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两阶段法范例6篇

运筹学两阶段法

运筹学两阶段法范文1

关键词:运筹学;企业管理;应用

运筹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其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对于不同类型问题,运筹学都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在企业管理中,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始终,运筹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企业的生存法则。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应付环境挑战的企业,才是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把握并运用好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功效。

一、企业管理中常用的运筹学方法

(1)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是目前在经济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优化法, 它的理论已经十分成熟, 可以应用于生产计划、物资调用、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它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管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两类问题: 一类是在有限的劳动力、设备、资金等资源条件下, 研究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类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 生产指标或其它指标) , 研究如何组织生产, 或合理安排工艺流程, 或调整产品的成份等等,以使消耗的资料( 人力、设备台数、资金原材料等) 最少。这类统筹规划的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 即数学模型) , 先根据问题要达到的目标选取适当的决策变量, 问题的目标通过用决策变量的函数形式来表示, 称之为目标函数,对问题的限制条件用有关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表达, 称为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为线性时, 即为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线性规划可通过单纯型法求出最优解, 现在已有专门的软件,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 是一种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数学方法, 它把复杂的多阶段决策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较容易解决的单阶段决策问题,通过解决一系列单阶段决策问题来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以寻求最优决策序列的方法。动态规划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总体优化, 即从系统总体出发, 要求各阶段决策所构成的决策序列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在经济管理方面, 动态规划可以用来解决最优路径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生产调度问题、库存问题、装载问题、排序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生产过程最优控制问题等等, 所以它是现代经济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

二、企业生产计划与市场营销

(1)生产计划。使用运筹学方法从总体上确定适应需求的生产、贮存和劳动力安排等计划,以谋求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成本,运筹学主要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以及模拟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指求一组满足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组,或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混合组)的非负变量,使这组变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①确定决策变量(有非负约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般是直生产某产品的计划数量;②写出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一个目标函数;③写出约束条件(由等式或不等式组成).约束条件包括指标约束需求约束、资源约束等;④最后根据目标函数为作出最合适的企业生产计划决策。

(2)市场营销。一个市场研究专家试图用数据证明消费者的洞察多么有意义,而一个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则强调成功营销案例中隐藏的思路更有价值。我认为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探查决策环境,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加工、分析,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在确定目标阶段实际上包含了问题识别和问题诊断两个内容。在设计方案阶段要理解问题,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并获得结论,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主要通过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基本环境的控制来影响消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评价方案阶段要根据确定的决策准则,从可行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或满意的方案。这些都都可以使用运筹学的理念来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

三、企业库存管理、运输问题和财务管理

(1)库存管理。如果说生产计划是从信息流的角度指挥、控制生产系统的运行,那么库存的管理则是从物质流的角度来指挥和控制。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的问题。现在流行的库存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软件,一般含货品进货、出货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报表系统等子模块等,运用的原理还是运筹学模型。

(2)运输问题。在企业管理中经常出现运输范畴内的问题,例如,工厂的原材料从仓库运往各个生产车间,各个生产车间的产成品又分别运到成品仓库。这种运输活动一般都有若干个发货地点(产地)、又有若干个收货地点(销地);各产地有一定的可供货量(产量);各销地各有一定的需求量(销量);运输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组织调运,才能满足各地地需求,又使总的运输费用(公里数、时间等)达到最小。运输模型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模型。这模型不仅实用于实际物料的运输问题,还实用于其它方面:新建厂址的选择、短缺资源的分配问题、生产调度问题等。

(3)财务管理。运筹学的理念在财务与会计中显得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它解决企业如何最有效的利用资金资源的问题。其涉及到投资决策分析、成本核算分析、证券管理等。在投资决策分析中,企业如何利用剩余资金,如何投资往往有多种方案。而运筹学的作用就是要要对这些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决策,以确定最优的方案,使得企业的收益最大。

运筹学是运用科学的数量方法,研究对有限的人、财、物、时、空、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筹划和运用,寻找管理及决策最优化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运筹学也不断的发展完善成为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运筹学将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定性分析结,有助作出全局优化决策。

