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例6篇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1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保健;性激素替代疗法;效果

更年期妇女容易出现明显的雌激素指数降低,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忧郁健忘、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1],妇女身心受到较大影响。而改善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关键则在于怎样做好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工作,依靠心态、功能锻炼、饮食调节等保健方式来调节体内明显降低的雌激素指数,其改善效果不理想[2]。本文列举82例更年期妇女分为两组,其目的则在于证实性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82例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中年龄为42~57岁,平均年龄(48.5±6.3)岁,病程时间为2~7年,平均病程时间(3.7±2.1)年;研究组中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49.1±6.2)岁,病程时间为2~8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8±2.2)年。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本研究课题,且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方式,其措施包含合理搭配饮食、定期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等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性激素替代法,药物为倍美力,药物为爱尔兰进口药品,英文名称:Conjugated Estrogens Tablets(Premarin)注册证号:H20100585,0.625mg/次,1次/d,1疗程为28d,每疗程第9d给予安宫黄体酮,4mg/次,1次/d,持续治疗3w。

1.3指标判定 治疗后测定其血清激素指数,并做好记录;其心理健康状况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判定[3],主要涉及到人际关系、躯体、焦虑、抑郁、偏执等项目,评分越低则表明越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用?字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数据采用(n,%)来表示,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来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血清激素指数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指数,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等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组分别为(65.1±11.3)mIU/ml、(48.2±13.7)mIU/ml、(17.3±2.9)pg/ml;对照组分别为(37.9±9.7)mIU/ml、(27.8±12.4)mIU/ml、(62.9±3.5)pg/ml。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2.2 SCL-90评分状况 比较两组治疗后SCL-90评分状况,包含偏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躯体化几方面,研究组分别为16.3±5.3、17.3±4.9、20.7±6.5、13.9±4.3、17.5±5.9,对照组分别为22.5±6.3、23.5±5.9、27.9±7.3、21.3±6.1、25.3±6.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更年期属于女性正常生理周期,此阶段卵巢功能逐步降低,引发一些列不良心理、生理变化,临床上称更年期综合征[4]。此疾病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降低生育能力、内分泌失调、月经异常等,此阶段妇女心理上较为敏感,容易烦躁、多疑等。大量研究表明,导致更年期妇女出现以上症状主要原因为雌激素分泌量降低,若不给予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最早美国所应用搞得性激素替代疗法,主要针对女性绝经期激素分泌的特征所制定的,可让雌激素不足和卵巢功能退化所带来的不良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虽具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此方式对女性乳腺有一定影响,部分妇女使用后会发生胀痛的状况。本研究中研究组妇女使用后,也有出现轻微的睡眠差、头痛等症状,但均能自行缓解。再从本研究结果的各指数和评分上来看,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的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保健治疗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更年期妇女保健方式可考虑在常规保健基础上再给予性激素替代疗法,此方式可让更年期妇女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杨泉林,孟朋民,郑丽军,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5):801-803.

[2]贾彤,杨瑞兰.太仓地区绝经女性健康状况和保健意识的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44-1246.

[3]户亚光,李云香,尚俊伟,等.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5):38-40.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2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 健康教育; 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06-02

探讨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态度的知晓率对于我市更年期的妇女所造成的影响。使用健康的教育方法更有效的增加了公共卫生资源中所获得的效益,主要方针就是以落实和防御为主[1]。我院针对我市在不同经济水平上的企事业单位所有的妇女员工进行了培训,并且对更年期妇女健康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后的实际情况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受到了更好的效果。现就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市举行的更年期保健的相关知识讲座,通过从发放讲座前后更年期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200份中搜集了131份有效问卷,其中收集了60份健康讲座前的有效问卷和71份健康讲座后的有效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来自对沙井街道沙四社区的调查。通过对这131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年龄在39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5岁;分析职业情况得出:从事轻微体力的劳动30人,占总人数的22.9%,一般的体力劳动的10人,占总人数的7.6%,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18人,13.7%,脑力劳动的56人,42.9%,其他的劳动为17人,12.9%。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硕士以及硕士学历以上的10人,占总人数的7.6%,本科学历25人,占总人数的19.1%,大专学历的35人,占总人数的26.7%,高中学历的42人,占总人数的32.1%,初中学历的9人,占总人数的6.9%,小学以及小学以下的学历的10人,占总人数的7.6%。

1.2 方法

在我市所举办的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讲座上,对更年期妇女群体的健康教育在讲座前后的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对这131份问查调卷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通过对这13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讲座后对更年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讲座前有很到的提高,尤其是营养保健知识、一般症状保健知识及心理保健知识有了显著地提高。具体见表1.

