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

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1

在第二届中国老年住区百城(企业)联动项目信息交流会上,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此次信息交流会主要总结百城联动计划开展一年以来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各参与企业间的联系,增进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与度假式养老、居家养老、大健康产业、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实地考察、观摩国内外多个不同类型适老化项目的基础上,将着手编辑《中国老年住区百城(企业)联动项目发展报告》,该报告将持续收录国内外不同类型养老地产项目介绍,供百城联动计划参与企业及项目间进行交流学习、借鉴推广。而在第二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召开期间,来自德国、芬兰、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西班牙以及国内的30多位学者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报告,近300名来自国内养老界人士参加会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在欢迎致辞中分析了开展积极养老、健康养老和智慧养老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十二五”以来在这一领域科研与成果转化情况。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部副部长,国务秘书马丁・范莱恩出席会议并做了“荷兰养老创新服务领域的进展和中荷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的报告。其他来自欧洲和亚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也分别进行了演讲和报告,介绍各自国家和地区在积极、健康和智慧养老领域的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情况和科研成果。

养老模式研究

互助型养老模式是积极老龄化理论的重要表现,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未来重要养老模式之一。所谓互助养老,是指居民互相帮扶和慰藉,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互助型”养老模式有西欧国家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日本的社区居民互助养老等。西欧国家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是把养老服务先“存储”再“流通”,养老服务本身被商品化。在我国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的情况下,互助型养老通过以老帮老、以老养老,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创新养老模式、打造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养老格局奠定基础。因其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自愿性、自治性等特征,老人们可以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多种场合实现各种形式互助,在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朋友和社区邻里的依恋同时,高效利用和发挥了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功能。但我国的互助养老模式刚刚起步,还处在摸索阶段,应加强有关立法和政策导向、注意宣传引导、开拓筹资渠道、丰富互助内容、提高互助技能、完善互助机制。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养老主要是在自己家中完成,其服务质量及效果主要取决于老年人自己及其家人的照顾,没有真正形成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后,专家给出如下对策建议:用好国家政策,争取政府产业扶持;搞好医疗保障,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养老服务科技创新;选好养老服务项目,讲求规模效益;注重体验式消费,注重个与家庭沟通;提升人员素质,做好规范化服务,确保养老服务质量,以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制定从事社区养老事业的策略,从而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智慧养老

2015年“互联网 +”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互联网 + 养老”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目前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医疗机构就诊和取药的等待时长对于老年人的身心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基于这一背景,再结合目前我国养老模式在医药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现代物流的发展,专家学者研究后认为建立医疗机构、物流企业、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之间的医药闭环配送模式很有必要,这样既使得老年人能够避免等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机构其他患者的等待时长,同时为物流企业开拓新业务,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养老人力资源

通过对南京市46家养老机构的调查,从康复专业人才数量的需求、学历要求、人才的类别和专业知识要求等几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后得出,南京市养老机构急需大量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康复专业人才,并且以康复治疗(士)师和中国传统康复人才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大部分老人都是由于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老年性生理退化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急需开展康复治疗活动,在人才类别需求上也以康复治疗士(师)和中国传统康复人才为主。老年神经康复学将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老年骨科退行性疾病与损伤康复有关的老年骨科康复学也将成为另一重要的发展方向。由此也可以看出,院校在康复人才培养上,更需加强专业化的老年康复人才的培养,提高老年康复人才的质量,从而满足老龄化社会对康复人才的迫切需求。除院校培养外,政府或机构更应对康复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养老机构也应通过提高薪资待遇等多种方式吸引康复技术专业人为养老机构服务。

同时,有学者基于劳动参与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养老保障制度对劳动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养老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劳动供给效应,养老保险覆盖降低了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时间,尤其对于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更明显;养老保险待遇具有更强的收入效应,激励农村居民降低劳动供给,尽管养老保险待遇并不会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参与率,但农业劳动供给水平将会显著下降。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存在差异,新农保制度更倾向于将农村居民留在农业农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民工综合保险倾向于激励他们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就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则鼓励他们直接退出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加速劳动力市场转变,需要构建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江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综述

据民政部近日印发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57%,位居全国第三。然而江苏省的养老服务类人才的供给却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需求水平,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呈现流失严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能较差的总体状况,因此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江苏省乃至全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步伐。

