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范例6篇

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

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整体 课余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一、研究目的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有其独特的作用。研究证明:大学生参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大和小,都与心理健康有着高度的相关。本文立足普通高校课余体育锻炼开展的现状,通过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问卷调查,和对执教班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与统计分析,探讨课余整体锻炼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为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江西农业大学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A组共56人,是按照实验方案进行体育锻炼;对照B组53人,为非整体体育锻炼组。研究对象年龄均在18-21岁之间。

2、文献分析法:检索、查询和分析有关文献资料。

3、问卷调查法:①采取随机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江西农业大学大一学生发放《课余体育锻炼调查表》285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占95.78%。②在我省学术会议上,运用《影响课余体育锻炼因素问卷表》对27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教授和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4、对比分析法:实验A组:有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自愿经常参加者(每周3次)56人(男生);对照B组:为非整体体育锻炼者(每周3次)53人(男生)。运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验和对比分析。

5、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的周期及锻炼次数与时间:实验周期为4个月,即2004年9月-2005年1月。各组学生每周参加3次活动,每次1小时。(2)实验的项目内容:我校现开设的体育课项目。(3)实验条件:实验前各组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差异做t检验,结果均为p>0.05;对各组学生与全国常模的因子均分差异做t检验,结果均为p>0.05。

6、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方法:(1)身体素质的测试:以现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按不同年龄组制定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2)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法:选用国内外通用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测试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SCL-90量表含有9个因子和90个项目,问卷及其每个题目均以五级评分制计分,得分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SCL-90量表经国内外有关方面使用,被公认反映症状全面、准确,而且容量大。

三、结果与分析

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对比分析。

课题组依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50米、立定跳、铅球、1000米四项测试,结果表明,实验A组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B组。

2、SCL-90量表测验对比分析。

实验A组各项因子平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B组,表明实验A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B组。由此可以得出,高校大学生课余整体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个结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良好作用,而且也证明了不同的锻炼形式和方法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会有很大差异,其中参加整体锻炼的方式是更有效的途径。

3、分析讨论。

在我国,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虽然有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整体锻炼”的形式虽然认为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效果,但始终没有得到证明。本文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在理论上证明了“整体锻炼”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本文的研究证明:“整体体育锻炼”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课余整体体育锻炼的形式,不仅可以为人际交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和舒畅的环境,同时一些集体运动项目本身就要求参加者具备人际交往的能力。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四、结论与建议

1、课题组通过对实验A组与对照B组大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和SCL-90量表测验与对比分析,实验A组在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上明显优于对照B组。实践证明了课余整体锻炼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

2、从1998年以来,我校就开设了以项目为主的课余体育辅导班。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体育辅导班,在通过老师的指导,都能较快地掌握体育技能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鉴于本文论证了“整体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的良好作用,建议在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整体体育锻炼,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敏:《四川大学生新生身体素质的追踪测试与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28卷第6期。

[2]曾吉:《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0年第六期。

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2

当人体的这种整体性和平衡性被打破,必然会导致阴阳的偏盛或偏衰,脏腑不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气血不能温煦濡养脏器肢体,从而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症状,在未形成疾病之前便属于亚健康状态。所以纠正亚健康状态就要从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入手。

中医非药物疗法调治亚健康的作用机理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针灸、推拿、拔罐、导引、刮痧等非药物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整体调理”、“阴阳平衡”、“辨证施治”等治疗理论为出发点,不依赖于任何药物的作用而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与药物疗法并列为中医学的两大治疗体系[2]。中医非药物治疗调治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主要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连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调节阴阳的通道,是人体各种组织功能的调控系统。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只有通过经络沟通表里上下的功能,才能相互联系、配合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气血津液也是通过经络的输布作用,才能遍布全身,濡养脏腑器官,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经络还具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建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调节人体的功能状态,维持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协调与平衡。亚健康状态的病机就是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失常,运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激发经气,“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和恢复脏腑正常功能的效果,以此纠正亚健康状态。