3 讨论

对更年期妇女进行讲座的目的进行改变自身的不健康的行为,帮助妇女建立健康的观念,进而建立健康的行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应该对健康知识进行了解。通过本文对13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进行讲座后,妇女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了一个很大程度的提高[2]。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充分的了解到,更年期妇女在女性健康知识需求方面的重点,进而了解女性健康知识,提高女性生活的质量,这是我们进行健康讲座的最终的目的。通过对表2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讲座前后妇女对其健康行为帮助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这说明女性在对更年期保健知识的重视,重视自身生理上的健康状况和心理上的健康状况,进而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3]。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更年期妇女在关注自身健康程度在讲座前后有了明显的差异[4]。如果每一个妇女在听讲座后都能更加的关注自身的健康,那么就能提高我国整体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上的技巧对于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现代人们都普遍的重视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的授课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的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5]。不仅要求授课老师的知识面要广,还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娴熟的授课技能。因此,授课教师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更年期妇女对于健康教育的知晓率[6]。另外,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而我国的对于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又起步的比较晚。

因此,对于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和加强,从而以提高我国更年期妇女的整体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我国更年期妇女的实际情况,实行综合性的群体健康教育方式[7]。并且通过有针对性个体健康咨询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更年期妇女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达到效果更好、普及面更广、更省时的群体女性健康教育,进而以提高我国更年期妇女的整体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健康教育概论(二)[J].中国健康教,2003,03(12):12-13

[2] 马红宝.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7,12(09):120-121.

[3] 邵孝忠.开拓妇幼保健市场[J].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12):752.

[4] 黄敬亨.中国健康教育学[M].第二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5] 陈志英.围绝经期妇女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2(03):132-133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3

在女性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我们该如何让自己更“保险”?比如,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如果罹患重大疾病又怎么办?面对自己肩负的家庭责任,我们是否已经做好恰当的准备?

女性险:为女人贴身打造

所谓女性险,就是指那些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保险产品。

曾几何时,在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女性险以前,一般保险产品男女费率也是有别的,但差异不大;而且一般健康险保障的疾病种类都是“不分男女”的。

而近年来,从“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宏保险女性险,到2010年3月才新鲜出炉的中德安联超级随心女性健康保险计划,这些产品一方面更有针对性,比如增加了一些女性特有和特需的保障,另一方面去掉了一些并不适用于女性的保险功能,保费相对也更趋向合理。

作为给女人度身定做的保险产品,目前市场上各类女性险的优点和特色功能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能针对女性在特殊时期,比如结婚、妊娠、生育期间的保障费用进行赔付;其次,女性健康险都会针对女性生理特征特别设立相关的险种,专门为女性特有的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疾病提供医疗保障,使得保障更有实际意义保费也更合理;再次,考虑到女性的爱美需求,一些女性险还能在女性因遭受意外事故而需接受整形手术治疗时,按手术医疗费用赔偿,为女性的姣好面容保驾护航。

“女性险”有哪些类别

概而论之,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女性险有寿险和健康医疗险两大类别。

在女性寿险类产品中,其主险利益中往往涵盖了健康和身故等保障,且基本都有定期的现金返还功能。女性寿险类产品和传统寿险产品很相似,最大的特征就是特别添加了专为女性考虑的健康保障功能、整形保险功能等。

女性健康医疗险类产品则又有几个细分的小类。

比如,有些公司推出的女性健康险产品设计为了女性重大疾病险产品,除了传统重大疾病险中包含的一些重大疾病等,又特别添加了女性特有大病在其中。这类女性险既有终身健康保险,也有纯保障的定期消费型产品,相对于寿险类产品,更倾向于单纯的疾病和身故保障。也有女性健康险产品,仅仅设计女性特有的重大疾病,比如女性特有器官可能发生的重大疾病。

健康险部分又可以分为纯粹的女性重大疾病健康保险和母婴健康保险,之所以要把母婴健康保险单门别类,附加了新生儿的疾病保障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女性在妊娠期的风险概率比普通时段要高得多,因此女性寿险或普通的女性健康险往往把妊娠期间所发生的各种事故和疾病作为除外责任。而母婴特定保险作为女性健康保险的一个衍生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覆盖到妊娠期的保障。

另有一小类就是可以报销怀孕到分娩期间发生的各种医疗、住院等费用的生育医疗保险。这类保险能够令女性在得到社保生育险保险报销之后,剩余的费用可以通过这类商业保险得到补偿。

那么,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到底又该选择哪些女性险品种为自己保驾护航呢?以下我们不妨一起来具体看看!

