾祖璋介绍丹顶鹤的文章在结尾处就提出了丹顶鹤保护的严重问题;或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某篇介绍基因工程的文章就预测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或提醒人们注意吸收新的知识,如在结尾处告诉读者相关知识还有很多可注意阅读。也有些科普说明文没有结尾,主体结束时全文就自然收束了。

3.表达方式

科普说明文当然要大量运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有时兼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就“说明”表达方式内部来说,还有举例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图表说明等多种技巧。写作中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展开表达。

【 例 文 】

中国湿地的特点

中国湿地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类型多。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面积大。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

分布广。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区域差异显著。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多为咸水湖和盐湖;海南岛到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科普类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校 媒体 科技普及

中图分类号:G3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89-02

1 引言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以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是切实发挥科技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科普知识的普及措施比较单一,不够新颖,而且,科学的普及的涉猎面极其广泛,科普知识普及的效果不是很好。

2 大学生科技普及的必要性

人类进步史已雄辩地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动力。而科学普及作为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是国家的主力军,高校普及大学生科普知识尤为重要,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科普工作。网络、电视、报刊和广播是我国公众获取各种科技信息的渠道,这些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主要并且最感兴趣的途径之一。本文认为高校除了举办一些特色活动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3 利用校园媒体进行科普知识普及的有利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校园中构建了以报刊、广播、网络为主的校园媒体。为了更好地普及科普知识,需要充分利用校园各项媒体。

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结果:“报纸杂志”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通过校园科技期刊获得科技信息来改变知识结构,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引导研究方向,推动社会进步。

广播科技节目能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舆论、提倡科学生活、起到教育受众的作用等功能,科普广播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制作方便灵活性强等优点,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广播电台对科普广播栏目的制作与开发不足,采用新的模式对广播电台进行开发,制作丰富多彩的科技广播栏目,使大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在休息娱乐的同时了解科技资讯。

目前,网络及网络电视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和获取知识的模式,对大学生科技知识的增长和科学信息的获得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弥补了传统电视所欠缺的即时性、交流性和高度自由性,由于报刊携带及传阅不方便,而且,在电视等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广播收听缺乏视频与文字,不便于传播抽象的内容,而网络及网络电视也具有可控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曾《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30.9%的中国网民属于网络科普用户,会定期通过科普网站、科技博客或者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获取科普知识。对大学生而言,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科技。

2011年10月17日网友“方可成”在其新浪微博中上传了一段“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该视频随之迅速在微博上走红并受到很多人士的关注,可以说这是对科普知识的普及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它把科技和音乐相交融,使大学生在娱乐自己的同时,逐步树立起爱科学的信念,进而投身到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行列之中,更利于大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科普知识普及的目的。

4 校园新媒体普及科技知识的开发及利用

4.1 丰富科技期刊的内容,拓宽同学们的科普知识视野

(1)大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刊,但是,要使同学们能更多的关注科技期刊,学习科普知识,就必须创立科技独特的品牌。结合实际体验和最新的学科行业信息写作科普文章,并且要加强原创稿件和再创作稿件的质量管理。(2)鼓励校园科技工作者策划原创栏目和选题。要根据读者需求精心设置原创文章的栏目,且经常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如对读者进行一些有抽奖活动的问卷调查等。(3)科技类报刊一个重要部分是科技新闻,而综合型科技新闻要及时准确的报道,通过有效的方式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寻找让科技新闻走进大学生的路径,把科技新闻通俗化,结合大学生日常关心和专业相关的问题,结合相印的科技新闻事件不断延伸出来报道。

4.2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普及科普知识

科普广播在运作中解释自然现象,报道科技新闻,介绍丰富的思想和鲜为人知的科技事件,了解科技人物,传达科技政策等等。

科普广播中如果有意识并讲究方法地渗入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等科学精神内容,就能使科普广播增加人文色彩,增加可听性与感染力。科普广播在内容选择、形式安排上应该通盘考虑,要因对象不同而异,尽量做到各种层次的内容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在主要面对某种层次受众的安排中,又要精心处理科普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使更多的受众也能受到影响,选择好所传播的内容,以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受众。

目前,广播业提倡创新,节目要常变常新。需要经地进行收听率的调查,根据对同学们的满意度、最喜爱的栏目及建议等调研,定期的对广播栏目进行调整和创新性的改版,吸引更多的听众,使更多的大学生在娱乐中收获知识,了解科技,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氛围。

