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发展前景范例6篇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背景

文物建筑、历史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物收藏,但真正成气候的保护是从十九世纪的法国开始的。法国派、英国派和意大利派的相继出现,标志着文物建筑保护作为一门学科已具雏形,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就此兴起。就以文物建筑保护为内容的文化遗产保护来看,其发展的两个里程碑是193 1年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雅典》和19 64年的《威尼斯》,两者都体现了意大利派的影响,又以后者的历史地位更为重要。后来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献都是以《威尼斯》为基础制定的,如关于历史园林的《佛罗伦萨》、关于历史城镇的《华盛顿》、关于木结构建筑的(古木结构)保护原则、《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等等。

二、景观设计学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景观设计学的介入

民族文化认同和人地关系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现代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始于20世纪。北京大学192 2年成立的考古学研究所被认为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的开端之一。经过八十多年、特别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的努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前以文物保护为单一中心的保护体系,到1952年以来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体系,再到1986年以来以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核心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逐渐确立,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地方危机

当代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发生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人地关系危机,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科提出了新的迫切任务。就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研究的角度看,文化认同危机的本质实际上是乡土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所带来的“场所精神”危机,是一种场所自性的危机。这些正是现代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人地关系危机则更多的表现为生态环境危机。在本质上,这两大危机的解决都与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文化景观相继占用

“相继占用”是人文地理学发展中文化景观研究中的重要模型。它反映了不同时段下不同文化对景观的使用,反映了文化景观的累积性特征。这一点在中国主要文化景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及几个最重要的文化发祥地区,景观己经高度人工化。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历史之古老和景观文化层积之深厚,表明人类对自然景观改造之剧烈,也说明中国文化景观和国土景观的重要特征即文化累积深厚、高度的人工干扰、自然景观的高度破碎化。中国文化景观的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文化遗产保护应充分和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相结合,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使我们的土地持续和健康。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讨论以土地为设计对象的景观设计学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三、国内对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觉醒

国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并不鲜见,但与世界遗产体系对接的文化景观研究却一直没有受到业界关注,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遭到忽视。中国申遗成功的单位在提交申报文本时均不是以文化景观的名义,甚至目前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国内认可的庐山和五台山也是如此,它们的文化景观价值是被ICOMOS专家发掘出来的。随后,在高度的国际关注下,中国学者也纷纷醒悟,快速认识到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体系中所具有的巨大文化景观遗产潜力。

近年来在文化景观领域撰写和翻译的多篇论文中,都对中国遗产界的文化景观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遗产研究团队在遗产申报的实践中也总结了景观设计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中国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西湖申报文化景观遗产的文本,是中国遗产界开始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相接轨的标志。尽管国内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与日俱增,各种研讨活动相继开展,但对于文化景观遗产所特有的不同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乃至混合遗产的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目前尚存极大研究空白,尤其对于现存的文化景观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误区,迫切需要做出深入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尝试。

四、中国景观文化保护与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1、保护与管理机制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风景园林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现状呈双轨模式,其一是建设部领导下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遗产、混合遗产保护体系,其二是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研究中,物质性载体的保护相对完善,譬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技术、古建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等。虽然二者在保护实践中都十分强调文化与自然环境兼顾的保护理念,但由于两套保护体系各自的局限性,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保护的制度保证和规范落实。进一步说,文化景观必然与人的活动、思想等有关,而且往往这种无形的遗产正是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体现,因此,在保护有形的物质载体之外,对于与文化景观相联系的人的活动甚至是意识形态的保护、保存和展示也尤为重要。有些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文化已经消逝,例如玛雅文化的祭坛,我们只能以各种展示或解说教育手段对其无形的文化精神进行传递,使后人能够理解这一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而对于那些仍保存着一定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则无法回避其非物质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譬如华山道士至今仍延续着在石洞中隐逸避世的修道方式,但面对游客的进入及各种社会影响的冲击,这一无形遗产正面临衰败的危险。如何对这种活态的、非物质的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这是对持续发展的文化景观进行保护所面临的难题,相关的保护实践在目前中国文化景观的保护体系下还十分薄弱,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2、保护方法的研究趋势

对于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可以从景观设计的分析入手,找到其或物质或非物质的载体,再针对其载体状况进行保护、修复与展示。这其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准确分析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载体,其次是对于以人的活动如风俗等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问题。后者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是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3、构建连续的景观生态网络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国土景观背景下,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遗产价值和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辩识那些对于形成遗产和遗产体验的关键性 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并以之为节点,通过生态恢复、景观整治、文物保护等手段,联系残存 自然景观、半 自然景观和人工化景观中残存的 自然斑块,加入非 机动车休 闲和游 憩系统,形成连续的遗产景观生态网络,使遗产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一环。从而维护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骨架。这也是重提大地园林化的实质要义。

结束语

作为遗产的文化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景观文化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展示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这是未来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保护”不是狭义的维持现状,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适当的手段重新建构其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已经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需要通过现代手段更为真切地展示出来,这些都属于保护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单霁翔.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大遗址;环境整治;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1-03