中医非药物疗法调治亚健康的主要方法

毫针刺法通过刺激人体腧穴,激发经络的双向调节作用,起到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恢复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针刺腧穴所产生的类药性作用,能够纠正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失衡的状态,治疗该腧穴所属经络对应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病证,同时不会损伤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通过补泻手法,“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恢复和增强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并且具有安全简易、无毒副作用、一年四季均可施治的特点,在纠正身心失调、干预亚健康状态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3]。通过研究中医古典医籍和临床实践,人体某些特定腧穴具有防病保健的特殊功效。王琼等[4]认为调治亚健康状态针刺配穴可以采取三部配穴法,即局部、邻近和远端穴位相配,在头部选取百会、四神聪、安眠、风池四穴,起到平衡阴阳、镇静安神的作用,纠正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神疲乏力、烦躁健忘等亚健康状态,同时选取远端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和背俞四穴,调补肝肾,健脾和胃,补气养血,增强体质和人体免疫力,消除心悸气短、不思饮食、浑身乏力等症状。宿绍敏[5]认为选取涌泉、足三里、命门、会阴、百会等穴位进行体针针刺法,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适用于长期因体力透支、精神疲劳引致的各种身体不适及其它慢性病症的康复。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治疗方法,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唐云峰[6]认为艾灸法可以扶助正气,加强人体自身的调适能力,保持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稳定,长期艾灸足三里、神阙、大椎、气海、关元、涌泉、膏肓、百会等穴位,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调节人体免疫机能。杜旭等[7]认为灸法调治亚健康状态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便于推广、经济实用、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除了极少数患者对艾绒、艾烟过敏外,艾灸治疗一般无毒副作用,尤其艾灸疗法属于自然绿色疗法,通过激发人体自身内源性双向调节功能,纠正人体脏腑气血的偏衰,所以极具临床推广价值。雷龙鸣等[8]通过研究发现,临床采用艾条悬灸印堂穴,及使用灸盒灸神阙穴调治亚健康疲劳疗效显著,印堂穴有宁心安神、开窍醒脑的功效,神阙穴有调和阴阳,补气养血的功效,两穴合用可以通调一身之经脉,消除人体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且方法简便易学,方便推广应用。

推拿疗法依据经络循行规律,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不适所在或者特定的腧穴,以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黄帝内经》中记载:“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古人早就已经发现推拿按摩有强身保健、祛病养生的疗效。选取背部督脉和双侧膀胱经进行手法推拿调治亚健康状态疗效显著,同时能够起到减缓心理压力的作用。雷龙鸣等[9]认为推拿在亚健康调治方面,可以起到行气血通壅滞预防疾病发生、扶正气祛病邪防止疾病传变两方面的作用,取得较针灸、中药等疗法更好的临床疗效。黄超岚等[10]从现代生理学角度研究发现,按摩能够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改善亚健康状态人的微循环指标,对机体产生良性的调节作用。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陈剑明等[11]通过临床治疗发现,腰背部拔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及防衰老作用,以心俞、肺俞为主向四周肩背部扩展的拔罐治疗,可调节脏腑百脉,解郁安神,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效改善心悸失眠、胸闷气短等亚健康症状。

导引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进行肢体运动配合呼吸吐纳,以防病保健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与养生手段。《云笈七签》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详载其法,谓“导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与调气相须,令血脉通,除百病”。刘焕兰等[12]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研究,认为导引按跷应该是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自然疗法安全便捷、无创伤性及副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控人体脏腑、气血、营卫,有效调节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等亚健康症状。姜敏等[13]认为亚健康状态及疾病的出现与人体阴阳气血动态平衡失常有关,脏腑功能随之失调,气血不能濡养形神,从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和病证。八段锦作为一种导引方法,依据中医整体观念及脏腑经络理论,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是经络气血畅通,从而恢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在生理上能改善人体机能,在心理上能消除不良情绪,从而起到纠正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拭背部的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调整阴阳、调整信息、排除毒素、自家溶血等作用,使气机通畅,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14]。