4.3 大力发展校园科技网络

4.3.1 电视科普栏目的质量切合大学生,吸引受众

(1)提高电视科普栏目的制作能力,保持创新性,增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特色栏目。创新性表现为电视节目的创作者时刻以创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以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去修改现有的节目,时刻保持节目的新颖性,以满足受众日益变化的要求。强调科普栏目制作的科学性,有针对的满足不同兴趣,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的科普需求,使得栏目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普及工作。(2)学校需要加大一些对科技普及的投入,在普及科普知识的同时,进行一些提升高度的栏目,拍摄事宜电视传媒广泛宣传的专题电视科普栏目及科普电视片。

4.3.2 网络新媒体对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的开发,营造科技普及的良好氛围

新媒体是应运信息技术飞跃发展而生的一类新的媒体,使各种科技表演也成为科普宣传的有力武器,科普歌曲等科技类文艺表演是新近崛起的科普文艺品类,它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主题。通过新媒体,做好以下几点,把校园科普歌曲等科技类文艺科普潜能的有效开发推上更高层次。

(1)学校各级领导重视科普歌曲和表演的开发和推广,招募学科教授、音乐教师、校园歌手、科技和音乐爱好者等进行创作团队的建设,通过平面媒体的宣传和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体将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2)充分发挥学校科技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普歌曲演唱和表演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其中,让科普歌曲的演唱提升到“唱红歌”那样的规模。在网络中上传科普类的文艺表演视频,让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3)在网站上开辟视窗,让包括科普歌曲在内的科普文艺作品出现在我们科协系统的网站系统中,更让其它网站、及至知名网站能从我们的网站系统中下载这类科普资源,扩展我们的科普网络阵地。

综上讨论,各个高校大力推广运用各项媒体宣传普及科普知识是一项有意义并且势在必行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翟杰全.科技传播与知识经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04).

[2] 陈维瑶.强化公共关系意识,重视科技期刊形象建设[J].中国期刊研究,2003,14(2):216-217.

[3] 陈辉.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特征解析[J].中国音乐学,2009(3):113-119.

[4] 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25(13):30-33.

科普类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科普类英语阅读;备课技巧;阅读方法;知识输出

科普类题材的英语文章涉及内容广泛,如,计算机技术(Book 2 Unit 3 Computer)、天文地理(Book 3 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生物医药(Book 6 Unit 3 A healthy life)、机器人(Book 7 Unit 2 Robots)、克隆技术(Book 8 Unit 2 Cloning)、发明创造(Book 8 Unit 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等。而且其他话题如“环境”这一话题也和科普紧密关联。科普类英语阅读是高考考查阅读能力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教师在处理现行高中课本中涉及科普类的文章时,请扪心自问是不是只是走过场一样把课文教完,然后做一下习题中的几篇阅读材料,对一下答案就草草了事了呢。所以,你教出来的学生对科普类文章束手无策就不足为奇了。下面就如何教好科普类英语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好科普类英语阅读文章与教师的备课技巧分不开

科普类英文阅读文之所以难不仅是因为内容对考生来说生疏,而且还因为新名词、新术语多,语句长而难懂。即使一些我们挺熟悉的词汇在科普类文章中可能就有新意义,如,family的普通词义是“家”“家庭”“家属”“亲属”,但在动物学、植物学中是“科”的意思,如,animals of the cat family(猫科动物)。即使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科技领域也会有不同的意义。教师自身素质是第一因素外,备课的充分与否,导入是否有技巧性也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在教学这类文章要求学生和你一起互动时,应该鼓励学生用汉语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可表达的知识面就宽了,知识程度就加深了,这就相应的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一个档次,教师除了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外,对一些学科间的渗透也必须有一定的了

解。例如,我们在教授Book 3 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时,教师自己对行星的英语、汉语以及相关的词,如,

circle,the solar system,astronomy等必须充分掌握,不要临时想不

起来或者讲错,这样就失去学生对于自己的可信性,学生会对你的课嗤之以鼻的,接下来要让学生听你的课那就怪了,更不要说培养他们的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了。我上这课时先给学生说:“I have a dream that I can live in the world forever,do you think it’s possible?”这一句话引起学生用汉语、用英语争先恐后地出起主意来:有的说可以学秦始皇去研制长生不老药,有的说练太极,一些事先有去预习课文的学生就回答说可以克隆自己,我就抓住那个回答克隆的学生的话题问:“How can I clone another myself”或