二、江苏养老服务产业人才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江苏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单一

江苏省目前开办养老专业的高校有8所,在数量上领先于其他省市。但是多层次多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该行业发展的水平提升,然而江苏省除了高校有养老服务专业的培训,并没有其他相关培训机构。

2.江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高层次学历进修途径匮乏

本科及以上学校对养老服务类专业不够重视,根据资料显示全国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100多所院校中仅有四所本科院校,均在江苏省外,同时养老仅作为一个专业方向,而不是专业名。由此可见,在江苏省内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员,最高学历进修只能到达大专,没有其他途径提升。

3.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尚待专业化

目前江苏省高校师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及丰厚经验的社会工作者。然而本科以上没有养老服务专业,所以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必然不是该专业的学术背景,同时社会工作人员也没有学历进修途径,因此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尚需加强。另外由于养老相关杂志数量较少,对养老类专业的教师职称提升造成一定影响。

4.养老服务人才市场紧缺与少人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矛盾

目前社会上急需养老服务人才,但是各个高校却面临着该专业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场景,有的学校甚至由于招生困难而撤销了该专业。这种矛盾局面主要是由于养老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低下而造成的,这种社会观念古来就有,想要扭转局面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急需政府出面进行引导。

三、对策与建议

1.架构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培训体系

学历教育方面,江苏省教育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从中职一直持续到硕士学位多层次培训体系。在继续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加大鼓励应用性本科设置相关本科类专业,并开设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养老服务研究方向。

非学历教育方面,教育部门应该鼓励现有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职业人才的培训课程,并支持有条件的涉老服务机构对外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建设,规范非学历教育机构培训方向。

2.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能力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首先,通过构架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可以让我们的老师具有更高的专业对口性。其次,教育部门还需要为任职教师提升职称创造很好的环境。目前我国的教师职称体系的评定重科研,重文章,所以政府需要鼓励高水平养老服务类杂志的创办,同时科研部门也要加大对养老类科研项目的政策及资金倾斜,从而让养老专业教师有更大的专业提升空间。

3.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

在我国将老人留在身边随时照顾已然成为大家默认的一种养老方式。如今专家研究指出了其弊端,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方式,然而并不被现有的社会接受,从而衍生出的养老服务人员自然也不能获得非常高的社会认可度。

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人员工作强度高,相比收入却是微薄,不仅如此,一线的养老服务人员还要面对社会中关于其是否真心服务老人的质疑。

以上的就是造成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的主要原因,想要彻底改变该现象,本课题组认为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养老服务就业的财政补助

政府可从资金上支持养老服务专业的学员和培训机构,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对口就业,及留下来就业,以此来加快地方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比如昆山民政局慈善总会就专门设定有“养老专用人才服务专项资金”,每年额度30万,专门给予昆山就业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然后就在他毗邻的苏州市,则是全省对养老服务财政支持力度最小的城市。所以每年从昆山登云学院毕业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都留在了昆山就业,少有人问津苏州。在有资金倾斜力度的基础上,社会人士就会跟随政府的导向,改变他们认为养老服务是个低端无前途职业的影响。

(2)加大养老服务专业的宣传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对养老服务专业进行宣传,告诉大家养老服务专业的优势及将来的发展前途,让学生,让家长,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不再排斥养老服务专业,并能对其作出一个正确的认识。

(3)提高职业资格证的水平

正如前文介绍养老服务专业对应职业资格证很少,另外名称的拟定方面也有待商榷,比如“养老护理员”更名为“养老护理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增加和考核水平的提升对养老服务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加大涉老服务机构中高层的理念教育

涉老服务机构的中高层领导能否正视岗位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并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是让所有专业工作人员安定工作的重要因素,降低养老服务人员的流失率必然能提高本专业人才的社会定位。

参考文献:

[1]中国养老产业调查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15-2020).中国报告网.

[2]吴玉韶,党俊武,主编.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

[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2.

[4]高校招生专业目录(2013).教育部汇编,2013.4.

[5]高校招生专业目录(2014).教育部汇编,2014.4.