中医非药物疗法调治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方法有很多,已有部分医者运用经络理论,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治疗对其进行临床干预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昌凤英等[15]采用针灸及耳压治疗亚健康状态36例,针刺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结合耳穴压丸法,取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心、脾,标本兼治,有效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有效率达到97%。宋守江[16]运用刺络拔罐的方法调治亚健康:选取符合“不适症状或者适应能力显著减退”的病患36例,对其督脉和双侧膀胱经进行背部走罐,结合背部阳性反应点及部分背俞穴刺络拔罐,总有效率达到94.4%,利用刺激经络可以调理脏腑的理论,尤其是与人体脏腑之气密切相关的背俞穴,能够达到“扶正祛邪”、“治病强身”的目的。姜英等[17]采用针刺结合走罐疗法调整人体亚健康状态30例,治疗方法针刺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四神聪等穴位,配合背部俞穴走罐治疗,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该方法增强了组织器官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和敏感性,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二者结合对人体亚健康状态效果尤其显著。伦轼芳等[18]运用推拿疗法调治亚健康状态:采用自身症状指标对照观察的方法,对符合亚健康判定标准的425例患者,以调整阴阳失衡状态为总的治疗原则,进行华佗夹脊穴、部分背俞穴的推拿治疗,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针对病因结合心理治疗则效果更为理想。祝刚等[19]运用不同的按摩手法,遵照人体经络、气血的循行路线和方向,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控作用,促使人体的阴阳、脏腑、气血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庞军等[20]运用循经推拿的治疗方法,对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起到通经活络、运行气血、调畅气机、抒志的作用,取得极好的疗效。刘延英[21]采用隔药灸结合健康指导治疗亚健康52例,能够有效调节亚健康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纠正亚健康状态。王甍[22]采用艾灸关元、气海、膏肓、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走罐治疗15例亚健康状态患者,总有效率为93.4%,表明艾灸配合走罐治疗亚健康有较好的疗效。张英根[23]对男、女各44名八段锦练习者进行心血流图和脑血流图指标的研究,发现练习八段锦可显著改善人体心脑血管功能,增加心搏量,改善脑血管壁的弹性,减少脑血流的阻力与脑血管紧张度,提高脑部供血量,使大脑双侧供血更趋于一致,同时能够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杨东芹[24]采用针灸配合刮痧治疗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再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取背部督脉及背部两侧从肩背到腰骶部整个区域进行刮痧治疗,包括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刮拭的重点为命门穴,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

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循证护理;蒙医护理;亚健康;调查验证

【中图分类号】1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007—02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和疾病之间所存在的过渡状态,也称为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生活节奏、工作和学习压力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亚健康人数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大城市脑力劳动者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然而,针对脑力劳动亚健康多发的状况,目前还没有系统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文献分析了导致亚健康发生的原因,并给出初步预防措施。近年来,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得到较大发展,但二者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结合循证护理与蒙医护理理论,提出亚健康脑力劳动人群循证蒙医护理方法,并通过调查问卷验证的方式证明了所提出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1 循证护理与蒙医护理

1.1 基本概念

1.1.1 循证护理理论循证护理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寻找现有的有价值且可信的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以及正确应用结果,结合患者主观愿望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制订的适合患者个体需要的护理方法。

1.1.2 蒙医护理 蒙医护理是以蒙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三根与七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衣食起居护理、疗术护理,禁忌及服药护理等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

1.2 区别与联系

1.2.1 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的区别蒙医护理以个人经验为主,以高年资护师指导、经典蒙医理论以及零散的研究报告为辅;循证护理则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和现存最好研究证据的紧密结合。在护理过程中,蒙医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循证护理则以病人为本。针对某项治疗或护理措施的有效性问题,蒙医护理主要依据中间指标或替代指标,而循证护理关注终点指标,即死亡率、致残率、生命质量及病人的主观感觉。蒙医护理可由个人操作完成,循证护理则需要团队协作,如护护协作、医护协作及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

1.2.2 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的联系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均重视临床证据和文献理论依据,只是在层次、角度及目的上存在差别。