大遗址是我国近年来根据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大型的古文化遗址。这一概念以《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文物保护的分类为定义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采用的提法为大型古文化遗址。①

关于大遗址的确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但有关学者的观点在以下两点上趋于共识,一是面积大,二是遗存丰富。赵荣认为:遗存分布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遗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与综合特性)都称大遗址。②

对如此大面积的遗址保护范围进行环境整治,绿化十分关键,如何绿化不仅影响到遗址的自身安全,而且影响到遗址景观保护、遗址展示、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遗址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处在城市边缘的大遗址,遗址绿化不仅可以有效阻止现代化建设对遗址保护的冲击,使人们能够在优雅的环境中体会历史的沧桑,而且遗址保护范围内的绿地将成为城市的氧气库,大大提高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对现代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中,遗址绿化或多或少都有提及,其中不乏许多十分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许多不成功或不完善的例子,这就需要我们对大遗址绿化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以大遗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一、对汉宣帝杜陵遗址绿化的反思

杜陵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距离西安城区最近的帝陵。遗址保护范围内现存有汉宣帝陵、王皇后陵、陵庙、陵邑等重要遗址,以及陪葬坑、陪葬墓、清代祭祀碑等,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1982~1984年的考古调查发掘表明,杜陵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西汉帝陵之一。③

由于杜陵遗址保护范围塬高坡陡,常年干旱,农民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小麦,土地闲置、植被稀少、地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每年夏耕后,的土地经太阳曝晒,一遇刮风,就造成大范围的扬尘。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使杜陵遗址的环境遭到破坏。为使杜陵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2003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杜陵遗址被划归到曲江新区远景规划发展范围之内。2000年开始,西安市雁塔区投资5000多万元,在保护范围内建设万亩都市森林,目前已初具规模,建成生态林5600亩,果林5200亩,大大改善了杜陵周边的生态环境。④

杜陵遗址万亩都市森林作为西安市大绿工程的一部分,既改善了遗址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对大遗址绿化的认识不科学,因此在遗址景观规划和遗址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杜陵陵园被作为风景林区,甚至在陵山周围都种植了高大的乔木。

就遗址保护来说,保证遗址安全是首要目的。无论什么措施,都应以确保遗址安全为核心,如果对遗址安全造成了威胁,都是不可行的。高大乔木是深根系作物,根系对地下遗迹造成的破坏极大,对一些埋藏较浅的遗迹来说,这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从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看,高大的乔木种植在陵山周围,对遗址景观本身是一种破坏。杜陵本身具有高大宏伟、庄严肃穆的帝陵气势,而高大乔木的种植,人为降低了陵山的视觉高度,杜陵的恢弘气势不能得到很好凸显,严重影响了遗址内涵的展示。

二、集安高句丽遗址绿化的启示

高句丽是我国汉晋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王国于公元前37 年在西汉玄菟郡(今辽宁、吉林境内)建国,早期定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境内五女山城),汉元始三年(3)迁都国内城及丸都山城(今吉林省集安境内),北魏始光四年(7)迁都平壤城。在高句丽700多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文物。迄今为止,集安境内共发现古代遗址32处,古代城隘址8处,古墓群75处,碑碣石刻5处,遗物出土点100多处。⑤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保护规划》的绿化设计要求是:为地方植物品种,易于栽种养护,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尽可能考虑一定的经济性。为了方便比较研究,只选择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为例。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的要求是:根据考古人员提供的最新发现划定遗存分布范围;绿化设计要符合陵区景观的恢弘、沧桑效果,与山水环境融合;遗址可能分布范围内一律不得种植乔木,墓域范围内的草种应与周边地带有所区别;陵区周边地段应根据场地周边景观,进行视线遮挡设计,种植成型乔木。⑥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的主要绿化植物是三叶草,绿化完成后,每年定时对可能破坏遗址景观的较高野生植物进行清除,适当保留一些野生的低矮小草。在太王陵园还保留有块状的苗圃,种植一些低矮灌木。笔者曾去参观过这些遗址,当时,保留下来的野生小草正值花季,遍地是浅紫色的小花,在绿色与浅紫色的映衬下,一座座高大的灰白色积石墓显得庄严、肃穆。

高句丽遗址经过绿化,基本恢复了遗址保护范围的历史环境风貌,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要求,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的新探索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市区西北郊,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⑦现状分为汉长安城城址区、建章宫遗址区、礼制建筑遗址区三部分,总面积59.86平方公里。它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统一王朝的都城遗址。

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王建新提出了“植被控制地带”的概念,规划在地上遗迹本体外延100米范围内,除道路、水体遗迹外的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范围内,设立植被控制地带。