参考文献:

运筹学两阶段法范文2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税收筹划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其必然性。但由于案例教学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对税收筹划课堂教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课前准备、案例引入、课堂提问、案例讨论和深化归纳或演绎一般理论与知识等五个方面入手,对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进行课堂设计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来实现税收筹划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知识教学的有效融合。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案例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税收筹划作为一门凸现现实应用性的新兴边缘学科,做好税收筹划课程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是提高税收筹划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在税收筹划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机构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或个人涉税事项的预先安排,实现合理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的一种自主理财行为。税收筹划课程是财政、税收、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其所具备的以下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采用有其必然性。

(一)实践性强。税收筹划课程是指导纳税人如何在合法前提下降低自身税负的课程,与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教学目的并不是停留在教会学生掌握书上的理论知识,而是侧重于活学活用,即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注重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性高。税收筹划课程知识点多,内容丰富且繁杂,需要综合运用税收制度、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枯燥地讲解,不但学生不能接受,浪费课上宝贵时间,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内容更新频繁。税收筹划课程的基础是现行税制。从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税收制度是高度动态变化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最新税收制度,以及制度对企业与个人的影响。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理的课堂设计是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税收筹划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税收筹划实践在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远离税收筹划实践的高校课堂中,能将实践与相关理论很好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案例教学方式的采用、发展与完善。

案例教学在税收筹划教学活动中虽可发挥其注重税收筹划实践和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涉税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案例教学的缺陷。由于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的有限的案例进行,而不是通过理论推导与演绎进行知识传授,所以学生往往会发生知识的“过度化概括”这一问题,而学生又不自知。所谓案例教学的“过度化概括”是指学生通过某一或某几个有吸引力的案例对概念或者原理做出概括,这种通过个别案例概括的知识在整体知识框架中不具有普适性和科学性,往往发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狭窄概括,甚至错误认识。

在税收筹划教学实践中,由于案例教学固有的容易使学生发生“过度化概括”的缺陷,对税收筹划课堂教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将案例教学的优势和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税收筹划教学的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三、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具体实施

从税收筹划教学实践看,传统的理论讲解或许对于知识的概括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感性认识也并不强,而利用税收筹划实践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经典案例和各国的实践案例,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的合理设计。

(一)注重课前准备工作。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领导案例讨论过程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还要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就必须要细化。同时,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活跃思维极有可能提出各种棘手的问题,因此无论多么细化的准备工作都不为过。

一般说,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分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教师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熟悉案例,找出案例中的关键性问题。2、判断所选案例是只存在一种分析方法还是存在其他的分析方法。如果只有一种分析方法,那么就可以依此方法组织教学;如果不只一种,就应该设计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案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3、预先估计一下课堂上是否能够展开真正的讨论或者讨论中是否会出现一种观点占上风的现象。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展开讨论,就要从案例中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如果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就要想办法扭转,扮演起与学生观点相对立的角色。4、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预设引导案例讨论的问题和课堂规划,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如果案例对学生来说过于复杂,就要设计较多的问题加以引导:如果不是太复杂,就要更多地督促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参与。5、根据上述准备,写出简单的组织教学的教案。这类教案与一般教案不同,主要反映的是教师打算如何组织教学,设计了哪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等。

学生的准备工作是由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所要求的。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仅要对案例提出个人的分析意见而且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老师和同学,所以课前的思考与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提前阅读案例材料,而且要根据即将学习的税收筹划的理论和概念构建自己的案例分析思路,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二)精化案例引入方式。案例的引入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鉴于税收筹划的经典案例较多,所以在挑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之后,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引入目前实践活动中的新设案例,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设计新的案例,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是通过向学生发放文字材料、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呈现案例;教师或学生用语言描述案例等方式展示案例。案例在引入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详尽地分析案例所处的经济环境,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同时还要介绍本次案例讨论的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将本案例的预设框架作简单的介绍,以免学生在案例讨论的环节上离题太远,以免案例讨论目标的迷失和讨论时间的失控。