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均重视整体观,蒙医护理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机能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循证护理的整体观则表现在实证、临床经验及患者意愿的完美结合。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均重视患者个体差异,根据患者自身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循证或蒙医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起源于西医,重视实证和诊治量化、标准化、客观化及微观化,蒙医护理理论则起源于蒙医,以整体化、宏观化及主观判断为主导,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2 循证蒙医护理方法

循证蒙医护理是指以循证护理为主,以蒙医护理为辅的护理新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寻找现有最合适的科研成果,将其与蒙医护理方法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相结合,根据患者的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主观愿望,制订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下面我们将循证蒙医护理应用于大城市科研人员的亚健康护理中,验证其有效性。

3 亚健康脑力劳动人群循证蒙医护理

脑力劳动人群是亚健康高危人群,其工作特点和心理因素是亚健康高发率的主要原因。脑力劳动人群常常处于严重睡眠不足状态,此状态可使人出现精神紧张、失眠、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症状;竞争激烈、快节奏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以及职称晋升等导致脑力劳动人群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出现自我评价降低、工作效率下降、挫折感增强、食欲下降、脾气暴躁、易发怒等亚健康症状;另外,久坐不动、久用电脑也会引发视力疲劳、腰部和下肢肌力失调、心功能减弱等。

针对脑力劳动人群的上述特点,融合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制定出其亚健康状态循证蒙医护理方法如下:

①查阅大量国内外亚健康治疗与护理文献,寻求最佳方案;

②在此基础上,增加蒙医护理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将两者有效融合,增强亚健康护理的有效性。蒙医护理方法包括: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亚健康症状的特点,采用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的辨证配餐方法;起居护理:办公和家庭环境尽量做到肃静、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且每天要保证最低6小时睡眠时间,工作要劳逸结合;心理护理:以和蔼可亲的语气引导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信心、保持心胸舒畅、心态平和、乐观愉快,从而治疗或抑制三根失调气血不和而引发的亚健康;时序护理:根据气候变化、季节交替,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避免外部侵袭加重亚健康状态。

③通过调查问卷、电话或面谈等方式,了解被护理人员的主观意愿,告知他们护理的全部方案、过程细节及其负面影响等,根据被护理人员的要求适当调整护理方案。

4 调查问卷验证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针对北京市5所科研院所的500名科研人员,采用自制的“科研人员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问卷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所选人员男性为70%,女性为30%,护理干预前后各发放问卷1次,每次500份。

具体调查方法:发放调查表之前,先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有关亚健康状态的起因、危害及防范措施的知识培训,然后对表中内容进行讲解指导,要求认真填写,并回收已填调查表;然后分析调查问卷,对被调查群体进行循证蒙医护理1年,再发放第二次问卷并收回,对比两次调查结果,验证所提出循证蒙医护理理论的有效性。两次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500份和496份,两次调查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的数据易看出,通过循证蒙医护理干预后,亚健康科研人员人数明显减少。

5 结论

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脑力劳动人群工作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亚健康状态,融合循证护理与蒙医护理理论,提出一种循证蒙医护理新方法,采用调查问卷验证的方式证明了所提出理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对科研人员的亚健康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曹田梅,张庭基,张李兴,等.非体力劳动者睡眠时间与亚健康调查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2,25(3):52—54.

[2]张正霖,张艺馨.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健康危害及预防措施[J].陇东学院学报,2011,22(2):141—143.

[3]陈广娣,张燕平,王旭山,等,循证护理在亚健康护理人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6):34—36

[4]田玉智,贺彬.殷秀伟.循证护理在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7):35—36.

[5]何克志.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程序[J].护理学杂志,2002.17(12):945—947.

[6]于法,赵迎春,高霞.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人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1):31—32.

[7]王梅兰,王兰英.浅谈亚健康状态的蒙医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7,4(11):35—36,

[8]董连荣.蒙医护理发展现状及其思考与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0(4):45—46.

[9]李高娃.蒙医护理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1):44—45.