植被控制地带内的所有植被必须严格按照遗迹本体保护和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栽种。在地上夯土遗迹本体外延10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只能栽种低矮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植被高度不得在视觉上对这类遗迹的形状和规模的展示造成影响。在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在采用地面植被标识展示的遗迹周边,只能种植不同于标识植被的低矮草本植物;在采用地面非植被标识展示的地下遗迹周边,可从内到外有规划地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浅根系乔木,既不影响遗迹的展示,又可形成有层次的绿化景观。⑧

“植被控制地带”的提法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是遗址绿化中的一个创新思路,对以后大遗址的绿化,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对大遗址环境整治中绿化的思考

大遗址环境整治的目的是将遗址保护范围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协调,改善遗址的保存环境、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大遗址绿化中要始终坚持把保证遗址和遗址景观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与遗址历史环境风貌相符合,与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同时适当考虑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⑨

(一)绿化要保证遗址安全

大遗址绿化要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绿化展示和水土保持建设,必须在满足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植被虽然能防止遗址区内水土流失,但是植被根系可能对遗址构成威胁,尤其是乔木根系比较深,可能对遗址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进行绿化时必须要慎重考虑。

(二)绿化要符合遗址历史环境风貌

大遗址绿化应与遗址展示相结合,与遗址历史风貌相符合,不同类型的大遗址应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例如:古城遗址内部绿化采用以城墙、道路绿化为骨架,建筑遗址为主题,运用植物诠释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形式;古墓葬多利用植被营造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古人类遗址绿化则以保持其自然风貌,减少人为干预,恢复自然植被为主,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原真性。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性质的大遗址绿化采用古代或现代园林的艺术手法,在保护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幽雅舒适的环境。

(三)绿化要改善生态环境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尽可能解决遗址保护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对于市区或城市边缘的大遗址,可在遗址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一个景观隔离带,用绿色植物屏障来削弱周围环境对大遗址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现代化建设对大遗址景观环境的冲击。在遗址区内,可采用符合遗址本体和景观保护要求的有规划的绿化,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遗址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服务。

处于田野之中的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文物保护要求与生态自然资源类型制定绿化方案,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使遗址保护范围的生态环境逐渐趋向良性循环。

(四)绿化要考虑经济效益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进行绿化时应考虑经济因素,在不影响遗址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在保护遗址的同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五、结论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大遗址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保护大遗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遗址景观环境保护和遗址本体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大遗址进行环境整治,营造符合历史风貌的景观环境,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遗址区进行科学的绿化。因此,不能把大遗址绿化简单地等同于普通景观园林绿化,大遗址绿化应建立在详细的考古工作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绿化的位置、程度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必须以保护和展示遗址及遗址景观环境为基本原则。并且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安全、遗址展示、景观协调、生态保护相结合,才能在遗址保护范围内形成一个内外结合、层次有序的遗址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

[注释]

①王征:《瞩目大遗址》,《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6日第3版。

②赵荣、王建新:《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理论探索――基于陕西案例的探索》,国家文物局全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现场研讨会(2004年10月在西安召开)报告。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杨平宏、郭妍:《雁塔区投资5000万建森林保杜陵》,《陕西日报》,2006年8月8日第1版。

⑤吉林省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集安高句丽王陵》、《丸都山城》、《国内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⑥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民居;景观;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1―0109―04

古村落,既蕴藏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蕴藏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种形态的传统文化遗产构成了古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古老村落,虽历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以及现当代各种文化思潮、运动的冲击,使得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及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冲击与影响。但庐陵的古村落依然宏伟壮观,向人们展示着丰富的民俗风情,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沧桑与兴衰。

一、庐陵古村落的构景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哲学思维观,人们将它看做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并力图在现实生活中融入这种理念。庐陵古村落在选址、规划和空间布局及造景上,寻找与追求的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这种天、地、人三者合一思想,并业已成为古庐陵人营构村落建筑景观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理想境界。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镁陂在村落选址、规划和空间布局及造景上就是依地势而建,依山傍水而居,村落中居住的人、建筑景观与自然和谐相处。“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为族谱对古村景观的最初记载。目前,富水河仍沿溪陂左侧而过,右有长道,后有丘陵,前有污池,村落中散布着大大小小池塘二十八口,寓意二十八星宿。这种相互串通、匠心独运的设计,既调节了气候环境,又创造出一种“人人塘边忙浣洗,家家门前流清泉州的纯朴淡然的乡村生活意境,突出了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氛围,并构成了一个防守严密、趋吉避凶的村落环境,这样的环境被认为是吉祥的宝地。而具有千年历史的钓源古村,在整体布局上巧隐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明清建筑群东西、南北向,村落巷道前窄后宽、宛若迷宫,“歪门斜道”是其亮点之一。村中央一字排列东高西低相连的七口水塘,取“七星伴月”之意。

风水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一种反映,是与自然和谐均衡的环境观念。风水观念源于阴阳学说,并结合五行、八卦、干支等综合因素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水堪舆”行为。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民间环境信仰观念的体现。钓源古村在风水观念引导下的民居选址都会结合景观、宗族、趋吉避凶、自然环境等意识进行规划和空间布局。这种空间布局是庐陵人遵循自然环境,并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的结果,充分展现了庐陵人的聪明才智与祈吉避邪的美好愿望。