案例教学的采用使得课堂教学缩短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环境的差距,精心设计的案例特别有助于这一特点的发挥。所以,借助税收筹划理论的实践运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需要不断积累案例,对案例进行整理与规划,甚至对案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凸现每一个案例的特点,以便其更能反映某一知识点的运用,便于课堂教学的使用。

(三)优化课堂实施方法。提问是案例教学活动中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案例和进行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教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进而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抛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不能放任自流,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等进行“微观调控”;二是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相关的税收法规、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这就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问的内容应该对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和预见性,要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2、提问的结构应该具有关联性。案例教学的提问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课堂提问,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够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链”。3、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直问、曲问、反问、激问、引问、追问等方式,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围绕案例的各种提问在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课堂内容的组织上,而且在学生讨论发生过度发散的问题时,提问还可以发挥促使讨论回归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相关理论的作用。

(四)强化案例讨论效果。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部分。从实践中看,案例教学这些功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案例讨论的深入而展开,所以强化案例讨论在案例教学中举足轻重。课堂案例讨论分为两个阶段:

1、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应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和见解,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找出关键论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考虑备选的解决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决定采取的措施。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空间。

2、组织班级交流——自主学习互补阶段。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把握讨论应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围绕税收筹划这一主题,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同时,应引导学生更多地思考不同税种之间的相互影响,防止出现不同税种此消彼长,降低税收筹划效果的情况。

在这两个阶段的讨论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讨论的方向而不是内容本身。在案例教学中,老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不要在案例讨论时插入“专家”的建议或事实。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表达各种观点和想法。学生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看法、知识和经验来评价和分析案例。在讨论中要强调讨论语言的术语化、讨论形式的文明化和讨论方法的灵活化,有效地将案例分析融入讨论过程中,达到通过讨论加深理解程度、增强分析能力的目的。

(五)深化归纳或演绎一般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归纳或演绎理论知识的阶段,这使得案例教学回归到教学的基本层面上来了。在这个阶段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一是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税收筹划规律或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并点明这一理论或知识点在税收筹划课程框架中的位置,对该理论要进行详实地阐述,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演绎对一般知识做出抽象化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二是对学生在讨论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

四、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要求

完善的课堂设计是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为使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尽善尽美,必须使整个课堂设计满足以下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缺乏对概念、原理等概括化知识的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某些局限性,但传统教学连贯性强,对于税收筹划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税收学和财务管理学的教学环境相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广泛的知识背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并需要占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如果学校能够提供模拟仿真的环境,或在实际经济部门,如工商企业、税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一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运筹学两阶段法范文3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汤玉祥作为人大代表,再次出席会议。

温家宝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这让汤玉祥这些一直关注校车安全的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备受鼓舞。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汤玉祥首次提出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2012年全国两会,汤玉祥再次将校车相关提案——《关于建立健全校车运营法律法规,加快校车融入学生生活的建议》带到了两会。

在建议中,汤玉祥指出,当下校车发展面临四个问题: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购买校车的资金筹措还没有具体政策指引;校车的运营组织还不够专业和科学;校车文化建设和公众意识还有待加强。

为促进校车全面进入学生生活,尽快扩大受益人群,汤玉祥建议从四个方面推动校车战略的实施:首先,国家应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并适时对地方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其次,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国家层面的校车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并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另外,要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加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技术条件、安全标准出台,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校车优先路权、避让、通行规则等,应尽快落实到相关法律法规中去。最后,要加强推广宣传,普及校车文化,通过宣传及其他活动形式,加强全民的校车安全意识,着眼于建立长效安全教育机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校车的需求不断增强。使用专用校车来解决学生交通需求具有更多优势: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安全系数高、更有保障;集中接送学生的运营模式,有利于提高车辆和道路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减轻家长接送学生的负担;乘坐校车上、下学,可以从小培养平等观念,有助于社会和谐。