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1-0004-03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识之士在实践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必然而可行的选择,但是目前要想尽快落到实处还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重点探讨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目的,工作侧重点也不同,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绝不能混为一谈,生硬整合。正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相对独立的并列关系,才使二者协同构建成为可能。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不是“心育问题德育化”,也不是“德育问题心育化”。也就是说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作思想品德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否则,这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走入误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既看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点,也认识到了二者的共同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在研究内容和重点上可以相互弥补。以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需要。结合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上的导向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将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能够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做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

所谓协同,就是指整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构建不是合二为一的完全整合,而是适当的、合理的统合和互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找准最佳切入点,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的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适应、自我调控能力以及优秀的情感、意志、毅力品质等方面相通相合从而一致起来,协同构建学生的积极健全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还处于探究阶段,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分离,实证研究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论提炼和升华,而思辨研究又没有很好地运用实证研究的成果,致使研究成果或者理论底气不足,解释力不强;或者少有实际操作性,应用力不足。

第一,理论上。目前理论上仅限于对二者内容、目标、原则、方法进行比较,只是简单地概括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少深入的探讨;对二者依据的理论、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及运行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存在生硬整合。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政策与法规依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迄今人们对德育制度的建设已经多有探讨,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其与德育制度的关系的认识尚待加强。

第二,实践上。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过程中,在许多的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环节中的种种冲突。如教育原则上的冲突,表现为公开、强制和保密、自愿的冲突;教育方法上的冲突,灌输说服和疏导训练等的冲突。其次,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的管理框架内运作,没有注意区分德育系统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不同、缺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等[1]。心理教师角色模糊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教师与管理者、与德育教师以及与普通教师的混淆。再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环境薄弱,载体与舞台不足。最后,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素质也都有待加强。

总之,学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探讨尚处于认识和丰富阶段,其理论基础薄弱,相关研究更多还停留在“应然”层面,“实然”层面探讨得比较少,存在对理论的认识不清,又存在着实践操作断层的现象。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对策

(一)理论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在实践中存在教育价值上的冲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所体现出的价值导向与价值中立的矛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诞生于世纪之交的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倡导从积极的视野、用积极的工具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的积极层面。培养积极人格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积极的价值取向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德育倾向于从社会本位塑造人,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从个体本位培养人,两者殊途同归,取长补短,通力协作,力图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既能积极参与社会,又能积极面对自我的“积极人”[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该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上,使学生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

(二)方法手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方法手段应该包括统整协同策略和补弱协同策略。

第一,统整协同策略。就是发挥二者的优势,选择的方法手段对二者都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使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共进。

主题活动课是统整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主题活动课从学生发展需求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纳入到主题活动课范围,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占用的是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兼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时间和师资的保证。主题活动课是对目前学校中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整合[3],也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的主要载体。

第二,补弱协同策略。学生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上有时不同步、不协调,可能某一方面水平较高,而另一方面水平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补弱协同策略,即哪一方面薄弱就重点强化哪一方面,使之与另一方面协调共进。

制定学生个人成长计划是补弱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对班主任用常规范法难以教育感化的行为偏差生,班主任介绍其本人在校表现、家庭情况及已实施的方法手段和效果,心理教师首先就能利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打开学生、家长的心扉,然后依据心理学理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矫正对策。心理教师对他进行咨询、测试,然后与他一起罗列缺点,分析成因,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班主任为他营造改正错误的班级环境并及时点评,心理教师跟踪辅导。

(三)师资建设

建立以学校领导为中心,心理健康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稳定、有力的工作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保证。第一,国家应该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二,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工作的组织机构。第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制定一整套教育计划,并重点对德育工作者给予指导,定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心理专题讲座,发挥专职教师的专家引路作用。第四,班主任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契合点。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者,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充分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班主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四)角色定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而且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要求明确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主导者和权威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塑造者。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内心信息的接受者。这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专家讲学、远程教育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协调好角色冲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构建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在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框架下,道德教育不再作为一种体系严密但又脱离学生生活的学科知识呈现,而是要十分重视实践与体验。道德教育不只是一个传授道德知识的过程,重点在于学生情感上的内化,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工作不再是强制灌输而是强调体验感悟,并借鉴心理教育中活动性和生活化的实施方式,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德育,在德育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安排游戏、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升华、内化德性。