距今约800余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为典型的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与环境相和谐的古村落。它建构在后龙山的缓坡上,村前不远处有低矮的小山朝拱,踏上古商道,翻过小山梁就是赣江。整个村落背山面水(赣江),坐西朝东,寓意紫气东来。该村主要以清代建筑为主,牌坊式门楼是其特色。民居大门内上方分别被设计成干、湿两类天井,而北方式的天井被置于房外,形成庭院,这是庐陵建筑所特有的营构方式。村首有宗祠,村内有书院、茶坊、药店、糟坊、店铺,民居建筑――水木清华、字水萦涸、青阳绚彩、秀毓山川、水绕山环等牌坊式门楼点缀其间,村中池塘密布,小路随山体而自然起伏、错落曲折,院落、门前绿化、古樟树林、室内外石雕、木雕、灰塑、彩绘等装饰又为自然环境增添了情趣和美感,从而完整地构成了一个人文景观和生态特征明显的人聚环境与空间。总体上说,庐陵村落及其建筑景观无论怎样的布局与安排,都是在追求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充分反映了庐陵人的艺术情趣和美好向往。

二、保护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意义

在赣江中部的庐陵大地上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古老村落,它是人们聚族而居,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息繁衍的聚居地。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庐陵古村落在物质、文化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孕育出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为代表的庐陵文化,它是赣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庐陵古民居都系土木结构,抗风霜雪雨侵蚀的能力较弱,加之战火兵燹的损毁,许多建筑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有倾覆的危险。抢救性地发掘和开展古村落的研究,保护民间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与形势的迫切需要。因为,这些历经数百年的古老村落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有生命活力的细胞,是联系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的纽带,是传统文化、庐陵民间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空间”。

庐陵古村落依山势而建,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因此在空间布局、造像、构景等方面独具风格,并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及开发乡村特色旅游,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注重对庐陵古村落及其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高人们对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认知与保护,大力弘扬祖国优秀民间文化,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意义则更为深远。

三、庐陵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其历史文化发展道路上走过了艰辛与曲折。后朝破坏前朝,这种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比战火兵燹和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更加的危险。如极“左”思潮时期的“扫四旧”和近30年来的大拆大建,使得建筑景观及民间文化遭受到了灭顶之灾而无法挽回,这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永远之疼。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在围绕保护与破坏的矛盾运动中始终未曾停止过。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等前辈对单体文物的调查以及北京历史风貌的较完好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等的保护与申查,无不体现着保护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虽然如此,广大乡村的建筑、人文景观及自然环境的保存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任重而道远。

1.古村落的保护

庐陵古村落主要以明清建筑为主,由于年代久远,缺乏修葺或修葺不利,加之村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和保护意识淡薄,使得古村落建筑景观风貌与自然环境正在逐年失去其往日的神采。被民族英雄文天祥誉为“文献名宗”、“衣冠望族”的漠陂,明清建筑遗存367栋,祠堂,书院,义仓、店铺、商道、码头、八卦街巷一应俱全。万寿宫则失火烧毁,而只剩下断壁残垣。贞节坊、文昌阁、敬德书院以及古店铺由于年久失修或常年无人居住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由于历史上封官受爵和获得荣誉、奖赏的人才多而获此村名的爵誉,则因缺乏古建筑的修缮知识,使得祠堂、相国坊、国师大夫第等建筑面目全非而失去昔日的风采。亚魁第由于重建而失去古建筑的凝重与雅致,报育祠则不复存在,只留下

勾起人们记忆的建筑残件和报育祠碑,依稀感知到爵誉先人对象山教谕王效先先生的养育之情与爵誉先人的竭力报答之情。

另外像古坪村的节孝坊、忠义坊和石壁龙洲的贞节坊也都损毁严重而岌岌可危。卢家洲的古塔也成了“比萨斜塔”,倒成了古村一景。钓源古村在村庄的维护上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仍有村民不顾村落景观的整体性而在明清建筑群中新建住宅楼,从而对古村整体风貌和谐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保存、保护古村落建筑景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保存、保护古村落,在国内外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仍应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制定切实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首先应确定保护内容,制定保护措施,并参照成功经验进行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其次,庐陵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与措施,加强保护与监管力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庐陵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为了让保护措施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应加强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在不违背保护原则和不以损毁灭真性古村落建筑景观及人文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鼓励各古村落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这将有助于以文物养文物,并对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起到支持和补充作用。总之,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树立牢固、自觉的保护意识,还能让乡民从中获利,从而使历史文化名村寻找到一条生存的良性发展轨道,继续为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古村落保护性发展的前景与设想