近年,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校车事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标准法规不断完善,产品日趋成熟、丰富;最新的《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国家标准(草案)正在积极征求社会广大意见;国内校车的制造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线日益丰富,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各级政府和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方针和社会呼吁,自2010年在德清等6个试点城市开始,校车的试点和应用在1年中迅速扩大至全国范围,后续需求将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可见校车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校车事业作为一项新生的学生交通解决方式,参考国外发展经验,校车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其特征是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营运模式不确定,运行问题众多,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二是规范运行阶段。在这一阶段,涉及校车运行的法规逐步完善,营运趋向专业化,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障。三是成熟阶段。在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且城市交通系统趋于完备时,校车的发展将进入成熟期,届时城市内的学生交通问题将主要由公共交通系统解决,而专门的校车将主要应用于郊县和乡镇。

目前,这三个阶段的现象在我国的校车发展的现阶段并存,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值得社会各方关注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例如,一些实际运行的“校车”实际上仍不安全,有的只是改改颜色,在外观上“像”校车了,但实际的安全性能并未显著提高;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需求方还处于观望态度,到底要不要上校车?如何筹措资金?以谁为主体购买并管理营运?都是困扰校车发展的紧迫问题。已购校车地方,也有不少问题,例如,部分校车买回去,却长时间无法启用,不能及时投入运营,学生仍然没享受到校车带来的好处;部分已投入使用的校车,因线路、路权管理无法可依,造成实际运营困难,甚至有停运风险。

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校车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校车技术标准还没有最终出台。运行的车辆很多不符合安全标准,即便是现在销的校车产品,也不排除有一些实际上达不到基本要求,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校车的道路权利,应享有的特殊待遇,还没有从法律上进行明确规定。目前还主要依靠个人自觉,交通执法也没有依据。

第二,购买校车的资金筹措还没有具体政策指引。社会各方对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补贴、补助有很高期望,但具体的办法没有明确,反而导致了需求方的观望。

第三,校车的运营组织还不够专业和科学。谁购买、谁运营、谁管理、谁监督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缺乏政策依据和统筹规划,一定程度上存在“无人负责也无人管理”的问题,对校车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了阻碍。

运营主体多种并存,但这些经营组织大多不具备专业的交通运输管理经验,更不具有校车运营的专业经验,在线路设计、车辆维护、调度调配和司机培训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能力。

第四,校车文化建设和公众意识有待加强。保障学童安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辆“钢筋铁骨”的车辆,更需要与之适应的校车文化。一些人还存在“有校车就安全”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学童交通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法律法规、车辆运维管理、司乘人员培训体系等,才能让校车安全的跑起来。

针对以上问题,为促进校车全面进入学生生活,尽快扩大受益人群,我们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校车战略的实施。

首先,国家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总体思路上应贯彻落实温总理对校车购买资金的相关指示,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国家对校车的补贴政策和标准应尽快出台,并适时对地方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

其次,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国家层面的校车行业主管部门尽快明确,并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地方层面,可由各地方政府牵头确定主责管理部门及协同机制,进行多方协作、联合管理。

校车的营运模式上,应强化经营主体的专业能力,引入专业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通过立法建立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再次,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加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技术条件、安全标准出台,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运筹学两阶段法范文4

(一)经济发展瓶颈    

学术界相关学者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产品的成本管控上,如果成本能够在合理范畴中有效缩减,竞争实力就会随之不断增强,在相应时期成本会受到生产要素的直接影响。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要素结构急需优化调整,这是因为一旦生产要素中各项指标不断失调,后续发展就会呈现出明显偏失性问题,而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指标缺少科学性,控制能效普遍较弱。除此之外,由于受到相关弊端性因素的直接限制,我国的体育产业在融资阶段实力明显不足,一旦缺少资金支持,后续各项工作的运行能效就会不断下降。以我国融资水平较高的城市为例,2016年50%的体育企业向银行所融资金不足企业资金需求的25% , 36.7%的体育企业向银行所融资金占企业资金需求的5%-50%之间,仅有3.4%的体育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占企业资金需求的50%-100%之间。    