(二)导向性原则

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文主义代表马斯洛承认“青少年不能没有导向”[4]。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在社会转型期,在意识领域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他们中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自我选择,需要教育者帮助澄清,积极引导。不能一味坚持社会上心理咨询“价值中立”的原则,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心理因素尽管没有对错之分,但有好坏之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心灵的宣泄和需要的满足,而忽视对心理性发展的启发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

(三)疏导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对待,而更应该是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对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要循循善诱,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要通过疏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服从。

(四)主体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的学生观,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任何规范、思想或教育方式如果不能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无法得到他们认知、情感的认同,无法成为他们的需要,也就不能达成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因此,要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重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五)统一性原则

心理健康状况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开阔视野,深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优点与局限,尽量做到互相取长补短。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在疏导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应接受不同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个性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中应坚持统一性和整体性原则,突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

(六)全面渗透原则

教育者创设积极环境,受教育者在积极环境中建构了自己的积极人格。一方面,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班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校园文化等,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全面渗透。另一方面,社会p学校p家庭相互配合,“三教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大环境,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全面渗透进学生的心里。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一种崭新的视角,是对传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模式的重大突破,它所产生的“合力”必将促进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同时,它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整体的观点,较好地把握二者各自的理论体系,还要能够突破二者的界限,围绕教育目标去选择组合内容与方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二者的协同构建能够大大提高育人实效。(稿件编号:090514004)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刘翔平,顾群.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2]麻彦坤.积极理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契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3]张志.德育心育一体化的主题活动课[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3).

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心理调控;运动疗法;生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新课程的重要教育教学理念,也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调控,善于利用运动疗法调整中学生的不良情绪。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时期,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导致他们的情绪不如成年人那样好控制和容易自我控制。下面就谈谈“心理调控”策略对学生不良情绪调整的思考。

一、“运动疗法”对情绪调控的作用

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很大,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很多中学生出现烦恼和忧愁的情况。运动疗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分散学生对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可以宣泄心中的消极情绪,提高自我调整的效能,增强活动胜任感等作用,而且在活动中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相交往。

二、采用“运动疗法”调整中学生情绪的措施

1.强化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阶段人生中的一个大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特别是一些中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情绪失控,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一些很可怕的后果。一些恶性事件都是因为学生情绪焦躁没有得到调控而出现的,那些惨痛的教训,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都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是即生理健康之后,又一个重要的生命指标。为此,各级各类学校都遵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心理健康老师。应该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我们努力寻找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运动方式调控中学生的心理情绪,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2.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心理健康教学是需要利用大量的案例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一些观点和知识,并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但是,有时教师在教学中列举的案例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了距离和陌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那些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有真实可信的感觉。利用运动疗法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更应该选择恰当的案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激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

如,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他们都很珍惜学习时间,所以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都不是非常乐意。对此,我设计了一组课件,针对课间操一些女同学不爱上的实际生活情况,利用图片的形式,把不同学生对课间操的态度表现出来以及由于态度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心理压力很大,而且要面对更多的考试,焦虑的情绪在很多学生中存在。三年一班的高亮同学(化名),因学习压力巨大,自己不善于调节,于是导致了厌倦学习,失眠,焦躁。对这样的情况,我把他领到室外的宽阔场地,面向阳光深呼吸:吸气要深,吐气要慢;放松训练:绷紧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吐长气,我和他一起皱紧眉头,咬紧牙关,从10开始倒着数数,体会身体放松的感觉。慢慢地,他感觉身体和神经都不那么紧张了。

3.长期坚持运动调控心理

人的情绪发展有三部曲,即遇到的诱发事件或不愉快的情境;对诱发事件所持的态度;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教育学生能够根据情绪发展调整情绪,认识运动疗法的重要意义。(1)体育运动是一个习惯,而且是一个长期的习惯,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消极情绪,需要用运动疗法来解决,但是偶尔的体育运动,只能缓解暂时的紧张情绪,必须让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2)注意运动项目的选择,以一种为主,然后再选择多种项目作为辅助手段,然后根据条件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来调节自己的情绪。(3)运动的时间应该是灵活变动的,运动时间的选择应该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灵活安排。