庐陵古村落数量众多,个性鲜明,民居建筑样式独特,文化内涵深厚,古风犹在,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乡村景色与纯朴的民俗民风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空气清新,景色旖旎,人文历史深厚,蕴藏着丰富文化遗产的村落,对于人们了解历史、了解庐陵文化、了解社会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血缘亲情连接的家族群落都是极好的场所。当然,也是修身养性、和缓城市压力的理想旅游地。

保护庐陵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应避免片面单一的保护,这会使我们的传承工作变得简单而被动,不利于文化景观对社会效应的发挥。注重历史文化保护性的拓展与利用,充分发挥古村落建筑景观的社会经济作用,使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开发与保护古村落的主要发展前景。目前,庐陵的古村落漠陂、燕坊、陂下、钓源、卢家洲等进行了各自单一的旅游开发。我们知道,古村落旅游的产品模式是历史人文景观,而最好的景观产品就是这种具有本土特征的历史文化景观产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土民俗文化是古村落旅游景观的灵魂、是庐陵古村落发展旅游业的根本。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古村落建筑景观等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游览观光业,应积极谋划,锐意进取,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对古村落的重要古迹进行调查、造册登记,并制定出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古村落历史风貌的保护规划上,应确保本真性地保护古村风貌,对之前违反古村风貌的现代民居予以拆除,只允许少部分民居的内部(厅堂除外)做适当处理或修缮改建,不做内部布局上的根本性变动。建筑外观、古村落景观修葺改建必须原汁原味地保持不变,新增改建建筑或景观必须服从古村总体控制性规划,防止钓源古村在传统古民居中建新居事情的再次发生。

(2)在既要保护古村落人文历史、田园风光、自然山水等景观的原始风貌,又要满足部分人群对新住宅的需求与对现代生活追求的状况下,古村落在总体规划上应另辟新区进行住宅建设。新建的住宅区也必须注意与古村落的历史环境相融洽,而不违反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3)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除了原生态的历史环境与自然环境外,还应充分发掘人文活动景观,使之成为旅游文化景观的特色。人文活动是古村落的一种生活文化,具有民俗的性质。人们的美好愿望、欲求、理想及情感大多通过这种民俗活动与民俗象征来表达。庐陵古村落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本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逐渐形成的。庐陵人重视感性与情趣的生活,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在表达内心祈盼与美好愿望时,往往采取仪式或象征的方式。这种仪式或象征的方式最终形成形式各样的活动项目与心理模式。如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陂下民俗――喊船,谈陂下元宵的游彩擎,钓源等地的戏龙、舞狮,永丰陶塘的傩舞――接钟馗,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吉安鲤鱼灯彩、永新小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新盾牌舞、新干剪纸民俗以及遍布庐陵各地的中秋烧塔等民俗活动。这些庐陵民俗风情节庆活动、表演,都应纳入有意识的旅游和保护活动中,从而成为具有典型地方特色、极具魅力的旅游景观。因为,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浓缩的历史,它承载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因此,对古村落的双重保护与开发,将更加有利于庐陵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与开发庐陵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文化风情的展览,使之成为传播与弘扬庐陵文化的窗口。建立民俗博物馆,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和土特产商品街、集市、传统手工艺坊。让庐陵的婚嫁习俗、岁时习俗、信仰习俗等风土民情通过不同方式的演示、展览推介给旅游观光者,希望有更多的人会欣赏,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5)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乡交通状况,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使庐陵散落的历史文化名村联结成线状、片状与块状的旅游网络关系,并成为井冈山红色旅游圈中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红、绿、古交相辉映的庐陵特色旅游观光产业。

总之,庐陵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存与保护是人类文化多样化的显现,它有利于文化生态平衡,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保护与开发庐陵古村落建筑景观,不仅是为了让人们去认识历史,追忆历史,从中得到感悟与新的启发;而且是为了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使之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场所,这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张世英,天人之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会安,庐陵古民居建筑的艺术文化内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景德镇市 特征 探究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10-01

【基金顶目】 本文系“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论文之一。

景德镇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二十四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沧海桑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保护方式的不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探究适当且有效的保护方式成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只有适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才是我们应当采用的保护方式。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且形式多样,数量繁多。探究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有利于全面把握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口语遗产。景德镇市有着丰富的口语遗产。浮梁县地方方言极多,可谓村村皆不同。这些方言是研究浮梁县历史变迁的活化石,非常珍贵。景德镇市还保留有大量的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这些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多与吴越文明、陶瓷文化相关,是研究吴越文明对景德镇地区影响力和研究景德镇陶瓷我们的重要资料。

2、传统表演艺术。景德镇市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些传统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礼仪及节庆。景德镇地区的民俗因为历史、地理的原因,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特点。

4、传统手工业技艺和民间美术。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陶瓷手工技艺享誉世界。

(二)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1、非物质性特征。非物质文化主要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表现,它既然不需要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来体现和传承,非物质性就是其最重要的属性。景德镇市是以陶瓷文明著称于世的千年古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特征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2、环境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依附于特定的环境,具有历史文化属性和区域性。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基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耕文化环境(农村)和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城镇)环境下产生的。如在世界上都极具代表性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与景德镇古达的陶瓷手工业和陶瓷商业密切相关。