“Can you tell me what is cloning?”自然而然地转入我要讲的话题“cloning is a way of making an exact copy of another animal or plant.”我再问:“How can we clone a plant?”接着就谈起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嫁接、扦插等技术来科隆植物的历史,学生觉得这课很新鲜又是他们本应该知道的知识,不听才怪……你看课

堂不拘一格又不脱离课本,多好是不是?所以这类阅读文兴趣的培养和教师的技能技巧分不开,而认真备课是关键。

二、正确指导学生系统地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

一方面,由于英语教师自身是研究语言的,他们大多数对科

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比较陌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科技类文章时往往是一笔带过或采用翻译的方式,只要求学生理解大概的意思,而无法让学生追根溯源去洞悉一些科技奥秘,学生无法体会到探讨科技问题时的愉悦,也就不能主动地拓展自己这方面

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局限又导致学生阅读时会被一些专业词汇和句式难倒,因此正确指导学生对生词词义进行判断,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分析原文对新发明、新创造、工艺新流程是如何解释、如何定义的,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生词词义,根据上下文练好“猜”功,不要一味地靠查找词典。教师授课过程中,大多围绕着“感知―识记―理解”的模式进行机械操练,而忽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迁移学科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还应该借助多媒体、模型展示、图示、数字运算等科学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要认真阅读、分析原文对科学发明创造诞生过程的介绍和工艺流程过程的介绍,并且边读边画,建议借助草图帮助教学,最终达到正确理解。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和重视对知识输出的能力

说出来这个环节才是高中英语教程的最终教学目的,教师在处理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常规文体文章时都会处理地很好,可是在处理科技类阅读文时因为比较抽象等原因而觉得没必要做或学生做不来而放弃掉,这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说缺了这一环节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所以我建议多采用一些学生和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动手制作、小组讨论、语言游戏等交际性活动。而且,在这过程中,教师只要当好知识的“脚手架”这一角色,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成长、发展、创造,当好与学生并肩战斗的“战友”,与学生共同研究合作,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的“协同教学”(team-teaching)方式达到师生共同成长,摆脱英语教师孤军奋战的感觉。我曾经在提问学生对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这个问题上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就碰上卡壳现象,凭你怎么鼓励就是没

有学生来互动,后来一了解,发现学生要么怕讲不全面不好意思讲,就是怕讲错被人笑。所以我就采取“协作学习法”,我先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允许用汉语发表看法,请班上层次较好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英语把它们表达出来,我再把它们一句一句地都写在黑板上,最后要求学生加上适当的连词使它们形成一段完整的文字材料,当然在检查合格后要求学生背下来,从而达到对知识输出的培养,实现原有知识的再构建这一目的。所以,只要肯动脑筋,科普类英语阅读文的知识输出这一环节在“有心”的教师眼中相信只是“纸老虎”一只。

总之,教好科普类英语阅读文从教师角度来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明确科普类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的,遵循科普类英语的教学规律,充分认识科普类英语的特

点,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既要得到“鱼”又学会了“渔”,最终实现从感知学习到灵慧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敏,杨秀芬.科技英语阅读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科普类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 科学传播;地理类杂志;《中国国家地理》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14-02

1 地理的知识传播历程

1.1 从“科普”到“科传”

培根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在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在于其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深度和广度。倪延年在《知识传播学》一书中认为,“知识传播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介,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受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

学科知识传播经历了一个 “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科学传播”的发展、演进过程[1]。传统“科普”概念立意偏低,传播者往往习惯于把科普任务等同于具体科学知识结论的灌输,科普被预设成一个科学知识的单向传播过程。《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认为,“传统的‘科普’概念暗含三个前提,一是科普似乎是说科学本身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不需对其自身进行反思,剩下的问题只是普及而已;二是‘科普’这个概念似乎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普及,而不包括新的探索和有争议的问题;三是科普隐含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2]因此,“科普”在机制上是自上而下的,在心态上是俯视的,在内容上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受传者的感受,已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科普观念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促使观念发生改变。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前提,强调科学传播双向互动和内容形式多元化[3]。科学传播过程是科学与人文交互融合的过程,两者的联系和结合是科学传播的应有之意。同时,弥合两者之间看待事物,思考问题中的角度和方法,也为自然科学传播的传播提供的社会人文学科的基础。《中国国家地理》在改刊之初就提出了“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办刊宗旨,就是对科学传播概念的一种诠释。