(二)信用风险瓶颈    

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呈现增高之势,众筹融资主体及形式也随之不断调整,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应用,也推动着信息传递向着便捷化、快速化方向转变。在此种环境下,以往的信息结构必然需要重新做出调整及规范,以便能够实现对信息结构的优化创新,}i。但是,在这一阶段性发展进程中,限制性因素却普遍存在,导致该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体育产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旧处于探索时期。由于机制建设问题的显著存在,体育产业的发展必然呈现出滞后等不良现象,相对的体育产品在消费阶段的管理也难以规范,这就使得体育产业众筹融资的信用风险不断增加。在2014年度,体育众筹融资的体育产业成功筹集资金约为1.7亿元,但是由于存在信用风险,这就使得获得融资的总体比重严重下降,占比约为60.5 %    

(三)法治规范瓶颈    

风险问题显著存在,其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就是法律风险。导致这一风险因素增加及拓展的主要原因就是:体育产业众筹模式的创新发展及与时俱进虽然具有现展价值,但是其主体却并未与互联网金融法律相互协调,这种偏失性问题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影响’}i。在冲突与发展并存的背景下,风险因素也会相对增加。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众筹融资模式并不完善,其发展进程也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以往规范体育产业众筹融资的相关规定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与之相匹配并行之有效的规定少之又少,并且这与现阶段体育产业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是难以高度相符的。一旦法治规范缺失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为后续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现阶段在我国体育众筹融资模式下具备法治规范能力的数量占比仅有70%,成功融资项目约为302个,筹资总额与预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安全组织体系瓶颈    

以体育赞助为例,((2015年全球体育产业发展J睛况分析》显示,上一年全球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3.2%,远高于GDP增速的2.80%。而在亚太市场,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5.4% , GDP增速为4.10%。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由于本身优势作用显著而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范畴中,在体育产业众筹融资结构中,能效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同样需要互联网技术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技术控制能效失衡也将直接带来相应金融风险’8’。导致该类问题存在的主导因素大体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运筹学两阶段法范文5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国际化 纳税筹划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学者Johanson、Vahlne和Finn Wiedersheim-Paul以瑞典四个中小企业为样本,系统地研究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最后归结出企业国际化的四个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动阶段、通过商出口阶段、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阶段、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阶段。他们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企业规模由小及大”心理距离和地理距离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阶段式过程,企业国际化的成长路径应该是首先国内市场再次国际市场。稍后,美国的Cavusgil教授、英国学者G.D.Newbould和P.J.Buckley等人对该项学说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形成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在一段时期内对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麦肯锡咨询公司对澳大利亚的中小企业研究发现,有许多中小企业呈现的是快速的国际化路径,是“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或者天生的全球企业,它们并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实现国际化,运作方式与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相悖,由此,新的企业国际化理论产生了,即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与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构成了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理论体系,在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有大量的表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迎来改革开放30年之际,在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实践中常常会发现,上述两种以产品国际化为标志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存在着解释乏力的现象。以国美电器、蒙牛乳业、雨润食品和汉王科技等“小红筹”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多数在创立不久就积极地利用国际资本寻求竞争优势,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产品生产标准也遵循着国际惯例,然而,从产品销售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小红筹”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依旧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并没有实现“在多国销售其产品”的快速式国际化。“小红筹”企业以企业资本的国际化为突破口,完成了由国内企业向国际企业转变的过程,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非常普遍,构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主流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具有“资本组成国际化、产品销售国内化”的中国特色,与纳税筹划有紧密的联系性,是对企业国际化理论体系的创新、丰富与发展,具备深入研究的价值。

二、纳税筹划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在我国,纳税筹划又称为税收筹划、税收策划、税务筹划等。中华财税网首席研究员贺志东先生则把纳税筹划定义为为了规避或减轻自身税负和缴纳费用,防范、减轻甚至化解纳税风险,以及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充分保障而进行的一切筹谋策划活动。我国199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正式承认了纳税人具有纳税筹划的权利。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编写的《税务实务》将纳税筹划表述为:“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方案时,为实现最小合理纳税而进行设计和运筹,税收筹划的实质是依法合理纳税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风险。”