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3

上海证券报告估算中央负债

这份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制作的名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的报告认为,中央政府的显性负债即国债余额方面,2010年年末,我国对内及对外国债余额为67548.11亿元。而政府隐性债务则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或者是在出现违约情况下政府不得不使用财政资金进行最后“兜底”的各类型债务。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隐性债务会通过违约的方式实现显性化,对银行体系造成冲击,所以仍然需要评估其对经济的潜在威胁。根据这样的定义,铁道部负债、社保基金缺口、政策性银行负债、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均为典型的政府隐性负债。

据该报告计算,2010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420亿元,2010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10555亿元,当年参保离退休人员6305万人,当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约为1.2万亿,如果实现“老有所养”的全民养老目标,当年养老保险支出将扩大1倍以上,达2万亿元以上,当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8000亿元。从人口结构比例看,当前我国的劳动人口比重已越过高峰期,养老保险基金偿付压力会越来越大;按当前预期平均寿命73岁计,全国仅65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支出亏空静态累计就达5.6万亿元以上;截至2010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节余1.54万亿元,静态缺口达4万亿元。铁道部已明确披露,2010年年末,铁道部负债总额为18918亿;截至2009年年末,三大政策性商业银行的债券发行量为45409.4亿元,国外负债为711.80亿元,两者相加46121.2亿元。

此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时剥离不良资产规模为1.4万亿元,按照银监会公布的《2006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表》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68.61%的处置进度,还存在约4394.6亿元的债务尚未处理。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至少存在约4万亿元缺口。这意味着我国隐性债务的总规模为10.94万亿元左右。

报告还指出,地方政府的显性与隐性负债总额为10.7万亿元。与中央政府的显性与隐性债务相加,占GDP的比例已达到68.33%。已超出国际通用的负债率不超过GDP60%的警戒线。

事实上,上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对中央隐性债务的统计口径,与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相类似。央行所指的隐性负债,从中央来说,主要包括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共管基金;一些政策性或准政策性金融机构大量发债,以及一些政企不分的部门负债较高。报告指出,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也存在缺口,但央行并未公布具体缺口。

据央行数据,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1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仅为2.5%,政府部门债务状况良好。但报告也指出,政府部门隐性负债问题值得关注。数据并不能掩盖过去两年大规模举债之后,地方政府债务潜在的风险,这已是多方共识。

隐性负债有诸多统计口径

对上海证券报告估算的中央政府显性负债,业内人士并无争议。“显性负债是纳入国家预算的债务,经过全国人大批准的,是看得见的,一般主要是以国债方式体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应展宇告诉时代周报。

不过,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大多认为,中央隐性负债这一概念较为含糊,在统计口径上存在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算出正确的数额。上海证券的报告,只能称为一家之言。

在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看来:“政府隐性负债一般是指以政府作为担保的、通过企业的方式运作借的债。比如地方融资平台就是这种性质,中央也有。对中央政府来说,更多的是指中央政府直接管的企业的银行贷款。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央企也要贷款,而在经济萧条期,政府要求它多贷些款,比如为4万亿作配套,这种情况下,企业本身有风险,但还得去贷。问题是,这种维稳贷款与企业正常的贷款之间应该有所区分,但在统计上没有分开来。”

中央隐性负债是否包含社保基金的缺口,杨建文认为,有的统计是把这块计算在内,那就形成了天文数字。“有些研究者自己设计了一个统计口径,把数字加起来,就得到一个隐性负债总规模。想把问题说得严重些,引起重视,就把数字说得大些,反之,就把数字搞得小些,可塑性太强,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政府总体负债多少,我是说不出一个数字。”

应展宇也告诉时代周报:“隐性负债这个概念,从学术上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到底以什么口径来算,规模到底有多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像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比如由银行体系承担的向国企提供的一些维稳的信贷,最终还是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的。此外,在金融体系中,央票的性质怎么算?银行提供的财政部发行的带有债权债务性质的东西,到底怎么算?几十万亿的银行存款,如果出了问题,银行向政府求救,又算不算呢?是否都可视为政府的隐性债务?”