1.2 地理知识与大众地理杂志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媒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是用以完成科学知识传播的手段或工具,而且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杂志,最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在知识传播连续性、传播内容的深度和持久性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1888年1月13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创立,宗旨是“增进并普及地理知识”。如果考虑到世界最早的大众科学类杂志《Vokrug Sveta(环球)》1861年12月在圣彼得堡出版。那么,以地理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大众科学类杂志与地理学一起发展、壮大,已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光景。早期,欧美各国的地理学会通过其杂志,以文字和图片展示会员赴世界各地探险和旅行的收获,还刊载一些地理资料汇编的成果。这些内容不但对航海、商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还非常受普通大众的欢迎。其中部分杂志的社会影响增大,读者增多,其中的绝大多数已不再是学者。学会中学术期刊和大众杂志开始分化,这便是大众地理杂志的初形。探险和科考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两者在推进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为大众地理杂志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探险以搜集地球上仍然未知或者所知不多的地区的信息为目的,作为传播媒介的杂志则担负着将这些信息以可利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职责。早在1890年,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第一次资助探险队沿着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边境探勘圣伊莱亚斯山的地形,并且绘制地图。这次探险行动发现了加拿大境内的最高峰洛根峰。

进入20世纪,无论地理学的学科门类还是地理知识的总量都明显增多,这使得可供大众地理杂志传播的知识内容越来越丰富,尽管探险的描述记录式地理不再是地理学科的代表,其重要性减弱,但这一传统在大众地理类杂志中仍然有所保留。另一方面,科考成为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各种地理学的科学考察活动为大众地理杂志提供了更为专业、前沿的地理知识,丰富了大众地理类杂志的选题。

《中国国家地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背景强大。作为杂志选题策划的顾问,和内容的主要稿源,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在各阶段所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向和项目,专家们研究活动的侧重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杂志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从2003年10月号的“青藏科考50年”专辑到2007年8月号的“西北科考80年纪念”专辑再到2009年10号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中科院进行的大规模、多学科,有的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考察和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为《中国国家地理》提供了扎实而丰富的选题内容,科考在杂志中的重要性足见一斑。2007年第7期“美景出自喀斯特”的特别策划仅有3篇文章,2011年第10期则400页巨厚,涵盖天坑、洞穴、峰丛、石林等7大主题的“喀斯特”专题,在深深感受到《中国国家地理》选题策划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同时,进一步的文本分析说明,“贵州2004”中法联合考察、2005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等科考项目的名字也在字里行间彰显科考对《中国国家地理》的内容提升的重要性。

2 大众地理类杂志的传播特点

2.1 百科全书式的传播内容

区别于数学、物理、化学等数理和实验传统的学科,地理学拥有悠久的博物学传统。博物的本意是“Nature history”即“自然的故事”。自然差异体现了人文过程,人文兴衰包含着自然背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是大众地理杂志的一个重要特点。

获得跨学科的视野和相关的知识对大众地理杂志十分关键。大众地理杂志在内容上往往冲破传统地理概念,包括了重大科学发现、地理区域专题、生态环境、动植物、考古与发现、文化与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但跨地理学、地质学、动物学等自然学科,更是自然与人文有机的结合起来。自然和人文的浩瀚深远,决定了内容的丰富多彩。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杂志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人(文)四个方面[4],因此内容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2 新闻话题式的传播方式

让地理知识插上新闻话题的翅膀,及时把握社会热点,重视时效性,是大众地理杂志传播方式上的新特点。由于受众接受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一些相对专业的选题内容缺乏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差异表现在文化水平、观念、职业、求知欲等方面上。因此,将地理知识与受众日常关注相联系,以地理学的视角解读社会现象,说明社会问题,有利于地理知识的传播,吸引读者。

2011年第9期《中国国家地理》抓住入夏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因暴雨导致内涝的问题,适时推出“世界下水道”专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下水道是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实力”。专题首先通过三篇文章,从城市建设与环境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巴黎、伦敦、东京三座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进行了介绍。随后,以《中国的下水道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一文,分析造成我国城市降雨内涝的原因。先从概念上辨析了“污水管网”与“下水道”的区别,指出“在中国,没有下水道只有污水管网”,挑战读者常识,引起阅读兴趣。

对专题推出的时机把握也体现了大众地理杂志传播的新闻方式运作。2011年3 月 11 日,日本遭受严重海啸,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泄漏事件,国内一时间“疯抢”碘盐,盐成了大家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中国国家地理》用3、4月两期杂志推出“盐”专辑,正抓住了舆论的最佳时机。通过文本分析,两期“盐”专辑本身的内容与日本海啸以及抢购碘盐事件并无太大联系,专辑的部分稿件可以说是杂志社的备稿。适宜的出版时机,合理的组织编排,不失为成功的传播方式。