年轻单身女性:首选简易女性疾病险

24岁的小虹去年刚刚踏入社会工作。和许多年轻的单身女孩一样,小虹此时的工资还不是很高,她们的就餐、置装、娱乐等费用,几乎能花掉她们全部的收入,不少人还是“月光公主团”成员。已经习惯信用卡消费的她们每个月总要为那个最后还款日而发愁。

这一群女性收入还不算高,消费力却又旺盛,想让她们省下点钱用来买保险,还不是那么容易。怎么办?专家的建议很切合实际,这群女孩首要安排的,应该是简易型的女性疾病险!

简易型的女性疾病险,等于是纯消费型的一种保险,保费倒也算是很便宜,即便是年轻的收入不高的女孩也买得起!

比如,美亚保险公司的“蕙质兰心”女性疾病关爱保险,就是一款简单的女性疾病保险,它的保障涵盖女性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肾炎、重型再生障碍贫血、女性原位癌等疾病,还能提供免费的远程专业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如果24的小虹投保这款保险,疾病保障额度选择10万元,每日住院津贴100元,当年缴费只需要132元!

30岁已婚女性:可选女性寿险

“我和那些年轻的单身女孩不同,她们生活得很潇洒无拘无束,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但我们却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另一半,考虑整个家庭了。”32岁的岚岚结婚已经四年了,现任某外企部门经理,年收人大约在13万元,也算家里的“半边天”了。

对于类似岚岚这样“中产”已婚女性,保险理财专家建议她们,不妨可以选择终身或两全保险形式的女性寿险。

这类产品,既能对女性被保险人的身故进行赔付,满足她们对于整个家庭责任的一种负担,有些还能以现金返还的形式为女性投保者提供养老年金的保障,还能特别为女性投保者提供专属的女性健康保障、女性整形保障,甚至是妊娠期风险保障等。

当然,这类女性寿险的保费通常不低,以金盛保险的“盛世佳人”为例,这款终身保险除了身故和全残保障,还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特定原位癌、32种重大疾病的终身保障,妊娠期疾病保障,新生儿疾病保障等,如果30岁女性投保,选择10万元保额,20年缴费,保障终身,年缴保费需要5604元。

准备生育女性:选母婴健康险

如果你已经结婚,并正在计划生育一个孩子,那么,最好不要忘记投保母婴健康类保险。

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孕妇不能投保,但因为女性妊娠期的风险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得多,通常,各家保险公司对于孕妇投保都有一定的限制。怀孕28周以后所有的保险都不接受承保,28周以内只接受寿险、养老险、意外险的投保申请,不接受除妇婴保险以外的医疗健康险。

正因为如此,计划生育的女性最好能在怀孕前就投保普通的健康险或女性健康险。而如果怀孕前没考虑到投保,怀孕后又想买可以保障妊娠期和新生儿保险,那么就得选择母婴健康类保险。

母婴健康类保险一方面对孕妇的妊娠期疾病、分娩或意外死亡进行保障,另一方面也对胎儿或新生儿的死亡、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或者一些特定手术给予一定的保险金赔付。目前中国人寿、太平洋、太平洋安泰等公司都有专门的母婴保险,可供孕妇及其家人选择。

需要提醒的是,每家公司的母婴保险条款里的除外责任也不完全相同,购买前一定要看清楚。“准爸爸准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家族的健康史、怀孕期间的情况等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当然,也可以让自己所在的机构、公司等,为女性员工投保团体的女性生育医疗保险,帮助自己分担生育的相关费用。

中年女性:买终身型女性健康险

步入中年,子女正在快乐成长,做母亲那一颗紧张的弦还不能放松,但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大,身体“亚健康”的信号正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如果你在40岁之前都还没有为自己的健康安排过保险保障,那么此时真的要好好安排安排了。比较适合中年女性的“女性险”主要有终身型的女性重大疾病保险。与大家所熟悉的普通重大疾病保险相比,女性重大疾病保险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性。

那么,为什么不建议中年女性和那些年轻的单身女性一样,购买简易型的、消费型的女性疾病险呢?原来,简易型的女性疾病保险属于消费型,一旦发生约定疾病,可以获得保险理赔;而如果没有发生理赔,那么合同到期后原来缴纳的保费也就不返还了。但终身型的女性重大疾病险还带有储蓄功能,比较适合费率较高的中年女性;万一发生疾病可以获得理赔,没发生疾病将来也可以作为一笔养老金之用。