或许也有相对权威的定义法。根据前世界银行研究财政风险问题的著名经济学家HanaPolackovaBrixi(白海娜)的分法,政府负债可分为四种类型: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按照传统的财政预算方式,只有直接显性负债是直接、即时地被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去的,而后三种类型的负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隐蔽性。

在这一分法中,政府直接隐性负债主要包含法律没有规定的未来公共养老金和未来医疗融资。或有显性负债则包括中央政府为非政府贷款、地方政府以及公共部门为私人部门实体的责任提供的担保,为抵押贷款、农业贷款等提供的一揽子政府担保,针对存款、农作物等的国家保险体系等。或有隐性负债则包括不享有中央政府担保的地方政府、公共或私人实体的无法偿付的债务或其他负债,国家保险范围之外的银行破产等。

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就告诉时代周报:“债务有四种类型,隐性负债还分为直接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包括社会养老基金的一些缺口,政府对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有承诺,但债务的具体规模到底多大,还不好说。或有隐性负债则非常宽泛了,比如大而不能倒的私人银行的债务,也可能变成政府的或有负债。上海证券报告中所提的,政策性银行的负债,说它是政府的或有债务是可以的。像铁道部这样政企合一的部门,它的债务能不能算政府的或有负债,还两可。它同时还算个大型国企,它的债务算政府债务,那中石油、中石化的债务算不算呢?”

“隐性负债总体来说是政府的道义责任,谈不上明确的法律责任。政府的承诺越多,道义责任就越大,隐性负债就越多。如果政府承诺各种各样的福利,把老百姓的生老病死都管起来,道义责任会非常大。”刘尚希称。

养老保险缺口尚待商榷

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内也形成了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完整的政府隐性担保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中央政府对国有经济部门(包括国有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包括国有粮棉流通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及其他国有附属机构)的隐性担保;二是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隐性担保;三是中央政府的社会养老金隐性担保;四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在对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等提供隐性担保时,政府没有负债;但是,如果债务人发生违约,政府将有义务偿还债务,此时,隐性和或有负债将成为政府的实际负债。

“隐性担保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都存在。隐性担保就是一旦发生危机的时候,政府不能撒手不管。像美国也是这样,美国联邦原先对州政府的财政危机是不救的,现在也出钱去救,甚至对私人企业也都去救助。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危机的时候,中央政府不救也得救。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刘尚希告诉时代周报。

在完整的隐性担保体系下,政府隐性负债的规模理论上可以相当大。而在中国目前,中央政府隐性负债究竟有多大?刘尚希称:“这要经过测算的,不能概念还没搞清楚,就算出来了。那结果肯定就错了。”

上海证券的报告中,对这一数字的估算确有值得商榷之处。对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胡月晓估出了约4万亿元的数字。他告诉时代周报:“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是没有参保就没有养老金,只有补助。如果像西方那样实现全民养老,把65岁以上未参保老人都涵盖进来,与参保者享受同等待遇,这个缺口是每年8000亿元。按平均年龄73岁算,亏空静态累计就达5.6万亿元以上,去除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节余1.54万亿元,静态缺口达4万亿元。”这一测算并未计入大量未来将达到65岁以上的未参保人口,胡月晓称,“如果计入,隐性负债量就更大了。我们现在只是静态估算。”不过,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静态的计算没有道理,老龄人口一直在增加,不可能一批人到了平均寿命,这笔支出就画上句号。”

地方债务也有中央隐性担保

另一方面,上海证券报告中,还有一些隐性负债未纳入。譬如中央政府对国有银行之外的国有经济部门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显然未罗列其中。

胡月晓告诉时代周报:“最起码包括的那些概念已经在里面,比如包括了证策性银行、四大行、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国有企业比如大的基础建设公司目前看来还是比较稳定的,在西方这些东西也没有出现债务问题。只是在经济萧条期,杠杆比较高的金融机构可能出现问题,隐性债务主要出在这一块。报告中不可能包括所有的东西。”

报告中将地方政府的10.7万亿元债务排除在中央隐性负债之外,但地方政府债务显然也有中央政府的担保,将其列入中央政府隐性债务也有理可循。在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的理解中,中央政府隐性负债,主要指地方政府的债务。“过去四五十年来,地方政府的债,最终都是由中央政府的财政税收、海关关税来作担保的,如果地方政府还不出,由中央政府代还。后来温总理提出,地方政府的债自己还,各家的孩子各家抱,就变成了地方融资平台。但地方政府并没有认为这是他们的问题,因为这是2008年以后中央叫地方配套的资金,他们能还就还,不能还就拖着,这样最终会落到中央政府头上。”