因此,传播地理知识,不仅要从科学价值上挖掘,更应当着重从读者的阅读兴趣上挖掘其价值。以读者阅读兴趣为着眼点挖掘新闻价值,唤起了读者的潜在阅读愿望。

2.3作为表现语言的图像

现实中,人们对景观的欣赏会有一种“尽收眼底”的,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展现出来,但若将所见通过文字语言描述出来,就变成了有先后顺序的,线性的内容。因此,将空间事物的共时性和文字叙述的续时性有机地结合,图像无疑是最好的空间语言。因此,对大众地理杂志而言,图像(照片、地图、图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要将图像最为一种独立的表现语言来使用,用图像来讲故事。航拍、俯瞰照片是地理杂志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知的景观展现出令人惊奇的面貌。具体、繁复的内容被抽象成简单明快的线条、色块和肌理,视觉比文字更加地震撼,更有说服力。

图片语言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只阅读图片不阅读文字”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准阅读方式。1904年12月,时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的吉尔伯特·格罗夫纳因下一期《国家地理》急需11页内容,大胆地使用了俄国探险家拍摄的拉萨照片来填补空白版面,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此后,大众地理杂志中图片的比例越来越大,抽象的科学概括被还原为形象的图像,枯燥的数字被转化为图表,庞杂的地理信息被解读在各种专题地图中。一张选用恰当的特写镜头,将充满专业名词、公式、符号的资料翻译成“白话文”。大量的图像正在将地理知识浓缩为更易读者理解的信息符号。

3 大众地理类杂志在知识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术语的解释与置换是影响地理知识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科学经过百年的发展,衍生出大量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或并不使用的术语。有的术语难以用普通语言解释或置换,高度概括的抽象,会使传播显得枯燥乏味,直接影响受众的兴趣。前苏联科普作家,《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伊林曾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大众地理杂志面向的是社会普通大众,充分了解受众的阅读特点,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传播地理学知识才能增强杂志的吸引力。

如《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8期中“雪线”和2011年第9期中“林线”两个概念,都是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科技名词。只有概念阐释清楚,读者理解并接受,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相较于“所谓雪线,就是永久性积雪的下限”,林线的概念要更复杂,它还有郁闭型林线、树线、树种线等下位概念。因此,杂志的传受双方,是否就杂志所传播的地理知识处在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中是十分关键的。

4 结论

王云五先生在为《科学大纲》作的序中说:“夫传布科学,似易则实难。一、传布者非自身亦为创造之科学家,则不足以既其深。二、传布者非淹贯众科之科学家,则不足以既其广。二者具矣,而无善譬曲喻引人入胜之文字,仍未足尽传布之能事……” 大众地理类杂志作为地理知识的传播者,其地理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地理学展示其价值的过程。紧跟地理学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资源,做好选题开发,创新地理知识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出“析理以辞,解体以图,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大众地理杂志,才是日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J].科普研究,2007(2):63-66,80.

[2]单之蔷.从“科普”到“科传”[J].中国国家地理,2002(12):15.

科普类的知识范文5

少年儿童分级阅读的概念在美国有几十年历史,产生了多样而详尽的方案和标准,如蓝思分级法(Lexile)、A-Z分级法、阅读发展评价体系分级法(DRA)、常识媒体评级等,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而分级阅读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较为知名的专业阅读研发推广机构有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等,此外还有一些出版机构和儿童阅读推广人。尽管我国的政府、图书馆、教育机构、出版机构、读者等都在呼唤、探索、实施分级阅读,但已有的分级阅读模式的影响力都很有限。

笔者认为,少儿分级阅读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选书参照系,让读者能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到更加适合的图书。因此,要深刻认识我国少年儿童图书的出版和阅读现状,跳出国外分级阅读的固有模式,探索科学、有效、包容性强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并公开,推广使用方法,从而构建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出版者、发行者、读者、图书馆、学校等各方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一、“三维分级法”的构想及依据

阅读涉及读者和图书两个主体,阅读分级也应充分考虑这两个主体。少儿图书种类较多,为了便于分析说明,现就科普/百科类图书进行论述。

少儿科普图书是提供给少年儿童阅读的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当当网、亚马逊网、京东商城等电商网站的图书分类中,在童书或少儿大类下专设科普/百科类,可以认为这是专门对应少年儿童的分类。例如,当当网在童书大类的科普/百科类,又分为科普、百科、历史读物、数学、生活常识等;亚马逊网在少儿大类中有科普百科,下设百科全书、动物、植物、历史、人文地理、天文海洋、航天航空、人体奥秘、数理化、科学技术等子项;京东商城在少儿版块下设科普/百科,科普类又分为数理化、宇宙探索、生物世界、人文地理、人体奥秘、历史读物、科学技术、生活常识、百科全书等。这些分类方式与各网站对成人科普图书的分类类似,都是依据科普图书讲述的内容来划分,便于读者查找。