同时,建议中年女性投保女性险时,尽量选择缴费期较长的产品或选择较长的缴费期,这样如果在缴费期内出险,就可以免缴之后的保费了。

还要提醒一点,如果是中年离异女性,更要注重自身的保障。

相对于扮演比较普通人生角色的女性,单身母亲要独力支撑家庭,供养小孩,责任更重,因此保障应当更加全面。基本的意外险、定期寿险以及重大疾病保障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如果有选择的机会,单身母亲务必在自己的长期保单中,添加“保费豁免”功能,以保证自己和孩子不会因为不幸事故,生活更加无助。

巧妙安排保障玫瑰人生

“如果不买专门的女性险,只要注重搭配讲究技巧,也能起到完整的保障作用。”平安保险专家杨春光如此认为。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4

1.1 一般资料

社区妇女卫生保健及护理促进医疗团队:妇幼保健医师3人,护理人员6人,健康宣教人员3人,社区医生10人,及各社区妇联与计生有关工作人员。实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促进干预社区妇女卫生保健之前,对专属医疗团队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所有人员都必须掌握各自的工作内容及了解健康教育及护理促进的目的及意义。

1.2 方法

在期间成立了社区妇女卫生保健及护理促进专属医疗团队,在社区医院成立专门的妇女卫生保健咨询处及开展女性疾病免费检查活动,定期开设有关妇女卫生保健方面的讲座及发送有关女性健康的宣传材料,并挨家挨户的走访以求全面全方位地了解社区妇女保健需求、问题及卫生保健状况,并且根据社区妇女不同情况实行相应的护理及教育。

2 结果

从期间,自活动开展以来共筛查出患有女性疾病妇女1576例,包括子宫肌瘤268例、宫颈糜烂259例,乳腺疾病98例、阴道炎663例、卵巢囊肿例288等其他女性疾病,均进行了相应有效的治疗,实现了女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还受理了304例生理、心理健康等问题咨询均给予了满意的解答。且孕产妇早期孕检、建卡及系统的定期产检、入院分娩等情况均得到极大地提高。

3 讨论

妇女健康问题是全社会关注及重视的问题,女性的健康不仅关系到其自身,与家庭幸福、父母、子女、丈夫的健康及社会安定也是密不可分的,还是衡量地区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及文明程度和民族民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性问题。因此做好妇女卫生保健工作极其重要,妇女健康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减少发病率为目标。本院为找到一种积极高效的方法促进社区妇女卫生保健,提高社区妇女健康水平,实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促进干预社区妇女卫生保健,取得了满意的成效,不仅解决了社区妇女知识缺乏问题,还满足了她们对有关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增强了社区妇女的保健意识与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从而建立起妇女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社区妇女健康生活水平。具体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促进方法总结如下,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应用价值。

3.1 宣传教育

社区妇女卫生保健及护理促进专属医疗团队人员都要严格遵从“政府参与、医院主导、乡医协助、护理员指导、计生干部督促”等全民参与的方针,对各个社区的医生、护理人员、计生人员、妇联人员等大力开展社区妇女健康教育培训,定期开设有关妇女卫生保健方面的讲座、举办妇女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及发送有关女性健康的宣传材料。成立专门的妇女卫生保健咨询处及开展女性疾病免费检查活动,激发、感染、促进社区妇女建立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积极性,使这些妇女能够积极关注主动参与,从而使她们对妇科疾病及有关妇女知识能够充分的了解,达到能积极预防与早期治疗的效果。妇女有着独特的生理期即经、带、胎、产、乳、更年期等,要注重对这些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如经期护理与注意、孕期保健、生产分娩的有关知识、更年期特点与心理教育等。消除对妇科恶性疾病的恐惧,建立妇科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思想意识,形成妇科疾病定期体检的习惯。

3.2 对社区妇女开展特殊服务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5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11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必须经历的一段人生时期,是重要人生转折点,这一时期的妇女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变化,而社区作为更年期妇女的生活场所,对其护理程度会将影响生活质量乃至整个社区的和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更年期妇女占我国人口的比例也会随之上升,目前我国更年期妇女已达2.3亿,每年约有500万左右的妇女进入更年期。所以对更年期妇女社区护理的研究则显得相当重要。现综述如下。

1概述

1.1社区护理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形成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集体。随着社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服务需求相应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社区护理不同于医院护理,它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的、动态的、综合的服务。

1.2更年期症状更年期主要出现在妇女45~55岁这一阶段,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约有85%的更年期妇女会出现烦躁、易怒、易激动、紧张、多疑惑、孤僻、胆怯、善太息、表情淡漠、头晕出汗、五心烦热、抑郁、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1.3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更年期妇女一旦表现出更年期症状就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而社区护理正是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的卫生服务,那么面对广大社区更年期妇女人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为社区更年期妇