事实上,2008年以后的信贷狂飙,无疑造成地方债的一些安全隐忧。据银监会统计,2010年6月底,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7.66万亿元。从结构上判断,23%的债务可观察到比较明显的风险。

前段时间,第一拨即将到期的地方债是否可获展期,媒体讨论甚为喧嚣。随着今后三年进入首轮偿债高峰,展期显然能缓解当前的还债压力,掩盖一些项目的偿付风险,为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引颈期盼。

“很可能会拖下去,让银行不要逼债。再次到期,可以再次续债。最后也有可能对银行进行坏账处理,但会拖很久。”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告诉时代周报。

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 实验教学 科研 提高

当前,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我国现行的大学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近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因此,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强化实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老师都承担着许多部级、省部级以及企业的课题,内容有基础的研究、有应用性研究,如何把这些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设计成本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为此本人就依托科研项目来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能力,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进行探讨。

一、目前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水产养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而综合型、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偏少。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师先讲解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得出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结束后,很多学生不会设计实验,也不会观察、分析问题,根本起不到对水产养殖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效果不佳。

2.水产实验教学本身没有建立适应水产养殖需要的教学体系,由于水产养殖品种繁殖和生长发育季节性很强,不同的季节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水产实验教学计划中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也造成实验在取材和实验安排上处于被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对实验教学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

3.对实验质量和成绩的评价,主要是看结论是否和书本一致,没有一个完整的实验质量、实验效果及实验成绩的评价体系。起不到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4.科研内容和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和研究内容的实验不多。目前,我院教师承担水产养殖方面的课题较多,工作量都比较大,如何让学生参入到科研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对水产养殖生产中存在实际问题如何以课题的形式发给学生供学生进行研究,以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接触和兴趣的内容不多。

5.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目前,具有丰富生产实践能力的教师参与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较少。虽然实验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实验的开展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人较少。

6.生产实践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产实践氛围很重要。缺乏定期聘请知名水产方面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专家进行讲企业的发展史和个人的创业史,参观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艺,激发热爱水产养殖专业的吸引力。

二、依托科研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实验教学水平

科研项目主要是指经过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立项的政府资助纵向科研项目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或技术创新以解决现实存在的理论问题或者技术难题,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研究内容,有一定科研经费的保证,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实验才能完成科研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科研在实验教学中的潜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将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依托科研开展以真实内容为主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这种结合专业科研成果来开展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也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动力。《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将科研成果分解成不同的实验如“贝类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研究”、“贝类三倍体诱导技术研究”和“贝类三倍体新型诱导剂的研制”作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内容新颖,应用性强,实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近几年我们根据课题组教师承担的多项国家、省市项目的课题和成果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综合与创新技能实验课程的内容。这些与教师科研和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实验,明显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对目前很多水产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关键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较好地实现了科研的依托作用。

2.依托科研开展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教学

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利用实验室的先进的设备,将教师的科研内容设计成综合创新实验、研究性实验及SRDP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可以建立本科生的创新观念,促进其创新欲望。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科研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本科生真正地表现出其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很大提高,真正实现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师的科研课题,选择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实施程序为学生根据需要完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自行收集资料;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交老师审阅;审阅通过后,学生制定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并进行验收。

3.依托科研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实验教材水平

依托科研对以往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了研究性实验内容,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强化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根据水产养殖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我们及时把教师承担的水产养殖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内容,及时补充到相关各科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及时补充到实验教材中,丰富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手段,以出版内容新颖、方法先进的新实验教材,提高学生对实验爱好和兴趣,以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4.依托科研项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了鳌山卫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生校内实习基地已很好完成了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普遍反应效果很好。实习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任务来查阅文献,对实习内容,相关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产种苗的生产工艺过程,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报告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实习目的明确,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查阅、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初步具备了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真正学到一些非常实用的实践知识。

5.毕业论文选题与科研密切结合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重视结合最新的科研方向和应用性,选题来源于国家、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占80%以上,保证了选题的质量。这些做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毕业论文成绩的提高,其中有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内容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6.依托科研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

由于与科研相结合的特殊性,采用传统的实验报告的方式,显然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所以一般采用实验报告(或者小论文)加平时表现的评分办法。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专业水准随时记录反映实验进展的实验日志,包括准备工作、设计思路、流程说明、测试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数据记录、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生提出的实验计划或方案、实验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鼓励学生积极总结,撰写,目前已有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内容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总之,依托科研引导学生求是创新,强化实践教学水平既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又切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做了重要准备,有实事求是的进行实践,高擎创新的旗帜,才能让实践教学在大学校园中花开不败。

参考文献:

[1]靳天玉,吕振肃,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94-95,129.