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少儿科普图书包含的知识内容也有深浅难易之分。因此,可将图书对读者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要求、图书内容的深浅难易,以及图书内容所能传递的知识层级,作为三个维度来设定分级标准。笔者姑且称为“三维分级法”,三个维度的分级依据阐述如下。

1.我国教育部颁布标准的教育目标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的教育改革,建立了一整套课程体系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各学段各学科制定了课程目标,包括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前者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面,后者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个层面。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三个层面。各学科课程标准还详细规定了不同学段的知识点以及对该知识点的目标要求。

我国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科学学习提出了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大方面的目标。科学探究的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数学认知目标分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该《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根据科普图书的定义和传统的分类可知,科普图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自然科学知识,也有社会科学知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科普图书中所传达的知识内容的难易度,直接影响到阅读兴趣和学习效果。

因此,可以将我国教育部颁布标准的教育目标作为图书对读者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要求的分层依据,按年龄的四个分段,将此维度分为0~2岁、3~6岁、7~11岁、12~16岁四个层级,大致对应婴幼儿、幼儿园、小学、初中四个阶段(16岁以上基本处于高中阶段,不再考虑)。

2.图书内容的图文性质

纸质图书的阅读内容主要是图像图形或文本,阅读则包括读图和读文。

图有图形和图像之分。图像能直接而准确地再现具体事物的外形或结构,如照片、房屋结构图等。图形能呈现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独特的涵义,打破语言隔阂,如城市供排水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等。图形图像的优势是直观形象,色彩丰富,结构清晰,简洁易懂,从图像到图形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相对而言,图形图像更能吸引少年儿童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

文本可分为描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本。故事类主要是描述性文本,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容易理解和接受;科普知识类主要是说明性文本,准确、平实,比较枯燥无味;议论、评论类主要是论述性文本,思辩性、逻辑性强,枯燥无味,初中以下的少年儿童接触较少。文本的优势是能够表达抽象的概念和事件等,有利于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读文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不识字的少儿大多是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进行,识字以后,逐步开始独立阅读。

几个月大的婴儿就有读图能力,不满2岁的幼儿就有读文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读图能力和读文能力都逐渐提升,且年龄越大,读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可以将图文的性质和比例作为图书内容的深浅难易的分层依据,也分四个层级。

3.DIKW金字塔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家米兰・瑟兰尼、管理思想家罗素・艾可夫提出了“DIKW Pyramid”理论模型(如图1),该模型建立的知识管理系统将人类的认知大体分为四个层级: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

数据指的是最原始的客观事实,不能提供信息或增长知识,也不能帮助人做出判断已解决问题,如3.75仅仅是一个数字。信息是对数据的简单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3.75厘米就是一个信息。知识则是一种综合运用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信息可以回答“when”“where”“what”“who”,而知识可以解决“why”和“ how”,即知识是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慧是基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积累的一种主观性、前瞻性、非确定性的对未来的判断。智慧可以创造知识,具体到图书内容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传递了一些价值观念和判断力。

因此,可将DIKW金字塔理论作为图书内容所能传递的知识的分层依据,鉴于任何一本科普图书都不可能停留在数据层面,将这一分类维度设为信息、知识和智慧三个层级。

二、“三维分级法”分级标准的设定

按照三个维度,可以设定各维度的层级以及对应的简要标准(如表1)。

将上表三个维度的不同层级进行组合,共有48种,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将各维度的系数相加,得到3~11共9个数值,我们将其定义为9个等级。这9个等级所对应的,不单是少年儿童的年龄,还有少年儿童的文字水平、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等,因此能提供给读者一个更加科学的指导――毕竟,年龄并不能完全代表阅读能力及认知水平。有些分类在实际操作中不会出现,如A1-B3、A1-B4、A2-B3、A2-B4、A1-B1-C3、A1-B2-C4等。把这些组合去掉,将剩下的组合重新排列,可以得到大致与年龄对应的分级表(表3),用来指导出版机构分级图书、读者选择图书。若进一步,还可编制一张“三维等级检索表”(表4,局部),将维度组合与读者年龄相对应,让读者更易理解图书分级体系,更高效地使用分级体系指导阅读。