作者单位:130117长春市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丁宁龙: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女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预防、就医咨询、保健康复护理措施,以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2社区护理在更年期妇女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1更年期妇女的社区护理多以西医为主对于更年期妇女的护理研究,西医护理从多角度、多形式进行大量研究,甚至中医护理对于更年期妇女的研究也不乏少数,但是一旦范围固定在更年期妇女的社区护理方面,这类的研究就屈指可数了,而且对于更年期的中医社区护理更是凤毛麟角。热西丹等[1]在运用中医理论对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干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中医药物治疗和健康干预措施,对治疗和缓解更年期综合征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他方面关于更年期妇女的中医社区护理研究相关报道则不多见。这种现状的出现说明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的发展中还有待重视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来源于民间,融合与医疗之中,具有“简、便、灵、验”等特点。其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对人体损伤小,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受人民欢迎[2]。因此社区可以加大中医在更年期妇女护理上的力度。

2.2对更年期妇女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研究主要包括对更年期妇女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社区护理干预,如陈照坤等[3]在对更年期妇女护理干预效果分析研究中,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对照研究,护理干预包括生理干预和心理干预,最终通过护理干预达到帮助更年期妇女认识和理解更年期生理变化,做好心理准备,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率。而且护理干预的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的心理功能、更年期指数、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另外,乔利琼[4]在对更年期妇女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体会研究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更年期指数、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仅研究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干预、生理干预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更年期妇女的更年期指数,改善其心理功能。另外,还有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进行健康管理的研究,如孙启荣[5]通过采取不同的干预模式对社区更年期妇女进行健康管理,采取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一对一电话随访或入户随访,对照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形式,一年后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妇女对健康管理的满意度,并比较分析其差异。周琦等[6]则通过对社区更年期妇女进行情绪疏导、饮食调剂、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并对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做了干预前后的比较,此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上这些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从不同角度对社区更年期妇女进行了护理干预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其使用的干预方法在社区护理中被广泛应用。

2.3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一部分研究报道中对更年期妇女进行了社区护理保健指导,如王辉[7]的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研究,内容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注意个人卫生、用药指导、定期体检等以改善更年期症状、预防更年期疾病。另外,对更年期妇女保健指导方面的研究,相关专家也大多从饮食、用药、运动、健康教育这些方面入手,不难看出这些方面的指导是基础的也是必须的,而且被广泛提及和应用。有的对社区更年期健康教育也进行了干预研究,如周玉娥等[8]在研究社区健康教育对更年期女性的影响中,采用了调查问卷及护理干预的形式,对被调查者进行社区护理健康指导,研究显示加强对妇女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轻和避免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提高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用这种社区护理干预形式进行健康指导的研究并不少见,而且越来越多的被广大研究者所采用。但是由于社区护理从业人员较少,学历、职称结构较低,专业结构也不合理,使得社区护士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制约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9]。更年期妇女的社区护理工作还有待完善。

2.4根据症状分别进行社区护理根据社区更年期妇女在更年期常出现的一些症状给予护理指导,如王微等[10]在其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研究中,分别针对更年期妇女常见的某些健康问题,如慢性疲劳、骨质疏松、肥胖、妇科疾病和妇科肿瘤、性心理障碍等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建议,以期达到提高更年期生活质量、实现个人价值、减少精神压力,减少对生活、工作和其他关系干扰的目的。另外,陈照坤等[11]在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影响研究中,针对更年期妇女的血糖、血压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再收集相关数据与干预前数据进行比较,然后再通过干预教育使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更年期妇女注意饮食、多运动和学会心理调节及自测尿糖方法,懂得定期检测血糖的重要性,有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的更年期妇女学会自测血压和脉搏。此外,刘芹等[12]在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中,主要针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分别设置了干预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改良版更年期综合征评分标准和社会支持评分量表对每位更年期妇女进行评价,最终发现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及更年期综合征的各种症状。由此可见对于社区更年期妇女的不同症状分别进行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而且护理效果更明显。

3社区护理对更年期妇女护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3.1社区护理存在的不足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社区政策还不完善。虽然对于社区慢性病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并非每一种疾病都能涉及到,更年期综合征尽管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肯定也会存在各种不足之处。查阅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如对更年期妇女的中医护理重视不足,社区家庭护理普及力度不够大,心理护理的比重小,心理咨询门诊少,社区查体督促重视不够,不能及早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更年期妇女,许多妇女都是更年期症状特别严重甚至发病才就医,有的被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有的很严重甚至已确诊为精神病。这种结果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但是社区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给更年期妇女及其家人带来了非常深的影响和伤害。因此,社区护理对更年期妇女护理确实存在着不足,还需要制定对策进一步研究完善。