从纳税筹划角度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独特的历史原因。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投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来弥补国内投资的不足非常必要。引进外资,可以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出口,积累外汇,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外资形成的企业在我国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多年以来,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外资企业格外倾斜,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是内资企业的强烈呼吁。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前,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而外资企业则是15%,两者相差一倍有余。内资企业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体制的缘故,面对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只能无奈地忍受着,而内资中众多的中小企业却是更多地选择了“用脚投票”的方式。一项调查显示,2002年的下半年,广州市番禺区约有50%的民营企业,荔湾区约有60%的民营企业,都到国际避税地进行了注册,他们在那里开设“信箱公司”,再以“信箱公司”的身份返回内地与自己合资,把内资企业变为“三资企业”,进而享受诸多的优惠政策。众多的中小企业选择“用脚投票”的最初目的是纳税筹划。当这些企业准备“走出去”时,绩优的、有高成长潜力的那些企业引起了国际资本的关注,最后,这部分企业不仅实现了由内资向外资的身份转变而且在海外成功上市。

目前,我国通过纳税筹划的方式实现国际化并且逐步走向强大的中小企业很多,其中蒙牛乳业最具有代表性。1999年,蒙牛乳业在创始人牛根生的领导下白手起家,2002年实现了企业资本国际化,2004年在香港创业板市场成功上市。财务报表显示,2006年,蒙牛乳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62.49亿元,税后纯利润为7.27亿元,短短的七年时间,企业就进入了行业的领袖队伍。与同地点、同市场、同样生产规模的内资企业伊利股份相比,蒙牛乳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有0.9亿元的差距,但是,税后纯利润却多出了3.82亿元。超额的税后纯利润是“超国民待遇”的直接产物,是纳税筹划的“副产品”,也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原动力。在“小红筹”企业的行列中,蒙牛乳业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广泛性和示范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三、纳税筹划促使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分析与启示

我国中小企业以纳税筹划方式实现国际化的实践揭示了企业理性“经济人”的本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的本性是利己的、自私的、精明的,他们力图追求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是始终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体,有利可图并且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法则。企业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自身经验来判断自身利益,在有效的制度约束下,企业的这种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根据企业理性“经济人”的学说,可以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以纳税筹划方式实现国际化的脚步不会停息。

首先,从时间上看,我国企业的税收制度是一个逐步健全与完善的过程。例如企业所得税,虽然我国从2008年1月1日按照25%的标准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但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外商投资企业仍然规定了优惠延续性条款,短时间内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会平等。再加上各地招商引资政策的长期执行,外商投资企业会继续受到青睐,企业的追利本性使我国中小企业追求身份变化的纳税筹划会长期延续。另外,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不按章纳税的行为。比如,2007年,合肥市3623家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7亿元,而缴纳的所得税只有0.1亿元,行业贡献率不足千分之五,其中营业规模达到500万元的餐饮企业中有67%自称“亏损”,企业不按章纳税的数额至少4亿元之巨。非法的不按章纳税行为构成了企业的“原罪”,会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采用纳税筹划的方式换上外企身份,洗清“原罪”,重新再来,也就成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当然选择。

其次,从空间上看,在国内,以纳税筹划方式实现企业国际化的模式源自沿海地区,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各项优惠政策的淡化,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又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契机,当企业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经验主动的、自主的判断自身利益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也就必然会由沿海推向内地;在国外,美国当代经济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高技术为先导的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流通、分配、运输全球化必将冲破一切阻力而突飞猛进,一国经济正转变为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球化投资必将与全球化经济同步发展,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将有大量的机会在别国领土上进行工作与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主要由发达国家提供的国际资本正在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流动的方式又是以开拓各类新企业为主,由于存在着进入障碍,所以,“走出去”的我国中小企业立即就成了国际资本物色的对象。

实现了资本国际化的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没有按照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或者按照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在多国销售其产品”,是因为我国逐步改善的投资环境,相对低廉的经营成本,庞大的具有高成长性的国内市场留住了他们,在没有找到更好的环境、更低的成本、更大的市场之前,这些国际化的中小企业不会离开中国。