3、人身依赖性特征。非物质文化既然是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体现,那就不开人这个主体,具有极强的人身依赖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到有效传承与传承人的个人技能水平和兴趣密切相关。如景德镇陶瓷制作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消失就与其学习难度高,民众不愿学习有关。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人身依赖性特征,许多独特的工艺技能,如再无人传承,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

景德镇市作为千年瓷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陶瓷文学、陶瓷技艺、陶瓷风俗遗留极其丰富。如景德镇传统珐琅彩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玲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雕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特殊工艺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工具制作技艺;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景德镇瓷业祭拜习俗;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竟成镇风火仙师祭祀等。

二、适应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应当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勇于探索适合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保护方式。既要全面保护,又要突出重点。以传承式保护方式为核心,并辅以开发式保护方式;以文字和影像为载体的存档方式;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存储、展示的方式等保护方式。

1、传承式保护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陶瓷生产技艺为代表,这些陶瓷生产技艺很难用现代科技加以固化,而是以师传徒方式代代相袭。这种具有极强人身依赖性的传承方式极易因传承人死亡或传承人学艺不精而消亡。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传承式保护。一是对积极授徒的传承人予以奖励;二是提高传承人的待遇,鼓励民众学习技艺。目前,景德镇市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给予少数著名艺人政府特殊津贴。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可建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将与陶瓷文化相关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到保护区内保护。

2、开发式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有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在开发中保护。开发式保护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时代生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在开发式保护的实践中,有些地方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活动,如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民间歌舞比赛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景德镇市政府应积极探索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在发展旅游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存档式保护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时代变迁,失去了生命力,成为化石般的存在,继续传承困难很大。为了不使其消亡,就需要进行存档式保护。所谓存档式保护,就是指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化成资料,然后整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永久保存。景德镇市许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频临消亡,急需进行存档式保护。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应当组织人力物力,深入调查、深入挖掘,及时完成对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档式保护工作。

4、博物馆存储、展示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博物馆是存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观展示给民众欣赏、利用的最适当的场所。景德镇市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尽快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存储、展示场所。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们留给瓷都人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市政府和景德镇人的历史责任。只有寻求到做好的保护方式,才能承担起保护责任。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观念问题,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环境不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能任其自然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同和价值大小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还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传承式保护;对有生命力又有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开发式保护;对已没有了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采取存档式保护,并通过博物馆存储与展示。

参考文献

[1] 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2] 陈兴贵:《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方式》[J].《传承》2009年第16期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范文5

引言

近年来,旅游活动对自然、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旅游则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开展生态旅游也是实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鸡公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旅游避暑胜地之一,同时,它也是集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兼有疗养、避暑、游览、观光、科研、实习等各种价值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一、鸡公山森林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开发现状

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鸡公山,自1982年被批准以后,其开发利用就转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1988年被列为了部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景区;按《中国旅游普查规范》为基础,主要的资源类型可划分3大景系、8大景类。3大景系分别为自然、人文、服务景系;有地文、水文、气象、生物、历史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抽象人文吸引物和服务8大景类。鸡公山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景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44个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旅游景区。如今,作为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4A级风景名胜区,其景区景点建设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景区内森林类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例如,已为游客进行观光游览、避暑度假、野营探险、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提供适宜场所的有波尔登森林公园、长生谷生态景区、大东沟和香茶溪景区;其中在2001年开发建设的长生谷生态旅游景区已建有桥头图腾、秀女潭、老鹰窝、犀牛卧波、栈道、吊桥、石门关、一线瀑、龙珠瀑等景点。另外5km的游览步道、1km的公路、及1000㎡的停车场也已建成。可开展餐饮住宿以及购物服务的秀女潭、休闲山庄服务点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波尔登森林公园于2004年开发建设,2006年开始对外开放。波尔登纪念林、森林游乐园、古茶溪、茗湖、碑亭、竹海等是其主要景点。2016年1月,鸡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被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目前,鸡公山正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完建设与景区景点的整改中。

(二)存在的问题

鸡公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开发建设中难免会有问题存在。首先,在景区管理上,鸡公山风景区缺乏一套系统成型的管理体系,当前它的核心景区部分由鸡公山管委会管理,其余部分隶属林业部门管理。这种在管理上权属不一的现状,增加了管理协调的难度,一些部门之间不相互协调、不合作的现象在开发中显现出来。在规划与开发上,没有做到在统一中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例如,景区内居民搭建一些与附近自然景观不太相称的建筑进行盲目开发,如住宿餐饮设施、商店等随意经营,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二、鸡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多样的山地景观