3.2适当向中医护理倾斜,中西医并重通过阅读文献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的护理研究西医远远多于中医,而且这种偏颇限制了社区护理的发展,它也使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中医护理恰恰能体现我国护理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护理具有很好的民众基础,人们更容易认可和接受,中医护理对于不同的人群侧重点不同,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实现最佳护理效果[13]。因此,社区可在中医护理这方面发挥一下作用,针对社区更年期妇女的情况,制定中医护理措施,比如中医心理门诊、中医养生保健咨询、社区团体健身太极拳等。总之,重视发展中医护理,中西医护理并重,不仅有益于社区更年期妇女,更有利于社区护理的发展。

3.3做好社区护理的管理工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首先是规范社区管理措施,比如完善社区护理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织基层护理工作,衔接好社区护理管理与基层护理工作的关系,方便及时发现解决社区居民的问题,另外对护理人员定编定岗,确保社区护理服务站的正常运作,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待遇[14],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社区护理培训部门还应扩展护理人员的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项目,培养护理人员具有较全面的营养、心理、伦理、社区等各学科的知识,提高她们的社区全面护理知识[15]。

3.4提高社区护士的综合能力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区护理的主导,因此在加强更年期妇女社区护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社区护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比如定期组织社区护士进行社区护理专业培训以及岗内岗外培训,提高其对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和亚健康的敏感性,丰富护理经验。另外培养护士与社区居民沟通的能力。平时护士要用热情的语言,有礼貌地跟居民打招呼,询问居民日常生活情况,了解居民的性格、脾气、爱好,在交流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16],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前兆,以做好早期预防。另外还要提高护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调研能力[17]。社区护士需不断充实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善于总结经验,提出新观点,探索适合我国更年期妇女的社区护理模式。

3.5需要家属大力配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更年期妇女数量会越来越多,但大多都已返回社区,因此目前需大量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家庭护理目前不受重视,但是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的最初发展却源于家庭护理,在卫生服务资源匮乏,医疗水平局限的年代,多数更年期妇女均在家中休养,由家庭成员看护、照料,而且正是这种简单基础的家庭护理为早期护理和社区护理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家庭护理的作用很重要,家属对更年期妇女的态度直接影响其情绪和病情恢复。作为丈夫要及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给予她们心理上的安慰和理解,鼓励妻子多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或娱乐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18]。对于子女,应该多体谅和理解更年期母亲的苦衷,多了解更年期知识,多与母亲沟通,帮助母亲耐心度过更年期。

4小结

尽管我国更年期妇女的社区护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必须看到它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和经验,这充分说明,我国更年期妇女在社区护理这一块还有很大发展潜力,需要医务人员、社区相关部门人员及更年期妇女共同努力去探讨和发现。今天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也在蓬勃起飞,只是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和过程,也需要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日益凸显,这对社区护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社区护理在对更年期妇女疾病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虽已做的不错,但在更年期妇女的社区家庭护理、中医社区护理等方面还不够重视,并没有完全发挥出社区护理的应有功能和角色。因此,我国社区护理在更年期妇女的护理这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国产和进口的多种诊疗设备使得人们的看病就医费用也在不断增长,为了避免昂贵的医疗费带来的沉重负担,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医疗服务方式,而社区护理恰恰应运而生,既解决了费用高的问题,又方便社区更年期妇女就医,又能提供给人们多种健康促进的服务,因此我国更年期妇女在社区护理方面的完善和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热西丹,李萍,高学芝.运用中医理论对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干预[J].新疆中医药,2012,30(6):封三-封四.

[2]柳琳琳,吕建林,陈艳芳.浅谈中医护理学科研究应重视社区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9):124-125.

[3]陈照坤,周国萍,梁业梅,等.更年期妇女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1):21-22.

[4]乔利琼.更年期妇女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57-58.

[5]孙启荣.护理干预对社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效果的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210-211.

[6]周琦,马毓俊,李祥云.社区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研究[J].社区卫生保健,2011,10(6):451-452.

[7]王辉.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51:206.

[8]周玉娥,钟燕萍.社区健康教育对更年期女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163-164.

[9]董淑珍.社区护理的健康教育进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431-432.

[10]王微,赵辉.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9):1313-1315.

[11]陈照坤,梁雁芳,卢佳,等.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9):1871.

[12]刘芹,陆虹,项光烨,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329-4331.

[13]罗朋.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的关系之我见[J].消费导刊,2012,2:115.

[14]陈毓兰.社区护理的规范化管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356-357.