比如,女同学处在青春期,不爱上体育课,因此情绪有问题了,便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老师可以采取和体育课结合的措施,培养学生多种体育运动的习惯,使心理健康的情绪调节和体育运动密切结合起来,保持自己长久的健康心理。对男同学侧重篮球和足球兴趣的培养,对女同学侧重健身操和体育舞蹈的训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健美操、健身舞可以使学生进入自由联想的情绪中,体会音乐和律动带来的愉快。练习长跑、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用来稳定学生的情绪。

调整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6

1.1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时间我国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教育体系。从1994年我国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之后,健康教育作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开展。从最先开展的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在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同时便制定了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并开展了健康教育的探索工作。1999年程金莲等[2:647]对山西省四所省级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83.8%护理人员已开展了健康教育,但从开展时间的调查看,回答刚刚开展的占25.1%,回答开展了3a者仅占19.8%,未开展者占16.2%。说明目前的健康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

1.2护士的健康观1999年黄津芳等[3:501]对东北三省10所中心医院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对护士的健康观调查设计了护士必须掌握的4个基本概念,即健康、疾病、健康教育、健康程序,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5.6%、90.8%、77.9%、40.4%。由此可见,护士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比较清楚,但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尤其对教育程序的概念,有半数以上护士回答不出,提示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概念的学习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1.3护士对教育角色认知情况黄津芳等[3:501]的研究(1999年)显示,虽然93%护士认识到获得健康教育知识是病人的权力,但在为病人履行教育义务方面,有1/3的护士持否认态度;内科护士健康教育意识的责任感不如外科护士强(P<0.01)。说明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不够全面,教育意识比较薄弱。

1.4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能国际护士学会在1997年批准修改的《国际护士道德守则》中明确指出:护士的基本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4]。要履行好护士的职责,健康教育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之一[5]。从黄津芳等[3:502]的调查(1999年)结果看,护士认为最佳教育者是专职教育人员(70.4%),而病人认为是医生(73.1%),双方均把护士排列在第2位。程金莲等[2:646]的调查(1999年)显示:83.8%护理人员已开展了健康教育,11.5%护理人员认为医院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职责,88.5%护理人员认为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的职责。这种角色认知的偏差,将会给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带来困难。在我国医院的现行体制下,如何发挥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尚待解决和研究的课题。

1.5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

1.5.1病人对健康教育意义的认识随着健康教育效应的不断扩大,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已向更高层次转变。范淑萍等[6]调查(1999年)结果显示:病人住院期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传播健康知识的占82%,认为接受健康教育很重要或重要的占99%。可见,住院病人已将健康需求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获得健康知识的需求比其它需求更为重要。石敏等[7:492]报道,99.1%以上病人认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说明病人的健康意识较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

1.5.2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石敏等[7:493]于1997年报道,健康教育内容应针对病人不同病种、年龄、职业而不同,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对急救常识教育的需求达100%;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病人对饮食调护常识教育的需求达98.3%。陈爱萍等[8]的调查发现,76.7%病人想知道所用药物的作用,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

1.5.3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需求一般来说,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按计划、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对不同个体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同一疾病不同治疗方案等的病人应结合个体教育,给予专门、针对性的指导,根据病人文化素质、生活背景、个人信仰、经济状况等进行选择,对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可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或卡片,也可选择音像资料,利于病人反复阅读。对无阅读能力者,可通过听广播获取有关知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并重复答疑、示范,使病人加深理解,促进其康复技能的掌握。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个别教育是病人反映最好的一种方式。郭明贤等[9]调查显示:109人次需求医护讲解和演示,88人次喜好听录音,其它方法需求少于半数。外科病人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依次为护士个别指导、观看录像、应用病人教育手册和病人现身说法[10:271]。邓维英[11]总结出适合儿科特点的“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喉癌病人采取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求教与指导相结合的方法[12:58]。总之,教育形式应有针对性,即教育要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因人而异。