鸡公山原属山岳旅游景区,山地面积约3000h㎡。整体上,山体呈南北走向,山势高大陡峭、山岭连绵起伏、形状宛如手掌,纵横交错。两边深平的峡谷,周围陡深的坡沟,加上独特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奇峰、怪石是山地景观的两大特色,奇峰中当数报晓峰,海拔达765.5m,主峰突兀拔起,酷似引颈欲啼的雄鸡,鸡公山也因此而得名;其怪石是形态不一的花岗岩体在长时间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像五怪石、将军石、小将军石、等让人记忆深刻,形象逼真生动而著名的还有旗杆石、月牙石、鹰嘴石、鸳鸯石、金印石、船石等,景象壮观雄伟,观赏价值极高。

(二)独特的水域景观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水域景观丰富,景区内遍布着许多瀑布、池塘、湖泊和水库等,最具特色的当数瀑布和山泉。区内瀑布多集中在鸡公山的东沟,构成了妙趣横生的瀑布群。此瀑布群全长大概有十公里,姿色宛如天成,极具野趣。那些诱人的瀑布群在森林与山岳的衬托下,或飞流直下,或长龙戏水,气象万千,游客可乘空中索道前去领略;鸡公山山泉资源丰富,在历史上留有美誉。“山间一阵雨,林中百座泉”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鸡公山山泉资源的丰富。鸡公山不仅水域资源丰富,水质清幽秀美,品质极高,加之森林山岳复合生景,别具一番美感。

(三)多彩的生物气候

鸡公山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季相变化特征明显。夏季平均气温为23.7℃,最高气温32℃,气候适宜,凉爽宜人,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誉“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呈现“云雾构景”“晨昏构景”和“雨雪构景”等多种壮观的天文气象景观,被誉为“中国避暑胜地,豫南云中公园”。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与山岳、森林和谐交融,构成了良好的山地气候森林生态旅游环境,是集观光、度假、休闲和避暑为一体的“中国避暑圣地”。

(四)丰富的生物资源

鸡公山森林生物种类丰富,资源独特性强,多年的调查表明,景区内的植物可分为259科,728属,2061种及变种。野大豆、香果树、天竺桂、青檀等是国家列入的2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鸡公山山梅花、鸡公山茶杆竹、鸡公柳等是鸡公山特有的4种植物;258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170种为鸟类;45种兽类,1041种昆虫被记录:区内有27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原产于北美的落羽杉与池杉是1919年在李家寨保护站境内引种,后又引种到了全国,现在鸡公山是我国最早引种落羽杉的基地和国内引种落羽杉的祖根圣地。

(五)悠久的人文景观

鸡公山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不仅南北文化明显交融,中西文化的内涵也显现其中,从历史古文化到近代文化连绵不断,底蕴深厚。遗址遗迹、宗教寺庙、摩崖石刻和纪念碑等历史遗迹景类十分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科研、美学价值。其中,鸡公山自然博物馆陈列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河南省自然保护区以及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珍贵资料,贮藏有各种动植物标本和土壤、地质、人文历史等展品,是保护区的浓缩体;这些为人们进行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三、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独特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是鸡公山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但其生态旅游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据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在今后的开发管理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构建系统成型的管理体系

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是根本。鸡公山进行规划开发要立足于保护的基础上,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景区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进行科学的测算,严格控制旅游区游客规模。针对景区管理上一些不合作,不协调,权属不一的现状,要不断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和办法,在保护区内成立有权威的、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的认定机构,形成一套成型系统的管理体系,为保护区内建设的项目和设施进行统筹安排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做出合理规划,进行综合决策,促进景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合理规划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展多种森林生态游活动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必须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鸡公山在森林生态旅游区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首先应按照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对保护区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以规划作为标准,将自然景观丰富、吸引力强、适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实验区进行严格的开发建设;对已开发的景区,按其自身特点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如森林沐浴游、观鸟游、科学考察游等,开发其森林保健疗养功能、森林旅游生物科学考察与科普价值的潜力;还可通过建一些贴近自然、朴素舒适的森林小木屋、小农舍等以植物景观为主体制定一些参与性特色活动,开发“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服务体系。

(三)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教育,提高森林生态环保意识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旅游;游客;文物保护;矛盾;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在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旅游行业也随之崛起,而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却又不到位,外加游客对于景点内文物缺乏保护之心,甚至起偷盗的意念,导致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工作愈加困难,游客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一些著名景点文物被盗事件,则给文物保护工作者做出了提醒。而如果要合理解决这个矛盾,既不能对文物造成伤害,又不能置顾客的需求于不顾,就必须从游客的旅游参观过程入手,分析游客对于景点文物的影响,找出规律,才有对策。

1文物保护的意义

1.1文物的历史传承意义。

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数千年的文化辉煌一时。悠久的历史与我们民族善于记录保存历史资料密不可分。一个民族能否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历史、文物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而文物作为历史记录的载体,是最能充分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历史文化的记忆。