[15]王磊.浅析社区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55-256.

[16]蒋玮玮,林梅.浅谈社区护理工作对护士素质的要求[J].科技资讯,2012,12:239.

[17]张晚晴.社区护理对护士的素质要求[J].中国校医,2011,25(1):68-69.

[18]程寒梅,王海静.邯郸市某社区更年期家属对更年期知识的认知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2,28(3):330-331.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6

[关键词]社会性别;健康水平;卫生保健

[DOI]10.13939/ki.zgsc.2016.16.190

1 社会性别与健康公平性

1.1 社会性别视角

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构建下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各自的群体特征、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期望、评价和规范,它强调着男性或女性受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他们参与社会和经济文化生活的程度。[1]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健康公平性问题研究,更多地重视妇女生命健康的整个过程;更多的认可和拥护女性作为社区、家庭和自身健康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有助于保障男女之间在全部生命过程中享有更高的健康水平和公平的卫生保健服务。

1.2 健康公平性

健康公平性可以理解成为创造公平的获得最佳健康状态的机会,使每一社会成员的健康差别降到最低水平,并非完全消除所有健康的差异。健康公平性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水平公平和卫生保健服务公平。健康水平公平是指不同的社会人群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健康水平,减少或消除可避免的不利因素所导致的不公正的健康状况,使健康状况的差异降到最低水平;卫生保健服务公平指不同人群均能公正和平等地获得有限的可利用的卫生服务资源的机会,使每一个人均能达到基本生存标准。[2]

2 健康公平性的性别差异

因为女性拥有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男性相比她们的地位在获得医疗保险、医疗保健及预防性卫生健康服务等方面都较劣势。健康程度与卫生保健服务在性别间的不公平性均能从不同侧面体现。

2.1 健康水平方面的性别差异

总的来说,健康水平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从出生性别比、患病情况以及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中体现出来。近十年,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比例的持续上升以及出生性别比连续偏高,让这两个重要的性别敏感指标来衡量健康水平,其现象也对女性构成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威胁。以下对这些指标的性别差异分别进行分析。

2.1.1 女性生存质量不高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由于女性生理结构差异于男性、平均预期寿命较长以及对疾病的敏感性程度较强等特点,她们在卫生服务需求方面与男性相比要高。女性平均寿命较长显示女性健康水平提高,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女性生存质量相对于男性更高。表1是我国近十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统计结果,数据表明女性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住院率均比男性高。由此可以反映出女性与男性之间在健康

2.1.2 女性抵抗艾滋病的能力不足

在关注妇女与艾滋病主题研讨会上介绍“我国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由1998年的15%到2012年的28%,在部分疫情高发区域,这一比例甚至高达40%。”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广西、云南、河南等6省(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女性年龄集中在20~39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65.7%,未来母婴传播的风险增大,年轻女性感染者的也随之增加。一项针对男人群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男者伴随着年龄增大,愿意选择与异性结合成家庭。与异性发生时,大部分男性拒绝使用安全套,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男性不足40%,有些区域乃至不到5%。在无保护措施中,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是男性的2~4倍。[3]这些都增添了通过婚内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2.1.3 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失调

出生性别比偏高和女婴女童死亡率偏高不仅能反映出女婴女童的生存境况和健康水平,又能体现出怀孕母亲的健康状况,这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两个生命安全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女婴和女童死亡存在持续偏高的现象,(见表2和表3)反映出女婴的生存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并呈现逐渐恶化趋势,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能反映性别差异的现象。由于营养保健和卫生医疗在这一年龄组中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在家庭无明显重男轻女倾向的国家,5岁以下女孩死亡率低于男孩。如果男孩死亡率低于女孩则很可能是因为性别的偏见所致。

2.2 卫生保健方面的性别差异

卫生保健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分析。

由于男性参与的不足,使妇女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与获得方面要承担更多的避孕节育责任,对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产生了两面影响:一方面总体上提高了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避孕节育措施产生的副作用使得许多女性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以节育手术为例,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男性输精管结扎例数从2006年占节育手术例数比例的1.4%下降到2014年的0.7%。与此同时,女性人工流产例数自21世纪以来持续上升,所占比例居高不下,2014年高达39.8%(见表4)。

3 健康公平性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在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卫生保健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本文主要试析健康公平性在地区间和城乡间体现女性健康水平、卫生保健服务利用。