[2]宋风琴,朱昌平,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96-97,140.

[3]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创新技能实验,培养水产养殖创新才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2):295-296.

[4]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水产养殖创新人才[J].现代农业科学,2009,(7):273-274.

[5]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09,(1):39-42.

[6]郭继强,陈晓艺,李长吾等,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7]王伟祖, 郑旭明,建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74-75.94.

[8]杨晓波,冯冀宁,刘瑞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2):47-48.73.

[9] 刘德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时代,2006,(04):131-132.

[10]董社英.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91-93.97.

[11]李俊,论高校教学与科研之互动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3):80-84.

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5

该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稻葵,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西南财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报告会。

权威数据,填补国内空白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观反应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家庭金融在国际上早已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xx年美国金融学会(AFA)年会上,AFA主席、哈佛大学教授John Campbell断言,家庭金融将会成为金融学中继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后第三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0xx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本应于2010年举行的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提前到当年进行,以便及时直观地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为详细了解各类家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联储需要直接观察各个家庭的财务变化。伴随着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经济走向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最基础的我国国民家庭金融行为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中国微观家庭金融数据匮乏的现状,2010年4月,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强强联手,整合高校与政府机构优势资源,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心是迄今国内最为权威的研究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问题的机构之一。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历经前期筹备、中期调研、后期数据整理、报告撰写四个阶段。32个调查小组、343人次,经过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8438份有效样本的科学分析形成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是我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报告既是西财倡导求真务实学风、推动中国问题中国研究的重要收获,也是西财与央行携手面向社会重大需求进行协同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针对中国家庭开展金融调查是全面深入了解消费金融现状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前提,对政府、金融界和学术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关注家庭,聚焦民生热点

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微观主体,是政府政策的最终受众。资产配置、借款、贷款、保险、消费、投资等需求,以及家庭对经济变化的反应等家庭的金融行为,都对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提供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家庭金融状况的数据,其中包括:

家庭储蓄。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 10%的家庭,其储蓄率为60.6%,其储蓄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在于没有足够的收入。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资增长和GDP増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储蓄率。

衍生品及债券市场。家庭对衍生品市场参与率为0.05%;家庭对金融理财产品市场参与率为1.10%。这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实基本吻合。

家庭负债。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10.08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65万元。中国家庭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城市家庭为4.08%,农村家庭为9.81%,农村家庭负债较重。

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6

化学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却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深入分析了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应办法和简要措施。

关键词

毕业设计;重要性;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化学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学习内容包括:文献检索、选题、课题调研、方案设计、开题报告、方案实施、方案优化、方案完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很好地体现出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学以致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答辩能力等,同时,也能检验出教师四年专业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由此可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毕业设计还是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纽带[1]。然而,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显示,大学毕业生刚进企业时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大学生毕业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

1毕业设计的作用

1.1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离不开实验操作,并且需要运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因此,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起到巩固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作用,甚至能将学生从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提升到具备自我创造和创新能力阶段。

1.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除了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之外,在选题和开题阶段能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市场调研和方案制订能力,在实验开展阶段能培养学生动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总结和创新的能力,在撰写论文阶段能培养学生专业软件(Chemdraw、Origin、End-note、FTIR、NMR等)使用、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等)使用、数据处理、科技论文撰写、语言组织的能力,在答辩阶段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回答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等。因此,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1.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会凭空产生,是建立在积累大量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整合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结合自身毕业设计课题的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知识体系,在不断的实验探索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是所有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都能获得创新性的成果,但是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的锻炼,希望所有化学专业的本科生都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1.4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另外,由于课题的差异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储备知识快速制订完成新课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优化方案完成课题内容。这些技能都是工作中所必备的能力。