图书出版时,出版机构在封面显著位置注明阅读等级及维度组合代码。读者对照分级标准和阅读等级分布表、“三维等级检索表”,通过等级或维度组合代码,可以快速了解该书的特点。例如,两本科普图书的等级同为7,其中一本的维度组合是A4-B2-C1,另一本是A2-B2-C3。两本书虽是同一个等级,但前一本书的特点是信息丰富,内容细致,专业性较强,适合对该领域知识特别感兴趣、愿意深入学习研究的读者,适合11岁以上的少部分儿童阅读;后一本书图多文少,内容有趣,知识浅显易懂,适合年龄4~8岁的儿童阅读。

同理,读者找书也很方便。比如,要给2岁以下幼儿找书,以等级分值为关键词搜索,或以A1或B1任意两个搜索即可。随着少儿阅读能力的提高,根据“三维等级检索表”按图索骥,可从不同维度选择更高等级的图书,起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若要使“三维分级法”更科学有效,还可以将每个维度的层级增加,例如部颁标准的教育目标中,A3还可细分为两层或三层,即分为1~3、4~6年级,或1~2、3~4、5~6年级。

三、“三维分级法”的优点

“三维分级法”和国内外现有的分类法或标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让三个维度在三个方向上形成不同组合,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架构,这一架构和我国教育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中的目标体系是一致的,和少年儿童学习成长的基本规律也是一致的。归结起来,“三维分级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

1.三个维度同时呈现,能更科学地指导图书分级和读者选书。

少年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同,成长发展过程不同,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速度也不同,因此阅读需求不同。呈现一个结果的阅读分级方式,就像阅读等级分布表(表3)一样,不能科学区分,也无法直观呈现。三个维度同时直观呈现(表4,三维等级检索表),能更科学地指导图书分级和读者选书。

2.简单易懂,包容性强,便于图书分级,也便于推广使用。

此方法三个维度的分层标准相对宽泛,包容性强,图书出版机构的编辑很易掌握,并对图书分级。读者利用三维分级等级检索表,也很容易知道自己适合读哪几种等级的图书。图书电商用三个维度设置检索关键词,便于读者检索、查找图书。因此,“三维分级法”非常便于推广使用。

3.对出版机构研发少儿科普图书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此方法三个维度目标清晰,定位清楚,都是对具体内容的描述。出版机构从分级标准即可判断什么样的维度组合更适合少儿的阅读和发展。进行市场调研时,也可从不同维度组合类别图书的受欢迎程度,判断选题的开发方向,以及图书内容该在哪个维度上加强。

4.更有利于引导少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提高阅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此方法提供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架构,有利于读者更具针对性地选书,并可按照少儿阅读水平,有目的地、有序地选择更高级别、更好维度组合的图书,引导少儿不断挑战自我,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提高阅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科普类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 文学;科学;相结合;科普途径

中图分类号:I02;B50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07-02

1科普是科学与人文的交集

2006年2月,中国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行动呈现出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科普研究和科普创新。科普创新不只是一个理论的界说,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目标是建构一个有吸引力的科普创新体系。科普工作在保障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本文的焦点在于科普途径的创新。

科普处于科学和人文的边缘,科普创新是科技原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是一种综合创新。科学技术是面对自然的创新,而科学普及则是面向公众,面向人的创新,因此从知识领域上看,科普创新就是以科技知识(包括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基础的人文创新。科普途径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教育途径和传播途径,也需要包括文学途径。从科普的方式和途径来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除了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商业广告、生产实践、广播电视媒体等形式传输给公众以外,出版科普文学图书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普及科学技术应该与社会文化、文学艺术互相融合渗透,形成互动关系,而不应该是君临于其他部分之上的孤家寡人。

科学普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科普创作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科普创作是科普活动的基础。科普创作包括各类科普作品的产出,涉及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子网络、展览等所有与科普相关的领域,同时还包括各类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本文主要聚焦于普及科技知识和科学理念。在科普创作方面,本文聚焦于用文学语言和故事情节来解说、传载某项科技知识或某种科学现象。

2文学在科普方面的作用及优势

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科普工作者比较一致地认同《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定义,科普应包括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或科学精神)的普及三个方面。就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言,科普工作者从来就不是直接地将科学家的原始论文或成果传达给公众,而是需要特别加工。对科普知识进行文学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式。