3.1 健康水平方面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本文主要选择对女性健康意义重大的预期寿命和孕产妇死亡率两大指标分析女性健康水平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女性预期寿命不仅与各地人均GDP水平基本相对应,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相关,显示出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我国人均GDP排在第一的上海平均预期寿命(80.3岁)比人均GDP排在最后的贵州(71.1岁)高9.2岁,上海女性预期寿命比贵州高8.3岁。在城乡之间,城镇女性预期寿命为75.2岁,农村女性预期寿命为69.6岁,相差近5.7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城乡女性预期寿命的差异。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妇女健康水平的性别敏感重要指标,它既对妇女享受和支配卫生保健资源的权利和能力的影响以及反映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也表现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医疗资源和保健服务状况。[4]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妇女获得卫生保健水平、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决策权与城市和发达地区女性相比,更处于弱势。表5数据表明,孕产妇死亡依旧对贫困农村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从2009―2014年,孕产妇死亡率城乡差异很大,几乎都是农村高于城市。表6显示,除个别指标外,监测地区孕产妇主要疾病死亡率,城市均要低于农村,尤其是产科出血死亡率和妊高症,农村远高于城市。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女孩和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和长期的性别歧视息息相关。这不但使她们无力获得支出卫生医疗保健或健康服务费用所必需的经济资源,并且限定了女孩和妇女享受教育或营养的机会。从卫生服务统计结果看,孕产妇死亡率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2014年北京、上海、江苏发达地区孕妇死亡率最低至1.9/10万,而、新疆、青海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最高高达108.9/10万。

3.2 卫生保健方面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尽管有多种因素影响健康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却能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妇女卫生保健服务的比例随着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实施一些妇幼卫生项目以及开展一些福利性的检查项目而提高。如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妇科病检查比率的上升等。但有研究结论认为,贫困地区及农村妇女对现有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远低于她们的实际需要。[5]本文主要从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妇女病检查率两方面来试析妇女健康服务利用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妇女作为生育者在生育过程中所需生殖保健服务的满足程度,它不但反映一个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和保健服务的提供能力问题,而且体现妇女在家庭健康资源分配和健康权利状况。近十年来住院分娩率即便提高很快,但不可忽视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边远贫困地区住院分娩率明显低于发达地区住院分娩率。2015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地区住院分娩率已经达到100%,而贵州、等边远贫困地区维持相对较低水平;2014年全国市住院分娩率是99.9%,县只有99.4%,县住院分娩率略低于城市住院分娩率。落后地区城乡住院分娩率差异较大于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如在青海、、新疆市住院分娩率是99.5%、97.0%和99.2%,而其县住院分娩率为96.4%、83.8%和98.6%。

妇女病检查率能反映妇女获得卫生保健和享有公共卫生资源的状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妇女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我国政府对妇科病检查工作开始重视,并把妇科病普查规定为妇幼保健部门进行的一项有计划的常规任务。因为,从统计结果看,从2005―2014年,妇女病检查查出妇女病率均在27%以上,而治疗率在95%以上。但是,近年来妇幼保健机构持续减少,2013年县妇幼保健机构为1641家,2014年为1602家,妇幼保健机构的缩减限定了妇幼保健服务的提供,妇幼保健工作随着妇幼保健市场化趋势的发展而受到很大冲击。近五年来,妇女病检查率基本都在55%~65%之间波动。作为职工福利的妇女病检查在一些非公企业甚至公有制单位已被取消,而现在数量急剧增多的流动妇女获得更加有限的卫生保健服务。妇女病检查率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如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区在83.0%以上,而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只在30.2%以下,云南甚至低至18.1%。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性别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服务利用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比男性的健康水平更低,其卫生保健服务利用也更为有限;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女性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服务的利用劣于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女性。结果说明中国女性还不能平等享有健康公平性。如果不能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趋向将使那些已经很健康的人变得更健康,而不能使所有人都公平得到应得的健康,从而将进一步造成性别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人群之间健康水平的差距和享受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服务水平的差距。首先,要提高和完善社会性别方面的健康公平性、增强女性卫生保健服务利用能力。要增加对女性尤其是对贫困女性的教育投资,大力推动女性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性别健康政策发展,在决策时充分考虑女性的意见和需求。其次,提高和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使他们在政策制定、执行及卫生保健服务中能更多地对女性的需求给予关注和投入;强化卫生、计划生育等政府部门的职能,减少卫生服务市场化对女性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应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的投入。在卫生资源筹集和分配中要从东部适当地转向中西部,从大城市、大医院转向农村基层卫生防疫保健机构,适当倾向女性和儿童,关注女性在健康服务利用所处的弱势地位。

参考文献:

[1]付红梅.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161-163.

[2]周靖,段丁强.居民健康公平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3(6):68-71.

[3]张磊.我国女性染艾者比例飙升[N].健康报,2015-01-28(2).