1.5.4病人对出院随访的需求内科病人认为出院随访有必要的占78%,不太必要的占17.5%,不必要的占4.5%。对出院随访的认识反映了病人特别是内科慢性病病人愿意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不仅利于病人对医学知识的咨询,也给病人康复以重要的心理支持[7:493]。外科病人出院后咨询需求已趋于多样化,主要是开展健康教育处方、电话咨询和返院咨询等形式。这种主动性的需求趋势为医院转变职能、面向社会开展健康教育,实现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271]。司惠芳等[13]调查结果提示,脑卒中病人对出院后的随访要求不高,这可能与其对随访工作信心不足,对该病易复发特点认识不足,以及重治疗、轻预防等观念有关。

1.6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

1.6.1健康教育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增效作用贾长宽等[14](1999年)对68例糖尿病(DM)病人在住院期间均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观察组继续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停止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病人DM知识积分升高,糖代谢控制好。王芳等[15]报道,健康教育配合临床用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改善,尿素氮、肌酐水平恒定,加强了疗效,减少了住院天数和血液透析频率。商怀珍[16]通过对18例腭裂儿童及家长采用综合性教育方式,并对治疗前后的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估,结果腭裂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语音清晰度由训练前的45.2%提高到训练后的94.8%。戴喜玲等[17]报道,从开展精神病病人健康教育以来,病人的住院治疗期缩短,治愈率上升,复发率下降,病人回归社会家庭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1.6.2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指病人行为与所给治疗方案的一致程度,即遵从程度[18]。有人认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19]。刘建萍等[20]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基本知识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对照组病人的健康信念综合信任度为33.00%,实验组为61.67%;对照组完全依从性为15.5%,实验组为40.75%。既提高了病人的健康信念,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1.6.3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有人认为,病人满足感的重要性大于效果与效率[21]。因而用满意率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病人的医学知识得以增长,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柏亚玲等[12:59]报道,开展健康教育后,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达标率为99.4%。刘斌[22]报道,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后,由于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病人熟悉自己的护士,共同建立一种指导与合作和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合格率>90%,病人满意率由92.6%上升到98.1%。阎凤玲[23]的调查数据显示:整体护理病房满意率由92.6%上升到98.7%。

1.6.4健康教育对医院的影响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潜能得到展示,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威信,护士自我实现的价值得以体现。满意率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都会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起着良性的积极的影响,为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1普及护士现代护理观的教育目前,临床护士多数接受的是中等教育,且教育内容偏重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之长期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工作,对现代护理观认识不足[24:52]。董霞[25]等调查显示:护士对护理观的认识整体水平差距较大,认识水平较好的仅占8.66%,而50.4%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已相对滞后于护理模式的转变,严重地制约了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进,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

2.2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规范化培训和护士注册法学习,强化护士履行教育义务的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充分认识护士是病人教育的主力军。

2.3提高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程金莲等[2:645]调查提示:85.5%护理人员感到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影响护士履行教育职能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教育知识(55.5%)[3:502]。因此,应根据护士的教育需求特点,努力抓好3个层次的教育培训,一是学校教育,在护校中尽快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为临床培养有教育能力的适用型人才;二是继续教育,把护士教育能力的培训纳入国家继续教育大纲,规定不同职称教育培训基地,编写健康教育教材;三是临床带教,为不同职称、学历和年资的护士确定临床教育职责,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提高护士教育水平。

2.4建立健康教育质量考评指标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部应建立健康教育的考评指标,对病区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并将考核结果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24:53]。

2.5重视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疗方式顺应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应该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投入,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内容,根据病人不同的特点与需求制成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对住院病人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24:53]。

2.6开展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我国护理科研工作与先进国家相比,规模小,层次低,护理理论、政策和护理科研严重滞后,这是制约我国护理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推行整体护理模式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的开展为护士从单纯护理角色向多种角色转变提供了舞台,预防保健与护理工作一体化模式与为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创造了机遇。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研究。护士角色认知偏差问题,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都有待于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论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