1.5检验高校的教学质量一份优秀的毕业论文既体现了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努力奋斗,又体现了指导老师、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质量。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体现,是最终的汇报总结。因此,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可以用来衡量本科全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2]。

2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时间较短高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选题和准备工作,但是多数是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才开展课题研究。由于在毕业设计期间涉及毕业实习或见习、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等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使得真正开展毕业设计的时间大大缩水[3]。

2.2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与求职和考研的时间冲突,学生的思想压力增大,厌学情绪提高。加之,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且没有经历过系统的研究训练,对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以老师为主体的被动式教育。

2.3选题缺乏自主性一个好的课题需要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毕业设计选题是从指导老师事先拟定的题目中选择,或者是参与指导老师研究生的部分工作。这样选定的课题能有效避免学生自定课题时存在缺乏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的问题,但是缺乏学生的思想和自主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4经费支撑不足长期以来,教学经费投入的增长跟不上实际需求的增长,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毕业设计环节的难题[4]。多数化学专业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所花费的原料试剂费、测试费、加工费、资料费等远远超出划拨的毕业设计教学经费。对于自身科研经费充足和责任心强的指导老师,只有通过花费自己的经费和收入来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对于经费不足甚至没有经费的指导老师则很难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如果想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费更显困难。

2.5缺乏校企联合培养条件由于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指导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工程实践需求衔接不好。另外,多数高校缺乏与企业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条件和基础。因此,高校教育普遍存在“学”和“研”与“产”脱节的问题,使得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并延长了毕业生创造价值的时间[5]。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提高学生对化学和科研的兴趣化学是一门应用较广、用途较大的学科,然而,由于化学专业非近年的热门专业,某些高校化学专业生源不足,调配生居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导致学生对化学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且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重大的化学发现和研究,特别是最新的科研动态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技常识,并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并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6]。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灌输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思维,不要让学生按照课本机械式地完成化学基础实验课[7]。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术活动,并在大三的时候开设创新型实验课或者让大三学生参与到研究生的课题当中,让本科生在研究型实验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作用。不仅如此,学生大四时开展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以延续其大三参与的研究工作,既能有效克服毕业设计时间较短的问题,又能提高毕业设计课题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

3.2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仅仅通过毕业论文实验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是一个四年的长期任务,应该贯穿于整个本科大学教育。因此,提前储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其中还包括文献检索、专业软件(Chemdraw、Origin等)和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等)的应用、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等能力的储备。

3.3鼓励学生自拟课题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身研究背景拟定课题,并向学生介绍每个课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二,学生将专业背景与兴趣爱好结合拟定自己喜欢的课题,并与指导老师讨论课题的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若学生设计出的课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可行性,则在老师拟定的课题中进行选择。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拟定课题,既能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检查及讨论。这一部分工作的管理是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展,通过定期检查讨论的方式督促学生开展文献调研工作,并根据拟定的课题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开题报告答辩,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出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开题报告。第二,毕业设计实验开展过程中的交流、讨论与指导。指导老师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跟踪学生的毕业设计实验进展,及时开展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培养其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三,毕业论文的修改和毕业答辩的指导。指导老师通过仔细修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毕业设计实验和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反复的修改,直到合格为止。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事先进行预答辩。

3.5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与化学专业相关的工厂、企业和研究所较多,学校或学院应尽量争取与本地区的化学相关单位(工厂、企业、研究所)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提倡跨单位指导和多单位合作指导学生,指导老师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为学生毕业设计做好指导工作。通过跨单位或多导师的指导方式,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同时锻炼学生从事工程实践工作的能力。

总之,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的学习,不仅能增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工作中所需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化学专业毕业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毕业设计质量肯定会大大提高,为化学专业学生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同时也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捷.提高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436-437.

[2]李志勇.影响应用化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17-118.

[3]杨维清,刘期凤.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3):76-78.

[4]周智华,易平贵,于贤勇,易清风,徐国荣,刘立华,唐安平,聂会东,赵艳敏.校企联合指导工科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87-89.

[5]戴友志,张翠央.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5,44(1):125-126.

[6]黄静.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J].科教文汇,2015(8):48-49,

[7]王颇.在本科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14(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