1.2文物保护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

城市可以使人类生活更加舒适。因而,一些地区的城市规划,盲目求新、求大,未能合理规划老城区历史文物古迹,使得多年的遗存遭到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济南火车站。作为上世纪初东亚,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火车站,这座完全由德国人设计建造的德式车站完全可以称作是老济南的地标。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座经历二战硝烟不曾损毁的车站却被当地政府拆除,尽管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新建成的新式火车站仍然马不停蹄的站上了历史的舞台。近些年学界普遍认识到了火车站拆除的弊病,决心重建。但是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不值得广泛推广。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天津西站整体平移。同样是德国设计师的手笔,两座车站的命运截然不同。经过近300米的平移。老火车站仍然作为博物馆保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铁路知识的平台。可见,文物的不可复制属性决定了文物保护工作必然成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游客旅游参观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2.1正常参观情况下的影响: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实现了全民小康,同时还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远的成果。其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明证。人们在生活日益富裕的同时,还会希望提高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素质,而这就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我国是拥有深厚历史的文化大国,而通过对历史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进行参观,是提升人们精神境界与心灵境界最快速的方法。

但是文物同时也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贵历史遗产,在开放的同时必然会产生破损的潜在可能,这却在另一层面上给本来就艰难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通过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游人对窟内空气的调查研究,由四十名学生在正常参观的情况下,其呼吸将窟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高了5倍,空气相对湿度提高了10%,温度升高4度,而这种空气变化对窟内壁画等文物的完整保存有着巨大的威胁。

2.2别有用心者对文物保护的潜在影响:在旅游者中,很大一部分人其实都是抱着升华自己心灵,或者缓解疲劳等目的去旅游的。但是却不能够保证所有人都是这样。在所有的人中,总会有些人抱有其他想法。且不论其有什么目的,这对文物保护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2012年5月发生的故宫博物馆被盗案中就可以看出,始终有人在打“国宝级”文物的主意。而这种偷盗行为,给文物保护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故宫博物馆的安保措施已经非常严格,但仍然没有阻挡盗贼的入侵,这给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另一方面,却是让旅游中的游客与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3缓解游客参观需求与文物保护矛盾的方法

3.1实行预约轮流参观制度:面对矛盾日益突出的局势,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可以做出些许的改革。比如在旅游高峰期的时候,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可以采取预约轮流的参观制度,每次开放之前都限定进入人数,对进入游客的检查力度也相应提高,并且告知游客此处旅游景点内拥有文物,在进入之后需要按照景点内的要求进行参观。

这种预约轮流参观制度可以减少旅游景点的环境压力,给处于其中的珍贵文物以喘息修复的时间。而游客方面,可以通过适当的购票加预约制度进行人数管控,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好文物,而且还能够照顾到顾客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3.2充分整合现代科技进行景点虚拟引导: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用于旅游景点内的监控与摄像设备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和功能也越来越全面,不仅能够有效监督游客,同时还能够对文物进行全天监控,避免损坏之后无人知晓,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对游客方面,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可以在游客进入之前给予虚拟影像的事先投放,在游客心理中率先建立文物印象,并且在虚拟影像中向游客讲解文物知识以及具体参观时所注意的事项。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的第一印象确立之后将很难被再次改变。而根据这一点,可以通过现代强大的虚拟影像技术,对还未进入景点的游客们进行事先的文物境况引导,有目的地在游客心中创造出对文物保护有利的印象,让人们在进入景点进行真实参观的时候主动避免对文物的破坏,这会对后期文物的保护工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3.3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针对频繁来往的游客,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是始终不变的主题。

而如今面对某些别有用心的游客,文物保护工作者不仅需要在文物的完整性方面下功夫,更要在文物的安全性方面提高警惕。故宫博物馆的失窃案,足以让所有拥有文物的旅游景点警醒,因为故宫位于北京,其安保工作一定会比地区景点做的完善,如此严密的故宫都被盗贼攻破,可见地方景点更要加强安保工作。

对于安保工作来讲,地区景点可以吸取北京故宫安保工作的优点,在全面安装监控设备的同时实行轮流查岗制度,实现器械与人员的有效统一,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盗贼的入侵。

3.4加强游客教育制度:对于游客在景点中的参观,目前很多景点都会配有专业的解说员,对文物的历史等对游客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这不仅体现了景点对游客的用心服务,同时让游客对文物以及其历史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但是在众多的景点中,却唯独不见维持景点文物安全的安保人员,同时也缺乏对游客的教育环节,而这种疏忽则是导致景点中文物被游客破坏的根本原因。

对游客进行教育,同对文物进行完整性保护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来说两者缺一不可。对游客进行率先的印象引导,或者进行参观前讲解,是每个景点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景点可以通过在文物旁配备安保人员,树立安全警示牌,同时安装全方位的监控设备,并组织专门的服务人员告诫游客文物的重要性与破坏后的惩罚措施等,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都能够起到良好作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对于旅游,人们的热情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对于景点中的文物的保护工作来说,难度也越来越大。能否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依照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向前,是旅游业中旅游景点需要仔细考虑的事情。面对不同的人群素质,文物保护工作者就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在确保文物不被损坏或者丢失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尽量化解游客参观旅游与文物保护工作所产生的矛盾,让两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