科普文学的优势在于普及科学理性,而科普的根本意义也正在于普及科学理性,因为科学理性是科学的根本和灵魂所在。科学为一个社会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技术进步或物质文明,而是社会中的个体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智。通过文学的形式和手段可以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化,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形象化,使读者乐于阅读,易于接受,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激发他们关注世界、甚至进一步探究科学的内动力。科普文学就是为了普及科学的文学,它可以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科普童话就是其中的一种。科普童话是引导少儿读者走向科研之途的动力之一。

少年儿童代表着社会的未来,是接受科普的重点人群,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的科学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科普童话寓意深刻、通俗易懂、且语言简单明了、情节引人入胜,这种形式易于被广大少儿读者接受。创作科普童话故事这种途径既符合科学特质又具有普及性特点,所以本文力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自然、物质、环境等科学常识,使少儿在轻松愉快的语境中,学会各种科技知识,增强科学理念。

3科普童话的特点以及在科普方面的作用

科普童话将童话故事和科技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增长科技知识。它可以使少儿在阅读中感受万物的神奇和奥秘,感受科学知识的力量,可以激发少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它以传播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满足好奇心、丰富想象能力为目标。

科普童话故事由诸多元素组成,除了科技成分外,还有玄幻成分、魔幻成分、科幻成分、文化成分、社会成分等。社会成分是背景,文学成分是树枝,文化成分是绿叶,科技成分是花朵。

本文力荐科普童话故事的主题聚焦于环境问题。我国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构成了少年儿童科普教育的必要内容。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变大,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是: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程度加剧、草原加剧退化、森林资源急速减少、生物物种快速灭绝、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湖泊及湿地面积收缩、水体及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以上每一个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都是一个对少儿进行紧迫科学教育的内容。抓住环境教育这个主题,同时结合其他科普教育,可以使少儿的环境意识和科学精神逐渐加强,从而将保护生存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本文力推科普故事从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叙述和解析故事中地球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好的科普故事主题并不是聚焦于讨论科学技术怎样才能消除污染节约能源,而是从更高的层面,诠释环境能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环境能源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只是一个科技问题,而更是一个国际国内政治政策问题和人文素质问题。

4科普童话的主要评价指标及社会效益

第一,科普童话需要包含能引起孩子们的浓厚阅读兴趣的文学创作技巧诸元素。第二,科普童话要有科学依据。科普童话的目的在于普及科技知识和传播科学精神,它是一种使少儿读者变得充实、聪明和富有智慧的文学形式。第三,科普童话需要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那么评价科普童话作品的指标就是看其主题和内容是否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是否以传播科学知识、加强科学理念为宗旨。

本文预测此类科普文学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科普童话故事是一种趣味性强、传播面广、影响时间久的科普教育资源,它既符合科学特质又具有普及性特点。这种既符合科学又体现少儿文学特点的科普童话故事容易在广大少儿读者群内传阅,便于所承载科普知识的传播,在培养和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科学意识方面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总之,此科普文学作品的完成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广泛厚重的推广价值,对开发新的科普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同时对繁荣科普文化、提升国家及地方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长久的效益。

5完成科普童话创作和实现其社会效益的主要途径

5.1 完成科普童话创作的主要途径①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广泛采集科普知识。②针对未成年人,研究其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找出科普知识与少儿阅读兴趣的契合点。③广泛研究国内外少儿文学作品,提炼和吸收少儿文学创作技法中最有利于传载科普知识的元素。④广泛研究国内外科普文学作品,吸取其创作手法方面的精华,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作手法方面的创新。

5.2 实现科普童话社会效益的主要途径①趣味科普读物可以承载优秀的科普资源,并易于把科普知识和科学理念传输进广大少儿读者的心智,从而实现科普资源的共享。所以,出版科普童话图书及杂志是开展社会化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②要实现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在国家、省、市、县科协网站和其他网站开设科普文学专栏或专题,介绍“科普童话”和“科普小说”创作中的一些新作品。这里说的“科普小说”不包括科幻小说,它重视的是对现实科学进行文学反映,目的在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这是一种具有广泛久远影响和典型意义的创新性科普渠道,此渠道值得加大力度建设。建设此类特色网站,可以有效地为科普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展示空间,同时还可以反映科学与文学、科学与文化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方面的最新进展。③结合区域优势条件,把科普文学的创作与当地的地理和文化资源相结合,进而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展览产业,从而促成科普事业与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共繁荣的局面。④结合科普童话的内容,开发动漫产业、影视产业和工艺产业,从而提升国家及地方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曾国屏,古荒.关于科普文化产业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