四、结论与建议

在我国,由于投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存在,以及招商引资政策的长期执行,外资企业会比内资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企业理性“经济人”的本质决定了内资中的中小企业必然会采用纳税筹划手段,“用脚投票”去追求身份的转变,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当中小企业“走出去”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资本可以无障碍地注入,帮助了这些中小企业实现国际化,最终形成了“资本组成国际化、产品销售国内化”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新模式。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58%、68.3%,正在成为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吸纳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德国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曾经将德国业绩优良的中小企业命名为“隐形冠军”,就我国而言,“隐形冠军”就是那些已经或即将在国外上市的国际化中小企业,为了打造好这支“隐形冠军”队伍,建议:第一,要尽快建立健全国内的资本市场,加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建设力度,做好迎接国际化中小企业资本回归的准备工作,谨防国际资本“一统江山”,规避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第二,要逐步取消行业限制,推行公平准入制度,逐步改善这些国际化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促使他们在国内能够扎根、成长、繁荣,在更广泛的领域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要保护这些国际化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与激情,理性对待他们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与错误,正确引导,逐步规范行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今后实现“产品销售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获合肥学院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606024)

【参考文献】

[1] 王昭:国际化进程理论及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7(9).

[2] 李凝、胡日东: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纵横,2007(2).

[3] 王虹、陈立:纳税筹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叶晓刚:广州民企纷纷出国“变身”绕道以“三资企业”享优惠[EB/OL].,2008-1-24.

[5] 张祖安:蒙牛借风险投资快跑成行业领袖 [EB/OL].,2008-1-24.

[6] 周军:合肥向“高利低税”行业出招[N].合肥晚报,2008-1-20.

运筹学两阶段法范文6

关键词 数学模型;动态规划;最优策略

中图分类号O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161-02

1 问题的提出

设某工厂调查研究了解市场情况,估计在今后n个时期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并根据生产及储存的费用,请做出合理的假设,为该工厂安排各个时期的生产与库存,使所花的总成本费用最低。

2 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生产过程的阶段变量,其中,;状态变量 表示第k阶段末的库存量,并假设1期初你n期末均无库存,即 ;决策变量 表示第k阶段的生产量, 表示第 k 阶段的需求量.状态转移方程: , 阶段指标函数 表示第 k阶段的总成本,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第 k阶段的生产成本 ,另一部分是第 k 阶段的存贮费 .最优指标函数表示前阶段总费用的最小值。

已知时段某产品的需求量为 (k=1,2,……n),任一时段若生产该产品,需付出生产准备费 ,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并假设如不生产,则生产费用为0。若满足本时段需求后有剩余,每时段每单位产品需付出存贮费.设每时段最大生产能力为 ,最大存贮量为,假设同一时期生产能力,储存量没有限制,即。且第1时段初有库存量 ,试制订产品的生产计划,即每时段的产量,使个时段的总费用最小.

3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4 模型的求解

模型(3.1)是动态规划,其求解方法一般有用逆序算法(反向递归)或顺序算法(正向递归)进行求解.当问题的第一阶段初和第n阶段末的状态方程均已知时,即,可采用两种方法求解.下面用顺序算法求解,将模型(3.1)变形为:

下面给定一个实际数据进行求解。

例1 某工厂调查研究了解市场情况,估计在今后四个时期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如表所示:

假定不论在任何时期,生产每批产品的固定成本费为3(千元),若不生产,则为0,每单位生产成本费为1(千元).又设每时期的每个单位产品库存费为0.5(千元),同时规定在第一期期初及第四期期末均无产品库存.试问:该工厂如何安排各个时期的生产与库存,使所花的总成本费用最低?

显然,这里 ,千元,千元/单位,千元/单位. 求解过程如下:

1)当,时,进行回代求最优策略得:,所以有,,所以有,,所以,故最优生产策略为:,,,。2)当,时,同理可得最优生产策略为:,,,,而相应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4个时期的最小总成本是:20.5。

故最优生产―储存策略如下表:

参考文献

[1]赵静,等编.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姜启源,等编.数学模型.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